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网络广播电视特性与发展
新时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及对策

新时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及对策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业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在不断提高和完善。
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本文将从技术特点、工作难点和对策方面进行阐述。
一、技术特点1.多媒体化技术传输快:现在的广播电视工作主要依靠的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技术传输速度快,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更加丰富,而且播出效果更好。
2. 系统升级后要加强维护和子系统协调:广播电视系统不断升级,但由于软件与硬件协调问题,这导致系统维护的难度逐渐增大。
3. 系统可靠性要高:广播电视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服务业,其系统可靠性要高。
出现故障将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收听收看效果,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节目无法正常播出。
二、工作难点1.技术更新周期短: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广播电视维护工作的难点就在于技术更新周期非常短,需要不断更新技能和学习新的知识。
2. 资源不足: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需要完备的技术设备和技术人员,但是缺乏有关的人才和资金,这将给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3. 多样化的任务: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需要针对不同的维护任务,进行设计和执行工作,如果工作人员不能针对不同的任务,开展工作,将会面临很大的困难。
三、对策方案1. 不断更新技术和知识:广播电视技术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技术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
2. 加强资金投入:广播电视技术维护需要资金支持,建立完备的技术设备和设施,针对不同的场景进行针对性的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3. 提高维护和管理水平: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和管理水平是重中之重,需要加强管理监督和维护工作,提高维护和管理的水平,提高运行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着较多挑战,但只要不断更新技术、加强管理和完善设施,加强技术人才培养,就能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为社会提供更加高效的广播电视服务。
网络数字化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

网络数字化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摘要:在当前网络快速发展背景下,就应加大科研力度,做好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创新,确保弥补技术方面的不足,以此来满足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观看需求。
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然后说明了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最后阐述了网络数字化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音频信号;信息资源一、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分析(一)有利于信息技术的资源共享传统的广播媒体规模很小,信息的收集也很简单,无法达到共享数据源。
网络数字化的发展解决了网络上的数据处理问题,有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同时,网络数字化覆盖面广,不仅可以将优质的电视、广播节目带到偏远农村,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
还可以收录高质量的国外电视节目,帮助用户通过广播电视了解实时信息。
此外,要在对外发展的同时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或者依托国外高端节目,做好准备,开发具有国内特色的节目,吸引流量,打造资源共享平台。
因此,数字在线技术的发展可以处理信息,实现信息技术资源的共享。
(二)有利于信息源的有效整合使用模拟信号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网速、穿透力、数据处理效率等。
它影响电视节目的声音、图像质量、新鲜度和动态。
这也使得节目完整,专业人士无法编辑和修改网站,观众可以在网站上观看电视节目。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专业人士可以远程编辑节目、复制节目、修复节目中的bug、稳定音视频质量节目,确保电视节目的制作非常好。
因此,一个高效的数字网络和信息系统可以提高电视节目质量,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开发个性化节目,满足节目、电视和广播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
(三)有利于广播电视技术的多样化网络数字化作为一种电视广播技术,强化了行业的技术体系,促进了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创造了多向发展的节目和电视技术。
在节目层面,数字技术利用和推广国内外优质节目,通过广泛的资源投入和收集,丰富节目或者利用用户喜爱的节目,分析开发同类节目,帮助广电寻找新的发展节目。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的特点与发展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的特点与发展研究作者:徐晓伟王强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年第16期【摘要】现代是信息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信息传递变得更加高效、快捷,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的时间与空间局限,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类社会新闻信息,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
要在信息传媒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广播电视行业就必须学会利用互联网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实现新闻事实的无障碍传播,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促进广播电视传媒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广播电视;特点;发展研究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48(2020)016-126-03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Xu Xiaowei Wang Qiang(Pinghu city Media Center, pinghu city, Zhejiang 314200, China)Abstract: Modern is the era of information big data.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make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ore efficient and fast, breaking the time and spac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udiences can get all kinds of social news information anytime and anywhere, and master the latest market trends. In order to occupy a place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media, the radio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must learn to make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on the Internet, realize the barrier-free communication of news facts,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audience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media.Key words: new media environment; Radio and television;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research广播电视是传递党的正确领导思想、民主思想的重要媒介,对社会舆论具有积极的价值导向作用。
新时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及对策

新时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及对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广播电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演进。
新时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新技术应用广泛:新时期广播电视技术不断更新,涉及到数字化、高清化、网络化等多种技术应用。
数字电视、高清电视、网络电视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和播放更加清晰、流畅,同时也提高了用户的观看体验。
2. 多媒体技术融合:新时期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多媒体技术的融合。
广播电视节目不仅仅是单一的音频或视频内容,还包含图文、互动、数据等多种元素。
这就要求维护人员具备多种技术能力,能够维护和管理广播电视的各种媒体设备和系统。
3. 系统复杂性增加: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迅速发展,广播电视系统的配置和网络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
广播电视系统常常采用IP网络进行传输,需要维护人员掌握网络维护和安全知识,以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传输和播放。
1. 多技能培训:培养广播电视维护人员具备多种技术能力,如网络维护、系统管理、故障排除等。
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和考核来提升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能够适应新技术应用。
2. 维护需求分析:对广播电视系统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和技术要求。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和策略,以确保广播电视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
3. 定期检修维护:针对广播电视设备和系统进行定期的检修维护,包括硬件设备的维护和软件系统的更新。
及时排查和修复设备故障,更新软件版本,保证广播电视系统的正常运行。
4. 应急预案制定:制定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的应急预案,明确故障处理和恢复的流程和方法。
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故障影响。
5. 升级改造规划:及时进行广播电视设备和系统的升级改造规划,不断引入新技术,提高广播电视系统的性能和功能。
与厂商保持密切合作,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为广播电视系统的升级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新时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和对策需要紧跟技术发展潮流,提升维护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维护水平,保证广播电视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提供优质的节目传输和播放服务。
新时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及对策

新时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及对策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时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新时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及对策。
一、技术日新月异,更新换代快现代广播电视技术应用了众多新技术,如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等,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广电媒体的传输质量和传播效果,而且使得传输设备、系统架构、应用软件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因此,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不再是单纯的维修设备,而是要涉及更多领域,如系统架构设计、网络维护、应用软件升级等。
在这种情况下,广电维护人员需要及时了解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和特点,以便更好地进行维护工作。
对策:提高技术水平,增加培训和学习机会,积极参与技术交流和沟通,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及时跟进更新换代的设备和编码标准,提高技术能力和维护水平。
二、大数据时代,信息量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广播电视媒体也面临着海量的信息数据存储和管理问题。
准确的数据记录和信息管理是广电维护人员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广电维护人员需要储备大量的数据,以便快速准确地进行故障排查和维护工作。
同时,广电维护人员还需要根据海量的数据进行信息挖掘和分析,寻找设备故障根源,不断优化系统。
对策: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规范数据录入、存储、查询和使用流程,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培养广电维护人员分析海量数据的能力,提高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三、网络安全问题突出广播电视技术的普及,使得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DDoS攻击、恶意程序、黑客攻击等,这些攻击对广播电视系统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造成了威胁。
广电维护人员需要时刻关注网络安全问题,保护广电系统不受攻击。
对策:严格执行安全策略和措施,加强对系统的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安全设施,加强系统监控和异常处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攻击事件。
四、客户服务要求高随着用户观看广播电视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他们对广电技术支持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的特点与发展

26 刀 闸位 置异 常 . 刀 闸误 断时保护 装置会启动刀闸修正逻 辑,对异 常间隔 进行修正 ,不影 响保护逻辑 的正确判 断。双母线 刀闸接 反会
盖提供 了有力地条件 ,促进了多通道广播电视 节 目传输 的发
展。
() 4 发射系统逐步固体化 。 我国广播 电视覆盖的主要技术 手段是中短波 、 调频 、 电视广播 的发射 。由于技术的局 限性的 影响, 我国这些发射系统 以前都具有相当多的缺点: 设备庞大、 功耗 较 大 、 率 低 、 备 老化 、 效 设 改造 周 期 比较 长 、 维护 起 来 非 常
数整定错误 的, 相应 间 隔 的 电流 三 相 是 平 衡 的 , 只是 幅值 会 成 比例 的放 大 或 缩 小 。 电流 回 路 极 性接 反 、 序 错 误 , 过 查 看 相 通
电流相位关系能很快地识别 出来 。 () 2 确认 T A变 比与实际变 比一致 。 核对定值设置变 比与 报告变 比一致 , 如有错误应立 即修改定值 。 () 3 查看 电流 回路接线 。如果出现缺相、 三相 电流不平衡 等现象时应尽快查找二次回路, 检查 电流回路有无 接触 不 良、 两点接地等现象, 发现异常时 , 在端子箱将 电流 回路封起 。故 障发生在 T A侧 时停 电处理 。
2 1 年 第 3 期 02 ( 第 l9 期 ) 总 l
信 息 通 信
I ORM AT ON & COM M UNI NF I CAT ONS I
201 2
( u . N l 9 Sm o 1)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广播 电视 的特 点与发展
虞 杰 , 恒 泽 金
( 江 省 永 康 市永 康 广 播 电视 台 , 江 永康 3 10 浙 浙 2 3 0)
浅谈我国网络传媒的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

实现潜在价值 ; 再者 , 本文研 究表明横 向整 合对 网络传 媒业具有 明显 的 正效应 , 以崛起 中的中国网络传媒企业 应该积极整 合业 内资源 , 高 所 提 竞争能力。
参 考 文献 :
Hale Waihona Puke [] 1 赵悦心, 网络传媒概论[ ] 西南科技 , 0 , 1 ) J. 2 6 (1. 0 [] 2 孙署光. 网络技术发展对 网络传媒经济 影响分 析[ 计算机科 J. 技 ,0 6 ( ) 2 0 ,8 . [] 3 王东维. 网络传媒技术详解[ ] 计算机信息 , 0 , 1 ) J. 2 5(2 . 0
—
—
—
—
= : == == == =: = =: == == = =:= = = == 土 — 7 —一
学术 与 理 论
_ = =
浅谈我 国网络传媒的特 点 、 作用及发展趋势
华 岩 洗阳传媒 网络技术有限公 司
刘 进 杰 辽 宁省 广播 电视 学校
【 摘
要】 中国网络传媒 产-  ̄ 传统传媒
- 多年的发展 , I - 网络正 以其锐不可当之 势进入主流媒体。网络传媒业在现代 经济生活中将 占据越来越要重 的地 媒体 新思考
位, 本文分析 了网络媒体的特点 、 地位与作用以及 网络媒体的发展趋 势, 出了关于我国网络传媒的新思考。 提
【 关键词】 网络传媒
中 图分 类 号 : 26 文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号 :0 9— 07(00)5~09 0 Go A 10 46 2 1 0 15— 1
网络媒体 与传统媒体相 比最 大的特点是 网络媒体的交互性 。基 于 互联网互动性之 t - _ 的网络评论 , 已经是当前各大新 闻网站 的关 注点和生 长点 。新华网的《 发展 论坛》 焦点 网谈” 人民 网的 《 国论坛》 和“ 、 强 和 “ 民时评 ” 人 等在新闻媒体 中已具有很大 的影 响力。其 主要表现在 网络 评论的开放性 , 体现在网民对新 闻热点事件的超时空关注 。在这 里没 有 空间距离 , 没有时间间隔 , 也没有人为障碍。与传统媒体相 比, 网络传 媒 具有参与性 的特点让传统媒体望尘奠及 , 以网民为 主体的 网络传媒 与传 统媒体评论相 比, 来了新 的内容不确 定性 。网络新 闻评论批 有跨 时 带 空、 超文本 、 大容量 、 强互动的魅 力 , 与传统媒 体评论相 比成 为一个 全新 概念。 2 参 与性 . 无论是公 民网, 还是“ 客” 博 一族 , 是人类传播 史上 的全新现象 。 都 现代大众传播业 , 由媒体聘用的专业编辑 和记者采集 和制 作 内容 , 后 然 向社会大众一一读者 、 观众 、 听众传 播 , 接受 信息 的大众也 因而 被称 为 “ 受众” 。但是博客一族 的诞生 , 打破 了“ 传播者 ” 受众” 与“ 之间 的传 统 界限 , 可以说开启 了“ 双向传播 ” 的新时代。最简单的平 民化方式 , 就是 媒体网站允许读者对文章以及对其他 内容( 如活动 日程 、 分类广告 、 至 甚 讣告等) 添加评论 , 提出批评 , 做出反应 , 或补充资料 。
新媒体时代广播发展论文

浅谈新媒体时代广播的发展摘要: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传媒产业和传媒市场的发展方向之一,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本文从新媒体时代广播的存在形式,广播市场受众的收听情况,广播业的机遇等方面作了分析,指出目前传统广播仍是受众收听的首选,但新媒体拓展了广播产业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存在形式机遇一、新媒体时代广播的存在形式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21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广播作为“旧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三网融合和媒介融合背景下存在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传统广播衍生出了多种形式。
其一,加强与互联网的合作,广播实现了两种网络广播形式,即广播节目的在线直播、点播和专门的网络电台,扩大了传统广播的收听渠道。
其二,在与数字技术融合方面,实现了数字音频广播,播出的质量可达cd音质,具有很强的移动接收能力。
其三,在与平台、移动、终端融合方面,实现了播客广播、移动广播、手机广播、客户端广播,这些新兴的收听方式吸引了大量年轻的受众①。
其四,加强与微博的融合,出现了“微电台”,利用微博高时效性、信息传递快速的特点使得广播更具竞争力,受众既是传播者又是接收者,增加参与感的同时又可以通过微博和电台主持进行直接沟通。
二、传统广播依然存在发展空间在数字技术以及媒介融合趋势的推动下,较多人会怀疑广播早无用武之地,其实不然,有研究者选取了长沙地区受众进行了调查,采用分层随机和偶遇抽样的方法,调查对象限定为“16岁以上,在长沙工作生活学习满一年以上并接触过广播媒体的正常市民”,在5个行政区的30个居民小区发放问卷420份。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使用传统的家用收音机收听广播的人数达到近六成,比例为56.2%。
此外,根据smr赛立信媒介研究机构2006年发布的《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广播听众的收听习惯》,北京、上海、广州分别有98.3%、78.1%、85.5%的听众选择收音机作为收听广播的工具,分别有18.7%、37.9%、21.6%的听众选择车载收音系统、mp3和手机等随身收音设备,而分别只有5.7%、2.1%、7.4%的听众把电脑网络作为收听工具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时期网络广播电视特性与发展作者简介:刘博,男,(1984.5-),四平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工程
(四平广播电视台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媒体得到空前发展,并且已经成为主要的一种大众传媒。
像传统传媒方式,包括广播、报刊、电视等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而它们纷纷和网络媒体加强合作,并且逐步融为一体,可以预见的是,这也是未来传媒发展的基本方向。
在国内,已经开始发展网络媒体业务的电台有cctv、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东方卫视、广州卫视等以及一些社会组织。
之后又有越来越多的电台,包括省级的、市级的,加入到网络媒体队伍,我国网络广播电视蓬勃发展。
当然,这也从另一方面推动了网络广播电视技术改革创新。
在当前形势下,随着传媒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各大媒体积极顺应改革潮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对于网络广播电视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以,探究广播电视和网络电视特点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利于我们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推动网络广播电视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广播;电视;特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2-0000-01
一、传统广播电视和网络广播电视的特点与联系
1、网络广播电视的概念
关于网络广播电视基本概念,有些观点认为它属于“在线广播电视”,即以网络为载体,实现声音、图像信号的数字化处理,传递给受众的传媒方式。
2、传统广播电视和网络广播电视的不同特点
2.1、广播的特点
广播的优点是信息传播及时、快速、范围广,受众可以通过声音自由联想,且没有性别、文化等因素的限制,老少皆宜,其中最突出的优势在于不会影响活动的进行。
广播的最大缺点是信息停留时间短,受众很难准确、全面把握,而且不能留下印象,不利于深层次理解分析。
2.2、电视的特点
作为目前受众最多的主要大众传媒方式,电视不仅兼具了广播的优点,而且信息传播具体生动,便于人们接受,也是当代最先进的新闻传播、文化宣传和社会娱乐平台,当然其缺点和广播基本相同。
2.3、网络广播电视的特点
当代网络广播电视一大特色在于,信息传播和科技革新紧密结合,传播范围不断扩大。
网络广播电视作为一种新兴大众传媒,不仅提高了信息传播针对性,而且开放自由,信息资源丰富、容量巨大,能够进行实时沟通交流,并且慢慢融入到不同地区发展中,便于人们接受,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信息传播平台。
3、传统广播电视与网络广播电视的联系
实际上,传统广播电视和网络电视基本不存在竞争矛盾,将声音、视频进行网络化传播,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传媒范围,让更多受众接受,同时受众可以在文字、图像刺激下很好记忆信息,很好弥补了广播的不足之处。
而随着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同时,作为当代新闻传媒主要平台的电视媒体,其主导地位正受到网络冲击。
但就目前来看,由于网络传媒空间还比较有限,浏览网速不稳定,以及系统维护水平不高等问题,电视传媒仍然是最主要的传媒载体。
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广播电视产业创造了全新发展平台。
通过网络技术,传播信息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快速便捷,实现实时沟通,便于受众接受,而随着网络广播电视的兴起发展,信息资源可以进一步自由流通,促进广泛传播共享,弥补传统广播电视不足,扬长避短。
另外,人们在网络平台上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广播电视栏目。
由于网络平台信息交互性特点,受众可以进行广播电视信息交流沟通,建立信息互动渠道,同时国内外传媒应加强合作,实现强强联合。
网络信息容量巨大,可以储存、传输大量的新闻信息。
因此,实现广播电视网络化,建立网络广播电视,可以提高广播电视整体水平,增加更多受众。
二、网络广播电视发展建议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广泛应用,网络广播电视作为一种新兴传媒方式,极大推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发展潜
力和空间。
在本人看来,广播电视传媒应采取以下措施,促进网络广播电视健康持续发展:
1、传统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应加强优势互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比如广播电视通过网络可以收集大量的图片、文字、影音资料,丰富节目内容,为人们提供多元化信息资源;而网络媒体将广播电视节目进行数字化处理,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播。
这不仅可以增加网络信息感染力,还能够提升影音文字信息传达效果。
另外,多增加一些影音资料,结合图片和文字,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广播电视服务。
从这个角度来说,广播电视节目不易储存重复播放的缺陷得到很好弥补,进一步扩大节目覆盖范围。
2、广播电视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不断优化完善自己,打造现代传媒品牌。
比如提供网络视听导航服务,开设精品栏目点播等,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广播电视媒体包装宣传,同时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收集反馈用户意见信息,包括网络论坛、电子邮箱等,扩大网络广播电视影响力,实现品牌效应。
3、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等不同传媒合作,建立联动机制,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和精品节目,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平台应同时进行现场直播,当然一定情况下可以交叉播出。
这样即便受众没有通过电视、广播看到或收听到当天的节目,也可以从网络平台上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弥补广播、电视的遗漏,广播电视各媒体应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形成系统完善的传媒体系,推动网络广播电视不断发展,进一步扩大受众范围,建立广泛的信息网络,实现自身利益和社会
利益协调发展。
4、形成广播电视互动交流平台,改变以往单一的交流方式。
一直以来,广播电视都是主动播出节目,广大听众和观众只能被动接受,这种固定单一的信息交流局面迟迟得不到改观;但网络广播电视有很大区别,在这里人们可以实现和网站的交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实时进行沟通。
通过网络互动平台,例如网络论坛、电子邮箱等,用户可以打破时间空间限制,进行全面互动交流。
同时,加强媒体和用户的交流沟通,有利于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5、建立网络广播电视信息资源库。
一些重点精品节目可以开设特别网站版面,同时定期整理更新,方便用户浏览、下载和研究,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相比于传统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短暂性缺陷,有了很大完善提高。
总而言之,广播电视媒体必须积极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实现大容量、高效便捷的信息传播,加强信息互动交流,科学合理运用网络媒体,才能在网络平台上健康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网络广播电视也要充分运用传统广播电视的信息资源优势,依靠其强大的科技、人才支持,提升网络交互水平,扩大网络广播电视影像。
因此,广大媒体工作者应从网络广播电视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出发,切实增加节目内容,加强包装宣传,从而增加更多的网络受众,打造广播电视传媒优质品牌。
参考文献:
[1]《论广播电视和广电网站相互融合的思考》付殿文《科
技致富向导》2011-36
[2]《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冯英华《记者摇篮》2006年8期
[3]《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碰撞磨合》张景龙《新闻知识》2001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