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

实验一: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加入 高锰酸钾固体不见了, 水中,你发现 。
得到深紫色的液体
实验二:将固体的碘加入酒精中,你 发现 碘消失,得到暗黄的液体 。 小结:通过实验可以知道 高锰酸钾 能 碘 溶解在 水 里, 能溶解 在 酒精 里。
下一页
高锰酸钾: 少量高锰酸钾溶 于水后,常作消毒防腐剂,可以 用于冲洗伤口,或用于饮食用品 和器皿的消毒。
水不能溶解的污渍 思考:如何将衣服上沾有的油污洗去?
练习: 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纯牛奶 B白醋 C粒粒橙 D冰水 )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
)
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 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只要条件不变,糖水中的糖不会分离出来
返回
第六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一、溶液
1、溶解后所得的物质叫溶液。
2、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3、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
4、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5、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 水溶液。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溶质是固 体、气体,溶剂是液体。
(2)两种液体互溶时,一般情况下量多 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但有水时,不 论水的多少,水是溶剂。
振荡
静置
溶解
不分层
不溶解 不溶解 溶解
分层 悬浊液 分层 乳浊液 不分层 溶液
溶液、悬浊液、 溶液 乳浊液
二、悬浊液、乳浊液
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 而形成的物质。
2、乳浊液:液体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 而形成的物质。
3、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区别 名称 特征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2_1

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知识网络】【知识掌握】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1、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由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比较:4、常用的溶剂:水、酒精、汽油、丙酮等。
【例题精析】例1.下列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其中属于悬浊液的是()A.肥皂水B.矿泉水C.牛奶D.泥浆水【解答】解:A、肥皂水是不溶性液态小液滴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属于乳浊液,故A错误;B、矿泉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误;C、牛奶是不溶性液态小液滴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属于乳浊液,故C错误;D、泥浆水是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属于悬浊液,故D正确。
故选:D。
例2.以下关于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放置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D.溶液中各部分的液体密度都相同【解答】解:A、溶液具有稳定性,放置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故A说法正确;B、溶液中含有溶质和溶剂,最少含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说法正确;C、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C说法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各部分的液体密度都相同,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例3.下列是生活中出现的液体,其中属于溶液的是()A.盐水B.牛奶C.肥皂水D.泥水【解答】解:A、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B、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B错;C、肥皂水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C错;D、泥水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D错。
故选:A。
例4.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③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④泥浆水是乳浊液,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D.②③④【解答】解:①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该说法不正确;②溶液、浊液(包括悬浊液和乳浊液)都是混合物,该说法不正确;③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该说法正确;④泥浆水是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是悬浊液,该说法不正确。
第6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

第6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联想情景导入把蔗糖放入水中,蔗糖很快不见了,尝一尝水的味道,水却有了甜味。
做饭的时候将食盐放人食物中.食盐很快消失,但食物却很快有了咸味。
而我们在炒菜的时候.将食盐放进油里,食盐却不容易溶解。
在水里面滴人几滴食用油,无论怎样搅拌,静置后油总会漂浮在水面上。
原来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是不同的。
重点知识详解一、溶液1.溶液的形成: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加入水中,高锰酸钾逐渐消失。
水由无色变成紫红色。
将碘加入酒精中,碘逐渐消失,酒精由无色逐渐变成棕色。
这种现象说明高锰酸钾能够溶解在水中。
碘能够溶解在酒精中。
2.溶质、溶剂和溶液。
(1)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2)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3)溶解后所得到的物质叫溶液。
3.溶液的特征: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均一是指溶液内部各处性质相同;(2)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3)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故是混合物。
4.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定。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溶质是固体、气体,溶剂是液体;(2)两种液体互溶时,一般情况下量多者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但有水时,不论水的多少,水是溶剂。
二、悬浊液、乳浊液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叫做悬浊液。
如:泥水。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物质叫做乳浊液。
如:牛奶。
精典例题解析[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B.溶液都是无色、澄清、透明的C.在溶液中,各部分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相同D.悬浊液和乳浊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的,只是溶质的颗粒较大[解析] 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它是纯净物而不是溶液,A错;溶液是透明的,但不都是无色的。
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B错;溶质和溶剂是描述溶液组成的专用词汇,D错。
[答案] C[例2]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①牛奶与水混合②植物油与汽油混合③冰与水混合④泥土与水混合⑤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⑥明净的海水A.②⑤ B.③⑥ C.③⑤ D.②⑥[解析]首先,凡是溶液都是混合物,而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而非混合物。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的教案设计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掌握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2. 溶液的概念及特点3. 悬浊液的概念及特点4. 乳浊液的概念及特点5. 分散系及其分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概念及特点。
2. 教学难点: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
2. 利用实验法和观察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
3. 采用案例分析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滴管、试剂瓶等。
2. 实验试剂:食盐、蔗糖、植物油、牛奶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案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2.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及特点。
二、探究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1. 实验一:观察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1)将适量的食盐放入烧杯中。
(2)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
(3)观察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记录现象。
2. 实验二:观察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1)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
(2)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
(3)观察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记录现象。
3. 实验三:观察植物油在水中的分散现象。
(1)将适量的植物油放入烧杯中。
(2)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
(3)观察植物油在水中的分散现象,记录现象。
4. 实验四:观察牛奶在水中的分散现象。
(1)将适量的牛奶放入烧杯中。
(2)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
(3)观察牛奶在水中的分散现象,记录现象。
2. 讲解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概念及特点。
3. 讲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
四、课堂练习1.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教学说课课件

操作要点与图示
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
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
用纸槽取
操作要点与图示
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
用钥匙取
典例4 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
D
[解析] 手不能直接接触药品,以免被腐蚀,A错;块状固体药品不能直接扔进试管中,B错;用药匙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试管要倾斜,用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C错;易知D正确。
(2)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
说明 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某物质的水溶液,溶剂就是水。
典例1 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判断错误的一组是( )
选项
溶液
溶质溶剂Biblioteka 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白磷
二硫化碳
植物油和 汽油混合
植物油
汽油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
水
医用酒精
酒精
水
[解析] 植物油和 汽油混合形成的溶液中,汽油少,则汽油是溶质,植物油多,则植物油是溶剂,选项B错误。
×
使用胶头滴管的四不要
1.不要伸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内壁;
2.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3.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上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
4.不要用未经洗涤的滴管吸取其他试剂,防止其他试剂被污染。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c
2.溶质、溶剂和溶液的概念
溶质
像砂糖、高锰酸钾、碘等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酒精等)称为溶剂
溶液
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所得到的物质叫做溶液,如糖水,高锰酸钾溶液,碘的酒精溶液(俗称碘酒)等
3.溶液的组成
溶液、溶质、溶剂之间量的关系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导学案《物质在水中的分离状况》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掌握物质在水中的分离状况,了解溶解、悬浮、沉淀等观点,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导入引言请同砚们回答以下问题:在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水中的物质是如何存在的?有哪些不同的分离状况?我们如何能够区分它们呢?二、观点诠释1. 溶解:指溶质分子散布在溶剂分子之间,形成均匀通明的溶液。
常见的溶解现象有糖溶解在水中、盐溶解在水中等。
2. 悬浮:指固体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形成不均匀的混合物。
常见的悬浮现象有沙子悬浮在水中、泥浆悬浮在水中等。
3. 沉淀:指在溶液中形成固体颗粒沉积的现象。
常见的沉淀现象有盐类沉淀、金属氧化物沉淀等。
三、实验探究1. 实验一:制备食盐水溶液材料:食盐、水、容器、勺子步骤:将适量的食盐加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至食盐完全溶解。
观察:观察食盐是否完全溶解在水中,形成通明的溶液。
2. 实验二:观察沙子在水中的悬浮现象材料:沙子、水、容器步骤:将适量的沙子加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观察:观察沙子是否悬浮在水中,形成不均匀的混合物。
3. 实验三:观察沉淀现象材料:铁盐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步骤:将铁盐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缓缓混合。
观察:观察是否在混合液中形成沉淀,沉淀颜色及形状是什么。
四、讨论与总结1. 请同砚们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溶解、悬浮、沉淀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总结物质在水中的分离状况,提出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识。
五、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自行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其他物质在水中的分离状况。
2. 请同砚们在平时生活中观察并记录物质在水中的分离状况,撰写实验报告并分享给同砚们。
六、作业安置1. 完成教室讨论的总结性报告。
2. 设计一个关于物质在水中的分离状况的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七、反馈评判请同砚们对本节课的进修进行反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ppt课件

随堂练习
5、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两种溶质 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课堂总结
1、溶质是指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指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2、固体、气体和液体都可作为溶质; 3、溶剂的种类很多,水是最好的溶剂,酒精、汽油、丙酮、香蕉 水等也是常用的溶剂。 4、溶液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均一、 稳定的混合物; 5、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加上溶剂 的质量。
新知讲解
一、溶液 1、溶解:
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的分子,均匀分散在另一种液体 中,这个过程称为溶解。
如,固体砂糖溶解于水中,水变甜了; 高锰酸钾能溶解在水中,水变紫红色了; 许多物质能溶解在水中; 碘能溶解在酒精中,酒精变棕黄色了; 许多物质能溶解在酒精中。
新知讲解
溶解
砂糖
水
高锰酸钾
溶解
水
溶
二氧化碳
如,砂糖的水溶液、碘的酒精溶液、硫酸铜的水溶液,等; 2、若溶剂是水时,一般可以不表达出来: 如,硫酸铜的水溶液,常称为硫酸铜溶液;
食盐的水溶液,常称为食盐溶液; 3、有些时候还会有些简称: 如,食盐的水溶液,称为盐水;碘的酒精溶液称为碘酒等。
讨论交流
1)如何将衣服上或手上沾有的油污洗去?
可用洗洁精、汽油等清洗。
活动:
1、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加入水中, 你发现 高锰酸钾扩散到水里,形;成紫红色溶液
提示: 少量高锰酸钾溶于水后,常作消毒防腐剂,可以用于冲洗伤口,或用于饮食
用品和器皿的消毒。
2、将固体的碘加入酒精中,你发现 碘扩散到酒精里,;形成棕黄色溶液 通过上述活动可知,_高__锰__酸_钾__能溶解在_水__里,_碘__能溶解在_酒__精_里。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课件(共16张PPT)

①碘酒 ②糖水 ③70%的酒精 ④稀硫酸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小杰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让他挂青霉素盐水。小杰观察了一下,发现
青霉素是一种粉末状的固态物质,护士给他注射时,先用少量的0.9%的生理盐
水(食盐溶液)和青霉素粉末混合成一种浑浊混合物后,再用注射器注入大瓶的
0.9%的生理盐水(食盐溶液)中。请问小杰注射的青霉素属于( B )
活动二:
(少量高锰酸钾溶于水后,常作消毒 防腐剂,可以用于冲洗伤口,或用于 饮食用品和器皿的消毒。)
1.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加入水中,你发现 ___K_M__n_O__4溶__解__在__水_ 。中
2. 将固体的碘加入酒精中,你发现__碘__溶__解__在__酒__精__中。
通过实验可以知道_高__锰__酸__钾__能溶解在_水____里, _碘_____能溶解在酒_精____里。
2. 如何将衣服上或手上沾有的油污洗去? 不能溶于水的油污,可以用汽油、丙酮等有机溶剂去除。
3.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 不是,可以是有颜色的。
小知识:
1. 你是如何判断一种溶液中,哪个是溶质,哪个是溶剂的?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2)两种液体互溶时,一般情况下量多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但有水时,不论 水的多少,水是溶剂。水是较好的溶剂。
指出生加理盐入水的粉溶质末和溶状剂药。 品的初始阶段应是( C )
1.将 3滴酒精滴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牛奶放置的时间长一些,上层就会出现一层白色的油脂。
将它们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
在摇动瓶子时,瓶内的液体会变得浑浊而不透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学习目标重点: 1.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3.溶液的特征。
4.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
5.溶液和浊液的区分。
难点: 1.溶液的概念和特征。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知识点梳理】一、溶液1.溶质、溶剂和溶液。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或原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 的物质称为溶质;溶质可以是______、______和______注意: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而溶剂只有一种(2) 的物质称为溶剂;溶剂可以是______、______和______(3) 的物质叫溶液。
溶液不一定是液体,但初中阶段溶液一般为液态。
2.溶液的特征。
溶液是一种、的。
需要注意的是: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
如:空气、蔗糖水(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①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硫酸铜溶液(蓝色)等②溶液的质量=______的质量+______的质量需要注意:若加入的溶质没有完全溶解,那么溶质是实际溶解的那部分,未溶解的不是该溶液的溶质。
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无水部分作溶质,结晶水作溶剂。
如果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那么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的生成物。
③溶液的体积______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填“等于”或“不等于”)【总结】溶液的特点就是与浊液的区别(1)均一是指溶液内部各处性质;(2)稳定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不变,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指:不会分层,不会析出固体);(3)溶液由和组成,故是。
3.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定。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溶质是、,溶剂是;(2)两种液体互溶时,一般情况下量多者为________,量少者为;但有水时,不论水的多少,水是。
4.水是最常见的、也是较好的溶剂。
日常生活中除水外,常用的溶剂有酒精、汽油、丙酮等。
【提问】1.河水可以养鱼,说明河水中溶解了什么物质?它是溶质吗?[答]二、悬浊液、乳浊液1.悬浊液是 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又叫 ,如 就是悬浊液。
2.乳浊液是 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又叫 ,如 就是乳浊液。
3.悬浊液和乳浊液合称浊液,它们的特点是不均一、不稳定。
溶质和溶剂是相对于溶液而言的纯净物:冰水混合物、蒸馏水、液态氧 混合物常见的溶液:矿泉水(含钙和镁离子)、碳酸汽水、醋酸饮料、茶水、碘酒、白酒、泉水 常见的悬浊液:果汁、血液、泥水、粉笔灰水、沙子、淀粉加入水中后形成的混合物 常见的乳浊液:牛奶、豆浆、肥皂水、油水三、溶液与悬浊液、乳浊液的比较名称特征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形成过程 稳定性长期放置(均一性)粒子大小 直径>1纳米半径> 0.1微米半径> 0.1微米(1微米=10001 毫米,1纳米=10001微米)四、溶液的用途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所以在实验室里或化工生产中,要使两种能起反应的固体起反应,常常先把它们溶解,然后把两种溶液混合,并加以振荡或搅动,以加快反应的进行。
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也有很大意义。
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分,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才能吸收。
在动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也是溶解在血液中进行循环的。
在医疗上用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医治细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炎症的注射液(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各种眼药水等,都是按一定的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
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成为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土壤里含有水分,里面溶解了多种物质,形成土壤溶液,土壤溶液里就含有植物需要的养料。
许多肥料,像人粪尿、牛马粪、农作物秸秆、 野草等等.在施用以前都要经过腐熟的过程,目的之一是使复杂的难溶的有机物变成简单的易溶的物质.这些物质能溶解在土壤溶液里,供农作物吸收。
五、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1、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
①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②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
2、溶解过程中温度变化。
①扩散过程中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溶解时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浓硫酸、生石灰②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溶解时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③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不变[课内练习]1.溶液是由和组成的。
故溶液的质量等于之和。
溶液的体积(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这是因为。
2.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相同点是 ( )A.都是浑浊的B.都是均一的C. 都是稳定的D.都是混合物3.溶液区别于悬浊液、乳浊液的根本之处是 ( )A. 溶液五色透明B.溶液稳定、均一C. 溶液可能有颜色D.溶液没有气味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不同的物质分散在水里,结果是不一样的。
( )(2)泥水是一种溶液,其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 )(3)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剂。
( )(4)生产和科学实验里,常用的是水溶液,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 )(5)动植物所需的养料必须成为溶液状态后才能被吸收。
( )5.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黄河浑浊水B.植物油和水混合形成的混合物C. 液态氧D.酒精溶于水所得的混合物6、下列物质相互混合后有明显放热现象的是()A.硝酸铵和水B.生石灰和水C. 氯化钠和水D.氢氧化钠和水[基础过关]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久置后,其中各成分不会自动分离B.溶液是由固体溶于水后形成的混合物C. 溶液是一种混合物,所以混合物都是溶液D.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2.一杯食盐水在温度保持不变时,敞口放置较长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食盐会慢慢沉到杯底B.杯中食盐水一定下部分较浓,上部分较淡C.食盐既不沉到杯底,更不会上浮到液面上D.上述说法都是错误的3.现有一组物质:海水、盐酸、酒精溶液,下列物质中,可以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 ( )A. 冰水B.泥水C. 氨水D.原油4.将溶质和溶剂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溶液碘酒酒精的水溶液蔗糖水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溶质碘酒精蔗糖氢氧化钠硫酸铜溶剂酒精水水水水5.将少量的①菜油②醋③味精④胡椒粉⑤面粉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形成悬浊液,形成乳浊液,形成溶液。
(填编号)6.某液体如果是溶液,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一种固体物质分散在一种液体里B.至少有两种物质存在,并形成一个均一、稳定的体系C长时间放置不会有固体物质析出D.只能是两种物质相混合[深化提高]7.某温度下,将40克食盐放到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溶解掉36克食盐,得到136克食盐水。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食盐水中溶质是,溶剂是;(2)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克,溶剂质量为克;(3)将上述溶液等分为四份,则每一份溶液中溶质质量为克,溶剂质量为克。
8.有时衣服上不小心沾上油污,而用水却不易将它洗掉,用汽油洗却很容易洗去油污。
这是为什么?请分析原因。
【能力提高】1...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都应是(..............).A...均一、稳定的...... D...混合物......... C...澄清、透明的...... B...久置不会分层2...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将溶液密闭久置后A...浮于液面......... B...浮于中间层C...不会分离出来........... D...会沉于底部3...蔗糖水是溶液....).......,.是因为(A...由两种物质组成................ B...加热至沸腾也不分解C...蔗糖分子....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D...是无色透明的液体4...从一瓶食盐溶液的上部取出一些测定它的密度为..3.,.再从下部取出一些测定它的密度值(................)......................c.克./.厘米A...大于...无法确定......c D...c C...c B....等于...小于5...下列关于溶液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只能有一种物质作溶质的混合物.................B...溶质和溶剂开始混合时是混合物..................................,.溶质全部溶解后就变为澄清、透明的纯净物了C...溶液都是无色、均一、稳定、透明的混合物...................D...溶液是一种物质.............................,.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6.(2010........).乳浊液和悬浊液都不稳定的原因是(................)........山东滕州中考模拟A...液体里分散着的是大量分子集合体............................ B...液体里分散着的是固体小颗粒C...液体里分散着的是液体小颗粒.............................. D...分子集合体的直径小于分子而大于原子7、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溶液的一组是()A、碘酒、盐水B、冰水、稀硫酸C、澄清的石灰水、蒸馏水D、可口可乐、豆浆8、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大增强。
对此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普通水”含有氮分子B、“普通水”含有氧分子C、除去氧气后的水就不再含有氧元素了D、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9、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豆浆B、牛奶C、矿泉水D、果酱10.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菜油与水B、粉笔灰与水C、泥土与水D、碘与酒精11、下列清洗方法错误的是()A用肥皂洗涤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 B用酒精清洗留碘的试管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汽油清洗沾在手上的油漆12、将厨房中的食盐、味精、花生油、白醋四种物质,取少量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味精 B花生油 C食盐 D白醋13、下列各组溶液中,溶质相同的是()A糖水和盐水 B酒精溶液和碘酒 C高锰酸钾水溶液和碘酒 D浓盐水和淡盐水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液体B.空气也是溶液C.40 mL酒精跟60 mL水混合一定得到100 mL溶液D.盐水是溶液,糖水是溶液,两者混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则不是溶液了。
15、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溶液放置一年时间后,KNO3将()A:会沉降下来B:不会分离出来C:会浮上水面D: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