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建模的移动AdHoc网络性能优化
基于移动AdHoc网络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短期功率预测模型研究

基本保证是一个好的路由协议ꎬ所以ꎬ路由算法已经成为 Ad 1. 1 Ad Hoc 网络的定义和特点
Hoc 网络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题ꎮ 在 Ad Hoc 网络中ꎬ无
Ad Hoc 网络是一种由多跳临时性自治系统组成的一组
线移动终端比电池消耗更多的能量ꎬ在体积和重量限制的情 带有无线收发器的移动终端ꎮ 在该网络中移动终端具有路
摘要:为了提高太阳能光热发电短期功率预测的准确性ꎬ建立一个基于移动 Ad Hoc 网络的短期功率预测模型ꎮ 主 要介绍了 Ad Hoc 网络的定义、特点和太阳能的基本调查ꎬ研究了能量在移动 Ad Hoc 网络中的路由算法ꎬ并基于预 测光热发电输出功率的模型建立了 Ad Hoc 网络的模型结构ꎮ 通过对影响光热发电准确性因素分析ꎬ结合相应的 实验数据ꎬ建立了基于 Ad Hoc 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ꎬ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ꎬ并且可以应用于各种各样的 天气ꎮ 发电的短期功率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ꎮ 关键词:短期功率预测ꎻ光热发电ꎻAd Hoc 网络ꎻ能量路由算法 分类号:TK5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5884(2019)02 ̄0151 ̄04
Research on Short ̄term Power Forecasting Model of 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Based on Mobile Ad Hoc Network
JIANG Tie ̄liu1ꎬ2 ꎬ XU Zhi ̄ming2 ꎬ WANG Gang2
algorithm
0 前 言
况下提高电池的容量十分困难ꎬ移动节点的工作时间相对较 短ꎬ而网络中一些节点的供能严重不足ꎬ不仅节点本身不能
随着经济全 球 化 的 深 入 发 展ꎬ 能 源 和 环 境 问 题 日 益 突 出ꎮ 太阳能光热发电的优势日益显现ꎮ 数据表明ꎬ光热发电 将是未来光热利用的主要方向ꎮ 由于光热发电系统需要与 大电网连接ꎬ光热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的稳定性要求越来越 高ꎬ因此ꎬ有必要提升光热发电量预测的准确性ꎮ
基于DupAck的Ad Hoc网络TCP性能改进

法 。该算法通过在发送端检测返 回的重 复 Ac k的相对单 向传输 时延 ,探测到 网络真实 的拥塞状况 ,以便采取合理 的拥塞控制措施 。仿真结 果表 明,该算法能够正确 区分无线丢包和拥塞丢包 ,改善 AdHo c网络的 T P性能 。 C 关健诩 :A c网络 ;传输控制协议 ;无线丢包 ;拥塞 丢包 ;性能改进 dHo
变化 隐式地推 断出丢包 的类型 J隐式丢包检测技术 因其实 。 现简 单、系统 开销小而成 为人们 关注的焦点。本文在 已有研 究工作 的基础 上提 出一种新 的隐式丢 包检 测算法,以有 效改 善 AdH c网络的 T P性能。 o C
率…。 然而 A o 网络 由于其传输媒介为空气 , d c H 影响空气传 输 的因素又 比较复杂 ,因此在数据传输过程 中,导致丢包 的 原 因就有很多 ,大致可以分为如下 4种 J 1比特误码 率。 :()
[ sr c]I re rv e rnmis nCo t l rtc l C ) efr ac vr rls ewok,h o s l rao s f aao s o Ab tat nodroi o e h as si nr ooo( P pro n eoe e s t rstep si e e sn t s fr t mp t T o oP T m wi e n b od l
TCP r o m a c m p o e e t o 0 t r Pe f r n eI r v m n r f Ad H cNe wo k
Ba e nபைடு நூலகம்Du Ac sd0 p k
LI Le . U i FENG i a g Hu - n f
( o l eo t e t s n f r t nS in e No twet r l i es y L n h u7 0 7 , ia C l g f e Mah ma c dI o mai c c , r i a n o e h s Noma Unv ri , a z o 3 0 0 Chn ) t
基于移动Ad-hoc网络的QoS路由算法的研究

宽 的要求进行编码 , 在消息途径各个中间节点的
收稿 日期 : 0 一 l 2 2 5 l —l o 作者简介 : 赵雪莹 (9 8 ) 女 。 17 一 , 辽宁沈阳人 , 助教
探索包消息增 加 比例 = 制消息 的总数/ 控 探
索包消息总长度 ;
回答包消息增加 比例 =控制消息的总数/ 问
发生地震等 自 然灾害基
2 系统仿真
本仿真使用美 国加利福尼 亚大学洛杉 矶分
计算机 与科学系 Rj eB g d a v ar i i o a教授工作组 础设施 , 能够快速和灵活配置 的移动通信网络技 校 , l s m m仿真软件 。 J 术 , d 0 网络就是为满足这种特殊应用需求 发明的 Go oi A —hc
节点的位置是随机产生的, 真的区域为边长等 仿
对于中间节点来说 , 都必须要为 了源节点 的要求
同时参与带宽与延时两个方 面的计算 , 增加 了相
关节点的资源消耗 , 对于移动 A hc d— o 这种 电力 短缺 , 运行在条件恶劣情况下的网络, 资源过度的
于 20 米的正方形区域 , 00 例如 , 它们的分布 图可
而 产生 的。
Go oi l s m m是一个专为大型无线 、 有线网络而
设计的可扩展 的网络仿 真器。Go oi 把每一 l s m m
1 “ 伴随式” o 路由算法原理 QS
对于带有 QS业务要求 的网络来说, o 目前国 内外的做法也都是将源节点对于时延的要求放到
个节点看成一个 实体 , 根据 消息到达实体的先后 顺序对其进行处理 , 同时它模拟 O I S 模型将节点 分为五个层分别处理 , 每个层都有专 门的一个小
摘
基于时延优化的移动Ad Hoc网络路由算法

基于时延优化的移动Ad Hoc网络路由算法
杨鹏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年(卷),期】2009(030)004
【摘要】TDMA协议基于时隙预留的机制能够用于在移动Ad Hoc网络中提供QoS保证,然而在大规模网络中,该时分通信会带来较大的端到端时延.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延优化的启发式算法,该算法将时延作为路由代价函数,并充分考虑了阻塞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基于最短跳数的路由算法,该算法能够大大减小端到端时延,可以为移动网络中实现多媒体应用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总页数】3页(P862-864)
【作者】杨鹏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重庆4021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
【相关文献】
1.基于粒子滤波步行长度预测的移动ad hoc网络路由算法 [J], 张玲;聂少华
2.基于时延和能耗的Ad hoc网络路由选择算法 [J], 李新;孙丹丹;周立刚;丁炜
3.基于稳定链路的移动Ad Hoc网络路由算法 [J], 黄波;张小华
4.基于能量有效的移动Ad Hoc网络路由算法 [J], 郭晓曦
5.基于能量有效的移动Ad Hoc网络路由算法 [J], 郭晓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OPNET的Ad Hoc网络建模与仿真

基于OPNET的Ad Hoc网络建模与仿真
徐磊;李晓辉;方红雨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
【年(卷),期】2009(35)1
【摘要】利用OPNET软件自带的支持IEEE802.11标准的节点模型构建Ad Hoc 网络模型.合理配置输入输出接口的参数,使网络达到最佳性能,并对网络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网络参数之间存在关联性,网络最优化参数具有唯一性,通过网络负载与标准负载的比较,可选择出网络性能最优化状态.
【总页数】3页(P123-125)
【作者】徐磊;李晓辉;方红雨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合肥,230039;安徽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合肥,230039;安徽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合肥,23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
【相关文献】
1.基于OPNET的Ad Hoc网络AODV路由协议仿真 [J], 范亚芹;王琳珠;孙慧颖
2.基于OPNET的Ad Hoc网络建模与仿真 [J], 冯言志;冯元;李金
3.无线Ad Hoc网络DSR路由协议的OPNET仿真 [J], 罗增勇;刀学龙;杜桢
4.基于 OPNET 的电网 SCADA 系统通信建模与仿真 [J], 胡春潮;侯艾君;马凯;蔡泽祥;黄成巧;席禹;潘天亮
5.移动Adhoc网络路由协议在OPNET中的仿真分析 [J], 程楠;蔡方旻;杨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战术移动Ad Hoc网络的自适应MIMO-OFDM系统实现与性能分析

未来 战争 系统之 间相 互传输 的信息不 再是 简单
自适 应 传输 系统并 通过 仿真 分析得 到 复杂移 动 战术
环境 下 MI O D 系统 性 能结果 . MO— F M
的战术命令态势信息 , 还包括大量的情报信息 、 目标 信息 , 别 是还 包 括很 多视 频 、 特 图片 、 音频 等 情 报 信 息, 从而要求系统必须要有足够大的传输带宽. 了 为
战术 移 动 A o dH c网 络 的 自适 应 MI — F M MO O D 系统 实 现 与 性 能 分 析
崔 苗 , 曹英烈
( 1广东工业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 广东 广州 50 0 ;. 10 6 2 中国电子科技集 团第 七研 究所 , 广东 广州 50 1 ) 130
第2 7卷 第 3期 21 0 0年 9月
广 东工业 大学 学报
J u n lo a g o g Unv ri fT c n lg o r a fGu n d n ie s y o e h oo y t
V0 . 7 No 3 12 .
S ptmb r2 0 e e e 01
支持海 量数 据 的分 发 和 传 输 , 带 高速 大 容 量 移 动 宽 的 战术 通信 系统 是 未 来 数 字 化 战场 的骨 干 . 输 入 多 多输 出… ( hp — p t hpeO tu, MO) Mu il I u Mu i — up tMI en l 系
AdHoc网络中基于MIMO技术的混合式路由协议优化

有效地 降低 了误码 率 ,增加 了网络 的吞吐量 1 1 - 2 1 。K a r t h i k e y a n
进行 了大量 的研究 。按照路 由策略 的不 同 ,可分为 先验式 、
按需式 和混合式路 由协议 。基于一种跨 层路 由协议 ,在物理 层和 MA C层之前交互信息 ,利用 MI MO技术 的空间复用和多 用户侦测 技术 向 MA C层 传递信息 ,设 计 了一种新 的帧协议 ,
发射 接收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A d H o c 网络 中基于 MI MO技术 的混合式路 由协议优 化
胡婷婷 。袁晓红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长沙 4 1 0 0 0 4 ) 摘 要 :基 于对 MI MO技 术的研 究,提 出了一种 D R R( D o u b l e R o u d R o u t i n g)双环路 由协议 ,通过对整个 网络 中的
Ab s t r a c t :B a s e d o n t h e s t u d y o f b o t h he t mu l t i p l e x i n g a n d d i v e r s i t y s t r a t e g y , a Do u b l e Ro u d R o u t i n g p ot r o c o l i s p r e s e n t e d, w h i c h c a n b e u s e d t o d i v i d e t h e w h o l e n e t w o r k i n t o d o u b l e z o n e s .I n a d d i t i o n . a F i s h e y e T e c h n o l  ̄ i s u s e d t o i mp r o v e t h e
基于OPNET的Ad Hoc网络建模与仿真

Ad Hoc 网络是由一组静止或移动的节点组成的自主网 络,它不依赖于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并采用分布式管理。网 络中的所有节点都具有路由器的功能,负责发现和维护到其 他节点的路由,并向邻居节点发射或转发分组,因此,Ad Hoc 网络通常是一种多跳网络。IEEE802.11 标准定义的Ad Hoc网 络实际上是独立的基本服务集(Independent Basic Service Set, IBSS)的别名。IBSS是指由通过无线媒质,能够互相进行直接 通信的节点组成的网络,它是一种没有接入点(Access Point, AP)的单跳的Ad Hoc网络[1]。本文研究的Ad Hoc网络为单跳 Ad Hoc网络。
表1
RTs 门限 拆分门限
None
None
MAC 的输入接口参数配置
数据率 /(Mb·s-1)
1
物理特征 的选择 跳频
信道带宽 /kHz
1 000
缓存大小 /bit
256 000
2 仿真结果及分析
在仿真过程中,业务的产生采用 On-Off 模式,高层包在
MAC 层不拆分。信道接入延时是分组在高层队列停留的时
1.4 进程模型 在节点模型中,每个进程模块由一个进程模型实现,可
根据系统方案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进程模型。每个进程模型 都是一个用 C 代码实现的有限状态机(FSM)。IEEE802.11 标 准定义的 MAC 协议有限状态机结构见图 3。
初始化
没有帧要传&&
等待
没有期望的帧发送 有帧要传&&
准备传输&& 信道忙
1.2 网络模型 网络由 N 个移动节点组成,依次为 0, 1,…, N-1,随机地
分布在 200 m×200 m 的区域中,通过无线链路通信。网络模 型如图 1 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4月 第8卷第2期 系统仿真技术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Apr.,2012
Vo1.8,No.2
中图分类号:TP 391.9 文献标识码:A
基于元建模的移动Ad Hoc网络性能优化 胡志伟 ,梁加红 ,陈 凌 ,吴 (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湖南长沙 2.防化研究院信息研究中心,北京102205)
冰 410073;
摘要:针对移动Ad Hoc网络性能优化过程中的仿真模型精确性与仿真模型运行效率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利用相 关向量元模型来拟合网络仿真模型并进行优化的解决方法。重点研究了元建模方法中的实验设计方法、元模型拟 合方法、模型验证与评估等关键技术。利用适度精确的元模型替代仿真模型进行设计空间探索和多目标优化,实验 结果表明,基于元模型的优化可以成功应用于移动Ad Hoe网络等复杂系统建模、分析与优化,有效提高此类计算密 集过程的计算效率。 关键词:移动Ad Hoc网络;元建模;基于元建模的优化;计算密集过程
Optimization of Mobile Ad Hoc Network Performance Using Metamodeling Methodology
HU Zhiwei ,LIANG Jiahong ,CHEN Ling , U Bing (1.College of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hangsha 410073,China 2.Information Research Central,Institute of Chemical Defense,Beijing 102205,China)
Abstract:To address the dilemma between the accuracy of simulation model and runtime efficiency which take place in the simulation based network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mobile ad hoc networks, the metamodeling methodology is investigated to characterize and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network In this paper,three metamodeling techniques are researched in detail,which are design of experiment, metamodel choosing and model fitting and model validation.With a reasonably accurate metamodel as a “surrogate”,the design space is explored an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is carried on.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etamodel based optimization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omputation—intensive process,and it can be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domain of complex systems such as mobile ad hoc networks, facilitating system modeling,analysising and optimization Key words:mobile Ad Hoc networks;metamodeling;metamodel based optimization;computation intensive process
引 嗣 移动Ad Hoc网络(Mobile Ad Hoe Networks,
MANET)是由无线移动节点组成的复杂分布式网 络系统,节点可以动态地自组织成任意临时性网络 拓扑,从而允许装置在没有预先存在通信基础设施 的环境中(如灾后救援和重建)进行无缝地互连互 通。从战场通信、传感器网络到智能家电,MANET 94 系统仿真技术 第8卷第2期 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仿真技术是进行复杂系统 建模、分析和设计的有效手段,对于MANET这类 复杂系统的性能优化,研究者采用基于仿真的优 化方法(Simulation Based Optimization,SBO)。网 络性能优化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迭代寻优过程, 是涉及多学科领域、多种研究目标和多模型仿真 的计算密集过程(Computation Intensive Process) 。由于分析研究的仿真模型的精确度 和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运行仿真模型进行性能评 估仍可能耗时很长,现有计算能力往往无法有效 满足仿真优化快速运行的需求。 为解决仿真模型精确性与仿真模型运行效率 之间的矛盾,研究者提出了基于元模型的优化 (Metamodel—based Optimization,MBO)¨ 。元模 型的概念最早由Blanning 在1975年提出,由 Kle ̄nen 引入仿真领域。元模型,就是复杂精确 仿真模型的一种近似代理模型(Surrogate Mode1),即“模型的模型”。通过对仿真模型的I/ O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简化的、近似的数学模型, 用它来代替或部分代替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 以提高实验的效率。创建元模型的过程称为元 建模(Metamodeling)。元模型广泛应用于系统设 计、生产制造、经济管理和军用仿真等多个领 域¨ ,但在MANET领域应用较少。Barrett 和Vadde等人…首先将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应 用于描述路由协议、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和 节点移动模式和负载之间的参数、协议交互。 Hui 利用低阶多项式元模型进行Wi—Fi网络性 能研究,与解析模型相比,元模型更好地拟合了 仿真模型,并为其设定的需要闭合形式模型的应 用提供了条件。现有的研究多采用低阶多项式 模型,当问题的输人输出关系复杂、非线性程度 高和规模较大时,建模精度和准确度都不够,研 究仍待加深。 本文从网络性能优化出发,研究在计算资源 和预算有约束的情况下,如何获取满足精度要求 的系统优化设置。文中提出了基于相关向量回 归(Relevance Vector Regression,RVR)元模型和 遗传计算的网络性能优化框架。其中重点研究 元建模过程中的实验设计、模型选择和模型拟合 等相关技术进行网络性能建模,并利用元模型替 代仿真模型进行优化计算。
2 基于相关向量回归元模型和遗传 计算的优化框架
MANET仿真是典型的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存在大量的随机因素,一般的网络仿真系统都采 用伪随机数的形式模拟随机因素。无法直接获 得某组设计参数的目标函数,须以多次仿真的输 出平均作为目标函数。其性能优化问题存在高 度非线性和多极小性等特性,传统优化算法往往 难以有效使用。基于元模型的仿真优化方法,一 方面可以提供明确的目标函数,另一方面可以大 幅降低计算开销,为网络性能优化问题提供了一 条可行的解决途径。本文采用一种基于RVR全 局元模型的仿真优化方法,利用RVR构建仿真元 模型,并选择遗传算法作为优化算法。主要出于 以下考虑:RVR所需训练样本少,且模型拟合精 度高,适用于对非线性程度较高的问题进行全局 建模;遗传算法是一种全局随机优化算法,不需 要目标函数连续、不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不需要 相关领域知识,遗传算法适合于处理高非线性、 多极点的仿真优化问题。算法主要划分为两个 阶段:RVR全局元模型的建模阶段和基于元模型 的优化阶段,如图1所示。
3 实验设置 本文以MAC层和路由层为例进行研究,两层 之间的协议交互和参数组合对性能有较大影响。 MAC层协议选取IEEE 802.11,路由层协议选取 Ad Hoc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Ad Hoc On— Demand Distance Vector Routing,AODV)。两者都 较为成熟,在大多数仿真系统和测试床中都有实 现,重点关注元建模应用的过程。 AODV是按需路由,主要使用路由发现和路 胡志伟,等:基于元建模的移动Ad Hoc网络性能优化 95 图1 基于兀模型的优化算法框架 Fig 1 Optimal algorithm framework based on metamodel
由维护机制。本文使用链路层应答来实现路由 维护中对下一跳节点可达性的应答,以此作为两 层的交互。文中利用AODV和IEEE 802.11协议 的参数设置和交互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进行说明。 选取的设计变量和性能指标如下。 3.1 设计变量 (1)节点传输时间(Node Traversal Time, NTT):对数据平均一跳传输时间的保守估计,包 括排队时延、中断处理时间、传输时间。 (2)路由发现请求消息重复次数(RREQ Retries,RRR):在路由发现进程中,对同一目标节 点可以发送的RREQ最大次数。达到该次数限制 以后,需要暂停一段时间,才能发起另一次路由发 现进程。 (3)活动路由超时时间(Active Route Timeout,ART):网络中节点按需建立了到其他节 点的可用路由,这些路由需要定义一个有效期,以 便及时响应网络的动态变化。节点收到有关节点 的路由信息后更改该节点相应的路由。当经过活 动路由超时时间后,没有收到某节点的路由信息, 则认为该节点的路由信息过期并删除相应活动路 由,在有业务需求时进行新的路由发现进程。 (4)MAC层最大重传次数(Retry Limit, SRL):利用请求发送/允许发送(RTS/CTS)进行 链路确认时最大的重传次数,如果没有收到应 答,则通知链路中断。 表1设计变量的取值范围 Tab.1 Value range of the design variables 3.2定量性能指标 (1)平均吞吐量(Average Throughput):目标 节点每秒接收到的数据量(bit/s)。即一段时间 内两节点间数据传输量与时间之比,用于衡量网 络运行过程中负载状况。 (2)平均数据延迟(Average Packet Delay): 数据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经历的平均时间(S)。 接收节点收到数据包与发送节点发送数据包的 平均时间间隔,主要为建立路由所消耗的时间与 数据转发所占用的时间之和.该指标用于衡量网 络数据传输实时性。 3.3仿真场景和参数配置 仿真实验考虑同构网络,即每个节点采用相 同的参数配置。在确定实验设计方案以后,针对 每一组参数组合,利用不同的随机数进行20次仿 真,每次900 S,取结果的平均值,以减少随机误 差。详细的仿真场景和参数配置如表2所示。 4网络性能元建模 在基于元模型的优化过程中,元模型的建 立是关键。元模型的质量直接影响优化过程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