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旅游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与旅游英语翻译技巧阐释

跨文化意识与旅游英语翻译技巧阐释一、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个体对自己所属文化和他者文化的意识和认知。
在旅游中,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和不同文化的交流,如何提高跨文化意识成为了一个问题。
旅行者应当尊重和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社会风俗等,适应环境,尊重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实际交流中,游客应当有意识地尊重对方,虽然他们可能持有不同的观念和价值观,但这并不是是非曲直的问题,只有在对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内,游客们才有可能获得友好相待。
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也是增进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学习当地的语言或者至少学会一些简单的问候语和礼仪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旅游英语翻译技巧1. 熟练掌握常见语句在旅游中,游客们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询问路线、购物、餐饮等。
熟练掌握常见的英语语句是十分重要的。
比如问路时可能用到的句子有:“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nearest subway station?”(不好意思,请问怎么去最近的地铁站?)而在购物时可能要用到的句子有:“How much does this cost?”(这个多少钱?)故此旅游者必须在日常英语句子中选择最有用的句子并且进行日常练习。
2. 学会运用简单的短语在旅游中,由于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学习一些简单短语是帮助游客快速有效地进行交流的关键。
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情况,学习一些简单的短语,比如问候语、表达感谢、请求帮助、询问时钟或者地址等等,使得在不同情境下能够方便地进行交流。
3. 注意语速和语音语调在旅游英语翻译中,语速和语音语调都是非常重要的。
游客应当注意自己的语速,尽量放慢语速,使得对方能够更加清晰地听懂自己的话。
语音语调也是值得注意的一点。
游客需要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因为在跨文化交流中,准确的语音语调可以使得交流更加顺畅。
4. 使用辅助工具在旅游中,为了更好地进行英语翻译,游客还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比如翻译软件、语音识别软件等等。
旅游景点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旅游景点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跨文化交流和旅游活动也变得日益频繁。
在旅游景点中,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要准确传达信息,更要体现出跨文化意识,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本文将通过分析旅游景点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探讨如何在翻译工作中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性。
在旅游景点翻译中,跨文化意识首先体现在语言选词上。
不同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和华夏风情,同一景点的介绍可能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有着别具一格的描述。
中国的故宫和日本的京都御所皆为古代帝王居住之地,但由于两国文化差异,对待这两个地方的翻译也会有所不同。
一个足够有经验的翻译人员应该在翻译时候辨别何为翻译准确性何为翻译流畅性,遵循目的语言的文化习惯和表达方式,同时也不失去原文的文化魅力和特色,从而更好地向外国游客介绍当地的景点。
在旅游景点翻译中应当注重历史和文化的介绍。
在向外国游客介绍景点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向他们传授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知识,以便他们对此地的认知有一个更加贴切的了解。
在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的长城时,应当不仅要介绍它的建造和功能等历史知识,还应当注重传递中国人对长城的热爱和情感,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外国游客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跨文化意识在翻译中还应当注重尊重和尊重当地文化习俗。
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各有不同,翻译人员在向外国游客介绍景点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尊重和维护当地文化习俗,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引发不必要的误解或冲突。
在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时,应当注重尊重他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游客的不适。
跨文化意识还应当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文化的交流和互动。
在向外国游客介绍景点的过程中,翻译人员应当注重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引导游客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以便他们更好地体验当地的文化氛围。
在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时,应当鼓励他们亲自动手体验和参与,这样可以更好地增进他们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跨文化意识与旅游英语翻译技巧阐释

跨文化意识与旅游英语翻译技巧阐释跨文化意识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在旅游行业尤其重要。
当我们面对不同文化的人们时,需要遵循不同的文化规则和礼仪,以免犯错或冒犯他人,同时也需要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特点。
而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时,更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和翻译技巧。
跨文化意识是指一种敏感、认识和适应不同文化差异的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对于不同文化的人们、事物、文化符号和习俗的理解和尊重。
在旅游行业中,如果我们没有跨文化意识,很容易就会犯错或冒犯他人,因为不同的文化对于礼仪、表达方式、态度、信仰等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标准。
例如,有些国家的人们对于身体接触的要求比较严格,不喜欢和陌生人握手或拥抱;有些国家的人们对于时间的概念和安排比较灵活,对于迟到或提前到达不太在意。
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时,更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和翻译技巧。
因为旅游英语翻译需要涉及到不同文化的人们的需求和背景,如果我们不了解各种文化的差异和特点,就很难准确地翻译和表达。
以下是一些旅游英语翻译的技巧和方法:1. 语言翻译:旅游英语翻译首先需要准确地翻译语言,包括词汇、语法、语调、口音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同一词汇在不同国家的英语中可能有不同的意思,例如“晚餐”在美国通常指晚上吃的正餐,而在英国则是指下午茶之后的餐点。
2. 文化适应:旅游英语翻译需要适应不同文化的习俗和礼仪,以便更好地与当地人沟通和交流。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文化之间,可能会存在一些敏感的话题,例如宗教、政治、种族、性别等,需要遵守当地的规定和法律。
总之,旅游英语翻译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和专业翻译技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习俗,享受愉悦的旅游体验。
关于跨文化意识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

关于跨文化意识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研究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旅游业迅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跨文化交流的机会。
对于旅游从业人员来说,能够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和翻译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是在旅游英语翻译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
本文旨在探讨跨文化意识对旅游英语翻译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建议。
一、跨文化意识的概念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中,借助于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进而能够适应和应对其中所蕴含的相应行为方式、价值观念、认知模式等的能力。
在旅游英语翻译中,跨文化意识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游客的需求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准确地进行翻译。
二、跨文化意识对旅游英语翻译的影响1. 理解文化隐喻不同的文化中都存在一些隐喻的表达方式,而这些隐喻对于准确理解文化的本质至关重要。
有些隐喻在不同文化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因此翻译人员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以便能够准确理解和转译这些隐喻。
2. 避免文化误解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很容易产生文化误解。
在旅游英语翻译中,翻译人员需要通过跨文化意识避免产生这种误解,以免给游客带来不便或困扰。
3. 考虑文化因素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时,需要考虑到目标文化的特点和习俗。
某些文化可能对礼貌用语有特殊要求,翻译人员需要注意这些差异并适应目标文化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和建议1. 研究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翻译人员应该对目标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包括习俗、礼仪、风俗等方面的知识。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与培训课程以及与该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来获取这些知识。
2. 观察和比较不同文化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提高跨文化意识。
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入手,比如饮食习惯、衣着打扮、社交礼仪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
3. 跟随经验丰富的翻译人员学习与经验丰富的翻译人员合作或跟随他们学习,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跨文化交流的挑战。
4. 利用技术手段提高翻译效率现代技术手段如机器翻译、云翻译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翻译效率,但仍需要人工的修正和调整。
跨文化意识与旅游英语翻译技巧阐释

跨文化意识与旅游英语翻译技巧阐释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流和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跨文化交流和旅游中,语言翻译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特别是对于英语,作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其在旅游领域中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
针对跨文化意识与旅游英语翻译技巧,有必要进行深入的阐释和探讨。
我们需要了解跨文化意识在旅游英语翻译中的重要性。
跨文化意识是指人们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对自己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理解、尊重和适应能力。
在旅游英语翻译中,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跨文化意识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目标语言的文化内涵。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人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因此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时,翻译者需要有意识地关注目标语言的文化特点,以便更准确地传达原始语言中的意思和情感。
在某些国家,礼貌用语和称呼方式可能会与英语中的习惯有所不同,翻译者需要了解并适当调整,以避免产生误解。
跨文化意识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应对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在旅游英语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可能会面对一些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才存在的词汇、习惯或风俗,这就需要翻译者有足够的跨文化意识,去理解并恰当地表达这些内容。
在某些国家,对待长辈或上级的称呼可能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分,翻译者需要在翻译中保持这种等级差异,以尊重当地的文化习惯。
跨文化意识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
在旅游英语翻译中,由于文化差异,很容易发生因语言表达不当而引起的误解或冲突。
而跨文化意识可以帮助翻译者从文化的角度去审视翻译内容,从而避免因文化因素而产生的误解或冲突。
在进行问询时,可能会碰到某些敏感话题或触碰到当地的禁忌,翻译者需要有足够的跨文化意识,去审慎处理这些内容,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困扰。
除了跨文化意识,旅游英语翻译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旅游英语翻译中,正确的翻译技巧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传达原始语言中的意思和情感,从而实现准确和流畅的沟通。
以下是一些旅游英语翻译技巧的阐释:要注重原意的传达。
旅游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IN TRANSLATING TOURIST MATERIALS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Abstract:Translating is a cross-cultural activity and the translator is the medium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arget readers and the author.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quires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and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with the translating of tourist materials. With the booming of tourism, tourist transla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China, but most English versions of tourist materials are poorly done, for there exists lots of unique items that have never been described before in English. To deal with these cultural items properly, translation theorists provide some strategies that are different superficially but similar essentially. The similarity lies in the full and correct transmission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The author, by synthesizing the conception of culture and introducing the conception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its necessity in translating tourist materials, holds the cultural items are translatable through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literal translation, transliteration, transliteration plus explanation, transliteration plus literal translation, cultural analogy, and paraphrase.Key Words:cross-cultural awareness; tourist materials; translating strategie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旅游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摘要: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而译者则是译文读者与原文作者进行沟通的桥梁。
旅游景点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探析

旅游景点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探析随着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旅游业的发展势头也是蒸蒸日上,中国更是在这之中深受欢迎的目标旅游地区。
而旅游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旅游景点英语的翻译它不单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内涵的传递。
因此,在旅游英语的翻译过程中,跨文化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其目的不但要传播与景点相关信息,还要吸引外国游客的注意力,进一步引起旅游者对旅游景点的文化、人文、自然景观等产生强烈兴趣。
为此,我们有必要在旅游景点英语翻译时渗透、融入、运用、强化跨文化意识,为国外游客提供关于旅游景点的准确而又具有丰富内涵的信息,尽量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
一、跨文化含义跨文化是指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
它是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一般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对那些被认作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知;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显着的文化特征的认知;三是通过理性分析从而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
第四个层次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参与者具备“移情”和“文化融入”的能力。
目前在旅游景点的翻译中就是跨文化的体现。
文化与语言是两个重合的圈子,语言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塑造,也是文化领域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地域,民族的人们都有着自己特点鲜明的文化,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也会给各自的语言打下特有的烙印,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化映射。
二、旅游景点名称的功能景点名称是一个旅游景点的标志,与一般的地名相比,它不单告诉旅游者景点叫什么,它更重要的是向游客传递了它是什么与它有什么,所以归纳下来,景点名称具有信息与文化功能。
当前时代来说旅游的魅力已不单是游山玩水,更重要的是感受旅游景点当地的文化内涵,了解旅游景点与自己生活的地区相异甚至是截然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
由于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内涵的国度,所以基本每一个旅游景点都被内化成为当地的文化载体,鲜明地体现了当地的民俗与文化习惯,而这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跨文化意识与旅游英语翻译技巧阐释

跨文化意识与旅游英语翻译技巧阐释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
旅游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而旅游英语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旅游英语翻译中,要想准确传达信息,除了熟练掌握语言技巧外,还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
本文将从跨文化意识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旅游英语翻译技巧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指的是人们在跨越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动时所具备的意识和能力。
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可能会产生误解、冲突甚至阻碍交流。
而具备跨文化意识的人,则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和价值观,减少文化冲突,提升沟通的有效性。
跨文化意识对于旅游英语翻译来说尤为重要。
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活动,人们往往会前往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风土人情。
而作为旅游英语翻译者,要想准确地传达信息,就需要了解不同文化在语言、习俗、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以便在翻译中进行合理的调整和适应。
我们来谈谈旅游英语翻译技巧。
在跨文化翻译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来应对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首先是要注意语言的使用。
不同文化之间有着不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要准确把握不同文化对于语言的使用习惯,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其次是要注意文化背景。
不同文化的习俗和价值观存在差异,我们在翻译中要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避免误传信息或冒犯他人。
还要注意上下文的理解。
有些词语和表达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含义,我们需要从上下文中推断和理解其具体意义,以便准确表达。
我们来总结一下跨文化意识与旅游英语翻译技巧的重要性。
跨文化意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和价值观,减少在跨文化交流中可能产生的误解和冲突。
而旅游英语翻译技巧则能够帮助我们准确传达信息,避免在翻译过程中产生歧义和误解。
跨文化意识与旅游英语翻译技巧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具备了跨文化意识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运用翻译技巧,实现准确传达信息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旅游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论文关键词:旅游翻译跨文化意识文化信息
论文摘要:本文以旅游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为出发点,通过具体实例,从旅游翻译所涉及的地名、景点名称、历史人物名字、诗词、楹联的翻译以及语用意义、文化信息处理等几方面阐述了跨文化意识在旅游翻译中的重要性,提出了跨文化意识是旅游翻译圆满完成文化传播重任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这一观点。
旅游翻译是为旅游活动、旅游专业和行业所进行的翻译实践活动,属于专业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
由于旅游翻译是在各种文化的差异中,甚至是在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碰撞中进行的,所以,同其他类型的翻译相比,它在跨文化交际这一特点上表现得就更为直接、更为突出、更为典型又更为全面。
跨文化意识进而也自然成为旅游翻译圆满完成文化传播重任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
一、地名、景点名称的翻译与跨文化意识
地名、景点名称等专有名词的翻译方法大致可分为音译、直译、意译、意译加音译、直译加音译、意译加注等,但在何种情况下采用何种译法就需要译者具备敏锐的跨文化意识。
地名的翻译多采用音译法,如
Beijing , Shanghai , NewYork,London等。
当然除此之外,在含有表示地理类别的普通名词的地名中.普通名词通常译音.如the Gulf ofMexico(墨西哥湾),the Philippine Islands(菲律宾群岛),Liaoning Province(辽宁省),the city of Shenyang(沈阳市)等。
拼音是一种语音符号,语音符号与人类交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因为人类交际其实就是一个以获得目的为意义的从编码到译码的心理活动过程,该过程的基础就是首先必须有一套约定俗成的交际规范或符号译码。
不规范或错误的汉语拼写就相当于错误的符号译码,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诸多困难。
景点名称的翻译主要偏重文化内涵的理解,音译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音译过来的东西往往无法从字面上看出其内涵,有时会使译文读者产生文化隔膜,给理解造成困难。
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态度,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如此时还单纯地采用音译而忽略“意”,则无法成功地跨文化交际。
因此,采取保留原文形象及其内涵的译法成为了重中之重。
如苏州着名园林“拙政园’,译为Garden of Humble Administrator就要比Zhuozheng Garden要好得多,因为“拙政园”是明朝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后在元大宏寺遗址所建造的别墅,并借用近代潘岳《闲居赋》中“拙者之为政也”为园名。
如果是导游口译的话,还可以解释其历史背景,使旅游者不仅被美丽的景色所吸引,而且沉浸在深远的历史情思之中,进而充分保留原文文化及历史内涵。
二、历史人物名字的翻译与跨文化意识
几乎所有人名的翻译都趋同于地名译法、音译。
例如:Marx(马克思),Clinton(克林顿),Lu Xun(鲁迅)等,但也有些人名若按照现在的规定是不合规范的,但由于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人们己经习以为常,若突然改变,可能
会引起混乱,这时最好保留原译名。
如Bernard Shaw译成肖伯纳而不是“伯纳肖”,Shelley译为雪莱(特指英国诗人)而不是“谢莉”。
同样,中国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被译为Confucius而非Kongzi,孙中山被译为Sun Yat-Sen(由孙逸仙音译而来)而非Sun Zhongshan.
对于人的称呼除了名字之外,外号也是其一,由于人的外号往往准确生动地体现了人的某一特征,如果音译其内涵则无法被人了解,也就称不上是外号了,因此,外号一般意译。
例如,Iron Lady(铁娘子,指撒切尔夫人),Cinderella(灰姑娘),Li Kui the Black Whirlwind(黑旋风李遴)等。
语言既是文化载体,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作用下必然会产生附加在词汇本身概念之上的不同的联想意义。
不了解这种联想意义的差别,就不能完全接受一个词所承载的全部语言信息量,这也是跨文化意识在旅游翻译中的一个重要体现。
三、语用意义与跨文化意识
由于语用失误是导致使用英语的中国人跨文化交际故障的一个重要根源,因此译者应对语用意义予以高度重视。
如中文中的“芙蓉”既可指“木芙蓉”,亦可指“水芙蓉”(《应用汉语词典》,2000:374),但是只可在指示意义、认知意义、概念意义上相提并论,因为仅译成英语中的"lotus”后,便出现了交际故障。
"lotus”仅指“水芙蓉”,不包括cotton rose木芙蓉)。
前者即“荷花”,属睡莲科,莲属,后者属锦葵科,木模属。
两者的学名分别为Helumbonucifera和Hibiscus mutabilis(余树勋、吴应样,1995:159/336),英语中尚未有“wood lotus”和“water lotus”这样的表达法。
可见中英文理解上都存在语用语言失误。
比如,毛泽东诗句“芙蓉国里尽朝魂晖”中的“芙蓉”应为“木芙蓉”(《唐诗鉴赏辞典》,1983:1381)。
然而,的确有将其译成"lotus”水芙蓉的(黄龙,1993:96)。
四、诗词、楹联翻译与跨文化意识
导游词中常引用各种类型的古诗词,所以翻译古诗词是导游翻译的又一大特点,也是一大难点。
导游词中所引用的诗词,主要是供导游员在给旅游者介绍景点时用的。
要求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能较好地将旅游者带人特有的“译境”。
译诗犹如写诗,是艺术的再创造。
而古诗词用语多较精炼,且寓意深刻,这就要求译者具备很高的跨文化翻译素质。
例如,宋朝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中,“六月”指的是夏历六月,不能直接译成“June"或者“sixth month";其次,诗开头的两字“毕竟”主要是为了借助它强调“风光不与四时同”的特定地点与时间。
所以,为了使外国游客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如下翻译较为恰
当:"After all it’s the West Lake in summer hot.Displayingsce nes no other seasons have got.”进而很好地将诗中寓意传达给读者。
贴于或刻写在景点楹柱上的对联也被习惯称为楹联。
楹联作为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充分地传递了中国特有的文化。
景点的讲解若与楹联的译介相结合不仅会宣扬中国文化,使两者相得益彰,还会使导游服务平添佳趣。
楹联的译介跟古诗词的翻译一样,也是导游翻译的跨文化交际之难点。
有人把
楹联称为张贴的诗。
但它又不同于诗,它较诗更精练,句式更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
楹联的成功译介取决于对文化内涵的了解、翻译策略的选择、顺畅通达的文字及背景故事的结合。
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
五、文化信息处理与跨文化意识
导游翻译属信息文本翻译,所以翻译时“要重达,便是漏译一两句也无关宏旨”。
当然,我们还须看到问题的另一面,不少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信息都应尽可能通过翻译传递给海外旅游者。
在此方面,导游翻译要比其他翻译形式更具灵活性和可行性。
例如,作为中国常见的植物,“雨后春笋”被汉文化的大众普遍理解为“欣欣向荣、大片出现”的象征,而英国环境中缺乏“竹笋”这一实物,因此如果照实翻译成babmoo shoots after springrain,难以让外国游客产生同等感受。
所以可以翻译成
mushroom after spring rain“雨后蘑菇”),因为“雨后蘑菇”是国外常见的现象,能够使他们领会到源语的含义。
此外,导游翻译还应经常琢磨如何创造新词,提供更多有趣的背景故事。
如在介绍“女儿红”(Daughter’swine).“状元红”(Scholar’s wine)时除了概括性的介绍其为绍兴酒外,还可以介绍两个名字所蕴涵的风土人情、民俗故事。
在参观苏州寒山寺时,可以介绍其名字的来历等。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间的时空关系也逐渐被打破,而旅游资料翻译恰好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因为存在文化差异问题,因此为了既忠实原文,又增加外国游客兴趣,就需要译者合理地运用跨文化意识进行有效翻译,从而弥补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