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理论深度解读

灭菌理论深度解读
灭菌理论深度解读

灭菌理论深度解读

湿热灭菌的原理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算变性导致

微生物死亡。

湿热灭菌分为过度杀灭法和残存概率法。

过度杀灭法:被灭菌物品获得F0值至少为12分钟的灭菌程序。

注意这个定义里面包含一个假设条件,即物品初始含菌量小于等于1000000,并且微生物D值小于等于1。这就是GMP 附录1第五十八条要求制药企业监测灭菌前产品生物负荷的原因。欧盟对过度杀灭法的定义是:121摄氏度下湿热灭菌15分钟。残存概率法:不耐热物品考虑使用残存概率法灭菌程序,需研究物品生物负荷和耐热性来设计灭菌程序,保证PNSU小于0.000001。PNSU(probability of

non-sterile unit),翻译为非无菌单元概率。注意这个定义

是概率,而不是数值。千万不能简单的理解成生产一百万瓶无菌制剂可以允许一瓶染菌。否则你会死的很惨。湿热灭菌的理论基础:单位时间内被杀灭的微生物数正比于t0时原有的数目。D值:在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灭菌90%(即下降一个对数单位)所需的时间。

D值表示时间,单位一般用min。D值是微生物的耐热参数,不同的微生物的D值不同。

D值越大,微生物越耐热。

相同微生物在不同温度下的D值不同。相同微生物在不同溶液中、不同温度下的D值也不同。

从下图可以看出,温度越高,直线越陡,下降一个对数单位所需时间越短,即D值越小。Z值:灭菌温度系数,系指使某一种微生物的D值变化一个对数单位,灭菌温度应升高或下降的度数。

Z值表示温度变化,单位一般用摄氏度。

Z值越大,微生物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越弱。

Z值的作用是转换计算不同温度下的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Z值可以通过耐热性曲线法实验数据计算得到,Z值是耐热性曲线斜率的负倒数。F0值:Z值10℃时,一定灭菌温度(T)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

F0值表示时间,单位一般用min。干热灭菌的原理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的脱氧核糖核酸等高分子产生非特异性氧化而

杀灭的方法。

干热灭菌并不严格服从对数下降规则。

用于计算Fh值的Z值通常取20摄氏度(PDA TR3,2013)用于计算除热源工艺的Z值通常不低于46.4摄氏度(PDA TR3,2013)讨论

115摄氏度灭菌30分钟的灭菌工艺算不算最终灭菌?

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老板很关键,涉及到洁净厂房设计成B+A还是C+A,两者洁净工程建造成本和日常运行成本都差距很大。你替老板省钱,你就有钱途。

灭菌段F0 = 0.251×30 = 7.53

积分累加上升温段和降温段F0达到11.4115摄氏度灭菌30分钟,实际灭菌温度会略高于115,最后灭菌F0值可能会大于12min。这与灭菌柜的性能有关。

笔者认为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升温段和降温段的F0值贡献不置可否,所以115摄氏度灭菌30分钟的灭菌属于最终灭菌。

灭菌决策树

无菌产品开发可能会用到灭菌方法选择决策树,下面两张图摘选自《药品GMP指南2010版》。灭菌时间计算

不同灭菌温度的选择对应不同的灭菌时间,用对数函数公式手工计算非常麻烦,群友shark设计了Excel表格,填写灭菌温度后自动计算出最小灭菌时间。

解读海恩法则

解读海恩法则 一、海恩法则的定义 海恩法则: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的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虽然这一分析会随着飞行器的安全系数增加和飞行器的总量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它确实说明了飞行安全与事故隐患之间的必然联系。当然,这种联系不仅仅表现在飞行领域,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发生着潜在的作用。 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当一起重大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处理事故本身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同类问题的“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及时解决再次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海恩法则的精髓 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三、海恩法则的启示 (一)必须以预防为主 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由此推断,要制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 要在安全工作中做到以预防为主,必须坚持“六要六不要”: 1.要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充分准备就是不仅熟知工作内容,而且熟悉工作过程的每一细节,特别是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所有这些都必须在事前搞得清清楚楚; 2.要有应变措施,不要进退失据。应变措施就是针对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甚至安全事故可能发生所预定的对策与办法; 3.要见微知著,不要掉以轻心。有些微小异常现象是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的反映,必须及时抓住它,正确加以判断和处理,千万不能视若无睹,置之不理,遗下隐患;

Facebook归因深度解析

Facebook归因深度解析 设想一下,在某一特定时间内,你的Google广告活动记录了500次转换,而在同一时期,Facebook广告活动显示出700次转换,但Google Analytics中的转换总数接近1000次而不是1200次?我每天都看到这一最让数字营销人员沮丧的问题一——让人很难理解营销活动的真正影响。 随着对数字营销的投资不断增加,我们看到营销人员为触达目标消费者而使用的广告渠道明显分散了。随着渠道的多样化,追踪消费者浏览网站的路线变得更加复杂,而传统的归因方法在报告不同营销活动的真实价值方面也有所欠缺。 归因的保证 归因的保证是令人兴奋的——这是市场营销人员自该领域诞生之初就渴望的东西。John Wanamaker在21世纪初提出了挑战——“我花在广告上的钱有一半被浪费了,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尽管这样概括有点简单,但问题依然是——我的营销组合效果如何,我应该在哪里投资才能实现增长? 从根本上说,归因由两个部分组成: ?客户旅程地图:检测有关客户跨设备和时间的营销接触点(点击次数和展示次数) ?应用模型:包括基于规则和数据驱动的模型。一般来说,大多数营销人员都专注于Last Touch,因为这是大多数分析平台中应用的默认模型,还包括First Touch、Linear、Position-Based、Time-Decay & Data-Driven。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观察了我们作为营销人员谈论归因的方式:几乎完全关注应用模型,而很少对客户旅程进行思考。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放弃了这样一个看起来太复杂的解决方案,允许我们在同一客户旅程地图中跨平台结合点击数和浏览数。无论是什么原因,随着Facebook 归因的推出,我们终于可以更加清晰和确定地展望未来。 在我们深入研究Facebook归因为什么会给营销技术上带来巨大飞跃之前,了解归因的输出是很重要的。归根结底,归因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各种导致转化的跨渠道之间的交互以及应用于每次交互之间的相对权重。归因不会规定前进的道路,相反,它是一个解决方案,可以告知并指导营销组合决策向前发展。 为什么选择Facebook?

2020北师大理论物理考研招分析、参考书目、考试大纲、经验指导

2020-2021年北师大理论物理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 书目、考试大纲、经验指导 一、北师大理论物理考研招生情况 070201理论物理 01统计物理 02非线性物理 03引力和相对论 04生物物理 05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理论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6普物综合(力热电) ④959量子力学 复试内容: 面试 招生人数: 2019年本专业拟招收20人,含接收推免生14人左右 二、北师大理论物理考研参考书目推荐 北师大近几年开始不公布参考书目,以下是学长学姐推荐书目,供大家参考——

726普物综合(力热电) 《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赵凯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959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曾谨言 三、2018年北师大理论物理考研复试分数线 四、2018 北师大理论物理考研拟录取名单 录取名单请关注“北师大考研联盟”微信公众号查阅! 五.北师大理论物理专业课考研复习指导 考研跟一般的学习还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要过初试的话,一定要好好的把教材和习题,看一看,做一做。 如果考北师大的话,量子力学就是看曾谨言的书,普通物理的话比较杂,我个人认为看什么书都可以的。关键在于题目,是不是符合某一个学校考研初试那个题目的难度和方向。 我当时量子力学是看的Cohen的书,这本书洋洋洒洒1600多页,但是我读起来还是比较津津有味的,因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找到对应知识点,讲得非常详细,并且有深度。虽然书厚了点,但是作为学生选择性地读的话还是比较好的,我们不需要一页页的看过去,我们只需要选择我们需要看的地方就可以。这就导致了我们考试的时候有一

深度解读海恩法则

深度解读海恩法 、海恩法则的定义 海恩法则: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的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 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 起事故隐患。 虽然这一分析会随着飞行器的安全系数增加和飞行器的总量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它确实说明了飞行安全与 事故隐患之间的必然联系。当然,这种联系不仅仅表现在飞行领域,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发生着潜在的作用。 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当一起重大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处理事故本身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同类问题的征兆”和“事故苗 事故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及时解决再次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海恩法则的精髓 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三、海恩法则的启示 (一)必须以预防为主 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由此推断,要制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 1.要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充分准备就是不仅熟知工作内容,而且熟悉工作过程的每一细节,特别是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所有这些都必须在事前搞得清清楚楚;

2.要有应变措施,不要进退失据。应变措施就是针对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甚至安全事故可能发生所预定的对策与办法; 3.要见微知着,不要掉以轻心。有些微小异常现象是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的反映,必须及时抓住它,正确加以判断和处理,千万不能视若无睹,置之不理,遗下隐患; 4.要鉴以前车,不要孤行己见。要吸取别人、别单位安全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作为本单位本人安全工作的借鉴。传达安全事故通报,进行安全整顿时,要把重点放在查找事故苗头、事故征兆及其原因上,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5.要举一反三,不要固步自封。对于本人、本单位安全生产上的事例,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事例,只要具有典型性,就可以举一反三,推此及彼,进行深刻分析和生动教育,以求安全工作的提高和进步。绝不可以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6.要亡羊补牢,不要一错再错。发生了安全事故,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就是要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绝不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听之任之,以免错上加错。 (二)要有“小中见大”的敏锐眼光。 任何细小问题,都可能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导火索”,甚至是“定时炸弹”。比如一个烟头可能会引发一场火灾,一块劣质的钢筋可能会使一座大楼坍塌,一件质量不合格的刹车片可能会导致一起车祸,等等。所以,抓安全工作不能忽视小问题,要坚持从细小问题入手,以“小中见大”的敏锐眼光和“见微知着”的警觉意识,善于从各种征兆中发现苗头、从苗头中排除隐患。特别要善于发现和解决那些掩盖在成绩荣誉光环之下、隐匿在“歌舞升平”的表象之下、躲藏在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视线之下的各类细小问题,从中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小见大抓预防。

试题反应理论

試題反應理論 試題反應理論的介紹(十三) ——試題偏差的診斷英譯名:(The detection of item bias) 余民寧著英譯名:(Min-Ning Yu) 社會大眾對心理測驗或教育測量有個相當迫切的關注,那就是測驗的公平性(test fairness)問題。例如,我們的大學聯考試題對少數族群(如:偏遠地區、離島、或少數殘障的學生)的考生而言,都很公平嗎?我國的高普考試試題對性別不同的男女考生而言,也都很公平嗎?這些類似問題的答案,也許都不是。由於編製測驗試題的專家,受到自己本身的專業素養、國學程度、文化認知、甚至主觀偏見等限制和影響,以致所編製出的試題有時只會有利於某些族群的考生,而不利於另一些族群的考生,這種現象和問題,便是本文所要探討的試題偏差(item bias)的問題。雖然,在古典測驗理論裡也談試題偏差的診斷和補救,但試題反應理論對此問題所提出的理論基礎和考驗架構,卻是相當完整、周延、和嚴謹的。傳統上對診斷試題偏差的作法是:收集所關懷的少數族群(minority)在測驗試題上的表現好壞資料,以及多數族群(majority)的表現資料,再比較其差異,以作為判斷試題有否偏差的實徵證據(empirical evidence)。其實,表現有差異存在的實徵證據是結論說試題有偏差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也就是說,這種結論已超過資料所能推論的範圍。為

了區別實徵證據與結論間的不同,學者們往往使用「不同的試題運作功能」(differential item functioning,簡寫成DIF)一詞來取代涵意不明確的「偏差」(bias)概念,以用來描述實徵證據背後所涵蓋的偏差涵意(Berk, 1982)。即使對什麼樣的DIF的定義才較適當?也有很多爭辯存在。目前有個關於測驗公平性問題的看法認為:「在某個試題上,如果多數族群和少數族群的平均表現有所不同的話,該試題便顯示出具有DIF的現象。」其實,這種看法也有個缺失,那就是未考慮其他影響變項的可能性,如:原本這兩個族群的能力就有所不同,因此才導致他們在某個試題(或某份測驗)上表現不同(Lord, 1980)。目前,比較被心理計量學者所接受的DIF 的定義為:「來自不同族群,但能力相同的個人,如果在答對某個試題上的機率有所不同的話,則該試題便顯現出DIF 的現象。」有了這項定義,試題反應理論(IRT)很自然的提供一個研究DIF的架構,因為試題特徵函數正可以說明答對某個試題的機率,是與受試者的潛在能力和試題的潛在特徵有某種關聯存在。因此,DIF的定義可以被寫成下列的操作型定義:「某個試題特徵函數如果對不同的族群而言都不相同的話,則該試題便顯現出DIF;反之,如果跨越不同族群的試題特徵函數都相同的話,則該試題便不具有DIF。」本文即談論試題反應理論對診斷試題偏差(或說試題DIF)的各種方法,並舉例說明它的用法。診斷DIF的IRT方法根據上

物理学最前沿八大难题

物理学最前沿八大难题 当今科学研究中三个突出的基本问题是:宇宙构成、物质结构及生命的本质和维持,所对应的现代新技术革命的八大学科分别是:能源、信息、材料、微光、微电子技术、海洋科学、空间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物理学在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学科中占有首要的地位。 我们可以从物理学最前沿的八大难题来了解最新的物理学动态。 难题一:什么是暗能量 宇宙学最近的两个发现证实,普通物质和暗物质远不足以解释宇宙的结构。还有第三种成分,它不是物质而是某种形式的暗能量。 这种神秘成分存在的一个证据,来源于对宇宙构造的测量。爱因斯坦认为,所有物质都会改变它周围时空的形状。因此,宇宙的总体形状由其中的总质量和能量决定。最近科学家对大爆炸剩余能量的研究显示,宇宙有着最为简单的形状——是扁平的。这又反过来揭示了宇宙的总质量密度。但天文学家在将所有暗物质和普通物质的可能来源加起来之后发现,宇宙的质量密度仍少了2/3之多! 难题二:什么是暗物质 我们能找到的普通物质仅占整个宇宙的4%,远远少于宇宙的总物质的含量。这得到了各种测算方法的证实,并且也证实宇宙的大部分是不可见的。

最有可能的暗物质成分是中微子或其他两种粒子: neutralino和axions(轴子),但这仅是物理学的理论推测,并未探测到,据说是没有较为有效的测量方法。又这三种粒子都不带电,因此无法吸收或反射光,但其性质稳定,所以能从创世大爆炸后的最初阶段幸存下来。如果找到它们的话,很可能让我们真正的认识宇宙的各种情况。 难题三:中微子有质量 不久前,物理学家还认为中微子没有质量,但最近的进展表明,这些粒子可能也有些许质量。任何这方面的证据也可以作为理论依据,找出4种自然力量中的3种——电磁、强力和弱力——的共性。即使很小的重量也可以叠加,因为大爆炸留下了大量的中微子,最新实验还证明它具有超过光速的性质。 难题四:从铁到铀的重元素如何形成 暗物质和可能的暗能量都生成于宇宙初始时期——氢、锂等轻元素形成的时候。较重的元素后来形成于星体内部,核反应使质子和中子结合生成新的原子核。比如说,四个氢核通过一系列反应聚变成一个氢核。这就是太阳发生的情况,它提供了地球需要的热量。当然也还有其它的种种核反应。 当核聚变产生比铁重的元素时,就需要大量的中子。因此,天文学家认为,较重的原子形成于超新星爆炸过程中,有大量现成的中子,尽管其成因还不很清楚。另外,最近一些科学家已确定,至少一些最重的元素;如金、铅等,是形成于更强的爆炸中。还有一点需要确定,即当两颗中子星相撞还会塌陷成为黑洞。

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根据当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网上相关数据资料,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目前就业形势。 一、近几年计算机专业就业的基本情况 通过网络以及一些其他手段的调查发现,就计算机专业近几年的就业数据来看,主要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就业率居高不下,计算机人才市场需求潜力仍然很大 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具有很大的潜力,这无疑是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将来的就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更多的网络意见是目前的该专业大学生就业难只是一种表象,原因是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定位没有调整好。 2、考研率持续上升,说明大学生在摆脱就业压力和个人追求方面有新的认识 从不同的角度来说,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以及知识储备方面来说,考研绝对是值得大家考虑的;然而也有些人认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越多越好,获得证书越多越好,因此有些人读完硕士还要读博士,从而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自身其他能力的培养。综合来看,选择继续读书或是提前毕业找工作要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定位。 3、热门城市就业比率下降,对计算机人才需求标准逐渐提高 根据网上调查、等大型城市近几年对计算机人才的招募情况来看,这几所城市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相对呈现饱和趋势,对毕业生的需求量也是逐渐减少。同时,其招聘标准也是逐年呈现“水涨船高”的趋势,很多企业只钟情于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等高端人才,因此必然导致毕业生去向不佳。 4、毕业生选择企业方面思想日渐成熟 随着近年来三资企业用人制度的透明性,劳动价值比得不合理、淘汰现象日渐浮出水面,使得一些毕业生对三资企业持严谨态度。很多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也会对所选企业的各个方面提出质疑,这就必然导致很多人在工作过程中选择跳槽,这也充分说明了当今大学生在选择用人单位方面思想的成熟。 5、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有待进一步提升 根据目前的市场就业反应来看,大学生再就业方面的期望值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在找工作方面还不能完全放开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家人及朋友各方面意见的影响,会在不知不觉中和自己的学长一类的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作出比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自己再就业时展示自己的机会,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形势。 二、业就业的几点看法 1、难就业——必须的人生历练 根据近几年的就业形势来看,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再就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好的太好,坏的太坏。但是,在整个就业的过程中,更多的毕业生越来越表现出高度的理性,不再盲目跟随,而是更多的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有超过其他竞争者的优势,因此,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一定得人生经历以及自身的磨练是必不可少的。

理论物理专业深度解析

理论物理专业深度解析 一、专业介绍 1、概述: 理论物理是从理论上探索自然界未知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既是物理学的理论基础,又与物理学乃至自然科学其它领域的很多重大基础和前沿研究密切相关。其研究领域涉及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宇宙学等,几乎包括物理学所有分支的基本理论问题,它将推动整个物理学乃至自然科学向前发展。 2、研究方向: 理论物理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粒子物理及量子规范理论 02.场论与弦理论 03.宇宙学 04.中高能核物理理论 05.原子核结构理论 06.核天体物理 07.计算物理 08.凝聚态理论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北京大学为例) 3、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应具备系统的理论物理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及较强的数学功底,了解本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国际上的发展动向,掌握研究物质的微观及宏观现象所用的模型和方法等专业理论以及相关的数学及计算方法,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备从事前沿课题研究的能力。还应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毕业后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高科技企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04量子力学 (4)804经典物理(含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注:各大院校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北京大学为例) 5、与之相近的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无线电物理。 6、课程设置:(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 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和必修环节按研究生院统一要求。 基础课:高等量子力学、近代物理进展、物理学中的群论、量子场论(Ⅰ)、粒子物理(Ⅰ)、非线性物理、高等统计物理、原子分子理论(Ⅰ)、弦理论(Ⅰ)、量子多体理论(Ⅰ) 专业课:现代数学物理方法、非线性动力学、量子场论(Ⅱ)、粒子物理(Ⅱ)、广义相对论与宇宙学、规范场理论(Ⅰ)、高等统计物理专题A——量子统计理论、高等统计物理专题

深度解读海恩法则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深度解读海恩法则简易版

深度解读海恩法则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海恩法则的定义 海恩法则: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 的。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 人帕布斯?海恩提出的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 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 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 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虽然这一分析会随着飞行器的安全系数增 加和飞行器的总量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它确实 说明了飞行安全与事故隐患之间的必然联系。 当然,这种联系不仅仅表现在飞行领域,在其

他领域也同样发生着潜在的作用。 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当一起重大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处理事故本身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同类问题的“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及时解决再次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海恩法则的精髓 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三、海恩法则的启示 (一)必须以预防为主 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

浅谈投资中的相反理论

浅谈投资中的相反理论 相反理论的主要观点就是在实际操作中要关注多数投资者对市场的判断,并在极端的情况下采取同绝对多数相反的意见。该理论认为当所有人都看好后市时极有可能就是顶部的开始,应当考虑卖出;当人人悲观恐慌时则意味者趋势已经见底,此时要做好随时进场的准备。相反理论有助于判断未来行情演变,但是需要注意,这里的相反,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相反,而是需要多方因素的支持形成相反的大局。 实际上相反理论对市场分析的论据十分简单。如果市场中每一位投资者都看好后市,大家都有这个共识的时候就都会采取买入的策略,在这种情况下,买方力量就会消耗殆尽,由于想 买入的人都已经完成了买入的操作,则继续做多的资金就会面临无以为继的局面,牛市因此 也就会在绝大多数人的看好氛围中走向完结,市场行情开始由牛转熊。同样,若市场一片萧条,假如每一位投资者都认为后市还有下跌空间的话,那么所有看空的人都将采取卖出的行动。在绝大多数投资者表示对后市悲观时,实际上所有看淡的人都已经清空了自己的仓位,而此 时虽然场内十分低迷,但很可能已经没有了任何抛压。在缺乏做空动力的情况下,市价基本上就处于谷底位置。这时不仅不应跟风卖出,反而应当考虑买入。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运用相反理论的前提条件是要知道绝大多数投资者对市场的看法。在实际运用时,一般的难点都集中在搜集资料方面。当然,单凭直觉印象和想象的主观判断有多少人看多或看空是远远不够的。由于不可能得到包括所有投资者的统计数据,所以有效的方法只能是尽量多收集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投资言论来归纳分析多空的比例,作为买卖决策的依据。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当媒介被看好或看空后市的观点占满版面时,多数情况下大市已经离见顶或见底不远,人人热情高涨时,实际上也就是趋势反转的先兆。而当大众媒介焦点已经长时间没有去理会市场低迷的消息时,可能正是黎明的前一刻。所以,大众传媒实际上是相反理论一个很好的借鉴资料,媒体若一边倒的观点可能就显示了牛市或熊市已经走到了尽头。 一般而言,相反理论在市场处于极端状态的情况下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由于每个投资者的情绪都可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应用相反理论时,重要的是投资者要能够自己去 判断,尽量避免被他人所影响和左右。在别人争相追涨的时候,反而要冷静考虑市价是否很快就会见顶而转熊;当其他人恐惧清仓时,反而要考虑机会是否来临。另外,还需注意的是相反理论并不否认多数投资者对行情的影响,有时市价会因为多数投资者的看法一致而在高位或低位长时间运行,趋势的逆转可能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因此,相反理论要以当时的具体实情做重要依据。

物理学最前沿八大难题资料

物理学最前沿八大难 题

物理学最前沿八大难题 当今科学研究中三个突出的基本问题是:宇宙构成、物质结构及生命的本质和维持,所对应的现代新技术革命的八大学科分别是:能源、信息、材料、微光、微电子技术、海洋科学、空间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物理学在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学科中占有首要的地位。 我们可以从物理学最前沿的八大难题来了解最新的物理学动态。 难题一:什么是暗能量 宇宙学最近的两个发现证实,普通物质和暗物质远不足以解释宇宙的结构。还有第三种成分,它不是物质而是某种形式的暗能量。 这种神秘成分存在的一个证据,来源于对宇宙构造的测量。爱因斯坦认为,所有物质都会改变它周围时空的形状。因此,宇宙的总体形状由其中的总质量和能量决定。最近科学家对大爆炸剩余能量的研究显示,宇宙有着最为简单的形状——是扁平的。这又反过来揭示了宇宙的总质量密度。但天文学家在将所有暗物质和普通物质的可能来源加起来之后发现,宇宙的质量密度仍少了2/3之多! 难题二:什么是暗物质 我们能找到的普通物质仅占整个宇宙的4%,远远少于宇宙的总物质的含量。这得到了各种测算方法的证实,并且也证实宇宙的大部分是不可见的。

最有可能的暗物质成分是中微子或其他两种粒子: neutralino和axions(轴子),但这仅是物理学的理论推测,并未探测到,据说是没有较为有效的测量方法。又这三种粒子都不带电,因此无法吸收或反射光,但其性质稳定,所以能从创世大爆炸后的最初阶段幸存下来。如果找到它们的话,很可能让我们真正的认识宇宙的各种情况。 难题三:中微子有质量 不久前,物理学家还认为中微子没有质量,但最近的进展表明,这些粒子可能也有些许质量。任何这方面的证据也可以作为理论依据,找出4种自然力量中的3种——电磁、强力和弱力——的共性。即使很小的重量也可以叠加,因为大爆炸留下了大量的中微子,最新实验还证明它具有超过光速的性质。 难题四:从铁到铀的重元素如何形成 暗物质和可能的暗能量都生成于宇宙初始时期——氢、锂等轻元素形成的时候。较重的元素后来形成于星体内部,核反应使质子和中子结合生成新的原子核。比如说,四个氢核通过一系列反应聚变成一个氢核。这就是太阳发生的情况,它提供了地球需要的热量。当然也还有其它的种种核反应。 当核聚变产生比铁重的元素时,就需要大量的中子。因此,天文学家认为,较重的原子形成于超新星爆炸过程中,有大量现成的中子,尽管其成因还不很清楚。另外,最近一些科学家已确定,至少一些最重的元素;如金、铅等,是形

TOP20 物理学家简介

物理学家简介 1 伽利略 伽利略·伽利莱(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 年1月8日),意大利物理学家。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 和其所带来的天文观测,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史蒂 芬·霍金说,“自然科学的诞生要归功于伽利略。”阿尔伯 特·爱因斯坦称他为现代科学之父。 伽利略的所有试验中,最著名的该算是“质量相异者同时落 地”,这个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落体速度与其质量 成正比的理论。 2 牛顿 艾萨克·牛顿(Sir 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 年3月31日),英格兰物理学家。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 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 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 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一则著名的故事称,牛顿在受到一颗从树上掉落的苹果启 发后,阐示出了他的万有引力定律。漫画作品更认为,掉 落的苹果正好砸中了牛顿的脑门,它的碰撞让他不知何故 地明白了引力。 3 托马斯·杨 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773年6月14日-1829 年5月29日),英国医生、物理学家,光的波动说的奠基 人之一。托马斯·杨在物理学上作出的最大贡献是关于光 学,特别是光的波动性质的研究。1801年他进行了著名的 杨氏双缝实验,证明光以波动形式存在,而不是牛顿所想 象的光粒子(Corpuscles)。二十世纪初物理学家将杨的 双缝实验结果和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结合起来,提出了 光的波粒二象性,后来又被德布罗意利用量子力学引申到 所有粒子上。

奥古斯丁·菲涅耳(Augustin Fresnel,1788年5月10日 -1827年7月14日),法国物理学者,是波动光学理论的 主要创建者之一。菲涅耳专门对光的属性做理论与实验研 究。 他的发现与数学演绎,发扬光大托马斯·杨的实验工作,将光 的波动学扩展至更多的光学现象。 5 法拉第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 1867年8月25日),英国物理学家,也精于化学,在电 磁学及电化学领域有所贡献。 虽然法拉第只受过很少的正式教育,这使得他的高等数学知 识(例如微积分)相对有限,但不可否认,法拉第仍是历史 上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某些科学史学家认为他是科学 史上最优秀的实验主义者。 6 麦克斯韦 詹姆斯·麦克斯韦(英语:James Clerk Maxwell),1831 年6月13日-1879年11月5日),英国理论物理学家 和数学家。经典电动力学的创始人,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 之一。麦克斯韦被普遍认为是对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十 九世纪物理学家。他对基础自然科学的贡献仅次于艾萨 克·牛顿、艾尔伯特·爱因斯坦。

2014《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4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实行省级管理体制始于( )。 A. 秦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清朝 参考答案:C 解析:C 【解析】元朝各行省设平章政事,总揽一省军事、民政、财政诸大权,行省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故选C。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 A. 人民当家作主 B. 人民民主专政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参考答案:A 解析:A 【解析】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国体,人民代表大会是政体,人民参与国家管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重要内容,故选A。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 A. 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依法治国 D.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参考答案:B 解析:B 【解析】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故选B。 4、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不包括( )。 A. 世袭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参考答案:D 解析:D 【解析】郡县制盛行于秦汉,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战国时期。故选D。5错误的社会意识之所以错误,主要是由于( )。 A. 它纯粹是主观臆断,其内容与社会存在无关 B. 它落后于客观实际,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C. 它脱离多数人的觉悟程度,不能被多数人接受 D. 它是对社会存

在虚构的、歪曲的反映 参考答案:D 解析:D 【解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可分为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意识之所以错误,是因为没有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故选D。 6、《刑法》规定,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称为( )。 A. 犯罪的主体 B. 犯罪的主观方面 C. 犯罪的客体 D. 犯罪的客观方面 参考答案:B 解析:B 【解析】犯罪主观方面,亦称犯罪主观要件或者罪过,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人在实施犯罪时的心理状态是十分复杂的,概括起来有故意和过失这两种基本形式以及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这两种心理要素。故选8。 7、为贬低他人而取绰号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 A. 隐私权 B. 名誉权 C. 肖像权 D. 健康权 参考答案:B 解析:B 【解析】名誉权是指公民和法人对其应有的社会评价所享有的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包括保护自己的社会良好评价或改善、改变不好评价的权利和维护名誉权不受侵害的权利。为贬低他人而取绰号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故选B。 8、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议案审议的结果不可能是( )。 A. 签署公布 B. 终止审议 C. 进一步审议 D. 提请表决 参考答案:A 解析:A 【解析】根据我国《立法法》的相关规定,法律议案审议通过后,可以提请表决;仍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交付有关部门进一步审议;存在较大意见分歧或因暂不付表决经过两年没有再次列入议程审议的,终止审议。法律议案经表决后通过的,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故选A。

《安全管理》之深度解读海恩法则

深度解读海恩法则 一、海恩法则的定义 海恩法则: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的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虽然这一分析会随着飞行器的安全系数增加和飞行器的总量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它确实说明了飞行安全与事故隐患之间的必然联系。当然,这种联系不仅仅表现在飞行领域,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发生着潜在的作用。 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当一起重大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处理事故本身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同类问题的“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及时解决再次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海恩法则的精髓 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三、海恩法则的启示 (一)必须以预防为主 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由此推断,要制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 要在安全工作中做到以预防为主,必须坚持“六要六不要”: 1.要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充分准备就是不仅熟知工作内容,而且熟悉工

作过程的每一细节,特别是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所有这些都必须在事前搞得清清楚楚; 2.要有应变措施,不要进退失据。应变措施就是针对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甚至安全事故可能发生所预定的对策与办法; 3.要见微知著,不要掉以轻心。有些微小异常现象是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的反映,必须及时抓住它,正确加以判断和处理,千万不能视若无睹,置之不理,遗下隐患; 4.要鉴以前车,不要孤行己见。要吸取别人、别单位安全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作为本单位本人安全工作的借鉴。传达安全事故通报,进行安全整顿时,要把重点放在查找事故苗头、事故征兆及其原因上,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5.要举一反三,不要固步自封。对于本人、本单位安全生产上的事例,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事例,只要具有典型性,就可以举一反三,推此及彼,进行深刻分析和生动教育,以求安全工作的提高和进步。绝不可以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6.要亡羊补牢,不要一错再错。发生了安全事故,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就是要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绝不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听之任之,以免错上加错。 (二)要有“小中见大”的敏锐眼光。 任何细小问题,都可能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导火索”,甚至是“定时炸弹”。比如一个烟头可能会引发一场火灾,一块劣质的钢筋可能会使一座大楼坍塌,一件质量不合格的刹车片可能会导致一起车祸,等等。所以,抓安全工作不能忽视小问题,要坚持从细小问题入手,以“小中见大”的敏锐眼光和“见微知著”的警觉意识,善于从各种征兆中发现苗头、从苗头中排除隐患。特别要善于发现和解决那些掩盖在成绩荣誉光环之下、隐匿在“歌舞升平”的表象之下、躲藏在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视线之下的各类细小问题,从中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小见大抓预防。 四、海恩法则的警示意义 实践也证明,只要安全工作做得扎实、管理到位,作业者的安全意识、技能和防范能力到位,大多数安全事故是可以有效预防和避免的。“海恩法则”实际上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要消除一起严重事故,必须提前防控1000起事故隐患。在

相反意见理论

ZT:相反意见理论(2009-12-25 10:48:27) 相反意见理论和逆向思考方法是投资者最熟悉,也最常用到的一种心理学理论。其创始人是美国的投资专家汉弗莱.B.尼尔,源于勒庞等人的群体心理理论。在证券市场中,从最初的数人头、数自行车,到近年来刚刚出现于一些报刊的证券专版和证券网站的多空情绪指标,投资者在自觉不自觉地应用着相反意见理论和逆向思考方法。也许有人要就上述逆向思考的现象进行“逆向思考”:如果大家都掌握了“数人头”的方法,这种方法还会有效吗? 不错,这是个尖锐的问题。我们知道,在一个博弈的市场中,一种分析方法一旦被众人掌握就会失效。但是,对于相反意见理论和逆向思考方法,如果我们深入了解其起源和内涵,我们就不会怀疑其应用于证券市场,乃至应用于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有效性。此外,尽管有不少人在应用相反意见理论,但是又有多少人深入研究过其内涵及其适用性?还是让我们从尼尔的理论开始,一起来研究这种理论和方法。 一、尼尔的相反意见理论理论与逆向思考方法 逆向思考方法来自于相反意见理论。所谓逆向思考方法,“是一种深刻的反思方法,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逆向思考方法的目的就是要挑战当前流行的政治、社会、经济趋势中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总之,目的就是和大众观念竞争。” 关于相反意见理论和逆向思考方法,尼尔的主要观点是: (一)逆向思考的经验告诉我们,下面这些说法值得我们注意:当所有人都想得一样时,每个人都可能是错的; 太多的人发出同样的预言,预言反而不会应验; 在同一种预言上层层加码,预言就会不攻自破。(原因在于,太多的人预料同样的事,必定会导致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就抵消或绕开了当初的预言。)(二)相反意见理论只是一种思维方法。它主要是对大众普遍预期的一种矫正方法,而不是一种预 (三)人类的本性决定了相反意见理论是成立的,这些人类的本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习惯、情绪、急躁、习俗、贪婪、刚愎自用、模仿他人、一厢情愿、如意算盘、相互感染、轻信、冲动、恐惧、过敏、造作。 (四)相反意见理论建立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法则之上,在这些法则之间存在着下列逻辑关系: 1、群体往往受制于人类的本性,而个体往往会抑制此类人性的弱点; 2、人是合群的,人类具有本能的“从众”冲动; 3、人们具有接受少数成员的感染,模仿少数成员的言行举止的本性,这使得人们容易受到各种暗示、命令、习俗、煽动的影响; 4、群体丧失了理性思维的能力,而只接受情绪的控制。群体用“心”(情绪)思考,而个体则用大脑思考。总之,尼尔认为,“所谓逆向思考的艺术,一方面是要训练您的头脑习惯于深思熟虑,选择 同普罗大众相反的意见;另一方面,您还需要根据当前事件的具体情况,以及人类行为模式的当前表现来推敲自己的结论。” 此外,尼尔一再强调应用相反意见理论进行逆向思考的目的是为了理解社会经济与政治运动的宏观趋势,而不是为了把握证券市场的细微波动。这是我们在

读《深度教学》心得体会

读《深度教学》心得体会今天终于读完了郭教授的《深度教学研究》,收益颇丰!此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深度教学的理念与价值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深度教学的知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深度教学的学习论基础,最后一部分干货满满,它是深度教学的教学过程改进。 所谓的“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让我们得学生简单的学会了我们平时的“记会了,背会了”,而是应该让学生从不同的维度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度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为深度学习而展开教学,教师要在教学设计的起点就转变自己的观念,从认知、人际和自我认知三个领域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并将其计划成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不要单纯停留在只教会学生知识表面,教师要多钻研教材、挖掘教材,联系生活,结合学生实况,寻找最好的设计,牵动学生的学习细胞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该达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层面。以努力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为最终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以下几点尝试和思考: 一、理解、转化、迁移是教学的全部过程 1.理解是教学的根本基础,为理解而教 教学是以知识理解为载体促进学生学生发展的过程。

(1)理解事物和事务的本质; (2)理解关系及其规律; (3)理解情感并体验情感; (4)理解思想并形成思想。 2.转化是教学的全部艺术:为生成而教 (1)课程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知识; (2)课程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和思维; (3)课程知识转化为学生学科能力; (4)课程知识转化为学生学科经验。 3.深度教学的课堂发展性品质及其标准。 二、构建理解性的课堂,不是灌输性的课堂 1.以对知识的内在本质和意义、思维和方法的理解为基础; 2.对不同类型的知识作不同教学方式的处理:陈述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3.注重学生新知识结构的形成。 三、建构性的课堂,不是接受性的课堂 1.注重学生对知识意义的自我叙述和自我表达; 2.以学科知识结构、学科能力、学科思想、学科问题解决的方法为学生的建构目标。反思性的课堂,不是表演性的课堂; 3.学生的自我总结、归纳与感悟; 4.学生的自我反思:理解性、结构性、意义感。

解读海恩法则

解读海恩法则 一、海恩法则得定义 海恩法则:任何不安全事故都就是可以预防得。 海恩法则就是德国飞机涡轮机得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得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得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得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与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虽然这一分析会随着飞行器得安全系数增加与飞行器得总量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它确实说明了飞行安全与事故隐患之间得必然联系。当然,这种联系不仅仅表现在飞行领域,在其她领域也同样发生着潜在得作用。 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当一起重大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处理事故本身得同时,还要及时对同类问题得“事故征兆”与“事故苗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类似问题得重复发生,及时解决再次发生重大事故得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海恩法则得精髓 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就是事故得发生就是量得积累得结果;二就是再好得技术,再完美得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得素质与责任心。 三、海恩法则得启示 (一)必须以预防为主 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得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由此推断,要制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 要在安全工作中做到以预防为主,必须坚持“六要六不要”: 1、要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充分准备就就是不仅熟知工作内容,而且熟悉工作过程得每一细节,特别就是对工作中可能发生得异常情况,所有这些都必须在事前搞得清清楚楚; 2、要有应变措施,不要进退失据。应变措施就就是针对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甚至安全事故可能发生所预定得对策与办法; 3、要见微知著,不要掉以轻心。有些微小异常现象就是事故苗头、事故征兆得反映,必须及时抓住它,正确加以判断与处理,千万不能视若无睹,置之不理,遗下隐患;

深度解读海恩法则参考文本

深度解读海恩法则参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深度解读海恩法则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海恩法则的定义 海恩法则: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 恩提出的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 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 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虽然这一分析会随着飞行器的安全系数增加和飞行器 的总量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它确实说明了飞行安全与事故 隐患之间的必然联系。当然,这种联系不仅仅表现在飞行 领域,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发生着潜在的作用。 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当一起重大事故发生后,我们在 处理事故本身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同类问题的“事故征

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及时解决再次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海恩法则的精髓 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三、海恩法则的启示 (一)必须以预防为主 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由此推断,要制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 要在安全工作中做到以预防为主,必须坚持“六要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