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常见的传播疾病类型有哪些

常见的传播疾病类型有哪些传染病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传染性,人畜之间或人与人之间均可造成感染传播。
那么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接下来店铺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传染病是什么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称为传染。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
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
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传染病是一种可以从一个人或其他物种,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
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之个体、感染者之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等。
常见的传染病类型按类型分: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与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黑热病、丝虫病、包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按传播途径的1、水与食物传播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
菌痢、伤寒、霍乱、甲型毒性肝炎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2、空气飞沫传播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
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羊常见传染性疾病与寄生虫病的防治

103羊常见传染性疾病与寄生虫病的防治桑杰措(泽库县泽曲镇畜牧兽医站,青海泽库 811499)摘 要:本文主要内容是对羊群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和常见的寄生虫病的预防手段和措施进行分析,讨论采取措施对羊群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进行深入探讨研究以提出对抗疾病的对策。
为了能够保证羊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向上发展,提出了关于防疫制度疫苗接种养殖场地等相关防范措施。
关键词:羊;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预防措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益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因此人们对于肉食的需求量也变得更多,这就要求我国的畜牧业需要不断提高发展水平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而羊畜牧业就是我国畜牧业中的重要一环。
为了更好地发展羊畜牧业就要求我们更好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以确保羊群的健康。
而羊痘和羊羔痢疾就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吸虫病和绦虫病则是常见的寄生虫病。
肉羊市场的交易流动性也增大了疾病感染的几率。
当羊群出现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会直接影响生长发育和繁殖,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这种情况十分不利于羊畜牧业的发展。
1 羊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1.1 羊一般性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说明病原体是引发羊传染病最主要的因素,这种羊的传染病甚至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甚至是存在于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
这些可以导致疾病的病原体中,主要是微生物和寄生虫两大类。
而寄生虫病就是由羊体内的寄生虫所引发的。
我们生活中的空气、接触、水、土等因素都可以作为传播媒介,将这种传染性疾病通过一个物种传染给另一个物种[1]。
1.2 羊传染性疾病与寄生虫病预防工作落实的真正意义要想要控制传染性疾病大规模传播就需要对疾病提前发现提前控制提前治疗,通过提前预防的手段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羊畜牧业是我国在家畜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第一产业之一。
而羊群的传染病不仅会造成羊群死亡带来经济损失,还有可能通过个性传播媒介造成人感染传染疾病,造成更大的损失。
由于社会的发展,环境变化越来越快,这就给羊群的传染病带来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

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
它们可能由细菌、病毒、真菌或者寄生虫引起。
了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其预防方法。
1. 流感(Influenza)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它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鼻塞、肌肉疼痛和疲劳。
为了预防流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可以大大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
- 避免接触患有流感的人:尽量避免与患有流感的人密切接触,特殊是在他们咳嗽或者打喷嚏时。
- 时常洗手: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可以防止流感病毒的传播。
- 咳嗽和打喷嚏时遮住口鼻:用纸巾或者肘臂遮住口鼻,以防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2. 感冒(Common Cold)感冒是一种由多种不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它的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喉咙痛和轻微发热。
以下是预防感冒的一些方法:- 时常洗手: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可以防止感冒病毒的传播。
- 避免接触患有感冒的人:尽量避免与患有感冒的人密切接触,特殊是在他们咳嗽或者打喷嚏时。
-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和适度锻炼,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感冒的风险。
3. 肺结核(Tuberculosis)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它主要影响肺部,但也可以侵犯其他部位。
肺结核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乏力和体重减轻。
以下是预防肺结核的一些方法:- 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可以在婴儿时期接种。
- 避免与患有肺结核的人密切接触:肺结核是通过空气中飞沫传播的,尽量避免与患有肺结核的人长期接触。
-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营养和免疫力,提高身体的反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的发生。
4. 腹泻病(Diarrheal Diseases)腹泻病是一组由细菌、病毒或者寄生虫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高原地区多发寄生虫病

高原地区寄生虫病的分布与流行情况
分布情况
高原地区由于地理、气候等特殊环境, 成为寄生虫病的易发地区,主要分布 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高原地区。
流行情况
高原地区寄生虫病流行情况较为严重, 人群感染率高,且常呈地方性流行。
控制策略
健康教育
加强高原地区居民的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提高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监测与预警
建立寄生虫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有 效措施进行控制。
ABCD
环境改善
改善高原地区卫生环境,加强垃圾处理和污水处 理设施建设,减少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动物宿主控制
对于某些寄生虫病的动物宿主,采取控制措施, 如捕杀、驱赶等,以降低传播风险。
02
疟疾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寒战、出汗等,严重 时可导致昏迷和死亡。
03
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蚊虫生长和繁殖,因此疟 疾在高原地区发病率较高。
肺吸虫病
01
肺吸虫病是由肺吸虫感染引起 的疾病,主要通过生食或半生 食含有肺吸虫囊蚴的溪蟹、蝲 蛄等水产品传播。
02
肺吸虫感染后,幼虫在人体内 移行,寄生于肺部,引起咳嗽 、咳痰、胸痛等症状。
生。
肠阿米巴病
01 肠阿米巴病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引起的疾病, 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02 肠阿米巴感染后,可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严 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
03 高原地区卫生条件较差,因此肠阿米巴病在高原 地区也有发生。
03
高原地区寄生虫病的传播途 径与预防措施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
个人防护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洗澡,避免与感染寄生虫的动 物或人直接接触。
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

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常见传染病是指在人群中广泛流行、易于传播的疾病。
这些疾病通常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或者寄生虫)引起,并通过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或者水传播等途径传播给其他人。
了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以及预防措施对于个人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其预防方法:1. 流感(Influenza)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它通过飞沫传播,当一个感染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周围的人可以通过吸入病毒而感染。
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
此外,避免与患有流感的人密切接触,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
2. 肺结核(Tuberculosis)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它通过空气传播,当一个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周围的人可以吸入细菌而感染。
预防肺结核的关键是接种卡介苗,这是一种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
此外,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卫生环境,避免与患有肺结核的人密切接触也是预防措施之一。
3. 腹泻(Diarrhea)腹泻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者寄生虫引起。
它通过食物或者水传播,当人们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者水时,会感染病原体。
预防腹泻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煮沸水和食物的彻底烹饪。
此外,避免食用生的或者未经处理的食物,特殊是在旅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
4. 肺炎(Pneumonia)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或者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
它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当一个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周围的人可以吸入病原体而感染。
预防肺炎的关键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患有呼吸道感染的人密切接触,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也是预防措施之一。
5. 痢疾(Dysentery)痢疾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肠道。
它通过食物或者水传播,当人们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者水时,会感染细菌。
预防痢疾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饮用安全的水源和食用洁净的食物。
寄生虫病知识点整理

寄生虫病知识点整理一.概述1.寄生虫作为病原引起的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
2.寄生对宿主的损害●夺取营养:营养不良、贫血.●机械性损伤:压迫、阻塞、坏死●毒性作用:脓肿、溃疡●变应原作用:肉芽肿,过敏性休克二.血吸虫病 Schistosomiasis1.概述●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猪等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类型●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马来血吸虫3.现状●在我国,血吸虫病流行于长江流域以南的各省区。
湖南省主要疫区为环洞庭湖的岳阳、常德和益阳市。
●近年来,由于对防治工作的松懈,血吸虫病有泛滥之势,疫区在扩大,患病人数估计到100万,防治形式非常严峻。
4.病因及感染途径●虫卵●成熟虫卵呈椭圆形,淡黄色,卵壳厚薄均匀,卵壳一侧有一小棘。
卵内含有一毛蚴,毛蚴与卵壳之间常有大小不等圆形成长圆形油滴状的头腺分泌物,为可溶性蝴抗原(SEA)。●尾蚴●血吸尾蚴属叉尾型,由体部及尾部组成,尾部又分尾干和尾叉。
体部前端为特化的头器,头器中央有单细胞腺体,称头腺。
在体的中后部有5对单细胞钻腺,分左右两束导管穿过头器开口于体部前端。
●成虫●血吸虫雄虫的身体自腹吸盘以后变宽变扁,两侧边向腹侧卷屈,形成抱雌沟,雌虫通常是处在这个抱雌沟内,形成雌雄合抱状态。
●钉螺5.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尾幼、童虫、成虫及虫卵均可引起病变。
●损伤机制●机械性损伤●变态反应性损伤:GAA、MAA、SEA●尾蚴性皮炎●发病机制●由IgG介导的I型和IV型变态反应性炎症●发病时间●尾蚴钻入肤后数小时至2~3天内●肉眼●皮肤红色丘疹或寻麻疹●镜下●真皮充血,出血及水肿,开始为中性粒和嗜酸性粒细胞侵润,之后主要为单核细胞浸润●临床表现●奇痒,持续数日后可自然消退。
●童虫引起的损害●肺部病变●充血、出血、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血管炎或血管周围炎●临床表现●发热、咳嗽、痰中带血●成虫引起的损害●一般无明显致病作用●病变●静脉内膜炎及静脉周围炎、贫血、肝脾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脓肿●机制●机械性损伤及毒性作用●血红素样色素沉积●成虫吞噬RBC→血红蛋白被珠蛋白酶(虫体内)降解→形成血红素样色素(血吸虫色素)→被肝、脾、肠等增生的巨噬细胞吞噬后沉积在局部组织内●虫卵引起的损害●引起机体损伤最重要的因素●病变部位●乙状结肠、直肠、肝脏●机制●未成熟虫卵:病变轻微●成熟虫卵:毛蚴分泌SEA →●细胞免疫→肉芽肿●体液免疫→抗原抗体复合物●急性虫卵结节●肉眼观:灰黄色,粟粒至黄豆大小结节●镜下观:嗜酸性脓肿●成熟虫卵●虫卵周围:红染的放射状火焰样物质(Ag-Ad) -Hoeppli现象●外周:坏死组织、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聚集、Charcot-Leyden结晶●慢性虫卵结节●急性虫卵结节经10天后形成假结核结节●假结核结节●中央:卵内毛蚴死亡,虫卵及坏死物质被清除、吸收或钙化●周围:上皮样细胞|异物多核巨细胞●结局:结节纤维化和玻变,但卵壳碎片或钙化的死卵长期存留。
传染病分类(最新版)

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中国目前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3类,其中甲类2种、乙类28种,丙类11种,共41种。
一、甲类1、鼠疫鼠疫(plague)是鼠疫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多借由鼠蚤传播。
鼠疫存在于疫源地的野生啮齿动物中,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
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三次大流行,自1992年全世界报告发生人间鼠疫的国家有巴西、中国、马达加斯加、蒙古、缅甸、秘鲁、美国、越南及扎伊尔共9个国家,发病总数共1582例,病人大多集中在非洲。
2、霍乱霍乱是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由O1血清群和O139 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
19 世纪初至今已引起7次世界性大流行。
近些年来,全球霍乱,尤其是在非洲、南美洲和亚洲,流行更趋严峻。
二、乙类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以下简称新冠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新冠病毒属β属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性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
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国内外流行优势毒株,其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致病力减弱,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2、猴痘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
其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病死率为1%-10%,2022年1月以来,全球共有111个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报告了超过8.7万例猴痘病例,死亡病例达到140例。
2022年7月23日WHO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3年5月12日WHO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04
常见血液及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
01
02
03
传播途径
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 传播。
症状表现
持续发热、盗汗、虚弱、 淋巴结肿大等。
预防措施
避免不洁性行为、正确使 用安全套、不共用注射器 等。
梅毒
传播途径
01
性接触、母婴传播。
症状表现
02
硬下疳、皮疹、骨关节病变等。
预防措施
03
避免不洁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等。
水痘
01
病原体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02
03
04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症状
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皮肤 出现水疱等
预防
接种疫苗、控制传染源、切断 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
风疹
01
病原体:风疹病毒
02
传肿大 、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等
04
预防:接种疫苗、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 途径、提高人群免疫力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传染病概述 •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 常见消化道传染病 • 常见血液及性传播疾病 • 儿童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 学校和社区中传染病的防控策略
01
传染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 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 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接种相关疫苗。
幼儿急疹
病原体
人类疱疹病毒6型。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 的物品传播。
症状
高热、皮疹,可伴有轻度咳嗽、流涕 、腹泻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考纲」
1.结核病:(1)基本病理变化;(2)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变化和结局;(3)继发性肺结
核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2.细菌性痢疾:(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
3.伤寒:(1)肠道病变;(2)临床病理联系。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
5.流行性乙型脑炎:(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
6.血吸虫病:(1)基本病理变化;(2)肝、肠的病理变化及后果。
「考点」
1.结核结节是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由干酪样坏死类上皮细胞、郎格罕巨噬细胞、淋巴
细胞及少量成纤维细胞构成。
2.原发综合征病变及各型肺结核的病变特点。
3.原发性肺结核病与继发性肺结核病有何不同。
4.细菌性痢疾、伤寒、肠结核在发病部位形态学特征及预后有何异同。
5.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病因、发病部位,病理变化有何区别。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为化脓性炎,乙型脑炎为变质性炎。
「试题」
1.在结核病发生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是
A.感染的细菌数量大
B.机体与结核病患者接触
C.机体对结核菌缺乏免疫力或处于过敏状态
D.细菌毒力强
E.病人年龄小
答案:C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病变部位在
A.大脑皮质
B.丘脑及基底节
C.硬脑膜
D.蛛网膜下腔
E.脑室内
答案:C
3.结核结节中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成分是
A.郎格罕巨细胞和淋巴细胞
B.郎格罕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C.淋巴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D.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巨细胞
E.异物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
答案:B
4.结核病的细胞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为
A.T细胞
B.B细胞
C.NK细胞
D.巨噬细胞
E.嗜中性粒细胞
答案:A
5.下列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B.血管套形成
C.软化灶
D.蛛网膜下腔有脓性渗出物
E.胶质细胞增生
答案:D
6.血吸虫虫卵引起的病变主要发生在
A.大肠壁和肝脏
B.肠系膜静脉
C.门静脉
D.肺和肠
E.肝和脾
答案:A
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时的脓液主要聚集于
A.软脑膜与脑皮质之间的腔隙
B.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腔隙
C.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的腔隙
D.蛛网膜本身的疏松纤维组织间
E.软脑膜本身的疏松纤维组织间
答案:B
8.细菌性痢疾肠道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在
A.升结肠
D.横结肠
C.降结肠
D.乙状结肠
E.乙状结肠和直肠
答案:E
9.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具有的改变是
A.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和血管套形成
B.筛网状软化灶和脑水肿
C.蛛网膜下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渗出
D.胶质结节形成
E.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出现噬神经细胞和卫星现象
答案:C
10.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常常是肺结核经哪种途径播散的结果
A.淋巴道
B.血道
C.支气管
D.潜伏的病菌重新繁殖
E.沿组织间隙蔓延
答案:B
11.肠结核溃疡的肉眼形态是
A.椭圆形,溃疡的长轴与肠的长长轴平行
B.口小底大烧瓶状
C.不规则地图状
D.呈带状,其长径与肠长轴垂直
E.火山喷口状
答案:D
(12~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变质性炎
B.浆液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化脓性炎
E.增生性炎
1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变性质为
答案:D
1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性质为
答案:A
(14~15题井用备选答案)
A.溃疡呈环形与肠的长轴垂直
B.溃疡呈长椭圆形与肠的长轴平行
C.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D.溃疡边缘呈堤状隆起
E.溃疡表浅呈地图状
14.肠伤寒的肠溃疡特征
答案:B
15.细菌性痢疾的肠溃疡特征
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