菊花的组织培养教案优质课

合集下载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黑龙江省级优课)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黑龙江省级优课)

专题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学习目标:1. 说明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2. 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其中无菌操作是重点。

3. 进行菊花或其他植物的组织培养。

将导学案发给学生,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堂组织PK游戏,全班分为四个小组,课堂分为五个环节:温故知新,吾日三省吾身,博学审问,归纳总结,巩固练习,小组累计得分最高组胜出。

第一环节:温故知新
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并且预习新课内容,然后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答对组得1分。

第二环节:吾日三省吾身
播放学生自己制作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的视频,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讲解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等,得1分。

第三环节:博学审问
同学们可以将预习过程中不懂的问题提出,由问题所对应知识点所在的小组回答,本组人若回答不上,其他组可抢答,提问者加1分,答对组加1分,若是被其他组抢答,答对组加2分,规定时间内没人答对则提问组再得1分。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知识
2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3 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操作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
课后检测题。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青海省省级优课)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青海省省级优课)

专题3 植物组织培养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时间:2017.4.6第二节
地点:高二(3)班
专题3 植物组织培养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一、课题目标:
1、熟悉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2、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及离体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3、通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三、教学难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各种菊花图片,引入本节课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二)进行新课
1、基础知识
由课题背景提出全能性,学生回忆内容并做出回答:
思考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什么?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思考 2、植物组织培养概念:指已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思考3、原因: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

1、植物组织培养
活动1:阅读“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讨论并完成以下问题:
1.1、什么叫细胞分化?其实质是什么?
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2、什么叫脱(去)分化、再分化?。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引言概述:菊花是一种常见的花卉,其美丽的花朵和丰富的颜色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欣赏和喜悦。

为了培养学生对菊花组织培养的兴趣和技能,设计了一套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方案。

本文将从菊花的组织培养原理、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和实验总结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一、菊花的组织培养原理1.1 组织培养的定义和意义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的组织或细胞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和繁殖的技术。

它可以用于繁殖珍稀植物、改良植物品种、研究植物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

1.2 菊花的组织培养特点菊花的组织培养是指将菊花的茎尖、叶片、花瓣等组织通过培养基中的激素和养分进行培养和繁殖。

菊花的组织培养具有无性繁殖快、病虫害少、品种稳定等特点。

1.3 菊花组织培养的应用领域菊花的组织培养可以用于菊花品种的繁殖和改良、抗病虫害基因的导入、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等方面。

二、实验材料准备2.1 实验所需材料菊花茎尖、叶片、花瓣、无菌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2.2 实验设备准备无菌操作台、无菌培养箱、显微镜、培养皿、移液器等。

三、实验步骤3.1 材料处理与消毒将菊花茎尖、叶片、花瓣进行消毒处理,去除外层污染,保证材料的无菌性。

3.2 培养基制备根据实验需要,配制适宜的无菌培养基,添加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3.3 组织培养将处理好的菊花茎尖、叶片、花瓣放置在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中,放置于无菌培养箱中,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3.4 观察和记录定期观察培养皿中的菊花组织生长情况,记录生长速度、生长形态和颜色变化等。

四、实验结果分析4.1 菊花组织的生长情况观察菊花组织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包括生长速度、生长形态和颜色变化等。

4.2 菊花组织的繁殖情况观察菊花组织在培养基上的繁殖情况,包括新芽的产生和根系的形成等。

4.3 菊花组织的稳定性观察菊花组织在连续培养中的稳定性,包括细胞分裂情况和细胞形态的保持等。

五、实验总结通过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学生可以了解到菊花组织培养的原理和应用领域,掌握菊花组织培养的实验步骤和技巧。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建设兵团市级优课)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建设兵团市级优课)

无性繁殖的新技术。

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狭义是指组培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高中阶段生物主要从狭义的角度进行学习。

2、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植物细胞培养目的是为了获得完整的植株,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细胞。

因而植物组织培养主要是利用细胞的全能性,动物细胞培养则主要利用细胞的全能性。

思考: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在选材上有什么不同?3、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细胞是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全能性较高的薄壁细胞。

5、脱分化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本质上讲,是关闭的基因重新开放的过程。

6、再分化脱分化的细胞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其本质是,基因选择性地表达的过程,或者说是基因有顺序的选择性地关闭基因的过程。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二)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1、不同植物,同一植物不同部位,培养难度不同烟草和胡萝卜组织培养较为容易,而枸杞愈伤组织的芽诱导比较难。

菊花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芽。

2、适宜的培养基(1)培养基的主要成分:矿质元素(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机物、水、植物激素。

(2)MS培养基:配置母液、蔗糖、植物激素为什么要配置母液?①减少误差;②保证每次培养液的浓度相同;③操作方便。

为什么要使用蔗糖而不是葡萄糖?①补充碳源,提供能量;②维持低参透压;③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思考:植物组织培养的早期细胞新陈代谢代谢类型?(3)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顺序及比例:生长素/细胞分裂素:高,促进生根;中,促进愈伤组织形成;低,促进生芽。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案课程优质课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案课程优质课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案
武汉市第二中学李玲
课题目标
1、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2、了解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各种因素
3、掌握培养基制备、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以及栽培等基本操作技术
二、教学重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三、教学难点:无菌技术
四、教学方法:自学法,引导,讨论,幻灯直观教学
五、教具准备:课件、相关实验器材等。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一、基本过程
二、影响因素
1.选材:种类、部位、年龄、保存时间
2.营养
3.植物激素
4.PH、温度、光
5.无菌技术
三、实验操作:
制备培养基选取外植体并消毒接种培养移栽和栽培。

讲课—菊花组织培养(公开课)课件

讲课—菊花组织培养(公开课)课件
通过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植物细胞 可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经过再 分化形成根、茎、叶等器官,最终形 成完整的植株。
组织培养应用领域
植物繁殖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 殖优质品种,提高繁殖系数,
缩短育种周期。
细胞培养
对植物细胞进行培养,可用于 研究细胞生长、代谢、次生代 谢产物合成等方面的机制。
基因工程
讲课—菊花组织培养(公开课)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课程介绍 • 菊花组织培养基础知识 • 菊花组织培养技术流程 • 实验操作与演示 • 问题与解答
01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掌握菊花组织培养的 基本原理和技术。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 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
了解组织培养在菊花 繁殖和品种改良中的 应用。
培养基中的成分对菊花组织培养至关重要。适宜的营养 成分和激素水平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诱导愈伤组织 和器官形成。同时,还需注意调节pH值,确保培养基的 适宜酸碱度。
学生提问
如何处理和解决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污染问题?
回答
若发现培养物出现污染,需立即取出并丢弃,避免污染 扩大。同时,需对污染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 如加强消毒、检查操作过程等,以预防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将外源 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实现基因 的转移和表达,为植物改良提 供新的手段。
药用植物生产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生产珍 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满足
市场需求,保护生态环境。
03
菊花组织培养技术流程
材料准备
选取健康、无病虫害的菊花植株 。
准备无菌操作台、酒精、棉球、 镊子等实验器材。
课程内容
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和原 理。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一、引言菊花是一种常见的花卉植物,具有欣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为了培养学生对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匡助学生掌握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原理、操作方法和实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2. 掌握菊花的组织培养操作方法;3.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巧和科学态度;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原理介绍;2. 菊花的组织培养操作方法讲解;3. 菊花组织培养实验的设计与实施;4. 实验结果的观察和数据记录;5.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6. 实验报告的撰写。

四、教学步骤1. 理论讲解1.1 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原理介绍通过讲解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原理,包括组织培养的定义、目的、基本步骤等,使学生了解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的背景和意义。

1.2 菊花的组织培养操作方法讲解详细介绍菊花的组织培养操作方法,包括材料准备、培养基配制、组织取样、组织处理、培养条件等,让学生掌握菊花组织培养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2. 实验设计与实施2.1 实验设计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确定实验的目的、材料和方法,并制定实验计划。

2.2 实验实施学生按照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操作,包括取样、处理、培养基添加和培养条件控制等。

3. 实验结果的观察和数据记录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记录培养基中菊花组织的生长情况,包括菊花组织的增殖情况、形态特征等。

4.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探讨菊花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

5. 实验报告的撰写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结果和讨论等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技能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评价其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包括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操作步骤的准确性等。

2. 实验结果分析评价评价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发展情况,包括数据的处理和解释等。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上一个微课学习了植物组织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本节课以一具体材料为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组织培养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过程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过程难点: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过程四、教学方法讲述(归纳总结)五、教学过程一、回顾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和原理离体植物的 组织、器官、细胞 _愈伤组织组织幼根和芽或胚状体完整植株。

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二、菊花的组培(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2.了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用量比例对菊花愈伤组织形成和分化的影响。

3.尝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二)方法步骤1、制备MS 固体培养基:按照课本116页 附录1配置各种母液→制备MS 培养基→灭菌2、外植体消毒(1)酒精擦拭双手和超净工作台台面。

将的外植体(幼嫩的茎段)用酒精消毒30s,然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再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30 min 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

(2)将消过毒的外植体置于无菌的培养皿中,用无菌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分。

用解剖刀将外植体切成0.5-1cm 长的小段。

−−→−脱分化−−→−再分化−−→−发育3、接种在酒精灯火焰旁,将外植体的1/3-1/2插入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

用封口膜或瓶盖封盖瓶口,并在培养瓶上作好标记。

4、诱导培养(1)在诱导生成愈伤组织的培养基诱导形成愈伤组织(2)转移培养基诱导生芽(3)转移培养基诱导生根5、移栽打开封口膜适应一段时间→流水清洗根部培养基→移栽到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里→移栽入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案
武汉市第二中学李玲
课题目标
1、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2、了解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各种因素
3、掌握培养基制备、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以及栽培等基本操作技术
二、教学重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三、教学难点:无菌技术
四、教学方法:自学法,引导,讨论,幻灯直观教学
五、教具准备:课件、相关实验器材等。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一、基本过程
二、影响因素
1.选材:种类、部位、年龄、保存时间
2.营养
3.植物激素
4.PH、温度、光
5.无菌技术
三、实验操作:
制备培养基选取外植体并消毒接种培养移栽和栽培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