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生产工艺简介

合集下载

PVC生产工艺详细介绍

PVC生产工艺详细介绍

PVC生产工艺详细介绍PVC,全名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是一种重要的塑料材料,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PVC的生产工艺。

原料准备PVC的主要原料是乙烯和氯气。

乙烯是一种石化产品,常用作塑料的基础单体。

氯气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广泛用于工业生产。

在生产PVC之前,需要将乙烯和氯气进行准备,并确保它们的纯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聚合反应PVC的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自由基聚合反应。

在聚合反应中,乙烯和氯气会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形成聚合物链。

这个过程通常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以便促使聚合反应的进行。

稳定剂添加由于PVC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降解,稳定剂的添加是必不可少的。

稳定剂可以有效防止PVC的降解和老化,提高其使用寿命。

常用的稳定剂包括有机锡化合物、有机锌化合物等。

塑化剂和助剂为了使PVC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柔韧性,通常会向其添加一定量的塑化剂和助剂。

塑化剂可以提高PVC的延展性和可加工性,使其更容易成型。

助剂则可以改善PVC的物理性能,例如增强其耐候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加工和成型经过以上步骤,PVC已经形成了可供加工和成型的混合物。

根据需求,可以采用挤出、注塑、吹膜等不同的加工方式,将PVC变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为了确保PVC产品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拉伸强度测试、耐候性测试、熔融指数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PVC产品的物理性能、耐久性和加工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以上是PVC生产的详细介绍。

PVC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但需要严格控制原料质量和加工参数,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品质。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常见的合成塑料,主要用于制造管道、电线、地板、包装材料等。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聚氯乙烯生产工艺:
1. 聚合反应:将氯乙烯(C2H3Cl)与过氧化氢(H2O2)等引发剂一起加入聚合釜中,进行聚合反应。

反应生成的聚氯乙烯分子形成高分子量的链状结构。

2. 催化氯化:将聚合得到的聚氯乙烯颗粒与氯气(Cl2)反应,进行催化氯化反应。

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了增加聚氯乙烯的氯含量,提高其耐候性和抗老化性能。

3. 粉碎:将催化氯化反应得到的固体聚氯乙烯块状物粉碎成粉末状,以便后续的加工处理。

4. 塑化剂添加:将聚氯乙烯粉末与塑化剂(如邻苯二甲酸
二丁酯)混合,加入混炼机进行塑化。

塑化的目的是使聚
氯乙烯粉末变得可塑性,便于成型加工。

5. 成型加工:将塑化后的聚氯乙烯料料送入模具中,经过
压制、挤出、注塑等加工工艺,制成所需的聚氯乙烯制品。

以上是一种简化的聚氯乙烯生产工艺,实际生产中还会包
括其他步骤和辅助设备。

不同的工艺会根据产品的不同要
求和生产规模而有所调整。

PVC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PVC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PVC生产工艺流程简介介绍了氯碱和树脂的关键生产步骤和设备。

PVC生产工艺一、氯碱系统生产工艺1、电解装置(1)一次盐水工序原盐由装载机送入化盐桶,盐自上而下入桶,来自电解的淡盐水、板框压滤机的滤液、氢处理含碱废水、再生系统废水以及固碱蒸发冷凝水等杂水,均进入化盐水贮槽。

为了避免盐水中硫酸根积累超标,淡盐水进化盐水贮槽之前先分流一部分约30%流量经膜过滤,除掉硫酸根澄清后的淡盐水再进入化盐水贮槽。

上述各部分水在贮槽中混合后,经泵输送至化盐水槽溶解原盐后得到饱和粗盐水。

粗盐水流入前反应槽之前于前折流槽内按工艺要求,加入精制剂32%氢氧化钠溶液,在前反应槽内粗盐水中的镁离子与精制剂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

用加压泵将前反应槽内的粗盐水送至气水混合器中与空气混合,进入加压溶气罐溶气,再进入预处理器,并在预处理器进口加1%FeCl3溶液。

经过预处理的盐水进入后反应槽,同时加入20%碳酸钠溶液,盐水中的钙离子与碳酸钠反应形成碳酸钙作为膜过滤器的助滤剂,充分反应后的盐水自流进入中间槽,并由过滤器给料泵送入过滤器过滤。

过滤后盐水加入5%亚硫酸钠溶液除去盐水中游离氯后进入一次精制盐水贮槽,用泵送至二次盐精制工序。

进入二次盐水工序的一次盐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含量≤10wtppm。

预处理器及过滤器的滤渣则排入盐泥池。

盐泥池中的盐泥经盐泥泵打出,送至板框压滤机压滤。

盐泥经压滤洗涤除水并经压缩空气吹干为含液率约40%wt的滤饼,滤饼送园区固体废物填埋场,过滤盐水回用。

膜运行一定时间后,为了保持较高的过滤能力和较低的过滤压力,须用15%盐酸进行化学再生。

(2)二次盐水精制工序过滤之后的盐水进入过滤盐水储槽,用过滤盐水泵送至离子交换树脂塔,离子交换树脂塔共有3台,塔内装有螯合树脂,正常时2台串联运行,1台再生,运行中2台离子交换树脂塔的第1台负责操作除去盐水中所含微量多价阳离子,第2台仅起保护作用,通过离子交换,使盐水中含有的微量Ca2+、Mg2+等多价离子含量达到规定值:≤20wtppm。

pvc的主要生产工艺

pvc的主要生产工艺

pvc的主要生产工艺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合成塑料,广泛用于制造管材、电线电缆、地板、打印纸等各种产品。

PVC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聚合、表面处理、挤出、注塑和模压等步骤。

首先,聚合是PVC生产的第一步。

聚合是将乙烯与氯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PVC的聚合物。

这一步骤通常使用容量较大的反应釜进行,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产生高质量的PVC。

第二,表面处理是为了净化聚合后的PVC料块表面,使其更容易进行后续的加工。

通常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对PVC料块进行清洗、切割和去除杂质等处理,从而得到适合后续操作的PVC料块。

第三,挤出是PVC生产的关键步骤之一。

挤出是将表面处理后的PVC料块加热到熔融状态,然后通过挤出机将其挤出成型,形成所需的管材或型材。

挤出机的挤出头具有特定的形状和结构,能够使熔融态的PVC通过模具,加压并形成所需的截面形状。

第四,注塑是将PVC料块熔融并注入模具中,形成所需的产品形状。

注塑通常用于制造PVC制品,如电线电缆插头、开关、打印纸等。

注塑过程中需要掌握好熔化温度和注射速度等参数,以保证产品质量。

最后,模压是一种将PVC加热到熔融状态并注入模具中的方法,用于制造复杂形状的PVC制品。

模压可以制造出各种类型的PVC制品,如地板砖、垫片、密封圈等。

与注塑相比,模压通常需要更高的温度和压力。

总的来说,PVC的主要生产工艺包括聚合、表面处理、挤出、注塑和模压等步骤。

这些步骤需要掌握合适的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参数,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PVC制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PVC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简介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简介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简介PVC树脂是氯乙烯单体经聚合制得的一类热塑性高分子聚合物,分子式为:[ CH2—CHCl ]n,其中n表示聚合度,一般n=590~1500。

一、氯乙烯单体的制备工业上制备氯乙烯的方法主要有:乙炔法、联合法、乙烯氧氯化法、乙烯平衡氧氯化法等。

1、乙炔法:乙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烯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方法,乙炔可由电石(碳化钙)与水作用制得。

此法能耗大,目前用此法生产氯乙烯制造PVC树脂主要集中在我国,占我国PVC树脂总量的一半以上。

2、联合法:由石油裂解制得的乙烯经氯化后生成二氯乙烷,然后在加压条件下将其加热裂解,脱去氯化氢后得到氯乙烯,副产品氯化氢再与乙炔反应又制得氯乙烯。

3、乙烯氧氯化法:使用乙烯、氯化氢和氧气反应得到二氯乙烷和水,二氯乙烷再经裂解,生成氯乙烯。

副产的氯化氢在回收到氧氯化工段,继续反应。

4、乙烯平衡氧氯化法:是将直接氯化和氧氯化工艺相结合。

乙烯与氯反应生成二氯乙烷,二氯乙烷裂解产生氯乙烯和氯化氢。

氯化氢与乙烯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氯乙烷,二氯乙烷裂解再产生氯乙烯和氯化氢。

氯化氢回收后,继续参与氧氯化反应。

进入90年代以后,国外先后开发了一些生产氯乙烯单体的新工艺。

例如开发出不产生水的直接氯化/氯化氢氧化工艺;使用最便宜的乙烷作原料,直接氧氯化生产氯乙烯单体的技术;二氯乙烷/纯碱工艺生产氯乙烯单体的新技术路线等。

二、氯乙烯的聚合在工业化生产氯乙烯均聚物时,根据树脂应用领域,一般采用5种方法生产,即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微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1、本体聚合:一般采用“两段本体聚合法”,第一段称为预聚合,采用高效引发剂,在62~75℃温度下,强烈搅拌,使氯乙烯聚合的转化率为8%时,输送到另一台聚合釜中,再加入含有低效引发剂的等量新单体,在约60℃温度下,慢速搅拌,继续聚合至转化率达80%时,停止反应。

本体聚合氯乙烯单体中不加任何介质,只有引发剂。

因此,此法生产的PVC树脂纯度较高,质量较优,其构型规整,孔隙率高而均匀,粒度均一。

pvc生产工艺

pvc生产工艺

pvc生产工艺PVC(聚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塑料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医疗、汽车等领域。

PVC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原料准备、聚合、挤出、成型和后处理。

首先,原料准备是PVC生产工艺的重要一步。

主要原料包括乙烯、氯乙烯和添加剂。

乙烯和氯乙烯是通过石油炼制或脱氯制备得到的。

添加剂包括稳定剂、增塑剂和填料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检测和配比,确保其质量合格并满足特定要求。

接下来是聚合阶段。

聚合是将乙烯和氯乙烯通过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进行化学反应,形成聚合氯乙烯。

在聚合过程中,由于加入了稳定剂等添加剂,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和产物的性质,确保聚合物的质量。

然后是挤出过程。

挤出是将聚合氯乙烯均匀地压入挤出机中,通过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使其经过机械挤压形成柔软的塑料管。

挤出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挤出机的温度和压力来控制挤出速度和产品质量。

接下来是成型阶段。

在挤出机输出的PVC软管经过冷却后,可以采取不同的成型方式,例如卷绕或切割。

卷绕是将PVC软管通过卷绕装置卷绕成卷,方便储存和运输。

切割是将PVC软管按照需要的长度进行切割,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最后是后处理过程。

在成型后,PVC制品可能需要经过一些后处理工艺,以提高其性能和外观。

例如,可以进行表面处理,通过涂覆、印刷等方式,使PVC制品具有更好的外观。

此外,还可以进行硬化、热处理等工艺,以增强PVC制品的物理性能。

总而言之,PVC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原料准备、聚合、挤出、成型和后处理等多个环节。

通过科学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品质控制,可以生产出质量可靠的PVC制品。

作为一种重要的塑料材料,PVC的广泛应用为不同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pvc加工生产工艺

pvc加工生产工艺

pvc加工生产工艺
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具有重量轻、耐腐蚀、隔热、绝缘等优点,广泛用于建筑、电气、汽车等领域。

PVC加工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将PVC原料进行配方,根据不同需求添加不同
的添加剂,如稳定剂、增塑剂、着色剂等,以调整PVC材料
的性能和外观。

2. 熔融混合:将配好的PVC料粉和添加剂送入混合机进行熔
融混合。

在高温和高速搅拌的作用下,PVC料粉与添加剂充
分融化和混合,形成均匀的熔体。

3. 挤出成型:将熔融混合后的PVC熔体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

挤出机由进料区、螺杆和模头组成。

熔体经过进料区被螺杆推动向前,同时经由螺杆的搅拌和急冷模头的作用,在模具中不断冷却和固化,最终形成所需要的形状。

4. 切断成型:在挤出成型后,将PVC制品按照要求进行切割。

切割方法有手动切割、自动切割等多种方式,其中自动切割常用于大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5. 表面处理: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对PVC制品进行表面处理。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喷涂、印刷、贴膜等,以提高产品的装饰性和使用寿命。

6. 检测与包装:对加工好的PVC制品进行检测,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以保护产品的完整性和质量。

总结:PVC加工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熔融混合、挤
出成型、切断成型、表面处理、检测与包装等步骤。

通过科学合理的加工工艺,可以生产出符合要求的PVC制品,满足不
同领域的需求。

pvc制品的加工工艺、配方、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及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和解决方案

pvc制品的加工工艺、配方、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及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和解决方案

pvc制品的加工工艺、配方、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及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和解决方法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塑料制品。

下面是关于PVC制品的加工工艺、配方、工艺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和解决方法的详细介绍:1. 加工工艺:PVC制品的加工工艺包括挤出、注塑、压延、吹塑等。

不同的加工工艺会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挤出适用于制造管材、板材等连续型产品;注塑适用于制造各种形状的零件等。

2. 配方:PVC制品的配方是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设计的,主要包括PVC 树脂、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着色剂等成分的选择和比例控制。

合理的配方可以提高产品的物理性能、加工性能和耐候性能。

3. 工艺原理:PVC制品的加工过程中,主要通过加热、塑化和成型来实现。

首先将PVC树脂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软化和塑化,然后通过挤出、注塑等工艺将软化的PVC树脂成型成所需的形状。

4. 工艺流程:具体的工艺流程会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加工设备的特点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挤出工艺包括原料配料、混合、进料、塑化、挤出、冷却和切割等步骤;注塑工艺包括原料熔融、射出、冷却、开模和取出等步骤。

5. 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和解决方法:(1)原料质量:选用质量稳定的PVC树脂和辅助材料,并确保其符合产品要求。

(2)工艺参数:合理控制加热温度、挤出速度、注塑压力等参数,避免过热或过冷引起的质量问题。

(3)模具设计:合理设计模具结构,确保产品的形状和尺寸满足要求,并避免模具表面缺陷。

(4)操作技术:操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熟悉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能够及时处理工艺异常和故障。

(5)质量检测: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总结:PVC制品的加工工艺、配方、工艺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众多。

通过合理控制工艺参数、选用优质原料、优化模具设计、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和强化质量检测,可以有效提高PVC制品的质量,并满足不同产品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
62.5
35.5
58.5
40
1.02T
1T
0.57T
0.94T
0.64T
CaO + 3C CaC2+ CO↑
CaC2+2H2O Ca(OH)2+C2H2↑
2NaCl + 2H2O →2NaOH+Cl2↑+H2↑
Cl2 + H2 → 2HCl
C2H2 + HCl
C2H3Cl
电石法PVC型号表示就是SG加型号,如SG-5表示就是电石法5型树脂粉。 型号根据聚合度通常分为1、2、3、4、5、6、7、8、9、10几个等级。
国内常用就是3、5、7、8几个型号,乙烯法即s-1300、s-1000、s-800、s700,电石法即SG-3,SG-5,SG-7,SG-8
聚合度:结合成聚合物大分子的单体数目。 粘数(黏数):用来表示聚合物分子量大小。
CaO+2H2O→Ca(OH)2 CaS+2H2O→Ca(OH)2+H2S↑ CaP2+6H2O→3Ca(OH)2+2PH3↑ Ca3N2+6H2O→3Ca(OH)2+2NH3↑ Ca2Si+4H2O→2Ca(OH)2+SiH4↑ Ca3As2+6H2O→3Ca(OH)2+2AsH3↑
电石库 发生器
离子膜烧碱:离子膜交换膜法电解是用阳离子交换膜把电解槽 的阳极和阴极分开,进行盐水溶液电解制造氯气和烧碱的方法。 离子膜法电解制碱是世界上工业化生产烧碱当中最先进的工艺 方法,具有能耗低、三废污染少、成本低及操作管理方便等优 点。副产的氯气和氢气,可以合成盐酸,或深加工氯下游产品 如PVC、有机硅及甲烷氯化物等。
原盐的来源: ①用露天开采法或地下溶浸法开采岩盐。 ②由盐湖开采自沉积湖盐。 ③海水和盐湖水经盐田日晒制取海盐和湖盐。 ④用人工熬煮或真空蒸法从天然卤水中制取。
原盐分布:
世界上主要产盐国家: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加拿大、英国、 印度、法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等,也是世界上主要的产盐国。此外,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盐进口国和消费国,荷兰拥有规模庞大的跨国制 盐企业和先进的制盐技术。上述十二个国家,一并成为对世界制盐工 业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其中中国产盐量居世界首位。
电石生产
电石反应方程式: CaO + 3C
CaC2+ CO ↑+10800千卡
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 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电弧和电阻所产生的热量要把炉料加热至19002200℃,极为耗电。
物料衡算和消耗问题
CaC2------C2H2---------C2H3Cl----------1/2Cl2---------NaCl--------NaOH
PVC生产
转化 工艺原理 干燥的混合气进入转化器,在氯化汞触媒的存在下,氯化氢和乙炔反应
生成氯乙烯,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机理为: ·乙炔先与氯化汞加成形成氯乙烯氯汞
·此中间物不稳定遇氯化氢即分解生成氯乙烯
PVC生产
转化
转化器
转化来氯乙烯经加压至0.5~0.7MPa, 经冷凝液化形成液态粗VC,在经 精馏低塔和高塔分别分离除去低沸 物和高沸物后,获得纯度99.99%的 VCM,供聚合使用。
烧碱生产工艺
原盐 一次盐水 液化充装
二次盐水 电 解
32%烧碱
CL2
氯处理
H2
氢处理
蒸发
外销
二合一 HCl
三合一 高纯盐酸
生成48%烧碱
外销
烧碱生产
一次盐水: 将原盐溶解、精制处理,除掉大部分的SS、Ca2+、Mg2+等杂质,浓度 300-315g/L的盐水,供二次盐水工序使用。
主要设备



PE
CH2-COONa
R-N
+ M2+
CH2-COONa
螯合树脂塔
将pH值为8.5~9.5之间的过滤盐 水通过螯合树脂塔吸附盐水中的杂 质金属阳离子,制取合格的精制盐 水。通过螯合树脂塔的再生恢复树 脂的性能使树脂循环使用,保证盐 水质量合格。
R-N CH2-COO M + 2Na+ CH2-COO
烧碱生产
型号
平均聚合度 K值 粘数
SG-8
HS-700 650~740
55~59 73~86
SG-7
HS-800 741~845
60~62 87~95
SG-6
HS-900 846~980
63~65 96~106
SG-5
HS-1000 981~1135
66~68 107~118
SG-4
HS-1200 1136~1250
中国主要盐区分布:中国原盐资源丰富,有海盐、四川自贡的井盐, 青海茶卡的湖盐,贵州、云南的岩盐。其中,以海盐为大宗,占全国 总盐量的70%以上。,年产烧碱100万吨,PVC120万吨 。 其中宜化太平洋热电,折百碱产量10万吨/年,PVC12万吨/年、 宜化太平洋化工,折百碱产量10万吨/年,PVC12万吨/年、 内蒙宜化,折百碱产量25万吨/年,PVC30万吨/年、 青海宜化,折百碱产量25万吨/年,PVC30万吨/年、 新疆宜化,折百碱产量30万吨/年,PVC40万吨/年。
PVC生产工艺简介
主讲:郑向东 2015年12月
PVC的分类
聚氯乙烯简称PVC,是我国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广泛用于工 业、建筑、农业、日用生活、包装、电力、公用事业等领域。我国 是全球最大的PVC生产和消费国。
我国国内聚氯乙烯总产能的75%采用以煤化工为基础的电石法 装置。中国电石法聚氯乙烯装置的总能力已经占全球聚氯乙烯装置 总能力的25%甚至更高。
生产出合格的液碱和氢气,湿氯气和氢 气送氯处理岗位和氢处理岗位,阳极淡 盐水送淡盐水脱氯岗位,阴极产生的32% 碱液送蒸发岗位。
·阳极反应
ClOH-
2Cl--2e → Cl2 阳 副: 4OH--2e → O2 + 2H2O
极 6ClO-+3H2O-6e → 2ClO3-+4Cl-+6H++3/2O2
分组成 。溶解有引发剂的单体在强烈搅拌下,以小液滴状态悬浮分散于 水中进行聚合。 在机理上,PVC的聚合度仅仅取决于温度,因此温度的控制十分重要(±0.2℃), 一般采用夹套冷却的方式,同时引发体系有平缓的聚合速度,聚合釜有良 好的传热性能。
结构图
PVC生产
聚合
氯碱生产
聚合釜
目前最成熟,并且占主流的仍然是 70m3聚合釜,大型的105m3、108m3、 127m3(上海氯碱)和135m3(齐鲁 石化)等聚合釜型尚未占优势,主 要受工艺包、聚合釜制作和运输条 件 等 因 素 的 制 约 , 另 外 105m3 、 108m3和135m3等釜型在质量上也并 不占优势,市场认可度并不高, 127m3在产品质量上比较有优势。
国际市场上PVC的生产主要以乙烯法为主,而国内受富煤、 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限制,则主要以电石法为主。
前几年,由于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电石法PVC生产工艺得到 了飞速发展,到2008年低,电石法PVC产能约占我国PVC总产 能的70%以上。
PVC的型号
乙烯法PVC型号表示多为S、WS、QS、TG等打头,后面加聚合度表示, 如TG-800表示天津大沽生产的乙烯法7型的树脂粉;
二合一送来的氯化氢和乙炔送来的乙炔 按1:1.05~1.10的配比在混和器混合,经脱 水、预热后从上层进入转化器,在氯化 汞触媒的催化作用转化为氯乙烯。
精馏塔
PVC生产
聚合
工艺原理 聚合方法——悬浮聚合(80%的PVC采用悬浮聚合法,其他方法有本体聚合、乳
液聚合等) 单体以液滴状悬浮于水中的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引发剂、水和分散剂四组
电解: 主要设备及作用:电解槽单元槽示意图
单元槽
阴极镍网
阳极钛网
烧碱生产
电解: 主要设备及作用
阳极
阴极
单元槽
烧碱生产
电解:
H2
NaOH
(32wt%l)
阴 极

+ Cl2
将合格的二次精盐水送到电解槽进行电
解,阳极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氯气,阴极
H2 OHH2O
Cl2
ClNa+ H2O
NaCl
(190~220g/l)







: SS




SS
烧碱生产
二次盐水: 主要设备及作用
盐水碳素过滤器
将化盐岗位送来的一次盐水通过 碳素过滤器的过滤,将一次盐水中 的固体悬浮物含量降低到1ppm以下, 以除去盐水中的大部分固体颗粒, 同时调节盐水的pH值和温度,以保 证下一道工序螯合树脂塔的正常运 转。
烧碱生产
二次盐水: 主要设备及作用
H2+Cl2
2HCl↑+44.126J
石墨炉
二合一炉
特点:体积小,产能高,可副产蒸 汽。目前青海和内蒙宜化氯碱均采 用石墨炉。
PVC生产
乙炔制备
电石在发生器内与水发生反应生成 乙炔气,同时放出大量热。因工业电石不 纯,其中杂质与水能起反应,放出相应的 杂质气体:
主反应式如下:
CaC2+2H2O→Ca(OH)2+C2H2↑ 副反应式:
69~70 119~126
SG-3
HS-1300 1251~1370
71~73 127~135
电石法,乙烯法两种工艺对比图
石灰石 煤

电解
电石

C2H2
H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