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及电容量简要理论计算

电容器及电容量简要理论计算
电容器及电容量简要理论计算

实际上,有关电容量的计算涉及静电场、电路等部分的很多重要原理、定理,其计算过程又涉及很多微积分在物理上的应用,因此,计划将其整理归纳。本着梳理知识的目的,同时也希望对有兴趣于此部分内容或需要相关知识的人以帮助。主要内容1. 电容器的概念。电容器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导体系,是能够储存电能的电器元件。电容是表征电容器特性的物理量。对于给定的电容器,其电容量 C 一定。电容器所带的电量指每个导体或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电容器的电容只与它的结构两个导体的大小、形状、相对位置、介质性质有关,而与它所带的电量Q 和电势差U 无关。2. 电容器的描述参量。Q 电容量C :C 。(其中,Q 是电容器所带的电量,U 是导体间的电势差)U 1 1 电容器储存的能量W :W CU QU 2 2 2 n 个电容器串联:电容器串联分压,所以:1 1 1 1 C C1 C2 Cn n 个电容器并联电容器并联分电量,所以:C C1 C 2 Cn3. 电容器的分类本部分内容是从实际应用角度分类,参考了网上的资源。具体内容见下列表格:极名称制作优点缺点性无无感2 层聚丙乙烯塑料和2 层金属无感,高频特性好,体不适合做大容量,CBB 电箔交替夹杂然后捆绑而成。积较小价格比较高,耐热容性能较差。无CBB 电2 层聚乙烯塑料和2 层金属箔有感,其他同上。不适合做大容量,容交替夹杂然后捆绑而成。价格比较高,耐热性能较差。无瓷片电薄瓷片两面渡金属膜银体积小,耐压高,价格易碎!容量低容而成。低,频率高(有一种是高频电容)无云母电云母片上镀两层金属薄膜容易生产,技术含量体积大,容量容低。(小,几乎没有用了)无独石电体积比CBB 更小,有容感,其他同CBB。有电解电两片铝带和两层绝缘膜相互容量大高频特性不好。容层叠,转捆后浸泡在电解液(含酸性的合成溶液)中。有钽电容用金属钽作为正极,在电解质稳定性好,容量大,高(一般用于造价高。外喷上金属作为负极。频特性好。关键地方)纸介电容是由两层正负锡箔电极和一层夹在锡箔中间的绝缘蜡纸组成,并拆叠成扁体长方形。额定电压一般在63V~250V 之间,容量较小,基本上是pF皮法数量级。现代纸介电容由于采用了硬塑外壳和树脂密封包装,不易老化,又因为它们基本工作在低压区,且耐压值相对较高,所以损坏的可能性较小。万一遭到电损坏,一般症状为电容外表发热。瓷介电容是在一块瓷片的两边涂上金属电极而成,普遍为扁圆形。其电容量较小,都在pμF皮微法数量级。又因为绝缘介质是较厚瓷片,所以额定电压一般在1~3kV 左右,很难会被电损坏,一般只会出现机械破损。在计算机系统中应用极少,每个电路板中分别只有2~4 枚左右。电解电容的结构与纸介电容相似,不同的是作为电极的两种金属箔不同所以在电解电容上有正负极之分,且一般只标明负极,两电极金属箔与纸介质卷成圆柱形后,装在盛有电解液的圆形铝桶中封闭起来。因此,如若电容器漏电,就容易引起电解液发热,从而出现外壳鼓起或爆裂现象。电解电容都是圆柱形图1,体积大而容量大,在电容器上所标明的参数一般有电容量单位:微法、额定电压单位:伏特,以及最高工作温度单位:℃。其中,耐压值一般在几伏特~几百伏特之间,容量一般在几微法~几千微法之间,最高工作温度一般为85℃~105℃。指明电解电容的最高工作温度,就是针对其电解液受热后易膨胀这一特点的。所以,电解电容出现外壳鼓起或爆裂,并非只有漏电才出现,工作环境温度过高同样也会出现。4. 电容器的作用汹涌的河水流入到湖泊中再让它流出来那就显得平静而柔和了.电容就应该是充当了湖泊的作用吧.让电流更纯净没有杂波.1、应用于电源电路,实现旁路、去藕、滤波和储能的作用,下面分类详述之:1)旁路旁路电容是为本地器件提供能量的储能器件,它能使稳压器的输出均匀化,降低负载需求。就像小型可充电电池一样,旁路电容能够被充电,并向器件进行放电。为尽量减少阻抗,旁路电容要尽量靠近负载器件的供电电源管脚和地管脚。这能够很好地防止输入值过大而导致的地电位抬高和噪声。地弹是地连接处在通过大电流毛刺时的电压降。2)去藕去藕,又称解藕。从电路来说,总是可以区分为驱动的源和被驱动的负载。如果负载电容比较大,驱动电路要把电容充电、放电,才能完成信号的跳变,在上升沿比较陡峭的时候,电流比较大,这样驱动的电流就会吸收很大

的电源电流,由于电路中的电感,电阻(特别是芯片管脚上的电感,会产生反弹),这种电流相对于正常情况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噪声,会影响前级的正常工作。这就是耦合。去藕电容就是起到一个电池的作用,满足驱动电路电流的变化,避免相互间的耦合干扰。将旁路电容和去藕电容结合起来将更容易理解。旁路电容实际也是去藕合的,只是旁路电容一般是指高频旁路,也就是给高频的开关噪声提高一条低阻抗泄防途径。高频旁路电容一般比较小,根据谐振频率一般是0.1u,0.01u 等,而去耦合电容一般比较大,是10uF 或者更大,依据电路中分布参数,以及驱动电流的变化大小来确定。旁路是把输入信号中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而去耦是把输出信号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防止干扰信号返回电源。这应该是他们的本质区别。3)滤波从理论上(即假设电容为纯电容)说,电容越大,阻抗越小,通过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超过1uF 的电容大多为电解电容,有很大的电感成份,所以频率高后反而阻抗会增大。有时会看到有一个电容量较大电解电容并联了一个小电容,这时大电容通低频,小电容通高频。电容的作用就是通高阻低,通高频阻低频。电容越大低频越容易通过,电容越大高频越容易通过。具体用在滤波中大电容1000uF滤低频,小电容20pF滤高频。曾有网友将滤波电容比作“水塘” 。由于电容的两端电压不会突变,由此可知,信号频率越高则衰减越大,可很形象的说电容像个水塘,不会因几滴水的加入或蒸发而引起水量的变化。它把电压的变动转化为电流的变化,频率越高,峰值电流就越大,从而缓冲了电压。滤波就是充电,放电的过程。4)储能储能型电容器通过整流器收集电荷,并将存储的能量通过变换器引线传送至电源的输出端。电压额定值为40~450VDC、电容值在220~150 000uF 之间的铝电解电容器(如EPCOS 公司的B43504 或B43505)是较为常用的。根据不同的电源要求,器件有时会采用串联、并联或其组合的形式,对于功率级超过10KW 的电源,通常采用体积较大的罐形螺旋端子电容器。2、应用于信号电路,主要完成耦合、振荡/同步及时间常数的作用:1)耦合举个例子来讲,晶体管放大器发射极有一个自给偏压电阻,它同时又使信号产生压降反馈到输入端形成了输入输出信号耦合,这个电阻就是产生了耦合的元件,如果在这个电阻两端并联一个电容,由于适当容量的电容器对交流信号较小的阻抗这样就减小了电阻产生的耦合效应,故称此电容为去耦电容。2)振荡/同步包括RC、LC 振荡器及晶体的负载电容都属于这一范畴。3)时间常数这就是常见的R、C 串联构成的积分电路。当输入信号电压加在输入端时,电容(C)上的电压逐渐上升。而其充电电流则随着电压的上升而减小。5. 电容量的有关理论计算(1)知识准备Q 电容器的描述参量部分微积分U PQ P E dl 高斯定理:通过一个任意闭合曲面S 的电通量E 等于该面所包围的所有电量的代数和q 除以0 ,与闭合面外的电荷无关。即:1 E E d S E cos dS qi S S 0 i 当有电介质存在定义电极化强度矢量P ,P p fz ,且有P n p fz nql V dq 极化电荷的面密度e P cos Pn Pn dS 根据场强叠加原理,在有电介质存在时,空间任意一点的场强E 是外电场E0 和极化电荷的电场E 的矢量和:E E0 E 。实验表明,对于大多数常见的各向同性的线性电介质,P 与0 E 方向相同,且数量上成简单的正比关系,即P e 0 E 。比例常数 e 叫做极化率,它与场强无关,与电介质的种类有关,是介质材料的属性。(2)具体计算平行板电容器一般认为,平行板的板面线度远大于他们之间的距离,即两极板内表面均匀带电,极板间的电场均匀。q 设两极板A,内表面的带电量为q ,B 则电荷的面密度分别为e 。S e 由高斯定理知,E 。电势差为0 B d qd U AB E dl Ed e A 0 0S 所以,q S C AB 0 U AB d 同心球电容器电容器由两个同心球型导体A,组成,B 设半径分别为RA 和RB RA RB )(1 q 设A,B 分别带电荷q ,利用高斯定理知,E ,方向沿径矢。4 0 r 2 两极板的电势差为:B RB 1 q q 1 1 U AB E dl dr A RA 4 r 2 4 0 RA RB 0 q RB RA 4 0 RA RB 于是电容为:q 4 0 RA RB C U AB RB RA 同轴圆柱形电容器电容器由两个同轴的柱形导体A,B 组成。半径分别为RA 和RB 长度q 为L。利用高斯定理,E ,其中是每个电极在单位长度内电2 0 r L 荷的绝对值。则:B 1 R

U AB E dl RB dr ln B A RA 2 r 2 0 RA 0 所以电容为:q 2 0 L C 。U AB ln RB / RA 充满了极化率为e 的均匀电介质的平行板电容器。已知极板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为e 0 ,求电容器的电容C 与没有电介质时的电容C0 之比。e P 由e P ,退极化场E ,P e 0 E 0 0 E E 0 E 其中E0 e 0 是自由电荷的电场,即外电场。所以有:0 P e 0 E E E0 E E0 E0 0 0 E0 e E 所以,E0 e0 E 1 e 1 e 0 由此可知,q0 e 0 S 1 e 0 S C 1 e C0 U Ed d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当电容器中充满均匀电介质后,其电容C 为真空电容C0 的倍,即:C C0 ,其中1 e ,叫电容率。充满了极化率均匀变化的电介质的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面积为S,间距为d,其间充满电介质,介质的介电常量是变化的,在一极板处为1 ,在另一极板处为2 ,其它处的介电常量与到1 处的距离成线性关系,略去边缘效应。求电容。设离1 处距离为x 的一厚度为dx 的薄层的电容为C x ,根据上一个例子的结果,则有:2 1 1 x 0 S C x d 。dx 在利用电容器串联公式,有:1 1 1 dx d C C x C x 0 2 1 1 x 0 S d 所以,C 2 1 0 S 。2 d ln 1 其它情况,只需根据以上几种基本类型,将已有问题分割成这几种类型之一或之几的组合即可。总结内容或许略显单薄,但俱是本人努力所作。部分内容有所参阅其他资料,详见参考资料。在本文的写作过程当中,体验到了做科研的一些感受,觉得“发现问题---梳理问题---解决问题”是一种很好的科研思路,同时也初步学会了如何写一篇较为正规的论文,收益颇丰。与题相关关于电脑主板上的电容主板上常用的电源电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开关电源,由双MOSFT 和电感、电容组成。一种是低压差线性调压芯片组成的调压电路。这两种电路都能够为主板上不同的芯片和组件提供精密的电源。同样的,主板上的组件也分许多种,有的对电压敏感,有的对电流敏感。因此在设计上必须为这些不同的组件设计不同的供电和参考电压电路。对于CPU 供电电路,由于现在的CPU 功耗非常大,从低负荷到满负荷,电流的变化是非常大的。为了保证CPU 能够在快速的负荷变化中,不会因为电流供应不上而歇菜,CPU 供电电路要求具有非常快速的大电流响应能力。供电电路中的MOSFET,电感线圈和电容都会影响到这一能力。一个最理想的状态是,厂商使用最快速的MOSFET,高磁通量粗导线的电感线圈,以及超低ESR 的输入输出电容。但实际上,出于成本的考虑,并不能实现。不同的主板厂商,对选料的着重点不一样。甲厂商可能会选用快速的MOSFET,快速的MOSFET 的开关噪声比较小,这样就可以将输入输出的电容等级下降一点。Intel 的主板使用高导磁的电感磁芯(降低了线圈的损耗电流),因此它的线圈使用单根比较粗一点的就可以了。但大多数厂商会使用便宜一点的磁芯,使用三线并绕的方式来解决,这样即使损耗大一些,线圈也不会发太多的热。对于输入输出电容,一般的要求是,输入电容要尽可能的大,相对容量的要求,对ESR 的要求可以降低一点,因为输入电容主要是耐压,其次要吸收MOSFET 的开关脉冲,对输出电容,耐压得要求和容量可以低一点(Intel 的主板,这部分的电容往往都是46.3V,470680 左右的容量),ESR 的要求要高一点,因为要保证足够的电流通过量,但并不是越低越好,低ESR 电容会引起开关电路振荡,而消振电路比较复杂,而且会增加很大的成本。因此厂商往往会在实验电路板上得出一个合适的参数值,然后以此作位元件选用参数,这样可以不用消振电路。对于发生了电容爆浆这样的事件,要从几方面考虑,开关电路是否短路了,是否有开关管损坏,输入的电源质量如何。只有在确定了是由于电容品质或者电容老化导致的爆浆后,更换电容才有实际的意义。电容爆浆是由于电容发热引起的,发热是由大电流引起的,不正常的大电流,一般是由于用电组件短路或者超压导致电容极间击穿短路。一般情况下,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容是不容易爆浆的,因为这部分电容耐电流的能力很强,而且工作电压不高,在发生短路故障后,开关管自动保护,这部分电容就不工作了,爆浆的大部分都是输入电容。这部分电容的工作电压高达12V,对于使用劣质电源的用户来说,峰值电压还可能会更高一点。开关脉冲会达到工作电压的25V,如果MOSFET 的质量不是很好,或者由于电路设计的硬伤,我们以P4 的2V 为标准,这个倍率还会高些。这要求输入电容的耐压值至少在

2225V即4V10V 之间。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电容的耐压值一般都是在6.316V 之间了吧。更换电容时,我们一般选用高耐压值的电容。因为在市场上,我们很难买到低ESR的电容,这时,通过提高电容的等级,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样缺陷

电容器计算公式(2013_04_21)

电容器计算公式 电容器串并联容量 并联:C=C1+C2+…… 串联:2 121C C C C C +?= 电容器总容量 3.0.2 本条是并联电容器装置总容量的确定原则。 如没有进行调相调压计算,一般情况下,电容器容量可按主变压器的容量的10%~30%确定,这就是不具备计算条件时估算电容器安装总容量的简便方法。 谐波 3.0.3 发生谐振的电容器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1(2K n S Q d cx -= 式中,cx Q ----发生n 次谐波谐振的电容器容量(Mvar)d S ----并联电容器装置安装处的母线短路容量(MVA)n ----谐波次数,即谐波频率与电网基波频率之比K ----电抗率 母线电压升高 5.2.2 本条明确了电容器额定电压选择的主要原则 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电网后引起的母线电压升高值可按下式计算: d so s S Q U U =? 式中,s U ?----母线电压升高值(kV) so U ----并联电容器装置投入前的母线电压(kV) Q ---- 母线上所有运行的电容器容量(Mvar) d S ----母线短路容量(MVA) 电容器额定电压 5.2.2 本条明确了电容器额定电压选择的主要原则 电容器额定电压可由公式求出计算值,再从产品标准系列中选取,计算公式如下: )1(305.1K S U U SN CN -= 式中,CN U ----单台电容器额定电压(kV)SN U ----电容器投入点电网标称电压(kV)S ---- 电容器每组的串联段数K ----电抗率

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 5.5.2 (1)当电网背景谐波为5次及以上时,可配置电抗率4.5%一6%。因为6%的电抗器有明显的放大三次谐波作用,因此,在抑制5次及以上谐波,同时又要兼顾减小对3次谐波的放大,电抗率可选用4.5%。 (2)当电网背景谐波为3次及以上时,电抗率配置有两种方案:全部配12%电抗率,或采用4.5%一6%与12%两种电抗率进行组合。采用两种电抗率进行组合的条件是电容器组数较多,为了节省投资和减小电抗器消耗的容性无功。 电容器对母线短路容量的助增 5.1.2 在电力系统中集中装设大容量的并联电容器组,将会改变装设点的系统网络性质,电容器组对安装点的短路电流起着助增作用,而且助增作用随着电容器组的容量增大和电容器性能的改进(如介质损耗减小、有效电阻降低)、开关动作速度加快而增加。试验研究报告建议:在电容器总容量与安装地点的短路容量之比不超过5%或10%(对应于电抗率K=5%~6%,不超过5%;K=12%~13%,不超过10%),助增作用相对较小,可不考虑。 当K=12%~13%时,%10 d c S Q 式中,c Q ----电容器容量(kVar) d S ----母线短路容量(kVar) 回路导体的额定电流 5.1.3 所以取1.35倍电容器组额定电流作为选择回路设备和导体的条件是安全的也是合理的。 电容器分组原则 3.0.3 变电所装设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总容量确定以后,通常将电容器分组安装,分组的主要原则是根据电压波动、负荷变化、谐波含量等因素来确定。

太阳能电池方阵及蓄电池容量计算的一般方法

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设计步骤 ⑴列出基本数据 ①确定所有负载功率及连续工作时间 ②确定地理位置:经、纬度及海拔高度 ③确定安装地点的气象资料: ★年(或月)太阳辐射总量或年(或月)平均日照时数 ★年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 ★最长连续阴雨天数 ★最大风速及冰雹等特殊气候资料 ⑵确定负载功耗:Q=ΣI2H 其中:I-负载电流,H-负载工作时间(小时) ⑶确定蓄电池容量:C = Q X d X 1.3 式中:d-连续阴雨天数 C-蓄电池标称容量(10小时放电率) C = (10~20)3Cr /(1-d) ⑷确定方阵倾角:推荐方阵的倾角与纬度的关系 ⑸计算方阵β倾角下的辐射量: Sβ= S3sin(α+β)/sinα 式中:Sβ—β倾角方阵太阳直接辐射分量 α—中午时太阳高度角 S 其它:α=90°-Φ±δ 式中:Φ—纬度 δ—太阳赤纬度(北半球取+号)地面即:α=90°-Φ+δ δ=23.45°sin[(284+n)3360/365] 式中:n—从一年开头算起第n天的纬度 那么 Rβ=S3sin(α+β)/sinα+D 式中 Rβ—β角方阵面上的太阳总辐射量 D—散射辐射量(查阅气象资料) ⑹计算方阵电流: Tm = (Rβ3mwH/cm2)/(100mw/cm2) 式中:Tm—为平均峰值日照时数 Imin = Q/(Tm3η13η2) 式中:Imin—方阵最小输出电流η1—蓄电池充电效率 η2—方阵表面灰尘遮散损失 Imax = Q/(Tmin3η13η2) ⑺确定方阵电压: V = Vf+Vd 式中:Vf—蓄电池浮充电压(25‵)Vd—线路电压损耗 ⑻确定方阵功率: F=Im3V/(1-α(Tmax-25)) 式中:α—一般取α=0.5% Tmax—太阳电池最高工作温度 ⑼根据蓄电池容量、充电电压、环境极限温度、太阳电池方阵电压及功率要求,选取适

如何选择和计算滤波电容--电容使用详述

如何选择和计算滤波电容?--电容使用详述 嵌入式非其他类中的 2009-05-31 17:32 阅读617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问:在电路设计过程中,要用电容来进行滤波.有时要用电解电容,有时要陶瓷电容.有时两种均要用到.我想问一下:用电解电容的作用是什么?用普通陶瓷电容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计算其容量的???对于电解电容的耐压 又该如何选择确定? 哪些情况用电解电容,哪些情况下用陶瓷电容,哪些情况下两种均要用? ~~~~~~~~~~~~~~~~~~~~~~~~~~~~~~~~~~~~~~~~~~~~~~~~~~~~~ 答: ----- 滤波电容范围太广了,这里简单说说电源旁路(去藕)电容。 滤波电容的选择要看你是用在局部电源还是全局电源。对局部电源来说就是要起到瞬态供电的作用。为什么要加电容来供电呢?是因为器件对电流的需求随着驱动的需求快速变化(比如DDR controller),而在高频的范围内讨论,电路的分布参数都要进行考虑。由于分布电感的存在,阻碍了电流的剧烈变化,使得在芯片电源脚上电压降低--也就是形成了噪声。而且,现在的反馈式电源都有一个反应时间--也就是要等到电压波动发生了一段时间(通常是ms或者us级)才会做出调整,对于ns 级的电流需求变化来说,这种延迟,也形成了实际的噪声。所以,电容的作用就是要提供一个低感抗(阻抗)的路线,满足电流需 求的快速变化。 基于以上的理论,计算电容量就要按照电容能提供电流变化的能量去计算。选择电容的种类,就需要按照它的寄生电感去考虑--也就是寄生电感要小于电源路径的分布电感。 具体的说明在很多书上都有。提供一个参考书:high speed digital design ch8.2. ------------------------------ 讨论问题必须从本质上出发。首先,可能都知道电容对直流是起隔离作用的,而电感器的作用则相反。所有的都是基于基本原理的。那这时,电容就有了最常见的两个作用。一是用于极间隔离直流,有人也叫作耦合电容,因为它隔离了直流,但要通过交流信号。直流的通路局限在几级间,这样可以简化工作点很复杂的计算,二是滤波。基本上就是这两种。作为耦合,对电容的数值要求不严,只要其阻抗不要太大,从而对信号衰减过大即可。但对于后者,就要求从滤波器的角度出发来考虑,比如输入端的电源滤波,既要求滤除低频(如有工频引起的)噪声,又要滤除高频噪声,故就需要同时使用大电容和小电容。有人会说,有了大电容,还要小的干什么?这是因为大的电容,由于极板和引脚端大,导致电感也大,故对高频不起作用。而小电容则刚好相反。巨细据此可以确定电容量。而对于耐压,任何时候都必须满足,否则,就会爆炸,即使对于非电解电容,有时不爆炸,其性能也有所下降。讲起来,太多了,先谈这么多。 --------------------- 都是滤波的作用,铝电解电容容量比较大,主要用于虑除低频干扰。容量大约为1mA电流对应2~3μf,如过要求高的时候可以1mA对应5~6μf。无极性电容用于虑除高频信号。单独使用的时候大部分是去藕用的。有时可以与电解电容并联使用。陶瓷电容的高频特性比较好,但是在某个频率(大约是6MHz记不 太清了)是容量下降的很快。 ---------- 电容的寄生电感主要包括内部结构决定的电感和引线电感。电解电容的寄生电感主要由内部结构决定。印象中铝电解电容在20~30k以上就表现除明显的电感特性。钽电容在1MHz左右。陶瓷电容的高频特性就好很多。但是陶瓷电容有压电效应,不适于音频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 --------------- 这是因为大的电容,由于极板和引脚端大,导致电感也大,故对高频不起作用。而小电容则刚好相反。巨

电容计算公式

电容定义式 C=Q/U Q=I*T 电容放电时间计算:C=(Vwork+ Vmin)*l*t/( Vwork2 -Vmin2) 电压(V)= 电流⑴x 电阻(R)电荷量(Q)= 电流⑴x 时间(T)功率(P) = V x I (I=P/U; P=Q*U/T)能量(W) = P x T = Q x V 容量F=库伦(C)/电压(V)将容量、电压转为等效电量电量二电压(V) x 电荷量(C)实例估算:电压5.5V仆(1法拉电容)的电量为5.5C (库伦),电压下限是3.8V,电容放电的有效电压差为5.5-3.8=1.7V ,所以有效电量为1.7C。 1.7C=1.7A*S (安秒)=1700mAS(毫安时)=0.472mAh (安时) 若电流消耗以10mA 计算,1700mAS/10mA=170S=2.83min(维持时间分钟) 电容放电时间的计算 在超级电容的应用中,很多用户都遇到相同的问题,就是怎样计算一定容量的超级电 容在以一定电流放电时的放电时间,或者根据放电电流及放电时间,怎么选择超级电容的容 量,下面我们给出简单的计算公司,用户根据这个公式,就可以简单地进行电容容量、放电电流、放电时间的推算,十分地方便。 C(F):超电容的标称容量; R(Ohms):超电容的标称内阻; ESR(Ohms) 1KZ下等效串联电阻;

Vwork(V):正常工作电压 Vmin(V):截止工作电压; t(s):在电路中要求持续工作时间; Vdrop(V):在放电或大电流脉冲结束时,总的电压降; 1(A):负载电流; 超电容容量的近似计算公式, 保持所需能量=超级电容减少的能量。 保持期间所需能量=1/2l(Vwork+ Vmi n)t ; 超电容减少能量=1/2C(Vwork -Vmin ), 因而,可得其容量(忽略由IR引起的压降) C=(Vwork+ Vmin)*l*t/( Vwork 2 -Vmin 2) 举例如下: 如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应用超级电容作为后备电源,在掉电后需要用超级电容维持 100mA的电流,持续时间为10s,单片机系统截止工作电压为4.2V,那么需要多大容量的超级电容能够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由以上公式可知: 工作起始电压Vwork = 5V 工作截止电压Vmin= 4.2V 工作时间t=10s 工作电源I = 0.1A 那么所需的电容容量为:

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

蓄电池容量计算部分 1、常用的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 (1)容量换算法(电压控制法) 按事故状态下直流负荷消耗的安时值计算容量,并按事故放电末期或其他不利条件下校验直流母线电压水平。 (2)电流换算法(阶梯负荷法) 按事故状态下直流的负荷电流和放电时间来计算容量。该方法相对于电压控制法,考虑了大电流放电后负荷减小的情况下,电池具有恢复容量的特性,该算法不需在对电池容量进行电压校验。 2、采用容量换算法计算容量 2.1 按持续放电负荷计算蓄电池容量,取电压系数Ku=0.885,则计算的单个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为: V (4-1) 蓄电池的计算容量: (4-2) 式中Cc—事故放电容量; Kcc—蓄电池容量系数; Krel—可靠系数,一般取1.40 对于阶梯型负荷,可采用分段计算法计算。以东直门车站为例,各阶段负荷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中: I1=325.27A I2=293.45A I3=46.36A I4=13.64A m1=0.5h m2=0.5h m3=1h m4=2h 80 .1 108 220 885 .0 = ? = Ud cc s rel c K C K C=

在4个不同阶段,任意一个时期的放电容量为: (4-3) 总的负荷容量为: (4-4) 在计算分段ta 内,所需要的蓄电池容量计算值为: (4-5) 其中,容量系数Kcca 按计算分段的时间ta 决定。 通过查图 (GF 型蓄电池放电容量与放电时间的关系曲线),对应于事故时间4小时和放电终止电压1.80V ,得出容量系数 Kcc=0.77。 分别计算n 个分段的蓄电池计算容量,然后按照其中最大者选择蓄电池,则蓄电池的容量为: (4-6) 2.2 放电电压水平的校验 (1)持续放电电压水平的校验。事故放电末期,电压将降到最低,校验是否符合要求的方法如下: 事故放电期间蓄电池的放电系数 (4-7) 式中,Cs —事故放电容量(Ah ),t —事故放电时间 通过计算出来的K 值和对应的事故放电时间,可以通过蓄电池的冲击放电曲线,求出单只电池的电压,再乘以蓄电池只数,得到蓄电池整组电压,该电压值应大于198V 。 (2)冲击放电电压水平的校验。 冲击放电过程中,放电时间极短,放电电流较大。尽管消耗电量较少,但对电压影响较大。所以,按持续放电算出蓄电池容量后,还应校验事故放电初期、末期及其他放电阶段中,在可能的大冲击放电电流作用下蓄电池组的电压水平。 mi i mi t I C =n a a i mi sa C C ...2,11 |==∑=n a Kcca KrelCsa Cca ...2,1|== Cca n a Cc max 1 =≥10 tC KrelCs K =

电容计算公式

电容计算公式 教你两条不变应万变得原理: 1.电容器的计算依据是高斯通量定理和电压环流定律; 2.电感的计算依据是诺伊曼公式。要一两个答案查书就够了,要成高手只能靠你自己~慢慢学,慢慢练。 容量是电容的大小与电压没有关系。电压是电容的耐压范围。可变电容一般用在低压电路中电容的计算公式: 平板C=Q/U=Q/Ed=εS/4πkd 1. 所以E=4πkQ/εS即场强E与两板间距离d无关。2.当电容器两端接电时,即电压U一定时,U=Ed,所以U和d成正比。 容抗用XC表示,电容用C(F)表示,频率用f(Hz)表示,那么Xc=1/2πfc 容抗的单位是欧。知道了交流电的频率f和电容C,就可以用上式把容抗计算出来。 感抗用XL表示,电感用L(H)表示,频率用f(Hz)表示,那么XL=2πfL感抗的单位是欧。知道了交流电的频率f和线圈的电感L,就可以用上式把感抗计算出来。 已知容抗与感抗,则对应的电压与电流可以用欧姆定律算出,如果电容与电阻和电感一起使用,就要考虑相位关系了。 2、电容器的计算公式: C=Q\U =S\4*3.1415KD Q为电荷量 U为电势差 S为相对面积 D为距离 3.1415实际是圆周率 K为静电力常数并联:C=C1+C2 电路中各电容电压相等;总电荷量等于各电容电荷量之和。串 联:1/C=1/C1+1/C2 电路中各电容电荷量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电容电压之和。 电容并联的等效电容等于各电容之和!电容的并联使总电容值增大。当电容的耐压值符合要求,但容量不够时,可将几个电容并联。

3、Q=UI=I2Xc=U2/Xc 这是单相电容的 Xc=1/2*3.14fc 为什么我看到一个三相电容上面标的额定容量是30Kvar,而额定容量是472微法。额定电压是450伏。额定电流是38.5安三角接法, 答:C,KVar/(U×U×2×π×f×0.000000001) ,30/(450×450×2×3.14×50×0.000000001)?472(μF) 4、我知道电容公式有C=εS/D和C=Q/U,那么他们与电容"C"的关系,我特别想知道:我知道"U"与电容成反比,但是我在听老师讲时,没听到为什么成反比,就像知道"Q"与电容的关系时,就明白,一个电容放得的电荷越多就越大,还有"ε"是什么,与电容有什么关系, 再请问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电容是如何阻直通交的呢, 五一长假除了旅游还能做什么, 辅导补习美容养颜家庭家务加班须知 答:电容c是常数,只跟自身性质有关,即使没有电压,电荷它也是存在的,ε是介电,跟电介质的性质有关,交流能不停的对电容充电放电(因为交流的方向是变化的),二直流无此性质,所以通交流阻直流,更专业的话,大学物理里面会讲,如果你要求不高的话就不用深究了 5、电 容降压 在常用的低压电源中,用电容器降压(实际是电容限流)与用变压器相比,电容降压的电源体积小、经济、可靠、效率高,缺点是不如变压器变压的电源安全。通过电容器把交流电引入负载中,对地有220V电压,人易触电,但若用在不需人体接触的电路内部电路电源中, 本弱点也可克服。如冰箱电子温控器或遥控电源的开/关等电源都是用电容器降压而制作的。 相对于电阻降压,对于频率较低的50Hz交流电而言,在电容器上产生的热能损耗很小,所以电容器降压更优于电阻降压。

计算电池剩余容量的常用方法

计算电池剩余容量的常用方法 阅读次数:105 我要发表评论 作者:optimumchina发表时间:2010-10-13 本文将讨论尽可能精确计算剩余电池电量的重要性。令人遗憾的是,仅通过测量某些数据点甚至是电池电压无法达到上述目的。温度、放电速率以及电池老化等众多因素都会影响充电状态。本文将集中讨论一种专利技术,该技术能够帮助设计人员测量锂电池的充电状态以及剩余电量。现有的电池电量监测方法 目前人们主要使用两种监测方法:一种方法以电流积分(current integration)为基础;而另一种则以电压测量为基础。前者依据一种稳健的思想,即如果对所有电池的充、放电流进行积分,就可以得出剩余电量的大小。当电池刚充好电并且已知是完全充电时,使用电流积分方法效果非常好。这种方法被成功地运用于当今众多的电池电量监测过程中。 但是该方法有其自身的弱点,特别是在电池长期不工作的使用模式下。如果电池在充电后几天都未使用,或者几个充、放电周期都没有充满电,那么由内部化学反应引起的自放电现象就会变得非常明显。目前尚无方法可以测量自放电,所以必须使用一个预定义的方程式对其进行校正。不同的电池模型有不同的自放电速度,这取决于充电状态(SOC)、温度以及电池的充放电循环历史等因素。创建自放电的精确模型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进行数据搜集,即便这样仍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该方法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只有在完全充电后立即完全放电,才能够更新总电量值。如果在电池寿命期内进行完全放电的次数很少,那么在电量监测计更新实际电量值以前,电池的真实容量可能已经开始大幅下降。这会导致监测计在这些周期内对可用电量做出过高估计。即使电池电量在给定温度和放电速度下进行了最新的更新,可用电量仍然会随放电速度以及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以电压为基础的方法属于最早应用的方法之一,它仅需测量电池两级间的电压。该方法基于电池电压和剩余电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已知关系。它看似直接,但却存在难点:在测量期间,只有在不施加任何负载的情况下,才存在这种电池电压与电量之间的简单关联。当施加负载时(这种情况发生在用户对电量感兴趣的多数情况下),电池电压就会因为电池内部阻抗所引起的压降而产生失真。此外,即使去掉了负载,发生在电池内部的张持过程(relaxation processe)也会在数小时内造成电压的连续变化。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基于电池阻抗知识的压降校正方法仍存在问题,本

电容补偿柜的电容容量如何计算

电容补偿柜的电容容量如何计算 电容补偿柜的电容容量如何计算?(此文章讲的很透彻,很好的一篇文章)电网中由于有大功率电机的存在,使得其总体呈感性,所以常常在电网中引入大功率无功补偿器(其实就是大电容),使电网近似于纯阻性,Kvar就常用在这作为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容量的单位。 补偿电容器:主要用于低压电网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线路损耗,改善电能质量 电容器容量的换算公式为(指三相补偿电容器): Q=√3×U×I ; I=0.314×C×U/√3 ; C=Q/(0.314×U×U) 上式中Q为补偿容量,单位为(Kvar),U为额定运行电压,单位为(KV),I为补偿电流,单位为(A),C为电容值,单位为(F)。式中0.314=2πf/1000。 1. 例如:一补偿电容铭牌如下: 型号:BZMJ0.4-10-3 , 3: 三相补偿电容器; 额定电压:0.4KV; 额定容量:10Kvar ; 额定频率:50Hz ; 额定电容:199uF (指总电容器量,即相当于3个电容器的容量)。额定电流:14.4A 代入上面的公式,计算,结果相符合。 2. 200KVA变压器无功补偿柜匹配电容多少最合理? 一般来说,对于电动机类型的功率负荷,补偿量约为40%,对于综合配电变压器,补偿量约为20%. 如果知道未补偿前的功率因数,那么根据公式即可以算出具体的补偿量。 3. 例如:有7.5KW电机12台,5.5KW的电机4台,11KW的电机2台,500型电焊机15台,由于有用电高峰和低谷,在低谷时动力可下降30%,我现在用无功补偿柜里的电容器有4块14Kvar的,6块40Kvar的。据说匹配不合理,怎么样才能匹配合理。另外补偿器的读数在多少时最合适时没有罚款有奖励。 一般来说,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补偿容量约为变压器容量的20%~40%,对于200KVA的配电变压器,补偿量约为40Kvar~80Kvar。准确计算无功补偿容量比较复杂,且负荷多经常变化,计算出来也无太大意义。一般设计人员以30%来估算,即选取60Kvar为最大补偿容量,也就是安装容量。电容器补的太少,起不到多大作用,需要从网上吸收无功,功率因数会很低,计费的无功电能表要“走字”,记录正向无功;电容器补的太多,要向网上送无功,网上也是不需要的,计费的

光伏电站蓄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蓄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 在确定蓄电池容量时,并不是容量越大越好,一般以20%为限。因为在日照不足时,蓄电池组可能维持在部分充电状态,这种欠充电状态导致电池硫酸化增加,容量降低,寿命缩短。不合理地加大蓄电池容量,加大蓄电池容量,将增加光伏系统的成本。 在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中,对蓄电池的要求主要与当地气候和使用方式有关,因此各有不同。例如,标称容量有5h 率、24h 率、72h 率、100h 率、240h 率以及720h 率。每天的放电深度也不相同,南美的秘鲁用于“阳光计划”的蓄电池要求每天40%~50%的中等深度放电,而我国“光明工程”项目有的户用系统使用的电池只进行20%~30%左右的放电深度,日本用于航标灯的蓄电池则为小电流长时间放电。蓄电池又可分为浅循环和深循环两种类型。因此选择太阳能用蓄电池应既要经济又要可靠,不仅要防止在长期阴雨天气时导致电池的储存容量不够,达不到使用目的;又要防止电池容量选择过小,不利于正常供电,并影响其循环使用寿命,从而也限制了光伏发电系统的使用寿命;又要避免容量过大,增加成本,造成浪费。确定蓄电池容量的公式为: a K U L P F D C ????=0 C -蓄电池容量,kW ·h (Ah );D -最长无日期间用电时数,h ;F —蓄电池放电效率的修正系数,(通常取1.05);PO -平均负荷容量,kW ;L为蓄电池的维修保养率,(通常取0.8);U 为蓄电池的放电深度(通常取0.5);Kα为包括逆变器等交流回路的损耗率(通常取0.7~0.8)。上式可简化为: C =3.75× D ×P0 这是根据平均负荷容量和最长连续无日照时的用电时数算出的蓄电池容量的简便公式。由于蓄电池容量一般以安时数表示,故蓄电池容量应该为: V Wh C Ah C )(1000)(?=' H I Ah C ?=')( C '为蓄电池容量,A ·h;V 为光伏系统的电压等级(系统电压),通常为12V 、24V 、48V 、110V 或220V 。 例如,按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提供的晶体电池组件,对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进行选型。基本要求为:可为400W 的负载连续5天阴雨天的

超级电容选用计算

二、超级电容的主要特点、优缺点 尽管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是蓄电池的5%或是更少,但是这种能量的储存方式可以应用在传统蓄电池不足之处与短时高峰值电流之中。相比电池来说,这种超级电容器有以下几点优势: 1.电容量大,超级电容器采用活性炭粉与活性炭纤维作为可极化电极,与电解液接触的面积大大增加,根据电容量的计算公式,两极板的 表面积越大,则电容量越大。因此,一般双电层电容器容量很容易超过1F,它的出现使普通电容器的容量围骤然跃升了3~4个数量级,目前单体超级电容器的最大电容量可达5000F。 2.充放电寿命很长,可达500000次,或90000小时,而蓄电池的充放电寿命很难超过1000次;可以提供很高的放电电流,如2700F的超级电容器额定放电电流不低于950A,放电峰值电流可达1680A,一般蓄电池通常不能有如此高的放电电流,一些高放电电流的蓄电池在如 此高的放电电流下的使用寿命将大大缩短。 3.可以数十秒到数分钟快速充电,而蓄电池在如此短的时间充满电将是极危险的或是几乎不可能。 4.可以在很宽的温度围正常工作(-40℃~+70℃),而蓄电池很难在高温特别是低温环境下工作;超级电容器用的材料是安全和无毒的,而铅酸蓄电池、镍镉蓄电池均具有毒性;而且,超级电容器可以任意并联使用来增加电容量,如采取均压措施后,还可以串联使用。 因此,可以用简短的词语总结出超级电容的优点: ● 在很小的体积下达到法拉级的电容量; ● 无须特别的充电电路和控制放电电路 ● 和电池相比过充、过放都不对其寿命构成负面影响; ● 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它是一种绿色能源; ● 超级电容器可焊接,因而不存在象电池接触不牢固等问题。 缺点:

电容电流计算

Y型时的电流: I相=Qc/(1.732×U相) △型时的电流: I线=Qc/(1.732×U线) (Qc=三相电容额定总量,单位:KVAR,U=电容额定电压,单位:KV) 公式:I=P/(根3×U),I表示电流,单位“安培”(A);P表示功率,单位:无功“千乏”(Kvar),有功“千瓦”(KW);根3约等于1.732;U表示电压,单位“千伏”(KV)。 I=40/(1.732×10)…………(10KV的电容) I=2.3(A) I=40/(1.732*0.4)…………(0.4KV的电容) I=57.7(A)。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1-30 16:54 计算单台电容器额定电流注意要点 一、当单台电容器为三相时,其标注的额定电压如6.6KV/√3和6.6KV。这两种标注方式主要区别在于说明此三相电容内部接线方式分为星型Y和三角型Δ两种。而加在三相电容器三个接线端电压均为线电压6.6KV。计算其额定电流时和标注中6.6KV/√3分母上的√3无关,不管是Y接法Δ接法, U均为6.6KV。而不是6.6KV/√3。根据三相电功率P=√3IU得出I=P/√3U(不论星型Y和三角型Δ接法。不考虑COSΦ。)。P为电容器额定容量Karv ,U为电网线电压。 二、当单台电容器为单相时,其标注的额定电压如6.6KV/√3和6.6KV,这两种标注方式主要区别在于说明: 1、标称6.6KV /√3的单台电容当组成电容器组接在三相电网时只能接成Y,电网线电压为6.6KV时,此时电容两个接线柱实际电压为6.6KV/√3即3.8KV。

否则当接成Δ时电容器就会过电压,当单只电容接电源时只能接在3.8KV电网中而不是6.6KV电网。这时计算单台电容器电流时I=P/U, P为电容器额定容量Karv , U为6.6KV/√3即3.8KV也就是电网电压的相电压而不是线电压6.6KV。 2、标称6.6KV的单台电容当组成电容器组接在三相电网时只能接成Δ,如果接成Y时,由于电容器两端实际电压降成相电压6.6KV/√3即3.8KV,他就达不到它的标称 Karv 值。如果三只这样的电容器组成电容器组按Δ型可直接接在线电压为6.6KV的三相电网中。单只电容可直接接在三相6.6KV其中两相上。计算电流时I=P/U,P为电容器额定容量Karv ,U为电网线电压。 信息来源: https://www.360docs.net/doc/9416296322.html, 三、综上所述单台电容器计算电流时分以下三种情况: 1、电容器为三相电容时:(不论星型Y和三角型Δ接法,不考虑COSΦ)。 I=P/√3U P为电容器额定容量Karv ,U为电网线电压KV。 2、电容器为单相时: a、当标称电压为U/√3时 I=P/(U/√3)即I=√3(P/U) P为电容器额定容量Karv ,U为电网线电压KV。 b、当标称电压为U时 I=P/U P为电容器额定容量Karv ,U为电网线电压KV。

UPS容量和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

UPS容量和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 UPS容量和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 蓄电池的放电时间定义为:当蓄电池以规定的放电电流进行恒流放电时,蓄电池的端电压下降到所允许的临界电压(终了电压)时所经过的时间。 UPS容量计算 P入=P出/(COSφ×ц) COSφ----功率因数(一般取0.8) P出-------额定输出功率(KVA) (注:计算时负载多为W) P入-------输入功率(KVA)(UPS容量) ц--------保险系数(一般取0.8) UPS蓄电池容量计算 电池放电电流计算: I=(S×COSφ)/(n×V×ц逆) S----------UPS额定输出容量(或实际或预期负载)(VA) ц逆-------逆变器效率(一般取0.8~0.85) n----------蓄电池只数 V---------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2V电池对应1.8V;12V电池对应10.8V)COSφ---- UPS (或负载)功率因数(1~20 kVA为0.7,20~120 kVA为0.8) 艾默生UH31系列(10-20KVA)UPS电池电压240VDC(2组)20节(2组) 艾默生UL33系列(20-60KVA)UPS电池电压360VDC 12V电池30节 蓄电池容量计算 1、普通蓄电池计算(与华为计算方法相同) Q:蓄电池容量(Ah); K:安全系数; I:负荷电流(A); T:放电小时数(h); η:放电容量系数; t:实际电池所在地的最低环境温度数值,有采暖设备时,按15℃考虑;无采暖设备时,按5℃考虑; α:电池温度系数,电解液温度以25℃为标准时,放电小时率≥10时,取0.006;10>放电小时率≥1时,取0.008;<1时,取0.01 以上公式可以简化成:

电容计算公式

教你两条不变应万变得原理: 1.电容器的计算依据是高斯通量定理和电压环流定律; 2.电感的计算依据是诺伊曼公式。要一两个答案查书就够了,要成高手只能靠你自己!慢慢学,慢慢练。 容量是电容的大小与电压没有关系。电压是电容的耐压范围。可变电容一般用在低压电路中电容的计算公式: 平板C=Q/U=Q/Ed=εS/4πkd 1. 所以E=4πkQ/εS即场强E与两板间距离d无关。2.当电容器两端接电时,即电压U一定时,U=Ed,所以U和d成正比。 容抗用XC表示,电容用C(F)表示,频率用f(Hz)表示,那么Xc=1/2πfc 容抗的单位是欧。知道了交流电的频率f和电容C,就可以用上式把容抗计算出来。 感抗用XL表示,电感用L(H)表示,频率用f(Hz)表示,那么XL=2πfL感抗的单位是欧。知道了交流电的频率f和线圈的电感L,就可以用上式把感抗计算出来。 已知容抗与感抗,则对应的电压与电流可以用欧姆定律算出,如果电容与电阻和电感一起使用,就要考虑相位关系了。 2、电容器的计算公式: C=Q\U =S\4*3.1415KD Q为电荷量 U为电势差 S为相对面积 D为距离 3.1415实际是圆周率 K为静电力常数 并联:C=C1+C2 电路中各电容电压相等;总电荷量等于各电容电荷量之和。串联:1/C=1/C1+1/C2 电路中各电容电荷量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电容电压之和。 电容并联的等效电容等于各电容之和!电容的并联使总电容值增大。当电容的耐压值符合要求,但容量不够时,可将几个电容并联。 3、Q=UI=I2Xc=U2/Xc 这是单相电容的 Xc=1/2*3.14fc 为什么我看到一个三相电容上面标的额定容量是30Kvar,而额定容量是472微法。额定电压是450伏。额定电流是38.5安三角接法? 答:C=KVar/(U×U×2×π×f×0.000000001) =30/(450×450×2×3.14×50×0.000000001)≈472(μF) 4、我知道电容公式有C=εS/D和C=Q/U,那么他们与电容"C"的关系,我特别想知道:我知道"U"与电容成反比,但是我在听老师讲时,没听到为什么成反比,就像知道"Q"与电容的关系时,就明白,一个电容放得的电荷越多就越大?还有"ε"是什么,与电容有什么关系?再请问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电容是如何阻直通交的呢? 五一长假除了旅游还能做什么?辅导补习美容养颜家庭家务加班须知 第 2 页共 3 页 答:电容c是常数,只跟自身性质有关,即使没有电压,电荷它也是存在的,ε是介电,跟电介质的性质有关,交流能不停的对电容充电放电(因为交流的方向是变化的),二直流无此性质,所以通交流阻直流,更专业的话,大学物理里面会讲,如果你要求不高的话就不用深究了 5、电容降压 在常用的低压电源中,用电容器降压(实际是电容限流)与用变压器相比,电容降压的电源体积小、经济、可靠、效率高,缺点是不如变压器变压的电源安全。通过电容器把交流电引入负载中,对地有220V电压,人易触电,但若用在不需人体接触的电路内部电路电源中,

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之令狐文艳创作

蓄电池容量计算部分 令狐文艳 1、常用的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 (1)容量换算法(电压控制法) 按事故状态下直流负荷消耗的安时值计算容量,并按事故放电末期或其他不利条件下校验直流母线电压水平。 (2)电流换算法(阶梯负荷法) 按事故状态下直流的负荷电流和放电时间来计算容量。该方法相对于电压控制法,考虑了大电流放电后负荷减小的情况下,电池具有恢复容量的特性,该算法不需在对电池容量进行电压校验。 2、采用容量换算法计算容量 2.1 按持续放电负荷计算蓄电池容量,取电压系数Ku=0.885,则计算的单个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为: V (4-1) 蓄电池的计算容量: (4-2) 式中 Cc —事故放电容量; Kcc —蓄电池容量系数; Krel —可靠系数,一般取1.40 80.1108 220885.0=?=Ud cc s rel c K C K C =

I1=325.27A I2=293.45A I3=46.36A I4=13.64A m1=0.5h m2=0.5h m3=1h m4=2h 在4个不同阶段,任意一个时期的放电容量为: (4-3) 总的负荷容量为: (4-4) 在计算分段ta 内,所需要的蓄电池容量计算值为: (4-5) 其中,容量系数Kcca 按计算分段的时间ta 决定。 通过查图 (GF 型蓄电池放电容量与放电时间的关系曲线),对应于事故时间4小时和放电终止电压1.80V ,得出容量系数 Kcc=0.77。 分别计算n 个分段的蓄电池计算容量,然后按照其中最大者 mi i mi t I C =n

选择蓄电池,则蓄电池的容量为: (4-6) 2.2 放电电压水平的校验 (1)持续放电电压水平的校验。事故放电末期,电压将降到最低,校验是否符合要求的方法如下: 事故放电期间蓄电池的放电系数 (4-7) 式中,Cs —事故放电容量(Ah ),t —事故放电时间 通过计算出来的K 值和对应的事故放电时间,可以通过蓄电池的冲击放电曲线,求出单只电池的电压,再乘以蓄电池只数,得到蓄电池整组电压,该电压值应大于198V 。 (2)冲击放电电压水平的校验。 冲击放电过程中,放电时间极短,放电电流较大。尽管消耗电量较少,但对电压影响较大。所以,按持续放电算出蓄电池容量后,还应校验事故放电初期、末期及其他放电阶段中,在可能的大冲击放电电流作用下蓄电池组的电压水平。 ①事故放电初期,电压水平的校验 事故放电初期的冲击系数为 (4-8) 式中,Krel —可靠性系数,一般取1.1 I ch0—事故放电初期的放电电流,(A) 10 tC KrelCs K

UPS电池容量计算

在用户和厂商的交流中,常常提到这样的情况:根据UPS的输出容量和所要求的后备时间,需快速、粗略地给出相关电池的配置。此时可用UPS电池容量的简便计算方法迅速做出。 1、对于109Ah?块/kVA设计寿命10年的UPS电池容量的算法 使用时按下列公式计算: 所需电池容量(Ah)= UPS容量(KVA)×109(Ah.块)/KVA/每组电池块数 例如:一台120kVA的UPS,每组电池32块,要求后备时间60min(即1h)。则所需电池容量为 120kVA×109Ah?块/kVA=13080Ah?块,13080Ah?块/32块=409(Ah),即可选12V,100Ah电池4组(32块/组)。注意:实际后备时间不足60min(欠缺一点)。 如果每组33块,则13080/33=396Ah,同样可选12V、100Ah电池4组(33块/组)。注意:实际后备时间超过60min(超出一点)。 如果要求后备时间为30min,则109×120=13080Ah?块,13080/32=409Ah,409/2=205Ah。由于电池的放电功率与放电时间不是线性的,即不能只简单除以2,还需乘以修正系数,见表1,因此205×1.23=252Ah。即可选12V、65Ah电池4组(32块/组)。注意:实际后备时间超过30min(超出一点)。 如果要求后备时间20min,则409/3=136Ah,还需乘以修正系数,见表1,136×1.41=192Ah,即可选12V、65Ah电池3组(32块/组)。注意:实际后备时间超过20min(超出一点)。 其它情况,以此类推。 2、对于126Ah?块/kVA设计寿命五年的UPS电池容量的算法 计算方法和需乘以修正系数与前述完全一样,只是要把上式中的109换成126。 如果计算时间是一小时以上,要在按上述计算后再除以一个修正系数,见表2。

电容补偿计算方法

1、感性负载的视在功率S×负载的功率因数COSφ = 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Q: S×COSφ =Q 2、相无功率Q‘ =? 补偿的三相无功功率Q/3 3、因为:Q =2πfCU^2 ,所以: 1μF电容、额定电压380v时,无功容量是Q=0.045Kvar 100μF电容、额定电压380v时,无功容量是Q=4.5Kvar? 1000μF电容、额定电压380v时,无功容量是Q=45Kvar 4、“多大负荷需要多大电容” : 1)你可以先算出三相的无功功率Q; 2)在算出1相的无功功率Q/3; 3)在算出1相的电容C; 4)然后三角形连接! 5、因为:Q =2πfCU^2 ,所以: 1μF电容、额定电压10Kv时,无功容量是Q=31.4Kvar 100μF电容、额定电压10Kv时,无功容量是Q=3140Kvar 6、因为:Q =2πfCU^2 ,所以: 1μF电容、额定电压220v时,无功容量是Q=0.015Kvar 100μF电容、额定电压220v时,无功容量是Q=1.520Kvar? 1000μF电容、额定电压220v时,无功容量是Q=15.198Kvar

提高功率因数节能计算 我这里有一个电机,有功功率 kw 23.3 视在功率 kva 87.2 无功功率 kvar 84.1 功率因数cosφ=0.27 电压是377V 电流是135A 麻烦帮我算一下功率因数提高到0.95所节约的电能,以及需要就地补偿的电容容量,请给出公式和注意事项,感谢! 满意答案 网友回答2014-05-03 有功功率23.3KW是不变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5以后,无功功率降低为Q=P*tgφ= P*tg(arcosφ)=P*tg(arcos0.95)=23.3*0.33=7.7kvar 需补偿容量为84.1-7.7=76.4kvar 视在功率也减小为P/cosφ=23.3/0.95=24.5kva 所节约的电能是不好计算的,因为电能是以有功电量计算的,但功率因数提高了,你的力率电费会减少,能少交很多电费。 另外,因为视在功率降低了,线路上的电流也就降低了,线路损耗也能相应降低不少,电压也会有所提高。。 电动机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方法 有以下两种: 1、空载电流法 Qc=3(Uc2/Ue2)*Ue*Io*K1。 说明: I0——电动机空载电流; Uc——电容器额定电压(kv); Ue——电动机额定电压; K1——推荐系统0.9。 2、目标功率因数法 Qc=P(1/(cosφe2-1)-1/(cosφ2-1))*K2。 说明:cosφe——电动机额定功率因数; K2——修正系数; cosφ ——电动机补偿后的目标功率因数; P——电动机额定功率; Ue——电动机额定电压; 推荐cosφ在0.95~0.98范围内选取。

蓄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

蓄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 1.蓄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 蓄电池的容量必须是以所定的电压、所定的时间可向负载提供的容量。 以下就容量计算方法进行说明: 1、计算容量的必要条件 A、放电电流 有必要明确放电过程中负载电流的增减变化和其随时间变化情况。 B、放电时间 可预期的负载的最大时间。 C、最低蓄电池温度 预先推定蓄电池放置场所的温度条件,决定蓄电池温度最低值。一般设置在室内时为50C,设置在特别寒冷地区室内时为-50C。用空调保证室内温度时按实际温度作为最低温度。 D、允许的最低电压 单格允许的最低电压(V/单格)=(负载所允许的最低电压+导线的电压损失)/串联格数 2、容量的计算公式 C= 1*[K1I1+K2(I2-I1)、、、、、、、KN(IN-IN-1)]/L

C:250C的额定放电率换算容量(AH)、、、、、、UXL电池是10HR容量。 L:对因维护系数、使用年数、使用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容量变化而使用的修正值。一般L值采用0.8。 K:由放电时间T、电池的最低使用温度、允许的最低电压而决定的容量换算时间。 I:放电电流 下标1、2、、、、N:按放电电流变化顺序依次加给T、K、I 3、容量的计算举例 A、放电电流 140A(一定) B、放电时间 30分 C、最低蓄电池温度 -550C D、允许的最低电压 1.6V/单格 按上述条件,得出K=1.1 C= 1 X1.1X140=192(AH/10HR)/0.8 所以,可使用UXL220-2。 注:上述例子是针对放电电流一定的简单的负载类型电池容量的计算。其他负载类型的计算请参考日本蓄电池工业标准[SBA6001]。 2.关于UPS容量的计算举例 计算机设备应该加装不间断电源保护,其有两个主要作用: 一是在市电中断时重要用电设备有干净纯洁的电源使用;

电容器电流计算

电容器电流计算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电流计算 根据某进口品牌电容器铭牌,参考举例:要达到50Kvar无功输出。需配置电容器为70Kvar电容器。其额定电流为:81.6A,额定电压为:500V,产品型号:7R50+XD70. 根据公式计算: 额定电流 I=Q÷·U)=70÷又根据I=U/Z=U÷(1/wc)=wc·U 故wc=I/U=81÷=162 1、当电容器运行在480V系统电压下时:I=wc·U Q=·I 电流(A) I==≈78A 容量(Kvar) Q=·I= 2、当电容器运行在450V系统电压下时:电流(A) I==≈73A 容量(Kvar) Q=·I= 3、当电容器运行在440V系统电压下时:电流(A) I== 容量(Kvar) Q=·I=、当电容器运行在420V系统电压下时:电流(A) I==≈68A 容量(Kvar) Q=·I= 综上计算公式可知,当系统电压越低,运行电流也变小,其实际输出容量则越小。考虑到一般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电压为380V±5%。 取其上限计算。U=380+=399≈400V .考虑其加装7%电抗器后电容器端电压被抬高大约28V左右.实际运行电压假定为430V。 电流(A) I==≈70A

容量(Kvar) Q=·I=若实际电流为380V, 考虑其加装7%电抗器后电容器端电压被抬高大约28V左右.实际运行电压假定为410V. 电流(A) I==≈67A 容量(Kvar) Q=·I=下图为某进口电容器铭牌: 根 据 以 上 公 式 来 推算,其铭牌标注容量跟实际计算容量完全吻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