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混凝土的制备研究
透水混凝土的做法

透水混凝土的做法
透水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其主要特点是可以让水通过混凝土表面渗透到地下水中,从而达到排水的目的。
透水混凝土在城市环境中广泛使用,可以被用来打造步道、人行道、广场、停车场和其他公共建筑。
透水混凝土的制作方法其实与普通混凝土制作方法相似。
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选材:透水混凝土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
普通混凝土一般选用的是粗细骨料、水泥和砂子等材料,而透水混凝土需要加入矿渣、沸石、陶土等物质,使混凝土微孔增多,从而实现透水目的。
2.混合:将砂子、水泥、骨料、矿渣等透水混合材料按比例混合,进行干湿混合,注意水量的控制,以保障透水水泥砂石等材料充分混合。
3.制备复合激凝剂:透水混凝土需要将普通混凝土的激凝剂进行分离制备,以充分获得透水混凝土所需的孔隙和微观结构,增加其透水能力。
4.振捣:将混合好的透水混凝土倒入模板中成型,并进行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性和透水性。
5.固化:在混凝土模板成品初始固化后,需要将其进行淋水养护,成品达到预期的强度目标。
总之,透水混凝土的制作并不复杂,只是对普通混凝土的材料比例和生产流程上做了一些改变,使其能够具备透水性,达到排水的目的。
透水混凝土不仅能提供排水功能,还能够降低城市地表温度,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
《高强透水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数值模拟研究》范文

《高强透水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数值模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地面硬化、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和“内涝”等问题日益严重。
高强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因其具有高强度、透水性好的特点,在解决上述问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高强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及其数值模拟进行研究,以期为高强透水混凝土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二、高强透水混凝土配合比优化1. 原材料选择高强透水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掺合料和外加剂等。
其中,水泥应选择标号较高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骨料应选择粒径适中、级配良好的骨料;掺合料可选择矿渣粉、粉煤灰等;外加剂则可选择减水剂、缓凝剂等。
2. 配合比设计配合比的设计是高强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关键。
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水泥、骨料、掺合料和外加剂的配合比例,可以优化混凝土的透水性能。
此外,还应考虑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耐久性能等因素。
3. 优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方法对配合比进行优化。
通过设计多组不同配合比的试验方案,测定各组混凝土的强度、透水性能等指标,分析各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最优的配合比。
三、高强透水混凝土的数值模拟研究1. 数值模拟方法采用有限元法对高强透水混凝土进行数值模拟。
通过建立混凝土的有限元模型,设置合理的材料参数和边界条件,模拟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受力情况,预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
2. 模拟结果分析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混凝土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变形情况以及透水性能等。
这些结果可以为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工程质量。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可以得到高强透水混凝土的优化配合比及其性能指标。
将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同时为高强透水混凝土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在实验和模拟过程中,还应考虑不同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如原材料的品质、施工工艺等。
C30透水混凝土配合比参数选择及其设计研究

计优 先要 考虑 孔 隙率 ,当前 配合 比设 计主 要有 三 种 :质 土 的透水 性和 强度 都不利 。根据 前人 的研 究成 果 ,透水
量法 、体 积 法 、比表 面积 法 。这三 种 方 法 有各 自的优缺 混凝 土 的水胶 比在 0.25~0.40之 间 。
点 。质 量 法利用 经验 得 到 图表 ,可 根据 图表 计 算 出原材 2.2.4外加剂掺量
需加 强施 工监 督 ,严 格检 查 ,确 保 施工质 量 。自密 实混 凝 围建筑工业出社 ,2012.
[2] 李 晓斌 ,曾冲 盛 ,桂 苗 苗 ,等 .自密 实混 凝 土 技 术 手 册 [M].北
土浇筑完毕终凝后立即洒水养护 ,模板拆除后即时包裹
京 :中 国建 筑 工 业 出版 社 ,2014.2卜 38.
2配合 比设计
隙 也相应 增 多 ,这对 透水 性 能有好 处 ,但 是对 强度 不利 ,
2.1配合 比设计原则
反之 ,水 胶 比过大 ,拌合 物 的和 易性好 ,超 出的水 泥浆 量 填 充 了骨 料之 间 的空 隙 ,水 泥浆 甚至 有可 能流 入 至拌 合
透水 混凝 土 的一大特 点 是 多孔性 ,在 进行 配 合 比设 物底 部 ,造 成 成 型后 的试 件发 生 封 底现 象 ,这 时对 混凝
塑料 薄 膜进 行 养 护 ,以防 水 分 散 失 ,不 间断 地 进行 洒 水 [3]李悦.自密实混凝 土技术 与工程 应用 [M].北京 :中国电力 出
保湿 养护 ,养 护 时间不 少于 14d。
版 社 ,2013.10—30.
4结 语
一 24 一
广东建材 2016年第4期
材料研 究与应用
透水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透水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摘要:透水混凝土又称为无砂混凝土。
它由胶凝材料、粗骨料、水和外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拌合而成。
由于透水混凝土硬化后水泥石中存在着较大的孔洞,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可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吸声降噪,有效改善城市的热环境,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域绿化工程项目即采用了透水混凝土。
本文从水泥性能、粗骨料、水灰比、细骨料掺量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以上几个因素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骨料;水灰比;空隙率Abstract: Pervious concrete, also known as non-sand concrete, is mixed by cementitious material, coarse aggregate, water and admixtures in accordance with a certain proportion. Due to large holes in hardened cement paste of the permeable concrete, it has a good permeability, which c an alleviate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reduce noise,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it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greening project of the central area of Beijing Olympic Park. In the paper, the comparative tests from the cement performance, coarse aggregate content, water-cement ratio content, fine aggregate content are be presented,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on the impacts of the performance of pervious concrete from the above content factors.Key words: pervious concrete; aggregate; water-cement ratio; porosity1 引言城市道路、人行道、广场等城市设施无论是在设计还是在施工上,历来都强调要求混凝土密实、不透水。
制备工艺对透水型碎石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影响研究

制备工艺对透水型碎石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影响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对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针对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不易同时满足的问题,通过对碎石混凝土试块制备中不同的投料、成型、养护工艺进行对比,探讨透水性、抗压强度均满足路面铺设要求的混凝土制备工艺。
结果表明,通过净石裹浆的拌合工艺,配合击实法成型,使试块密度达到1.96~2.07g/cm3,经标准蒸汽养护28d后可使试块透水系数达到3mm/s以上,抗压强度达到20~22MPa,满足一般交通路面使用要求。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制备工艺;海绵城市;透水系数;抗压强度引言由于透水混凝土为多孔结构,孔隙削弱了骨料的有效承载面积。
粗骨料之间基本为点接触,且再生骨料的压碎指标明显低于天然骨料,使得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等方面与普通混凝土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开展再生透水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影响因素规律及其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试验1.1试验材料水泥:鼎鹿牌P?O42.5水泥,主要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水泥的主要性能指标粗集料:普通碎石,粒径5.65~7.50mm,堆积密度1568kg/m3,压碎值5.28%,吸水率1.2%,符合CJJ/T135—2009《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要求。
水:自来水。
减水剂:吉林省瑞金公司生产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23.5%。
1.2配合比设计配合比不但影响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而且也会影响纤维的分散性。
基于此,为保证结果的有效性。
以两种再生粗骨料,粒径分别为9.5~16.0mm和4.75~9.5mm之间,按质量比1∶1掺配,水灰比取固定值0.3,PVA纤维掺量为0.1%(体积分数),长度为5mm。
1.3制备工艺①拌合工艺。
固定水灰比均为0.22,通过二次投料、净浆裹石2种投料方式,采用电动搅拌机(功率18.5kW)搅拌,每组6个试块,具体拌和操作如下:(1)二次投料法:先投入碎石与60%体积的水,搅拌1min后加入剩余40%水和全部水泥,再搅拌2min;(2)净浆裹石法:先投入水泥与60%体积的水,搅拌1min后投入碎石,再搅拌1min以使石子表面包裹水泥浆,最后加入剩余40%水并搅拌1min。
地聚物透水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地聚物透水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摘要]本文从碱激发剂的用量、胶凝材料的比例,粒径的大小,浆骨比等四个方面研究地聚物透水混凝土。
根据确定的目标孔隙率、强度,探究地聚物透水混凝土碱激发剂的用量、胶凝材料的最佳比例;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的最佳水玻璃模数,固定矿粉比,改变粒径制备透水混凝土试块,研究粒径大小对地聚物透水混凝土强度及透水系数的影响;确定骨料粒径,改变浆骨比,探寻满足需求孔隙率配比。
结果表明:当水玻璃掺量为20%,水玻璃模数为1.2,矿粉比8:2时,粒径采用4.75-9.5mm,浆骨比为1:3.5,测试结果为:强度达到32MPa,透水系数14.8,孔隙率为20.1%,满足透水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地聚物混凝土透水性能0引言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透水混凝土研究开展较早,据V·M·Malhortra记载,1852 年透水混凝土在英国被首次应用[1]。
至今为止,国内外对透水混凝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理力学性能方面,因其普遍存在孔隙结构,造成受力不均,使得透水混凝土只能用于低荷载的路面[2]。
王武祥[3]研究得出,透水性混凝土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集料之间接触点粘结强度。
影响透水性混凝土强度主要因素为:集料级配、水泥用量及标号。
程娟等[4]发现水灰比过小时透水系数得到保证但拌合物状态等其他性能均较差,水灰比过大不利于透水;在其试验条件下,不同目标孔隙率存在最佳水灰比保证透水性能和其他性能均衡,当目标孔隙率为 15%、20%、25%时,对应透水系数最大的水灰比分别为 0.25、0.30、0.40。
地质聚合物(Geopolymer,简称地聚物),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中新出现的一种新型非水泥基绿色无机胶泥材料,它被视作是最有前景的水泥替代品之一[5],与普通水泥相比,地质聚合物材料具有高黏性特征,且其产生的三维网络状结构极其致密。
不仅如此,碱激发胶凝材料在制造过程中也可以重新有效利用工业废渣。
透水混凝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透水混凝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一、引言透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透水混凝土可以在雨水排放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可以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本文将探讨透水混凝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二、透水混凝土的基本原理透水混凝土是一种多孔材料,它的孔隙结构使得水分可以通过材料表面渗透到下面的土层,从而起到雨水渗透、水量调节和水质净化的作用。
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一般在15%-35%之间,孔径大小在0.1mm-5mm之间。
透水混凝土的制备原理是将水泥、砂、水和骨料混合后,通过添加粒径较大的骨料和少量的特殊添加剂,使得混凝土中的孔隙率增大,从而达到透水的目的。
三、透水混凝土的应用1、透水路面透水路面是透水混凝土的主要应用之一。
透水路面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并且可以减少道路污染。
透水路面的路面结构是由透水混凝土层、过滤层、基层和排水系统组成。
透水路面的设计应该考虑到降雨量、路面交通量、土地利用等因素。
2、透水广场透水广场是透水混凝土的另一种应用。
透水广场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并且可以提高城市的绿化率。
透水广场的设计应该考虑到降雨量、广场面积、人流量等因素。
3、透水绿化透水绿化是透水混凝土的重要应用之一。
透水绿化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并且可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透水绿化的设计应该考虑到植物的生长需求、土壤的透水性、降雨量等因素。
四、透水混凝土的发展趋势1、技术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透水混凝土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新型的透水混凝土材料不仅具有透水性能,还具有高强度和高耐久性。
新型的透水混凝土材料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大型的水利工程、海洋工程等。
2、透水混凝土的规范化透水混凝土的规范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透水混凝土的规范化可以让透水混凝土应用更加广泛,并且可以保证透水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透水混凝土的规范化应该考虑到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强度、耐久性等因素。
3、透水混凝土的市场前景透水混凝土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性能研究

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性能研究摘要:透水混凝土是一种多孔、轻质、无细骨料混凝土,将水泥、特殊添加剂、骨料、水用特殊配比混合而成,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层胶结料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它比其他地面铺装材料更加优良、绿色、创新、环保,有很好的透水性、保水性、通气性,水能够很快地渗透混凝土。
但是,由于透水混凝土由粗骨料构成,孔隙率较大,其抗压强度就会受到影响,如果继续以通常的方法制作透水混凝土就难以保证它的强度超过20MPa,这也就局限了透水混凝土的普及范围。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性能1原材料情况1.1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密度为2.94g/cm3,质量稳定、活性高。
1.2细集料一般透水混凝土没有使用砂等细集料,而我们研究的高强高透水混凝土加入了细集料,并从骨料粒径、含砂量等方面进行实验,在保证透水性良好的前提下,降低部分空隙率,来提高透水混凝土强度。
1.3粗集料碎石:粒径分别选用5-10mm、10-15mm和15-20mm碎石,级配、质地等均符合实验要求。
1.4掺和料硅灰:密度为2.2g/cm3,比表面积是20.9m2/g。
1.5外加剂本实验采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不仅可以减小单位用水量,还可以在孔隙率不变的情况下来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
1.6拌和用水本实验过程中均使用蒸馏水(若条件不便,也可以使用普通自来水)。
2实验过程2.1搅拌本次试验我们采用机械搅拌法。
机械搅拌混凝土的投料顺序有一次投料法和二次投料法,我们此次试验使用一次投料法。
在搅拌机的上料斗中依次先装石子、水泥和砂,然后一次投料,同时陆续加水。
这种投料方法可使砂子压住水泥,水泥粉尘不致飞扬,并且水泥和砂子先进入搅拌筒形成水泥砂浆,缩短包裹石子的时间。
2.2成型工艺在实验中,我们采用振动成型工艺,装模,并振动5s后,压实并找平试样表面,将成型后的试样表面覆盖,并在标准养护室中进行养护,养护条件:湿度不小于95%,温度20℃±2℃,试件成型24小时后脱模,脱模后在标准条件下养护7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水混凝土的制备研究
发表时间:
2018-11-08T14:25:08.07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 作者: 李斌
[导读] 难以作为交通承载量较大的路面。鉴于此,本文是对透水混凝土的制备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德州中联大坝水泥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随着国家“海绵城市”战略的推进,透水混凝土受到城市规划部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透水混凝土具有透水透气、吸声降噪、
降尘排污等优点,是一种生态型功能化混凝土。透水混凝土的推广使用可减轻热岛效应、减少城市内涝,符合国家绿色建材的战略要求,
是建设
“海绵城市”的优良道路材料。和普通混凝土不同,透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在保证透水效果的同时,抗压强度往往差强人意。
目前广泛使用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通常较低,透水混凝土往往作为公园和社区的景观道路,难以作为交通承载量较大的路面。鉴于此,
本文是对透水混凝土的制备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骨料;高强度;透水混凝土
引言:透水混凝土是由大粒径骨料、粘结材料和外掺剂等经相应搅拌工艺制备而成的多孔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国内
外对透水混凝土的制备工作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对透水混凝土制备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对后续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一、透水混凝土的性能
透水混凝土的基本物理性能如表1所示。
表1 透水混凝土的基本物理性能
图1 废弃陶瓷骨料透水混凝土制备试样
利用自制透水系数测试仪(如图2所示)对废弃陶瓷骨料透水混凝土试样的透水系数进行测试。首先计算透水混凝土的透水面积;随
后将混凝土的四周用蜡密封,保证水能由上向下透出,防止向四周扩散;每个试样测试
3次,取其平均值,测试达到的最大透水系数为
4.21mm
。
由试验结果可知,随着骨料粒径的增大,混凝土的强度下降幅度较大,但混凝土的透水性能提升较快。从三组试验数据的对比结果来
看,粒径范围为
5~10mm 时,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的平衡关系最好。
3
、骨料种类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从以上的试验数据中优选出粒径范围为 5~10mm 的骨料,使用纯水泥配比,调整骨料的种类,考察其对透水混凝土的影响程度,具
体试验方案如表
6所示。
表6、调整骨料种类的试验方案 kg/m3
试验结果如表9所示。
表 9调整细骨料用量的试验结果
由试验结果可知,随着面砂用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之升高,但透水系数随之降低。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当面砂用量为
150kg/m 3
时,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都较为良好。因此选用玄武岩质骨料,辅以适量面砂可配制出抗压强度达到 35.7MPa、
透水系数为
2.09cm/s 的透水混凝土。
结束语
透水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日益广泛,但我国还没有大范围使用,因此开展透水混凝土的制备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后续研究可从
以下方面进行:(
1)进一步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2)将其应用到非承重结构中;(3)优化工艺,实现产业化。
参考文献
[1]
杨波,高润东,许清风.复杂侵蚀环境下透水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8,40(03):53-60.
[2]
庞木森,陈长滔,钱泽昆.新型透水混凝土路面铺装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广东建材,2018,34(04):12-13.
[3]
张茂林,杜红秀.聚丙烯纤维及橡胶颗粒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8,37(04):1303-1308.
[4]
毛雨琴,沈新颖,朱路平,崔晏.攀枝花尾矿制备透水混凝土的实验研究[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8,35(01):48-52.
[5]
刘俊茹,贾换.透水混凝土的制备与施工工艺[J].建材与装饰,2018(07):23.
[6]
王春萱,张意,曾路,何牟,陆长海.净水型透水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重庆建筑,2018,17(0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