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建筑空间及平面分析

合集下载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分析讲解学习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分析讲解学习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景
特点
空间
虚实对比
明暗对比
冷暖对比
材质对比叙述空间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景
特点
空间
使原本随意,自由的平面构成在最大 程度上被纳入到一种理性的体系控制
背景
特点
空间
精湛的节点处理
不同构件和不同材 料之间不做过渡性 处理,直接连接。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景
特点
空间
精湛的节点处理
柱子直接顶 着屋面板
竖板与横板 相交
大理石板与玻 璃相连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背景
特点
空间
梁柱框架体系
屋盖 附加钢梁
工字形钢梁构架 合金十字钢柱
角钢支柱 工字型钢构架基础
金属饰面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 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 ]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景
特点
空间
墙体系统
纵横交错,隔而不断,既分隔又 联系、半封闭半开敞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背景
特点
空间
使得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差别仅限于它们的尺度与是否带有顶盖
流动开放的空间
其流动空间包含室内空间的敞开 和室内不同空间之间的模糊界定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要素和理念分析密斯凡德罗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要素和理念分析密斯凡德罗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分析提要
历史与背景 设计要素分析 密斯设计理念旳发展
总结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部分:历史与背景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是密斯·范·德·罗旳代表作品,建成于1929年,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以其灵活多变旳空间布局,新奇旳体形构图和简洁旳 细部处理取得了成功。它存在旳时间很短暂,但是对当代建筑却产生了犹如 经典似旳广泛影响。
墙体与轴线重叠 墙体与轴线相接 墙体与轴线偏离
构成支撑与围 和两大致系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二部分、设计要素分析之几何
2 、方形元素旳反复
方形元素旳提取有利于了解密斯建筑旳百分比由来与空间感受, “方形”主要体目前完整纯净旳方形和矩形空间上。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始让步于纪念性旳体现。
(1921-1933)
( 1 9 33 - 1 9 50 )
密斯经历旳项目 规模进一步扩大, 多为公共筑. 其 中相当一部分为 高层建筑. 其平 面回归到对称中, 恢复到辛克尔旳 老式中, 纪念性 在其作品中得到 充分体现。
( 1 9 250 - 1 9 67 )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其作品旳平面形制发 生了变化, 发展了 流动空间旳组织原 型. 探讨构造与表 皮旳关系、平面旳可 能性和材质利用旳潜 能. 作品强调非对 称旳自由平面, 渐 渐摆脱早期作品中新 古典主义旳影响口
密斯旳作品开始摆动于“ 非
对称与对称. 现成旳技术 与技术作为纪念性旳形间 . 尤其在1 9 3 9 年转向美 国发展后. 主要致力于伊 利诺理工学院 旳校园规划 及其单体设计和少许住宅, 其作品规模和平面 形制均发生了变化. 为适 应工业生产旳需要, 构造 设计和材料使用也产生了变 化。平面中旳非古典主义开

公共建筑-博物馆设计

公共建筑-博物馆设计

公共建筑-博物馆设计指导书一、概述博物馆属于博览建筑类型,除博物馆外,还包括各类、各式展览馆以及其他规模大小不等的陈列馆展览中心等,其设计方法大同小异。

博物馆是“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见证进行搜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的机构,因此它具有采集保管、调查研究、普及教育三大基本职能。

以下将着重阐述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中可能会遇到的有关设计问题。

博物馆建筑按规模可分:大型馆 (面积大于10000m2)、中型馆 (面积4000—10000 m2)、小型馆 (面积小于4000 m2)。

二、博物馆的功能组成及功能分析1、博物馆功能组成博物馆建筑最基本的组成有展览陈列区、观众服务区、藏品保管区、文保技术区、行政管理区、学术研究区、设备后勤区七大部分 (图2)。

这七部分功能区又各自包含着相应的房间组成 (图1),根据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博物馆,其功能组成还会有增减-如特大型博物馆,还有图书资料区、安全保卫区、对外服务区等。

而小的博物馆功能组成可能只有二、三个区。

图1博物馆的功能组成2、博物馆的功能分析在上述博物馆七个功能区中,展览陈列是核心部分,并与观众服务设施部分构成对外开放部分;而藏品陈列区、技术用房、学术研究用房、行政设备辅助用房构成了内部作业部分并服务于对外开放部分。

在图2中,图形大小示意各用房面积的差别,线条的粗细表示它们相互间关系密切的程度。

根据这七个功能分区,我们应注意到在方案构思过程中,应尽量使粗线连接的功能区相对要靠近些,以避免流线过长。

做到对上述博物馆大的功能分析的理解不是太困难,问题是把博物馆所有房间的功能关系搞清楚并不是太容易。

为此,需要特别对博物馆的出入口布置及其相互关系做出分析,从图3博物馆的出入口关系中可以看出下列几个问题:图2博物馆的功能分区分析(1)博物馆建筑对外出入口至少应包含:观众出入口、管理人员出入口、藏品出入口、后勤辅助出人口。

根据博物馆的性质和规模,这些出入口有的可以合并 (如小型博物馆可将管理人员和藏品出入口合二为一);有的甚至因为没有某种功能部分而取消这部分的出入口(如某些小型专博物馆没有设备用房,也就无需考虑后勤的出入口)。

花桥国际商务城博览中心新展馆建筑设计特点分析

花桥国际商务城博览中心新展馆建筑设计特点分析

花桥国际商务城博览中心新展馆建筑设计特点分析发表时间:2018-05-17T13:57:49.2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作者:周寅昆[导读] 本文笔者结合花桥国际商务城博览中心实例,就其相关的建筑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200092摘要:本文笔者结合花桥国际商务城博览中心实例,就其相关的建筑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力求探索此类场馆设计手法及发展趋势,为同类型大型展览建筑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博览中心;展览馆;建筑设计;特点;发展趋势花桥国际商务城博览中心位于江苏省昆山市花桥镇,花桥地处苏沪交界处,是江苏与上海的首位交融区。

新展馆所在的花桥国际商务城东依上海国际汽车城,西邻昆山国家级开发区,是江苏省三大商务聚集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目前唯一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开发区。

新展馆紧邻花桥国际商务城核心区,基地东至规划路,南隔规划道路与主展馆相望,西临薛赵路,北至安博路。

一、工程概况“花桥国际商务城博览中心新展馆” 项目位于江苏省昆山市花桥镇,毗邻上海嘉定区安亭镇上海国际汽车城,是昆山市花桥国际商务城重点建设的功能性项目,着力打造国内外产品展览展示贸易中心。

项目采取展贸结合、以展带会、以贸促展的商业业态,集技术服务、广告服务、商务服务、停车场、物业服务等功能设施,融展览功能、会议功能、文化活动功能于一体,定位为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西部副中心和华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会展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展、贸、商、办、会五位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服务区。

(如图 1)5.5.1 自然采光新展馆四个大展厅和中展厅采光效果极佳。

展厅部分虽进深较大,但以采光天窗的方式改善了其内部的采光效果。

卫生间、楼梯间、配电间等区域对自然采光效果没有特别需求,故未设置足够的窗户进行自然采光,该类房间可根据使用情况辅以人工照明。

为体现采光天窗对室内采光效果的影响,对天窗安装前后的采光效果分别做模拟,并进行比较。

会展建筑定义解析

会展建筑定义解析

会展建筑定义解析摘要:会展建筑因经济效益显著而诞生,又因社会效益巨大而受到人们青睐。

对会展业及会展建筑的概念作梳理分析,阐述会展活动、会展业、会展经济与会展建筑各自的定义、特征及相互关系,通过对于会展建筑类型特征加以剖析对研究会展建筑的整体发展有着实际意义。

关键词:会展建筑;概念释义;相互关系;类型特征会展建筑是承载和推动会展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平台,同时又是联系会展业和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媒介,它在会展业推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而会展建筑本身也同样显著地影响着城市文化生活、空间环境、产业功能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近年来,世界各地对于会展建筑重要性的普遍共识,使得许多会展业发达城市和新兴城市相继耗巨资来建设大型的会展建筑。

1、概念界定2、会展的含义从字面理解,会展是由会议与展览两个词语组合而成,但国外并没一个单词来直接与“会展”相对应。

(1)狭义的会展:会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由于会展是在会议和展览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所以,一般认为会展是会议与展览的统称。

这种狭义的概念,是传统意义上的理解。

(2)广义的会展:随着会展的发展,现代会展的内容和范围有了新的扩大和发展。

在国际上,广义的会展称为MICE。

M(meeting)代表会议,主要指公司会议;I(incentive tour)是指奖励旅游;C(conference)表示大型会议,主要指协会、团体组织的会议;E(exhibition)指展览和节事活动。

广义的会展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由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集体性物质、文化和信息交流的社会经济活动。

它是会议、展览、奖励旅游和节事活动的统称[1]。

(3)国内对于会展含义的界定国内对于会展含义的界定大致可归为三种。

分别为内涵外延型、内涵特征型和外延界定型。

其中内涵外延型对于会展含义的较早的阐释是:“会展是会议、展览、展销、体育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由许多人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

快题考试小型展览馆建筑设计

快题考试小型展览馆建筑设计

设计构思范例
设计构思范例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0 五、设计实例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1
范例模型
学生作业模型示例
学生作业模型示例
学生作业模型示例
学生作业模型示例
学生作业模型示例
学生作业模型示例
学生作业模型示例
学生作业模型示例
观众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
入口部分:是展览建筑赋予人们第一印象旳主要空间,
营造空间形象旳同步,要组织好交通、停留旳有关功能。
展厅部分:是展览建筑旳主体,观众流线要尽量短,易
于接近, 在位置上应面临基地旳主要广场和道路,以及主 要旳人流来向。
储存部分:要有明确便利旳运送路线,有单独出入口,
不应与观众流线相交叉,防止干扰,同步应与展厅部分有方 便旳联络。朝向以北向为宜,或位于地下。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3
3.混合形 上述两种形式旳综合,使用于大型展览馆。但易漏看展厅。
立体:
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
错层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4
三 、展厅旳布置形式
1。单线
入口
出口 入口
2。双线
入口 出口
入口 出口
3。灵活布置
出口
入口 出口
出口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5
四、陈列室旳入口与人流组织
1.回流线路:
陈列室出入口在同一位置,人流线路成回流线路.出入口最佳在陈列室一端 或中部.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
总体布置: a 建筑覆盖率宜在40%-50%左右; b 建筑内展览旳区域一般位于入口层,便于展品 运送和人流集散; c 必须留有大片室外场地,以供展出、观众活动、 临时存储、停车及绿化需要; d 在总体上留有扩建可能性;
e 注重和自然环境旳对话。对话,尽量给参观者 提供 一条可随时休息紧张神经旳鉴赏路线。

博览建筑参观流线与空间形态关系研究

博览建筑参观流线与空间形态关系研究
志性 。
层积连续式的参 观流线 最主要 的特征 就是模 糊 了水 平 方 向
通常情况下 , 核心空 间除 了作 为交通 中心 之外 , 间还具 有 和垂直方向的动线 间的界限 , 间序列反 映 运动一空间之 间的 空 空
弹性功 能 , 引导参观者在参观或者休憩讨论等 多种行 为 的汇聚 中 抽象关系 , 关注人在 空间 中的运动 的方 向性 和序列 性 问题 , 空问
博 览 建 筑 参 观 流 线 与 空 问 形 态 关 系 研 究



李世 芬
16 0 ) 0 0 1
(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 院, 辽宁 大连
要: 通过对由不同参观流线引发的不同展览空间形态 的研究 , 讨了博览建筑 的空间运动和空 间特征 , 而 引发 对建筑形 态 探 从
的深层思考 , I 以弓 导相关设计 人员对博览建筑空间形象 的生成产生新的认识 。
色, 其建筑形象特征往往会被视为所在城市 的形 象代表之一 。影
响建筑形态 的因素很多 , 除了建造技术 、 经济文化 、 会审美等 因 社
互 问以廊道或空 间节点等过渡空间 的形式联 系 , 观者在参 观展 参
览时 , 从一个展览空间通过过渡空间到达 另一个展览 空间 。这种
素之外 , 建筑的 流线组 织形 式也 对建 筑 的外形 产生 着重 要 的影 响。并且建筑师在设计这类 建筑 时 , 通常希望通 过趣 味性 的流线 组织来 引导人 们更 多 的参 与和体 验建 筑空 间 , 因此 在这 类建 筑
第3 8卷 第 1 3期
20 12 年 5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 T T E HI EC UR
V0 . 8 No. 3 13 1

汉诺威26号展馆案例分析

汉诺威26号展馆案例分析

5
汉诺威26号展厅
建筑师:托马斯·赫尔佐格 设计与建造日期:1995-1996 地点:德国汉诺威 主要特征: 1、长200m,宽116m,布置成三跨; 2、为贸易展览会组DMAG设计; 3、世博会“人-自然-技术” 的主题。
汉诺威气候条件
建筑通风设计
建筑采光设计
建筑外观设计
6

01
诺 威 气 候 条 件
18
汉诺威博览会26号展厅
案例分析
风景园林-秦昕璐/张珂凡
1
01
托马斯·赫尔佐格
汉诺威博览会 OMAG26号展厅
01
ontents
02 03 05
汉诺威气候条件
建筑通风设计 建筑采光设计 建筑外观设计
02 03
04
0 5
2
Y O U
C A N
W R I T E
H E R E
KEY WORDS
人·自然·技术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托马斯·赫尔佐格 Thomas Herzog
托马斯·赫尔佐格是德国著名的建筑 师和建筑学教授。他以其关注技术、注 重生态的建筑设计享誉世界。 托马斯·赫尔佐格的大量作品所遵 循的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和策略: 1、缓冲空间的营造 ; 2、采光与遮阳的协调; 3、自然通风的组织; 4、应变界面的构造。 协调解决采光和遮阳是赫尔佐格作 品的重要课题,其主要表现为两种策略: 北向光线的利用,采光与遮阳的转换。 而汉诺威26号展厅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12

03
筑 采 光 设 计
13
北向光线属于漫射光,且带有的太阳 热量较少,因此在赫尔佐格的作品中被大 量使用。其常用手法是通过反射作用,把 北向光线均匀引入室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5m平面
+9m平面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 多功能大厅雄踞于主体建筑首端海拔108 m(建筑标高 +9.00 m)的山丘上。其折板型弯顶是整个会展中心建筑群 的“点睛”之笔,由轻巧的钢析架支承,上覆半透明、含 隔热层的双层薄膜。透过薄膜进入圆形弯顶大厅的柔和自 然光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气氛。 □高度约77.5m,直径为48m,由12瓣白色的PTFE膜结构 折板组成的拱顶。拱顶在外观上酷似一朵正在怒放的南宁 市市花——朱槿花。
□ 会议中心建筑标高0.00 m/海拔99 m,拥有5个可进行灵 活分隔使用的会议厅以及餐厅等附属设施。会议中心有单 独的入口,故可与展览中心分开单独使用。在标高介于展 览中心入口层和会议中心入口层之间的夹层内设有为会议 功能服务的附属用房。 □前部会议中心有可容纳1500人,面积达2300m2的多功 能大厅一个; 可容纳382人并提供同声传译的阶梯会议厅一个; 可分别容纳100人会议厅4个,以及环绕交通走廊布置的9 个小型会议室。
□展览建筑与展示空间的演化发展 一、展览建筑及展示空问的概念变异 二、展示空间与展览方式的演进 三、展览建筑空间关系与构成方式的软化
一、展览建筑及展示空问的概念变异
媒体中心概念的产生
仙台媒体中心,建筑师伊东丰雄
展场与商场的结合
商场(mall)+展场(Art)=mart 将购物商场的建筑形式转化为生产文化艺术的场所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2003年)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方案设计:德国gmp建筑事务所 广西建筑综合建筑设计研究院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分为两期建设。 一期面积约11万m2二期面积约4万m2。 □每年一次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场址; 南宁市的标志性建筑。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
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
在功能上,整个展览中心由若干个相对独立又有机联 系的展览单元组成。由于现代化展览对于大空间的要求上 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采用了70x 179m的标准展厅单元,每个 展区面积达1.15万m2。它采用目前先进的无柱柔性钢结构 体系,室内净高为11m,可进行灵活分区以适应各种展览 需要。大厅东西两端安排有部分办公设备用房和商店、餐 厅(夹层)等。中间展览区则可根据每次布展需要灵活划分。 设计师还为每个展厅设计了专用的大门每扇门的尺寸 为5.3m x 4. I m。很好地满足了卡车出入以及室内拼装作 业等要求。
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
□展览中心规划总规模占地85万m2; □ 17个展厅、三个入口大厅和一座集成的酒店会议中心; □展览总面积为25万m2其中室内展览面积20万m2 ,室外 展览面积5万m2 ; □集展览馆、宾馆、会议中心、商务中心银行、邮电、运 输、报关、广告、餐饮等各种服务设施于一体。
□除餐厅或机械设备之外,展厅的所有功能都位于地面一 层流线顺畅清晰。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展览中心的展厅分布于两个楼层上。位于中央大厅的宽 敞的大楼梯和数台自动扶梯将两个楼层联为一体。展览中 心的入口层标高是+9.00 m/海拔108 m,上层展厅的标高是 +22.5 m/海拔121.5 m,各展览大厅沿两层高的中央大厅两 侧左右排列。位于同层的各个展厅可以按需合并成大小不 同的单元加以使用,最大可将同层的所有展厅和中央大厅 部分连接起来作为一个单元使用,或者沿主轴线将之分成 左右各半。下层最南端的展厅是一横向的特大展厅,面积5 040 m2,可满足大型展览会特大展场的面积要求。下层展 厅的净高为10 m,上层展厅的净高为10-15 m不等。所有 展厅都可从两个侧面采光,需要时可通过遮光设备调整日 光射入。中央大厅通过屋顶和两侧立面下层进行采光,主 要起到展览中心交通枢纽的作用,需要时部分面积也可用 做临时展场。
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
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
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
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
作为展览建筑非常重要的部分——装卸区设置在每个展 厅之间宽34m的室外场地上。卡车可通过该区进出大厅。 这里是展览布里和拆卸的室外工作平台也是集装箱的室 外贮存空间,同时考虑到餐厅的使用,又在每两个展厅之间 设一处废物箱和垃圾压缩器。 而作为各展厅之间的连接部分还安排有相应的会议室、 仓库及其他辅助设施。 这样每个展览单元便有了完善的功能,做到了独立使用, 互不干扰。
泰达国际会展中心(2003年)
泰达国际会展中心
泰达国际会展中心(2003年)
概念设计:潘摩洛·哈里斯·李建筑师事务所 深化设计: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泰达国际会展中心
泰达国际会展中心内部空间,由临中心湖区一侧的 70m跨单层大空间主展厅和靠近锦扇端部的二层综合用房 组成。 前部的主展厅为自平衡拉索式点驳接玻璃幕墙和框架 明框玻璃幕墙围合而成的通透的单层大空间建筑,自东向 西呈扇形折线叠落。檐口高度分别为28 . 7m和13.8m。建 筑面积为2.4万m2。
说明:展馆展位限高6米,23、56号厅展位限高3.8米,1号馆两侧展位限高3.4米。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
□根据不同的形态与功能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多功能大厅 以及半室外产场结合高度和建筑形象的需要,采用了大跨度 圆柱壳形屋盖,总跨度220m的拱形屋面。形成81m x 62m 的无柱空间,并同时构成了立面拱形的一部分。 □普通展厅则采用27m的柱距,既满足使用和空间感受,又 使造价得到控制。 □设备系统除采用集中动力中心的方式外,在每个展馆边跨 设置末端机房,主风道和排烟系统结合边跨的上空布置,保 证了主体高大空间的完整性。末端风口与照明组合设计,形 成了干净整齐的天花。
二、展示空间与展览方式的演进
MVRDV在法国巴黎设计的原始艺术博物馆 构建非均质化的展览环境
定量——湿度
定量——光照
定量——面积配比
定量——面积比值
国家馆面积配比 14000 12000 10000
面积
12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系列1 系列2 0.6 展览区 12000 0.6 2000 0.1 配套服务区 2000 0.1 地上功能分区 0.2 会议及办公区 4000 0.2 4000 2000 0.1 公共服务区 2000 0.1
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
规划中17个展览大厅按三角形排列,出入口位于三 个角的顶部,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三角形的“中心”作 为露天展馆。 “中心”的四周都围绕着拱顶长廊,把各个入口和 所有展厅连为一体。
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还将在西北角建造一座圆形塔 楼,包括酒店、办公室和会议中心。
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
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
+22.5m平面
+9m平面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展览大厅包含了两层共15个大小不同的展厅,共有国际 标准展位3170个、非标准展位400个。相邻的两个展厅之间 为设备核心筒,内有各种设备用房、卫生间与疏散楼梯。 □钢网壳结构由东酉向的18榀钢网壳构成,其中3榀为一组, 正好置于一个展厅之上。每榀的最大跨度为72m;这使得其 下部的展厅拥有宽敞的展览空间。东酉两侧支撑着展厅钢网 壳的一排柱子,和每一榀钢网壳一起,使得整个建筑立面具 有非常强烈的韵律感。
定量——用地指标
定量——厕所配置
环境行为分析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2002年)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
设计方: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
根据对宁波展览市场的研究,展厅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具有仪式性的多功能大厅,在这里可以兼顾大 型的展览与各种仪式需要,如举办宁波国际服装节开幕式 等重要活动这个展厅自然是位于基地的中央部位,并且有 最大的层高和电子显示屏等大型仪式设施。 □第二种是常规展厅,分别位于两侧,每个常规展厅实际 上又分为南北两个不同面积的部分,中间用二层的服务空 间相联系,从而又增加了展览商业操作中的灵活性 □第三种是一个独立的小展厅,可以兼做大型展览时的库 房,也可以独立使用。 三种展厅的可展示面积从4000m2到12000m2,再加上各种 组合方式,可以满足多种大中型展览的要求。展厅之间以 通廊相结合这里成为内向的人行通道,而卸货区设置在外 侧,提供了人车分流的可能性,这一点对于不同展览交错 发生的情形有很大的意义。
泰达国际会展中心
泰达国际会展中心(2003年)
泰达国际会展中心(2003年)
泰达国际会展中心(2003年)
泰达国际会展中心(2003年)
泰达国际会展中心(2003年)
泰达国际会展中心(2003年)
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2004年)
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
设计方:美国墨菲· 扬建筑事务所 设计顾问: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宁பைடு நூலகம்国际会展中心
馆号 楼层 一层 1号展厅 二层 一层 2号展厅 二层 一层 23号展厅 二层 一层 3号展厅 二层 一层 4号展厅 二层 一层 5号展厅 二层 一层 56号展厅 二层 一层 6号展厅 二层 670 m2 10.5米 楼梯 300KG/m2 50 1300 m2 4400 m2 10.5米 16.5米 4.8宽×4.10高 300 KG/m2 1000 KG/m2 76 259 1010 m2 2040 m2 10.5米 4.4米 楼梯 300 KG/m2 1000 KG/m2 78 82 1130 m2 6560 m2 12.1米 16.5米 楼梯 4.8宽×4.20高 300KG/m2 1000 KG/m2 56 389 1010 m2 3410 m2 10.5米 18.1米 楼梯 4.8宽×3.65高 300 KG/m2 1000 KG/m2 78 200 1300 m2 6560 m2 10.5米 16.5米 4.8宽×4.20高 300 KG/m2 1000 KG/m2 76 389 670 m2 2040 m2 10.5米 4.4米 楼梯 300KG/m2 1000 KG/m2 50 82 1836 m2 4400 m2 18.6米 16.5米 楼梯 4.8宽×4.10高 300 KG/m2 3000 KG/m2 94 259 面积 5400 m2 层高 25.2米 货口 4.8宽×3.7高 地面承重 1000KG/m2 标摊数 2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