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变速拨叉说明书

合集下载

【精品】CA6140车床拨叉说明书解析

【精品】CA6140车床拨叉说明书解析

C A6140车床拨叉说明书解析目录1、任务介绍 (2)2、车床拨叉工艺分析 (2)2.1、拨叉的作用 (2)2.2、拨叉的工艺分析 (2)2.3、拨叉的结构特点 (3)2.4、生产纲领、生产类型的 (3)2.5、毛坯的确定 (3)3、车床拨叉工艺规程设计 (4)3.1、定位基准的选择 (4)3.2、重点工序说明 (4)3.3、制定工艺路线 (6)3.4、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 (7)3.5、切削用量的选择和工时定额的确定 (8)4、小结 (16)5参考文献 (16)6、附件 (16)1、任务介绍本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我拿到的题目是“CA6140车床拨叉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根据生产类型,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2)选择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3)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并计算工序的工时定额;(4)填写工艺文件;(5)撰写设计说明书;2、车床拨叉工艺分析2.1 拨叉的作用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

宽度为18mm的槽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在拨叉拔动使滑移齿轮时如果槽的尺寸精度不高或间隙很大时,滑移齿轮得不到很高的位置精度。

所以,宽度为18mm的槽和滑移齿轮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

2.2 拨叉的工艺分析CA6140拔叉(型号:84009)共有3组加工表面:⑴、零件两端面,可以后端面加工精度高,可以先以后端面为粗基准加工右端面,再以前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左端面;⑵、以花键中心线为基准的加工面:这一组面包括Ø25H7的六齿方花键孔、Ø22H12的花键底孔、两端的2X150倒角和距花键中心线为22mm的上顶面;⑶、以工件右端面为基准的18H11mm的槽、上顶面的2-M8通孔和Ø5锥孔。

经上述分析可知,对于后两组加工表面,可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于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

换挡拨叉课程设计说明书

换挡拨叉课程设计说明书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为汽车变速器二三挡拨叉工艺规程设计,要求学生利用课上所学和查找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等参考资料,自主完成这次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完成换档拨叉的工艺设计及有关工艺装备的设计。

本篇说明书分析了拖拉机二三档拨叉的基本概况,例如:工作环境,结构特点,材料的性质及其加工特性等。

分析了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的方法,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工艺路线的制定和选择。

并且对有关设备的选择与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及对加工中易产生的缺陷和防范措施也做了说明。

在夹具设计中,根据车床、铣床、钻床夹具的特点,说明了如何进行定位、加紧、以及误差分析、技术条件的制定。

说明书在编写和设计中,参考了有关文献和资料,在参考资料索引中有详细说明。

关键词:变速器二三档拨叉工艺设计夹具设计第一章零件图样的工艺分析 (3)1.1零件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条件 (3)1.2零件的结构分析 (3)1.3零件技术条件分析 (3)1.3.1表面精度 (3)1.3.2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3)1.3.3 零件的其他技术要求 (4)1.4 零件材料及切削加工性 (4)1.5零件图尺寸标注分析以及基准的确定 (4)1.6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4)第二章毛坯的设计 (4)2.1 毛坯种类的确定 (4)2.2 毛坯的工艺要求 (5)2.2.1毛坯的余量和公差 (5)2.2.2毛坯的技术要求及说明 (5)第三章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 (6)3.1 工艺路线的制定 (6)3.1.1工艺路线的选择 (6)3.1.2加工方法及所用刀具的选择 (8)3.1.3工序的阶段划分 (8)3.2工序尺寸的确定 (8)第四章设备的选择 (9)4.1机床的选择 (9)4.1.1车床的选择 (9)4.1.2铣床的选择:X62W万能铣床。

(9)4.1.3钻床的选择:立式钻床Z518 主要参数: (9)4.1.4磨床的选择:外圆磨床M7120A 主要参数如下: (10)4.2量具的选择 (10)第五章夹具设计 (10)5.1铣叉口夹具设计 (10)5.1.1加工工序 (10)5.1.2定位方案 (12)5.1.3对刀引刀方案 (13)5.1.4尺寸确定与工艺要求的标注 (13)5.2夹具构造特点及原理 (13)课设总结 (14)参考资料 (15)第一章零件图样的工艺分析1.1零件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条件工作状态:工作频繁。

CA6140车床831007拨叉说明书

CA6140车床831007拨叉说明书

——CA6140车床拨叉学院名称: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2011年06月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工艺设计课程设计目录第1章零件分析 (2)1.1零件的作用 (2)1.2设计任务 (2)1.3零件的工艺分析 (5)1.3.1需要加工的表面 (5)1.3.2基面的选择 (5)1.3.3工艺规程的制定 (6)设计总结 (8)参考文献 (9)第1章零件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上的拨叉,他位于车床变速箱内。

主要作用是用于车床的变速起换档作用,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

零件上方的Ф40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Ф55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

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

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1.2设计任务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运用了基准选择等知识,通过此次设计,使大家学会如何安排工序,制定工艺流程,掌握零件的加工过程分析、工艺文件的编制等。

设计期间,我们需清楚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完成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简称为工艺规程,是指导机械加工的主要技术文件,它是把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用文字及表格的形式写成工艺文件,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各工序的具体加工内容,切削用量,工时定额以及所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等。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是以工序为单位说明一个零件全部加工过程的工艺卡片。

这种卡片包括零件各个工序的名称、工序内容,经过的车间、工段、所用的机床、刀具、量具,工时定额等。

同时,还需要需要设计完成一张毛坯图及一张零件图。

如图1-1所示,为所设计零件CA6140车床拨叉毛坯图。

如图1-2所示,为所设计零件CA6140车床拨叉零件图。

副变速拨叉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副变速拨叉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摘要本次设计是车床变速箱中拔叉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此拔叉零件的结构较为复杂,其加工的地方主要是孔和平面。

本设计先加工孔后加工面。

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它们的加工精度。

基准选择以拔叉右面的最大的平面作为粗基准,来加工中间的通孔,然后以此加工过的孔作为精基准。

主要加工工序安排是先以中心孔定位加工出顶平面和右侧平面以及下面的大孔的两平面,再以中心孔定位加工出下端的大孔。

加工时是用镗床镗孔。

最后以这两个孔为基准,分别加工右侧的槽和顶面的螺纹底孔。

整个加工过程选用了钻床、铣床和镗床。

工件在机床上定位夹紧选用专用夹具,夹紧方式为手动夹紧,夹紧可靠,操作方便。

因此生产效率较高,适用于大批量、流水线上加工。

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加工工艺,定位,夹紧,专用夹具AbstractThis design is a lather to become soon an appropriation for inside pulling out fork spare parts processing craft rules distance and some work prefaces tongs design.This pull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rk spare parts than for complicacy, its the place that process is a peaceful in bore primarily.This design processes after processing first the bore.Process with flat surface the clear and definite dividing the line the bore the coarseness processes to process with the nicety the stage to guarantee their process the precise degree.The basis choice to pull out rough basis of conduct and actions of the biggest flat surface of the right in fork, process the in the center in general use bore, then be used as the precise basis with the bore that processed.Processing primarily work preface arrangement is first to process a flat surface with the center bore fixed position with the right side flat surface and below big bore of two flat surface, again with center bore the fixed position processes the big bore that carry down.While processing is to use the boring machine boring bore.Regard these two bores as the basis finally, process the right-hand slot respectively with the thread bottom bore of the a.Whole processes the process chose to use to the drill machine, miller with the boring machine .The tongs chooses to use the appropriation tongs, clipping tight way as to move to clip tight, clip tight and dependable, operation convenience.Therefore produce the efficiency higher, be applicable to the large quantity measures, the flowing water is on-line to process.Can satisfy the design request.Keywords Process the craft,Fixed position,Clip tight,Appropriation tongs目录序言 (1)1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2)1.1零件的工艺分析 (2)1.2零件的生产类型 (2)2选择毛坯,绘制毛坯图 (3)2.1选择毛坯 (3)2.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3)2.3确定毛坯尺寸 (3)2.4设计毛坯 (3)3 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4)3.1定位基准的选择 (4)3.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4)3.3.制定工艺路线 (4)4.工序设计 (6)4.1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6)4.2确定工序尺寸(工序XIV) (6)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工序4) (8)5.1切削用量的计算 (8)5.2时间定额的计算 (8)6夹具设计 (10)6.1定位方案 (10)6.2夹紧机构 (10)6.3 对刀装置 (10)6.4夹具与机床连接元件 (10)6.5夹具体 (10)7设计体会 (11)参考文献 (12)序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大学必修课程,它是在学习了大部分专业课,尤其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以后进行的一个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使我们做到学以致用。

拨叉钻孔夹具说明书

拨叉钻孔夹具说明书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及课程设计的要求和内容加工 (2)其次部分序言 (4)第三部分拨叉Φ22mm 孔的钻床夹具设计 (5)第四部分.致谢与心得体会 (15)第五部分参考文献 (16)附录:夹具零件图与夹具装配图(草稿) .................. 17(18) CAD图另图 (19)第一部分:山西大同高校煤炭工程学院09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设施设计》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CA6140拨叉钻床夹具设计要求:设计加工孔①22mm的钻床夹具毛坯类型:铸件(两件铸在一起)设计时间:2022.1217——设计内容:1、熟识零件图2、绘制零件图(一张)3、绘制夹具总装图4、编写设计说明书备注:CA6140车床拨叉831002毛坯图其次部分:序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使我们学完了高校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化的综合性的总复习, 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高校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盼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将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熬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为今后参与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制造背景:机械制造离不开金属切削机床,而机床夹具则是保证机械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对工人技术的过高要求、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不行或缺的重要工艺装备之一。

机床夹具被广泛用于制造业中,大量专用机床夹具的使用为大批量生产供应了必要条件。

在机床制造或修理中,经常遇到在圆柱上横穿孔的工件,这些工件的孔或螺纹孔的中心线不相交,需在车好圆柱后装配,画好孔的位置线,在按线加工孔或螺纹。

以前当工件画好线后,用四爪卡盘按线进行安装,再加工内孔。

在校正的过程中,调整夹在圆柱面上的两爪时,工件产生滚动,使划线孔的中心线产生角度位移,很难将工件校正, 而产生加工废品。

为此人们设计制造了夹具,通过30年的使用,效果很好。

拔叉设计的加工工艺卡以及说明书

拔叉设计的加工工艺卡以及说明书

123456789101112机械制造工艺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指导教师:设计者: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13题目: 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则及工艺装备内容: 1.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4.结构设计装配图1张5.结构设计零件图1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原始资料:拨叉零件图831008生产纲领10000件/年。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

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零件上方的φ20021.0+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54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

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

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⒈小头孔Φ20以及与此孔相通的8Φ的锥孔、M6螺纹孔14⒉以φ54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540.46+的孔,以及其上下两个端面。

这两组表面有一定的位置度要求,即φ540.46+的孔上下两个端面与φ20021.0+的孔有垂直度要求。

⒊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拨叉底面,然后以此作为粗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

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二确定生产类型已知此拨叉零件的生产纲领为10000件/年,零件的质量是1.0Kg/个,查《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321页表15-2,可确定该拨叉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副变速拨叉工艺学课程设计

副变速拨叉工艺学课程设计一、引言副变速拨叉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用于改变传动比,实现车辆的换挡操作。

在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中广泛应用。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研究副变速拨叉的工艺学,深入了解其结构、制造工艺和性能要求,并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流程。

二、副变速拨叉的结构与功能副变速拨叉是一种重要的传动装置,通常由凸轮、齿轮组和连接杆等部件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在换挡过程中将齿轮从一个齿轮组切换到另一个齿轮组,实现不同档位之间的传动。

三、副变速拨叉的制造工艺1. 材料选择副变速拨叉通常由高强度合金钢材料制成,以保证其在高负荷工况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2. 工艺流程副变速拨叉的制造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钢材料的切割与加工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尺寸的高强度合金钢板材进行切割。

通过冷、热加工等方式将钢材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尺寸。

(2) 表面处理接下来,对副变速拨叉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镀锌、电镀、喷涂等。

(3) 热处理热处理是提高副变速拨叉硬度和强度的关键步骤。

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冷却速率,使材料达到理想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4) 机械加工在热处理后,对副变速拨叉进行精密机械加工。

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等操作,以确保其尺寸精确度和表面质量。

(5) 装配与调试将各个部件装配在一起,并进行调试。

确保副变速拨叉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3. 质量控制在整个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副变速拨叉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尺寸检测、力学性能测试、耐久性测试等。

四、副变速拨叉的性能要求副变速拨叉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动装置,其性能要求如下:1. 强度和刚度副变速拨叉在工作过程中承受较大的载荷和冲击,因此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其不发生变形或破裂。

2. 密封性副变速拨叉需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润滑油泄漏和灰尘进入装置内部,影响其正常工作。

3. 耐磨性由于副变速拨叉在工作时会产生摩擦,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耐磨性能,以延长使用寿命。

CA6140车床的拨叉831003--课程设计说明书(小批量)资料

CA6140车床拨叉831003(小批量)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沈胜安学号:201421030503指导老师:李旭宇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2016.121.零件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

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宽度为30mm的面寸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在拨叉拔动使滑移齿轮时如果槽的尺寸精度不高或间隙很大时,滑移齿轮得不到很高的位置精度。

所以,宽度为30mm 的面的槽和滑移齿轮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

1.2零件材料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考虑到零件需加工表面少,精度要求不高,有强肋,且工作条件不差,既无交变载荷,又属于间歇工作,故选用金属型铸件,以满足不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要求及生产要求。

1.3零件的工艺分析分析零件图可知,该拨叉形状、结构比较简单,通过铸造毛坯可以得到基本形状,减少了加工工序,又节约了材料。

除了拨叉上表面外,其余表面加工精度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铣削、钻床等车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工作表面----拨叉上表面虽然加工精度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的加工出来。

由此可以见,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

1.4主要加工表面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mm公差及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R am形位公差mm拨叉左端面80 3.2拨叉上表面30 3.2 ∥0.10 A花键小径φ22+00.021IT7花键大径φ25+00.021IT7 1.6通槽上底面35 6.3通槽内侧面18+00.11 3.2 ⊥0.08 A 通槽下底面352×M8通孔φ8φ5锥孔配件φ51.5确定生产类型经老师给定题目,确定为小批量生产。

2.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2.1选择毛坯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考虑到零件需加工表面少,精度要求不高,有强肋,且工作条件不差,既无交变载荷,又属于间歇工作,故选用木模手工砂型铸件,以满足不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要求及生产要求。

拨叉零件机械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1、零件的分析 (1)1.1 零件的作用 (1)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1)1.3 位置要求: (1)2、工艺规程设计 (3)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2.2 基面的选择 (3)2.2.1 粗基准的选择: (3)2.2.2 精基准的选择: (3)2.3 制定工艺路线 (4)2.3.1 工艺路线方案一: (4)2.3.2 工艺路线方案二 (4)2.3.3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5)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6)3、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3.1工序Ⅰ (8)3.2工序Ⅱ (9)3.3工序Ⅲ (10)3.4工序Ⅳ (11)3.5工序V (12)3.6工序Ⅴ (13)3.7工序Ⅵ (14)3.8工序Ⅷ (14)4、夹具设计 (16)4.1问题的提出 (16)4.2夹具设计 (16)4.2.1定位基准选择 (16)4.2.2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16)4.2.3定位误差分析 (16)参考文献: (18)1 零件的分析1.1 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

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零件上方的φ22mm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55mm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

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

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需要加工的表面:1.小孔的上端面、大孔的上下端面;2.小头孔0.02122+-Φmm以及与此孔相通的8Φmm的锥销孔、8M螺纹孔;3.大头半圆孔55Φmm;1.3 位置要求:小头孔上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大孔的上下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7mm。

长城汽车变速器电控拨叉维修操作指导课件


限位块
弹性垫片 铜垫片
每天进步一点点
2020/7/17
8、安装上盖,按图示1-5的顺序先将螺钉预紧,再将
螺钉拧紧。 4
5
1
2
每天进步一点点
3
2020/7/17
谢谢大家!
每天进步一点点
2020/7/17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两触角 水平!
2020/7/17
4、安装齿轮结合体,使结合体下端的齿轮与拨叉轴 的齿条配合
动片应处 位置!
注意:
1、确保结合体安装时,拨叉应在二驱位置! 2、结合体安装完成后,动片的两个触角在图示的滑道位置! 3、动片与滑道应保持充分的弹性接触!
每天进步一点点
2020/7/17
用手转动结合体,检查滑片位置与拨叉位置是否 对应!
每天进步一点点
2020/7/17
一、目的与范围
为了更有效的指导服务站对电控拨叉总成内部的 部分零件进行更换,我公司特别编制了本指导书。
每天进步一点点
2020/7/17
1、拆解时涉及到的总成外部零件
上盖
Hale Waihona Puke 每天进步一点点螺钉
2020/7/17
2、拆解时涉及到的总成内部部件
铜垫片 弹性垫片
齿轮轴
橡 胶 密 封 圈
每天进步一点点
2020/7/17
4、取出齿轮结合体内部的铜垫片。
每天进步一点点
铜垫片
2020/7/17
5、将扭簧和齿轮结合体一起从齿轮轴上拆下。
不拆解齿轮轴
每天进步一点点
2020/7/17
注意:
1、拆解时尽量避免损坏螺钉、上盖、铜垫片和弹性 垫片,以便重新安装时这些部件可以继续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
/μ m
钻 扩 铰
0.85 0.15
12 10 8
12.5 12.5 3.2
0.07 Φ 13.85 0
12.5 12.5 3.2
Φ 14
3、 粗铣叉口端面倒角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工 序 工序间 工序间 工序间 工序间 名称 余 量 经济精 表面粗 尺 寸 / 尺寸、公差 表面粗 /mm 度/mm 糙 度 mm /mm 糙 度
8 14 1 88 f Mz 0 . 1 4 mm/min 73.76
根据 X5012 立式铣床工作台进给量表(表 5-73)选择 f Mz 190mm/min
190 0.21 mm/z 14 60 5)校验机床功率 根据《机制课程设计指南》表 2-18,铣削时的功率(单位为 Kw) 为 Fv pc c 1000
n=1000V/
d 可求得该工序的钻头转速 n=51.36 r/min,参照课程设计指南所列 d 便求得该死工序的实际钻削速度为:
V nd /1000 4 7 2 4 . 8 / 1 0 0m 0 18 / min
Z3025 型摇臂钻床的主轴转速,取转速 n=47r/min,再将此转速代入公式: n=1000V/
12
12.5
12.5
14
5
六、确立切削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二:加工拨叉上下端面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工件材料:KTH350-10,铸造。 加工要求:粗铣Φ 24 左右两端面;铣左右两端面倒角;加工余量 2.5mm 机床:X5012 立式铣床 选择刀具前角 γ o 刀具:W18Cr4V 硬质合金钢端铣刀,牌号 YG6。铣削宽度 0~ 60,深度 ap<=4 取刀具直径 do=63mm。=+5°后角 α o=8°,副后角 α o’=8°, 刀齿斜角 λ s=-10°,主刃 Kr=60°,过渡刃 Krε =30°,副刃 Kr ’=5°过渡刃宽 bε =1mm, z=14 切削用量 1)铣削深度 因为切削量较小,故可以选择 ap=4.0mm,一次走刀即可完成所需 长度。 2)每齿进给量 机床功率为 4.5kw。 fz=0.15~0.30mm/z。由于是对称铣,选较小量 fz=0.18mm/z 3)查后刀面最大磨损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3.7,后刀面最大磨损为 0.3~0.5mm。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3.8,寿命及寿命 T=180min 4)计算切削速度 按《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 V c=
(3)粗铰 1)背吃刀量的确定 ap=0.15 mm。 2) 进给量的确定 由课程设计指南选取该工步的每转进给量为 f=0.8 mm/r。 3)切削速度的计算 由课程设计指南初选切削速度为 V 为 5 m/min。由公式: n=1000V/
d
可求得该工序的铰刀的转速 n=63.69 r/min,参照课程设计指南所
f=1.2 mm/r;n=47r/min 将上述结果代入公式,可得到该公序的基本时间:
Tj =(70mm+2.525mm+3 mm)/(1.2 mm/r×47 r/min)
=80.34 s (3)粗铰 由课程设计指南表 2-26 钻孔的基本时间可由公式
Tj = L/fn=(l+ l1 + l2 )/fn
Ra
/mm 6 8
0.22 Φ 60
Ra
/μ m
粗铣 铸造 4、钻Φ 8.7 0
2
13
6.3
6.3
8
0 .1
孔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工 序 工序间 工序间 工序间 工序间 名称 余 量 经济精 表面粗 尺 寸 / 尺寸、公差 表面粗 /mm 度/mm 糙 度 mm /mm 糙 度
Ra
/mm 8.7
0.1 Φ 8.7 0
Cv dqv kv T a p f z yv aeuv Z pv
m xv
算得 Vc=28.8m/min,n=80r/min, 据 X5012 铣床参数,选择 nc = 188r/min, , 则实际切削速度 Vc=3.14*160*188/1000=40m/min=94.45 m/s, 实际进给量为
(2)扩孔 由课程设计指南表 2-26,钻孔的基本时间可由公式 Tj = L/fn=(l+ l1 + l2 )/fn 求 得。其中 1=70 mm, l2 =3 mm,
l1 ( D d1 ) cot kr / 2 (1 ~2) (24.8 23.0) cot 60 / 2 (1 ~2) 2.525
工序七:去毛刺 工序八:终检
0 .1
0.27
)槽

五、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一) 、毛胚的基本尺寸确定: 零件材料为 ZG45,零件为中批量生产,毛坯铸造 查《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确定步骤如下 1. 求最大轮廓尺寸 根据零件图计算轮廓尺寸,最大轮廓尺寸为 70MM。 2. 选取公差等级 CT 由表 5-1 铸造方法按机器造型, 铸件材料按球墨铸铁得公差等级 CT 范围 8-12 级,取 10 级。 3. 求铸件尺寸公差 根据加工面的基本尺寸和铸件公差等级 CT,由表 5-3 得,公差带相对于基本 尺寸对称分布。 4.求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由表 5-5 知球墨铸铁用砂型铸造机器造型和壳体的方法选得机械加工余量等 级 E-G 级,取为 G 级 。 5.求机械加工余量(RMA) 对所有加工表面取同一个数值,由表 5-4 查最大轮廓尺寸为 70,机械加工余 量等级为 G,得 RMA 数值为 1.4MM。
7
列 Z3025 型摇臂钻床的主轴转速,取转速 n=63/min,再将此转速代入公式: n=1000V/
d 便求得该死工序的实际钻削速度为:
V nd /1000 63 25 /1000 4.95m / min
(三)、时间定额的计算 1、基本时间 Tj 的计算 (1) 钻孔 由课程设计指南表 2-26,钻孔的基本时间可由公式 Tj = L/fn=(l+ l1 + l2 )/fn 求 得。其中 1=70 mm, l2 =1 mm,
Ra
/mm 25 70
0.19 Φ 70 0
Ra
/μ m 25
粗铣
11
4
铸造
75
75
2、钻Φ 14 孔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工 序 工序间 工序间 工序间 工序间 名称 余 量 经济精 表面粗 尺 寸 / 尺寸、公差 表面粗 /mm 度/mm 糙 度 mm / 13.85 14
6.求毛坯基本尺寸:
端双侧加工,算得:
R= F+2RMA+CT/2=70+1.4*2+3.2/2=74.4(圆整为 75)
开叉端面加工,算得
R= F+RMA+CT/2=6+0.5+2/2=7.5(圆整为 8)
3
7.本零件毛坯图如下:
(二) 、各工序之间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1、 粗铣拨叉上下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工 序 工序间 工序间 工序间 工序间 名称 余 量 经济精 表面粗 尺 寸 / 尺寸、公差 表面粗 /mm 度/mm 糙 度 mm /mm 糙 度
则实际每齿进给量为 f z
FC
c f a p xF f
yz
d qF n
z e wF
a uF z
(N )
6
式中, CF 54.5, x f 0.9, yF 0.74 , uF 1.0 , wF 0 , qF 1.0 则
Fc 489 N, vc =0.65m/s, Pc 0.125 kw<4.5 kw
四、制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得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 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 床配以专用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 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工艺路线方案 工序一:先铸件回火
2
工序二:以Φ 24 外端面为粗定位基准,粗铣拨叉左右两端面;用成型刀铣左 右两端面 工序三:以Φ 24 外端面为基准,铣叉脚右端面;倒角 工序四:以Φ 24 外端面为基准,钻,扩,铰孔 Φ14mm 孔 工序五:以叉脚右端面为精基准,铣叉脚左端面,倒角;铣 14H13( 0 工序六:以叉脚右端面为精基准,钻Φ 8.7 0
Ra
/μ m

12
0.27
12.5
12.5
5、 粗铣 14H13( 0
)槽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工 序 工序间 工序间 工序间 工序间 名称 余 量 经济精 表面粗 尺 寸 / 尺寸、公差 表面粗 /mm 度/mm 糙 度 mm /mm 糙 度
Ra
/mm 14 14
0.27 Φ 14 0
Ra
/μ m
粗铣 铸造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 技术基础课以及 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 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 , 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 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 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 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l1 =(D×cotkr)/2+(1~2)=(70.0×cot 56 )/2+(1~2)=47.2mm;

f=0.4 mm/r n=250 r/min 将上述结果代入公式,可得到该公序的基本时间:
Tj =(70 mm+47.2mm+1 mm)/(0.4 mm/r×250 r/min)=71.52 S
1
零件的工艺分析
一 、 零件的工艺分析 通过对该零件的重新绘制,知道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 全。 14 的孔要求精度较。要进行精铰能达到粗糙度要求。该零件结构,对基 准的选择要求高,零件选用材料 KTH35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