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麦品质现状分析
我国小麦相关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小麦相关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一、我国小麦供需情况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我国小麦产量约占全世界小麦产量的18%。
而根据种植季节划分, 小麦品种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
春小麦一般为春播秋收, 播种时间集中在每年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 大约7月中下旬开始收获;冬小麦一般在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收割,其中冬小麦约占小麦总产量的95%以上。
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和江苏是我国小麦五大主产区,2020年我国小麦产量约为1.34亿吨。
整体自给率较高,进口依赖度较低,2004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中国小麦种植面积逐步恢复,产量连年增加,国内供需形势由产不足需逐渐转为供需基本平衡、且略有结余。
小麦作为口粮具有刚性需求,近年来,由于中国人口持续增长,小麦总消费量长期以每年1%~2%的比例持续增长。
小麦的主要消费形式是从面粉向面条、面包、速冻食品等主食转化。
在小麦消费结构当中,食用消费占据小麦消费的主要地位,2019年我国75%的小麦用于直接食用消费(面粉),近年来随着替代能源的需求提升,工业领域对于玉米的需求逐渐增多支撑玉米价格,因此小麦的替代效用逐渐增强,而替代比例则由二者的价格差决定。
小麦-玉米价差与小麦饲用消费量呈现明显的反向相关,2020年由于玉米价格上涨导致部分饲料厂商转向小麦。
而在工业用加工领域我国的小麦加工还处于初级阶段,精深加工转化率不高,因此工业消费主要集中在淀粉、谷朊粉、酿酒、工业酒精、麦芽糖、调味品等领域。
二、小麦产业链分析从小麦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对比来看,从小麦到面粉再到工业化食品,按照品类转化加工的复杂程度,行业毛利率逐步提升。
整个行业的天花板仍然较高,围绕消费者品牌意识提升和消费场景细分及专业化,企业成长和价值创造机会仍然显著。
另外,同一品类不同渠道利润水平差距很大。
零售渠道享受品牌红利但销售投入较高,餐饮渠道更注重性价比但较少市场投入,导致毛利率零售渠道高于餐饮渠道,而净利率餐饮渠道却高于零售渠道。
小麦基本情况汇报

小麦基本情况汇报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我将
从小麦的种植面积、产量、品种特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之一,小麦的
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居世界前列。
据统计,我国小麦的种植面积约为2.5亿亩,产
量约为1.3亿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小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淮
海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
其次,小麦的品种特点。
我国的小麦品种繁多,主要包括冬小麦和春小麦两大类。
冬小麦适合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具有耐寒性强、抗倒伏能力好的特点;春小麦适合在南方地区种植,具有生长期短、适应性强的特点。
此外,我国还培育了一些优质、高产、抗病的新品种,如中冬麦、鲁麦、冀麦等,为小麦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品种资源。
再次,小麦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小麦生产也面临着新的
挑战和机遇。
未来,我国小麦生产将朝着提高品质、增加产量、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
在品质方面,将加大对小麦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力度,提高小麦的加工品质和营养价值;在增产方面,将采取科学种植、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小麦的单产水平;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将推广节水灌溉、有机肥料利用等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综上所述,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种多样
等特点。
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对小麦生产的支持力度,推动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
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安徽农 业科学 。ora oA hi .c.063 (5 :60 34 Junl f nu A Si 0 。4 1)34 ,63 2
责任编辑
罗芸
责任校 对
罗芸
长江 中下 游小 麦 品种 品质现 状分 析
廖平安, 郭春强 (南 漯 市 业 学 ,南 河 6o 河 省 河 农 科 院河 漯 4o) 2 o
21 蛋 白质 品质 由表 1 知 , 白质含 量 在 品种 间 的变 . 可 蛋 异大 于年际 间的变异 , 间的差 异 最高 达 26 个 百分 点 , 品种 . 7
系统的分析, 以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品质育种, 新品种 利用和品种审定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年际间的差异为 05 个百分点 , . 4 说明蛋白质含量主要受 遗 传因素控制 , 环境因素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 , 但相对较小 , 因
研究。
收稿 日期
20-30 060 . 6
( 下转 第 34 63页)
维普资讯
3 卷 1 期 4 5
刘明久等
不 同种植方式对直立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构成 因素的影响
34 63
23 产 量构成 因素 及相 关性 分析 水稻 的产 量 由穗数 、 . 每
小 麦是我 国的主要 粮食作物之 一 , 近年来 小麦 品质 育种
(B T51 95Prn6 G / 51- 8,ee82 近 红 外 仪 测 定 )湿 面 筋 ( B 1 t 0型 , G/
愈来愈受到重视, 小麦 品质受遗传因素和环境 因素共 同作
用, 因此在制 定小麦 育种 目 时 , 注意材 料 的来 源 , 标 既要 同时 也要 考 虑 品种 适 宜 种植 区_ 3。笔 者 对 长 江 中下 游 地 区 1J I 19 — 11 99 20 年参加 国家 小麦 区试 的 1 个 品种 ( ) 质性状 3 7 系 品 的年 际变化 , 品质性状 之间 的相关 陛及 品质分 类进行 了较 为
211170881_黄淮麦区品种审定情况及品质分析

通信作者:谢付振黄淮麦区品种审定情况及品质分析张羽丰 谢付振 牛聪聪 王 萍(周口现代农业研究院,河南周口477150)摘要:为分析黄淮麦区小麦育种情况和品质现状,对2012-2022年度国家试验审定品种和品质结果进行汇总。
结果表明:从审定麦区分布进行区分的情况下有4片麦区,分别为黄淮南片(69.84%)、黄淮北片(14.68%)、旱肥组(9.13%)、旱薄组(6.35%);从地域分布进行区分有8个区域,分别是安徽(9.13%)、河北(8.73%)、河南(46.43%)、江苏(8.33%)、山东(11.51%)、陕西(5.16%)、山西(3.17%)、北京(7.54%);从育种单位类型进行区分有4种类型,分别是种子公司(45.63%)、科研院所(43.25%)、高校(10.32%)、个人(0.79%)。
审定品种现状:从品质方面看,容重、粗蛋白(干基)、湿面筋、吸水量这4个指标近年来有一定提高;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拉伸面积、延展性等加工品质数值偏低,但近年来提升较大。
黄淮麦区应着重提高小麦的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等加工品质,选育优质中强筋以上的优质品种,提高黄淮麦区小麦的品质育种。
关键词:小麦;黄淮麦区;品质;审定情况黄淮麦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产量在各麦区中均居第1位,占全国50%以上,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2]。
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中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试行)》中,黄淮麦区北片被划为强筋、中筋小麦产区;南片被划为以优质中筋小麦生产为主,并根据具体生态条件兼顾强、弱筋小麦发展的小麦产区。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耕地少,长期以来,小麦生产普遍重视产量、抗性和适应性,对品质的重视程度偏低,以至于在产量潜力成倍提高的同时,品质性状提高有限[3]。
为改善这一现状,本文选取2012-2022年度通过国家黄淮麦区审定的252个小麦品种为样本,调查黄淮麦区小麦育种现状并对其品质性状进行分析,以此对当前育成品种的品质现状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为今后小麦品质育种提供技术参考及目标定位。
安徽小麦产业现状分析报告

安徽小麦产业现状分析报告1.引言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安徽省的重要农作物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安徽小麦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2.安徽小麦产业概述安徽省小麦产业经历了持续发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小麦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产量也逐年增加。
安徽省小麦产量在全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3.安徽小麦产业优势(1)气候条件优越:安徽省气候适宜,灌溉条件良好,利于小麦的生长和发展。
(2)土地资源丰富:安徽省有着广阔的耕地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土地基础条件,有利于小麦的种植和发展。
(3)农民素质提高:安徽省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提高,为小麦的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4.安徽小麦产业存在问题(1)种植结构单一:安徽小麦主要以春季小麦为主,种植结构单一,面临着市场风险和价格波动的挑战。
(2)技术创新不足:安徽省小麦栽培技术相对传统,缺乏创新,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3)市场营销不规范:安徽省小麦市场的进出口贸易不够规范,市场信息不通畅,农民收益受限。
5.安徽小麦产业发展建议(1)优化种植结构:政府应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增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小麦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
(2)加强科技创新: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小麦栽培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小麦栽培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3)加强市场管理:政府应完善小麦市场的管理机制,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市场稳定和农民收益的提高。
6.结论安徽小麦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小麦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民收益水平,实现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
7.参考文献[1]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9). 安徽省农业发展纲要. 中国农业出版社.[2]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2020). 小麦栽培技术手册.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情况请以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和报道为准。
2024年小麦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摘要】本文对2024年小麦行业进行深度分析,包括小麦行业的发展背景、市场规模、生产情况、进出口数据、竞争态势等方面。
通过详细的数据和分析,可以为行业从业者、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引言】2024年是小麦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小麦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范围内,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因此,对小麦行业的深度分析对于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把握市场机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背景】1.1全球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变化趋势在过去几年中,全球小麦种植面积保持相对稳定,但产量呈现出波动增长的趋势。
由于气候变化、价格波动和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小麦产量的变动对全球粮食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
1.2国内外小麦行业政策环境的变化2024年,国内外小麦行业面临了一系列政策环境的变化。
包括国内粮食安全政策的调整、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动等。
这些政策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小麦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市场前景。
【二、市场规模】2.1小麦全球市场规模的变化情况在2024年,全球小麦市场规模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小麦市场产值超过XXX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2.2中国小麦市场规模的变化情况2024年,中国小麦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受到消费需求的拉动和政策支持的影响,中国小麦市场产值超过XXX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三、生产情况】3.1全球小麦生产的区域分布全球小麦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
其中,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是全球小麦生产的主要国家。
3.2中国小麦生产状况2024年,中国小麦生产呈现出稳中有增的态势。
尽管受到气候、种植面积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小麦产量略有波动,但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
【四、进出口数据】4.1小麦进口情况在2024年,中国小麦的进口量继续增加。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小麦进口量达到XXX万吨,比上年增长XX%。
主要进口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等。
正确评价小麦品质.

粮油食品正确评价小麦品质274024张先和任云丽高巍山东菏泽华瑞食品公司菏泽摘要:对小麦品质全面评价, 容重只是一个方面, 比较而言, 小麦面粉的全面分析, 包括面筋质、粉质拉伸指标的分析更为重要。
本文推荐的优质专用小麦指标同样有较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小麦; 优质小麦; 评价; 品质指标当前, 我国人民的生活已跨越基本的温饱型, 向营养化、精细化、科学化的高品质生活转变, 广大消费者和食品加工行业对小麦粉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粉加工企业要生产具有良好的加工品质和食用品质的面粉, 满足市场需求, 就需求大量优质小麦。
多年来, 片面追求产量、忽视质量的倾向, 国小麦主产区小麦总体质量差, 食品加工的要求, , 另一方面, 。
这种小, 给国家、面粉加工企业及农民都带来了极大损失。
随着我国小麦连年丰收, 进口小麦数量了限制, 各面粉加工企业将目光纷纷转向国内, 以寻求国产优质小麦。
优质小麦, 在正常的碾磨加工工艺条件下, 具有较高的出粉率和面粉白度, 其品质能较好地适应某一类食品的品质要求。
根据小麦面粉的筋力强度和食品加工适应性能, 优质小麦可分为强筋力小麦、中筋力小麦和弱筋力小麦三大类型。
强筋小麦, 主要用来加工面包专用粉、膨松油炸制品用粉和意大利通心粉, 中筋力小麦适宜加工馒头专用粉、面条专用粉, 而弱筋力小麦加工出的低筋粉可用来制作各式蛋糕、饼干等食品。
三类小麦品质指标应符合表5要求(表5见文章最后。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麦品质作初步探讨, 并推荐优质专用小麦指标供参考, 见表5。
同一品种小麦, , 容重高, 麦粒较饱满, G B1351-86规定, 1表(/l17902770375047305710不同品种小麦, 容重高低并不代表其品质优劣。
一般而言, 优质强筋力小麦多为硬质小麦, 蛋白质含量高, 籽粒结构紧密, 容重较高; 部分优质强筋力小麦, 受其籽粒形状、饱满度等因素影响, 表现容重较低, 但其食用品质并不明显降低。
小麦调研报告

小麦调研报告小麦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粮食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小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对小麦的调研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农业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小麦的种植情况、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为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提供依据。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小麦种植户的种植情况和需求,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和生产技术应用。
四、调查结果1. 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本地区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主要原因是土地资源有限和种植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2. 小麦品种选择大部分农民选择的小麦品种是传统的本地品种,这些品种适应性强、耐旱性好。
但在产量和品质方面相对较低。
少部分农民选择了优良品种,但面积较小。
3. 小麦的生产技术小麦的生产技术主要包括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根据调查结果,小麦的播种技术相对较好,大部分农民采用适宜的播种密度和深度。
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方面仍存在问题,缺乏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和防治措施。
4. 小麦市场需求小麦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食品加工和饲料业。
根据调查结果,小麦的市场需求稳定,但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需要提高小麦的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五、调查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增长缓慢,需要优化土地利用和提高种植技术水平。
2. 小麦品种需要更新换代,提高产量和品质。
3. 小麦生产技术需要改进,加强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4. 小麦市场需求稳定,但对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提高小麦品质以满足市场需求。
六、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和结论,我提出以下建议:1. 政府应加大对小麦种植的支持力度,提供技术指导和补贴,推广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
2. 农民应提高种植技术水平,选择适宜的品种,加强施肥和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