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光伏发电毕业论文---光伏发电并网逆变控制器系统的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光伏发电并网逆变控器制系统的设计THE RESERCH ON PHOTO VOLTAIC GRII-CONNECTED INVERTER题目光伏发电并网逆变控制器系统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 200814240119系别物电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届别 2011指导教师职称讲师摘要 (3)第一章绪论 (4)1.1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4)1.2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研究的目的 (5)第二章光伏发电并网逆变控制系统的理论分析 (7)2.1太阳能发电并网系统总拓扑图 (7)2.2逆变器的电路原理 (8)2.2.1 逆变器的电路原理 (8)2.2.2 逆变器的逆变传统技术 (8) (10)2.3 并网逆变 (11)2.3.1 电路结构 (11)2.3.2 系统的总体方案 (11)2.3.3 前级boost电路的工作原理 (11)2.3.4主电路参数的选取 (13)光伏系统最大功率跟踪的方法 (15)逆变器驱动电路 (17)第三章硬件电路 (19)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21)4.1 基于AT89C51的系统软件设计 (21)4.2 系统的主程序流程图 (24)4.3逆变控制程序设计 (24)4.4中断和键盘子程序设计 (27)参考文献 (31)摘要世界环境的日益恶化和传统能源的日渐枯竭,促使了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发展。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太阳能资源受到了各国的重视,各国相继出台的新能源法对太阳能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中,光伏并网发电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仅在过去五年,光伏并网电站安装总量已达到数千兆瓦。
而连接光伏阵列和电网的光伏并网逆变器便是整个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关键。
本文根据逆变器结构以及光伏发电阵列特点,提出了基于DC-DC和DC-AC两级并网逆变器的结构。
基于DC-DC和DC-AC电路的相对独立性,分别对DC-DC和DC-AC 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DC-AC的工作原理。
并网逆变控制器设计是本文的重点,包括逆变器驱动电路的设计、逆变器驱动电路的软件编程以及并网过程中直流侧欠电压、直流侧过电压、交流侧电流等硬件电路的设计。
《2024年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范文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其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价值。
而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直接并入电网的系统,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对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进行详细介绍。
二、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概述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电池板、逆变器、控制器等组成。
其中,光伏电池板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逆变器则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以供使用;控制器则负责控制系统的运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该系统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农业等领域。
三、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技术方面,新型光伏材料的研发和优化,提高了系统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逆变器技术的进步使得系统能够更好地将电能转换为可用的交流电;控制策略的优化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在应用方面,该系统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内容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结构与组成的研究:包括光伏电池板、逆变器、控制器等部件的研究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2. 新型光伏材料的研究:研究和开发新型的光伏材料,提高光伏电池板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3. 逆变器技术的研究:研究和改进逆变器技术,提高其转换效率和可靠性。
4. 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研究和优化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5. 系统应用与推广的研究:研究该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以推动其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五、结论与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系统的智能化、高效化和低成本化。
太阳能三相并网技术研究——毕业论文

摘要太阳能并网系统的控制目标是实现正弦电流并网,使其工作在单位功率因素并网模式。
并网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直接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供电质量,正因为如此,并网逆变器输出电流控制策略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研究的一大热点,在本论文的研究设计中,我们采用的是近年兴起的空间矢量控制技术(SVPWM),它具有谐波小,直流电压利用率高,易于数字化实现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太阳能并网发电中。
本文通过对三相并网逆变器进行连接负载和并网接入,分析了SVPWM控制技术的原理以及SVPWM控制技术在此次太阳能三相并网逆变器中控制作用。
SVPWM控制技术根据α-β复平面空间中的状态开关矢量,直接合成参考电压空间矢量,进行相关矢量作用时间的求取,计算量适中,实时性好,逆变器输出电流谐波小,同时给出了相关的数学推导来证实相关原理和算法理论,然后根据这一理论利用MATLAB/SIMULINK动态仿真工具来实现对SVPWM控制算法的动态仿真。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建立了基于SVPWM控制技术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的仿真模型,利用模型进一步分析了SVPWM控制技术在并网逆变器中的应用与实现,最后给出了仿真波形,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达到了设计指标,符合预期设想。
在世界能源形势日益紧张的今天,SVPWM控制技术在逆变节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空间矢量脉宽调制;逆变技术;动态仿真;矢量控制;SIMULINKABSTRACTSolar energy grid system control goal is to realize the sine current grid, make its work in the unit power factor grid pattern. Grid inverter output current wavef orm directly influence (pv) power system of power supply quality, because of this, grid inverter output current control strategy is to solar power system one of the hot spot,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design, we use is the space of the rise in recent year s of vector control (SVPWM), it has the harmonic small, dc voltage efficiency is high, easy to digital realizable, is widely used in the solar energy grid generation.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three-phase grid inverter for connects the load and grid access, analyzes the principle and the SVPWM control technology in the solar energy SVPWM control technology in the three-phase grid inverter control function. SVPWM control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alpha β complex planar space vector of the state switch, the direct synthesis of reference voltage space vector, relative vector effect time deriving, moderate amount of calculation, good real-time, inverter output current harmonic small, and presents the related mathematical reasoning to confirm related principles and algorithm theory, and the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using MATLAB/SIMULINK tool to achieve the dynamic simulation of SVPWM control algorithm of dynamic this design, we established based on SVPWM control technology of the three-phase grid inverter simulation model, using the model to analyze the SVPWM control technology in the grid inverter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finally presents the simulation waveform,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analyzed,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o reach the design ind ex, in line with expectations. In the world energy situation of increasingly scarce today, SVPWM control technology in energy conservation in inverter has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s.Key words: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inverter technology;dynamic simulation;vector control;SIMULINK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1 绪论 (1)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国内外研究现状 (2)本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5)2 太阳能三相并网逆变器的结构设计 (6)太阳能三相并网发电总体结构介绍 (6)太阳能三相并网逆变电路系统结构 (7)LC滤波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9)3 基于SVPWM控制的太阳能三相并网逆变器原理 (11)SVPWM基本原理 (11)SVPWM法则推导 (13)SVPWM控制算法 (16)SVPWM的物理意义 (22)4 太阳能三相并网逆变器的仿真研究 (24)基于SVPWM控制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系统 (24)MATLAB/SIMULINK简介 (24)基于SVPWM控制技术的三相并网逆变器仿真 (25)结束语 (34)参考文献 (35)附录一 (36)附录二 (37)附录三 (38)致谢 (39)1 绪论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成为了国际社会公认的理想替代能源。
光伏发电系统建模及其仿真(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论文)题目:光伏发电系统建模及其仿真光伏发电系统建模及其仿真摘要伴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清洁能源的发展进程被大大的推进了。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以其没有污染,安全又可靠,能量随处可以得到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无论从近期还是远期,无论从能源环境的角度还是从边远地区和特殊应用领域需求的角度考虑,太阳能发电都极具有吸引力。
那么对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则就变得既有价值又有意义。
通过对光伏发电系统的理论研究学习,建立了完整的光伏发电系统体系,本文深入的研究了光伏电池在不同光照强度、不同温度下的电压、功率输出特性。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技术,以及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的仿真结果。
讨论了多种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且分别讨论学习了在光伏并网和独立发电系统情况下的逆变器和MPPT的控制,并建立了仿真模型,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且在最后论述了孤岛效应的产生和反孤岛策略,用电压频率检测法完成了孤岛检测与保护。
关键词:光伏电池,逆变器,最大功率点跟踪,孤岛效应, MATLAB仿真AbstractWith the growing energy crisis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clean energy is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Solar energy as a new kind of energy for its no pollution,safe and reliable,widely available energy advantages, such as more and more get the favor of people。
No matter from the near future or long-dated and, no matter from the Angle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or from remote areas and special applications demand point of view,solar power generation is extremely attractive。
毕业论文——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中南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TMS320F2812的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完成时间2012—5-20目录摘要英文摘要第一章绪论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2 光伏发电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
2。
1 国内光伏发电的现状及前景1。
2.2 国外光伏发电的现状及前景1。
3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第二章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原理2.1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组成2.1。
1 光伏列阵2.1.2 光伏并网逆变器2。
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MPPT控制策略2。
2.1 光伏列阵输出特性2.2.2 MPPT控制方法2。
3 逆变器的控制策略研究2.3.1 电流跟踪控制策略2.3.2 电压跟踪控制策略2.3。
3 双环控制策略第四章两级式单相光伏并网系统的设计及工作原理3。
1 系统的总体方案3。
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3。
2。
1 前级(DC/DC)电路的工作原理3.2。
2 后级(DC/AC)电路的工作原理3。
3 主电路的设计3.4 控制电路的设计3。
4。
1 TMS320F2812的介绍3.4。
2 数字PI调节器的设计第三章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仿真建模4。
1 光伏列阵模块仿真4。
2 MPPT模块仿真4.3 PWM波形成模块仿真4。
4 逆变器控制模块仿真4.5 逆变器跟踪电网控制模块仿真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总结5。
2 展望参考文献摘要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输送到电网上的系统。
近些年来,随着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成为各国研究和发展的热点。
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设计一套基于TMS320F2812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光伏发电现状与发展。
然后以单相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分析研究,包括对系统的拓扑结构、控制策略、参数的选择、最大功率点跟踪以及孤岛效应问题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2024年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范文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篇一摘要:本文着重研究了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原理、组成、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的原理及其应用。
接着,分析了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并网逆变器等核心组件。
同时,通过实例介绍了该系统的实际运用,探讨了目前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一、引言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变和环保意识的提升,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作为利用太阳能发电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对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原理及应用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然后通过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最终并入电网系统供用户使用。
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即在光照射下,太阳能电池板内的半导体材料产生光生电势差,从而产生电流。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农业等领域。
在家庭领域,该系统可以提供清洁、高效的电力供应;在工业领域,该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绿色能源,降低能源成本;在农业领域,该系统可以用于农田灌溉、温室供电等。
三、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的装置。
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发电效率。
2. 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的关键设备。
其性能稳定、转换效率高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3. 支架及安装结构:用于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保证其正常工作。
4. 控制器及其他辅助设备:如最大功率点跟踪器、防雷设备等,用于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实际运用及面临的问题目前,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仍面临一些问题,如系统成本较高、受天气影响较大、电网接入问题等。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PVsyst运用)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PVsyst运用) 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题目: 北京市发电系统设计课程: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电气0703 姓名: 严小波指导教师: 夏扬完成日期: 2011年3月11日扬州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目录1光伏软件Meteonorm和PVsyst的介绍---------------------------------------------31.1 Meteonorm--------------------------------------------------------------------------31.2 PVsyst-------------------------------------------------------------------------------42中国北京市光照辐射气象资料-------------------------------------------------------113独立光伏系统设计----------------------------------------------------------------------133.1负载计算(功率1kw,2kw,3kw,4kw,5kw)-----------------------------133.2蓄电池容量设计(电压:24V,48V)----------------------------------------133.3太阳能电池板容量设计,倾角设计--------------------------------------------133.4太阳能电池板安装间隔计算及作图。
-----------------------------------------163.5逆变器选型--------------------------------------------------------------------------173.6控制器选型--------------------------------------------------------------------------173.7系统发电量预估--------------------------------------------------------------------182扬州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第一章光伏软件介绍一、MeteonormMeteonorm软件是一款分析各地的气象资料软件,包括当地的经度,维度,海拔高度,以及太阳辐射度等重要资料,要想设计当地的光伏发电系统,当地的气象资料必须准确,且完整,Meteonorm软件比较好的提供了各地的气象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长,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也日益突出。
地球中的化石能源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被消耗尽。
随着化石能源的减少,其价格也会提高,这将会严重制约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可再生能源是满足世界能源需求的一种重要资源,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来讲更加重要。
其中太阳能资源在我国非常丰富,其应用具有很好的前景。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变为与市电同频同相的交流电,并回馈电网。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并网逆变器,在本文中对于单相并网逆变器硬件进行了建摸及设计。
给出了硬件主回路并对各部分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同时选用TI公司的DSP芯片TMS320F2812作为控制CPU,阐述了芯片特点及选择的原因。
并对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及软件实现进行了研究。
文中对于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跟踪(MPPT)技术作了阐述并提出了针对本设计的实现方法。
最后对安全并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1.目前国内外光伏发电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并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功能、分类和特点作了简单介绍,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建立了一个总体认识。
2.研究了光伏电池的基本发电原理和输出特性。
重点研究了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和其影响因素,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3.并网逆变器主要包括DC/DC及DC/AC两部分,文中分析了各部分设计重点,明确了选用TI公司的DSP芯片TMS320F2812作为控制CPU的原因及优点,同时给出了控制及软件实现方法。
4.光伏电池发电输出是非线性的,存在输出最大功率(CMPPT)跟踪问题。
本文阐述了常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并结合本设计提出了改进方法。
使光伏电池工作于最大输出功率点上,获得高效功率输出。
5.在实际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中,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及电网的电压是不断波动的,如何实现安全并网以及在运行中对各种故障的检测及报警进行了探讨,重点对“孤岛效应”进行了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考试毕业论文题目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专业光伏材料及应用学生姓名准考证号指导教师2013 年 04 月光伏发电并网控制技术设计摘要随着化石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已经日益突出。
在绿色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凭借其存储量无限、清洁安全以及易于获取等独特优点而受到了世界各国科研领域的普遍关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更是普遍关注的焦点。
所以,迫切需要对新的能源进行开发和研究。
而太阳能的利用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新能源领域中开发利用水平高,应用较广泛的能源,尤其在远离电网的偏远地区应用更为广泛。
本文主要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作了分析和研究。
论文首先介绍了太阳能发电的意义以及光伏并网发电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其次,对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特性和基本原理分别做了具体分析,并对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接着,对光伏并网中最重要部分——逆变器进行研究。
再次,提出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案。
最后,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硬件进行设计。
并网光伏发电充分发挥了新能源的优势,可以缓解能源紧张问题,是太阳能规模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光伏并网发电,并逐步推广"屋顶计划",太阳能并网发电正在由补充能源向新能源方向迈进。
关键词:能源;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目录第一章太阳能光伏产业绪论 (1)1.1 光伏发电的意义 (1)1.2 光伏并网发电 (1)第二章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5)2.1 太阳能光伏发电简介 (5)2.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类别 (5)2.3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方式 (6)2.4 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主要因素 (7)第三章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组成 (10)3.1 并网光伏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10)3.2 光伏电池的分类及主要参数 (11)3.3 光伏控制器性能及技术参数 (13)3.4 光伏逆变器性能及技术参数 (15)第四章发展与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发展与展望 (18)全文总结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第一章太阳能光伏产业绪论1.1光伏发电的意义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相对的广泛性、确实的长寿命和维护性、资源的充足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优点,在长期的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且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及文化活动需要大量的能源。
目前,人类利用的电能主要有三种,即火电、水电和核电。
但是由于化石燃料的有限性和分布的不均匀性,造成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能源供应不足,不能满足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由于蕴藏量有限,矿物能源正面临着枯竭的危险。
另外,由于燃烧煤、石油等化工燃料,每年有数十万吨硫等有害物质排向天空,使大气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同时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使地球产生明显的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化;水力发电受到水力资源的限制和季节的影响,并且有时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核电在正常情况下固然是干净的,但万一发生核泄漏,后果同样十分严重,并且核废料的处理直至今天仍然是一个全球性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能源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寻找新能源己经是当前人类面临的迫切课题。
太阳能以其清洁、无污染,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优点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
全球能源专家一致认定:太阳能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据欧洲JRC预测,到未来的2100年时,太阳能在整个能源结构中将占68%的份额。
20世纪50年代,太阳能利用领域出现了两项重大突破:一是在光伏利用方面,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出效率为6%的实用型单晶硅电池;二是在光热利用方面,1955年以色列的Tabor提出选择性吸收面表概念和理论,并研制成功选择性太阳吸收涂层。
这两项突破既是人类利用太阳能进入高技术阶段的标志,也是又一代新能源变革的划时代标志。
随着太阳电池研究的快速进程和转换效率的不断提高,发电成本已经呈现快速下降趋势,可以预料,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中必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2光伏并网发电1.2.1 并网发电是太阳能光伏利用的发展趋势光伏发电有离网和并网两种工作方式。
过去,由于太阳电池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光伏发电多数被用于偏远的无电地区,而且以户用及村庄用的中小系统居多,都属于离网型用户。
但是近年来,光伏产业及其市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开始由边远农村地区逐步向城市并网发电、光伏建筑集成的方向快速迈进,太阳能己经全球性地由“补充能源”的角色被认可将是下一代“替代能源”。
1998年7月6日-1O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会议”上,有关光伏发电的论文共313篇,其中专门论述“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论文竟达161篇,占论文总数的51.44%,由此也可窥见一斑,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之热点和需要,表明太阳能并网发电技术己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它同时也是光伏发电领域研究的前沿。
光伏发电的这种迅猛发展是必然的,只有进入电力系统的规模应用,才能真正对于缓解能源紧张和抑制环境污染起到积极的作用。
同时,光伏产业的规模发展还将为社会提供可观的社会就业机会。
1.2.2 国外光伏并网发电的发展和现状光伏并网发电开始于80年代初,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都为此作出了努力。
按照当时认识,建造的都是较大型的光伏并网电站,规模从1OOKW到1MW不等,而且都是政府投资的试验性电站。
试验结果在发展相应的技术方面是成功的,但在经济性方面却并不十分令人鼓舞,主要是由于太阳电池成本过高,虽然具有明显的减排等环境效益,但其发电成本却很难让电力公司接受。
90年代以来,国外发达国家重新掀起了发展光伏并网系统的研发高潮,这次的重点并未放在建造大型并网光伏电站方面,而是侧重发展“屋顶光伏并网系统”.人们认为,屋顶光伏并网系统不单独占地,将太阳电池安装在现成的屋顶上,非常适应太阳能能量密度较低的特点,而且其灵活性和经济性都大大优于大型并网光伏电站,有利于普及,有利于战备和能源安全,所以受到了各国的重视。
许多其他发达国家也都有类似的光伏屋顶并网发电项目或计划,如荷兰、瑞士、芬兰、奥地利、英国、加拿大等。
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在1997年12月宣布到2020年将建成150万套太阳能屋顶并网发电系统。
许多统计资料表明,近几年世界光伏并网发电市场发展迅速,光伏并网发电的装机容量从1996年的7MWp已上升到2000年14OMWp,光伏并网发电在光伏行业中的市场比例也从1996年的1O%上升到2000年的50%。
随着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经济性的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将始终保持在50%左右。
据比较权威的世界能源年鉴报道,2000年光伏并网发电占世界光伏产业总产值的比例如图1-1所示。
图1-1 2000年光伏并网发电占世界光伏产业总产值的比例在技术方面,专用逆变设备和相关系统的最佳配置涉及到多项技术。
美国、德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光伏屋顶计划的激励下,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成功地推出了多种不同拓朴结构的逆变器。
据1998年世界可再生能源企业年鉴报道,世界上能提供屋顶光伏并网服务的企业已经超过200家(我国和印度未有企业被列入),其中有如美国的Trace、SOlarex,荷兰ECN和Mastervolt,日本的Kyoeera、Fuji,澳大利亚的AEG,德国的Siemens,意大利的Enel等,这些都明示着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产业已经是世界范围内一个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它和光伏器件(主要是太阳电池)同时并列为光伏产业的两大支柱.在光伏并网发电的行业标准方面,虽然现在还没有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但各国都颁布了相应的试行标准,如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标准等。
总之,从能源利用的国际发展趋势来看,光伏发电最终将以替代能源的角色进入电力市场,而并网发电将是光伏发电进入电力市场的必由之路。
1.2.3 我国迫切需要发展光伏并网发电技术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理论储量达每年1.7万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
从全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来看,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大部以及云南、广东、海南等部分低纬度地带均为太阳能资源丰富或较丰富的地区。
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应用空间也非常广阔。
第一,我国有荒漠面积100余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光照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如果利用荒漠安装并网太阳能发电系统则可以提供非常可观的电量。
第二,太阳电池组件不仅可以作为能源设备,还可作为屋面和墙面材料,既供电节能,又节省了建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迄今我国边远地区仍有较多居民尚未用电,如果单纯依靠架设电网供电,则成本高,建设周期长,不经济。
太阳能发电无需架设输电线路,且建设周期短,可以有效解决边远地区用电的难题。
我国政府对太阳能产业也给予了充分的扶持。
200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此法在资源调查与发展规划、产业指导与技术支持、推广与应用、价格管理与费用分摊、经济激励与监督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随后,国家又陆续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实施细则,使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方面的扶持政策日趋明朗化。
这一系列法律、政策无疑有力的支持了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发展。
近20年来,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长期维持在全球市场1%左右的份额。
2005年后,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锡尚德、天威英利、新光硅业、赛维LDK、新疆新能源、常州天合、天津京瓷等公司纷纷进入成长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而且,浙江、保定、四川等地的公司已经开始多晶硅太阳电池的生产或试车,市场上形成了单晶硅和多晶硅两种主打电池产品的局面。
目前,我国非多晶硅薄膜电池产业也展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很多国内公司通过与国外公司的合作已经开始进行或计划进行非多晶硅薄膜电池项目的投资。
第二章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2.1太阳能光伏发电简介光伏发电是利用光生伏打效应,使太阳光辐射能转变成电能的发电方式,是当今太阳光发电的主流。
太阳光发电是无需通过热过程直接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方式,它包括光伏发电、光化学发电、光感应发电和光生物发电。
光伏效应就是当物体受到光照射时,物体内的电荷分布状态发生变化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的一种效应。
早在1839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意外地发现,用两片金属浸人溶液构成的伏打电池,在受到阳光照射时会产生额外的伏打电势,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光生伏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