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网络教育资源的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个性化在线教学辅助系统的设计_樊妍妍

个性化在线教学辅助系统的设计_樊妍妍

Sep.,2016个性化在线教学辅助系统的设计樊妍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系,安徽 芜湖 241000)摘要:从系统的个性化、交互性等特性着手,通过对系统的需求分析,依次对系统的功能流程、模块结构、数据库以及个性化策略进行研究和设计,构建出符合实际需求的个性化网络教学辅助平台,从而实现对课堂教学的辅助和拓展。

关键词:个性化;在线教学辅助系统;数据挖掘中图分类号:TP39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84X(2016)05-0011-05设计个性化网络教学辅助系统可以辅助和拓展传统课堂,既能帮助学生课下又快又好地获得教学辅助、完成课余复习,又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

本文从系统的个性化和交互性等特性出发,设计出能动态地选择、组织教学资源中有用的学习材料[1],让学生在选择学习内容、评价学习效果、诊断学习过程等方面获得个性化指导的网络教学辅助系统。

1 系统的需求分析个性化在线教学辅助系统最主要的特点在于交互性和个性化,因此,系统的构建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界面要美观大方,导航要简易准确,操作要个性化,针对教师、学生和管理员三种不同角色,提供不同的操作界面。

(2)系统能提供师生互动的个性化平台。

(3)系统能通过作业、测试成绩等因素,对学习效果做出预测,为学生推荐个性化学习内容。

(4)系统能通过作业情况、单元测试及答疑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针对学习行为问题给出个性化建议。

2 系统的功能设计个性化在线教学辅助系统包括学生、教师和管理员三种功能角色。

不同角色可以实现的功能如图1所示。

管理员主要管理和维护系统信息、用户信息和数据库等;教师的功能有:管理收稿日期:2016-04-09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 (2014zy117);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KJ2013Z087);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委员会(A 联盟)项目 (皖高示范﹝2012﹞4号) 作者简介:樊妍妍(1980-),女,安徽芜湖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网站建设及图形图像处理研究,249153199@。

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开发与教学实践应用

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开发与教学实践应用

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开发与教学实践应用第1章个性化学习概述 (3)1.1 个性化学习的发展背景 (3)1.2 个性化学习的定义与特点 (4)1.3 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4)第2章个性化学习理论支撑 (4)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2.2 元认知理论 (5)2.3 智能辅导系统理论 (5)第3章个性化学习平台的设计理念与目标 (5)3.1 设计理念 (5)3.2 设计目标 (5)3.3 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架构设计 (6)第4章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关键技术 (6)4.1 数据挖掘与推荐算法 (7)4.2 用户模型构建 (7)4.3 资源适配与推送策略 (7)第5章个性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7)5.1 个性化学习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7)5.1.1 分类 (7)5.1.2 特点 (7)5.2 个性化学习资源的开发流程 (8)5.2.1 需求分析 (8)5.2.2 目标设定 (8)5.2.3 内容设计 (8)5.2.4 资源制作 (8)5.2.5 质量评估 (8)5.2.6 优化调整 (8)5.3 个性化学习资源的整合与应用 (8)5.3.1 资源整合 (8)5.3.2 应用策略 (8)5.3.3 应用效果评价 (9)第6章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 (9)6.1 用户管理模块 (9)6.1.1 用户注册与登录 (9)6.1.2 用户信息管理 (9)6.1.3 角色权限管理 (9)6.2 学习资源模块 (9)6.2.1 资源分类与展示 (9)6.2.2 资源检索与推荐 (9)6.2.3 资源与审核 (9)6.3 学习活动模块 (9)6.3.1 自主学习 (9)6.3.2 互动交流 (10)6.3.3 线上线下相结合 (10)6.4 评价与反馈模块 (10)6.4.1 学习成果评价 (10)6.4.2 用户反馈与建议 (10)6.4.3 教师评价与激励 (10)第7章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教学实践应用 (10)7.1 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10)7.1.1 个性化学习模式概述 (10)7.1.2 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10)7.1.3 教学模式实践策略 (10)7.2 学习策略指导与支持 (11)7.2.1 学习策略概述 (11)7.2.2 个性化学习策略指导 (11)7.2.3 学习支持系统设计 (11)7.3 学习效果评估与优化 (11)7.3.1 学习效果评估方法 (11)7.3.2 学习效果优化策略 (11)7.3.3 评估与优化案例分析 (11)第8章个性化学习平台在不同学科的应用案例 (12)8.1 案例一:语文个性化学习 (12)8.1.1 学生个性化阅读 (12)8.1.2 写作指导与评价 (12)8.1.3 诗词鉴赏与创作 (12)8.2 案例二:数学个性化学习 (12)8.2.1 知识点诊断与学习路径规划 (12)8.2.2 个性化习题推荐 (12)8.2.3 互动式教学资源 (12)8.3 案例三:英语个性化学习 (12)8.3.1 语音识别与发音纠正 (13)8.3.2 个性化词汇学习 (13)8.3.3 实景对话与听力训练 (13)8.3.4 写作辅助与智能批改 (13)第9章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13)9.1 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发展趋势 (13)9.1.1 技术驱动的个性化推荐算法 (13)9.1.2 跨学科的融合发展趋势 (13)9.1.3 面向全纳教育的个性化学习平台 (13)9.2 个性化学习平台面临的挑战 (13)9.2.1 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 (13)9.2.2 教育资源质量与数量的平衡 (14)9.2.3 教师角色转变与能力提升 (14)9.3 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 (14)9.3.1 构建开放共享的个性化学习生态 (14)9.3.2 强化个性化学习平台评价体系 (14)9.3.3 深入研究个性化学习理论,指导实践 (14)第10章个性化学习平台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 (14)10.1 政策与制度保障 (14)10.1.1 国家政策对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推广与支持 (14)10.1.2 地方制定的相关政策与措施 (14)10.1.3 教育部门对个性化学习平台的管理与监督 (14)10.2 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应用策略 (14)10.2.1 平台功能与教学需求的对接 (14)10.2.2 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学习推荐算法 (14)10.2.3 教师在个性化学习平台中的角色定位与能力提升 (14)10.2.4 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设计与实施 (14)10.3 我国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14)10.3.1 个性化学习平台与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14)10.3.2 个性化学习平台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 (15)10.3.3 个性化学习平台在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 (15)10.3.4 国际合作与交流对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影响及启示 (15)10.1 政策与制度保障 (15)10.1.1 国家政策对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推广与支持 (15)10.1.2 地方制定的相关政策与措施 (15)10.1.3 教育部门对个性化学习平台的管理与监督 (15)10.2 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应用策略 (15)10.2.1 平台功能与教学需求的对接 (15)10.2.2 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学习推荐算法 (15)10.2.3 教师在个性化学习平台中的角色定位与能力提升 (15)10.2.4 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设计与实施 (15)10.3 我国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15)10.3.1 个性化学习平台与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16)10.3.2 个性化学习平台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 (16)10.3.3 个性化学习平台在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 (16)10.3.4 国际合作与交流对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影响及启示 (16)第1章个性化学习概述1.1 个性化学习的发展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资源逐渐丰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网络开放式学习的资源整合设计研究

网络开放式学习的资源整合设计研究

6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中国科教创新导刊I 2008NO .28C hi na Ed uca t i o n I nno va t i o n Her a l d 电化教育研究由于信息技术的逐步提高,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教育已成为学习的重要形式。

针对当前的网络学习的特点和网络环境的支撑优势,我们应建立网上开放学习环境,整合网络学习资源,实施现代网络教育工程。

1E-l ear n i ng 的兴起与开放式学习的特征1.1关于E -l ear ni ng E-l e a r ni n g 是指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学习与教学活动。

E-l e a r ni ng 的出现对于网络教学,国内外正在把以I nt e r ne t 为基础的网上学习称作E -l e a r ni ng,国内外一些公司和学校正在实践这一学习方式。

E -l e a r ni n g 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全新的学习方式。

E -l e a r ni ng 可以实现各种通信模式的交流和学习。

E-l e a r n i ng 的内容主要包括: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人们均可接近媒体内容,使用各种网络、卫星、CD —ROM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可使用E -m a i l 、讨论板、c ha t 、虚拟教室;学生间的小组在线合作;评价和反馈以测定和表现个人学习路径;评定学习者需求的反馈;在线指导;教育和训练的管理,以跟踪个人和群体的进程和教育差距。

与其他网络资源相比较,E-l ea r ni ng 学习资源有其特殊性:学习资源建设有严格的国家技术规范;有特定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活动和研究任务;由专业教师和制作人员通过教学设计、媒体制作和集成等环节共同完成;学习资源的结构形式和内容有相对稳定的模式。

1.2基于E-l e ar ni ng 的开放式学习(Openi ng-l ear n i ng)模式面对E -l e a r ni n g 趋势,出现了适合E-l e ar ni ng 的“OL 开放式学习”新概念,以指导网上开放学习环境的建设。

基于5G双域定制网的智慧高校建设方案研究与应用

基于5G双域定制网的智慧高校建设方案研究与应用

基于5G双域定制网的智慧高校建设方案研究与应用2.3.摘要:本论文研究了基于5G双域定制网的智慧高校建设方案。

在物理网络层面上,采用了基于5GStandalone(SA)架构的网络,充分考虑数据的安全场景。

研究的目标是为攀枝花学院打造一张基于5G融合双域技术为架构的5G定制专网。

为了实现校园网和5G网的互通互联,该方案采用了专用DNN(DataNetworkName)和5G切片技术的组合。

借助共享UPF在5G终端进行数据访问时,自动对数据流进行身份校验,达到师生可以通过5G-CMS(融合网关系统)自动实现无感认证,并且通过5G切片技术访问校内和学校购买的校内所有资源。

这样一来,校内资源不再受到校内外IP访问限制的限制,摆脱了传统的互联网+VPN的访问方式,提升了用户体验和网络安全性。

关键词:5G双域定制网;智慧高校;建设方案引言本文研究了基于5G双域定制网的智慧高校建设方案,旨在提出一种利用最新的5G定制网技术来解决传统校园网络面临的问题和限制的方法。

通过基于5GSA架构的物理网络配置和考虑数据安全场景,我们为攀枝花学院设计了一张融合双域专网,实现了校园网和5G定制网的互通互联。

采用专用DNN和5G切片技术,师生可以通过5G终端发起的数据流,自动进行身份校验,实现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的无障碍访问。

这个方案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加强了网络的安全性。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智慧高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5G技术简介5G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它具有高速率、低延迟、大连接和广泛覆盖等特点。

5G技术基于新的网络架构,包括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的创新,能够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稳定的网络连接。

同时,5G技术支持更多设备的连接,能够满足物联网时代对海量设备连接的需求。

此外,5G还采用了更高频率的毫米波频段,进一步扩展了网络容量。

它将为各行业带来巨大变革,如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医疗健康等领域。

5G技术的引入将提升用户体验,推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并促进创新应用的发展。

国内外网络教育平台发展现状分析研究

国内外网络教育平台发展现状分析研究

二、国外网络教育平台发展现状
2、社交化学习:一些国际网络教育平台开始尝试将社交元素引入到学习中, 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分享、互动等,提高学习效果和趣味性。
二、国外网络教育平台发展现状
3、认证和学分:越来越多的网络教育平台开始提供学分认证和证书颁发服务, 这使得网络教育的学习成果可以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国内外网络教育平台发展现状 分析研究
目录
01 一、国内网络教育平 台发展现状
02
二、国外网络教育平 台发展现状
03 三、国内外网络教育 平台的共性和差异
04
四、对国内外网络教 育平台的展望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育平台正在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力 量。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网络教育平台的普及和发展都为广大的学习者提供 了更为便捷、灵活的学习方式。本次演示将对国内外网络教育平台的发展现状进 行分析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4、线上线下融合:越来越多的网络教育平台开始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 式,通过线上提供理论教学,线下进行实践教学和辅导,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国外网络教育平台发展现状
二、国外网络教育平台发展现状
在国际上,网络教育平台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巨头引领市场:例如,美国的Coursera、Udemy和edX等网络教育巨头已 经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他们提供的课程种类丰富,覆盖 了各个领域,如科技、商业、人文等。
一、国外自适应学习平台的现状
Carnegie Learning是一家以数学和科学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自适应学习平台。 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课程和学习计划,并实时反馈学生的学 习进度和成绩。此外,Carnegie Learning还提供了一些交互式的学习工具,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远程教育的研究内容

远程教育的研究内容

远程教育的研究内容远程教育的研究内容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远程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作为一种强调通过网络和其他远程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学习和交流的教育方式,远程教育在增加学习的灵活性、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和满足群体多样化学习需求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伴随着远程教育的普及,研究者们开始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探索其带来的挑战、机遇和影响。

在研究远程教育的内容方面,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1. 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研究远程教育中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是保证课程质量的重要保障。

如何通过远程教育技术手段提供有效的教学吸引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是远程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通常包括课程设计、学习任务设计、教学模式构建等方面。

2. 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成效研究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学习者面临着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

研究者们关注学习者在远程教育环境下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效,并通过研究这些方面,来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以及对远程教育的接受度等也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3. 远程教育技术远程教育的实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研究者们对远程教育中的技术手段、硬件设备以及在线学习平台等进行探索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者们通过开发智能教育系统、虚拟实验室和在线辅导平台等,来满足学生在远程教育中的学习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学习支持。

还有研究关注远程教育中的视频教学、移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4. 远程教育管理和政策研究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学科专业的研究,还需要相关的管理和政策支持。

研究者们通过研究远程教育管理模式、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来推动远程教育的发展和规范化。

这一领域的研究包括远程教育的质量评估、学分认证、教师培训等方面。

从我的个人角度来看,远程教育是教育领域的重要创新,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机会和方式。

面向智能教育的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设计

面向智能教育的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设计

面向智能教育的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设计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在智能教育中的设计意义和方法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智能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

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作为智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设计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面向智能教育的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的设计。

一、设计意义1. 提升学习效果: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推荐符合其个性化学习路径和节奏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2. 激发学习兴趣: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偏好,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增强学习动力: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难程度,为学生推荐适合其水平和挑战性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就感。

4. 节省教学资源: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和需求,精准地推荐学习资源和教学活动,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从而节省教学资源。

二、设计方法1. 学习目标分析: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设计的第一步是分析学习目标。

这需要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和需求,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能力水平,为后续的个性化推荐建立基础。

2. 学习特征提取:根据学习目标分析的结果,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需要提取学生的学习特征。

这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来实现,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偏好和学习进展等特征。

3. 学习资源评估: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需要评估学习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

这需要建立一套评估模型和标准,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目标,评估学习资源的匹配程度,为后续的个性化推荐提供依据。

4. 推荐策略设计: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需要设计合适的推荐策略。

这可以基于用户协同过滤、内容过滤、基于知识图谱的推荐等技术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目标,为其推荐符合个性化需求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活动。

5. 用户反馈与优化: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还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研究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研究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新形态一体化”教育材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传统的教材建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需要更加注重融合互联网技术和教育教学理念,打造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形态教材。

本文将从“互联网+教育”和“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教育是推动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教材是教育过程中的核心工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教育的理念逐渐兴起,将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教育教材的建设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而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作为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有助于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教材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还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对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可以推动教育教材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互联网+教育的概念互联网+教育是指将互联网与传统教育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提供更加灵活、便捷、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获取各种学习资源。

互联网+教育还可以实现学习过程的数据化和个性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反馈。

互联网+教育的概念在近年来备受关注,在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互联网+教育,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教学视频、虚拟实验室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更好地管理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 界 面设计 简单 易 用 。界面 设计 是指对 网络 课程 的各 构
成要 素进 行设计 , 主要包 括窗 口 、 菜单、 图标 、 按钮、 对话框 、 多媒
要的信息。 使得人际合作易实现 , 学习者可以向教师提问, 与其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1 - 0 2
基金项 目: 湖北省教 育厅 2 0 1 1 年度 人文社科研究 项 目( 2 0 1 1 j y t y 0 9 3 )
网络 教育 资源 。 1 . 1 个性化 网络教 育资源的涵义
各 自的判断 ,表达 自己对 问题 的理解 , 交 流各 自解 决 问题 的不 同思路 ,相互 分享 各 自解决 问题 的过 程和 成果 , 甚 至 于相互 答
疑、 分析 和评 价 。
( 4 ) 智 能化 。包 括教 学软 件系 统对教 学过 程 中的信 息 资源
使得 媒体 设 备一 体化 、 信 息表 征多 元化 、 复 杂现象 虚 拟化 , 这 与 传 统 的单 纯用文字 或图 片处 理信息资 源的方式相 比要丰 富得多 。 ( 3 ) 网络化 。 信 息通过 网络 实 现远距 离传 输 , 学 习不受 时 间 和地 域 的限制 , 学 习者 可 以在任 何 一 台上 网的计算 机 上获 取需
他 学 习者交 流 , 可 以 围绕 当前 的学 习主题 进行 相互 讨论 , 形 成
1 个 性化 网络教 育 资源 概述
网络 教 育资 源是 指蕴 涵 了大量 的教 育信 息 , 能创 造 出一定
的教 育价 值 、 以数 字信 号 的形式 在互 联 网上进 行传 输 的教 育信 息。 网络教 育 资源 适用 的对 象不 仅仅 局 限于基 础教 育 和高 等教 育 等学 校部 门 , 而应 面 向终 端用 户 , 应 根据 学 习者 的不 同的知识 背景 、 学 习风格 、 学 习 能力等 个性 特 征 , 为 学 习者提 供个 性 化 的
作 者简介 : 陈吉利( 1 9 6 4 . ) , 女, 湖北蕲春人 , 黄 冈师范 学院教 育科 学与技 术 系 教授 , 研 究方 向为媒体传播 。
转换 成数 字信 号 , 数字信 号 的可靠性 远 比模 拟信 号高 , 对 它 的纠
错处 理也 容易 实现 , 数 字化使 得教 育信息 技术 系统 的设 备 简单 、 性能 可靠 和标 准 统一 。 ( 2 ) 多媒 体 化 。指利 用 多媒体 计算 机技 术存 储 、 传输 、 处 理 多种媒 体 学习 资源 , 如声 音 、 文本 、 图形 、 图像 、 动 画等 , 多媒 体化
个 性化 网络 教育资源 的设 计研 究
陈 吉利
( 黄 冈师范学 院 教 育科 学与技 术 系, 湖北 黄 冈 4 3 8 0 0 0 )

摘 要 : 随 着 网络技 术 的发 展 , 信 息 的获取 已由学校 的教 室 、 实验 室和 图书馆 扩展 到 网络 所覆 盖 的任何 场所 。要 发挥 网络 教 育 区别 于传 统 教 育 的优 势 , 就必 须有 丰 富的 网络 教 育 资源 支持 , 并进 行 主动 的 个性 化信 息服 务 , 设 计 个 性
的差 距 , 拟 定奋 斗 的 目标 , 并 对学 生进 行有 针对性 的个 别指 导 ;
对 于学 习者 来说 , 真正有效 的学 习资 源是经 过精 心设 计 、 能 满 足学 习者个 性学 习需要 的教 育资源 , 最终 真正做 到 以人 为本 , 促 进全 体 学 习者 的全 面充分 发展 , 这 已成 为教 育者 的共 识 。个 性化 的网络 教育 资 源是 指能 满足 每个 学 习者 的个性 、兴趣 、特 长、 需要 的 网络 教育 信息 。
化 网络 资源 。 阐述 了个 性化 网络 资 源 的概 述 、 设计原则, 并运 用 网络 课 程进 行 案 例设 计 。 关 键词 :个性 化 ; 网络教 育 ; 教 育 资源 ; 信 息技 术 ; 信 息 资 源环境 ; 多媒 体
中图分 类 号 : G4 3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2 . 7 8 0 0 ( 2 0 1 3 ) 1 - 0 0 5 1 - 0 2
( 2 ) 资源设 计 的规 范化 。 网络教 育平 台 、 网络 课程 、 网络教 学 素 材 的设计应 参 照 国际 国内 网络教 育资 源开发 标 准 , 使 教学 系统 及其 资源 设计 的规范 化 。结 合 实 际情况 强 化教育 实 用性 , 确 保开发 的网络教学 环境 和教学 资源符 合标准 化 、 适用性 、 兼容 性 和可 扩 展性 的原则 , 并 能跨平 台 应用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 2 个性化 网络教育资源 的特 征
发现 学生 的错误 , 指 出学生 错误 的根源 , 作 出有针 对性 的辅导或
学 习建议 。
2 个 性化 网络教 育 资源 的设 计原 则
( 1 ) 教 育性 。个 性 化 网络 教 育资 源的设 计要 符合 教育 性原 则, 教育 资源 能体现 出教学 的属性 , 能 向学 生传递 教学大 纲规定
的教 学 内容 , 解 决教 学 中的理 论和 实际 问题 , 实现 教学 目的。 选 取 的素材应 服从 主题 的需 要 , 有利 于重点 难点 问题 的解 决 , 使学
生 的基础 知识 和基 本技 能得 到加 强 。
( 1 ) 数 字化 。 指 将声 音 、 文本 、 图形 、 图像 、 动 画、 视频 等信 息
使用 的实 时监控 、 数 据采集 、 分析 、 提 供帮助 等机制 , 重 视学 习者 作 为认 知主 体 的作用 , 能 根据 学习 者 的需求 、 知识 背景 、 个人 喜 好、 学 习风格 和 自己确定 的 目标 , 来 选择学 习资 源 、 学 习方 式 、 学 习进 度 , 设计 解决 问题 的方案 , 评 价 自己的学 习水平 , 找 出 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