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_姜全吉_第三版_答案1--11章

逻辑学_姜全吉_第三版_答案1--11章
逻辑学_姜全吉_第三版_答案1--11章

姜全吉主编逻辑学第三版1—11章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请指出下列各段议论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电影《菊豆》中主人公的命运是符合生活的逻辑的。

答:规律、规律性。

2.说“知识越多越反动”,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答:理论、观点(贬义)。

3.语法、修辞、逻辑都是工具性的课程。

答:普通逻辑(传统形式逻辑)。

4.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说,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

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容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答:思维规律、规则。

5.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一种逻辑的头脑,以后无论学什么、干

什么,都将受益无穷。

答:合乎思维规律、规则。

二、下列命题和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请用公式表

示之。

1.所有鸟都是有羽毛的,驼鸟是鸟;所以,驼鸟是有羽毛的。

2.只有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才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3.每一个公民都要遵纪守法。

4.凡科学理论都是有用的,逻辑学是科学理论;所以,逻辑学是

有用的。

5.任何金属都是有光泽的。

6.只有生产力迅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增强。

答:1与4具有共同的推理形式:所有M是P,所有S是M;所

以,所有S是P。2与6具有共同的命题形式:只有p,才q。3与5

具有共同的命题形式:所有S是P。

2

第二章概念

一、指出下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语言

答:“语言”的内涵是指: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

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是人们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语言”的外延是指:世界上古往今来存在的各种有声语言,如汉语、日语、法语、英语、德语等。广义的“语言”还包括人工语言。2.戏剧

答:“戏剧”的内涵是指: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

的结合体,是综合艺术。它的外延是指:在舞台上上演的各种形式的戏剧。按内容分有悲剧、喜剧、正剧;按表演方式分有话剧、歌剧、歌舞剧;按结构和容量分有独幕剧和多幕剧;按中外形式的不同分有戏曲、话剧、现代歌舞剧。

3.偶数

答:“偶数”的内涵是指: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偶数”的

外延是指:2、4、6、8、10、12……。

二、指出下面这些话中哪些是从内涵方面,哪些是从外延方面明

确概念的(黑体字所表达的概念)(为了简洁,内涵可用“下划线”标明,外延可用“着重号”标明)。

1.什么是信息?英文里“信息”和“情报”实际都是一个字叫“information”,就是知识。它是指人们通过实践获得的对于客观世

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不是物质的。我们谈信息,或者说知识,人类的精神财富,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现代科学体系;还有一部分叫前科学,即进入科学体系以前的人类的实践经验。

答:“人们通过实践获得的对于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人

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不是物质的”是“信息”的内涵;“现代科

学体系”和“前科学”是“信息”的外延。3

2.智力是指人类认识客观事物并作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心理能力。

它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因素构成,以思维力为核心。

答:“人类认识客观事物并作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心理能力”是“智

力”的内涵。“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是“智力”的组成要素,与“智力”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是“智力”的外延。

3.能力是在智力基础上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本领。人应培养

的能力主要有: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答:“在智力基础上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本领”是“能力”的

内涵;“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组织

管理能力”等是“能力”的外延。

4.诗歌是最凝练地反映社会生活,强烈地抒发思想感情,想象

丰富、节奏鲜明的文学体裁。诗歌的品种很多,从内容上看,有抒情诗和叙事诗;从形式上看,有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答:“最凝练地反映社会生活,强烈地抒发思想感情,想象丰富、

节奏鲜明的文学体裁”是“诗歌”的内涵;“抒情诗和叙事诗”、“格

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是“诗歌”的外延。

5.“经”,是我国古籍的通称;凡带有原理、原则性的著述,皆

可称作“经”。现在所指的“十三经”,即《尔雅》、《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礼》、《仪礼》、《礼记》、《诗经》、《书经》、《易经》、《孝经》、《论语》、《孟子》。

答:“带有原理、原则性的著述”是“经”的内涵;“十三经”是“经”的部分外延,确切地说是儒家“经”的外延。

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无比众多的运动着的物质,存在于无限

的空间、时间之中,这就是宇宙。宇宙中的物质有分散的,有集中的。分散的称为星际物质,集中的日月星辰则称为天体,所有的天体可分为六类: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云。

答:“无比众多的运动着的物质,存在于无限的空间、时间之中”

是“宇宙”的内涵;“星际物质”和“天体”是“宇宙中的物质”的4 外延;“集中的”宇宙中的物质是“天体”的内涵;“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云”是“天体”的外延。

三、指出下列语句中标横线的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1.雄伟、壮丽的泰山是世界自然遗产。

答:“泰山”是单独概念;“世界自然遗产”是普遍概念。

2.在哲学上正确区分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是在政治上

正确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并对这两类矛盾采取不同政策的

理论基础。

答:“对抗性矛盾”、“非对抗性矛盾”、“敌我矛盾”、“人民内部

矛盾”都是普遍概念。

3.零是大于正数、小于负数的数。

答:“零”是单独概念;“负数”、“正数”、“数”都是普遍概念。4.《狂人日记》是文学革命的第一声春雷。

答:“狂人日记”是单独概念;“文学革命”和“春雷”都是普遍

概念。在特定语境里,“文学革命”可以是单独概念、专指我国“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

四、指出下列语句中标横线的概念是肯定概念还是否定概念。

1.失败是成功之母。

答:“失败”和“成功”都是肯定概念。

2.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答:“单句”和“主谓句”都是肯定概念;“非主谓句”是否定概

念。

3.这次选举的选票有赞成票、反对票、弃权票。

答:“赞成票”、“反对票”和“弃权票”都是肯定概念。、

4.这次升学,无论考上还是考不上,都要先作好思想准备。

答:“考上”是肯定概念,“考不上”是否定概念。

五、指出下列语句中标横线的语词表达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

念念。

1.人是由猿进化来的;廉耻之心,人皆有之。

答:第一个“人”表达集合概念;第二个“人”表达非集合概念。2.青年代表祖国的未来;每个青年都要努力学习。年”表达集合概念;第二个“青年”表达非集合

概念。

3.他逛了一趟花卉市场,买了几盆菊花。

答:“花卉”表达集合概念;“菊花”表达非集合概念。

4.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享受着广泛

的民主自由。

答:第一个“人民”表达集合概念;第二个“人民”表达非集合

概念。

六、用图解法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1.A船B轮船C货船

答:这几个概念间的关系可用图表示为:

4.A现代化B社会主义现代化C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答:可用图表示为:

7

答:A.工人B.共产党员C.青年工人D.党员教师

2.

答:A.大学生B.三好学生C.小学生

3.

答:A.优质商品B.廉价商品C.物美价廉的商品

八、如果可能,将下列概念各进行一次限制和概括。

1.日光灯

答:可限制为“20瓦日光灯”;可概括为“电灯”。

2.月亮

答:“月亮”是单独概念,不能限制;可概括为“地球卫星”。3.命题

答:可限制为“虚假命题”;可概括为“思维形态”。

4.猿人

答:可限制为“中国猿人”;可概括为“人”。

九、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

1.货币是商品,但不是一般商品。

答:不正确。第一个分句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第二个分句

犯了“否定式定义”的错误。

2.战争就是战争,战争是残酷无情的。

答:不正确。第一句“同语反复”;第二个分句“定义过宽”。3.教师是辛勤的园丁。

答:不正确。用了比喻。

A B C

A B

C8

4.商品是用货币作交换手段的劳动产品。

答:不正确。“定义过窄”。

5.语素是最小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

答:正确。符合定义规则。

6.句子是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

答:不正确。“定义过宽”。

7.正方形是四边相等的平面几何图形。

答:不正确。“定义过宽”。

8.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答:不正确。犯了“否定式定义”的错误。

十、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

1.把句子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答:这是个分解,不是划分。

2.民主革命有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

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这是个正确的划分,符合规则。

3.商品可分为优质商品、劣质商品、畅销商品、滞销商品等。

答:不正确。“划分根据不同一”。同时还犯有“子项相容”、“子

项未尽”等错误。

4.这次公审的罪犯有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和高干子弟。

答:不正确。“划分根据不同一”、“子项相容”。

5.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长满了棉花、花生和粮食作物。

答:不正确。“越级划分”,“棉花”、“花生”是“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并列的应是“经济作物”,而不是“棉花”、“花生”。6.所有学校,包括大学和中学,都要开展素质教育。

答:不正确。“子项未尽”,缺少子项“小学”。

7.市场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农贸市场、资本主义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和超级市场。

答:不正确。“划分根据不同一”:“国际市场、国内市场”与“农

贸市场”、“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市场”分别用了三个不同根据。

而且“农贸市场”的并列子项没出现、犯了“子项不全”的错误。8.划分由三要素组成: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和划分的根据。

按划分的不同层次,划分可分为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

答:第一句话是个分解不是划分。第二句话是个正确的划分。

10

第三章命题与推理概述

一、下面句子是否表达命题?如表达命题,试写出其命题形式。

1.今天天气,哈哈!哈哈!

答:这句话不表达命题,它并未陈述任何事物情况。

2.大量盗窃国家财物的罪犯难道不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吗?

答:这句话表达命题。这是一个反诘句,它表达一个肯定命题:

大量盗窃国家财物的罪犯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3.你马上过来一下!

答:这句话不表达命题。这是个祈使句,它不表达命题。

4.违反规律是一定要受到惩罚的。

答:这句话表达命题。它的命题形式:S必然是P。

5.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

答:这是个疑问句,不表达命题。

二、请用有具体内容的命题或推理,对下列逻辑形式进行解释:

1.只有p,才q。

答:如果用p代表“扩大内需”,用q代表“拉动经济增长”,题

中的逻辑形式可解释为:只有扩大内需,才能拉动经济增长。

2.p并且q,所以p。

答:用p代表“张三有能力”,q代表“张三有学历”,题中的逻

辑形式可解释为:张三有能力并且有学历,所以,张三有能力。

3.所有S都不是P。

答:用S代表“科学”,用P代表“唯心的”,题中的逻辑形式可

解释为:所有科学都不是唯心的。

4.或p,或q,或r。

答:用p代表“他留校教书”,用q代表“他留校搞科研”,用r

代表“他留校搞管理”,题中的逻辑形式可解释为:他留校或者教书,

或者搞科研,或者搞管理。

5.如果p,那么q。11

答:用p代表“天气好”,用q代表“我上山”,题中的逻辑形式

可解释为:如果天气好,我就上山。

6.可能p,但并非必然p。

答:用P代表“小华考上大学”,题中的逻辑形式可解释为:小

华可能考上大学,但并非他必然考上大学。

三、下列各题是否表达推理?如果是,试指出表达的是哪种

推理?

1.社会文化日益发展,出现各种各样的方法论。人们一重视方

法,就会忘记原来的主要目标,发生舍本逐末的琐细争论。这种现象,在人们思考事物,解决问题时也常常发生。

答:不表达推理。这段话中不存在推论关系。

2.《安娜·卡列尼娜》是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安娜·卡列尼

娜》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答:表达推理,表达演绎推理中的三段论。

3.“……作文却好象偏偏并无秘诀,假使有,每个作家一定是传

给子孙的了。然而祖传的作家很少见。”(鲁迅《作文秘诀》)

答:表达推理,表达一个演绎推理中的假言推理。

4.埃及亚历山大城的女天文学家伊巴蒂探求天体运动的奥秘的

行动,被指为妖术,在教徒们的狂欢声中,她被活活撕死。达尔文刚刚提出人类起源学就遭到教会的抨击,教会竭力阻挠这一学说的诞生。所以,我们坚信:要做出大的成就,总要担风险,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

答:表达推理,表达一个归纳推理。

5.昨天的天气很闷热,风很小,乌云满天,曾下过大雨。今天

的天气也很闷热,风很小,天空也布满乌云,今天也可能下雨。

答:表达推理,表达一个类比推理。12

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

一、下列命题是哪种直言命题?请指出命题的主项、谓项、联项、

量项及主谓项的周延情况。

1.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

答:这是个全称肯定命题(A),全称肯定量项省略;“共产党员”

是主项;“是”为联项;“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是谓项。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2.任何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

答:这是个全称否定命题(E)。全称量项“任何”;主项“困难”;

联项“不是”;谓项为负概念“不可克服的”。其主项、谓项都周延。3.有些图书是线装书。

答:这是特称肯定命题(I)。量项“有些”;主项“图书”;联项“是”;谓项“线装书”。其主项、谓项均不周延。

4.《女神》是郭沫若的诗集。

答:这是个单称肯定命题。《女神》是主项;“是”是联项;“郭

沫若的诗集”是谓项。其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5.有些学生不刻苦。

答:这个命题一般理解为O命题:有些学生不是刻苦的。“学生”

是主项;“刻苦的”是谓项;“不是”是联项;“有些”是量项。其主

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二、下列对当关系推理是否有效?为什么?

1.由“有的植物不开花”真,推知“所有植物都开花”假。

答:正确。因为O与A是矛盾关系,由O真可推知A假。

2.由“凡环境污染都对人身体有害”真,推知“有的环境污染

不对人身体有害”假。

答:正确。因为A与O是矛盾关系,由A真可推知O假。

3.由“有人生而知之”假,推知“有人不是生而知之”真。

答:正确。I与O是下反对关系,由I假可推知O真。

4.由“有的大学生是有理想的”真,推知“所有大学生都是有理想13 的”假。

答:不正确。I与A是从属(差等)关系,由I真推不出A假。

5.由“所有的古代散文都不押韵”假,推知“有的古代散文押

韵”真。

答:正确。E与I是矛盾关系,由E假可推知I真。

6.由“所有的新诗都不押韵”假,推知“所有新诗都押韵”真。

答:不正确。E与A是反对关系,由E假推不出A真。

三、根据命题的对当关系,由已知下列命题的真假,断定同素材

的其它三种命题的真假。

1.已知“某单位职工都买了电冰箱”为假。

答:这是个A命题。当A假时,同素材的E命题“某单位职工

都没买电冰箱”真假不定;I命题“某单位职工有的买了电冰箱”真

假不定;O命题“某单位有的职工没买电冰箱”为真。

2.已知“某班同学都不是会打桥牌的”为真。

答:这是个E命题。当E真时,A命题“某班同学都是会打桥牌

的”为假;I命题“某班同学有的是会打桥牌的”为假;O命题“某

班同学有的不是会打桥牌的”为真。

3.已知“有的科学家是自学成才的”为真。

答:这是个I命题。当I真时,A命题“所有的科学家是自学成

才的”可真可假;E命题“所有的科学家不是自学成才的”为假;O

命题“有的科学家不是自学成才的”可真可假。

4.已知“有的教授不是懂外语的”为假。

答:这是个O命题。当O假时,A命题“所有的教授都是懂外

语的”为真;E命题“所有的教授都不是懂外语的”为假;I命题“有

的教授是懂外语的”为真。

四、根据命题的对当关系,选择相应的命题来确定下列命题的虚

假。

1.所有青年都是积极向上的。

答:有的青年不是积极向上的。

2.有的理论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答:任何理论都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

一、下列命题是哪种直言命题?请指出命题的主项、谓项、联项、量

项及主谓项的周延情况。

1.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

答:这是个全称肯定命题(A),全称肯定量项省略;“共产党员”是主项;“是”为联项;“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是谓项。主项周延,谓项不周

延。

2.任何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

答:这是个全称否定命题(E)。全称量项“任何”;主项“困难”;

联项“不是”;谓项为负概念“不可克服的”。其主项、谓项都周延。3.有些图书是线装书。

答:这是特称肯定命题(I)。量项“有些”;主项“图书”;联项“是”;谓项“线装书”。其主项、谓项均不周延。

4.《女神》是郭沫若的诗集。

答:这是个单称肯定命题。《女神》是主项;“是”是联项;“郭沫若

的诗集”是谓项。其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5.有些学生不刻苦。

答:这个命题一般理解为O 命题:有些学生不是刻苦的。“学生”是

主项;“刻苦的”是谓项;“不是”是联项;“有些”是量项。其主项不周延,

谓项周延。

二、下列对当关系推理是否有效?为什么?

1.由“有的植物不开花”真,推知“所有植物都开花”假。

答:正确。因为O 与A 是矛盾关系,由O 真可推知A 假。

2.由“凡环境污染都对人身体有害”真,推知“有的环境污染不对

人身体有害”假。

答:正确。因为A 与O 是矛盾关系,由A 真可推知O 假。

3.由“有人生而知之”假,推知“有人不是生而知之”真。

答:正确。I 与O 是下反对关系,由I 假可推知O 真。

4.由“有的大学生是有理想的”真,推知“所有大学生都是有理想的”假。

答:不正确。I 与A 是从属(差等)关系,由I 真推不出A 假。

5.由“所有的古代散文都不押韵”假,推知“有的古代散文押韵”

真。

答:正确。E 与I 是矛盾关系,由E 假可推知I 真。

6.由“所有的新诗都不押韵”假,推知“所有新诗都押韵”真。

答:不正确。E 与A 是反对关系,由E 假推不出A 真。

三、根据命题的对当关系,由已知下列命题的真假,断定同素材的其它三种命题的真假。

1.已知“某单位职工都买了电冰箱”为假。

答:这是个A 命题。当A 假时,同素材的E 命题“某单位职工都没

买电冰箱”真假不定;I 命题“某单位职工有的买了电冰箱”真假不定;O 命题“某单位有的职工没买电冰箱”为真。

2.已知“某班同学都不是会打桥牌的”为真。

答:这是个E 命题。当E 真时,A 命题“某班同学都是会打桥牌的”

为假;I 命题“某班同学有的是会打桥牌的”为假;O 命题“某班同学有的不是会打桥牌的”为真。

3.已知“有的科学家是自学成才的”为真。

答:这是个I 命题。当I 真时,A 命题“所有的科学家是自学成才的”

可真可假;E 命题“所有的科学家不是自学成才的”为假;O 命题“有的科学家不是自学成才的”可真可假。

4.已知“有的教授不是懂外语的”为假。

答:这是个O 命题。当O 假时,A 命题“所有的教授都是懂外语的”

为真;E 命题“所有的教授都不是懂外语的”为假;I 命题“有的教授是懂

外语的”为真。

四、根据命题的对当关系,选择相应的命题来确定下列命题的虚假。1.所有青年都是积极向上的。

答:有的青年不是积极向上的。

2.有的理论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答:任何理论都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3.语言都不具有交际功能。

答:这是个E 命题。断定E 命题假可用与之有矛盾关系的I 命题或与

它有反对关系的A 命题。据常识,A 命题“语言都具有交际功能”是确知为真的命题,在这种情况下,用A 命题来确定E 命题假更有力量。

4.有的学生不是合格学生。

答:所有的学生都是合格学生。

五、对下列命题进行换质,并用公式表示。

1.青年都是有朝气的。

答:可换质为“青年不是没有朝气的”:SAP→SEˉP

2.改革家都不是怕担风险的。

答:可换质为“改革家都是不怕担风险的”:SEP→SA ˉP

3.有的句子是表达命题的。

答:可换质为“有的句子不是不表达命题的”:S IP → SO ˉP

4.. 有的人不是好人。

答:可换质为“有的人是坏人”:SOP→SI ˉP

六、下列命题能否换位?如能,进行换位,并用公式表示之;如不能,

说明理由。

1.凡改革家都是有创新意识的。

答:可换位为“有的有创新意识的是改革家”:SAP→ PIS。

2.凡畅销商品都不是劣质商品。

答:可换位为“凡劣质商品都不是畅销商品”:SEP→ PES。

3.有些电视剧不是观众欢迎的。

答:这是个O 命题,不能换位。因为O 命题的主项不周延,换位后

作结论的谓项,而结论是否定命题,其谓项周延,这样就违反了换位法的规则:“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不能变成周延的”。所以该O 命题不

能换位。

4.我国的有些发明创造是世界水平的。

答:可换位为“有的世界水平的发明创造是我国的”:SIP→ PIS。

七、下列命题能否换质位和换位质,如能,用公式表示之;如不能,

说明理由。

1.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不是社会主义的。

答:这是个E 命题。可以先换质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非

社会主义的”,再换位为“有的非社会主义的东西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SEP→ˉP IS。也可以先换位为“社会主义的(东西)不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再换质为“社会主义的(东西)是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S E P → PAS ˉ

2.不发展科学技术是要吃亏的。

答:这是个A 命题。可先换质为“不发展科学技术不是不吃亏的”,

再换位为“不吃亏的不是不发展科学技术”:SAP →ˉP E S 。也可以先换

位为“有些要吃亏的是不发展科学技术”,再换质为“有些要吃亏的不是发

展科学技术的”:SAP → POSˉ

3.有些科学家不是上过大学的。

答:这是个O 命题。可以先换质为“有些科学家是没上过大学的”,

再换位为“有些没上过大学的是科学家”:SOP →ˉP I S 。该命题不能换

位,所以不能换位质,因为O 命题换位违反规则。

4.有些外向型企业是发展快的。

答:这是个I 命题。它不能换质位,因为I 命题换质后成O 命题,而

O 命题不能换位。但是I 命题可以换位质,该命题可先换位为“有些发展快的(企业)是外向型企业”,再换质为“有些发展快的(企业)不是非外向

型企业”:S I P → PO Sˉ。

八、指出下列三段论中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以及大项、中项、小项。

1.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因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而马克思主义

者不应当割断历史。

答:马克思主义者(中项)不应当割断历史(大项)(大前提);我们(小项)是马克思主义者(小前提);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结论)。2.蝙蝠是哺乳动物,而鸟不是哺乳动物,所以,蝙蝠不是鸟。

答:鸟(大项)不是哺乳动物(中项)(大前提);蝙蝠(小项)是哺乳动物(小前提);所以,蝙蝠不是鸟(结论)。

3.有的贵重中药可以人工培植。因为牛黄是贵重中药,而牛黄可以

人工培植。

答:牛黄(中项)可以人工培植(大项)(大前提);牛黄是贵重中药(小项)(小前提);有的贵重中药可以人工培植(结论)。

4.有的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而犯罪行为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所

以,有的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答:有的违法行为(大项)是犯罪行为(中项)(大前提);犯罪行为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小项)(小前提);所以,有的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行

为是违法行为(结论)。

九、在下列括号中填上适当的符号,使之构成三段论有效式。

答:题1 无效,中项两次不周延;违反第二格“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

定的”的规则。题2 无效,大项不当周延;违反第一格规则“小前提必肯定”。题3 无效,两特称前提不得结论,中项两次不周延,大项不当周延;违反第三格规则“小前提必肯定”。题4 无效,大项不当周延;违反第四格

规则“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大前提必全称”。题5 有效。题6 无效,两

否定前提不得结论。

十一、把下列三段论省略式恢复成完整式,并指出它是否正确。

1.我们的四化建设所碰到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因为我们所碰到

的困难都是前进中的困难。

答:正确。省略的大前提:凡前进中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2.我不是班主任老师,所以,我不管学生的思想。

答:不正确。这是个省略大前提的三段论,小项是“我”,大项是“管

学生的思想”,中项是“班主任老师”。如果以中项作谓项,以大项作主项

补充大前提:凡管学生的思想的都是班主任老师。这个大前提是虚假的,虽然三段论形式有效,结论不可靠。如果以中项作主项,大项作谓项,补充大前提:凡班主任都管学生的思想。这样,大前提真实,但是,三段论形式无效,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错误。总之,这个错误的省略三段论恢复不成正确的完整式。

3.人是有缺点的,领袖人物也不例外。

答:正确。省略小前提:领袖人物也是人。其结论“领袖人物也不例

外”实际上是断定:领袖人物也是有缺点的。

4.台湾回归祖国是中国的内政,中国的内政是不容外国干涉的。

答:正确。省略结论:台湾回归祖国是不容外国干涉的。

5.不爱学生的教师不是个好教师,我是爱学生的。

答:将“不爱学生的教师不是个好教师”换位质成“好教师是爱学生的”。如果省略的是结论:我是好教师。这个三段论“中项两次不周延”(或

作为第二格缺少否定前提),无效。如果省的是小前提:我是好教师,这样,

三段论正确,属第一格AAA 式。

十二、运用三段论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三段论,其大前提是I 命题,结论能够是否定命题吗?

答:不能。因为如果大前提是I 命题,那么它的主项谓项均不周延,

而大项在大前提中无论作主项还是谓项,一定不周延;大项又是结论的谓项,按照规则2,它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因此,结论只能是肯定命题而不能是否定命题,因为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而否定命题的谓项周延。2.大前提是E 命题,小前提是I 命题的三段论,结论是什么命题?

为什么?

答:结论是特称否定命题(O)。因为根据规则4:前提中有一个是否

定的,结论必是否定的;根据规则7: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结论必是特称的。

3.如果一个有效的三段论的结论是全称的,则中项不能周延两次,

为什么?

答:因为,如果三段论的结论是全称的,小项作为结论的主项是周延

的,根据规则2,它在前提中也必须周延。如果中项周延两次,即M 在大、小前提中都周延,这样小前提的两个项都周延,因而小前提必是全称否定命题。根据规则4,结论也必是否定命题,大项在结论中是周延的,根据规则2,大项在大前提中也必须周延。加上中项在大前提中也周延,那么,大前提的两个项都是周延的,因而大前提必为否定命题。这就导致两个前提都是否定的,根据规则3,“两否定前提不得结论”。所以,如果一个有效三段论的结论是全称的,那么中项便不能周延两次。本题也可分四个格加以证明(略)。

4.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大项在前提中周延而在结论中不周延,该三段

论的形式是怎样的?为什么?

答:因为:大项在前提中周延在结论中不周延(已知),大项作结论

的谓项,结论只能是肯定命题,因为肯定命题的谓项(P)不周延;据规则4,结论是肯定的,前提不能有否定的,这样两前提必为肯定命题。为保证大项在大前提中周延,它必为全称肯定命题的主项,即大前提为PAM;这样M 在大前提中不周延,据规则1,中项在小前提中必周延,为保证M 在小前提中周延,小前提又是肯定的,小前提必为MAS;又据规则2,小

项S 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也不能周延,结论应为SIP。该三段论应

为:

十三、从对称性和传递性两方面分析下列关系命题中的关系项各表示

了何种关系。

1.他喜欢他的弟弟。

答:“喜欢”表示非对称性关系、非传递性关系。

2.元稹与白居易同时代。

答:“……与……同时代”表示对称性关系、传递性关系。

3.鲁迅比郭沫若大11 岁。

答:“……比……大11 岁”表示反对称性关系、反传递性关系。

4.甲队战胜了乙队。

答:“战胜”表示反对称性关系、非传递性关系。

5.A 概念与B 概念全异。

答:“全异”关系是对称性关系、非传递性关系。

6.A 概念真包含B 概念。

答:“真包含”关系是反对称性关系、传递性关系。

十四、下列推理是哪种关系推理?是否有效?为什么?

1.甲认识乙,所以,乙认识甲。

答:这是个对称性关系推理,无效。因为“认识”是非对称性关系,

不是对称性关系。

2.甲和乙是同学,乙和丙是同学;所以,甲和丙是同学。

答:这是传递性关系推理,无效,因为“是同学”是非传递性关系,

不是传递性关系。

3.康熙传位给雍正,雍正传位给乾隆;所以,康熙不是传位给乾隆。答:这是个反传递性关系推理,有效。

4.所有好学生都尊敬老师,高玲是好学生;所以,高玲尊敬老师。

答:这是个混合关系(三段论)推理,有效。

5.我们反对考试作弊,考生不按时交卷不是考试作弊;所以我们不反对考生不按时交卷。

答:无效,这个混合关系推理违反了规则3 和4:前提中的直言命题

必须是肯定的;前提和结论中关系命题的质必须相同。

第五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一、分析下列语句各表达什么复合命题?请写出其逻辑式。

1.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答:这是一个二支联言命题,可表示为:p∧q

2.只有发展外向型经济,才能打入国际市场。

答: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可表示为:p←q

3.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答:这是一个二支不相容选言命题,可表示为:p q

4.并不是每一个科学家都是上过大学的。

答:这是个负A 命题,它等值一个O 命题:?(SAP) ←→ SOP

5.足球的进攻方式,主要是中路突破,此外或边线进攻,或长传短切,或单刀直入。

答:这是一个四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r s

6.法律如果并且只有推开特权的大门,才能跨进人民的心。

答:这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 q

二、下列语句是否表达选言命题?如表达,各表达什么选言命题?请

写出逻辑式。

1.身体不好,或者是由于有病,或者是由于锻炼差,或者是由于营养

不良。

答:表达一个三支相容选言命题:p∨q∨r

2.这堂课是你上,还是我上?

答:表达一个二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3.这次围棋名人赛,要么小林光一取得胜利,要么马晓春取得胜利。答:表达一个二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4.雇用的女工大抵非馋即懒,或者馋而且懒。

答:表达一个二支相容选言命题,用p 表示“女工馋”,用q 表示“女

工懒”,其逻辑式为:p∨q,也可理解为三支不相容选言命题:(?p∧q) (p∧?q) (p∧q),二者等值。

三、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假言命题?如表达,各表达哪种假言命题?请

写出它们的逻辑式。

1.一人抽烟,大家受害。

答:表达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一人抽烟,那么大家受害,p

→q

2.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

宗教等等。

答:表达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q

3.如果说幼年时期的无知是天真的表现的话,那么,成年以后还满足于自己的无知就是愚蠢的表现了。

答:这个假设句不表达假言命题,而表达转折联言命题。

4.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答:表达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用p 表示"人犯我",用q 表示“我犯人”:p←→q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答:可有两种理解:一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一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用p 表示“有共产党”,用q 表示“有新中国”,可表示为:

p←q 或?p→?q [(p←q )←→(?p→?q)]

四、指出下列各对命题或其形式,哪是等值关系,哪是矛盾关系。1.商品物美价廉才能畅销。

商品畅销必须物美价廉

答:等值。前者是“只有p,才q”形式,后者为“如果q,就p”,按假言命题等值转换关系,二者等值。

2.这次会议或者他参加,或者你参加。

这次会议如果他不参加,那么你就参加。

答:等值。按选言命题与假言命题的等值转换关系,二者等值:

(p∨q)←→(?p→q)

3.如果一个人有知识,他就有能力。

有的人有知识而无能力。

答:矛盾关系。前者的形式为p→q,后者为p∧?q,按负充分条件假

言命题的等值关系?(p→q)←→ p∧?q,即 p∧?q 与p→q 相矛盾。4.只有一个人有能力,他才有知识。

有的人没有能力却有知识。

答:矛盾关系。前者形式为p←q,后者为?p∧q,用真值表判定,可

知二者是矛盾关系。

5.如果非p,就非q

只有P,才q

答:等值。根据假言命题等值转换关系,?p→?q 与p←q 等值:

(?p→?q)←→(p←q)

五、将下列假言命题或其形式转换成与之等值的另一种形式的假言命

逻辑学期末-价值与作用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逻辑学》课程期末论文 题目:普通逻辑学的价值和作用

普通逻辑学的价值和作用 或许我们觉得不用逻辑缜密的思考,不用极具逻辑的编制,我们依然在过日子。可是若是没了逻辑,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会如此凌乱不堪,毫无条理,也因而无法生活,就更无从谈生活乐趣了。其实,逻辑思维与人类为伴,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逻辑是一门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学问。“逻辑”的原意是指思想、理性、规律性等。它与日常思维、语言表达、推理论证有着密切关系。学习这门基础性与工具性的学科,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个人的理解,从形成创新思维、提高语言能力、塑造理性品格三个方面阐述逻辑学的价值和作用。 逻辑学与创新思维的形成。“所谓创新思维,是指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认识的能动作用,突破固定的逻辑通道,以灵活新颖的方式和多维的角度探求事物运动内部的机理的思维活动。”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大学生所要具备的首要素质。而创新思维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是在长期的逻辑思维基础上基于对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而产生的。 首先,它表现为一个思维过程,这一过程中固然有诸如灵感之类的非逻辑因素,但如果仅凭纯粹的想象而没有逻辑的介入,这种思维甚至有时会变成胡思乱想,对新知识、新思想的产生无多大用处。而

以逻辑为基础、与深刻的逻辑思考相结合的思维具有开创性、深刻性和系统性。正如列宁所说:“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只有熟知并应用逻辑学所研究的概念、命题、推理等思维形式来把握其科学对象,才能真正形成创新思维。其次,逻辑体系本身包涵着创新思维的思维形式。在归纳推理中,人们的认识不仅是由个别上升为一般,还通过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进行思维加工,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变化的规律。科学上很多重要理论最初往往是通过类比推理而受到启发的,许多卓越的创造发明也是由它提供线索的。 由此可见,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有机的组成部分。一个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可以更好地发挥直觉和灵感的作用,培养创新人才离不开逻辑教育。 逻辑学与语言能力的培养。逻辑与语言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思维的逻辑形式要借助相关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可以说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良好的逻辑思维方法则是有效交流的基础。我们说话的时候、写文章的时候,其实都用到了它,如果我们说话不讲逻辑就会意思表达不清楚造成歧义,使大家对此有所误解,也就因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想大家对不讲逻辑闹的笑话印象应该很深刻的。如“中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刚一听这句话觉得没有什么但仔细辨认一下就会发现问题“中国有”而“世界没有”这就是自相矛盾了,要把我们的思想正确地表达出来,第一件事情是要讲逻辑。

逻辑学试题库及答案 辛苦整理 最全版本

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这种关系叫反变关系。 3、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如金属和非金属。 4、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5、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 假;E真假不定;I 真假不定。 6、当O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A真;E 假;I 真。 7、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8、当A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E 真假不定;O为假;I 真假不定。 9、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10、在模态判断中,必然p和可能p之间是差等关系;必然非p与可能p之间是矛盾关系。 1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S,P;逻辑常项是有……不是。 12、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全称判断;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否定判断。 13、若p∨q为真,p为真,则q取值为真假不定;若q为真,则p的取值为真。 14、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 25、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上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26、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下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假的。 27、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结论应为特称否定判断。 28、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IP。 28、思维的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29若p→q为真,则当p为真时,q的取值为真;当p为假时,q的取值为可真可假。 30、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31、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形式。 32、“只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才能走向世界。”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为就算沒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也能走向世界。用符号表示为p∧ q。 33、“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南方来的都是我班同学。”上述推理违背了换位法推理中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正确的推理应为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有些南方来的是我班同学。 34、在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中,前件真则后件真,前件假则后件假。 35、“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上述假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用符号表示为 p←q 。 36、根据概念外延之间重合情况,可以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37、“苹果就是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规则,“文学可分为戏剧、散文和诗歌”,这一划分违反了划分不全的规则。 38、从关系判断的性质来看,“父母关心子女”属于非对称关系;“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属于对称关系。 三、图表题: 1、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A学生、B党员、C浙江籍学生、D大学生、E女学生、F三好学生。

逻辑学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1 某城市考上大学的学生中,女生的比例比男生高。根据这个事实,王老师认为本市女生学习比男生好。 以下哪项最能削弱王老师的结论? A、第一中学考上大学的学生中,男生的比例比女生高。 B、考生中男生的比例比女生低。 C、大多数考上大学的女生就是文科班的。 D、男生比女生更多地参加体育活动。 E、全国考上大学的学生中,男女生比例基本持平。 ■2 李教授说:矿泉水比纯净水含有更多的矿物质。所以,经常饮用矿泉水的人会增加肾结石的危险,因为矿物质会在肾脏里沉淀。 以下哪项最能削弱李教授的论证? A、有些矿物质也就是人体所必需的。 B、形成肾结石的只就是某些种类的矿物质。 C、矿物质在肾脏里沉淀的原因就是肾功能出现了问题。 D、有些经常饮用纯净水的人也有肾结石。 E、在平常的饭菜里也含有矿物质。 ■3 某三口之家节假日对瞧电视的态度如下:妈妈要瞧电视,什么节目都可以;爸爸可以不瞧电视,要瞧就瞧新闻节目;孩子可以不瞧电视,要瞧就瞧动画节目。她们根据自己的态度对以下意见表示自己的瞧法。 ①不瞧电视 ②瞧新闻节目 ③瞧动画节目 以下哪项就是不可能成立的? A、有一个人同意全部意见。 B、每个意见至少有两个人同意。 C、妈妈不同意①。 D、爸爸与妈妈都同意②。 E、孩子同意①与③。

■4 孟/关组合在雅典奥运会夺冠时,还有两对选手与她们几乎同时到达终点。在北京奥运会前,人们预测:虽然孟/关组合没有达到她们的最佳状态,但也有可能获得金牌。 以下各项中,除一项外都能提高孟/关组合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冠的概率,这不能提高夺冠概率的就是哪一项? A、孟/关组合在比赛中正常发挥。 B、那两对选手也没有达到她们的最佳状态。 C、那两对选手中有一对没有参加北京奥运会。 D、孟/关组合与那两对选手的成绩远远超过其她选手。 E、孟/关组合在比赛中超水平发挥。 ■5 李老汉说:“抗日战争期间,这里发生过屠村事件。” 以下哪一项就是李老汉说话必须预设的? A、李老汉就是屠村事件的幸存者。 B、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非常残暴。 C、中国历史上有过屠村事件。 D、中国历史上有过抗日战争那个时期。 E、李老汉从来不说谎话。 ■6 农业科学研究所对水稻品种进行施肥试验。试验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钾肥比磷肥多,则品种1号比品种2号长势好;如果磷肥比钾肥多,则品种2号比品种1号长势好。根据这个结果可以推出以下哪一项? A、除钾肥与磷肥外,品种1号与品种2号不需要其它肥料。 B、氮肥也就是水稻生长所需要的。 C、品种1号与品种2号对于肥料的要求不一样。 D、如果改变了试验的其它条件,得到的结果可能就是不一样的。 E、在相同的条件下,品种1号与品种2号都比其它水稻品种长势好。 ■7 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则不就是骑车人违反了交通规则就就是司机违反了交通规则。所以,如果骑车人没有违反交通规则,则司机违反了交通规则。 上述论证与以下哪项最相似?

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4

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品学兼优,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科研能力,具有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逻辑学专门人才。 业务素质方面: 1、硕士研究生:应掌握现代逻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利用外文文献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了解本专业的学术研究动态,具有独立开展逻辑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要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学术水准与新意。 2、博士研究生:应系统掌握现代逻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熟练利用外文文献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学术研究动态,具有在学术前沿领域从事高水平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要有较高研究深度与学术创新。 二、专业介绍 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1)现代逻辑与逻辑哲学(2)科学逻辑与科学方法论(3)辩证逻辑与创新思维(4)归纳逻辑与决策(5)语言逻辑(6)中外逻辑思想史(7)逻辑应用研究 本专业是在全国逻辑学界有重要影响的学科点之一。李廉、李志才、郁慕镛教授曾先后担任学科带头人,现任学科带头人张建军教授为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逻辑学会会长。本专业设有“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拥有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专兼职师资力量。 三、招生对象 1、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毕业、具有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生招生统一考试合格并经复试合格者,亦可招收推荐免试入学学生。 2、博士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研究生,经博士生入学考试并复试合格者,亦可招收直接攻博或硕博连读学生。 3. 直博生:优秀本科毕业生。 四、学制年限 1.硕士研究生:三年。 2.博士研究生:三年。 3.直博生:学制五年 五、课程设置 (一)硕士阶段课程清单,专业课程设置的详细信息见本方案附件。 A类: 政治理论学位课程: 必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选修课程(任选一门):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1学分)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只有年满十八周岁,他才有选举权"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 。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 ,逻辑变项是_________ 。 2.若p取值为真,q取值为假,则"p或者q" 取值为。 3.根据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如果SEP取值为真,则SAP取值为,SIP取值为,SOP取值为。 4.论证是由、和三个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 B. 对称但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A.主项和谓项 B. 主项和量项 C. 谓项和联项 D. 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 A. AS B. E C. E D. IS 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 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或某乙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罪 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 B. 某甲可能是凶手 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 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D. 或然性推理 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A.求同法 B.求异法 C. 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 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的逻辑错误。 A.虚假论据 B.预期理由 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犯罪分子是应受法律制裁的,这个被告应受法律制裁,所以,这个被告是犯罪分子。"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2. 运用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所有正当防卫都不是违法行为"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为什么? (1)并非有的正当防卫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是非正当防卫 (3)有的非违法行为不是正当防卫 3."这个案件的凶手是甲或者乙,现已查明甲是这个案件的凶手,所以,乙不是这个案件的凶手。"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4."如果甲是有罪的,则乙也是有罪的;现已认定乙是有罪的,所以,甲也是有罪的?quot;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5."只有案发时甲在现场,甲才是凶手;现已认定甲不是凶手,所以,案发时甲不在现场。"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6.同时断定"我们车间所有的产品是合格品"与"我们车间有的产品不是合格品"两个判断为真或为假,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若违反,则违反什么规律?为什么? 四、分析题(10分) 证明:三段论第一格"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 五、综合题(10分) 已知:(1)若甲和乙都参加律师考试,则丙不参加律师考试; (2)只有乙参加律师考试,丁才参加律师考试; (3)甲和丙都参加了律师考试; 问:乙和丁是否都参加了律师考试?请写出推导过程。 六、表解题(8分) 用真值表判定下列推理是否正确: 如果是法律专业的学生,就要学习逻辑学;黎明是法律专业的学生,所以,黎明要学习逻辑学。 其推理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逻辑学试卷及其答案三

逻辑学试卷(三)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在“并非‘当且仅当p,才q’中,逻辑常项是。 2.论证是由、和三部分组成的。 3.在形成假说的阶段,主要应用推理和推理。 4.根据普通逻辑的律,若“王强是党员”为假,则“王强不是党员”为真;根据律,若“王强是党员”为真,则“王强不是党员” 为假。 5.在“逻辑形式中的项只有逻辑常项和变项”这一判断中,“逻辑形式中的项”与“逻辑常项”在外延上具有关系;“逻辑常项”与“变项”具 有关系。 6.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主项与谓项均不周 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7.一个有效的第三格三段论式,其大前提若为MIP,则其小前提应 为,结论应为。 8.属概念与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和 的逻辑根据。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说明: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把它的标号写在括号内。) 1.“小丁与小王是同学”这一判断是( )判断。 (1)全称(2)特称(3)关系(4)联言 2.在不完全归纳推理中,结论的知识( )前提的知识范围。 (1)少于(2)等于(3)超出(4)有时等于有时超出 3.“并非可能p”与“并非可能非p”之间具有( )关系。 (1)矛盾(2)差等(3)反对(4)下反对 4.若肯定p∧﹁q,而否定p→q,则( )的要求。 (1)违反同一律(2)违反矛盾律(3)违反排中律(4)不违反逻辑基 本规律 5.关系推理(一)“A与B不等值;B与C不等值;所以,A与C不等值” 与(二)“A蕴涵B;B蕴涵C;所以,A蕴涵C”( )。 (1)都是有效的(2)都是无效的(3)(一)有效(二)无效(4)(一)无效 (二)有效 6.若“所有P是S”与“有的S不是P”均真,则S与P之间的外延关系 是( )关系。

试论逻辑学的社会功能

四川师范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试论逻辑学的社会功能 姓名: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试论逻辑学的社会功能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中文摘要】:有人说,在人类文明史上,或许没有哪一个词像“逻辑”这样重要。说它重要,是因为它特殊的研究对象——思维。人是思维的动物,而逻辑是思维的法则。逻辑学是研究纯粹理念的科学,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纯粹理念之科学,这样的称谓往往让人望而却步。但事实上,无论是对于科学研究还是对于生活而言,逻辑学都是基础,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就体现出逻辑学的工具性。本文从逻辑学特殊的研究对象入手,通过对逻辑学的工具性和全人类性的深刻分析,论证了逻辑学对社会进步、社会民主进程、科学创新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逻辑学社会功能逻辑思维工具

目录 一、“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第5-8页(一)逻辑学的产生发展................................................第5-6页(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第6-7页(三)逻辑学的学科地位..........................................第7—8页二、“逻辑学”的性质.............................................第9-10页(一)逻辑学是认识的工具.......................................第9-10页(二)逻辑学是表达的工具 (10) (三)逻辑学是研究的工具 (10) 三、“逻辑学”的社会功能…………………………………第11-13页(一)对社会而言,逻辑学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 ………………………………第11-13页 1.逻辑学促进科学发展……………………………………第11-12页 2.逻辑学推动民主进程……………………………………第12-13页(二)对个人而言,逻辑学具有认清真相、撇清谬误的功能 ………………………………第13-15页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卷号:6122《法律逻辑学》试题(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SEP 、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SIP 。 2、如果一个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假的,则其结论一定是假 的。 3、根据不矛盾律,可以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判断假。 4、“如果某甲犯了杀人罪,则其应受法律制裁”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或p→q ,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 p、q 。 5、选言判断可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两种。 6、“如果毕业论文不及格,那么他就无法按时毕业。”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为p→q或如果p,那么q,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p和q。 7、某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MOP.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OP 。 8、任何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 9、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 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杭州人是讲卫生的”这一判断中,“杭州人”是( A )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负概念 D、单独概念 2、如果A、B两个判断不同真,可同假,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C ) A、差等关系 B、矛盾关系 C、反对关系 D、下反对关系 3、正确进行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应当(C ) A、否定前件就是否定后件 B、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C、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 D、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 4、“所有的S是P”与“没有S是P”之间具有( A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5、同时否定SAP与SOP则( C ) 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6、全称否定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B ) A、SAP B、SIP C、SOP D、SEP 7、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为真的是( C )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 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 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 法中的 。 、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 共20分) 1、“”与“”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 )

管综专硕不考逻辑学专业知识是误区

管综专硕:不考逻辑学专业知识是误区 每年大纲解读的时候,包括很多逻辑老师在讲解MBA、MPA、MPAcc课程的时候,总是告诉学员或者考生们,大纲明确说明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由此得出结论,不考逻辑学的专业知识,主要考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和综合,以集相应的判断、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试题题材涉及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个领域,但不考查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参加专业联考的童鞋们,一定记住了。别再误读误解大纲了。 一般情况下,在逻辑学家或者研究逻辑的学者眼中,所谓的逻辑学专业知识主要指的是现代逻辑知识,比如数理逻辑。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关于推理、证明等问题的学科就叫做数理逻辑。也叫做符号逻辑。简而言之,数理逻辑就是精确化、数学化的形式逻辑。它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基础。新的时代将是数学大发展的时代,而数理逻辑在其中将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在管理类联考中当然不考这些内容。比如数理逻辑的主要分支包括:逻辑演算(包括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模型论、证明论、递归论和公理化集合论。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科学有许多重合之处,两者都属于模拟人类认知机理的科学。许多计算机科学的先驱者既是数学家、又是逻辑学家,如阿兰·图灵、邱奇等。这些分支显然都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才能掌握,因此在专硕考试中这些内容都是不考的。 那在逻辑学家或者学者眼中,到底逻辑要考哪些内容呢?其实,根据2014年管理类大纲提示的内容,主要是传统逻辑的内容。这些内容在逻辑学者眼中,其实就是常识。但是考生注意了,逻辑学家认为的常识我们普通人不一定都掌握了。我们在看看传统逻辑主要研究哪些内容。逻辑是探索、阐述和确立有效推理原则的学科,最早由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创建的。而传统逻辑中的诸如概念、定义、命题、四谓词理理、推理,三段论、反驳、论证、谬误等等都是在亚里士多德哪里得到发扬光大的,从此逻辑才成为了一门学科。其实,这些对于没有学过逻辑的人来说就是专业知识了,比如什么是逻辑方阵、逻辑对当关系等等,不经过专门的训练,这些知识是不会天生和亚里士多德的想法一致的。 写到这些,高榜教育逻辑教研室徐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我们天天给大家讲的命题逻辑推理逻辑论证逻辑等知识其实是带有一定专业性的,我们一定得好好把这些基本的逻辑知识掌握了,才能快速准确的解答逻辑相关试题。在逻辑考试大纲中其实不难概括出逻辑考试的三大能力需求。第一种能力就是演绎推理能力,这种题目在近两年的考试中都是超过了60%;第二种能力是评价论证的能力,主要包括前提假设、加强支持、削弱质疑、解释评价等类型题目的考查,这种能力是近二十年年来批判性思维思潮的延续,主要测查考生理性看待推理,公平合理的对待论证,不要凭感性认识就对论证做评价;第三种能力是了解概括能力,这种能力应该来说是归纳和类比思维里面比较精华的部分,考生要掌握相关的从弱原则、一致原则以及整体原则。 通常我们培训的目标是60分的总分,让考生达到54分左右的成绩,这个是比较理想的。通常情况下,逻辑不参加培训的平均分只有20-30分,因此参加辅导是很有必要的。一般我们比较理想的是逻辑中演绎推理错误保证在1-2题,评价论证能力错误在1-2题,理解概括能力保证不错,这样就可以拿到52分以上的好成绩。若是初数和写作发挥正常,总分在140分以上是不难的。

逻辑学的作用

逻辑学有什么作用 关于逻辑学的价值和意义,有一种“社会功能说”,即强调逻辑学的社会功能,比如能够培养科学精神和提高人文素质,有利于道德教化和心理调节,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等。这种“社会功能说”有一定道理,但总给人一种抽象、空洞的感觉,不知道这么重要的社会功能在实践中怎样才能实现。其实,准确把握逻辑学的价值和意义,还是应该从逻辑学最基本的作用入手,不能将其抽象化、空洞化,以至于无法实现。 人们在思考、写作、说话过程中,要使用概念、作出判断陈述、进行推理论证。逻辑学的基本作用,就是帮助人们正确使用概念、准确作出判断陈述、有效进行推理论证。这三种基本作用,通过学习逻辑知识、掌握逻辑方法,经过可操作、可实施的逻辑训练,是能够具体实现的,这也是体现逻辑学社会功能的基础。 正确使用概念。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正确使用概念是正确思维的基础。正确使用概念的要求是,概念要明确清晰,不能含混不清;概念内涵要确定,不能混淆概念,更不能偷换概念;要明确概念的语境,不能随意改变概念语境。在社会生活乃至学术研究中,不能正确使用概念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例如,在使用一个概念时,对概念的含义不清楚,思维模糊混乱,不能准确表达思想观点;在讨论问题时,混淆概念甚至偷换概念,各执一端,不仅没有把问题讨论清楚,反而把问题搞得更混乱;随意改变概念语境,把一个特定语境中的概念移植到另一个语境中,导致思想认识混乱。概念混乱是思维混乱的重要原因。当前社会上一些模糊认识、片面观点、极端心理,同人们思维中概念混乱有直接关系。消除思想混乱,应从消除概念混乱做起。 准确作出判断陈述。判断陈述反映思维对象的情况和特征。作出准确的判断陈述,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本要求。判断陈述的逻辑特征包括质的特征(肯定或否定)、量的特征(所有、有些、个别),以及内部结构特征(联言陈述、选言陈述、条件陈述等)。在思维活动中,准确运用判断陈述形式,才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情况和特征。要准确反映事物的性质,不能混淆肯定与否定,该肯定就肯定,该否定就否定,不能把“是”说成“不是”,也不能把“不是”说成“是”。要准确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思维的内容 b.逻辑常项 c.变项 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 )。 a.逻辑常项相同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3、“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概念属于( )。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普遍概念 d.负概念、。4、如果( ),那么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 a.a与b全异 b.a与b同一 c.a与b交叉 d.a真包含于b 5、“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和“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这两个判断中,“及格”和“不及格”两个概念之间( )。 a.都是矛盾关系b.都是反对关系c.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d.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 6、将“母项”概括为“划分”,限制为“子项”,则( )。 a.概括和限制都对 b.概括和限制都错 c.概括对,限制错 d.概括错,限制对 7、如A为“《孔乙己》”,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 a.A真包含于B b.A与B相容 c.A与B全异 d.A与B交叉8、若用“Ds就是Dp”表示定义公式,则犯“定义过窄”的错误是指在外延上( )。a.Ds等于Dp b.Ds真包含于Dp c.Dp真包含Ds d.Ds真包含Dp 9、若A是划分的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10、在①“中国人是勤劳的”和②“小王是中国人”中,“中国人”( )。a.都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c.在①中是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非集合概念 d.在①中是非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集合概念 1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把这句话作为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同语反复 b.循环定义 c.定义过宽 d.定义过窄12、在性质命题中,决定命题形式的是( )。 a.主项和谓项b.主项和量项c.联项和量项 d.谓项和量项 13、下列命题形式真假情况为三真二假的是( )。a.S A P b.S E P c.S I P d.S O P 14、当具有SIP形式的性质命题为真时,概念S与P之间一定是( )。 a.全同关系 b.属种关系 c.交叉关系 d.相容关系15、“没有S不是P与“S不都是P”这两个命题形式之间的关系是(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差等关系16、若两个性质命题变项都相同,而常项都不同,则这两个性质命题( )。 a.可同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同假 c.不同真,可同假 d.不同真,不同假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2)

.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错选不得分也不扣分)(2*13分) 1、“所有人都是有缺点的”与“并非所有人都不是有缺点的”,这两个判断之间具有()。 B A、矛盾关系B、反对关系C、差等关系D、下反对关系 2.在下列概念中,()是单独概念。 D A、非洲国家B、省人代会C、高等院校D、亚洲 3、棉花能保温,积雪也能保温。据测定,新降落的雪有40%到50%的空隙,棉花是植物纤维,雪是水的结晶,很不相同,但两者都是疏松多孔的。可见,疏松多孔的东西可以保温。A A、求同法 B、差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4、.“大学生在高等院校学习,小李在高等院校学习,所以,小李是大学生。”这个三段论违反以下哪一种错误()?D A、大项不当周延 B、小项不当周延 C、四概念错误 D、中项不周延 5、城市运动会举行女子万米比赛决赛,湖北、湖南和云南各有三名运动员参赛。赛前,甲乙丙丁四位体育爱好者一起预测赛事结果。 甲:湖北队实力最强,这次决赛前三名,非湖北队莫属; 乙:湖北队没那么强,金银铜牌湖北队顶多拿一个; 丙:我认为湖南队或者云南队会拿到牌; 丁:第一名如果不是湖北队,就应该是湖南队。 比赛结束后的结果,发现上述四人的预测,只有一人言中。现在问: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该项比赛的结果?A A、第一名湖北队,第二名湖北队,第三名湖北队。 B、第一名湖北队,第二名湖南队,第三名云南队。 C、第一名湖南队,第二名湖北队,第三名云南队。 D、第一名云南队,第二名湖北队,第三名湖北队。 6“大学生在高等院校学习,所以,在高等院校学习的是大学生。”这个推理违反以 下哪一种错误()?D A、大项不当周延 B、小项不当周延 C、四概念错误 D、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7、机修工和小轿车的比较恰恰类似于以下哪个对象和人体的比较? 以下四个选项,哪项最合适这种比较?B A、办事员 B、医生 C、修理工 D、狗 8、在下列真值形式中,()与“p∧q”之间的真假关系是矛盾关系。B A、?p∧q B、p→?q C、?q∧p D、?p∧?q 9、在黑、蓝、灰、白四种从深至浅排列的油漆中,一种油漆只能被比它自身或者比它颜色更深的油漆所覆盖。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以下哪一项或者哪几项,最确切地概括了能被蓝色覆盖的颜色?B (1)这种颜色不会是蓝色。 (2)这种颜色不会是黑色。 (3)这种颜色不如蓝色深。 A、只有(2) B、只有(3) C、只有(1)和(2) D、(1)、(2)和(3) 10、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推理形式是()。A A、SAP,所以,SIP B、SIP,所以,SOP C、SEP,所以,并非SOP D、SOP,所以,并非SEP 11、在过去几年中,娱乐消费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大幅提高,电影院的收入却一直在下降。 影院界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录像带出租业的发展抢了电影院的生意。以下答案选项 均属实,其中拿一个选项最有力地削弱了上述观点?C A、租借录像带的费用远远高于看电影。 B、在消费者中,仍然有一部分人喜欢看电影。 C、在录像带出租业繁荣之前,电影院的生意就已经呈下降趋势了。 D、许多电影制片厂通过出售他们影片的录像版权获得大笔收入。 12、国家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说:现在大学生家庭困难情况比以前大有改观。因为, 现在课余要求学校安排勤工俭学的学生是越来越少了。 上述结论可由以下哪个假设推出?C A、现在的大学生父母亲的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这使得大学生不再需要勤 工俭学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了。 B、尽管家境有改善,学生也应当参加勤工俭学来锻炼自己。 C、课余要求学校安排勤工俭学是学生家庭是否困难的一个标志。 D、大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业上,勤工俭学的人就少些了。 13、开展国际营销的企业,一旦在某国外市场建立一套广泛的销售网络并取得销售显著 增长,就应该在国外市场采取与本国类似的营销策略。因此,在开创初期或在才建 立销售代表处的国外市场上,需采取与本国不同的营销策略。 以上哪项若为真,最支持上文中的结论?D A、国外市场与本国市场上销售网络可以完全相同。 B、广泛的营销网络要优于不发达的销售网。 C、某些国家经济比其他国家发展迅速。 D、比较起来,大型的国外市场比小型的更能适应本国营销策略。 二、双项选择题:(有2个可选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不得分也不扣分)

哲学专业解读:逻辑学

哲学专业解读:逻辑学 一、专业解析: (一)学科简介 逻辑学是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逻辑学是研究纯粹理念的科学,所谓纯粹理念就是思维的最抽象的要素所形成的理念。由亚里士多德创立。 在这部分初步论逻辑学的概念里,所包含对于逻辑学以及其他概念的规定,也同样适用于哲学上许多基本概念。这些规定都是由于并对于全体有了综观而据以创立出来的。 我们可以说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但是只有思维本身才构成使得理念成为逻辑的理念的普遍规定性或要素。理念并不是形式的思维,而是思维的特有规定和规律自身发展而成的全体,这些规定和规律,乃是思维自身给予的,决不是已经存在于外面的现成的事物。 (二)培养目标 应掌握现代逻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利用外文文献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了解本专业的学术研究动态,具有独立开展逻辑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要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学术水准与新意。 (三)研究方向 01现代逻辑与逻辑哲学 02科学逻辑与科学方法论 03辩证逻辑与创新思维 04中外逻辑思想史 05思想分析技术 06语言逻辑 07现代逻辑在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各个招生单位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上以南京大学为例) (四)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611哲学综合 ④914形式逻辑(含符号逻辑基础) (各个招生单位考试科目略有不同,以上以南京大学为例) (五)相近学科 与此专业相关的学科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法学理论,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人类学,社会学,文艺学。 二、推荐院校: 以下院校是该专业研究生院实力较强者,建议选报:

浅谈逻辑学的性质及其主要作用

浅谈逻辑学的性质及其主要作用 ——生活中的逻辑学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在探讨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来研究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在科技爆时代,逻辑学在个人认识和教育领域的运用。 关键字:逻辑学、研究对象、性质、作用 现当代逻辑科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科学,既有人文社会科学特色更有自然科学属性。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广泛进行现当代逻辑科学的素质教育,不但有助于推进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而且是加速培养二十一世纪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无可置疑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举措,因为逻辑科学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如思维教育功能、品德教育功能、科学教育功能、创新教育功能等。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的一门学问,而推理是由概念、命题组成的,不同的命题形成不同的推理。普通逻辑学在研究命题时,主要是从二值逻辑(任一命题具有且仅有“真”或“假”二值之一的各种逻辑(包括数理逻辑)系统的统称。)的角度研究命题逻辑形式的逻辑值与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关系。本文主要通过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来研究逻辑学的性质及其作用。通过逻辑学的理论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逻辑的研究对象。 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和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以思维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除逻辑外,还有社会学、哲学和心理学。具体讲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研究对象来看,社会科学研究的是社会各方面的现象,发现其规律性,从而指导人们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逻辑科学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它以人的思维为研究对象,大体上讲,它是一门研究人的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尽管人的思维也有一定的社会性,但就思维现象的本质而言,与社会现象是有巨大差别的,这主要表现在人的思维具有相当程度的生物性、自发性、机械性和程序性。其次,大多数社会科学,如政治学、哲学、语言学、文艺学、法学、教育学等,都有一定程度的阶级性和民族性,但就现代意义上的逻辑科学而言,它是以全人类的思维为研究对象的,不存在丝毫的阶级性和民族性,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的人,对逻辑知识的发现、认识、掌握或许带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就其本质而言,逻辑科学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学科更有相似性,其知识要点和基本原理是统一和相通的,更具有全人类性。再次,从逻辑科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尽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多领域的实践活动(如生产、论辩、讨论、教学等)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对逻辑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就逻辑学革命性发展而言,起巨大推动作用的不是社会科学和社会实践,而是数学、心理学学科的发展与需要。 对事物的认识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感性认识阶段,二是理性认识阶段。所谓感性认识,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人们通过感官来认识对象的信息。其反映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直接性,即感官同认识对象发出的信息必须直接接触,二是表面性,它仅仅是对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人们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光有感性认识是不够的,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处理事情时只有用理性的思维才能做的更好。所谓理性认识,就是人们把感性认识所得来的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比较、加工和制作,形成概念,并由概念构成判断,由判断进行推理,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其反映形成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页脚内容1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 填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逻辑常量 和 逻辑变量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负概念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真 ,q 为 真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重言式 、 矛盾式 还是 非重言的可真式 。 5、直言命题的 主项 和 谓项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否定式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不当记者的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全同 关系和 真包含于 关系。

页脚内容2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 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的 共变法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真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真实性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 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 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q p ∧”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b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 使用语词“人”的是 ( d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c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在“ p”中,逻辑常项是()。 2.在的空括号内,填入变项符号(),可构成有效的推理式。 3.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数量”来考虑所属的种类,语句“贵阳是城市”中的“城市”属于()概念。 4.在关系概念“全同、真包含于、交叉、矛盾”中,属于反传递关系的是()。 5.从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中,“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是()。 6.从真假条件考虑,当q()时,p无论是真是假,()总是真的。 7.在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求异法的特点是()。 8.根据变通逻辑基本规律中()律,当“只有小王上场,甲队才能获胜”为真,联言判断()为假。 9.如取值为假,则()取值为()。 10.在“氧化铁不是有机物,因氧化铁不含碳,而凡有机物都是含碳的”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中表示中项的语词是()。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中,如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那么它们() ①常项和变项都相同②常项相同,变项不同③常项和变项都不同 ④常项不同,变项相同 2.普通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的是()。 ①前提的真假②前提与结论的内容联系③结论的真假

④前提与结论间的形式联系 3.如肯定,而否定,则()的要求。 ①违反同一律②违反矛盾律③违反排中律④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4.一个有效的三段论的小前提是E判断,其大前提是()。 ①MAP ②PAM ③MEP ④PIM 5.“《家》、《春》、《秋》是巴金的小说”和“《家》、《春》、《秋》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这两个判断()联言判断。 ①都是②前者是而后者不是③都不是④前者不是而后者是 6.a“甲班学生都是上海人”和b“甲和乙都是上海人”,这两个判断()。 ①都是A判断②a是A判断,b不是③都不是A判断 ④a不是A判断,b是 7.若与均真,则()。 ①p与q均真②p真q假③p假q真④p与q均假 8.由并非SAP可推出SOP,其根据是逻辑方阵中的()关系。 ①矛盾②反对③下反对④差等 9.据真值表,以下判断形式中与具有等值关系的是()。 ① ② ③ ④ 10.已知必然P真,可推出()。 ①非P真②可能非P假③P假④必然非P不假 11.下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①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②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