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4年七年级上册 学科素养期中测试卷(语文) 含答案

2024年七年级上册学科素养期中测试卷语文注意事项: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0分)祖国山川壮美,四季风景如画,最能引人遐思。
(1)朱自清为春天高唱赞歌:“春天像健壮的青年,,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2)初春的和风顺江而来,令王湾心胸开阔:“,。
”(3)暮春的杨花、鸟鸣牵引李白的思念直到远方:“,。
”(4)曹操听秋风萧萧,看海浪澎湃,不禁咏叹:“,。
”(5)马致远看到枯藤、老树和昏鸦,小桥、流水与人家,古道西风还有瘦马,不由发出:“,。
”(6)冬夜,李益登城远望,夜风里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一夜征人尽望乡。
”陡然唤醒了戍边军人的思乡情绪。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2分)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jiàn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mì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燥,养不过夜的。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人迹罕.至()jiàn赏()mì食()(2)选段中有一个错字是______,应该为______。
(2分)(3)同学们打算把《朝花夕拾》的相关内容编成话剧,搜集了一些有关人物对话的素材,请你帮忙选出人物姓名。
(4分)A.陈莲河B.衍太太C.父亲D.范爱农(4)读《朝花夕拾》的十篇散文,我们看到的是具有战斗精神的鲁迅,是饱含深情的鲁迅,是富有童真童趣的鲁迅……请结合相关篇目及阅读体验,仿照示例,谈谈你的看法。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复习:文言文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复习:文言文 专项练习题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①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亦说.乎________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 ③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 ④不逾.矩________(2)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日:①吾日.三省吾身 ②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为: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可以为.师矣 C.而: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其不善者而.改之 D.时:①学而时.习之 ②元方时.年七岁(4)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请从中选择一则,结合实际谈谈对你的启发。
示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人各有所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习别人的长处,所以每个人都要保持谦虚的态度。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语》八章①子日:“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②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③子日:“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卫灵公》)④子夏日:“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子张》)⑤子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⑥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学而》)⑦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⑧子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3套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与运用(29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 朗润.(rùn) 应.和(yìng) 着.落(zháo) 精神抖擞.(sǒu)B. 贮.蓄(zhù) 莅.临(lì) 粗犷.(kuǎng) 咄.咄逼人(duō)C. 侍.弄(shì) 分歧.(qí) 一霎.(shà) 煞.有介事(shà)D. 攲.斜(qī) 啄.食(zhú) 难堪.(kān) 人声鼎.沸(dǐng)2. 下面各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感慨澄清奥秘花团锦簇B. 确凿云霄博学各得其所C. 祷告遮蔽徘徊波光粼粼D. 静谧诀别烂漫翻来复去3.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
B.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
C. 你是喜欢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还是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D.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来)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B. 尊君在不.(同“否”)友人惭,下车引之.(代词,指陈元方)C. 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D. 饭.疏食,饮水(动词,吃)逝者如斯.夫(代词,这,指河水)5. 下面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济南的冬天》先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写济南的冬天的山水美景,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两句写景兼点明时令,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写出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借月抒怀,表达被贬官后的郁闷之情。
必考点13:记叙文阅读-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准练(部编版)(解析版)

必考点13 记叙文阅读题型一课内阅读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撇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莱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写的事件。
2.阅读第③段,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基础知识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第 1 页 共 17 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基础知识 专项练习题 3.为下面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呜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 )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yún xiāo( )里去了。 4.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天净沙·秋思》是元代的散曲,“天净沙”为这首散曲的曲牌名,“秋思”是标题。 B.《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里面的 父亲指的就是曹操。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指降职贬官,另外“谪”“贬”也表示降低官职。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 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其他尊称还有:令尊、令堂、令爱等。 5.下列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3分)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好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B.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C.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 D.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分歧.(qí) 粗犷.(kuàng) 侍.弄(shì) 憔.悴(qiáo) B.应和.(hè) 收敛.(liǎn) 截.然(jié) 惭愧.(kuì) C.绽.放(zhàn) 贮.蓄(chù) 淡雅.(yǎ) 惨.淡(cǎn) 第 2 页 共 17 页
D.黄晕.(yùn) 倜傥.(dǎng) 高邈.(miǎo) 娇媚.(mè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掩饰 披蓑戴笠 淅淅沥沥 由然而生 B.沐浴 喜出望外 小心冀冀 煞有介事 C.急燥 美不胜收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D.诀别 呼朋引伴 混为一谈 疲倦不堪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母亲节那天,付思涵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全天下的母亲节日快乐。 B.家住回龙村的向代惠,得了偏瘫,被界定为二级伤残,看见施工人员正在为她提供免费无障碍改造服务,喜出望外....。 C.管理者应该想方设法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D.对于这个问题,这位年轻人苦思冥想一年不得解,听了禅师的话才恍然大悟....。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地震后,为了防止灾后不出现大的疫情,卫生防疫部门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B.国务院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禁止销售、使用、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积累运用1.根据拼音写出①—④处的汉字同学们,时光飞shì①,这个学期已经过半了,现在的你们正坐在考场里奋笔疾书。
回想起前不久你们站在初中和小学的分qí②点上,看着金秋为自然镶上丰收的基色,带着点徘huái③踏进中学的大门。
但我始终相信你们正在慢慢贮蓄能量,寻mì④最适合自己的成功之道。
本期文学社开展“情•意”的学习活动,请你和小语、小文同学一起完成这次活动。
2.小语在探寻“最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敬辞”与“谦辞”时有疑惑,请你帮助他为下面三句话选出恰当的称谓语。
①这是托我买的,你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②我们家家教很严,常常告诫我们在生活中要尊老爱幼。
③在艺术节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A家父B小女C令堂3.小文对古诗文名句进行主题梳理,请你帮忙完成下列表格。
主题古诗文名句出处批注故园难舍①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借众多自然景物,把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③。
④⑤,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借想象之景,表现诗人宽广的胸襟。
离别友情⑥,。
李白《峨眉山月歌》借三个地名,表示行船速度之快,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人世悲欢⑦,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借“落花”既悲叹个人身世,也慨。
叹一个繁华时代的落幕。
探索:下面这首诗入选“人世悲欢”主题是否合理?请联系原诗作,加以判断并说明理由。
忆住一师①〔唐〕李商隐无事②经年别远公,帝城③钟晓忆西峰。
炉烟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注:①住一师:僧人,身居西峰佛寺,诗人好友。
诗句中的"远公",原指东晋高僧,此处也指住一师。
②无事:无端。
③帝城:指京城长安。
2022-2023学年上海市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 古诗词默写及赏析(练习版)

专题1 古诗词默写及赏析(原卷版)2021-2022学年黄浦区1. (1)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2)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夜上受降城闻笛》)(3)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4)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5)久别的好友从外地来到上海,你在机场接他时会用《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友人的欢迎。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 【乙】中“天净沙”属于_______________。
5. 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甲】中两处加点的“龙标”所指内容相同,都是指王昌龄。
B. 【乙】中“小桥流水人家”描写的是游子思念中的故乡。
C. 【甲】【乙】都通过描绘富有特征的景物,烘托秋天哀伤愁恻的气氛。
D. 【甲】【乙】分别通过“愁心”和“断肠人”,直接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
2021-2022学年川沙中学南校1. 默写。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
(《峨眉山月歌》)(3)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小夏同学热心帮助邻居进行垃圾分类,却被其他同学误解,他常引用《论语·学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
(5)《论语·雍也》中对学问和事业的三种态度作出比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2022学年-有答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2021-2022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一、句子默写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论语·为政》)②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③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④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⑤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⑥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潼关》)(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陆游表达自己虽然僵卧孤村,年老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句子是“________”。
②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与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句法结构和情绪渲染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
二、字词书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许多花木还未醒来,包河的柳枝已泛青了,环城的柳条①___了,湖滨的柳浪也②___了。
柳枝、柳条、春姑、倩影,喧染了名城春烟,装点出大湖春色,___它们风情万种,ē娜多姿,缀着璧玉,泛着绿波,高咏绿色理念,编织成无边风景。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乍暖还寒()湖滨()ē()娜多姿(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根据句子意思,将“起舞”“抽丝”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
三、名著阅读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文学家________在《朝花夕拾》中回忆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
老师是________,朋友是范爱农。
(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了蟠桃,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________(人名)的金丹,然后逃离了天宫。
后来,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他,最后请来了如来佛祖,才把孙悟空压在了________(山名)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练手版) (考试时间:60分钟) 1.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真正的朋友是互相信任的,无话不说,在关键时候能义无反顾地帮助你的人(A)③真正的朋友,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在pái huái无助时候能伸出援手的人;④真正的朋友不是不一定锦上添花,但会在你困难的时候第一个帮助你,雪中送炭却不需要回报的那个人。⑤我们正值làn màn的花季,愿你的人生中也能遇到自己的知己好友!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上正确的汉字。 Pái huái(__________) làn màn(_________) (2)请在(A)处填上合适的标点__________ (3)这段话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默背多少诗文。
①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②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③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子罕》) ④《十二则》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次北固山下》富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观沧海》中诗人以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的雄伟壮阔,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走进课本,走向生活。
(1)请你仿照示例,为第二类课文写一个书签名。(要求:①书签与文章主题相符;②字数与示例中的书签名相等。) 示例:
第一类课文 《秋天的怀念》《散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书签名 悠悠往事,记忆芳香
第二类课文 书签名
(2)课本中编者为我们推荐了鲁迅的作品《朝花夕拾》,它的原名是 (3)阅读《藤野先生》或《阿长与》,结合具体情节,谈一谈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相关问题。 答钟弱翁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2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注释](1)横野:辽阔的原野.(2)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工具. 4. 请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内容。
5. 结合全诗,说说这首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文】东坡与小妹、黄山谷论诗。妹曰:“轻风细柳,澹月梅花。中加一字作腰,成五言联句,以何字为妙?”坡捻须云:“轻风摇细柳,澹月映梅花。”妹颔首云:“佳矣,犹未也。”黄曰:“轻风舞细柳,澹月隐梅花。”妹颔首云:“佳矣,犹未也。”坡问:“然则妹将何说?”妹莞尔,轻云:“轻风扶细柳,澹月失梅花。”二人扶掌称赞。 6. 请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停顿。(停两处) 谢 太 傅 寒 雪 日 内 集 7. 解释下列加点字。 (1)俄而..雪骤(______) (2)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 (3)犹.未也(______) (4)抚掌称善.(______) 8. 试一试,翻译下列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然则妹将何说? 9. 细读甲乙两文,回答:(1)刻画两位才女时,其写作手法有何相同之处?
(2)赏析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澹月失梅花。”这句话的妙处。
阅读现代文,回答相关问题。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吃果子就种了果园。祖母又喜欢养羊,羊就把果树给啃了。果树于是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为因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他们是并不存在的。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带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的,西一脚的瞎闹。有的把菜种不单没被土盖上,反而把菜子踢飞了。 小白菜长得非常之快,没有几天就冒了芽了,一转眼就可以拔下来吃了。 3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做野草一起地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等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狗尾草的一片,他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 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祖父虽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 黄瓜也许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去了。蜻蜓飞得多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初也没有存心一定追上,所以站起来,跟了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去了。 采一个倭瓜花心,捉一个大绿豆青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也许把蚂蚱腿就绑掉,线头上只拴了一只腿,而不见蚂蚱了。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可是白云一来了的时候,那大团的白云,好像洒了花的白银似的,从祖父的头上经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那么低。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10. 童年的“我”有什么特点?“我”为什么如此喜爱大花园?
11. 请赏析下面的句子。 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12. 文中的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
13. 本文选自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文中的萧红因是女孩儿,小时候不受家人的喜爱,遭到很多冷 4
遇,外祖父是唯一疼爱她的人。请结合这一背景,给本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并说一说理由。
阅读现代文,回答相关问题。 花之笔记 张晓风 1我喜欢那些美得扎实厚重的花,像百合、荷花、木棉,但我也喜欢那些美得让人发愁的花,特别是开在春天的,花瓣儿菲薄菲薄,眼看着便要薄得没有了的花,像桃花、杏花、李花、三色堇或波斯菊。 2花的颜色和线条总还比较“实”,花的香味却是一种介乎“虚”“实”之间的存在。 3有种花,像夜来香,香得又野又蛮,的确是“花香欲破禅”的那种香法,含笑和白兰的香是荤的,茉莉是素的,素得可以及茶的,水仙更美,一株水仙的倒影简直是一块明矾,可以把一池水都弄得干净澄澈。 4栀子花和木本株兰的香总是在日暖风和的时候才香得出来,所以也特别让人着急,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有了。 5旅行美国,最喜欢的不是夏威夷,不是佛罗里达,不是剧场,不是高速公路或迪斯尼乐园,而是荒地上的野花。在阿利桑那,高爽的公路上车行几小时,路边全是迤逦的野花,黄粲粲的一径开向天涯,倒教人怀疑那边种的是一种叫做“野花”的农作物,野牛和印第安人像是随时会出现似的。 6多么豪华的使用土地的方法,不盖公寓,不辟水田,千里万里的只交给野花去发展。在芝加哥,朋友驱车带我去他家,他看路,我看路上的东西。 7“那是什么花?” 8“不知道。” 9“那种鸟呢?” 10“不知道,我们家附近多的是。” 11他兴匆匆地告诉我,一个冬天他怎样被大雪所困,回不了家,在外面住了几天旅馆,又说西雅图怎样比纽约现有的摩天大楼都高一点。 12可是,我固执地想知道那种蓝紫色的、花瓣舒柔四伸如绢纱的小花。 13我愈来愈喜欢这种不入流的美丽。 14一路东行,总看到那种容颜,终于,在波士顿,我知道了它的名字,“蓝水手”,Blue Sailor。 15像一个年轻的男孩,一旦惊讶于一双透亮的眼睛,便忍不住千方百计去知道她的名字——知道了又怎样,其实仍是一样,只是独坐黄昏时,让千丝万缕的意念找到一个虚无的、可供挂迹的枝柯罢了。 16知道你自己所爱的一种花,岁岁年年,在异国的蓝空下安然的开着,虽不相见,也有一份天涯相共的快乐。 17中学在南部念书,校园大,每个学生都分了一块地来种,那年我们种长豇豆。不知为什么,小小的田里竟长出了一朵小野菊——也许它的前身就跟豇豆的前身同在一片田野,收种子的时候又仍然混在一起,所以不经意时也就播在一起。也许是今春偶过的风,带来偶然的一抹色彩。 18后来,老师要我们拔野草,我拔了。 19“为什么不拔掉那棵草?” 20“它不是草,”我抗议,“它是一朵小野菊。” 21“拔掉,拔掉。”他竟动手拔掉了它,“你不知道什么叫草——不是你要种的东西就是草。” 22我是想种豇豆的吗?不,我并没有要种豇豆,我要种的只是生命。 23许多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那丛被剥夺了生存权的小野菊。 24那花,而被种在菜圃里,或者真是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