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小麦及其品质

合集下载

第一章农产品的品质

第一章农产品的品质

第二章农产品的品质第一节农产品的品质特征及质量标准农产品的价值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农产品的质量,农产品的质量可以用农产品品质来理解。

农产品的品质主要是使用品质,主要有基本特性和商品特性构成。

品质是农产品的综合特征,直接决定着农产品的可接受性。

农产品品质基本特性:包括内在品质:性状、成分、营养性卫生品质:有害物的混入、霉变、质变、农药残留等商品特性:感官品质:人的感官所能体验到农产品的外观、质构和风味等。

加工特性:贮藏性、加工处理的难易程度、对加工工艺的影响等。

一、品质特征1.内在品质农产品的内在品质主要包括农产品的组分、营养性质等在内的质量指标。

(1)农产品的组分: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以及它们的衍生物。

各种有机物、矿物质等微量元素,如维生素、酶、有机酸、色素和风味成分等。

水也是重要的组分。

(2)营养性质:碳水化合物:帮助人体有效地利用脂肪,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维持肠道的健康状况。

蛋白质:提供人体必须的氨基酸。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从人体营养角度看,将构成人体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分为必需、半必需和非必需的3类。

脂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营养,为人体提供能量,赋予食品特有的风味,增进食欲,特别是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等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磷脂是脂肪酸的有机酯,存在于脑、神经、肝、肾、心脏、血和其它组织中,能促进脂肪进出细胞。

维生素类:V A、VD、VE、VK等脂溶性维生素,在农产品中是与脂肪结合在一起。

矿物质:主要是钙、磷、铁三种元素并以这三种元素的含量食品的矿物质营养价值。

大多数水果、蔬菜、豆类、乳制品等含钙、钾、钠、镁元素较多,进入人体后与呼吸释放的HCO3离子结合,中各血液中的PH,使血浆中的PH值增大,果蔬等被称为“生理碱性食品”。

肉、蛋、五谷类进入血液可使PH降低,称为“生理酸性食品”。

过多摄入酸性食品,体内酸碱平衡失调,严重的引起酸中毒。

2.卫生品质卫生品质是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的品质指标的总和。

小麦的品质特征

小麦的品质特征

小麦的品质特征
1. 蛋白质含量:小麦中的蛋白质是面粉中的重要成分,对面团的结构性能和面包等制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蛋白质含量越高,面粉的吸水性越好,面团强化能力越高,制品质地越好。

2. 硬度:小麦的硬度主要影响面团的强化能力和制品的质地。

硬质小麦中的蛋白质含量高,面粉含有较多的弹性蛋白质,面团能够充分发展出强筋结构,适合制作刚性面点;而软质小麦中的蛋白质含量低,面粉含有较多的软性蛋白质,适合制作柔软的面点。

3. 颜色:小麦的颜色也是评价其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颜色越白,代表小麦的品质越好。

而黄色或暗色的小麦,可能是由于存储时间较长、贮存条件不佳或存在病害等原因。

4. 吸水性:小麦面粉的吸水性指面粉吸水后所形成的面团的性质。

吸水性高的小麦面粉能够吸收更多的水分,在加工过程中面团柔软、韧性好,制品质地细腻、口感好。

5. 筋度:小麦面粉的筋度是指面粉中的蛋白质在水分的作用下形成成筋结构的能力。

筋度高的小麦面粉能够形成紧密的筋结构,使制品具有弹性和韧性。

6. 含糖量:小麦中的糖类主要是淀粉,淀粉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糊化作用,使制品增加体积和口感。

综上所述,小麦的品质特征涉及到蛋白质含量、硬度、颜色、吸水性、筋度和含糖量等几个方面,这些特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小麦加工制品的质量。

小麦制粉工艺与设备复习题教材

小麦制粉工艺与设备复习题教材

第一章小麦与小麦的性质习题1.根据冬种、春种小麦的皮色和粒质分为哪六类?2.小麦的物理特性对制粉工艺效果有何影响?3.水分和温度对小麦的生物化学特性有什么影响?4.小麦各组成部分的重量百分比为多少?5.小麦的化学成分分布有什么特点?6.小麦的胚乳从中心部分到外围,面筋质的分布有什么特点?面筋的品质又有什么区别?7.为什么说小麦制粉的工艺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麦粒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8.小麦的皮层与胚乳的结构力学性质有什么不同?在制粉工艺中如何利用它们的结构力学性质?9.如何利用面团拉力测定仪、粉质测定仪评价小麦流变力学特性?10.评定小麦制粉性质的指标有哪些?11.填充答:(1)小麦籽粒主要由(麦皮)、(胚乳)、(胚)三大部分组成,小麦籽粒中含有(淀粉)、(蛋白质)、(纤维素)、(脂肪)、(灰分)、(维生素)、(水分)等营养成分。

(2)小麦籽粒的皮层分为(表皮)、(外果皮)、(内果皮)、(种皮)、(珠心层)、(糊粉层)共六层,其中外果皮一经着水易剥落;(种皮)含有色素层,(珠心层)透水性差,糊粉层灰分含量最高。

思考题1.我国小麦的质量标准有哪些?2.为什么面粉厂以灰分含量作为评价产品在制品质量标准的主要项目?有什么缺陷?3.为什么传统的小麦加工方式是磨制成粉,而不用碾米的方式进行加工(如剥皮制粉)?4.为什么磨制高质量面粉时,麦胚易单独提出?如何利用?5.硬麦和软麦在制粉工艺中有哪些特点?6.麦粒的粒度对面粉的出率及质量有什么影响?7.评价小麦的食用品质的指标有哪些?8.在制粉工艺中如何考虑小麦籽粒各部分的取舍?9、结合粮食学中有关知识试分析小麦的形状、整齐度及粮堆的密度、孔隙度及散落性与制粉工艺的关系?10.结合粮油品质检验中的有关知识,思考小麦的千粒重、比重及容重的检验方法及其值的大小对制粉工艺的影响?11.小麦的千粒重、容重、灰分及含杂一般在什么范围之内?12.结合粮食学中有关知识请思考什么是软质麦粒?什么是小麦角质率?小麦的硬度如何检验?软、硬小麦的胚乳结构有什么区别?13.小麦的物理性质与工艺效果有什么关系?第二章小麦的除杂与分级1.小麦中的杂质对制粉生产有哪些危害?2.清除小麦中的杂质,通常利用的除杂原理及方法有哪些?3.什么是绝对除杂效率?什么是相对除杂效率?各是如何计算的?4.小麦进行高效率筛选分离杂质的必要条件有哪些?为什么?5.利用风选分离杂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6.筛选设备的除杂效率指标各是多少?7.如何评价风选和筛选的工艺效果?8.试分析筛选设备除杂效果差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9.试分析筛选设备清理出来的杂质中含麦过多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10.试述比重去石机的工作原理。

小麦质量标准

小麦质量标准

小麦质量标准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为了规范小麦的质量标准,保障小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小麦质量标准,以便对小麦的生产、加工、贸易等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

本文将对小麦质量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小麦质量标准。

首先,小麦的外观质量标准包括籽粒形状完整,不破碎、不变形,籽粒表面光滑,无霉变、虫蛀、沾污、异种籽粒等;籽粒色泽饱满,无色素沉积、变色、发黑等;籽粒大小均匀,无过大或过小籽粒;籽粒无异味、异味不明显等。

这些外观质量标准直接关系到小麦的商品价值和食用安全,因此在小麦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操作和管理。

其次,小麦的理化质量标准包括水分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灰分含量、面筋品质等。

其中,水分含量是小麦贮存和加工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指标,过高或过低的水分含量都会影响小麦的质量和食用安全。

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品质则直接关系到小麦面粉的加工和食用品质,因此在小麦的种植和生产中需要注意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小麦品种,以保证小麦的理化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另外,小麦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也是小麦质量标准的重要内容。

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会直接影响小麦产品的食用安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在小麦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加强对小麦的农药使用和土壤环境的监测,以保证小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小麦质量标准是保障小麦产品质量和食用安全的重要保障,对于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来说,了解和掌握小麦质量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严格按照小麦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和管理,才能生产出高质量、安全的小麦产品,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健康作出贡献。

希望广大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能够重视小麦质量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为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谷物加工工程课程习题与思考集(1)

谷物加工工程课程习题与思考集(1)

谷物加工工程课程习题与思考集第一章谷物及其工艺品质1.小麦的籽粒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占整粒小麦的重量百分比是多少? 2.为什么说硬麦具有较好加工品质、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3.稻谷分几类?各类稻谷的特征是什么?新版稻谷国标有何调整?4.稻谷的籽粒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占整粒稻谷的重量百分比是多少? 5.为什么在同样的加工条件下,用红麦生产的小麦粉的粉色总不如用白麦作原料时好?6.为什么讲容重较大的小麦是生产小麦粉的较好原料?7.何谓自动分级?自动分级是怎样产生的?加工中如何利用自动分级(举例说明)?使物料在设备工作面上形成良好自动分级的要素是什么?8.小麦粉主要是由小麦籽粒的哪一部分制成?其中化学成分主要有哪些?含量最大的是什么成分?在有关食品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成分?9.小麦分几类?各类小麦的特征是什么?新版小麦国标有何调整?10.简述谷物的力学性质与加工的工艺关系。

11.成品大米(面粉)的精度高低与大米(面粉)的营养品质、食用品质以及再加工品质有何关系?12.何谓爆腰?从收割、储藏、运输和加工方面论述怎样减少爆腰?13.面筋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其在小麦中的分布规律。

第二章谷物清理1.常见而又难以清理的谷物杂质有哪些?如何清理?2.原料小麦中混杂有大石块、麻绳、并肩石、小并肩泥块、铁杂、荞子、大麦、麦粒表面的泥沙,麦皮及灰尘,在麦路中通常各由什么设备来清除?3.谷物清理常用哪些方法?各采用什么基本原理是?常用的典型设备有哪些?4.影响风选设备工艺效果的因素有哪些?5.筛选设备筛面运动的形式有哪些?比较直线往复运动与平面回转运动的运动特点及筛理效果。

6.比较平面回转筛、振动筛、平面回转振动筛的筛理特点及如何选用。

7.如通过自衡振动筛的流量突然增大很多,这时筛体的振幅是变大还是变小?请说明。

8.如发现TQLZ型振动筛在运行中横向两侧的振幅不一致,这可能是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请说明原因及处理方法。

作物题库1精讲

作物题库1精讲

9.谷子的耐旱性主要表现在苗期。

名词解释:1.作物(广义):被人类所栽培的又利用价值的所有植物的总称。

2.作物(下一):指农作物,具体包括粮、棉、油、麻、糖等。

3.生物产量:作物一生中所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

4.经济系数:经济系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5.经济产量:栽培目的所需要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数量。

6.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

7.生育时期:时指作物一生中几个关键的生长时期。

8.分蘖:地下茎节上长出的与主茎相似的分枝。

9.分蘖节:由植株地下部不伸长的节间、节、腋芽等紧缩在一起的一个节群。

10.有效分蘖:11.无效分蘖:12.分蘖力:13.小麦的背地性曲折:小麦节间的关节处具有分生能力很强的居间分生组织,幼茎时期含有大量的趋光生长素,因此当小麦发生倒伏后由于这种生长素的作用,茎秆就由最旺盛的居间分生组织向上生长。

14.群体:由个体组成并产生新的个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组合,有变化过程。

15.群体结构:16.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总绿叶面积。

17.光照阶段:18.春化阶段:19.生殖生长:20.阶段发育: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需要经过几个依次不可逆的质变过程,每个阶段都要经过光、温、水、气、热及养分等综合条件,但往往有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把这种依次不可逆的质变过程叫做阶段发育。

21.营养生长:22.耗水量:23.蒸腾系数:24.棒三叶(玉米):果穗叶及其上下叶称为棒三叶。

25.供长中心叶:为生长中心器官提供光和产物的主要叶片,称之为供长中心叶。

26.叶龄:27.叶龄指数:主茎的展开叶数/总叶数。

28.穗肥(玉米):29.灌溉定额:30.合理密植:31.空杆(玉米):32.倒伏:33.蹲苗:有意识的控制灌水,即促下控上,解决地上部与地下部之间的矛盾。

34.栗类作物:35.灌耳(谷子):36.烧尖(谷子):37.腾伤:38.芽眼根:39.匍匐根:40 块茎:41.马铃薯的退化:42.实生种子:43.实生薯:44.马铃薯的休眠:45.实生苗:46.大豆的炸荚:47.光合势:光合势=叶面积*光合时间48.粒茎比(大豆)49.基生叶(油菜):50.茎生叶(油菜):51.上生分枝型(油菜):52.下生分枝型(油菜):53.匀生分枝型(油菜):54.原料根:55.母根:56.根颈(甜菜):57.无效种株:58.蓄水系数:59.多倍体甜菜:60.基本功能叶片:小麦论述及简答题:1.论述作物收获产品及其化学组成与经济系数的关系。

小麦质量标准

小麦质量标准

小麦质量标准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为了规范小麦的生产和质量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小麦质量标准,以确保小麦的品质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小麦质量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小麦的外观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小麦籽粒应该饱满、颗粒饱满、色泽均匀,无霉变、变质、发芽等现象。

同时,小麦的外观还应该符合一定的大小和形状要求,以确保小麦的通货性和商业价值。

其次,小麦的品质指标也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小麦的品质主要包括面筋品质、面粉品质和馒头品质等方面。

面筋品质是评价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面筋的强度、伸展性和粘度等指标。

面粉品质是评价小麦面粉加工品质的指标,主要包括面粉的筋度、吸水性和发酵性等指标。

馒头品质是评价小麦面粉加工成品的指标,主要包括馒头的外观、口感和风味等指标。

另外,小麦的营养成分也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小麦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是评定小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小麦的蛋白质含量直接关系到面粉的加工品质和面食的营养价值,因此,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应该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最后,小麦的安全指标也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小麦的安全指标主要包括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和真菌毒素等方面。

小麦中的重金属含量应该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以确保小麦的安全性。

同时,小麦的农药残留和真菌毒素也应该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以确保小麦的食用安全。

综上所述,小麦质量标准是评定小麦质量的重要依据,其包括外观、品质、营养成分和安全指标等方面。

只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小麦,才能保证其品质和安全,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小麦生产者和加工者应该严格按照小麦质量标准的要求,加强管理和控制,提高小麦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小麦等级划分标准

小麦等级划分标准

小麦等级划分标准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等级划分标准对于小麦的
质量评定和市场交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麦的等级划分主要包
括外观品质、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等方面的评定。

下面将对小麦等
级划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外观品质。

1.籽粒形态,小麦籽粒应呈椭圆形,大小均匀,无破损、变形
等情况。

2.色泽,小麦籽粒应呈金黄色,有光泽,无霉斑、变色等。

3.杂质,小麦籽粒中不应含有糠秕、瘦糠、糠麸、糠皮等杂质。

4.水分,小麦籽粒的水分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不超过14%。

二、加工品质。

1.面筋品质,小麦面筋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弹性,能够制作出柔韧性好的面食制品。

2.面粉色泽,小麦加工后的面粉应呈白色、洁净,无杂质、异味等。

3.面粉筛分,小麦面粉的筛分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粗筛面粉和细筛面粉的比例。

三、营养品质。

1.蛋白质含量,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是评定小麦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要求在11%以上。

2.淀粉含量,小麦的淀粉含量应适中,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面粉的加工性能和食品的口感。

3.品质指数,小麦的品质指数是综合评定小麦品质的指标,包括面筋品质、面粉色泽、营养成分等多个方面。

综上所述,小麦的等级划分标准涉及到外观品质、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等多个方面的评定。

只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小麦才能被划分
为优质小麦,得到更高的市场认可和价格。

因此,种植者在种植、收获和销售小麦时,都需要严格按照小麦等级划分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小麦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12-29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3.麦粒色泽与气味 正常的麦粒具有特有的颜色、光泽与气味。 受生长条件、成熟程度、储存时间与环境、霉变、发芽等影 响,小麦会出现颜色和气味的异常。对色泽气味不正常的,视其 情况单独处理或按一定比例搭配加工,以保证制粉效果。
2016-12-29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4.容重与千粒重
容重(kg/m3 或g/L)是评定小麦品质的主要指标,大小受籽 粒形状、饱满程度、表面状态、水分、含杂等因素影响。容重 大,质量好,出粉率高。680~820g/L。 千粒重是指每千粒小麦的重量(g)。在同样条件下,千粒 重大说明饱满、充实、粒大、胚乳比例高。为避免水分影响, 在标明千粒重的同时,应注明水分或用干物质表示。我国小麦 千粒重一般为34~38g 之间,有的品种高达60g 以上。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齐齐哈尔大学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粮食工程专业
2016-12-29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课程主要内容
1. 学习小麦籽粒特性、小麦加工品质等。
2. 系统学习筛选去石、精选、磁选、风选、小麦表面处理、小麦水分
调节等小麦前处理工序的基本原理、设备结构、技术参数、设备操
作与应用。
自动分级
2016-12-29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7.小麦的悬浮速度 把麦粒置于垂直管道内,自下而上通入气流,当麦粒重力等于 气流作用力时,麦粒在管道内处于悬浮状态,此时的气流速度 称为该小麦的悬浮速度。了解小麦、在制品、各类杂质的悬浮 速度,便于对小麦的除杂及在制品的分级。
风速v
2016-12-29
2016-12-29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5.散落性
将一管状筒竖立在平面上,装满小麦,然后将筒向上提起, 小麦自筒内流出而自然形成一个圆锥形麦堆。麦堆斜面与水平 面的夹角称自然坡角(或称静止角)。该角的大小表示该批小
麦的散落性好坏,其大小受籽粒表面状态、粒形、水分、含杂
等因素影响。 我国小麦的自然坡角一般为23~38 °之间。该角愈大, 散落性愈差,在清理过程中,容易造成设备与管道的堵塞或仓 底结拱。
小麦的物理特性 1.小麦籽粒形状与大小
小麦籽粒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横截面近似心脏形,其大小用 粒度(长、宽、厚)表示。我国普通小麦的粒度范围,见表。
2016-12-29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2. 籽粒整齐度
籽粒整齐度是指籽粒形状和大小的均匀一致性,可用一定大小 筛孔的分级筛进行鉴定。 粒整齐度分为三级: 同样形状和大小籽粒占总粒数的90%以上为整齐(1 级); 低于70%为不整齐(3 级); 介于二者之间为中等(2 级)。 籽粒整齐有利于清理、水分调节和制粉。 整齐度较差,采用分级清理,将大、小粒小麦分别清理和水分 调节,分别研磨制粉,制粉效果较好。
硬质胚乳:淀粉粒牢固地嵌在蛋白质网络中, 角质程度高,制粉过程中可得到数量较多的 软质胚乳:蛋白质网络内有空气间隙,淀粉 麦渣和麦心,在制品流动性好,易筛理,较 颗粒间结合不紧密,角质程度低,皮层韧性 易从皮层上刮净,蛋白质含量较多,形成面 大,胚乳疏松,在制粉过程中易研磨成粉, 筋的数量多,品质较好,适于制取高等级面 由于其面筋质含量低,适宜制取饼干粉。 包粉。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二、我国商品小麦的分类与质量指标
国准 GB1351-1999 中规定:我国小麦根据皮色、粒质和播 种季节分为十类。该标准适用于收购、贮存、运输、加工、销 售的商品小麦。
(一)小麦的分类 1.白色硬质冬小麦:种皮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 2.白色硬质春小麦:种皮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 3.白色软质冬小麦:种皮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 4.白色软质春小麦:种皮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 5.红色硬质冬小麦:种皮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 6.红色硬质春小麦:种皮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 7.红色软质冬小麦:种皮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 8.红色软质春小麦:种皮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 9.混合小麦:不符合1~8 各条规定的小麦。 102016-12-29 .其它类型小麦的分类方法另行规定。Leabharlann •2016-12-29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我国小麦可分为 8 个种植区:
一、黄淮平原麦区:包括鲁、冀、豫平原大 部分,苏皖两省,淮北平原,晋南,陕关中平原。 二、北部麦区:东北、西北以外,黄淮平原 以北的麦区。 三、西北麦区:新疆、甘肃、青海高原春麦 区。 四、东北麦区:春小麦主产区。 五、长江中下游麦区:沪、苏、赣、湘、鄂、 浙大部分地区,皖南、豫南及陕汉中。 六、长江上游麦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及金沙江下游。 七、华南麦区 :闽、粤、桂三省大部,台湾 全省和滇南。 八、西藏高原麦区:冬小麦。
3. 系统学习研磨、筛理、清粉等小麦制粉工序的基本原理、设备结构 、技术参数、设备操作与应用。 4. 小麦粉后处理工艺。
2016-12-29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小麦加工的基本理论和技 术,熟悉小麦加工环节关键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影响工艺 效果的主要因素。了解当前国内外小麦加工的发展动态,能够
散落性好
2016-12-29
散落性差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6.自动分级性 疏散小麦群体在流动或振动过程中,出现比重小、体积大、表 面粗糙的浮在上层;比重大、体积小、表面光滑的沉到下层,这 种现象称为自动分级。 物料的自动分级被用于小麦及在制品的筛理除杂和分级,但 也会造成散装麦仓中的小麦质量不均衡的现象。
2016-12-29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1.2 小麦的分类与质量标准
一、小麦的分类
1.冬小麦和春小麦
冬小麦生长期较长,品质较好;春小麦为春季播种,当年秋季 收获。
2.白麦和红麦
白麦皮层呈白色、乳白色或黄白色;红麦皮层呈深红色或红褐色。 3.硬麦和软麦
按麦粒胚乳结构分。硬麦胚乳结构紧密,呈半透明状(称为角质 或玻璃质);软麦胚乳结构疏松,呈石膏状(称为粉质)。角质占本 麦粒横截面 1/2 以上的籽粒为角质粒;不足本麦粒横截面 1/2 的籽粒 为粉质粒。我国规定:一批原粮中含角质粒 70%以上为硬质小麦, 而含粉质粒 70%以上为软质小麦。
外五层统称为外 皮层,粗纤维较 多,口感粗糙, 难以消化吸收, 应避免将其磨入
决定了小麦的色泽,色素层。
珠心层
面粉。 统称为种 皮。作为 膳食纤维。
:是一层极薄的皮层,细胞结构 不明显,其与种皮结合紧密,不 宜分开,在50℃下不易透水。
糊粉层 :亦称外胚乳或内皮层。
2016-12-29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2016-12-29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6.小麦赤霉病粒最大允许含量为4.0%,按不完善粒归属。 7.杂质: (1)筛下物:通过直径1.5mm圆孔筛的物质。 (2)矿物质:砂石、煤渣、砖瓦块、泥土及其他矿物质。 (3)其他杂质:无使用价值的小麦粒,生芽粒中芽超过本颗粒 长度的小麦粒,毒麦、小麦线虫病、小麦腥黑穗病等麦粒,异 种粮及其他杂质。 8.检验用小麦粉:使用有皮磨、心磨系统的制粉设备制备检验用 小麦粉。出粉率应控制在60%~65%,灰分值应不大于0.65% (以干基计)。制成的小麦粉应充分混匀后装入聚乙烯袋或其 他干燥密封容器内放置至少一周时间,待小麦粉品质趋于稳定 后,方可进行粉质试验和烘焙试验。 9.降落数值、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及烘焙 品质评分值等,必须达到表2-2 和表2-3中规定的指标,其中有 一项不合格者,不作为强(弱)筋小麦。


公元前1500~前 1000 年,西亚的土耳其、伊朗、叙利亚、 以色列等地开始种植。
我国的小麦产量居世界第一,种植面积3000万公顷左右,年 产量达一亿吨以上,占粮食总产量的 22%,占世界小麦总产量 的 20%左右, 小麦种植有几千年的历史,品种繁多,分布广泛,冬小麦 (90%以上)和春小麦(不到10%)。
应用所学知识对小麦加工进行合理的生产技术管理,并具有解
决生产技术问题和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2016-12-29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参考书: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田建珍,温纪平主编, 科学出版社, 北京,2011年版本。
2016-12-29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第一章 小麦及其品质
• 小麦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植物之一。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二)质量指标 1.小麦质量指标,见表2-1。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2.强筋小麦品质指标(GB/T17892-1999),见表2-2。
2016-12-29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3.弱筋小麦品质指标(GB/T17893-1999),见表2-3。
2016-12-29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4.各类小麦按容重分为五等,低于五等的为等外小麦。 5.不完善粒: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 包括: (1)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2)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3)破损粒:压扁、破损,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4)生芽粒:芽或幼根突破种皮不超过本颗粒长度的颗粒,已 有芽萌动的颗粒。 (5)霉变粒:粒面生霉或胚乳变色变质的颗粒。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8.小麦的空隙度和导热性
粮堆的体积由小麦籽粒体积和籽粒空隙体积组成。
空隙体积占粮堆总体积的百分比称为粮堆空隙度。 该值大,热量向外散发快,利于安全保管。 空隙度受粮粒形状、杂质性质与含量、贮存条件等影响, 一般为40%左右。 小麦具有传递热量的性能,称为小麦的导热性。 小麦是热的不良导体。密闭状态下,粮堆空隙度越大,热 传导越慢;水分越高,热传导越快。在小麦的接收储存时,应 考虑小麦的水分与时间,确保安全储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