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分析

合集下载

高中作文优秀教案

高中作文优秀教案

高中作文优秀教案每次提到作文,很多同学都会愁眉不展,一片茫然。

其实只要大家留心,就会发现,好的习作都是有章法可循的。

今天,咱们就来借鉴一下这些基本技法,让自己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小学语文名师教案模板初三语文总复习教案模板人教版高中语文蜀相教案模板大学语文精选教案优秀范文语文精选大雁归来优秀教案3篇高中作文精选教案1教学目标:作文基本技法——龙眼·凤头·豹尾教学目标:学会运用基本技法为作文拟题、开篇和结尾。

教学重难点:1.作文开篇的五大技巧。

2.运用优美洗练的语言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语设计文如其人,写作能力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在古代,一篇文章定终身,而现在的高考,作文更是占有很大的比重。

可是每次提到作文,很多同学都会愁眉不展,一片茫然。

其实只要大家留心,就会发现,好的习作都是有章法可循的。

今天,咱们就来借鉴一下这些基本技法,让自己的作文水平有所提2.龙眼——画龙点睛精心拟题标题是作文的眼睛。

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便会一见钟情。

那么一个好的标题,又有哪些要求呢?简洁新颖生动切合文意含蓄隽永明白了这些要求之后,我们就来看看拟一个好的标题有哪些方法?运用修辞《忠诚:沟通友谊的桥梁》《腹有诗书气自华》《绿色可听》《花落春仍在》用数学式《忍让≠懦弱》《1+1>2》《真诚+守信=友谊》《学校生活ABC》反常求异《感谢你——我的敌人》《好马也吃回头草》《鸟窝,我们最需要的》3.凤头——开篇出彩先声夺人“凤头”即开头要美丽精巧、新颖贴切,要有创造力、震撼力、吸引力。

因此,下笔之前一定要精心构思、反复琢磨,务求精工。

凤头五大技巧:诗词开篇,凸显底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李后主的感悟;“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是徐志摩的不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又是苏东坡的坦荡……(《美丽的离别》)事例开篇,简洁铺陈选择是难的,更何况是心灵的选择。

基于高考作文试题分析的高三写作教学策略——以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试题作文题为例

基于高考作文试题分析的高三写作教学策略——以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试题作文题为例

基于高考作文试题分析的高三写作教学策略——以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试题作文题为例朱伟萌(贺州第二高级中学)摘要:基于高考作文命题特征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高三写作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情境缺失等突出问题,应建构以“回归教材,密切教考衔接”为主线、以“关注素养,实践情境写作”为辅线的高三作文教学策略,强调教学中的知识关联与具身情境,在高考备考教学中有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考作文;写作教学;高考备考;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5-0008-04高考是普通高中课程评价的重要环节,从命题原则到阅卷规范,都对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学科作文命题特征和评分标准,探究高考作文试题与高三写作教学之间的链接点,建构高三写作教学策略,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分解写作实践过程,把握高考作文命题特征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均在语言实践运用中达成,因此,目的明确的语言实践(写作)无疑能全面呈现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高考作文命题具有明确的考查指向,把握高考作文命题特征,对写作教学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下面从审题、立意、构思的写作实践过程探究高考作文命题特征。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试题作文题如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从审题看,试题具有言简意赅的特征这道作文试题文字材料不足30字,表述简洁,核心概念(关键词)明确,分别为“人”“技术”“时间”,不在审题上设置门槛。

“时间的仆人”是个比喻,结合前文内容,指“人”本想借助“技术”掌控“时间”,却事与愿违,因“技术”在“时间”面前迷失了“自我(人)”。

高中语文课中如何搞好作文教学

高中语文课中如何搞好作文教学

2017/012017/04SANWENBAIJIA 目前,整个语文作文教学的情况不是特别理想㊂作文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有的学生对于语文写作有点应付心理,有的的学生对于一篇文章感到无话可说㊂原来的教学体系中,作文有着各种各样的框框,拘束了学生的思维,抹灭了学生的创造,学生写作只是为了应对高考而已㊂现在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在交流和表达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要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来观察生活,总结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感悟: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要开拓学生的创造力,要学会个性表达自己的感触,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创造,另外在生活中多积累素材,要多看多写㊂面对我国高中作文存在的弊端,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有效性,值得我们深思㊂一、传统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传统的高中语文作文课,教师一般采用 指导 作文 批改 评讲 的单线模式,而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㊁热爱生活,锻炼学生收集整理素材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教学实践盲区,而这些教学环节都是完整作文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㊂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作文评价往往是语文教师依据自己的写作标准,给学生的作文进行绝对评分,或者进行简单的优良评级,作文评价关注作文结果,关注高分作文㊁满分作文,注重作文评价的导向功能㊂在作文评价后,常规情况下会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是教师选树典型,表扬优秀,将优秀作文作为范文,开展各种活动,如课堂宣读㊁鉴赏㊁展示㊁点评㊁朗诵等;第二种是教师在表扬优秀的同时,为了鞭策作文成绩较差的后进生,会将优等和差等的作文对比展示;这两种传统的做法的共同优点在于都表彰了优秀,对于作文优秀学生而言得到了重视与肯定,第一种方式对于作文水平一般和较差的学生而言是一种漠视;第二种方式从学生心理而言,对于差等生自尊损伤程度要比获得激励的程度要大得多㊂这两种做法都忽视了作文评价对学生写作动机的激发㊁写作兴趣的培养以及写作情感的熏陶的积极促进作用㊂而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优等生的课堂,更是为了提升学生整体的写作水平,传统的写作评价所采用教师的评语加分数的评价方式,学生常常被动地接受评价结果,无法参与评价的过程,缺少对自己的自主总结和反思㊂所以要从不同的方面肯定㊁赞赏㊁激励所有学生,从而提升学生全体的写作积极性㊂二、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㊂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根本上是让他们对写作感兴趣,以写作为快乐㊂一旦他们对写作有兴趣,他们就会 想写㊁爱写㊁愿意写 而不是将写作视为一种负担㊂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笔者认为可重点抓住以下两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㊂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产生写作冲动㊂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投影仪㊁幻灯机㊁录音机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把教学内容生动㊁形象地展示出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生动的作文情境中㊂这样,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氛围中,灵气飞扬㊁火花闪耀㊁才情焕发,进而产生了 我要写 的欲望,激发了写作热情㊂佳作展示与赏析,让学生体会到作文成功的快感㊂教师可在教室内开辟一 佳作展示栏 ,把每次作文的优秀篇目连同评语一同展示,让学生共评得失,力求从各个方面得到启发,同时营造一种声势 这些佳作都来自同学中,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㊂ 这不仅能让佳作作者产生荣誉感,增强写作信心,而且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情感因素,他们也希望自己的作品登上 佳作展示栏 ,得到老师㊁同学的赞赏,进而体会到作文成功的快感㊂三、重视累积,丰富作文素材从阅读中积累㊂古人云 不积趾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㊂ 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的积累是基础㊂只有厚积,才能薄发㊂对于一本好书,学生应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把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㊁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㊂长期坚持,学生就能积累到丰富的语言材料,写起文章来就能文辞优美,语句华丽㊂从生活中积累㊂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㊂如五彩缤纷的自然风光,扑朔离奇的动物世界,精彩纷呈的人物事件,色彩斑斓的学校㊁家庭㊁社会生活等,这些都可以是学生作文的对象㊁内容㊂为此,学生要注意观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从身边汲取写作素材,学生接触的事物多了㊁感受深了,学生在写作时便会文思泉涌,有话可说㊁有内容可写,写起作文来就会激情饱满㊁左右逢源㊁得心应手㊂四、借鉴美文,习得写作方法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们可以借鉴那些无论在结构上还是文辞上都很优秀的文章,指导学生体会作者辞藻的美㊁文章的意境,通过借鉴,学生可以亲身感觉文字的能量,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㊂借鉴素材包含古典诗词㊁古今小说㊁短小的散文等,作文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如文章的选材㊁构思㊁立意㊁修辞㊁表现手法等进行自己的思考创新㊂如学习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后,教师可布置一篇写景的作文,要求学生模仿‘荷塘月色“的写法,巧妙运用修辞方法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运用 定点换景 的方法描写景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作出一篇优秀习作㊂这种情况下,学生在模仿时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㊂任何学生都不是天生的写作能手,教师可以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可以适当的选取几篇优美的文章,让学生现对它进行分析,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让学生以作者的角度,模仿作者的写作方式,学会运用好的适合的修辞方法和写作手法来完成自己的作文㊂高中语文课中如何搞好作文教学潘定坤贵州省荔波高级中学语文组摘要:培养高中学生听㊁说㊁读㊁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㊂本文针对当前高中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要从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体验生活,从锻炼学生课前素材收集与整理能力方面,引导学生热爱习作,并用多元主体㊁多媒介㊁全过程的作文评价模式,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㊂关键词:语文;高中作文;作文评价Ң阅读与写作ҢSANWENBAIJIA21。

高中语文作文课教案

高中语文作文课教案

高中语文作文课教案【篇一: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例】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例——细节描写写出人物个性特征案例背景主题:我让学生写两篇作文,一篇以“亲情”为话题,一篇以《介绍我的同学》为题,发现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存在着人物呆板,千人一面的问题,所写人物缺乏个性,主要原因是写人物时缺乏细节描写。

因此我设计了一节作文指导课“用细节描写人物”,这是高中语文新教材中两个表达单元的写作要求,课程要求能从生活中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描写人物,写出人物个性特征。

案例设计:课堂上我运用多媒体技术,注重创设语言实践活动,努力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性,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达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目的。

我通过认知、理解、运用、提高这样一个教学流程来训练学生学会选择、运用生动富有表现力词语进行细节描写写出人物个性特征。

案例实施过程:1. 知识目标: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体验写作乐趣。

2. 能力目标:立足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学习如何提高写人物特征写作技巧。

3. 情感目标:学习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细节描写解读。

利用网页,视频,幻灯片等信息技术解读细节描写,达到直观理解目的。

教学难点:细节描写实践。

体验写作乐趣,展示学生习作。

教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幻灯片1)用肖像描写导入课程,使同学们进入情境。

展示学生习作找出存在问题: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她)是谁?(由于没有个性特征很难说这写的是谁)幻灯片引导直观可感。

用网页形式展示内容,。

二.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细节描写,学习如何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板书)细节描写分类及作用。

细节描写: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

(认知)细节描写外貌语言人行为动作突出人物个性特征心理神态作用: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

高中语文作文课教案

高中语文作文课教案

高中语文作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掌握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和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作文范文,引导学生进入作文写作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作文结构。

通过分析范文的结构,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写作框架。

3. 分析写作技巧。

通过分析范文的写作技巧,讲解作文的写作方法,包括选题、构思、组织和表达,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4. 练习写作。

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根据所学的作文结构和写作技巧,完成一篇短文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 作品展示。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互相评价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了写作能力,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作业布置。

布置作文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作文结构和写作技巧,完成一篇长文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有了更深的理解,写作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逻辑不清晰、表达不准确等,需要加强指导和训练。

下节课我将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更具体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设计范文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设计1 一、教学设计说明 教材是学生们最熟悉的,却又是最易遭忽视甚至是冷遇的书。 1、为了让学生们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高考优秀作文的片断,让学生们知道我们手中的课文是可以用作素材写进作文的。2、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并说说其中印象深刻的作家、作品或文学人物。3、教学活动——学生挑战老师:学生给老师出若干话题,老师以一则选自课文的素材(如莫伯桑的《项链》)构思学生的话题。4、教师出一个话题——“空间”,让学生选用已学的课文素材构思作文,然后说说其构思。5、教师出15个左右的话题,让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运用课本素材,快速构思,写一个片断。

二、教学过程 1、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怕写作吗?” 学生有的说“怕”,有的说“不怕”,也有的不以为意。 教师:怕写作文,究竟怕什么呢? (生答,教师随机总结出发言要点) 教师:构思平淡、语言贫乏、素材平凡……如同学们所说的,确实有很多的因素,造成了我 们在写作时文思枯竭,言语乏味。因此,常听到有同学感叹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来解决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就是“素材的挖掘、运用(板书)”。

有人说从小到大写了那么多作文,写到最后都无话可说,无材可用。可是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想想看,我们从小学开始,到现在,读了多少书,看了多少影视剧,听过多少故事,有过多少亲身经历,又滋生过多少关于人生的感慨,写作的材料会少吗?我觉得恰恰是太多了,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啊。材料太多,看得你眼花缭乱,竟不知如何取舍,如何运用了。所以我们很多同学可谓是:“捧着金碗去讨饭,躺在金山上哭穷”。

为了证明我并非言过其实,我们先来读一个高考满分作文片段 (幻灯片): 唯有风,可以穿越荆棘。 纵然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依然要相信:“浅草‘也’能没马蹄”(用幻灯打出课题)

2、素材很多,如溺水三千,我们只取一瓢饮之,取的是人人熟悉却熟视无睹的高中语文课本这一个素材库。大家一起来说说高中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作家、作品令你印象特别深刻?

高中语文与作文教学

高中语文与作文教学

浅谈高中语文与作文教学摘要: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写啥像啥的作品,使之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语文;作文;分值;素材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1-0082-01一、把握练习内容,分块收集习作素材古人说“无一物不可以入文”,“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

文章所反映的主旨,由于经过艰苦的选材过程及思维方面的沉淀,通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人为创造活动之后,如此无限量的写作信息,却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基调、阶级色彩、社会道德意识、民情风俗观念、集个人而成的群体粗线条情感喜恶的规范和影响。

这样,在特定的时代或时期,就把无形的写作信息无意识地纳入或宽或窄,或深或浅,或长或短,或浓或淡,或急或缓的创作主渠道中。

这些创作主流,虽也呈现出纵横交错,繁杂纷呈的特点,但一定程度上却粗线条地、清晰地凸现出了短期内不易变更的题材集中意识。

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以此设置习作达标规程并明确达标原则,在实践操作中使之具体化,就会减少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作文教学日趋合理化,制度化和成熟化,体现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

二、拟题功底,增添作品亮色阅卷中,改卷人对没有文题的作文是深恶痛绝的。

而没有一个新颖,别致的文题,读者对于整篇文章,从心理上说,一开始就有一种慵懒、困倦的情绪。

文题拟得好,对一个有一定学养、训练扎实的高中学生来说,文章已成功了大半。

比较下面一组同一题材不同文题的拟定,即可看出一些端倪。

题材:热爱家乡文题:a.我的家乡 b.托起黑太阳的地方同是写我的家乡——一块产煤的地方。

两文都写煤矿工人为了家乡,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在暗无天日,充满险情的矿井中不辞辛劳,默默奉献的生活实况后,发肺腑之言而成文,抒写了一曲赞美煤矿工人的颂歌。

高中语文第单元作文一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教案

高中语文第单元作文一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教案

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教学目标①训练学生运用以小见大、由表及里等方法对事例进行分析,探求隐藏在事例表象后的本质特征;培养缘事析理的习惯。

②训练学生展开联想,找出与事例相联系的其他现象,运用比较鉴别、探究原因、预测未来(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等方法深入分析事例。

教学重点思维训练,运用以小见大、比较鉴别、由表及里、探究因果、预测未来等方法分析事例。

教学难点由一事联想到他事,进而分析这些相互联系的其他事例,比较鉴别,形成较深刻的观点。

教学时数1课时【写作指津】“文章的本质在于给出思想",“一篇文章,或者记载的是作者个人的真经验、真认识、真思想,或者宣扬、阐发他人的真经验、真认识、真思想,这样的文章才是有思想的文章,也就是有价值的文章。

"——程福宁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福楼拜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鲁迅教学内容和过程(一)故事导入导语:前不久看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某个大学校园里,一个大学生出寝室要给室友留一张字条,告诉他钥匙放在哪里。

可是“钥匙”两个字他不会写,就问了其他寝室的同学,问了好几个,谁也不会写,没办法,只好用“KEY”来代替了。

请大家就这件事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引导:如果说某一个大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偶然现象,是暂性遗忘,那一连好几个人记不住这个词就能看出些问题了。

明确:现在许多学生重视英语的学习而忽视了母语的学习,社会上重英文轻汉语的现象也十分严重。

过渡:大家从一件细小的生活琐事看到它背后蕴藏的大的社会问题,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叫——以小见大。

(二)解题明旨过渡: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发生着这样的小事,它们的背后往往蕴含着一定的道理。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说理的方法,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

什么是缘事析理呢?缘事析理是指依据事例分析它所蕴含的道理。

(三)【范文揣摩】从孩子的照相说起鲁迅因为长久没有小孩子,曾有人说,这是我做人不好的报应,要绝种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分析
摘要:作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高
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长期进行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教学
实际,从五个方面探讨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阅读
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最主要的目标。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语
文教师有“重阅读,轻写作”的倾向,他们视作文教学为业余,把
作文课上成课文教读课,这在学校已司空见惯,即使上作文课也是
盲目随意,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常常成为一句空话。那么,如何上
好作文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
工作中得到了一些经验,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
一、引导学生多方积累写作素材
1.家庭生活素材的积累。生活非常广阔,家庭生活是其中必不可
少的一部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对家庭生活最
熟悉,感受最深。谈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谈起家庭中发生的事
情,总是滔滔不绝。这方面的素材,中学生积累得比较丰富,在写
作时,也觉得有话可说,这里不再赘述。
2.学校生活素材的积累。学校生活丰富多彩,可入笔的东西也很
多: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教育,师生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和谐相处,
学习过程中的互相帮助、共同促进,体育竞技场上生龙活虎的比赛
场面,甚至于师生之间的误会、同学之间的冲突,我们的教室、图
书馆、实验室、还有校园的草地、鲜花、绿树等。这些生活素材,
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用心体会,就会积累起很多。
3.社会生活素材的积累。学生对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比较熟悉,
而对社会生活就要陌生得多了。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同我们紧密相
连,其实社会生活也和我们息息相关。因此,我们不能局限于家庭
和学校这个小圈子里,而应融入社会去感受她的气息。社会生活题
材更为广泛,反映的内容更为深刻,这也就能积累更多的生活素材。
社会生活能反映时代特点,因此,我们在积累社会生活素材时,应
紧扣时代脉搏。如新农村建设、社区建设、下岗再就业、知识经济、
互联网络、上网冲浪、继续教育等,都能反映时代气息。
二、创新作文拟题方法
一篇文章没有一个新颖、别致的标题,就容易使读者忽略,而文
题拟得好,则会吸引读者眼球。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通过以下方法,
创新文章题目的拟写方法。
1.依文体设计文章题目。我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么透过
这一“眼睛”,我们要能一眼就看到文章的体裁,就要做到因文设
题。议论文标题大多着眼于论题、论点、论据,用逻辑思维;记叙
文标题大多着眼于人物、事件、环境,用形象思维等。简而言之,
就是根据文体要求去识题辨题,记叙文重“记”,说明文重“说”,
议论文重“议”。只有如此,标题才会具有鲜明的文体特色,给人
以鲜明的第一印象。
2.以关键句拟定文章题目。有的文章,在确定材料后,文题的确
立一时难以定夺。而在文中起着紧扣主题、画龙点睛、深化主题作
用的某句话或作者直抒胸臆的语言,也可适当考虑以之为文章题
目。比如模拟题的一则材料作文中,父亲的一句话“马车越空,噪
音越大”被大部分考生用来做题目,凸显了作文的正确立意。
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1.以材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在高中写作教学实践中,发现
只要材料选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在一节作文课《寓言
新解》中,一则“癞蛤蟆给天鹅的一封信”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题目一出,学生就奋笔疾书,而且多数学生都争着读自己的作文。
当然,写出的作品也像范文一样,引用诗词、俗语、方言等,出彩
的地方,更引得学生哈哈大笑。
2.利用多媒体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多媒体是集文字、
声音、图像、视频、音乐于一体的先进的课堂教学手段,它可以实
现让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我们在课堂上运用它更容易提起学生的
兴趣。比如一节写作课的题目是《写出真情》,教师可以运用多媒
体播放《绝症女孩帮父亲捡垃圾》《给妈妈洗脚》这些视频,使学
生的心灵被深深震撼,写出的作品自然真情流露。
四、寻找写作契机,雕琢精彩语段
一篇好的作文,往往是由多个精彩的段落构成。在有一个精彩的
标题这个基础之上,就是努力让学生润色语句,雕琢精彩语段。比
如中央电视台自2002年以来,每年都要举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评选活动,我每年都要给学生印发这些人物事迹及颁奖词,一方面
为了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为了总结颁奖词在语言、修辞、句式
方面的特点。颁奖词是语言艺术的运用,我们在心灵受到强烈撞击
的同时,还能把感动凝固下来,让我们透过一篇篇充满神韵、各具
特色的颁奖词去充分领略汉语言的美丽。然后,我让学生为心目中
可敬的人写一篇颁奖词,学生仔细斟酌,推敲词句。有一名学生给
敬爱的老师写了一段颁奖词:“踏上讲台的一刻,你便把生命点燃。
幽默的谈吐是你生花的妙笔;谆谆的教导是你宏伟的诗篇。灼灼烛
光下,你用生命照亮了知识的殿堂;剪剪春风里,你用心灵放飞了
一个年轻的梦。红烛将尽,你蓦然回首。那满园的桃李,让一个铿
锵的师魂得到了不朽的诠释。”
五、品评范文明得失
范文是一面镜子,对照它,学生会感到自己作文的不足。选入中
学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是从思想内容到技法章法上的经典之作。让
学生对这些名家名篇反复咀嚼品味自会有莫大的收获,但学生对这
些真正的范文往往望而却步,感到“可观而不可及”。教师一方面
要对他们多讲“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道理,使他
们消除对这些名家名篇的敬畏心理,鼓励他们大胆地班门弄斧,为
我所用;另一方面可从《语文报》《语文周报》《作文成功之路》等
报刊上找出他们同龄人的作品,特别是同题作文,让他们在对比中
明得知、知进退。学生在文笔枯竭、思路不畅时对照这些“范文”
就会豁然开朗,顿悟“原来如此”。比如在一次爱国主义题材的征
文比赛中,不少同学很为文章议论的空洞所苦,我引导他们阅读惠
特曼的诗歌《啊,船长,我的船长!》,体会诗人把美国比作大船,
把林肯比作船长的妙思。
综上所述,开展好作文教学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要想让高中
作文教学取得新的发展,我们就要继续探索作文教学新模式,激发
学生的写作激情,从而切实提高高中生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杨然.高中作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j].今日中国教研.2008
(12).
2.姜华.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j].21世纪中学生作文·高中
教师版,200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