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活动经典案例(五年级上册数学)

一、引言

五年级上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挑战和促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案例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围绕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活动经典案例展开讨论,旨在为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案例,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案例一:“小明的数学学习之旅”

在五年级上册数学课堂上,教师以小明为主角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教师在上课前准备了一些数学游戏和谜题,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了小明的数学学习之旅,小明在生活中遇到了许多数学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小明发现了数学的美妙之处。教师通过展示小明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引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们在学习中积极思考、探索,并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了许多数学问题,增强了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这堂生动有趣的课程,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一些数学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案例二:“利用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

在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教师设计了一堂以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的课程。教师提前收集了一些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了这些实际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数学建模的思路和方法,并组织学生们一起进行讨论和解答。学

生们在实际问题的启发下,积极思考、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建模分析和解答,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们感受到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案例三:“数学游戏与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五年级上册数学课堂中,教师设计了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和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数学游戏和竞赛活动既包含了基础知识的扎实训练,又融入了一些创新的元素,让学生在娱乐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通过数学游戏和竞赛活动,教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竞争中进步。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更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五、案例四:“小组合作学习提升数学解题能力”

在五年级上册数学课堂中,教师进行了一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课程设计,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根据不同的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要求学生们要积极参与,尊重他人的意见,努力协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彼此的帮助和启发下,共同解决了许多难题,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结语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活动经典案例的设计和实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探索创新,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希望本文提供的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活动经典案例能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活动经典案例的设计和实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教师在设计教学案例时也应该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学生可能因为怯于表达或者自身的学习习惯,导致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除了传统的讲解、演示和练习,教师还可以引入互动教学、游戏化教学等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学习动力。

除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额

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潜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方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

在教学案例设计中,还应该注重跨学科的整合和应用。数学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它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在教学案例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跨学科的知识和应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的交叉和应用的广泛性,提高他们的学科综合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数学教学案例时,应该注重案例的选择和设计。案例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案例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活动经典案例设计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

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促进其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探索创新,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希望本文提供的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活动经典案例能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育教学案例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育教学案例 在五年级数学的教学中,我们面临着帮助学生建立更为深入的数学理解与应用的挑战。 案例一:分数的意义与表达 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达方式。 步骤: 1. 介绍分数的概念,即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 通过实例和图形,展示分数的应用。例如,将一个蛋糕分成四等份,每一份就是1/4。 3. 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制作纸片、分配食物等,以体验分数概念。 4. 练习: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不同的情境,如一盒铅笔的三分之一是多少支。 案例二:小数与分数的转化 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掌握其转化方法。 步骤: 1. 介绍小数和分数的基本概念。 2. 通过实例,展示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转换方法。例如,0.5可以转化为分数1/2。 3. 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购物时计算找零等,以体验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4. 练习:让学生将小数转化为分数,或反之亦然。

案例三:图形中的数学问题 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图形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步骤: 1. 介绍常见图形及其特点,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通过实例,展示如何解决图形中的数学问题。例如,计算圆形的面积或周长。 3. 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绘制图形、测量实物等,以体验图形中的数学问题。 4. 练习:让学生解决不同的图形问题,如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等。 案例四:概率初步认识 目标: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概率概念,了解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步骤: 1. 介绍概率的基本概念,即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通过实例和游戏,展示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掷骰子、摸牌等。 3. 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模拟实验、统计数据等,以体验概率概念。 4. 练习:让学生判断一些事件的概率大小,并解释原因。

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优秀5篇】

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优秀5篇】 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篇一 数学教学案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曲堤小学赵晋军 一、教学构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面积,例如:计算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需要多少材料。,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在认识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回忆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2、联想: (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什么?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可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3、归纳引入新课: 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4、教学例2 提问: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正方体的什么?你会算吗? (课堂实录: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有小部份同学同意这个观点,但是通过计算后认为方法太繁,可以用简便方法。)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有好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进行导入,先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推导,从而引出新的计算方法,使得学生愉快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新的知识进行探索。通过教学的导入,明确了教学的目标,确定了研究方向,这时再引导学生学习就事半功倍了。) 师: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求它的表面积只要用棱长乘棱长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 二、鱼缸的制作问题 说明: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时不需要计算6个面的饿总面积,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总面积。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要

教育教学活动经典案例(五年级上册数学)

一、引言 五年级上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挑战和促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案例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围绕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活动经典案例展开讨论,旨在为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案例,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案例一:“小明的数学学习之旅” 在五年级上册数学课堂上,教师以小明为主角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教师在上课前准备了一些数学游戏和谜题,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了小明的数学学习之旅,小明在生活中遇到了许多数学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小明发现了数学的美妙之处。教师通过展示小明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引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们在学习中积极思考、探索,并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了许多数学问题,增强了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这堂生动有趣的课程,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一些数学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案例二:“利用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 在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教师设计了一堂以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的课程。教师提前收集了一些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了这些实际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数学建模的思路和方法,并组织学生们一起进行讨论和解答。学

生们在实际问题的启发下,积极思考、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建模分析和解答,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们感受到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案例三:“数学游戏与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五年级上册数学课堂中,教师设计了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和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数学游戏和竞赛活动既包含了基础知识的扎实训练,又融入了一些创新的元素,让学生在娱乐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通过数学游戏和竞赛活动,教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竞争中进步。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更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五、案例四:“小组合作学习提升数学解题能力” 在五年级上册数学课堂中,教师进行了一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课程设计,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根据不同的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要求学生们要积极参与,尊重他人的意见,努力协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彼此的帮助和启发下,共同解决了许多难题,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例完整版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 学案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类别: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题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单位:临清市尚店镇东白堌中心小学 姓名:姜秀华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教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内容。 知识目标: 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知识迁移,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能力目标: 在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中发展空间观念;在看一看,想一想中初步感知等积转化的思想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互相合作、交流、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转化的思想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作用,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 方格纸、平行四边形卡片、剪刀、三角板、直尺等。 探索新知教学片段: 1、比一比,估一估 师:现在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花坛画到纸上,我们先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一样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一样长,它们的面积哪个比较大? 生:一样大。 生:长方形比较大。 生:平行四边形比较大。 ……

师:大家都有不同的猜测,有很多同学都说一样大,那么,谁的想法正确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四人小组讨论。 生: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我先数出整块的,然后这些剩下的小块拼一拼,还可以拼成整块的。 师:那么用数方格的方法数数看。数一数,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 师:哦,你们数的结果是都是72平方米,说明……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师:也就是……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是72平方米。 师: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可以用公式来计算,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有计算公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问题。(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出猜想,再进行验证,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培养学生思考的深入性和严密性。也可制造悬念,进一步激发探究的欲望。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探究学习并不是任由学生发挥而不加引导的。学生往往在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某些障碍。这就需要教师相机诱导,及时介入,以保证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好的学习活动中去。] 2、师: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比较大呢?…… 生:我用割一割,补一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象这样剪开,然后再把它补到另一边去。 师:非常好,有自己的方法。下面我们用割补法来看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多大?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然后说说你的发现。 师演示,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的过程…… 3、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平行四边形割补完变成一个长方形了。 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一样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一样长。 3、师:刚才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时,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剪的?大家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开? 生: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的。 师: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几条? 生:无数条。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例分享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例分享 介绍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育教学理念,科学安排教学活动,创设多种多样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主动积极地参与中,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数学素养。 本文旨在分享五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些成功案例,以期对其他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案例一:认识整数 整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是未来学习数学的基础。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整数,例如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中引导他们理解整数。 在一次课堂上,我列举了一个关于班级活动的例子:我们班有20个男同学和15个女同学,让学生思考这些数字的意义。通过与学生交流,我帮助学生理解了它们代表了一个集合中的男同学和女同学的总数。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另外一种情况——如果男同学增加了5个,女同学增加了10个,那么这时男同学和女同学的总数是多少?在经过学生的思考后,他们发现男同学有25个,女同学有25个,总共有50个同学,这时我告诉他们这个数字是一个整数,叫做50。 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能理解整数的概念。通过这种方法的教学,我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整数的存在,并理解它们代表的意思。 案例二:加减法口诀

算术题是学习数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因此,熟练的口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熟记加减法口诀是十分必要的。 在一次课堂上,我以“久病成医,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为例,让学生明白借位和进位的原理。之后,我采用口语化的教学方式,设计活泼有趣的歌曲,帮助学生记忆加减法口诀。例如“一十不进位,二十顶上一;十十进一位,二十三四缺一”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次反复练习,加强加减法口诀记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口算能力。在学生积累了足够的口算能力后,我将注意力放在了练习。 案例三:分数求和 分数是数学中的重点难点,也是学生较为容易出错的部分。常见的问题是分子分母分别加起来或减去,算出的数字错误。为了提高学生对分数运算的理解和认知,我设计了一种较为直观的方法:让学生用图形表达分数数量关系。 在一次课堂上,我让学生根据不同比例用标准的矩形纸折成不同形状的图形,然后将图形上部分染色,让学生分析颜色占总图形的数量关系,并在黑板上绘制图形表示分数数量关系。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直接看到分数大小的直观关系,感受到每个分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为学生理解分数求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 在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感受到趣味性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7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7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复习5以内数量,学习按数取物。 2、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全家福图两张。 2、幼儿人手一份礼物。 3、纸折房子人手一个。 4、有数字的大的纸房子5个。 活动过程: 一、作客。 1、出示娃娃“明明”和“红红”。 2、明明和红红邀请我们小朋友到他们家去作客。 3、先到明明家。出示明明家的全家福。明明一家人正在迎接我们呢。我们一起看看明明家有哪些人?有几口? 4、我们给明明家做一个标记。出示点卡1——5,让幼儿选一张与明明家人口相等的点卡贴在全家福图片上。 5、到红红家教法同上。 二、送礼物。 1、们还带了一点礼物送给明明和红红呢,请小朋友把这些礼物去送给明明家和红红家。注意了,他们家有几口人就送几个礼物。 2、幼儿送礼物并验证。 三、我家有几口。 1、明明和红红可开心了,他们说也要到我们小朋友家去作客,也要送礼物给我们。可是他们不知道小朋友家有几口人,我们一起来告诉他们,好吗? 2、上次我们用纸折了自己的家,请你也来和明明家和红红家一样作个标记,有几口人就贴几个小圆点,贴在屋顶上。 3、幼儿操作并验证。 四、统计。 1、老师出示5个大纸房子,先和幼儿一起认识房子上的。数字。 2、请小朋友把自己有圆点的小纸房子送到相应的有数字的大纸房子中,并相互验证。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景,自主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法。 2、学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计算。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8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8篇) 数学上册五年级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 p53--54练习十一1,2,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天平演示,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使学生能够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教学重点: 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课前准备: 课件,习题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数量关系,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已知我们学校有88位同学,再加上所有老师,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师生一共有多少人吗?(板书:88+ x)。学得真不错,今天我们要进一步来研究这些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所隐藏的数学奥秘,想知道吗?请你用饱满的姿态告诉老师!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学习过程。 (一)认识天平 (二)新课学习 自学指导(一)。 自学p53, 分别说一说图1,图2,,显示的信息。 图1天平两边平衡,一个空杯重100克。 图2在空杯里加一杯水后天平不平衡了。 自学指导(二) 再看图3说说图3 显示的信息。 天平1杯子和里面的水比200克法码重 天平2杯子和里面的水比300克法码轻 自学指导(三) 请用算式表示图3数量关系。 天平1、100+x>200 天平2、100+x<300 自学指导(四) 再看图4说说图4 显示的信息,请用算式表示图4数量关系 100+x=250 自学指导(五) 观察比较下列算式说说你的发现 观察比较 100+x>200

2023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9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为大伙儿带来的9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比大小的方法,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从具体—表象—抽象的学习过程,获得小数比大小的方法,并发展迁移能力。 3、让学生感受小数比大小的方法是有价值的。 教学重点: 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经历从具体—表象—抽象的学习过程,获得小数比大小的方法,并发展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数射线上放一放下面各数,并选两个数比一比大小。 502510055 2、在○里填上“=” ○○○ 3、揭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自主探究新知。 (一)数射线上比大小。 1、出示情景 这是四(3)班同学在进行跳远比赛呢? 徐夏豪的成绩是:2.90米。 沈珺的成绩是:3.60米。 夏陈的成绩是:3.45米。 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2、学生操作交流并排出名次 3、练一练: 用数射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小数,并比较每组数中两个数的大小。 (二)脑子里比大小。 1、出示 沈佳妮的成绩是:2.98米。 徐璐婕的成绩是:2.89米。 顾雨菲的成绩是:3.05米。 离开数射线,把三张卡片在桌上排一排。 交流说出她们排列的名次。 (三)归纳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1、还有其他的方法排出名次吗? 2、小组讨论 3、交流并出示: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4、小结: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多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三、巩固运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311×3 916×12 21×514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注意两种约分方式。)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例题:一张长方形的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12,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此时,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如果第三次再剪去剩余

部分的12,那么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12×12?分析第一次剪去它的12,第二次再剪去剩下的12,那就是12的12、也就是12×12 教师让学生从图中看出是14,让学生从12×12=14中思考,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规则,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说说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并对学生的说法给以鼓励。 教师和全班学生共同总结出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数乘以分数,分子乘以分子作为分子,分母乘以分母作为分母。 验证法则:让学生折纸验证34×14?,并让学生分析为什么? 课堂讨论:让学生能够根据课本7页中的插图,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初步理解求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8页试一试, 14×23; 35×29; 78×514 让学生运用分数乘以分数的法则来进行计算。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如: 78×1415中的7和14先约分。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12×12=14; 12×12=1×12×2=14 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完整)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例

完整)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教材中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 知识目标: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知识迁移,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能力目标:通过剪、拼、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激发研究兴趣,培养互相合作、交流、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转化的思想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作用,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能力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方格纸、平行四边形卡片、剪刀、三角板、直尺等。 探索新知教学片段: 1、比一比,估一估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并让学生比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大小。学生们有不同的猜测,但通过

数格子的方法,他们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2、探究计算公式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板书出来。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掌握了计算公式的应用。 让学生自己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进行验证,可以培养学生的深入思考和严密性。这样的探究研究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符合新课标对于数学研究的要求。但是,在探究研究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障碍,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和介入,以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研究中去。 教师引导学生用割补法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并通过演示和观察来让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为长方形。 学生通过观察和发现,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一样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一样长。教师引导学生明白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10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10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10篇) 教案即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那么关于小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仅供参考。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3、能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准备: 梯形纸片、多媒体课件、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新的面积公式,想一想:三角型面积的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二、探究新知 实际操作,自主探究。 电脑演示地24页的情境图,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把体型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 1、独立操作,自主探索。 学生用事先准备的学具自己进行剪拼,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特有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2、小组讨论。 四人小组继续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梯形转化成前面学过的图形,进而求出梯形

的面积。 3、交流汇报,发现规律。 (1)引导观察,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什么关系请学生用语言描述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2)联系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析理解:为什么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要除以2 (3)经观察分析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用字母公式来表示。 三、看书质疑,交流感想 阅读第24页内容,回顾自己探索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并与同伴谈谈自己的想法。 完成课前提出的问题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完成25页习题 五、全课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你在学习方法上又有了那些提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九册。 【教材分析】 梯形而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的编排不同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它的编排特点是引导学生把梯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 再求面积。因此教材的编写跨越了数方格的感性认识阶段。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用转化的思想。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以后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内容时学生己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而且在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时。对转化、平移等数学思想

关于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精选7篇)

关于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精选7篇)关于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1 教学目的: 本游戏活动以摸球作为载体。通过此数学游戏,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实验、猜想与验证的过程。 教学过程: 1、师向学生交代清楚活动的操作顺序:两人一组,然后记录颜色,再放回。记录摸出的红球、白球次数可用画“正”字的方法。 2、组织活动: (师给每组口袋内准备的白球与红球数的比例应相同。)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摸球,一人记录。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巡视,以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当操作。 3、汇报交流并猜想: 每组学生操作完毕后,组织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并将汇报结果记录在黑板上,以便学生进行猜想。也要请他们说说猜想的根据。 4、验证猜想: 请学生打开各小组的口袋,验证猜想的结果与实际结果是否相符。 5、小组讨论: 投影出示讨论的题目包括表格。然后出示问题。

注意:学生在具体讨论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猜想与推选的方法,对此,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特别要指导学生应考虑比赛外的各种因素。 6、课堂练习: 89页第3题。 提示学生:由于任选的随机性,故可能出现特例。对此,在解答时,不要求学生作统一的回答。 关于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91页《三角形的面积》,92页例2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够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概括的能力,体会转化的思想。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北师大五年级上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案例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五年级上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案例9篇 北师大五年级上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案例 1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比较图形的面积主要还是让学生学会观察,数格子是一种方法,但在数之前也应该两个图或一个图的特征,再采用较为简单快捷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样既快又不容易出错。 本节我设计了,说一说、想一想、练一练、三个教学环节。重点是想一想,让学生掌握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的关系。因此,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我以轻松的话题引入主题,通过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它们依据是什么,当发现学生的比较方法独特时及时给予鼓励,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但在在找面积关系时,图形面积间的关系是相当地多,使得学生汇报了多种情况,甚至在教师喊停后,有些学生还意犹未尽,学生会说很好,但这样显得有些混乱,使一些不爱思考的同学听得云里雾里,针对一情况,有些困惑,怎样采能让各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从而达到教学的有效。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比较图形的面积》这一课是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依据学科体系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计算机信息技术,采用以自主探索为主、合作交流、多媒体演示验证等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和自己的认知水平,在每位学生都经过充分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后,再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交流讨论,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比较的方法,体现了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本节我设计了,说一说、想一想、练一练、三个教学环节。重点是想一想,让学生掌握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的关系。因此,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我以轻松的话题引入主题,通过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适时引导学生发现大屏幕中5副图形面积大小之间的关系,初步探索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借助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来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探索课本主体图的13副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做好铺垫。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于是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本的主体图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当课本主体图的13副图形以多媒体课件形式出现在大屏幕的时刻,多媒体课件的生动形象吸引着学生,同学们睁大了双眼,努力的寻找着,渴望发现更多的奥秘,我及时提出指导性建议,要求先观察判断图形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5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5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组合图形的意义,掌握用分解法或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会利用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来分解组合图形,达到分解的图形既明确而又准确求出它的面积。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 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师:生活中有许多图形,老师今天准备了4幅,大家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是由哪些简单图形组成的?如果求它们的面积可以怎样求? 课件逐一出示图一、图二、图三,图四让学生发表意见。 生1:小房子的表面是由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的。 生2:风筝的面是由四个小三角形组成的。 生3:队旗的面是由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组成的。 生4:七巧板是由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师:这几个都是组合图形,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生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成的是组合图形。 生2:有几个平面图形组成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师小结: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图一:是由三角形、长方形、加上长方形中间的正方形组成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 图二:作辅助线使它分成一个大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方法一:分割法:将整体分成几个基本图形,求出它们的面积和。 是由两个梯形组成的。 师:为什么要分成两个梯形?怎样分成两个梯形? 引导学生说出将它转化成以学过的简单图形以及在图中作辅助线。 师:是的,可以用作辅助线的方法将它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简单图形来计算。 (板书:转化) 大家想想,用辅助线的方法还有不同的作法吗?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 篇一: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准备: 长方形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他俩一共用着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两个人一起在同一张图片上画出自己所用的纸的大小。笑笑首先在纸上画出了这张纸的1/2,淘气继续画出这张纸的1/4。 二、启发思考

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提问学生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减法知识是否可以解出这个分数。学生回答道,不行的因为我们以前学过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这个分数的分母一个是2一个是4不相同。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汇报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 4、进一步小结。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可以直接想加减。 三、拓展思考 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笑笑用了纸的1/2、淘气用了纸的1/4,所以根据题意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该用减法计算。 利用上面的方法继续解题。 四、小结 通分的实质就是讲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 五、练一练 折纸 教学反思: 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先观察相加减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可以相加减了。 篇二: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二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猜测—验证—应用等环节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正确、合理、灵活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们大部分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让他们通过亲自探索和体验来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验证”等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归纳解决问题。具体地说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情景创设法。 2、活动探究法。 3、集体讨论法。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精心选题,多层训练,——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会向孩子们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谁能来说一说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 学生们会回答: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接着我会让孩子们用数字、字母或者符号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出这三个定律。学生展示后,我进行小结:我们知道乘法运算定律在整数乘法中,可以使一些计算更简便了,那么在小数乘法中,这些运算定律是否也能运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同时板书课题。 在这一环节中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三个定律,一方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以旧引新,激发孩子的探究__,让他们有目标的去思考。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一)小组合作,猜测验证 1、用幻灯片出示以下题目。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6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6篇) 篇一: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间的关系。会列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3.有机结合地方教育资源、我国在方程史上的贡献等内容渗透健康生活方式,爱家乡、爱祖国的数学文化等积极情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教学重点: 经历从现实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过程,理解方程的本质。 教学难点: 会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认识等式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它叫(天平)。 (结合课件演示)小明在天平的两边放上砝码,天平(平衡

了)。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50+50=100) 还可以怎样表示?(50×2=100) 2.揭示:像这样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等式。 提问:这两个等式左边表示的是什么?右边呢? 它们之间是(相等的)关系。 3.提问:小明从天平的左边拿走了一只砝码,这时候还能用等式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那该怎样表示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呢? (50<100,100>50) 二、认识方程 1.用含用未知数的式子表示质量关系 猜想:为了让天平达到平衡,小芳准备在天平的左边放一个物体。如果把把这个物体放下来,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呢? 怎样用式子表示这里(指其中平衡的情况)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呢? 学生尝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指出:真不简单!同学们能想到用字母来表示这个物体的质量。这些字母表示的数咱们事先不知道,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未知数。 感悟:人类能够将未知数用一定的字母表示,并且让未知数平等地参与运算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 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注重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激励。下面给大家分享北师大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阅读!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教材分析: 《可爱的企鹅》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中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习了8、9的加减法后,第一次出现的带大括号和问号的图画式应用问题。要让学生在理解主题图图意的基础上,说一说图中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在一定的情景画面中解决应用问题,巩固8、9的加减法。

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第一次出现大括号和问号,学生理解其意义有一定困难,因此我将本次课设计为一次登冰山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登山比赛,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和探索。对首次出现的大括号和问号,教师作适当指导和介绍。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括号和问号的含义; 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学问题; 3.在学习教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5.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重点: 对括号和问号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图和图中括号、问号对图意的理解。 课前准备: 情境挂图,吹塑纸做成的括号和问号, 过程设计

一、创境引入 出示小淘气(小狗)小朋友好!小淘说:好久没跟大家见面。今天我要看看哪些小朋友有进步了,越来越会听课了。小朋友,这么久没跟大家见面,你们知道我去哪里了吗?我呀去北极探险了。小朋友想去吗?(想!)可是北极是很冷的地方,有很多冰山,你们怕不怕呀?(不怕)好!今天小淘气就带小朋友一起去北极探险,去穿越冰山。比一比,哪一组的小朋友勇敢、聪明又能干,能够登上最高的冰山!(拉出挂图)小朋友,你们有信心登上最高的冰山吗?(有)那我们出发吧!来到第一座冰山我们看到了什么?啊多可爱的企鹅啊!有几只呢?这只企鹅在跟谁打招呼呢?哦,原来在这儿,上面有几只?那我们在第一座冰山这儿看到了什么?有多少?谁能说一说? [以登冰山的形式进行本课学习,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介绍新朋友,学习新知识 看看下面有一个新符号,猜猜这个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呢?对了,这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括号,猜猜它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小结,用括号表示合起来(作手势)。问学生,它是什么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下面我们还有一个新朋友,看看是谁?知道它是什么符号吗?它是问号,表

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精选篇1) 我们根据《大钢》精神及大班幼儿发展目标,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一系 列主题活动,如:《花儿朵朵》,《废旧物品大比拼》《美丽的叶子》。通过多次的 谈话活动,提高了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了幼儿的创造能力,使主题活动开展的非常 有意义。接着幼儿的讨论转移到,我们又进行了《奥运、运动》的主题活动。我班主 题墙面上都是孩子们的作品。墙上有孩子从家里找来的各种有关奥运会的图片,玩具 福娃,孩子绘画的福娃,剪纸福娃,运动会项目,运动的人,样式各异种类众多,饭 后自由活动,孩子们把这些作为他们谈论的话题,也关注在__年奥运会上。如:五个 福娃都象征着什么?他们都代表什么含义?奥运会有多少项目?我们能不能去看奥运 会呀?我们给孩子创造了自己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让孩子们自己通过画奥运,剪运 动的人,看电视,看图片从多角度,多侧面的培养幼儿对__奥运会的兴趣。在教育教 学方面主题活动是主线,我们还积极开展了区角的活动。在数学区加强幼儿数的分解、组成的练习。各种棋类的学习,排序、推理、观察的训练。语言区中引导幼儿识字教 学和巩固拼音教学,利用饭前活动培养幼儿朗诵唐诗的习惯。到现在我班有98%的幼 儿都可以到前面来单独表演。 幼儿的户外活动是幼儿强身健体的重要环节。我班在确保幼儿户外活动时间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竞争游戏,贴人、占四角、切西瓜、等集体游戏。提高 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在自由活动时组织这部分幼儿进行个别 指导,力争使每个孩子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精选篇2) 下半学期,我光荣的来到了__市实验幼儿园,成为大三班的一名代课老师,我倍感 荣幸,作为刚来的老师,能够直接代课更是让我很惊喜。作为我也非常珍惜此次幼儿 园领导给予我这机会工作中,我对每一个工作都认真负责,积极筹备,虽然琐碎,但 我觉得成长了不少, 一、在保教工作中,我积极的配合保育员老师,时刻将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能 想到的尽量的督促和监督孩子,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害。在班级常规养成上,我积极 的配合班主任老师和保育老师,做到要求一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班级教育教学 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