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教学发展历程

史料教学发展历程

一、引言

史料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将探讨史料教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其演变过程和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影响。

二、史料教学的起源

史料教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历史学派。当时的历史学家们开始倡导通过研究和分析史料来揭示历史真相,强调历史研究应该以史料为基础。这一理念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史料教学开始在德国的学校中得到推广。

三、史料教学的演变过程

3.1 从史料阅读到史料分析

最初的史料教学主要强调学生对史料的阅读和理解。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掌握历史事实。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仅仅阅读史料还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史料教学逐渐从史料阅读转向史料分析。

3.2 从史料分析到史料解读

史料分析是对史料进行辨析、分类和比较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然而,仅仅进行史料分析还不能真正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和背后的意义。因此,史料教学进一步发展为史料解读。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和思考方式。

3.3 从史料解读到史料应用

史料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的能力。通过学习史料,学生能够运用史料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历史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史料应用不仅包括在学术研究中的运用,也包括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史料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当前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四、史料教学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影响

4.1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史料教学能够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历史材料,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学习史料,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增强对历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自己的历史意识。

4.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史料教学要求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解读和应用,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史料教学,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方式,包括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等,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

史料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通过学习史料,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查找、分析和利用史料,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五、结论

史料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史料阅读到史料应用,史料教学经历了从表面到深入的发展过程。史料教学对学生的历史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研究能力等。因此,史料教学在历史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历史教案流程(精选8篇)

历史教案流程(精选8篇) 历史教案流程篇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鸦片战争·重点难点 本课主要叙述中国是怎样从一个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过程。重点掌握两大板块、六个问题:一是林则徐虎门销烟:1.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3.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二是中英《南京条约》:1.英国发动侵

略中国的鸦片战争。2.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难点是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首先明确半殖民地的含义是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而后依据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认识条约签订后,中国虽然是形式上独立的国家,但其独立自主的政治已开始受到外来的干预;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冲击,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因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南京条约》的签订,仅仅是开始而已,不要因此造成认识上的错误。 鸦片战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史料、自由阅读卡,学会从历史材料中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 2.结合时代背景、学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学会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发展过程中,指导训练学生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链,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历史教育学

绪论 一、历史教学论的课程目标 第一,了解当前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及课堂教学的概况,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二,初步掌握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教学反思,尝试写作历史教学论文,通过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 第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道德,激发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二、历史教学论的课程目标 第一,了解当前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及课堂教学的概况,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二,初步掌握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教学反思,尝试写作历史教学论文,通过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 第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道德,激发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三、历史教学论的课程内容 第一,中学历史课程的目标。 第二,中学历史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内容。 第三,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中学历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第五,中学历史教学评价。 第一章历史课程论 第一节历史课程的沿革 一、什么是历史课程 (一)课程的定义 1、课程是知识 2、课程是经验 3、课程是活动 (二)什么是历史课程 历史课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历史课程是指历史学科和历史活动的总和,包括历史教学计划、历史教材、历史教学活动等。广义的历史课程指的是学校教育中为学生提供和重建的人类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的总和。 二、在中学设置历史课程的价值取向 (一)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历史课程的设置 1、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初、高中) 2、新课程方案中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 按照新课程方案,初中既可设置分科型历史课程,又可设置综合型历史与社会课程; 高中以分科型历史课程为主,分设历史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同时增设历史研究性学习课程。 (二)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历史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具有三个特点,即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2)高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普及性、非专业性 2、历史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 3、历史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选修课程 4、历史课程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

中英美中学历史课史料教学比较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中英美中学历史课史料教学比较研究 史料教学,比较注重史料的搜集、甄别、选择、运用和判断,通过老师的教育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探究活动来了解、认识历史,并且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与历史观。史料教学应该有计划的进行,并且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史料教学,则需要中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的分析历史相关问题,以达到体现历史教学本质与价值的目的。 一、中英美史料教学现状特点 史料教学会受到历史存留问题的影响。比如,英美两国的历史学家和历史教师,就会受到历史存留问题的影响。根据西方的历史学家的研究,其中兰克学派提出论述历史时应该严格依据当代资料,这对科学的考证提供了依据。 英国伦敦大学历史专家狄更斯教授与李彼得教授,是提倡“新历史”的积极者。根据他们的论述,采用第一手的资料不仅能够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能够为历史研究与史学教学提供参考。我国的历史教师在史料教学中采用第一手资料获得了很多支持,他们认为此方式可以提供给中学生们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中学生们熟悉了解历史学家在调查、搜集证据、研究问题时是如何实施的。要想熟悉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就需要中学生们仔细阅读原始史料、严格统计数据等,可以更好地体验如何当一名优秀的历史学家。

通常在历史教学中能体现出英美的历史教师会受到西方现代史学的思想与历史的影响。英国人柯林伍德则是批判的历史哲的代表人。在他的思想里,剪贴史学不是真正的史学;并且剪贴史学只是把过去的史料进行排列,然后再加上几句史家本人的理解内容,真正的史学建立的基础并不是以剪贴史学为主的。人们思想的产生都是伴随着历史事件的,想要了解历史人物,就要去了解研究历史人物的思想,要想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就要了解其身处历史时代的思想,这才能真正的了解、认识历史。 美国中学历史教学则受到了柯林伍德的批判历史哲学思想的影响。一位美国中学历史教师说道,在21世纪初期,历史教学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上,一是在一条路上放置各种问题,从而得到很多的结论;二是在另一条路让中学生们进行互相交流探讨,创造出可以让中学生体验过去生活的方式。不过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历史并非只是一件事件,则是对历史思想重现的过程。大部分史学家在特定历史背景中对历史时间、地点等资料进行整合,这可以帮助史学家更加了解特定历史背景下历史人物的思想。 英美两国中学历史教学中主张运用柯林伍德的史家思想,进而使中学生的批判能力得到加强。而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师们,则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自21世纪初,在我国初中、高中历史课国家课程标准中,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如在高中课程标准中,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与规律的阐述

史料教学发展历程

史料教学发展历程 一、引言 史料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将探讨史料教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其演变过程和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影响。 二、史料教学的起源 史料教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历史学派。当时的历史学家们开始倡导通过研究和分析史料来揭示历史真相,强调历史研究应该以史料为基础。这一理念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史料教学开始在德国的学校中得到推广。 三、史料教学的演变过程 3.1 从史料阅读到史料分析 最初的史料教学主要强调学生对史料的阅读和理解。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掌握历史事实。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仅仅阅读史料还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史料教学逐渐从史料阅读转向史料分析。 3.2 从史料分析到史料解读 史料分析是对史料进行辨析、分类和比较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然而,仅仅进行史料分析还不能真正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和背后的意义。因此,史料教学进一步发展为史料解读。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和思考方式。 3.3 从史料解读到史料应用 史料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的能力。通过学习史料,学生能够运用史料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历史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史料应用不仅包括在学术研究中的运用,也包括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史料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当前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四、史料教学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影响 4.1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史料教学能够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历史材料,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学习史料,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增强对历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自己的历史意识。 4.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史料教学要求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解读和应用,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史料教学,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方式,包括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等,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 史料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通过学习史料,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查找、分析和利用史料,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五、结论 史料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史料阅读到史料应用,史料教学经历了从表面到深入的发展过程。史料教学对学生的历史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研究能力等。因此,史料教学在历史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中国史学史 -知识整理

中国史学史 绪论 一、“史学”的产生 第一,从上古直至近代,历史记载和历史著述在时间上连续不断; 第二,史籍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 第三,史学与政治联系紧密,史学的社会功能明显; 第四,史家群体成员广泛、队伍庞大,撰史者各代都有; 第五,中国古代官方、私家都对史书义例、史学方法、修史制度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讨,积累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第一章中国史学的起源和产生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史学发展的起源、史学产生的条件; 2.理解孔子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所作的贡献。 3.重点掌握《左传》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史学的起源 一、远古的传说 远古传说在先秦古籍的记载中保存和流传下来:有居住情况、饮食情况、生产工具、婚姻状况、人类征服自然的情况及军事战争。 这些神话传说是中国史学的滥觞:是最原始的“口述史”,是研究原始先民历史的资料。 二、原始的历史意识 (1)在对待自然和人类自身关系上,产生两种思想:一种是相信人力可以征服自然;一种是对自然的迷信。 (2)衡量英雄人物的主要标准,看其能否献身公共利益。 (3)重视生产斗争知识。 这些原始的历史意识,是历史记述赖以发生的前提。 三、史学产生的基本条件 (1)文字的发明:最古文字是殷墟甲骨文。 (2)历法的产生:从原始社会以后逐渐形成三类历法:阴历、阳历、阴阳

合历。 (3)史学意识的产生 第二节先秦史学的产生 一、我国古代早期史官的设立及职掌 商朝的史官,甲骨文称“作册”、“史”、“尹”、“太史”、“内史”。 西周金文有“作册”、“内史”、“内史尹”。《周礼》中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女史之称。 经过漫长发展,中国史学已初具雏形,标志: 第一,天子与各诸侯国均设置史官。 第二,开始形成按时间顺序记载历史的形式。 第三,初步认识到历史对于现实的鉴戒作用。 第二节孔子修《春秋》 二、孔子据《鲁史》修《春秋》 1.《春秋》诞生的条件 (1)商周以来不断积累的各种档案,春秋时期各国的国史,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2)从甲骨卜辞、青铜器铭文到诸侯国史,使编年体逐步得到发展,在写作技术上已成为可能。 (3)春秋晚期的“礼崩乐坏”,使传统的“学在官府”制度瓦解,学术下移,私家修史成为可能。(4)孔子的忧患意识。 2.《春秋》的主要内容 (1)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十二公、共242年历史。 (2)主要内容记载春秋时期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也记载一些自然现象;经济文化方面; 3.孔子《春秋》对史学的贡献

西方史学发展的大致历程

【史学史】西方史学发展的大致历程 下面简要地概述西方史学发展的大致历程。西方史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古典史学,即古希腊罗马史学。它起源于神话与史诗,创立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时代。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是其最杰出的代表。希罗多德已把叙述历史事件(希波战争的前史和历史)作为著作的主线,并已具有对史实的批判求真精神和一定的历史观(宿命论)。修昔底德对史料的批判原则、摒弃用神的力量来解释历史的人本思想,以及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探讨,都对西方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长远影响。此外,还出现了一批历史学家,如色诺芬、波利比阿。恺撒、李维、塔西陀、阿庇安等。他们对西方史学的发展都有各自的贡献。如波利比阿的《通史》叙述了被罗马征服的地中海所有重要国家,开创了最早的“世界史”体例。撒鲁斯特、塔西陀、普罗塔克的著作对历史叙述形式的发展很有影响。他们尝试用历史事件参加者的心理来解释事件,运用为人物塑像的方法来描述历史时代。古典文学的传统持续到公元5世纪。476年西罗马帝国的覆灭标志着欧洲历史上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第二个阶段可以称为西方中世纪史学。欧洲进入封建社会后,基督教的史学和神学史观占据统治地位,古典史学的传统中断了。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354-439)和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55—1274)的宗教信条和神学体系被奉为官方哲学,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总的说来,在这长达近1000年左右的时期内。西方史学的发展是迟缓的。在这近千年内。欧洲没有出现一位可与古典时代著名史家媲美、值得称颂并不被时间长流所湮没的大历史学家。但这并不是说,这个时期在西方史学发展史上是完全漆黑一片。基督教史学,特别是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的确是企图用基督教的神学观念来解释历史,改造古典史学的人本观念。但如果我们拨开和透过宗教色彩的神秘迷雾,却可以从中发现不少对西方史学发生深远影响的重要史学观念。其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发展”观念和“进步”观念。基督教神学家构造的整个人类历史,从上帝创世到末日审判,是一个单线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其终点是人类十恒的“千年王国”。虽然人类在现世要不断地赎罪,但其前景却是无比美好的。人类的历史在宗教外衣的包裹下正是朝着这个前景不断向前的一个“进步”的过程。这种历史“发展”和“进步”的观念,不仅比古希腊时的“循环论”、“灾变论”要先进,而且对西方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此外;中世纪史学发展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如“编年史”(chronicle)和“年代纪”(a nnals)体裁的出现。它们虽然逐渐取代古典时代流行的历史叙述体裁,但仍保留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有些编年史还突破了狭隘地区性的局限而带有较宽广的横向目光,如艾克哈德的《世界编年史》(11世纪),德意志历史家弗莱辛的奥托的著作《两个王国史》和《弗里德里克大帝传》《法兰西大编年史》(13-15世纪),《西班牙大编年史》(13-15世纪)等。又如,回忆录作为历史作品体裁的发展,历史教科书和文选读本的流行,城市编年史带有较多的世俗特征等,也都值得一提。

科学教育发展历史

科学教育发展历史 1.古代的科学教育 小学自然科学课程专家刘模耕先生的研究(1998)表明,中国的自然科学教学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有文字记载。当时小学的自然科学教学是小学的基础学科,列在语文和数学之前。纵观中国古代科学教育的发展史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政府在秦始皇时期就非常重视自然科学的教学,但在汉武帝时期却被忽视,直到1903年才得以恢复。 古代科学教学都是以识字课和常识课的形式出现的,与此相适应地,古代的科学教材也是以识字课本和专门的常识课本两种形式出现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课本包括:先秦时期的《诗经》,西汉元帝时史游所编的《急救篇》,梁武帝时周兴嗣所著《千字文》,在旧中国盛行了几百年以至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三字经》,以及专门用于向儿童传授综合性常识的《小学绀珠》《幼学琼林》等。这些影响深远的教材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学教育的高度重视,也间接地记载了其时中国社会科技发展的先进程度,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2.近代的科学教育 1903年是中国科学教育的重要历史转折点。在1903年之前,中国的科学教育还没有受到西方文化和教育哲学的影响,但从1903年开始,中国的科学教育真正走上了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道路(即以哥白尼以来的近代科学内容为主要内容)。 近代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对外开放,西方民主教育的思想和制度传入中国,以及受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设立教会学校,洋务派设立专门语言或者技术学堂的影响。清政府于1904年(旧历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

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也是普通中小学科学教育进入制度化的标志,科学课(当时称“格致”)从此成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此后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小学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3.科学教育的未来发展 2006年2月6日,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确定将科学教育与培训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实施,并规定“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的任务与措施。 科学教育的任务包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胜任各类科学教育的教师队伍;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形成适应不同对象需要、符合科学教育要求的教材和教法;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科学教育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科学教育措施包括: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科技界与教育界合作的有效机制,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加强科学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科学教育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 2007年1月17日,科技部等八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将“科学教育体系”列入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并提出未来“完善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提高科学教育水平”的任务要求。内容包括促进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未成年人科普活动。

中国史学和历史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史学和历史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历史悠久而丰富,历经千年的变迁,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历 史资料和文化遗产。历史因为它可以让人对过去和未来有更深入 的了解和认识,拥有了诸多的研究者和爱好者,也衍生出了中国 史学和历史教育的发展历程。本文将从历史学的发展入手,探讨 中国史学及其在历史教育中的应用。 一、史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史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代的史学主要是帝王史、 封建史、宗教史、地方志等,这些都是以官方史料为主要史料来源,而且这些史学只研究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几方面的历史,是 一种宣扬政治权力的历史记录方式。唐朝时期出现了编年史、官 修史等史学流派,其中最著名的是官修史——《旧唐书》、《新 唐书》、《旧五代史》等。这些官方编撰的史书在体裁、文字和 内容的完备性上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对后世的中国史学发展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 宋朝时期,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历史学家,如司马光、张载、欧阳修等。这些历史学家提出了许多新的历史观点和研究方法, 从而推动了中国史学的发展。宋朝时期最著名的历史书籍是《资

治通鉴》。这本书是司马光领导编纂的,综合了前代的史书和史料,以年代为序,讲述了中国从夏商周到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资治通鉴》不仅在中国史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还对日本的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清时期是中国史学的发展的重要时期。明代的严复编著了《太史公三传》、《太史公书证》等书籍,阐述了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的历史观点,并引入了科学方法、文字学、考据学等理论,推动了史学发展的进程。而清代的黄宗羲和钱大昕则提出了新的史学理论和方法,他们开展了文献考证、地方志研究和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为中国史学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贡献。 二、历史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历史教育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代的历史教育以封建式的教育为主,目的是为了培养忠诚于王朝的基层官员和士人。到了近代,由于西方的教育思想和制度的传入,中国开始了面向全民公众的现代历史教育。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有关历史教育的相应法规,规定历史为中小学的必修科目之一。此后,历史教育逐渐成为中国教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形成经过的史料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形成经过的史料 陈鹤琴(1933~),国家一级教师,中国幼儿教育专家,研究者,著作家,孔子学院院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中国教育学会理事,教育部司聘专家,政府特聘专家,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央电视台特约专家,全国百位优秀教师。他曾发表《多元知识教育》、《充满活力的孩子》、《认知发展心理学》等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自我教育》一书,阐述了他的独创的“活教育理论”。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源于他的认知发展心理学研究,他认为,教育应该强调活动,而不是死板的灌输。他认为,活动是孩子们思维发展的基础,它可以丰富孩子的认知,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力,促进他们的情绪发展和社会能力。 陈鹤琴提出了三个活教育基本原则:1、活动导向,以学习自我完善为目标,以学习活动为主体;2、发展导向,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个体能力,按照个体发展规律进行教学;3、激发导向,给学生创造学习氛围,以及适合他们发展的学习机会,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在中国幼儿教育领域受到了高度的认可和重视,被誉为“活教育的开创者”。他的著作不仅在中国推广开来,也被国际社会所认可。他的思想主张,使孩子们能够以活泼,开放的态度学习,真正体会“学习乐趣”。 此外,陈鹤琴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方法,包括情绪教育、社会技能教育、优秀教育、终身学习等。他的研究成果对全球的教育教学

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当前,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我们需要新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来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并满足社会的要求。但是,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仍然影响着全球的教育,他的这一精神,正在深入到各国孩子的教育中,为全球推动儿童发展而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综上所述,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形成经过的史料,可以从他的《自我教育》一书中看到其形成的根源,其它学术著作及他在不同领域发表的文章及其思想观点也可以反映出他的活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影响的范围和作用。它不仅对中国的教育研究有重大的作用,而且展示了他在国际教育研究中的影响力和价值。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著名史学家周谷城曾说:”离开史料,不能讲历史,离开史料固不能有历史”。同样一个成功的历史课堂也离不开史料。史料教学,实际是指基于史料的历史教学。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教学界,20世纪50、60年代英国中学历史教育出现了”危机”。为了走出窘境,英国对历史教学进行了改革,掀起了”新历史”的思潮。和传统的历史教学相比,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和具体学情,选取合适的史料来引导学生对其识读、理解、分析、探究等,继而获得相应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能力。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经过不断的理论探讨和大量实践,人们逐渐认可和接受。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直在进行,2003年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史料教学法的运用,实现了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实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改变了传统的课程观,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方法。史料教学也符合当下高考命题改革的要求,以全国卷I为例,2007年开始所有的选择题题干全是材料创设情境,并一直持续到现在。史料教学也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变传统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在史料研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来自其它同学不同观点,不同文化材料的理解,都有助于他们学会包容、理解和尊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人文精神与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史料教学法也日益受到中学历史教师的重视。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史料教学还未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它在教学和教育活动中的作用,还有很多值得探究和反思的地方。 一、史料教学使用过于泛化,抛开教材盲目堆砌史料 例如,在一次听课活动中,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的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发展》时,有位教师引用了以下史料: 材料一:伽利略指出不需要外力也可维持运动,论证了惯性运动。通过著名的比萨斜塔自由下落实验,建立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物体落下的速度与重量成正比例”的观点,即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材料二:三条定律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其他物体对它作用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所获得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第三定律:”两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三条定律内在联系紧密共同构建了牛顿力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

《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的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的案例研究》开题报告一史料教学的重要性。 史料教学的重要性首先由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由于历史本身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它不可再现,亦不可重演,这个特点决定了只能通过历史遗迹、遗物、文物资料和文字记载等历史资料来研究认识历史,史料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它拓展了历史知识,往往能够把学生带进历史的时空,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通过对各种史料的分析,既可以印证课本中的观点,更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具有切身感受的情感体验,并由此根据自身的理解提出对历史问题的看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的目的。 史料教学的重要地位也体现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以下简称《课标》)。通过对课标的学习,可以发现《课标》对史料教学也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全面、明确而具体的建议和要求。如《课标》第二部分的“课程目标”、第三部分的“内容标准”和第四部分的“实施建议”中都涉及到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如在必修Ⅰ的课程目标中提出:“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可见《课标》制定者希望借助史料的搜集、分类、解析、运用等各种形式的史料教学活动,以引导学生转变历史学习方式,密切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课标》强调“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接着简单介绍了几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如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历史遗存、互联网、

家庭、社区等,以提醒广大师生从中搜寻教学所需的史料及其它教学资源。可以看出,《课标》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等部分,已将史料在教学中的搜集与运用,作为开展历史课程改革,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媒体和途径。 史料教学的重要性更体现在高考的试卷要求中。在对近几年的高考进行分析发现,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考查标准,历史学科一个不变的考试内容就是史料分析,通过史料分析,得出历史结论和启示,从选择题到论述题,不管难易,它都有可发挥的余地。不仅有中国史料也有外国史料,不仅有文字史料也有历史图片,史料十分丰富,且大多是学生在课本中未接触过的“新面孔”,因此在平时重不重视史料教学,是否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将直接关系到历史学科高考成绩的好坏。 二史料教学存在和面临的问题 1、由于高中课堂容量大,教学时间较为紧张,许多教师对于史料抱着有时间讲,没时间放过的教学态度,造成史料教学不全面,不系统,难于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更无从谈起对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了; 2、在对史料的选取和利用上,也存在不能选取最贴近课本要求的、最能辅助学生了解历史面貌的史料的问题,有些史料过多过杂,反而冲淡了课堂重点。对于史料选择的原则和方法不甚了解。 3、不少教师只是简单的利用各种学习资料上现成的史料解析题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很少常态化的从多角度自主的利用史料。有

基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史料教学探究

基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史料教学探究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历史思 维至关重要。目前在历史教育领域,对于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历史学 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尤其是在史料教学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惑和挑战。由于历史学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传统的史料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 学生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史料教学进行深入探究和创新。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史料 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史料教学过于依赖于教师的口 述和课本的讲解,缺乏学生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如何通过史 料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历史事件的本 质和意义,已成为当前历史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和史料教学的实 践经验,探讨如何通过史料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 发展。通过深入研究史料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评价其效果,并提出改 进和展望,为今后历史教育领域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 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意识和文化素养的重要学 科之一,在当今知识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学科核心素养

作为历史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历史、独立开展历史研究和正确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史料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史料教学,对于深入了解史料教学在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作用,规范史料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评价史料教学的效果以及探讨史料教学的改进与展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对史料教学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历史真相,提升历史学习的质量,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展批判性思维和提升历史素养水平。 本研究对于推动历史学科教学改革和完善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2. 正文 2.1 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和内涵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这些核心素养包括对历史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能力、历史史料的辨析和运用能力、历史思维和方法的培养等。学生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思维、信息素养、沟通表达能力、合作与团队精神等素养。

近代教育史料

近代教育史料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近代教育史料可以说是我们了解近代教育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料,记录了近代教育体制的变迁、教育理念的演变以及教育制度的建设。以下将围绕这些方面展开介绍。 近代教育史料记录了教育体制的变迁。在近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教育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封建传统教育体制向现代教育体制的转变。清朝末期的洋务运动中,就推动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需要促进了新式学堂的兴起。近代教育史料记录了这些转变和改革的历程,为我们深入了解教育体制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 近代教育史料还反映了教育理念的演变。近代以来,教育理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转变。以传统经典为中心的文人教育逐渐被现代素质教育所取代,强调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近代教育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教育家、学者对于教育的不同认识和观点,这些理念的碰撞和交流也推动了教育改革和发展。 近代教育史料还记录了教育制度的建设。在近代,各国纷纷兴办学校、建立教育机构,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法规和政策,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的普遍义务教育制度、日本的义务教育法等,

都为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近代教育史料中反映了各国在 教育制度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借鉴和学习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第二篇示例: 近代教育史料是反映近代教育发展历程的宝贵资料,具有重要的 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近代教育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 部分,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教育 思想的变迁。本文将从近代教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角度出发, 探讨近代教育史料对于了解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近代教育史料是了解近代教育制度的重要来源。近代教育制度是 在现代国家体系框架下经过改革和发展形成的,其中包括学校教育、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通过搜集、整理近代教育史料,我 们可以了解不同时期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体系的组织机构、教学内 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轨迹,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教育改革的 历史进程和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近代教育史料是研究近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重要依据。近代 教育思想是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目的、方法和内容的不同理解和追求。通过研究近代教育史料,我们可以了 解近代教育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和理论基础,重新审视他们的教育理念 和实践经验,发现其中的启示和价值,有助于我们总结教育发展的规 律和趋势,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历史学科的发展与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学科的发展与中学历史教学1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及时地反映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一直成为中学历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学科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最新研究成果,一部分直接或间接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所体现,有力地促进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深化。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因各种原因,未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得到体现和应用,使得中学历史教学相对于历史学科的发展,略显滞后。本课题组成员经过近2个月的调查,着重调查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滞后现象。试图通过滞后现象的调查及其分析,以裨于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 一、中学历史教学滞后现象调查 所谓中学历史教学滞后,主要是指中学历史教学(包括中学历史教科书)不能及时地反映历史学科的新发展,不能及时地适应国内外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 通观我国80年代以来的中学历史教学,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中学历史教学相比,与我国政府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相比,毋庸讳言,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无论是教学观念,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都略显滞后。在此,仅以中学历史教学未能及时反映历史学科发展为例,略作说明。 从2000年7月初,到2000年8月底,我们调阅了国内所见的中学历史教科书,走访了近百名长期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教师和部分省市的历史教研员,根据调研,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与历史学科的发展相比,是滞后了。其具体表现为: (一)中学历史教学未能全面反映史学理论研究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批史学家注意到吸收西方史学研究新成就,从理论和方法上研究历史这门学科,概括地评述现代史学发展的新思潮、新方法,诸如历史比较研究法、历史系统研究方法、历史计量研究方法等,出版了一系列专著,如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赵吉惠的《历史学概论》《历史学方法论》、吴泽主编的《史学概论》、陈启能主编的《八十年代的西方史学》等。如白寿彝的《史学概论》,从历史、史料、史学入手,分五个方面论述了史学重要问题及其成就:①历史观;②历史文献;③史书编著和史书体例;④历史文学;⑤史学跟其他学科的关系。这部著作,基本代表了我国学术界在史学理论研究上的新成就。 对于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中学历史教学虽然试图通过教材开篇的导言课简单地向学生说明这些问题,但客观上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历史知识甚少,缺乏理解这类理论性或概念性较强问题的能力,故往往只能初涉皮毛,顾此失彼,收效并不理想。例如,多数教材往往强调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却不敢正面解释历史是什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方法,要么太难,要么难以操作,真正行之有效的并不多。 至于史学理论其他更为广阔领域里的研究成果,如历史学的理论体系及层次结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方法论、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历史思维模式的结构和特点、社会形态的特点及划分标准、奴隶社会是否必然经过、历史创造 1本文内容并不是对中学历史教学现状的全面研究,仅反映了中学历史教学相对于历史学科发展的滞后现象。供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制参考,请勿外用。

再论我国化学教学论的学科发展史

再论我国化学教学论的学科发展史 摘要伴随着近代学校化学教育的出现与普及,我国化学教学论学科应运而生。发展至今,它已成为拥有多个分支的综合性教育学科。在文献考证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分萌芽、形成、学习、稳定和发展5个时期重新梳理和论述了我国化学教学论的学科发展史。 关键词化学教学论学科发展史学科内容学科教材文献考证 了解学科发展史,不仅可以加深学习者对本学科内容体系和学科教育价值的深刻理解,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习者学习本学科的热情和动力。这一点在化学教学论领域已是共识,国内很多版本的《化学教学论》著作也都有“化学教学论学科发展史”的相关内容。纵观近三十年的《化学教学论》著作,我们发现:(1)不同版本著作中有关化学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内容都只是在陈述史实,缺乏或没有对史实的分析与评论;相关史料组织松散,缺乏明确的逻辑主线;(2)就主要内容而言,多年来变化不大,且版本越早越详尽,版本越新越简单;近年来尤其是2000年以来的新版著作中,有关化学教学论学科发展史的内容要么删去不写,要么“复制”“粘贴”加“格式修改”,论述内容基本一致甚至完全一样,相关专家并未作更深入细致的考证和分析,也没有自己的思路和观点。鉴于此,笔者在大量文献重新考证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分萌芽、形成、学习、稳定和发展5个时期重新梳理和论述了我国化学教学论的学科发展史。 1 萌芽期(1865—1931) 从我国近代化学教育开端到1932年化学教学论正式开设前的66年为我国化学教学论学科的萌芽期。1865年,清政府洋务派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局并附设机械学堂,并于其中开设了我国最早的化学课程,拉开了我国学校化学教育的序幕[1]。随后陆续兴办的一些新式学堂及各省区制造局和军事学校,如京师同文馆、天津中西学堂等,也都先后设置了化学课程,但课程简单不系统,多为中学程度[2]。1903年“癸卯学制”颁布以前,国内虽然对化学师资有一定的需求,但当时的化学教师多数延聘西人,国人任化学教师的尚少[3],还未见有专门培养或培训化学教师的机构和课程。“癸卯学制”颁布以后,我国建立了近代第一个学制,结束了沿袭两千多年的封建教育制度,化学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和重视,中国人自己的大学化学教师也因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而得到一定的补充[4],但由于癸卯学制的不彻底,我国化学教育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仍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普及,化学师资的培养(培训)和化学教学论的研究也尚未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 归纳起来,这一时期我国化学教学论学科的发展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个别学者以探索化学教学新方法的形式进行了化学教学论重要内容的研究,比如徐寿在上海格致书院作化学科学问题的演讲时,就已经用到了“课堂示教实验”这一新的化学教学方法[5];二是个别大学以举办各种科学教员暑期讲习会的形式开始

20实际中国历史教育的发展概述

20实际中国历史教育的发展概述 一、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轮廓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文字进行史事记载的国家之一,也有着世界上最丰富完备的历史资料。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卜辞。西周至春秋编年史出现并发展,如《春秋》、《秦记》等,稍后出现的《左传》在体例和材料上更完备详实,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秦并六国,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剧烈的社会动荡激发了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及后国家的统一和强盛,为史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出现了西汉时期史学发展的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以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为代表。史记的成就有多大,想必大家都已经熟识,我就不做多说。 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裂割据,朝代更迭频繁,统治者特别注意总结历史经验,以保持其统治的稳固和长久,官私史学遂得以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沈约的《宋书》等等。 唐宋时期是中国史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官方设馆修史成为定制,因此史书的编撰得到大发展,此一时期的代表以《梁书》、《陈书》、《北齐书》等八部为代表,占了二十四史的三分之一。并且还出现了一些总结性的史学著述,如刘知几的《史通》,是研究史书编撰体例和方法,论述史馆建置沿革、史书源流,评述史家的素养和成败得失的书,是历史上第一部以批判精神写成的史学理论著述。诸如杜佑的《通典》等都有较大的成就。宋代的史学成就极多,如欧阳修的《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书,都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且,宋代也是史著体例大创新的时代,《资治通鉴》是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的通史著作,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则是新创的纪事本末体例。朱熹编撰的《通鉴纲目》则开创了纲目体史书。 明清两代是古代社会的最后两个王朝,明清史学也是古代史学的最后一章。明代只修实录,不修国史,史学发展较为平淡,唯私家修史之风盛行,实录、人物传记和通俗作品数量可观。此种情况知道明末清初才有所改变,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学者,痛斥宋明理学对思想的钳制,倡导“经世致用”,呼吁学者关注现实,针砭时弊,他们的一系列代表作都体现了其思想。清代史学由于受到专制政治的钳制,学风转向训诂考据,尤其在乾嘉年间,考据之风大盛,形成清代学术史上著名的乾嘉考据学派。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等都是代表人物,同时期的章学诚,继承了“经世致用”的治学宗旨,他的《文史通义》对古代史学做了系统的批判和总结,其史学理论和观点预示着史学发展的一些新变化。 至此,中国古代社会的史学发展有了一个大致的概述和脉络,然从其演变的过程中,可总结如下几个特征; 1、中国古代史学十分注重历史的借鉴作用。所谓“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等说法, 都是前人对治史目的和功能的概括。注重对前代王朝成败兴衰的总结,为现实政治提供借鉴,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一大特点。 2、中国古代史学讲究史书的编撰体例和表述手法。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典志体、 纲目体、学案体、史评等体例。因而重视和追求体例和表述方法上完美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第二个特点。 3、中国古代史学源远流长,有延续不断的发展,而无新旧史学革命的更替。两千多年的历 史长河中,史学一脉相承,史书编撰从未间断,史书典籍丰富,为世界之罕见。这与两千多年的古代社会只有皇朝更替,而无社会性质的根本变革一样,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史学从本质上说,也是一脉相承的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期间只有延续性的发展,而无本质上的变革。真正意义上的新旧史学的变革,要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实现。这可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江苏省考试说明】 1.经典力学:①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所作的贡献; ②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相对论与量子论: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②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3.生物进化论: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 4.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①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②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5.现代信息技术:①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②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6.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①“两弹一星”;②载人航天;③袁隆平的杂交水稻。④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近年江苏高考命题角度】 1.xx年第17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2.xx年第20题考查量子论的产生与发展 3.xx年第20题考查爱因斯坦相对论 重点一近代物理学的兴起原因及发展 1.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原因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2)文艺复兴等运动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冲破宗教神学的束缚,形成面向现实、注重实践的时代精神,催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 (3)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4)科学家大无畏追求真理的科学探索精神成为重要的因素。 2.从经典力学到量子论 (1)经典力学的特征 ①注重实验。实验可以进一步揭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由此得出重要的结论。 ②力学体系的数学化。主要运用他创立的微积分做计算工具,这种数学化源于自然界内在的数学关系。 (2)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①是人类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总结与概括。 ②建立了一套与以前不同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标志近代科学的形成。 ③把自然界中一切力学现象囊括在同一力学体系中,打击了神学,促进人类思想进一步解放。 (3)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 史料绝对静止这概念,不仅在力学中,而且在电动力学中也不符合现象的特性,倒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