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你的地方·回顾|虚实之间:音乐谷的空间叙事与公共参与

你的地⽅·回顾|虚实之间:⾳乐⾕的空间叙事与公共参与2019年3⽉到5⽉,我受邀参与了澎湃新闻市政厅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共同发起的第12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项⽬ “你的地⽅”。
以1930-1940年代的上海⾏号图为线索,将展览延伸到城市各个⾓落。
项⽬之初,同事问我是不是在策展,我忙不迭地说:“不不不,这是⼀个教学和科研项⽬”。
这确实与我近年来的学术兴趣有关。
再往深⾥说,甚⾄有点社科试验的野⼼。
当今城市研究中,历久弥新的问题是,城市中的公共空间(public space)是如何产⽣的?这种公共空间的“⽣产”,与具有本地特⾊的“地⽅创⽣”(place making)是什么关系?坐落于哈尔滨路嘉兴路⼝的星梦剧院。
澎湃新闻记者周平浪图“景观剥削”的冲击提到连锁咖啡店或⽹红奶茶,⼤家都不陌⽣。
⼤城市正经历⼀种“流动空间”(space of flow)的扩张。
国际品牌的连锁咖啡,已成为⼀种⼝味的供给,让⼈们“上瘾”。
当⼈们对标准化厌倦时,与“⽹红”伴随的朋友圈打卡,⼜带来新⼀波热潮。
“⽹红店”看起来有特点,但相⽐略显奇特的⼝味,排队⼋⼩时后发朋友圈的社交货币作⽤更加凸显。
“连锁咖啡”和“⽹红店”的副作⽤在于,它们和具体的城市⽆关,甚⾄和线下空间也⽆关。
⼈们在⼿机⼩屏上聚焦于⽹红形象,这种体验的⽣产和传播都在云端。
⼈们只能看到⼩⼼⼼旁的点赞。
⽹红带来的是基于流量的消费,是⼿机应⽤的估值扩张,⽽不是为⼀个切实的店、其所在社区、社区居民带来益处。
诸多⽹红店在流量耗尽后,落得杯盘狼藉,周遭居民也被排队折腾得叫苦不迭。
这种⼿机云端对实体空间的消耗,可称为“景观剥削”(spectacle exploitation)。
“朋友圈”展⽰正被吞没的具体的场所。
孙哲图“驯养空间”的可能如何应对城市空间的“景观剥削”,⼈有没有“驯养”空间的可能?“驯养”(apprivoiser)是《⼩王⼦》中⾮常重要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和⼀个对象建⽴特殊的亲密关系。
上海八大展馆简介

上海八大展馆简介
1. 上海博物馆:位于人民广场附近,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
2. 上海自然博物馆:位于静安区,是中国最大的自然历史类博物馆,展示了丰富的地质、生物等自然科学内容。
3. 上海科技馆:位于浦东新区,是一座以科技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展示了先进科技和科学知识。
4.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要展馆之一,展示了中国的科技、文化和城市发展。
5. 上海美术馆:位于人民广场附近,是中国最大的美术馆之一,展示了中国和国际艺术家的作品。
6.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位于黄浦区,是中国第一个以当代艺术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展示了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7. 上海音乐厅:位于黄浦区,是中国最大的音乐厅之一,举办了许多音乐会和演出活动。
8. 上海大剧院:位于黄浦区,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剧院之一,举办了许多戏剧、音乐和舞蹈演出。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设计建造中的博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设计建造中的博作者:章明孙嘉龙来源:《建筑技艺》2013年第01期章明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系副主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上海市规划委员会特聘专家,同济大学建筑学学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曾获首届上海青年建筑师新秀奖、第七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第二届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
作为杰出建筑师入选中国新建筑,六十年60人>。
代表作品: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同济规划大厦、北站社区文化中心、新天地屋里厢博物馆、嘉定司法中心、南开大学核心教学区、范曾艺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
项目概建设名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项目地点:上海市黄浦区花园港路200建设单位:上海世博土地控股有限公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主创设计:章明、张姿、丁阔、丁纯、孙嘉龙、王志刚、章昊设计时间:2011年3月~2012年3月竣工时间:2012年9月总建筑面积:41000m2摄影:张嗣烨、王远、章明引言165m 高的原南市发电厂烟囱矗立于黄浦江边,因变身为超尺度温度计而为大众熟知。
其10m 开外的主体建筑——原南市发电厂主厂房,于世博会期间转身为城市未来馆,并继而在后世博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浪潮中转变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同上海博物馆、中华艺术宫一起,形成完整的“古代、近代、当代”上海艺术博物馆体系。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对原有南市电厂的有限干预,最大限度地让厂房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空间的原有秩序和工业遗迹特征得以体现。
它以“延展的空间刻意模糊了公共空间与展陈空间的界定,不仅给颠覆传统意义上人与展品间的互动关系创造了诸多机会,更为日常状态的引入提供了最大可能性”[1] ;它以“漫游的方式打开了以往博览建筑封闭路径的壁垒,开拓出充满变数的弥漫性的探索氛围,所提供的场所体验成为整个艺术参观流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1] 。
展览馆设计优秀案例

展览馆设计优秀案例展览馆作为展示文化艺术品的场所,其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实际的功能需求,更要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下面将介绍几个优秀的展览馆设计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首先,我们来看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由法国著名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
整个建筑外观采用了大量的钢结构和玻璃幕墙,外形独特,给人一种现代感十足的视觉冲击。
在博物馆内部,空间设计灵活多变,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展览需求。
同时,博物馆还特别注重灯光和声音的设计,使得展览品能够得到最佳的展示效果,给观众带来极佳的观赏体验。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卢浮宫。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卢浮宫的建筑设计自然也是相当出色。
卢浮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古典和现代元素,宏伟壮观,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在卢浮宫内部,展览空间布局合理,各个展厅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使得观众能够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感受到建筑本身所散发出的艺术魅力。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日本的21世纪美术馆。
这座美术馆是由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其外观简洁大方,内部空间布局灵活多变。
美术馆内部采用了大量的自然光线和绿色植物,营造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氛围。
此外,美术馆还注重艺术品与空间的互动,通过不同的展示方式和布局,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
通过以上几个展览馆设计案例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优秀的展览馆设计不仅要考虑实际的功能需求,更要注重艺术性和观赏性。
合理的空间布局、灵活的展览方式、精心的灯光和声音设计,都是构建优秀展览馆的重要因素。
希望这些案例能够给大家在展览馆设计方面带来一些启发,激发更多的创意和想法。
展览馆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其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案例涌现,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心灵震撼。
上海中华艺术宫导览

上海中华艺术宫导览上海中华艺术宫是位于上海黄浦区外滩附近的一座现代化艺术博物馆,是上海市的一张新名片,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的关注。
该建筑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拥有多个展览空间,是中国最大的独立民间非盈利艺术院馆。
它是上海国际艺术村的核心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的聚集地。
中华艺术宫的外观设计极具现代感,建筑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和钢结构,整体呈现出简洁而富有动感的姿态。
夜晚时分,艺术宫熠熠生辉,成为外滩夜景线的一道亮丽风景。
艺术宫内部的展览空间非常丰富多样,极富观赏性。
参观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展览进行参观。
首先,中华艺术宫常设展示了大量的中国传统艺术品。
这里展示了中国古代的书画、瓷器、玉器、绣品等传统艺术精品。
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到精美绝伦的绘画作品,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同时,展览还介绍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其次,中华艺术宫还定期举办各种主题展览,涵盖了多个艺术领域。
这里曾经展示过中国当代艺术、西方现代艺术、摄影艺术、雕塑艺术等多个展览。
这些展览既有中国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也有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家的作品。
每个展览都呈现了不同的艺术观念和风格,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和思考上的启迪。
此外,中华艺术宫还设有艺术教育中心和工作坊,定期举办艺术讲座、工作坊和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了深度交流的平台。
在这里,观众可以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创作灵感和艺术理念。
艺术教育中心还为青少年和学生提供专业的艺术培训课程,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除了展示和教育功能,中华艺术宫还设有艺术品销售区域和咖啡厅。
观众可以购买心仪的艺术作品作为收藏或装饰,也可以在咖啡厅里品味美食,静静地聊天或阅读书籍。
这里的环境十分优雅,让人身心愉悦。
总之,上海中华艺术宫是一座集艺术展示、教育和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机构。
无论是艺术爱好者还是普通观众,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之美。
上海博物馆展览内容

上海博物馆展览内容引言上海是中国的一座现代化城市,也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城市。
上海博物馆作为上海乃至全国重要的博物馆之一,集中展示了上海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本文将以上海博物馆展览内容为主题,探讨其丰富多样的展览种类以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展览。
丰富多样的展览种类上海博物馆展览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历史、艺术、科技、民俗等多个领域。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展览进行介绍。
历史展览历史展览是上海博物馆的一大亮点,它以生动的陈述方式展示了上海自古至今的历史变迁。
这部分展览按时间顺序分为多个部分,包括古代上海、近代上海、现代上海等。
通过展示文物、图片等展品,观众可以全面了解上海的城市演变和历史文化。
艺术展览艺术展览是上海博物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展示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陶瓷等。
艺术展览的特点是不断更新和轮换,每次展览都会引进一些国内外的重要艺术作品,使观众可以领略到不同风格和时期的艺术之美。
科技展览科技展览是上海博物馆中一个备受关注的展览内容。
这里展示了许多与科学技术相关的展品,包括科学仪器、发明创造等。
科技展览旨在向观众展示科技的历史进程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互动体验和实验展示,增加观众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民俗展览民俗展览是上海博物馆中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展览内容之一。
这里展示了上海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如传统服饰、习俗、器具等。
民俗展览旨在保护和传承上海地区的传统文化,使观众能够了解和体验到这些独特的文化魅力。
具有代表性的展览《古代上海的繁荣与兴盛》这个展览以古代上海的历史为主题,生动展示了上海作为一个繁荣的贸易港口的发展历程。
展览中展示了大量与古代生活相关的文物,如商船模型、货物遗迹等,通过这些展品可以想象到古代上海的繁荣景象。
《艺术之旅: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展》这个展览是上海博物馆的常设展览之一,展示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精华。
展览中收藏了许多名家的绘画作品,如齐白石、李可染等,观众可以欣赏到这些作品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
静安区必去的10个景点

静安区必去的10个景点嘿,朋友们,今儿咱们聊聊静安区那些个不得不去的地儿,保证让你的旅行单子上添上几笔亮色,走起!首先啊,你得去逛逛南京西路,那可是时尚与历史的交响曲。
走在宽敞的大街上,两边是琳琅满目的国际大牌,感觉自己瞬间变身都市丽人,时尚感爆棚!不过别忘了,拐进旁边的小巷,老弄堂里的烟火气儿立马扑面而来,石库门建筑藏着几代人的故事,走走停停,感受那份独特的上海味道。
接下来,静安寺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一进门,那香火鼎盛,钟声悠扬,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
古木参天,佛像庄严,你可以在这儿许个愿,或者只是静静地坐一会儿,享受那份难得的宁静与平和。
记得哦,心诚则灵,说不定你的小心愿就实现了呢!说到文化,上海自然博物馆得安排上。
这可不是一般的博物馆,里面藏着地球的秘密,恐龙的咆哮,海洋的深邃,还有那些奇妙的生物世界。
带着孩子来,保证他们大开眼界,直呼过瘾!逛累了?没问题,去K11购物中心歇歇脚。
这地方不光购物方便,设计也是超有范儿,艺术装置随处可见,拍照打卡圣地啊!而且,里面的美食也是应有尽有,从精致西餐到地道小吃,满足你的每一个味蕾。
晚上了,咱得去感受一下静安的夜生活。
去M on the Bund吧,坐在露台上,黄浦江的美景尽收眼底,微风拂面,小酌一杯,聊聊人生,谈谈理想,这感觉,绝了!当然啦,艺术爱好者们,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可不能错过。
这里经常举办各种展览,当代艺术的魅力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走进展厅,就像进入了一个个奇妙的世界,让人流连忘返。
还有啊,田子坊也是个好去处。
虽然它不完全属于静安区,但离得不远,值得一去。
那里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小店、咖啡馆、画廊应有尽有,每一家都充满了故事和个性。
走在里面,你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享受这份悠闲与自在。
别忘了还有静安公园和静安雕塑公园,这两个地方都是城市中的绿洲,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无论是晨跑还是午后散步,都是极好的选择。
带上你的相机,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瞬间吧!最后啊,我要提一提那些藏在街头巷尾的小吃店。
体现上海文化与发展的参观地点

体现上海文化与发展的参观地点有很多,以下是具体的介绍:
1.上海博物馆:馆内藏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包括青铜器、陶瓷、书法、绘画等,反映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里可以深入了解上海的发展历程。
2.上海科技馆:这个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展示了科学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互动展示和科普活动,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的魅力,以及科学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上海自然博物馆:这里收藏了大量的动物、植物、古生物等标本,展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自然博物馆,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界的奥秘,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4.上海图书馆:作为中国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之一,上海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中外文献和古籍。
在这里可以深入了解上海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5.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这里展示了当代艺术的各种形式和流派,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发展趋势。
在当代艺术博物馆,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代艺术和文化。
此外,还有上海大剧院、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等也是体现上海文化与发展的重要参观地点。
这
些地方不仅展示了上海的文化底蕴和发展成果,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和娱乐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崔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作设计工作室从比较早就开始在旧建筑改造和利用上做了很多探索性和实践性的工作,在这个方面具有前瞻性,同时又有持续的创作热情,所以
工作成果不仅是体现在今天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这个单体建筑上,由此还可
以看到他们对整个建筑改造系统的思考。
从今天系统的资料介绍当中可以看到一种建筑师的理想在现实当中如何跟业主、跟艺术家甚至跟很多方面进行沟通和衔接,最后呈现出一个综合性
的结果,这个结果也体现了各方不同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这也是所有建筑
师都需要面对的。
参观过程中我的总体感觉是,建筑不仅充分利用了宝贵的建筑遗产,也给艺术家、当代艺术展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这个空间在国外的参照系
就是伦敦的泰特,我个人认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提供的空间品质应该好
过泰特,在空间类型的丰富性上也好过泰特,所以从这些方面来讲,原作工
作室的作品是具有国际水平和国际影响的,今天现场呈现出的上海双年展的
盛况也说明了这个建筑具有足够的生命力和活力。
实际上,今天这样的工业遗产的改造和利用还在延续,但是怎么改造和利用,怎么能够留得更多,是建筑师应该特别思考的。
如果把上海当代艺术
博物馆当成是某一种工业建筑改造和利用的里程碑的话,我们希望它的影响
会更大,这个产业也能越做越好。
实际上项目成功背后更深的意义在于,通
过这个案例,让业主和艺术家更有信心,能够更支持建筑师的工作,如果能
真正做到这一点,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极大的促进。
(以上根据崔愷院士在2012年10月28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第九届上海双年展“A+A品鉴之约”上的发言整理)
36
曹晓昕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总院副总建筑师,器空间建筑工作室主任、主持建筑师
在北京,接到章明品鉴他的新作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邀约时,正值初冬的下午,寒风乍起,当代艺术与落叶狂舞的不经意暗示,加之我早已知道这是一个工业建筑的改造项目,很容易
让我将他的这一新作预先与冷酷粗糙联系起来,其实这也是大多数当代美术馆的路子,尤其是北
京798模式的兴起,用冷峻傲慢和自以为是的粗糙态度约会当代艺术渐渐地成为了理所当然。
然而几天后的现场品鉴让我颠覆了预料,章明以及他的团队用严谨努力的工作展示了对于当
代艺术的另一种新理解,这里面甚至掺杂了上海特有的气质与手段:原有电厂粗大的结构特点被
充分细腻地转译为新用途和新发展的可能性,让新的博物馆至始至终地保持着空间弹性和可变性,
为再次改建打下伏笔,原有电厂的烟囱外部在世博建设期间被改造成了城市温度计,用新功能的
介入表明着旧工业建筑依旧作用于城市的立场。
这一次其内部空间也被章明利用起来,成为了最
有戏剧性的特殊展厅。
把工业建筑的利用从一个城市尺度转化为与人生活相关联的尺度。
在这次
的改造活动中,故有空间中原有结构构件大小尺度的天然差异被赋予了特别的场景意义,匹配的
不同尺度的当代艺术品,调戏着视觉并形成了带有某种场所的联想。
原有的跌落体型为城市提供
了观江看景的城市露台,户外空间增加了展览的多样性,为展品创造了融入城市背景的可能性。
章明自己认为的“有限干预”策略与其说是主动地保留了工业美学具体而微的特征,还不如说
定义为时空穿越中设置着过去和未来的联系方式。
原有电厂的设备被进行了若干改造,根据设备的
位置与特征,设定空间界定与动线安排,使其有效、艺术地融入改造后的空间体系之中,遗留下来
的巨大精美的金属器件作为“风景”细腻地安插在了众多当代艺术展中,现实地展示了当代艺术的“混沌”与“错位”。
所以我也不认为这样一个改造方式得来的现代艺术博物馆,房子仅仅是作为展品
的背景存在,虽然在与章明交谈中,他透露业主依旧坚持这个想法。
对于这个项目我也不愿意把它
看成是工业文明遗迹在当代的一种简单延续与重生,在我看来工业建筑以其结构第一、工艺第一保
持着与民用方式的现代建筑的图像性、差异性,在当代大都市样本里,这样宝贵的图像差异本身就
提示着建筑的另外的可能性,它的存在对于城市的丰富性和阻止其基因退化具有无可争辩的积极意义,从这个角度讲它本身就不需要掏心换肺式的重生和延续。
其实无需听章明讲述在项目上的艰苦跋涉的旅程,仅凭想象甚至通过建筑细节的表象就可以
看到建筑师在这个项目中的斗争与无奈,这也让人们在直面这座建筑时产生许多思考,如外立面
上原有的热电厂特征从城市中剔出了,虽然依旧用钢板等工业化材料作为它新的表皮 ,我们是不
是用其他的态度来对待它?虽然在建筑师的坚持下保留了少许,但原有的大尺度机器设备在业主
和“有关部门”的坚持下被拆除。
我更愿意相信章明提出的“有限干预”是在业主和决策部门“无
限干预”的背景下提出的,当然这不仅是章明个人所遇到的问题,也不是章明个人所能解决的,
这是整个建筑师群体所面临的问题。
离开当代艺术博物馆时,又一次经过高挑的入门大厅,一个高达几十米的艺术品——千手观
音耸立其中,千手千物,手持不同的普通世俗物件,或是一把扇子,或是一团碎布,其手的拿握
方式不同物件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忽然我想:这房子也是一样的,因章明的把玩,房子已焕
然不同,带有了设计者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立场,不变的是房子依旧为城市提供推动力,只不过今
天从电力变为文化。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