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网络犯罪的特征及防控

合集下载

当前国际形势中的跨国犯罪与网络犯罪

当前国际形势中的跨国犯罪与网络犯罪

当前国际形势中的跨国犯罪与网络犯罪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多变。

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中,跨国犯罪与网络犯罪已成为一个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当前国际形势中的跨国犯罪与网络犯罪的形势和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跨国犯罪的形势和影响跨国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利用国土之外的领域从事犯罪活动,其影响范围跨越多个国家和地区。

跨国犯罪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贩毒、跨国诈骗、跨国走私等。

这些犯罪行为不仅对受害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还对国际社会的安全构成威胁。

网络犯罪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网络渠道,利用计算机技术或互联网进行非法活动。

网络犯罪的特点是隐蔽性高、范围广、速度快。

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都属于网络犯罪的范畴。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犯罪呈现出日益复杂和普遍化的趋势,给国际社会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跨国犯罪和网络犯罪常常相互渗透、交叉发展。

犯罪分子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贩毒、洗钱等非法活动,同时网络犯罪也经常以跨国手段实施。

这种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使得打击跨国犯罪和网络犯罪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二、应对跨国犯罪和网络犯罪的策略1.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打击跨国犯罪和网络犯罪的关键。

各国应加强情报交流,共享资源,加强刑事司法合作和引渡制度建设。

同时,各国还可以通过建立联合行动机制和警务合作机构,加强执法人员的交流与培训,提高打击犯罪的能力和水平。

2.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为了有效打击跨国犯罪和网络犯罪,各国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并加大对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

建立和完善相关立法,明确相关罪行的定义和法律责任,建立健全起诉和审判机制,加强对涉及跨国犯罪和网络犯罪的司法执法力量的培养与管理。

3.加强技术手段和人才培养面对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和日益复杂的犯罪手段,各国应加强技术手段的研发与应用。

投入更多的资源,提升网络安全技术水平,加强对网络犯罪的监测、防范和应对能力。

同时,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执法部门对网络犯罪的认识和识别能力,增强打击网络犯罪的实际效果。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展与对策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展与对策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展与对策作者:李新民来源:《西部学刊》2024年第01期摘要:跨境电信网络诈骗作为高发犯罪之一,具有犯罪组织稳定化、诈骗手段多样化、主犯的隐蔽性与从犯的胁迫性等特征。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然而,目前对于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国家之间的法律不一致、调查取证难度大,追缴资金困难,等等。

为了有效遏制跨境电信网络犯罪,应当加强与各国的执法合作,加强边境管理,引导出境人员回流,完善赃款追缴机制,进行全链条打击,实施打击与预防犯罪并重等综合策略。

关键词: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缅北;跨境侦察协作;犯罪预防中图分类号:D924.35;D6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01-0078-04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Cross-Border Crime of Telecom and Online FraudLi Xinmin(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Abstract: A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 crimes, cross-border telecom and online fraud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abilization of criminal organization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fraud means, the concealment of the principal offender and the coercion of the accomplice.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continued to strengthen the crackdown on cross-border telecom and online fraud crimes, however,there are still many shortcomings and difficulties in combating cross-border telecom and online fraud crimes, such as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t laws between countries, the difficulty of investigation and evidence collection, the difficulty of recovering funds, the obstruction of local armed forces and so 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urb cross-border telecom and online fraud crimes, we should strengthen law enforcement coopera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 strengthen border management and guide the return of emigrants, improve the recovery mechanism of stolen money, carry out a full chain of countermeasures, and pay attention to comprehensive strategies such as fighting crime and preventing crime.Keywords: cross-border telecom and online fraud; northern Burma; cross-border reconnaissance cooperation; crime prevention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指犯罪嫌疑人利用电信、网络或其他传播媒介以及金融通兑服务等手段而实施的跨越不同国境、边境或地区的诈骗犯罪行为[1]。

网络犯罪的特点及预防措施的研究

网络犯罪的特点及预防措施的研究

网络犯罪的特点及预防措施的研究一、引言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进行犯罪活动的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给个人、企业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研究网络犯罪的特点及预防措施,对于维护网络安全、保护个人隐私和防止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二、网络犯罪的特点网络犯罪的特点多样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匿名性网络犯罪分子往往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和真实位置,使得追查和打击行动变得困难。

这种匿名性为网络犯罪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使得犯罪分子能够逍遥法外。

2. 跨境性互联网的跨国性质使得网络犯罪具有跨境性,犯罪分子利用网络可以从远处对目标进行攻击,不受地理限制。

这对传统的司法执法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3. 高技术性网络犯罪多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进行的犯罪活动,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

这使得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和防范需要具备高度专业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4. 高效性网络犯罪的速度快、效率高,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对目标进行攻击、窃取信息或进行其他犯罪活动,造成巨大损失。

这要求网络安全工作必须及时、迅速地响应和处理。

三、网络犯罪的类型网络犯罪的类型繁多,涵盖了各个领域。

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网络犯罪类型。

1. 网络钓鱼网络钓鱼是一种通过虚假网站或电子邮件等方式获取个人敏感信息的诈骗手段。

犯罪分子通过仿冒合法机构或个人的方式,引诱用户提供个人信息,进而进行盗窃或其他非法活动。

2. 网络入侵网络入侵是指未经授权的方式获取他人计算机系统的访问权限,进行非法活动。

网络入侵可以导致目标系统的数据被窃取、篡改或破坏,给个人和组织带来巨大损失。

3. 电子犯罪电子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进行的犯罪活动,包括非法获取他人电子数据、非法交易、网络侵犯版权等。

电子犯罪涉及的领域广泛,对经济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冲击。

四、网络犯罪的预防措施为了有效预防网络犯罪,保护网络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网络安全跨国网络犯罪的防护策略

网络安全跨国网络犯罪的防护策略

网络安全跨国网络犯罪的防护策略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然而同时也带来了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

跨国网络犯罪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安全和经济稳定带来严峻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需要制定一系列科学而有效的防护策略。

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具体阐述跨国网络犯罪的特点、防护策略以及应对措施。

首先,跨国网络犯罪的特点应引起足够重视。

跨国网络犯罪以其隐蔽性、高效性和智能化等特点成为网络空间中最大的威胁之一。

跨国网络犯罪活动不受国境限制,犯罪者往往跨越多个国家,利用国家间的法律制度差异在其中隐藏行踪。

同时,跨国网络犯罪在犯罪手段和手段上呈多样化特点,如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

这些特点使得跨国网络犯罪的防护工作更加复杂和困难。

针对以上特点,制定一系列有效的防护策略至关重要。

首先,各国政府需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建立多边、双边网络安全合作机制,共同打击跨国网络犯罪。

此外,加强跨国网络犯罪信息共享,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及时传递关键信息,做到有效预警和快速反应。

其次,企业和个人也需加强自身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企业应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员工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制定网络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并进行网络安全演练。

个人在使用互联网时要加强自身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定期更新和更改密码,避免网络诈骗等风险。

此外,技术手段在跨国网络犯罪防护中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人工智能可以通过监测网络行为、识别异常活动和攻击行为,并及时进行报警。

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存储,防止黑客攻击及篡改数据。

加密技术能提高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确保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提升跨国网络犯罪防护的效果。

最后,政府、企业、个人应联合起来,建立起全球范围内的网络安全责任共担机制。

政府部门加大网络安全立法力度,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保护网络安全。

企业在网络安全方面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建立起网络安全责任体系。

网络犯罪的挑战与应对

网络犯罪的挑战与应对

网络犯罪的挑战与应对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犯罪问题日益严重。

网络犯罪不仅对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也给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面对这一现实,我们必须认识到网络犯罪带来的挑战,并积极寻找应对之策。

一、网络犯罪的挑战1. 隐蔽性高:网络犯罪往往通过网络渠道进行,追踪和定位犯罪行为较为困难,使得犯罪分子能够以较低的风险进行犯罪活动。

2. 跨国性强:互联网的全球性和跨境性特点使得网络犯罪具有跨国作案的便利,跨国组织可以利用网络通信进行犯罪活动,给打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技术含量高:网络犯罪的实施通常需要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如黑客技术、网络攻击等,这对执法部门的技术要求较高。

4. 社会心态蔓延:部分人对网络犯罪心态淡泊,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行为,甚至有人以此为业并从中获利。

这种社会心态对于网络犯罪的打击造成了障碍。

5. 法律法规滞后:网络犯罪的概念和技术手段更新迅速,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相对滞后,导致执法难度增加。

二、应对网络犯罪的策略1. 提升执法机构的技术能力:加强执法机关的技术培训和装备更新,提高对网络犯罪的鉴别、定位和打击能力,从而摧毁犯罪分子的攻击网络。

2. 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分享网络犯罪信息和经验,跨国打击犯罪,追踪国际网络犯罪分子,构建全球网络犯罪打击机制。

3. 完善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之跟上网络犯罪的步伐,明确网络犯罪的常见形式和危害,对犯罪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

4. 增强公众安全意识:通过媒体宣传、教育活动等形式,普及网络犯罪的危害和防范知识,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培养大众对网络犯罪零容忍的态度。

5. 加强技术防范措施:提高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预防和阻挡网络犯罪的发生,保护个人和机构的隐私和财产安全。

结语网络犯罪不容忽视,它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我们要全面意识到网络犯罪的挑战,并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来应对,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

网络安全和国际合作跨境网络犯罪的挑战与合作

网络安全和国际合作跨境网络犯罪的挑战与合作

网络安全和国际合作跨境网络犯罪的挑战与合作网络安全和国际合作:跨境网络犯罪的挑战与合作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的普及和便利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其中跨境网络犯罪成为了一个严重的挑战。

为了共同应对这一挑战,国际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网络安全和国际合作对于跨境网络犯罪的挑战以及合作的意义。

一、跨境网络犯罪的挑战1. 对个人和机构的威胁跨境网络犯罪针对的是全球范围内的个人和机构,如个人隐私被泄露、银行账户被盗用、商业机密被窃取等,给受害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困扰。

2. 跨国追踪的难度跨境网络犯罪的特点之一就是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侵害了多个国家的利益。

然而,由于国家之间的法律、司法制度以及执法能力的差异,使得追踪和打击跨境网络犯罪变得异常困难。

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1. 信息共享跨境网络犯罪往往需要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信息流动来实施,因此,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共享相关信息,可以快速发现并应对威胁。

2. 司法合作跨境网络犯罪涉及多个国家的法律辖区,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确保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加强国际司法合作,打破地理壁垒,提高法律追溯和司法协助的效率,对打击网络犯罪意义重大。

3. 技术合作网络犯罪的手段和技术不断发展,需要各国共同研发和运用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共同应对新形势下的网络威胁。

技术合作也包括对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建设,以提升整体网络的安全性。

三、国际合作的现状和展望1. 国际组织的重要作用联合国、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等国际组织在网络安全和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联合行动、信息共享、培训等方式,加强各国的合作与交流。

2. 双边和多边合作的案例许多国家之间已经建立了双边或多边的网络安全合作机制,如中美网络安全合作协议、欧盟网络安全战略等。

这些合作机制为各方提供了平台,共同应对网络犯罪。

3. 未来合作的方向在应对网络犯罪方面,未来的合作应该更加密切和深入。

跨国犯罪特点及抗制措施.docx

跨国犯罪特点及抗制措施.docx

跨国犯罪特点及抗制措施有组织犯罪这一犯罪形式,危害远远超出单个的个人、单位的犯罪。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交通、通讯、商贸、留学、旅游等跨国活动逐年增加,为数不少的有组织犯罪呈现出跨国的特征,他们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司法、执法规定的差异,其活动和危害范围远远超出单个国家,有些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武力、人力和财力,甚至比国家司法机关还要强大、高效,因此已非传统主权国家一国所能有效抗制。

随着跨国犯罪愈演愈烈,预防和惩治跨国有组织犯罪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共识。

跨国有组织犯罪是危害甚重、性质特殊的犯罪,目前,其经济实力、组织性比上个世纪后期的有组织犯罪都大大增强,全球化、网络也使其如虎添翼。

黑社会组织、恐怖组织犯罪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实施的跨国经济犯罪同样危害比一般的跨国经济犯罪更大。

如何进一步改善国家之间、国际层面的刑事立法、司法、执法合作,从而有效预防与惩治跨国有组织犯罪,是摆在各国政府、组织面前的严峻问题。

一、跨国有组织犯罪的特征依托《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以及各国的国内立法、司法实践,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探讨。

笔者认为,各国面临的预防和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的难度是前所未有的,而难点主要在于跨国有组织犯罪的以下三个本质特征:一是“混合”。

跨国经济犯罪行为大多与合法行为相混合,难以鉴别。

因投鼠忌器,常常让这些犯罪在合法外衣的掩盖之下逃脱法网。

从跨国有组织经济犯罪来看,具体有三种情形的“混合”。

1.依法成立的企业、公司,一般合法经营,也有经济违法犯罪行为。

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法治蓝皮书》,有50%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拥有合法企业。

在犯罪组织涉及的正当行业中,物流、娱乐、建筑、采矿、房地产等占主要部分,其中有23.1%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从事着物流行业。

“白黑红”一体型是中国目前黑社会性质组织中最典型、最高级的一种形态,该类组织一般以某一行业起家,逐步扩大市场,进而垄断或控制该行业,最后向其他行业延伸,发展为融“白黑红”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和犯罪组织。

跨境网络犯罪国际合作与打击策略

跨境网络犯罪国际合作与打击策略

跨境网络犯罪国际合作与打击策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跨境网络犯罪问题愈发突出。

网络犯罪的特点是迅捷、隐蔽,且常常跨越国界进行,给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有效打击跨境网络犯罪,国际间的合作与策略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跨境网络犯罪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分析并提出一些打击策略。

一、跨境网络犯罪的背景与威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网络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中包括网络犯罪。

跨境网络犯罪是指在互联网上进行的犯罪活动,涉及的犯罪手段多种多样,如网络钓鱼、网络盗窃、网络诈骗等。

这些犯罪活动往往具有迅捷、隐蔽性强的特点,且常常跨越国界进行,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跨境网络犯罪不仅损害了个人的财产和隐私安全,也对国家以及全球的安全稳定造成了威胁。

一方面,跨境网络犯罪给金融体系带来了重大风险,如黑客攻击银行系统、网络盗窃账户等。

另一方面,网络犯罪还涉及到恐怖主义、间谍活动等敏感领域,对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国际社会必须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跨境网络犯罪,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稳定。

二、跨境网络犯罪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跨境网络犯罪的性质决定了单一国家的力量难以有效应对,国际合作势在必行。

跨境网络犯罪涉及的信息流动迅速,攻击手段复杂多样,常常通过多个国家的网络节点进行操作,仅靠一国之力难以追踪和打击罪犯。

因此,国际合作成为了打击跨境网络犯罪的关键。

国际合作可以加强情报交流与共享,提高打击网络犯罪的效率。

各国之间通过信息交流,可以共同获取网络犯罪的相关情报,包括犯罪团伙的组织结构、攻击手段以及受害者信息等。

这些情报的共享可以为各国提供更多线索,从而有针对性地打击网络犯罪活动。

同时,国际合作还可以加强技术支持与协作,提升网络安全技术水平,共同应对跨境网络犯罪带来的技术挑战。

三、打击策略为了有效打击跨境网络犯罪,国际社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策略。

首先,加强立法与法律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1
62 浅析跨国网络犯罪的特征及防控
孔晓溪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 100038
摘要: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在给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跨国网络犯罪的滋生、蔓延和扩大不仅侵害到了人们的财产、隐私及安全,还对社会政治、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把握跨国网络犯罪的特征,并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控对策才能遏制和打击跨国网络犯罪的发展及其危害的扩大。

关键词:网络犯罪;跨国犯罪;防控体系
0 引言
网络发展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既消除了国境线,也打破了社会和阶级的界限,真正实现了“天崖若比邻”,使得双向性、多向性交流传播成为可能。

跨国网络犯罪是指犯罪组织通过国际互联网这一便捷的通讯工具进行诈骗、色情、盗窃、赌博、诽谤、洗钱、传播病毒、侵犯隐私权等犯罪行为。

1 跨国网络犯罪的特征
近几年来跨国网络犯罪案件猛增,通过对这些跨国网络案件的调查和研究,笔者认为其有以下几点特征:
(1) 跨国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网络犯罪案件逐渐增多,地域上也逐渐扩展。

在虚拟空间中,国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每个人、每个国家都可能面对来自世界任何一处的侵害。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全球性成为了跨国网络犯罪的天然温床,致使其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国际上尚未形成打击跨国网络犯罪的统一氛围,电子证据还没有足够的法律地位,加上学术界也在认定刑事管辖权的问题上存在争议和冲突,这些都使得跨国网络犯罪案件难以破获,不法分子也就更加有恃无恐。

(2) 组织性
组织是指三人及以上的成员组成的一个在一定时间内存在的相对固定的团伙,为了获取共同的利益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人数较多的有组织违法犯罪团伙甚至有等级性、纪律性等特点。

跨国网络犯罪通常具有组织性,成员之间分工明确,相互合作,而且违法犯罪手段具有可复制性,犯罪客体
广泛,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如今,跨国网络犯罪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各国都加大了对这类犯罪的打击力度,违法犯罪团伙之间也逐渐形成大的团伙,甚至是犯罪联盟,跨国网络犯罪的组织性特征也就更为明显。

(3) 隐蔽性
跨国网络犯罪在准备阶段往往耗费很长时间,一旦准备完毕,开始实施犯罪行为时,可能会同时对多个客体采取行动,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很短。

加上很多受害者常常在几天、几个星期甚至是几个月之后才发现危害结果,这就使得侦查人员难以确定案发时间。

不仅如此,不法分子还会运用技术手段来藏匿自己的真实身份,甚至有些违法网站直接把服务器设置在境外。

不法分子利用计算机终端或者电话启动终端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使得犯罪实施地点几乎不受任何限制。

这种隐蔽性较强的跨国网络犯罪取证较难,打击效果便难以保证。

(4) 经济性
跨国网络犯罪的动机多种多样,如报复、好奇、寻求刺激、炫耀个人能力等,但毋庸置疑的是追求暴利仍是这类犯罪的主要目的。

尤其是对于诈骗、洗钱、色情、侵犯隐私权等传统跨国犯罪类型,不法分子巧妙地借助了计算机网络这种犯罪工具不断使其发展壮大。

“网络犯罪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犯罪”,不法分子通过对网络的攻击来破坏或者窃取他人的、团体的、甚至是国家的重要信息,来进行下一步违法犯罪行为,这些非法交易都和金钱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5) 年轻化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各种身份、职
2012.1
63
业、年龄的人都可能进行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低龄网民在全体网民中所占的比重进一步上升,10岁以下的网民群体已经增至1.3%,10—19岁的网民群体占全体网民的26%。

在手机网民年龄结构图中,10—29岁年龄段的分布最为集中,占到了整体手机网民的73.2%。

现代的年轻群体的网络技术水平普遍较高,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且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可能会主动或者被动地进行网络犯罪,同时也会有更多的青少年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

2 跨国网络犯罪的防控
近年来,跨国网络犯罪蔓延和发展的速度惊人,其将呈现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动机复杂化、数量扩大化等趋势,我们必须对跨国网络犯罪进行充分的认识,积极探索,找到遏制犯罪的突破口,加大打击力度,维护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切实保障公民的财产、隐私和安全不受侵害。

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防控对策。

(1) 完善教育,加强防范能力
谈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学者常用“防控”一词,把预防放在控制前面,那么预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自明了。

贝卡利亚也曾指出,“预防犯罪的最可靠也是最艰难的措施是: 完善教育”。

由于正确认知的缺乏,加上强烈的好奇心作祟,人们极易陷入不法分子布下的陷阱,所以普及网络知识、加强自我防控能力就成为预防跨国网络犯罪的最有效的方式。

拿容易成为犯罪主体和客体的青少年来讲,学校教育和家庭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个孩子能否健康成长。

如果及时地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伦理教育,就可以正确认识网络上的新鲜事物,不至于误入歧途。

而且,许多不法分子都是打着“中奖”、“交友”、“返利”
等幌子,实施盗窃、诈骗等犯罪行为。

因此,公安机关也可以将不法分子的常用手段告知人们,让人们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2) 弥补法律缺位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立案程序明显滞后,这就给公关机关的立案调查造成了许多困难。

如有些跨国网络犯罪的客体较多,个体损失的金额较小,往往达不到立案标准,而如果把所有受害者的损失叠加在一起,几乎都能达到立案标准,但寻找多个个体又相当困难,甚至是不太现实的。

对于这种情况,就应该从健全法律法规入手,使公安工作有法可依。

如明确各种类型的网络犯罪的立案标准,确定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规范一般网络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等。

(3) 多方努力,共同监管
跨国网络犯罪流动性强、跨地域广、手段复杂多样,这需要各国侦查机关、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网吧、网站等机构的多方努力。

没有有关单位的支持和配合,公安机关难以获取足够的有价值的证据,对跨国网络犯罪的打击效果也就难以保证。

在相关文献中,许多学者都在研究和探讨跨国网络犯罪的刑事管辖权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刑事管辖权的归属和有效惩治不法分子相比并不是那么重要,我们应当在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的基础上,尽快破案,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为受害者尽可能的挽回损失。

参考文献
[1]李双其.网络犯罪防控对策[M].群众出版社.2001. [2]/special/cnnic28/. [3]金其高.犯罪学[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
[4](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ransnational cyber crime Kong Xiaoxi
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Beijing,100038,China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vide people more convenient life, but also give criminals an opportunity to exploit. The breeding, spread and expansion of transnational cyber crime not only infringes people's property, privacy and security, but also causes a serious impact on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der. To analysis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os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e can curb and combat th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transnational cyber crime. Keywords:cyber crime;transnational crime;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