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邻里关系调查报告讲解

合集下载

关于社区邻里关系调查的报告

关于社区邻里关系调查的报告

关于社区邻里关系调查的报告本次调查由我们这一组完成,这次调查主要是为了通过研究一个社区的邻里关系来看看现在居民小区的相处情况,也可以看出一些人与人之间的问题。

从邻里关系这个点,看小区这个面。

至于其他的社区我相信大同小异。

而研究结果下面慢慢说明。

时间2013年4月23日下午。

地点是回龙湾小区。

首先我们来看调查的人群,23男11女共计34人。

18到40岁一共20人,41到65是9人,66以上10人。

我们完全是按照随机的,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青年人不太配合调查,所以在18到40岁的里面大部分都是三十多的人回答的。

第二个问题是随机的情况下只抽34人可能人物的样本会有很大的偶然性。

所以研究结果多少有点偏差。

进入主题,说一说他们的学历程度。

初中以下2男2女共,初中男5女4共,高中男7女1,,大专及以上9男7女。

这里先说明下面可能用得到。

第一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分别是6,10,16,2 。

也就是47%的人都是只了解一些。

占了将近一半,由上面的数据可见,大部分邻里之间只是有点了解,关系不算太熟。

而一点也不知道的也有两个,这还是相当少的。

第一第二问题意义是一样的,所以不多做分析。

第三个是6,6,20,2 。

这个数据充分显示了大多数邻居只是简单的打一打招呼,都还是相当有礼貌的。

从调查的年龄段来看,能坐下聊的是年龄相对大的。

可见年轻人都有自己的事情。

第四第五题,64.7%都帮助过邻居但是次数不多,遇到困难偶尔极少会找邻居帮忙的占了76%。

这是一组比较明显的数据表现,很明显,邻居之间互相帮助很少,而且大多数人遇到问题喜欢找亲戚朋友,有时候远水解不了进火,不得已而为之。

邻居之间的关系初步显现出冷淡。

从邻里认为会起冲突的原因各种原因比例都差不多,详细见分析表。

我们思考,邻里间都是偶尔会起冲突的,而起冲突的是多种多样的,起中最大的问题是包容心的问题,都涉及到个人利益。

我们也和其中几个深刻地交谈过,他们的观点可以总结为看互相做的事情都有问题,自己觉得是怎么不对,他们的思考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太主观。

社区和谐邻里情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社区和谐邻里情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社区和谐邻里情问卷调查分析报告社区和谐邻里情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一、简介本报告通过社区居民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了解社区居民对邻里情的感受和看法,以及了解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和沟通情况。

二、调查方法1:问卷设计a) 问卷目的明确,包括调查参与者的基本信息和他们对邻里情的看法;b) 问卷内容涵盖邻里互助、邻里交流、邻里合作等多个方面;c) 问卷采用多项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以获取全面的信息。

2:样本选择a) 样本覆盖社区内随机抽取的居民;b) 样本选择具有代表性,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3:数据收集a) 发放问卷并向被调查者解释调查目的;b) 鼓励被调查者真实回答,并保证他们的信息保密性;c) 使用在线调查工具或纸质调查表收集数据。

三、调查结果分析1:参与人数统计a) 总共发放问卷份;b) 有效回收问卷份。

2:邻里互助情况分析a) 被调查居民对邻里互助的频率进行评估;b) 分析被调查居民是否愿意提供帮助以及寻求帮助的情况;c) 总结各类邻里互助行为的受欢迎程度。

3:邻里交流情况分析a) 分析邻里之间的交流方式,如面对面、方式、社交媒体等;b) 了解居民之间交流的主要内容和频率;c) 探讨邻里交流对社区互动和社区建设的影响。

4:邻里合作情况分析a) 调查居民是否愿意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b) 分析居民对社区组织活动的期望和需求;c) 总结居民对社区合作的态度和意愿。

四、结论与建议1:结论a) 综合分析调查结果,总结居民对邻里情的整体看法;b) 归纳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和沟通情况。

2:建议a) 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改善邻里关系和促进社区和谐的建议;b) 针对居民对社区活动的期望和需求,提出改进社区组织工作的建议。

附件:调查问卷原始数据和分析表格。

附录:法律名词及注释1、邻里情:指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情况。

2、社区组织:指为社区内居民提供服务和开展活动的组织,如社区居委会、社区志愿者团体等。

调查报告社区居民对邻里关系的看法

调查报告社区居民对邻里关系的看法

调查报告社区居民对邻里关系的看法社区居民对邻里关系的看法一直是社会学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

邻里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社区的融洽程度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区居民对邻里关系的看法,我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调查目的及方法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社区居民对邻里关系的看法和体验,以便提出改进和促进邻里关系的建议。

我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设计了一份包括10个问题的调查问卷。

问卷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对邻里关系的评价、对邻里帮助和沟通的看法等内容。

在社区内发放了200份问卷,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二、调查结果1. 对邻里关系的整体评价在对邻里关系的整体评价中,50%的受访居民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邻里关系融洽且相互信任。

而有30%的受访居民则认为邻里关系较为一般,存在冷漠和疏离现象。

另外,还有20%的受访居民表示对邻里关系较为不满意,存在较大的矛盾和冲突。

2. 邻里帮助和支持在问卷中,我特意询问了社区居民对邻里帮助和支持的看法。

结果显示,有80%的受访居民表示他们曾经获得过邻居的帮助,并且对此持有正面评价。

他们表示邻居的帮助让他们感到温暖和融洽。

然而,还有10%的受访居民表示他们没有得到过邻居的帮助,他们认为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关心和支持有待加强。

3. 邻里沟通与互动受访居民在邻里沟通与互动方面持不同看法。

有60%的受访居民认为他们与邻居之间存在着良好的沟通,并且定期举办社区活动有助于增进邻里关系。

另外,还有20%的受访居民表示他们与邻居之间的沟通较少,缺乏共同话题和交流机会。

剩下的20%的受访居民则认为邻居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互相之间缺乏尊重和理解。

4. 影响邻里关系的因素调查结果还显示,影响邻里关系的因素有多个方面。

受访居民普遍认为,邻里关系受到个人性格和教育背景的影响。

同时,居住环境的安全与舒适度也对邻里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受访居民普遍认为,社区管理的完善程度和邻居之间的互助精神也会对邻里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社区邻里关系调查报告

社区邻里关系调查报告

社区邻里关系调查报告关于社区邻里关系调查报告一、题目关于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现状二、目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然而现今的邻里关系下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

为了了解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改善的方法特做一次关于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的问卷调查。

三、调查方式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四、调查对象及地点年满16周岁的人为调查对象,地点为人口密集且流动性大的地方(北大街、中心广场、滨江路)。

五、调查结果1、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现状现在的城市建房都采用修建单元楼,独门独户。

相比农村建造庭院式住房来说,城市居民邻里之间的串门越来越少,邻里关系越来越生疏。

甚至出现过这种情况:在同一个单元楼里住了几年还不知道楼上楼下邻居叫什么名字。

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水平的提高,邻里之间的需求互助自然减少,这种客观的现象势必会拉远邻里之间的关系。

邻居间关系生疏,人情冷淡这是如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2、城市邻里之间发生矛盾的主要类型本次调查问卷给出的几种矛盾中第一、第三和第五个类型是主要导致邻里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

分别是生活作息规律和习惯不和、装修问题、个人观念不和。

每个人的生活规律不同势必会产生作息时间上的差异进而产生矛盾,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邻里之间的需求互助越来越少这导致邻里之间交往减少,邻居之间的关系拉远,了解减少,我们都说误会矛盾就是产生于疏远之中,这就必然会促进矛盾的发生。

3、矛盾产生的原因在本次调查试卷中很多人认为造成邻里之间矛盾的原因是因为人们疲于工作,无暇与邻里来往。

这也是因为邻里之间的需求互助越来越少,人们减少了沟通次数。

见个面无非就是互相打个招呼简单的聊几句。

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这减少了邻居间的聚会时间,以前经常有每周末邻里之间会带着家人一起聚餐,这次在你家下次在我家。

那个时候的邻里之间关系很是融洽。

邻里关系冷漠的原因还在于社会的活动少,邻里之间的交流就更少。

4、如何改善邻里关系现状我们应该追究其根源,首先,社区在这方面应该负起责任,应该组织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增进邻里之间的关系。

社区和谐邻里情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社区和谐邻里情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社区和谐邻里情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一、引言社区和谐邻里是保持社区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了解社区居民对邻里关系的感受和看法,本次进行了社区和谐邻里情问卷调查。

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本报告旨在提供对社区邻里情况的全面分析。

二、方法与样本1·调查设计:本次调查采用了定量调查方法,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

2·样本:调查对象为社区内居民,共发放问卷100份。

3·数据收集:调查问卷采用匿名方式,由调查员现场发放并回收。

4·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读。

三、调查结果分析1·社区居民对邻里关系的满意度分析1·1·调查结果显示,70%的居民对邻里关系表示满意,表明社区邻里关系整体比较融洽。

1·2·具体满意度分析·25%的居民非常满意,45%的居民比较满意。

2·居民邻里互助情况分析2·1·调查结果显示,80%的居民愿意提供帮助给邻居,说明社区居民之间存在着良好的互助关系。

2·2·具体互助情况分析·35%的居民曾向邻居借过物品,25%的居民曾提供过帮助给邻居的家庭。

3·社区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情况分析3·1·调查结果显示,60%的居民愿意参加社区活动,表明社区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较高。

3·2·具体参与情况分析·40%的居民表示经常参加社区活动,20%的居民表示偶尔会参加社区活动。

四、问题与建议1·问题分析1·1·部分居民仍对邻里关系不够满意,主要原因是沟通不畅和交往少。

1·2·部分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

1·3·部分居民在邻里互助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加强相关引导。

2·建议提出2·1·加强社区内居民的沟通交流,可以组织邻里聚会、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

邻里关系调查报告

邻里关系调查报告

邻里关系调查报告邻里关系调查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邻里关系逐渐淡化,人们与邻居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

为了解邻里关系的现状以及探讨改善邻里关系的方法,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对象为某城市的居民,共有500人参与。

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包括邻里互动、邻里合作、邻里信任等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们调查了居民之间的邻里互动情况。

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表示每周与邻居见面的次数不超过3次,其中有近一半的人表示每周只与邻居见面1次或者根本没有见面。

这说明了人们之间的交流较为匮乏,邻里之间的疏离感逐渐增加。

其次,我们调查了邻里合作的情况。

结果显示,超过70%的居民表示他们与邻居之间没有过任何形式的合作。

仅有的合作方式主要是在小区内的义务活动或者共同维护小区环境。

这种情况说明了人们之间的互助意识较为淡薄,缺乏积极的邻里合作。

然后,我们调查了邻里信任的情况。

结果显示,仅有不到30%的居民表示他们对邻居有较高的信任度。

相反,有超过40%的居民表示他们对邻居的信任程度较低。

这种缺乏信任的现象导致邻里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困难。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邻里关系的现状确实不容乐观。

人们之间的交流少、合作少、信任少,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改善。

那么,如何改善邻里关系呢?首先,我们应该加强邻里之间的交流。

可以通过开展一些邻里活动,比如邻里聚餐、邻里运动会等,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交流。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工具,建立一个小区居民的交流平台,方便居民之间的沟通。

其次,我们应该鼓励邻里之间的合作。

可以通过成立居民委员会或者居民自治组织,组织一些小区内的公益活动,鼓励居民们积极参与。

此外,可以通过共同维护小区环境、共同解决一些小区内的问题等方式,促进邻里之间的合作。

最后,我们应该加强邻里之间的信任。

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信息透明度,让居民们对小区管理有更多了解,从而增加他们的信任度。

邻里关系调查结论范文

邻里关系调查结论范文

邻里关系调查结论范文在对咱们这片社区的邻里关系进行了一番热热闹闹的调查后,我可算是摸出了些门道,现在就给大家唠唠这个调查结论。

一、总体情况。

咱这邻里关系啊,就像一锅大杂烩,有好有坏,但总体还挺有滋味的。

大部分邻居之间相处得还算不错,就像那老邻居王大爷说的:“远亲不如近邻嘛,平常互相照应着,心里踏实。

”大概有七成左右的邻居能做到见面打招呼、偶尔串串门、有个小忙也愿意帮一把。

二、友好相处的表现。

1. 日常交往。

在日常生活里,像早上出门上班或者买菜的时候,大家碰面都会笑着问个好,就像每天都有的小仪式一样。

特别是那些退休的大爷大妈们,他们可是邻里交往的主力军。

每天下午,小区花园里就像一个小型社交场,大爷们凑在一起下棋、唠家常,大妈们则聊聊菜价、交流交流养生经。

遇到一些传统节日,像春节、中秋节的时候,有些邻居还会互相送点自家做的小点心、特产啥的。

李阿姨就跟我说,每年她都会做些粽子在端午节的时候分给邻居们,“大家吃得开心,我也高兴,这才像个大家庭嘛。

”2. 互相帮助。

在需要帮忙的时候,邻居们也不含糊。

比如说,有户人家的孩子忘带钥匙了,家长又一时回不来,邻居就会把孩子先接到自己家里,等家长回来。

还有一回,张大哥的车在小区里抛锚了,几个年轻的邻居二话不说就跑过去帮忙推车、检查问题。

这时候就能感觉到,邻居就是那个离你最近的救星啊。

三、存在的问题。

1. 缺乏深入了解。

不过呢,这邻里关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有相当一部分邻居虽然表面上客客气气的,但实际上对彼此的了解并不深。

就像住在同一栋楼的小赵和小钱,他们只知道对方大概是做什么工作的,至于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啥的就不太清楚了。

这就有点像那种浮于表面的朋友,看起来熟悉,其实还隔着一层窗户纸。

2. 偶尔的小摩擦。

生活在一个屋檐下,难免会有点磕磕碰碰。

有时候是因为停车位的问题,谁都想把车停在离自家单元楼近一点的地方,结果就可能产生争执。

还有就是噪音问题,年轻人晚上喜欢热闹一点,放个音乐啥的,但可能就会吵到那些早睡的老人,矛盾也就跟着来了。

邻里关系的调查报告

邻里关系的调查报告

邻里关系的调查报告邻里关系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邻里关系是社区生活中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的和谐发展。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居民对邻里关系的看法和体验,以便为社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建设更好的居住环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了450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了居民对邻里关系的满意度、邻里交流的频率和方式、邻里互助的情况等。

三、调查结果1. 邻里关系的满意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对邻里关系的满意度较高。

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与邻居之间的关系良好,能够互相帮助和支持。

他们认为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能够增加社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2. 邻里交流的频率和方式调查发现,居民之间的邻里交流频率较高。

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周都会与邻居进行交流,其中以面对面交流居多。

此外,还有一部分居民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和社区活动来与邻居保持联系。

3. 邻里互助的情况邻里互助是邻里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经在需要帮助时得到过邻居的帮助。

常见的邻里互助包括借用物品、照顾宠物、照看孩子等。

这种互助关系不仅能够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还能够增强邻里之间的情感联系。

四、问题与建议尽管大部分居民对邻里关系较为满意,但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邻里之间的沟通不畅和互动不够频繁。

一些居民表示他们希望社区能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和活动,以便加强邻里之间的联系。

此外,也有一些居民提到了噪音扰民和邻里纠纷等问题,需要社区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和调解机制。

基于以上问题和建议,我们向社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加强邻里交流:社区可以组织一些邻里活动,如社区烧烤、户外运动等,以便居民之间更好地交流和互动。

2. 提供沟通平台:社区可以建立一个在线论坛或社交媒体平台,方便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信息分享。

3. 加强纠纷解决机制:社区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纠纷调解小组,帮助居民解决邻里纠纷,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工商大学社区概论课调查报告题目:回龙湾社区的邻里关系目录选题背景 (1)选题意义 (1)调查目的、过程 (1)调查方法 (2)调查情况综述 (2)问卷 (3)分析 (5)结论 (12)建议 (13)选题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口不断增加等。

人们居住的环境和条件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前的平房被高楼代替,泥房瓦房被砖房代替,木门被防盗门代替。

在居住条件一天一天发展的同时居民与邻居之间也会产生新的问题,出现新的矛盾。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老人特别怀念从前的居住环境,因为那时候住在一起的都是世世代代的老搭档,老朋友。

远亲不如近邻就是对以前的单位房,农村大院邻里关系的一种很直观的描述。

一家人的大事情大家一起做,分工确切明细,效率高。

但是这种居住方式也有不利的一面,人们相互之间了解得太多,彼此都熟悉彼此的性格和脾气,任何事都可以不胫而走,根本谈不上隐私权。

因此,现在的新的居住方式必然会产生一种新的人际关系,条件改变了,人的思维随之而改变,而人们对这种新是持有一种什么态度呢,这便是我们本次要研究的问题。

选题意义:了解回龙湾社区居民的邻里关系具有以下意义:1.明白社区成员对邻居的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

比如我们问卷里所提到的居民是不是知道自己所住的附近有几户人家,邻居家有几口人,邻居从事什么工作等。

这种最基本的情况了解后可以分析出回龙湾社区居民邻里关系的基础如何。

2.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利于邻里之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互通有无、相互支援、共同发展生产、共同走上致富道路。

回龙湾社区是一个比较庞大也很复杂的社区,居民从事的工作和教育程度等不等。

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利于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支持。

3.回龙湾社区的居民从事的工作各异,知识文化水平也不相同,因此作此调查能够让我们了解到他们对构建新型邻里关系的态度。

为我们构建新型邻里关系和居民自治提供参考依据。

4.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在冰冷的防盗门清脆的声音里包含了不信任,陌生,距离。

我们承认邻里关系由从前的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

但是也影响和阻碍了进一步交流。

通过本次调查也是想了解回龙湾社区居民的看法,从而提出解决方法。

调查目的:人们从传统的居住模式进入新型的居住环境;高大的建筑楼,冰冷的防盗门,各样的乡音等使得亲密的邻里关系逐渐被冷漠替代。

可是喧闹的都市之中,邻居依然还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人。

针对逐渐冷淡的社区邻里关系,我们小组对回龙湾社区进行了抽样问卷通过对社区业主的问卷调查,了解和整合邻里关系的各种问题,对此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调查过程:我们组一共8个人,其中有四个是川渝的,所以我们分为四个小组与外地的同学两两搭档进行问卷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有些很乐意帮助我们填问卷,也有一些对这些问卷有抵触心理,使我们调查进行的不是很顺利。

因为选择在周三做问卷,并且还是下午三点天气炎热。

学生没有放学,老人很少出来散步大街上都没几个人。

尽管我们每人只做5份问卷,但是却是酸辣苦甜咸。

终于在下午五点全组成员做完了40份问卷,然后组长统一收回问卷。

调查方法:派发问卷调查情况综述: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每个人难免都会有自己的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邻里关系总是个话题。

邻里关系的好坏,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了生活、工作和学习,和邻居相处的关系侧面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发展变化及人文历史的变迁,那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人的邻居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和以前有不同吗?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人群对待新型邻里关系看法会一致吗?本次调查,我们发出4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4份。

以下是本次调查的情况:关于“回龙湾社区的邻里关系”的调查问卷亲爱的回龙湾社区居民:您好!我们是重庆工商大学的学生。

这次调查的目的在于对社区的邻里关系进行研究。

本调查不署名,希望您在填写时不要有任何的顾虑。

每一道题都没有标准答案,请您按照您的真实情况填写,在符合您情况或意见的选项的序号处画“ √ ”我们会严格保密。

谢谢您可以抽出时间为我们填写这份问卷!2013年4月24日基本资料:1您的性别:A男 B 女2您的年龄:A 18岁以下 B 18-40岁 C 41-65岁 D 66岁以后3您的受教育程度:A初中以下 B初中 C高中 D大专及以上--------------------------------------------------------------------------1、您是否了解邻居家的基本情况(例如:邻居的家庭成员,邻居的工作单位)A.特别熟悉B.比较熟悉C.了解一些D.完全不了解2、您在住处附近大概认识多少户人家?( )A.1—5户B.6—10户C.11—15户D.16-20户E.20户以上3、一般情况下,您遇到自己的邻居,您会( )A.聊挺久B.随意寒暄几句C.简单打招呼D.视而不见E.其他4、您是否主动帮助过邻居()A.与邻居长期互相帮助,邻里往来十分频繁B.经常帮助邻居C.帮助过,但是次数不多D.没有帮助过邻居5、您遇到困难时,您是否会向邻居请求帮忙?( )A.经常会B.偶尔会C.极少会D.根本不会6、您所处的小区内,邻里间的冲突常发生吗?( )A.经常会发生B.偶尔会发生C. 从未发生过D.不清楚7、您认为引起邻里间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多选题)A.环境的污染B.空间的占领C. 不讲文明用语D.小孩子之间的冲突E.楼上随意往楼下扔垃圾或浇水等F.其他8、如果您与邻居发生矛盾,您一般会 ( )A.主动调和B.争吵两句就适可而止C.任其发展D.武力解决9、您希望长期住在本小区吗?( )A.很希望B.比较希望C.不太希望D.不希望10、您觉得良好的邻里关系重要吗?()A.很重要B.比较重要C.不太重要D.不重要11、您认为,邻里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______A.好得像一家人、不分彼此B.经常来往、有困难时互帮C.见面时,闲聊几句,有点头之交D.各人自扫门前雪12、现代社会”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现象,您赞同吗?( )A. 很赞同B. 比较赞同C.不太赞同D. 不赞同13、您认为导致邻居之间冷漠相待的原因是?( )(多选题)A.社会地位B.厚厚的防盗门C.网络的发展D.快节奏的生活方式E.不同的兴趣爱好问题F.其他14、如果您社区的集体利益受到损害,您会 ( ) (多选题)A.组织或参加社区居民发起的联合行动B.向政府主管部门反映C.联名上诉D.向媒体曝光E.视而不理 D.其他15、在您所居住的小区,有举行过加强邻居之间交流的活动吗?( )A.有B.没有16、您是否曾经为楼道或社区做过义务劳动()A.从来没有做过B.社区组织时做过C.自愿组织,长期和邻居分工合作17、您认为小区内举行集体活动,对于加强邻居间交流有意义吗?( )A.非常有意义B.比较有意义C.不确定D.没有意义18、您认为哪种方式有助于加强邻里沟通?( )(多选题)A.开展小区业主会议B.开展网络论坛C.组织小区集体娱乐活动D.举办亲子活动E.建立志愿队伍为小区服务F.其他调查题目分析:第1题:您是否了解邻居家的基本情况?分析:47.06%对邻居家的情况有一些了解,只有5.88%对邻居家的情况完全不了解,说明大多数的人对邻居家的情况比较了解。

第2题:您在住处附近大概认识多少户人家?分析: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忙碌于自己的生活,也不愿过问邻居家的事情。

所以大多数人在住处附近大概只认识1-5户人家,20.59%的人认识20户人家以上。

第3 题:一般情况下,遇到自己的邻居,您会?分析: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58.82%的人在一般情况下遇到邻居只是简单的打个招呼,甚至5.88%的人假装视而不见,只有17.65%的人聊得挺久,说明大多数人平时没有认真交流,只是在见面时才随意打个招呼而已。

第4 题:您是否主动帮助过邻居?分析: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64.71%的人主动帮助过邻居,但次数不多,但与邻居长期互帮无助,邻里来往十分频繁的却只占14.71。

说明大多数人邻里来往频繁,但仍有少数人不愿与邻居来往。

第5 题:您遇到困难时,您是否会向邻居请求帮忙?分析: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47.06%的人在遇到困难时,偶尔会向邻居请求帮忙,说明大多数人邻里关系还不错,只有11.76%的人根本不会向邻居请求帮助。

第6 题:您所处的小区内,邻里间的冲突常发生吗?分析: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29.41的人所处的小邻里区内,从未发生过邻里冲突。

而一半的人在所处的小区内偶尔会发生邻里冲突,说明大多数人与邻居之间的相处还不够融洽,需要进一步的交流和理解。

第 8题:如果您与邻居发生矛盾,您一般会?分析: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当与邻居发生矛盾时,52.94%的人选择主动调和,35.29%的人选择争吵两句就适可而止,11.76%的人选择任其发展,没有人选择武力解决。

说明大多数人还是希望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的。

第9 题:您希望长期住在本小区吗?分析: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29.41%的人很希望长期住在本小区,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29.41%的人不太希望长期住在本小区,而良好的邻里关系是小区区民选择长期居住在本小区的原因之一,因此,小区的邻里关系有待改进。

第10 题:您觉得良好的邻里关系重要吗?分析: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44.12%的人觉得良好的邻里关系很重要,44.12%的人觉得良好的邻里关系比较重要,但居然有11.76%的人觉得良好的邻里关系不太重要。

可见一些人把邻里间的关系看得很淡。

第11 题:您认为,邻里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分析: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52.94%的人认为,邻里之间应该经常来往,有困难时经常帮忙;32.35%的人认为,见面时闲聊几句;11.76%的人认为邻里之间应该好得像一家人;2.94%的人认为各人自扫门前雪。

说明大多数人渴望与邻居沟通来往并相互帮助,但同时也能看出少数人的冷漠。

第12题:现代社会”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现象,您赞同吗?分析: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11.76%的人很赞同现代社会“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26.47%的人比较赞同此现象。

说明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薄,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邻居比较冷漠。

第15题:在您所居住的小区,有举行过加强邻居之间交流的活动吗?分析: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55.88%的人在所居住的小区内有举行过加强邻里之间交流的活动,44.12%的人在所居住的小区内没有举行过加强邻里之间交流的活动。

这需要各个社区委员会为社区区民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

第16题:您是否曾经为楼道或社区做过义务劳动?分析: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61.76%的人从来没有为楼道或社区做过义务劳动,23.53%的人在社区组织时做过义务劳动,14.71%的人自愿组织长期和邻居分工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