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生物 3.1《菊花的组织培养》教案 1 新人教版选修1
《专题3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学历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菊花的组织培养》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学习主题为“菊花的组织培养”,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学习,让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特别是对菊花组织培养的实践操作进行详细学习。
二、学习目标1.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
2. 了解菊花组织培养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3. 学会制备菊花外植体及初步的继代培养操作。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技能操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制备外植体和继代培养的技能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价: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评价其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分析以及科学表述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菊花的美丽图片和实际应用,引导学生思考菊花的繁殖方法和组织培养的优点,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及方法,重点讲解菊花组织培养的流程,包括外植体的制备、消毒、接种、继代培养等步骤。
3. 实验操作:学生进行制备菊花外植体的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操作。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菊花组织培养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加深对实验过程的理解。
5. 课堂小结:总结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方法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特别是菊花组织培养的重要性和优势。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进行一次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本课时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总结技能掌握情况,分析自己在知识理解上的不足,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高中生物菊花的组织培养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选修1

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课题目标说明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进行菊花或其他植物的组织培养。
二、课题重点与难点课题重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课题难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三、课题背景分析课题背景介绍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说明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历史(参见下文的参考资料)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基础知识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知识要点:1.细胞分化的概念;2.离体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教学建议: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师最好在课前准备已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和再分化的丛芽等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以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二)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知识要点: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有培养基配制、外植体的选取、消毒、接种、培养、移栽和栽培等。
教学建议: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有很多。
关于培养基,可以利用旁栏思考题,让学生通过与微生物培养基配方的对比来认识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的特点。
关于植物激素的使用,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旁栏有关植物激素的介绍,还可以回顾高中必修教材《稳态与环境》模块中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内容。
五、实验安排及注意事项(一)课时安排的问题本课题耗时较长,需要提前做好计划。
有关培养基母液的配制、培养基高压灭菌、组培苗的培养和继代以及栽培管理等工作,可在课下进行。
如果课时紧张,外植体的消毒和接种也可以在课下进行。
课上学生只需做一些关键步骤的操作,如愈伤组织的继代、分化转瓶、丛芽继代、生根转瓶等。
建议第一课时完成基础知识教学,学习操作方法并使用各种母液配制培养基。
第二课时学习外植体接种或继代转瓶。
此后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做观察记录。
第三课时做生根组培苗的移栽。
大田栽培或盆栽管理工作可以在课外组织同学来做。
2020_2021学年高中生物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教案3新人教版选修1

菊花的组织培养知识与技能1.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掌握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2.了解MS培养基的成分、配制方法。
3.掌握外植体的消毒、接种、培养等方法。
4.练习并制作植物组培苗的物理模型。
过程与方法1.根据菊花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方法及无菌操作的要求。
2.学会分析组织培养过程的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教学难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教学工具1.演示实验及小组实验的操作器具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基础知识教学引入: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有:扦插、压条、嫁接,实际上我们利用植物的一块组织,甚至一个细胞,就能培养出完整的植株个体,所依赖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
运用这种技术,可以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保持遗传性状的一致;可以培育出大量脱毒的幼苗,提高作物的产量;可以实现花卉的连续生产,从而不受开花季节的限制……这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不仅会使你学到新的技术,还会带给你丰富的体验,宝贵的启迪。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与基本过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2-33内容,理解下列内容:1.找出细胞分化、愈伤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和根本原因。
问题:这些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能不能培养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呢?学生思考回答讲述: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比较专一,要培养成完整的植株并不容易,但在离体状态时,给予一定的条件还是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大家知道原因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讲述:同学们讲得很好,植物细胞虽已高度分化,但细胞内有该物种全套的遗传物质,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学生阅读后回答:脱分化(又称去分化):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或者叫做去分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三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案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目标】1、熟悉植物组织培养的根本过程2、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及离体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3、通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 ,培养学生活学活用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重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教学难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一、根底知识〔一〕植物组织培养的根本过程1.细胞分化〔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 ,相同细胞的后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过程:如:受精卵增殖→生长→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
〔3〕特点:①持久性: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 ,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在______期到达最大限度。
②稳定性:细胞分化是稳定的 ,一般是____________的。
③全能性:已分化的细胞 ,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4〕结果:形成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5〕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细胞全能性〔1〕定义: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的特性。
〔2〕原理: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 ,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3〕实例:已分化的植物细胞 ,仍具有全能性。
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 ,从整个细胞来说 ,全能性受到限制。
但它的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能性的比拟: 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3.植物组织培养〔1〕必要条件:①细胞离体;②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
〔2〕原理:细胞的全能性〔3〕相关概念:①外植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选修1教学设计14:3.1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案

菊花的组织培养我说课的内容是《菊花的组织培养》,主要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考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突破等几个部分(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一、教材分析《菊花的组织培养》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属于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应用范畴。
主要内容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分化、育种及微生物的培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也为月季的花药培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下面,谈谈我对本节课所面对的学习对象的特点)二、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已学完必修的三本教材,具有该课题的相关理论知识,如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全能性、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等。
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且认知能力也有所提升,但他们思维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不强,自主设计实验意识薄弱,故本节课采用启发和引导的探究方式实施教学,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设计实验能力。
三、考情分析近几年高考对该部分内容的考查频率逐渐走高,命题形式以简答题为主,选择题也有所呈现。
命题主要以植物组织培养为材料背景考查了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以及涉及的MS培养基及消毒灭菌的相关的知识。
(根据新课标理念,教材特点,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如下为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1、能记住细胞分化的概念及离体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2、能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并掌握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3、能掌握和运用外植体的消毒、接种、培养等方法。
(基于以上我对教材、学情、考情、教学目标的分析,我确定如下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五、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原理及过程。
学习难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六、教学方法教法:问题导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差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而好的教师教会学生发现真理。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高中生物3.1菊花的组织培养导学案人教版选修1

3.1菊花的组织培养导学案【学习目标】1.说明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进行菊花或其它植物组织培养。
2.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
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自主学习】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1.细胞分化: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上都会出现___________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过程总结: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试管苗 完整的植物体(注意:脱分化、再分化、愈伤组织三个概念)(1)愈伤组织(callus ),原指植物在受伤之后于伤口表面形成的一团薄壁细胞.在组织培养中,则是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组织的增生细胞产生的一团排列_________而无_________,高度________化的呈_________状态的_________细胞。
阅读材料:①植物细胞可以摆脱原来的遗传控制和生理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回复变化,从而失去分化状态,变为分生细胞,实现脱分化过程。
②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可以脱分化之后再次分化为完整的植株,几乎所有高等植物的各种器官离体后都可以脱分化。
③脱分化后的细胞经过连续的有丝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2)脱分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再分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1.材料①不同的植物组织,培养的难度差别较大。
②对于同一种植物材料,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营养——适宜的培养基最常用的培养基是______培养基成分:大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植物激素: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启动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关键激素。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1

此外,我觉得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做得不够好。我发现,在学生们讨论时,我过于关注整体进度,而忽略了个体学生的需求。未来,我会在学生讨论时,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讨论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讨论交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实验心得和观察到的现象,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4)案例分析:学生分组分析组织培养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3. 请举例说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案: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如繁殖困难或繁殖力低的植物、病毒检测与脱毒、遗传改良等。
4. 请简述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
答案: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一个应用实例,通过组织培养可以大量快速繁殖菊花,保持其品种特性,也可用于脱毒和遗传改良。
生物:3.1《菊花的组织培养》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1)

课题菊花的组织培养★课题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熟悉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及离体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通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归纳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并设计表格比较微生物培养基与培养基的配方的异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史,课下查阅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资料,关注学生科学态度的教育,拓展学生视野,感受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价值。
★课题重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课题难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探讨学习了如何从土壤中分离出尿素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微生物及其计数方法。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研究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二)进行新课.基础知识知识回顾:联系“植物细胞工程”,回答下列问题:.具有某种生物全套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即每个生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但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并不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构成不同组织和器官。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有: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培育脱毒作物;制作人工种子;培育作物新品种以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
活动:阅读“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讨论并完成以下问题:.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思考〗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有什么生理意义?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结构和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愈伤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形成的,其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思考〗填表比较根尖分生组织和愈伤组织的异同:分生组织.材料:植物的种类、材料的年龄和保存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菊花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化植物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作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中生物 3.1《菊花的组织培养》教案 1 新人教版选修1★课题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熟悉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2、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及离体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3、通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归纳MS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并设计表格比较微生物培养基与MS培养基的配方的异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史,课下查阅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资料,关注学生科学态度的教育,拓展学生视野,感受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价值。
★课题重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课题难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探讨学习了如何从土壤中分离出尿素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微生物及其计数方法。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研究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二)进行新课1.基础知识知识回顾:联系“植物细胞工程”,回答下列问题:1.1具有某种生物全套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即每个生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但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并不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构成不同组织和器官。
1.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有: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培育脱毒作物;制作人工种子;培育作物新品种以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
活动1:阅读“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讨论并完成以下问题:1.3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思考1〗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有什么生理意义?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结构和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1.4愈伤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形成的,其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思考2〗填表比较根尖分生组织和愈伤组织的异同:1.5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简单表示为:活动2:阅读“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讨论并完成以下问题:1.6材料:植物的种类、材料的年龄和保存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菊花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化植物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作材料。
〖思考3〗一般来说,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容易进行组织培养。
〖思考4〗选取生长旺盛嫩枝进行组培的原因是嫩枝生理状态好,容易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
1.7营养:常用的培养基是MS培养基,其中含有的大量元素是N、P、S、K、Ca、Mg,微量元素是Fe、Mn、B、Zn、Cu、Mo、Cl、Ni、I、Co,有机物有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蔗糖等。
1.8激素:在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其浓度、使用的先后顺序、用量的比例等都影响结果。
〖思考5〗填表:激素使用的先后顺序及其用量比例对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影响。
1.9环境条件:PH 、温度、光等环境条件。
菊花组培所需PH 为5.8,温度为18-22℃,光照条件为每日用日光灯照射12小时。
2.实验设计活动3:阅读“制备MS 固体培养基”,回答下列问题:212.1配制各种母液:将各种成分按配方比例配制成的浓缩液。
使用时根据母液的浓缩倍数,计算用量,并加蒸馏水稀释。
2.2配制培养基:应加入的物质有琼脂、蔗糖、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和植物激素的母液,并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毫升。
在菊花组织培养中,可以不添加植物激素,原因是菊花茎段组织培养比较容易。
2.3灭菌:采取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思考6]MS 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是什么?肉汤培养基相比,MS 培养基有哪些特点?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提供植物细胞所必需的无机盐;蔗糖提供碳源,维持细胞渗透压;甘氨酸、维生素等物质主要是为了满足离体植物细胞在正常代谢途径受到一定影响后所产生的特殊营养需求。
微生物培养基以有机营养为主,MS 培养基则需提供大量无机营养。
活动4:阅读“外植体消毒”,填写下列流程图:[思考7]在此消毒过程中,是不是强度越大越好,为什么?不是。
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时,既要考虑到药剂的消毒效果,又要考虑到植物的耐受力。
3.发酵操作活动5:阅读“接种、培养、移栽和栽培”,填写:3.1前期准备:用70%的酒精消毒工作台,点燃酒精灯。
注意所有接种工作都必须在酒精灯旁进行,器械使用前后都要用火焰灼烧灭菌。
3.2接种操作:接种过程中插入外植体时形态学上端朝上,每个锥形瓶接种7~8个外植体。
〖思考8〗外植体接种与细菌接种相似之处是操作步骤相同,而且都要求无菌操作。
3.3培养过程应该放在无菌箱中进行,并定期进行消毒,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
3.4移栽前应先打开培养瓶的封口膜,让其在培养间生长几日,然后用流水清洗根部培养基。
然后将幼苗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进行壮苗。
最后进行露天栽培。
[思考9]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可能会被污染,你认为造成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外植体消毒不彻底;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接种中被杂菌污染;锥形瓶密封性差等。
(三)课堂总结、点评](四)实例探究例1 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
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
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A.有丝分裂B.分化C.减数分裂D.全能性解析: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培养一段时间后,脱分化,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脱分化的愈伤组织继续培养,又可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再分化形成的试管苗,移栽到地里,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由愈伤组织发育为完整的植物体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是无性繁殖的过程,不涉及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生物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的一种分裂方式。
本题解决的关键是要了解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
答案:C例2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A.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B.将成熟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C.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D.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适宜的温度等外界条件解析:植物细胞只有脱离了植物体,在一定的外部因素作用下,经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才能表现出全能性,由愈伤组织细胞发育、分化出新的植物体。
答案:D☆综合应用例3、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条件是不需要的A.消毒灭菌B.适宜的温度C.充足的光照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解析: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过程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诱导,但不需要阳光。
答案:C(五)巩固练习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一是:A.植物细胞的完整性B.植物细胞的多样性C.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植物细胞杂交2.要大量繁殖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方法获得的植物,应该采用哪种繁殖方式?A.种子繁殖B.分裂生殖C.出芽生殖D.营养生殖3.下列关于愈伤组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愈伤组织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B.用叶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能够进行光合作用C.培养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应含有有机养料D.人们可以从愈伤组织中提取所需物质4.在一个多细胞生物体内,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稳定性差异的细胞,是因为A.细胞失去全能性 B.不同的细胞,基因是不同的C.不同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5.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A.生物体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B.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C.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D.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6.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是指A.植物体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B.未成熟的种子经过处理培育出幼苗的过程C.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通过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D.取植物的枝芽培育成一株新植物的过程7.下列植物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A.形成层细胞B.韧皮部细胞C.木质部细胞D.叶肉细胞8.植物组织培养是指A.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培育成愈伤组织B.愈伤组织培育成植株C.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成完整植物体D.愈伤组织形成高度液泡化组织9.某园艺场经过长期精心选育,培养出一株形态优美的兰花,如果要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并尽快大规模繁殖,最适合的繁殖方式是()A.分裂生殖B.有性生殖 C.孢子生殖 D.组织培养10.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通过组织培养,能发育成新的植株。
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得以表达要离开母体C.新植株的形成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D.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答案:1~5 C DBCC 6~10 CACDD★课余作业1、为什么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把植物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2、植物组织培养与花药培养技术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教学体会课题背景介绍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说明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历史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资料袋克隆羊多利2003年2月14日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证实世界上首只成年体细胞克隆动物多利已经死亡。
多利的尸体将被制成标本,存放在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多利于1996年7月5日出生,于1997年2月23日被介绍给公众,它是用一只6岁母羊的体细胞进行克隆,由罗斯林研究所与英国PPL医疗公司共同培育而成的。
罗斯林研究所所长哈里·格里芬说,绵羊通常能活11到12年。
但xx年1月科学家发现多利羊的左后腿患上了关节炎这种典型的“高龄病症”,现在,多利羊壮年死于老年羊常得的肺部感染疾病。
研究人员对它实施了“安乐死”。
世界第一只体细胞克隆动物多利羊的诞生曾震惊了世界,它的死也引起了人们对克隆动物的关注、以及对克隆技术发展前景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