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培养公民意识 树立宪法信仰-第二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0180911)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课时PPT课件 (2)(完美版)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课时PPT课件 (2)(完美版)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对提问思考学生激励性语言(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第一章: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

2. 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 让学生掌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和履行方式。

二、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

2.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4.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履行方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关系、重要性和履行方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和履行方式。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解释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让学生明确概念。

3. 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阐述公民权利和义务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4. 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强调公民权利和义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5. 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履行方式:介绍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6.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和履行方式。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案例,思考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

第二章: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2. 让学生掌握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分类和内容。

3. 让学生理解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机制。

二、教学内容:1.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2.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分类和内容。

3.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机制。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分类和内容以及保障机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机制。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PPT课件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PPT课件

03 国 家 尊 重 和 保 障 人 权
2004年,我国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尊重和 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保障性住房
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 贫日”。扶贫工作是一项关乎国家民生的大事,也是关乎到 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
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
六年级(上)
-.
目 录
1 公民的基本权利 2 公民的基本义务 3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01 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力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 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保障的公民 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 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力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权力和自由 政治自由
我国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感谢聆听
监督权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人身自由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财产权
劳动权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力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其他权力
平等权
文化权力
宗教信仰与自由
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力,将序号写在圆圈中。
2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林博远家的烦心事
阅读教材34页活动园的内容 并思考:
你如何评价三个同学的看法? 如果你是林博远,你会如何处 理这件事?
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
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宪法学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PPT

宪法学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PPT
自由。”
广义:包括新闻,出版,学术自 由.狭义,仅指语言表达思想和见解的自由
【限制】不得危害国家安全;不得诬告陷害公民,不得诋毁公民人格尊严.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
话的权利
《人民日报》盘点的网络谣言
▪ 一、“蛆橘事件”让全国柑橘严重滞销 “告诉家人、同学、朋友暂时别吃橘子!
▪ 二、谣言引发全国“抢盐风波” ▪ 三.“滴血食物”传言引发恐慌 ▪ 四.2012.12.20世界末日的谣言
▪ 【国籍法第4-6条: 】P121
▪ 一,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 二,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 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 三,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二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
你写过书吗 ?
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
▪ 出版自由:指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以出版物的形
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 ▪ 1,著作自由;2,出版单位的设立和管理.
如果没写过, 那你看过几本
书?
▪ 管理:预防制和追惩制.
在我国现行法律下如何理解? 1,遵守法律和适用法律上的平等,包括立法 上也平等? 2,平等权是绝对的平均权吗? 3,构成宪法权利的基础,具有手段上的意义 吗?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乙肝患 者找工 作受到 歧视?
男女退
体年龄 不同?
你能想到我国现在的 一些不平等的现象吗

男女找工 作?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法律基础知识(第四版)》目录[5页]

《法律基础知识(第四版)》目录[5页]

第五章 维护劳动权益,创造美好未来
第一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建立与保护 第二节 未成年人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 第三节 劳动争议的解决
第六章 理性处理纠纷,合理选择救济途径
第一节 法律纠纷与解决机制 第二节 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第三节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目录
第七章 常用法律文书写作
第一节 法律文书概述 第二节 常用法律文书写作
目录
第三章 远离违法犯罪,健康快乐成长
第一节 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第二节 犯罪与刑罚 第三节 常见的具体犯罪种类 第四节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与预防
第四章 生活中的行政法
第一节 行政与行政法概述 第二节 社会生活与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三节 社会生活与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四节 Βιβλιοθήκη 校与学生的行政法律关系目录
《法律基础知识(第四版)》
目录
第一章 培养公民意识,树立宪法信仰
第一节 宪法与公民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第三节 青年学生宪法信仰的确立
第二章 民事权益保护,追求幸福的基石
第一节 身边的民事法律关系 第二节 积极维护人身权 第三节 依法行使财产权 第四节 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第五节 信守合同与违约 第六节 家庭与婚姻

道德与法治《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PPT课件-完美版2

道德与法治《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PPT课件-完美版2

讨论
1、你怎么看待饭店工作人员和孙园爸爸的做法?如 果遇见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2、孙园爸爸的行为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相关链接
12366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纳税人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 询有关税收的法律和政策,咨询如何办理税务登记、发票购领、 服务热 线申报纳税,举报税收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 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收到检举的机关和负责查处的机关应当 为检举人保密。税务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对检举人给予奖励。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 -2020年 )》目录
导言 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一)工作权利 (二)基本生活水准权利 (三)社会保障权利 (四)财产权利 (五)健康权利 (六)受教育权 (七)文化权利 (八)环境权利
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一)人身权利 (二)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 充 分保障各类特定群体权利 深入 开展人权教育 (三)宗教信仰自由 (四)知情权和参与权 (五)表达权和监督权
观察与思考
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 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 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思考与行动
想一想,作为小学生的我们,需要履行哪些义务呢?
认真接受教育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的形象和尊严
阅读角:爸爸与发票
承诺禁止并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保证人人有不 分种族、肤色或民族或人种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权 利。
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目前 ,我国已经参加了20余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 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所规定的义务,开展国际人权交 流与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第二课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就是指公民按照宪法规定享受到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权益。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1.公民的平等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即所有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 都按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享有同等的权利, 承担同等的义务。

2.政治权利和自由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以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等。

3.宗教信仰自由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4.人身自由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但是不得捏造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 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6.社会经济权利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残疾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微课《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课件

微课《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课件

受教育既是青少年享有的权利,也是应尽的义务
(八)特定主体权利
特定主体: 妇女、离退休人员、军烈属、母亲、儿童、老 人、青少年、华侨。
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 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 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溺杀残疾婴儿案
青年工人何某与女工李某自由恋爱结婚。婚后不久, 李某怀孕,谁知分娩后,发现婴儿患唇裂。夫妻俩嫌 弃生的是女孩,并且患有先天性疾病,于是二人共同 把婴儿溺杀。
评析:婚姻法第15条规定:“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 儿的行为。”我国法律禁止任何虐待、遗弃、残害和 溺杀婴儿和儿童的行为。出于人道主义,对于那些残 疾和畸形的婴儿和儿童,更应给予特殊的照顾和保护。 因为他们缺乏一般儿童应有的身心健康,为了保证这 些儿童和其他儿童享有同样的权利,社会、家庭都应 更加精心地抚育和照顾。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平等权 社会经济权 特定主 体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政治权利 和自由 宗教信 仰自由 人身自由权 文化教育权
监督权和取得 国家赔偿权
平等权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 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同等保护的权利。
(一)平等权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 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 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人除外。” ——《宪法》第34条
政治自由:六大政治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 示威的自由。” ——《宪法》第35条
(六)社会经济权
社会经济权利——指公民在经 济生活和物质利益方面所享有 的权利,包括:财产权——“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 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 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 ,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和获 得物质保障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5.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批评权
建议权
申诉权
控告权
检举权
取得赔偿权。无罪释放案例视频。
6.社会经济权
财产权
劳动权
休息权
物质帮助权
7.文化教育权
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基本内容有6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8.特定主体权利
特定主体:妇女、离退休人员、军烈属、母亲、儿童、老人、青少年、华侨
一体化电子教案
教学过程
教学课堂组织
时间分配
一、导入
什么是权利?什么义务?如何
二、新课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
基本权利的涵义,特点。
1.平等权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Leabharlann 。尊重人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4.人身自由权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二)公民的宪法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反分裂国家法》
2.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6.其他方面义务
三、小结
四、实践活动安排
集体讲授
5分钟
50分钟
5分钟
2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