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特点和趋势(2016.1-2018.12)

合集下载

网络犯罪分析总结汇报范文

网络犯罪分析总结汇报范文

网络犯罪分析总结汇报范文网络犯罪分析总结汇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

网络犯罪不仅给个人和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也对社会安全和稳定造成了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本次分析总结了网络犯罪的形势和特点,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网络犯罪形势和特点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进行偷窃信息、网络攻击、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犯罪也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匿名性高: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可以很容易地隐藏自己的身份和位置,极大地加大了侦查和打击的难度。

2. 跨境作案:网络犯罪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犯罪分子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进行跨国犯罪活动,这给打击网络犯罪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3. 法律法规滞后: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现行的法律法规往往无法与之相适应,造成法律的漏洞和滞后,使得网络犯罪分子不断找到新的突破口。

二、网络犯罪的危害与影响网络犯罪给个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和不良影响:1. 个人隐私泄露:网络犯罪分子通过黑客手段盗取个人隐私信息,导致个人财产和声誉受到损害,个人隐私被侵犯。

2. 企业经济损失:网络犯罪分子通过网络攻击和诈骗手段盗取企业关键信息,造成巨额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3. 社会秩序混乱:网络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宣扬和制造非法信息,引发社会恐慌和不安,破坏社会稳定和安全。

三、网络犯罪的应对措施为了有效地打击和预防网络犯罪,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应对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犯罪的立法工作,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时跟进网络犯罪的最新形式和手段,提高打击网络犯罪的效力。

2. 建立网络安全体系:加强对网络系统的安全建设,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提供强有力的安全防护措施,提高网络犯罪的防范能力。

3.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和普及,提高公众对网络犯罪的认知和警惕性,引导公众正确使用互联网并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2016年八大网络犯罪趋势

2016年八大网络犯罪趋势

2016年八大网络犯罪趋势记者报道《2016互联网有组织的犯罪威胁评估》报告。

报告预警,今年的网络犯罪在体量、范围和成本上不断上升。

实际上,网络犯罪活动的发生率在一些欧洲国家已经超过了传统犯罪。

下面是《2016互联网有组织的犯罪威胁评估》预警的八大网络犯罪趋势:一、犯罪即服务数字空间中的地下组织由成熟的“犯罪即服务”(CaaS)模式支撑,CaaS 可源源不断的为,下到普通的网络犯罪分子,上到网络犯罪集团,提供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服务。

而恐怖分子显然在将来会利用这一模式。

恶意软件即服务:Adwind已攻击全球44万用户及组织二、勒索软件许多人把2016年称为勒索软件年,今年勒索软件和银行木马将保持最流行的恶意软件地位,而且在可见的将来这个趋势不大可能改变。

信不信由你下一家科技独角兽会是勒索软件公司三、利用数据的犯罪活动数据仍然是网络犯罪分子的最爱,在许多案例中,犯罪分子都可通过数据直接拿到钱。

不仅如此,数据还可用来实施更加复杂的电信和网络欺诈,以及勒索赎金和敲诈行为。

四、支付欺诈直接从ATM取款机上盗窃现金的犯罪活动持续的发生演变,并在不断的扩大。

另外,有组织的犯罪团伙正在开始伪造或入侵近场通信(NFC)支付卡。

五、在线儿童色情各种社交应用的端到端加密平台,以及大规模匿名支持系统的使用,推动了儿童色情犯罪视频直播的上升。

六、暗网的滥用匿名代理软件Tor上,将近30%的隐藏服务与违法活动有关。

尽管极端组织使用网络技术发动攻击的程度得到限止,但网络犯罪工具和服务,以及非法商品源源不断的提供,是犯罪活动屡禁难止的原因之一。

七、社会工程针对更高价值目标(如高管)的网络钓鱼活动呈增长态势,而且已经进化的非常接近真实,难以将其与企业真正的业务通信分辨开来俄罗斯黑客狂盗10亿美元堪称网络犯罪行业的独角兽八. 虚拟货币加密货币,尤其是比特币,依然是很多网络犯罪的支付首选。

例如,敲诈勒索软件的赎金,DDoS的敲诈等。

各位网友请注意网络安全。

网络犯罪概念和特点

网络犯罪概念和特点

网络犯罪概念和特点
网络犯罪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或互联网进行的犯罪活动。

随着互联网
的快速发展,网络犯罪也日益增多,给社会安全和经济秩序带来了巨大威胁。

网络犯罪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犯罪具有隐蔽性。

网络犯罪者通过技术手段隐藏自己的真
实身份和位置,使用匿名化工具进行犯罪活动,难以被警方追踪和抓捕。

其次,网络犯罪具有全球性。

互联网无国界限制,网络犯罪者可以跨
越国家和地区进行犯罪活动,使犯罪行为的打击和追踪变得困难。

再次,网络犯罪具有智能化。

网络犯罪者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犯
罪活动,包括黑客攻击、病毒传播、网络钓鱼等,使其犯罪行为高度智能
化和自动化。

此外,网络犯罪具有高度经济性。

相对于传统犯罪手段,网络犯罪不
需要太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成本较低,效益较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犯
罪分子加入其中。

最后,网络犯罪具有快捷性。

网络犯罪者可以通过网络迅速实施犯罪,而且犯罪行为又很难被发现和及时制止,使其能够迅速取得不法利益。

网络犯罪的种类多种多样,如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
侵犯个人隐私等。

这些犯罪行为都严重损害了网络安全和社会正常秩序,
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所以,要加强网络犯罪的打击和防范,就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提
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犯罪打击和防范体系,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网络犯罪的挑战,保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秩序。

网络安全网络犯罪的现状

网络安全网络犯罪的现状

网络安全网络犯罪的现状网络安全问题和网络犯罪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当前网络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网络犯罪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网络犯罪手段多样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犯罪手段也日益多样化。

黑客攻击、网络钓鱼、勒索软件、网络诈骗等形式层出不穷,给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例如,黑客可以通过漏洞入侵系统,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财务信息;勒索软件可以通过加密用户文件,勒索赎金以恢复数据;网络诈骗可以通过虚假网站、假冒身份等手段欺骗用户财产。

其次,网络犯罪国际化趋势明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化交流的加深,网络犯罪也有了更好的国际合作和发展平台,使得网络犯罪更具全球性。

黑客组织、网络诈骗集团通过跨境合作,攻击和骗取来自不同国家的财产。

例如,跨国黑客组织通过网络攻击进入其他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后果,如电力系统瘫痪、金融系统崩溃等。

再次,网络犯罪威胁个人和组织安全。

网络犯罪针对个人和组织造成了巨大的安全威胁。

个人在上网过程中可能会遭受黑客攻击,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个人财产受损甚至身份被盗用;组织在网络攻击中可能会丧失重要的商业机密、财务信息被窃取,甚至造成财产损失和声誉受损。

最后,网络犯罪难以定罪和起诉。

由于网络犯罪涉及到不同国家的跨境行为,犯罪嫌疑人常常隐匿在国家的边界之外,跨国定位和起诉十分困难。

此外,黑客攻击和网络诈骗常常使用匿名技术和加密网络进行活动,使得侦查和定罪工作更加困难。

总之,网络安全问题和网络犯罪对个人、组织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虽然国际社会已经加大了网络安全的力度,但网络犯罪依然在变化和发展。

必须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网络犯罪的挑战,建立起一套适应全球网络犯罪治理的机制。

同时,个人和组织也应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加强信息保护和技能培训,防范网络犯罪的威胁。

打击网络犯罪要技术革新

打击网络犯罪要技术革新

打击网络犯罪要技术革新
作者:
来源:《科学导报》2019年第71期
日前,最高法发布《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之网络犯罪特点和趋势》。

据统计,2016~2018年,网络犯罪案件已结4.8万余件,案件量及在全部刑事案件总量中的占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传统违法犯罪不断向网上转移、渗透、蔓延,网络犯罪已成为许多国家第一大犯罪类型。

据公安部透露,网络犯罪已占我国犯罪总数的1/3,且呈不断上升态势。

网络黄赌毒、盗窃、诈骗、传销、贩枪、传授制爆技术、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增多,严重影响公共安全。

相对于传统违法犯罪,用大数据“画”出的网络犯罪,轮廓更加清晰、特征更加明显。

比如说,犯罪主体低龄化,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占了多数;犯罪方法智能化,网络犯罪分子往往具备专业技能;犯罪行为隐蔽化,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得网络犯罪具有极高的隐蔽性;犯罪结果扩散化,跨地域、跨国界特征非常明显;犯罪目的牟利化,非法敛财是主要目的;犯罪组织团伙化,与以往“简单结伙”“单兵作战”不同,如今的网络犯罪,组织化特点日益明显。

传统违法犯罪逐渐向网上转移,新型网络犯罪不断涌现。

针对网络犯罪方法智能化,打擊网络犯罪要注重智力投入,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

公安机关必须提升侦查整体能力,实现技术的全面革新,引入更有效的技术手段,以专治专,以快制快。

要技术革新。

当前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当前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当前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络犯罪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随着计算机以及信息络的普遍运用,近年来,我国的络犯罪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据公安部的统计数字,1999年立案侦查计算机络违法犯罪案件为400余起,20XX年剧增为2700余起,20XX年又涨到4500余起,去年共受理各类信息络违法犯罪案件6633起,比上年增长上述统计数字表明,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如何防范络犯罪不但是各国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及行政机关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而且也是计算机技术领域、法学及犯罪学研究领域中最引人关注的课题。

本文拟就当前络犯罪的发展趋势及防控对策进行粗略的探讨。

一、络犯罪的特点同传统的犯罪相比,络犯罪具有以下一些独特的特点:1.犯罪主体多元化,年轻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络的普及,各种职业、年龄、身份的人都可能实施络犯罪。

在络犯罪中,特别是黑客中,青少年的比例相当大。

络犯罪主体的年轻化与使用电子计算机者特别是上者年轻人占较大的比例及年轻人对络的情有独钟和特有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

据国内外已发现的络犯罪案件统计,当今络犯罪年龄在18至40岁之间的占80,平均年龄只有23岁。

2. 犯罪方式智能化、专业化。

络犯罪是一种高技术的智能犯罪,犯罪分子主要是一些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专业研究人员或对计算机有特殊兴趣并掌握络技术的人员,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既熟悉计算机及络的功能与特性,又洞悉计算机及络的缺陷与漏洞。

只有他们能够借助本身技术优势对系统络发动攻击,对络信息进行侵犯,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3.犯罪对象的广泛性。

随着社会的络化,络犯罪的对象从个人隐私到国家安全,从信用卡密码到军事机密,无所不包。

4. 犯罪手段的多样化。

信息络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为各种络犯罪分子提供了日新月异的多样化,高技术的作案手段,诸如窃取秘密、调拨资金、金融投机、剽窃软件、偷漏税款、发布虚假信息、入侵络等络犯罪活动层出不穷,花样繁多。

网络犯罪有哪些特点

网络犯罪有哪些特点

⽹络犯罪有哪些特点⽹络犯罪作为科技时代⽹络技术不断进步所带来的负⾯产物,⼤学⽣是⼀个紧随时代潮流的群体,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成果在⼤学⽣群体中普及最快,⽹络是⼤学⽣在⼤学⽣活中的必备品。

⼤学⽣对⽹络的熟知及了解,导致这⼀群体容易接触到⽹络犯罪的⽅法。

相信你也对此有很多的问题,下⾯请看看店铺⼩编为您精⼼准备的相关资料吧,跟着店铺⼩编的脚步⼀起来看看相关问题。

⽹络犯罪有哪些特点1.⽹络犯罪是指以⽹络为犯罪⼯具或犯罪对象,实施危害⽹络信息系统安全的犯罪⾏为。

在现实⽣活中,⼈们往往把⽹络犯罪作为计算机犯罪的⼀部分进⾏介绍,可以说,计算机犯罪是由计算机犯罪发展⽽来,但并不等同于计算机犯罪。

计算机犯罪是主机时代的概念,随着⼈类进⼊⽹络时代,计算机犯罪从单机犯罪扩展为单机犯罪和⽹络犯罪并存,计算机犯罪并不必然包括⽹络犯罪,可以说⽹络犯罪是计算机犯罪在信息社会⽹络环境下演变⽽成的⼀种带有⾼技术性、⽹络化等显著特征的新型犯罪。

2.⽹络犯罪的特点⽹络犯罪作为⼀种新兴的⾼科技⼿段的信息犯罪,这类犯罪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犯罪实施中使⽤了计算机、⽹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或者特性,尤其是⽹络技术对犯罪的实施、完成起了决定性作⽤。

即在犯罪过程中计算机、⽹络等信息技术对于犯罪的事实、完成是必不可少的。

(2)⽹络犯罪严重危害社会信息安全。

⽹络犯罪危害信息安全主要是危害信息的处理、储存等的安全。

(3)⽹络犯罪具有危害扩散性。

⽹络犯罪在其危害领域、危害对象、危害结果都具有⼴泛性。

⼈们的现实⽣活对⽹络有很⼤的依赖性,⽹络犯罪可以通过⽹络技术对各⾏各业产⽣渗透性危害,危害领域之⼴是各种类型犯罪中⽆可⽐拟的。

同时,⽹络犯罪的对象是不确定的,可以表现为固定的,也可以表现为随机的,由于⽹络技术的本⾝特点,侵害⼀个犯罪对象可能造成多个受害对象。

⽽且,由于⽹络犯罪危害领域,危害对象的⼴泛性,其造成的危害也是巨⼤的,造成的财产损失也是巨额的。

(4)⽹络犯罪的空间的虚拟性。

工作总结网络犯罪案件的特点

工作总结网络犯罪案件的特点

工作总结网络犯罪案件的特点网络犯罪近年来呈现出愈发严重的趋势,给社会治安和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作为网络安全工作者,我们需要对网络犯罪案件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和打击网络犯罪的措施。

本文将从技术手段、犯罪动机和受害者特点三方面对网络犯罪案件的特点进行探讨。

一、技术手段网络犯罪的特点之一就是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作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黑客攻击、网络钓鱼、网络诈骗等犯罪手段日益翻新。

黑客攻击利用漏洞、木马病毒等技术手段获取非法利益,网络钓鱼通过造假网站、发送虚假信息等欺骗手段获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网络诈骗通过虚假销售、网络交易等方式骗取受害者的财产。

这些技术手段灵活多变,难以被传统的防御手段所阻止。

二、犯罪动机网络犯罪的动机主要包括经济利益、满足虚荣心和满足攻击欲望等。

其中,经济利益是网络犯罪最主要的动机之一。

通过网络犯罪,犯罪分子可以非法获取巨额财富,如黑客攻击获得用户银行账户的登录信息并盗取资金。

虚荣心则是一些技术高超的黑客攻击的动机之一,他们通过侵入大型网站、大型企业等网络系统来炫耀自己的技术实力。

此外,一些网络犯罪的动机也来源于攻击欲望,他们通过破坏网络系统、传播恶意代码等方式来满足对于破坏的欲望心理。

三、受害者特点网络犯罪的受害者主要包括普通用户、企业和政府机构。

普通用户是网络犯罪最广泛的受害者。

他们在上网时容易被黑客攻击、网络钓鱼等犯罪手段欺骗,造成个人信息泄露、资金被盗等损失。

企业也是网络犯罪的重要受害者之一。

他们面临着知识产权被侵犯、商业机密泄露等严重威胁。

政府机构作为网络攻击目标,往往存在国家安全等更大的风险。

针对以上网络犯罪案件的特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防范和打击:1.技术手段升级:加强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及时更新补丁,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减少黑客攻击的可能性。

2.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犯罪的法律责任,提高打击网络犯罪的效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本报告界定的案件地域特指案件受理法院所在地。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
01 网络犯罪案件基本情况和特征分析
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 之 网络犯罪
福建、浙江、山西等十地利用网络手段实施犯罪的案件占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50%
网络犯罪占全部刑事案件占比处于全国平均值以上地区
2.00%
1.50%
1.00%
0.50%
0.00% 福建 浙江 山西 江苏 广东 安徽 江西 新疆 黑龙江 北京 全国
• 各地网络犯罪占全部刑事案件比 例 为 0.72% 至 2.42% 不 等 , 福 建、浙江、山西等十地占比超过 全国平均水平。
• 山西、新疆、北京虽然案件量较 少,但利用网络手段实施犯罪的 案件占比较高。案件量排名靠前 的河南、四川等地,利用网络手 段实施犯罪的案件占比低于全国 平均值。
网络犯罪案件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分布 6.20%
10.75% 25.82%
57.23%
三年(不含)以下 三年(含)至五年(不含) 五年(含)至十年(不含) 十年(含)以上
• 从被告人的刑事处罚结果看, 被告人量刑普遍为有期徒刑。
• 从被告人被判有期徒刑的刑期 来看,有57.23%的被告人被判 处三年(不含)以下刑期,被 判十年(含)以上刑期的被告 人占6.2%。
31.83%;其次为开设赌场罪,案件量占比为10.45%。
注:本报告界定的网络诈骗是指以互联网为工具或手段实施诈骗的犯罪行为。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
02 网络诈骗案件基本情况和特征分析
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 之 网络犯罪
诈骗案件中,以网络为工具实施诈骗的情况愈发严重
网络犯罪在全部刑事案件中占比和网络诈骗在全部诈骗案件中占比 年度趋势对比图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16年至2018年网络团伙犯罪情况
26.03% 16.55%
27.63% 16.01%
28.71% 14.55%
57.42%
56.36%
56.74%
2016年 1人
2017年 2人 3人及以上
2018年
• 2016年至2018年,56.78%的网络 犯罪案件为一人独立犯罪,两人及 两人以上共同犯罪的案件占 43.22%。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
02 网络诈骗案件基本情况和特征分析
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 之 网络犯罪
30%以上的网络犯罪案件涉及诈骗罪
网络犯罪案件涉及罪名占比排名前十
诈骗罪 开设赌场罪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盗窃罪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 从年度趋势来看,两人共同实施网 络犯罪的案件占比逐年降低,三人 及三人以上团伙犯罪的案件占比呈 上升趋势。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
01 网络犯罪案件基本情况和特征分析
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 之 网络犯罪
四分之三的网络犯罪案件被告人年龄在20至40周岁之间,年龄为28周岁的被告人最多
8000
网络犯罪案件被告人年龄分布趋势
• 2016 年 至 2018 年 , 各 地 网 络 诈骗占全部诈骗案件比例为 4.44%至25.26%不等,福建、 江苏、海南等十地占比超过全 国平均水平。
• 海南、兵团辖区审结的网络诈 骗案件数量虽少,但以互联网 为工具实施诈骗的情况较为严 重。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
02 网络诈骗案件基本情况和特征分析
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 之 网络犯罪
网络诈骗案件平均每案涉及的被告人数略高于网络犯罪案件
网络诈骗案件和网络犯罪案件平均每案涉及被告人数对比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0.50 0.00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网络犯罪 网络诈骗
• 2016年至2018年全国网络诈骗案 件共涉及4.64万名被告人,平均每 件网络诈骗案件涉及被告人数约为 3.02人,高于平均每件网络犯罪案 件涉及被告人数(2.73人)。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16年至2018年网络诈骗团伙犯罪情况
27.46% 16.28%
28.76% 15.69%
29.32% 13.30%
56.26%
55.55%
57.38%
2016年
2017年
1人 2人 3人及以上
2018年
• 2016年至2018年,56.6%的网络 诈骗案件为一人独立犯罪,两人及 两人以上共同犯罪的案件占 43.4%,与网络犯罪的人数分布差 别不大。
• 从年度趋势来看,两人共同实施网 络诈骗的案件占比逐年降低,三人 及三人以上团伙诈骗的案件占比呈 上升趋势。
• 年龄为28周岁的被告人最多,约占全部被告人数的5.97%。
• 18周岁以下未成年被告人占比为0.82%。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
01 网络犯罪案件基本情况和特征分析
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 之 网络犯罪
未满18周岁的被告人占比逐年降低
网络犯罪案件被告人不同年龄段占比年度趋势
未满18周岁 18周岁以上未满20周岁 20周岁以上未满30周岁 30周岁以上未满40周岁 40周岁以上未满50周岁 50周岁以上未满60周岁 60周岁以上未满70周岁
70周岁以上
0%
10% 20% 30% 40% 50%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 从年度趋势来看,网络犯罪 案件中20周岁以上未满40周 岁的被告人占比最大,且总 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
• 未满18周岁的被告人和40周 岁以上未满50周岁的被告人 占比均逐年降低。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
01 网络犯罪案件基本情况和特征分析
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 之 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案件中,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被告人最多
网络犯罪案件被告人行业分布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金融业 制造业
批发和零售 租赁和商业服务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0% 10% 20% 30% 40% 占比
• 2016年至2018年,网络犯罪案 件的被告人主要涉及17种类型的 行业。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
01 网络犯罪案件基本情况和特征分析
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 之 网络犯罪
平均每件网络犯罪案件涉及2.73名被告人
平均每件案件被告人数
2.90 2.80 2.70 2.60 2.50 2.40 2.30 2.20 2.10 2.00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 2016年至2018年全国网络犯罪案 件共涉及13万余名被告人,平均 每件网络犯罪案件涉及被告人数 约为2.73人。
• 2016年平均每案涉及被告人数为 2.43人,2017年和2018年均有所 增长,2018年达到平均每件网络 犯罪案件涉及2.9名被告人。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
01 网络犯罪案件基本情况和特征分析
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 之 网络犯罪
超四成网络犯罪案件为两人及以上共同犯罪,三人及以上团伙犯罪的案件占比逐年提高
注:本报告界定的案件地域特指案件受理法院所在地。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
02 网络诈骗案件基本情况和特征分析
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 之 网络犯罪
东南沿海地区以互联网为工具实施诈骗的情况较为严重
网络诈骗案件在全部诈骗案件中占比处于全国平均值以上地区 30% 25% 20% 15% 10%
5% 0%
福建 江苏 海南 浙江 广东 安徽 重庆 河南 兵团 湖北 全国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
网络犯罪特点和趋势
(2016.1-2018.12)
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
目录
01 网络犯罪案件基本情况 和特征分析
02 网络诈骗案件基本情况 和特征分析
注:网络犯罪案件即利用网络实施犯罪的案件,网络诈骗案件即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犯罪的案件。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
01 网络犯罪案件基本情况和特征分析
18%
13%
8%
3%
-2%
2016年
2017年
网络犯罪 网络诈骗
2018年
• 在全部诈骗案件中,利用网络手 段实施犯罪的案件约占13.12%, 远超全部刑事案件中网络犯罪案 件的占比(1.54%)。
• 网络诈骗案件在诈骗案件中占比 呈 逐 年 上 升 趋 势 , 2017 年 仅 占 7.67% , 2018 年 占 比 达 到 17.61%,同比升幅也远超全部刑 事案件中网络犯罪案件占比的升 幅。
• 2016年平均每案涉及被告人数为 2.63 人 , 2017 年 和 2018 年 均 有 所 增长,2018年达到平均每件网络诈 骗案件涉及3.23个被告人。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
02 网络诈骗案件基本情况和特征分析
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 之 网络犯罪
超四成网络诈骗案件为两人及以上共同犯罪,三人及以上团伙诈骗的案件占比逐年提高
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 之 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案件已结4.8万余件,案件量及占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2016年至2018年网络犯罪案件量年度趋势 案件量同比上升50.91%
案件量同比上升32.58%
2016年
2017年 案件量
2018年
• 2016年至2018年,全国各级法院一审审 结的网络犯罪案件共计4.8万余件,在全 部刑事案件总量中的占比为1.54%,案件 量和占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6000
4000
2000
0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58 60 62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