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5月2018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理综卷(答题卡)

2018年5月2018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理综卷(答题卡)

2018 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 卷】理科综合· 答题卡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地区内作答,高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制地区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地区内作答,高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制地区的答24.( 12 分)25.( 20 分)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据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清楚,并仔细批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据号,在规定地点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一定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一定用0.5mm 黑色署名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按题号次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地区内作答,超出地区书写的答案无效;在底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洁净,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贴条形码区考生禁填:缺考标记违纪标记以上标记由监考人员用2B 铅笔填涂选择题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错误填涂[×] [√] [/]第Ⅰ卷(请用2B 铅笔填涂)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16 [A] [B] [C] [D] 21 [A] [B] [C] [D]17 [A] [B] [C] [D]18 [A] [B] [C] [D]19 [A] [B] [C] [D]20 [A] [B] [C] [D]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地区内作答,高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制地区的答案无效!26.( 14 分)(1) _____________(1 分)(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3) ___________(1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分)__________( 1 分)(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5) _____________(2 分)(6) _____________(2 分)27.( 15 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分)(2)____________(1 分)(3)____________(1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5)____________(1 分)__________________(2 分)(6)_______________(3 分)28.( 14 分)(1) _____________(2 分)(2) _____________(2 分)(3)① _____________( 2 分)②_______________(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③_______________ (3 分)(4) _____________(1 分)_____________( 1 分)29.(除注明外,每空 1 分,共 10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合理即给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地区内作答,高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制地区的答案无效!30.(除注明外,每空 1 分,共 8 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除注明外,每空 1 分,共 9 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除注明外,每空 2 分,共 12 分)(1)(1分)________________(1 分)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考题,请考生在33、34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5月2018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理综卷(全解全析)

5月2018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理综卷(全解全析)

理科综合第1页(共20页)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2018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理科综合·全解全析1234567891011B A D B A B B C C B C12131415161718192021DBCADCBACCDABD1.B 【解析】生物体合成ATP 的生理过程主要有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这些过程都是发生在细胞中的,A正确;人体中运输氨基酸的物质为分布在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细胞质基质中的tRNA ,前者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后者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B 错误;人体内浆细胞是唯一能合成和分泌抗体的细胞,C 正确;光合作用中合成的[H]是NADPH ,细胞呼吸中合成的[H]是NADH ,D 正确。

3.D 【解析】放入0.3g/mL 蔗糖溶液中的细胞会失水,而使细胞液浓度不断增加,当水分子进出达到动态平衡时,细胞液浓度达到最大,因此曲线a 代表0.3g/mL 蔗糖溶液中的细胞液浓度变化情况,A 正确;结合选项A 的分析可确定曲线b 为放入M 溶液中的细胞液浓度变化曲线,在0~10min 内,细胞因失水而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大,这段时间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又因M 物质会进入细胞液,而导致细胞液浓度不断增大,又反过来吸水,而使得细胞液浓度又不断下降,从而表现出自动复原现象,B 、C 正确;在25min 以后,放入0.3g/mL 蔗糖溶液中的细胞仍有水分子进出,但已达到动态平衡,D 错误。

4.B 【解析】正常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0.8~1.2g/L ,A 错误;胰岛素的作用结果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而血糖浓度的降低又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B 正确;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强,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这又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C 错误;胰岛细胞的细胞膜上既有葡萄糖的受体,又有来自下丘脑某些神经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的受体,D 错误。

5.A 【解析】生长素和脱落酸作为信息分子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并非直接参与其生命活动,A错误;低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起促进作用,高浓度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而脱落酸对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不存在两重性,它只起着抑制作用,B 、C 正确;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脱落酸和生长素的合成也不例外,D 正确。

高三化学试题-2018届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 最新

高三化学试题-2018届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 最新

2018届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试 卷本试卷分第Ⅰ卷 (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8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He 4 Li 7 C 12 N 14 16 Na 23 Mg24 S 32 K 39 Ca 40 Cu64 Zn 65 Rb 85.5 W184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第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常温下NCl 3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其分子呈三角锥型空间结构,下列关于NCl 3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常温下能导电 B 、因N — Cl 键的键能大,故沸点较高] C 、与液氨类似分子间存在氢键 D 、所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2、共价键、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晶体中,存在两种不同作用力的是:A 、硫酸钠B 、金刚石C 、氯化钡D 、固态氙 3、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I —、ClO —、H +、Na + B 、K +、HCO 3—、OH —、NH 4+C 、Fe 3+、Cu 2 + 、S182—、Cl —D 、Ca 2+、Na +、SO 42—、SO 32—4、用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0.1 mol ·L — 1稀硫酸100mL 中含有硫酸根个数为0.1NA B 、1 molCH 3+(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 C 、2.4g 金属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 、1L1 mol/L 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5、右图是电解CuCl 2溶液的装置,其中c 、d 为石墨电极。

下 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a 为负极、b 为正极B 、c 为阳极、d 为阴极C 、电解过程中,c 电极质量增加D 、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6、下列操作及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氧化钠在空气中加热变成过氧化钠 B 、加热胆矾晶体变成白色硫酸铜粉末 C 、河水加漂白粉进行 消毒杀菌D 、用渗析法除去淀粉胶体中的NaCl7、已知在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 2H 4)为燃料,NO 2作氧化剂, 这两者反应生成N 2和水蒸气。

2018年5月2018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理综卷(参考答案)

2018年5月2018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理综卷(参考答案)

22.(5 分)(1)g(1 分)(2)3.0(1 分) 1.0(1 分)增大(1 分) 2.2(2.0~2.4 均算对)(1 分)23.(10 分)(1)5.50(2分) 5.45(2分)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1分)(2)先释放重锤,后接通电源(1分)大于(1分)(3)滑块的质量M和砂桶的质量m(1分)mgL =1(m +2dM )( )t22 -1(m +2dM )( )t12 (2分)(2)设物块第一次通过B 点时的速度为v,在B 点圆弧形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为F,由动能定理得-μmgL =1mv2 -1mv 2 (2 分)2 2 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v2F -mg =m(2 分)R联立解得F=12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块对圆弧形轨道的压力大小为F B=F=12 N(1 分)学&科网25.(20 分)(1)金属细杆a 沿导轨匀速下滑,对金属细杆 a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金属细杆b 沿导轨做初速度为0 的匀加速运动,对金属细杆b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F Nb = mg cos 53︒ + BIl (1 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53︒ - μF Nb = ma b (1 分)联立解得 a b =4 m/s 2金属细杆 b 沿导轨下滑的位移大小为 s b = h 2sin 53︒= 2 m (1 分)杆 b 停止运动所需的时间t ' = v b = 4s=0.8 s>0.2 sba 5又因为 x a +x b =0.8 m ,故 a 、b 碰撞时,杆 a 刚好静止,杆 b 的速度不为 0(1 分) 设杆 b 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 b ' 则v b' = v b - at a ' = 3 m/sa 、b 杆碰撞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b' = 2mv 共(1 分)24 2 7解得 v 共=1.5 m/s (1 分)(3)碰撞后 a 、b 杆合为一体,向左减速运动,冲上 I 区域,冲上斜面之后金属细杆切割磁感线,在金属细杆的两端可以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没有构成回路,故没有电流通过金属细杆(2 分)学*科网设在导轨上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s ,由动能定理得-μ ⋅ 2mgx - μ ⋅ 2mg cos37︒⋅ s - 2mgs sin 37︒ = 0 - 1⋅ 2mv 2 (1 分)a 2 共带入数据解得 s =0.0625 m (1 分)27.(14 分)(1) 使废催化剂中不易溶于酸的硫化物CuS 、ZnS 转化为易溶于酸的氧化物(2 分)(2) H 2SO 4(1 分) FeSO 4·7H 2O (1 分,答“FeSO 4”不扣分)抑制Fe 2+在蒸发结晶过程中发生水解(2 分) (3)2Cr 2O 3+4Na 2CO 3+3O 24Na 2CrO 4+4CO 2(2 分)(4) 增大H +浓度,使平衡 2 CrO 2-+2H +Cr O 2-+H 2O 向右移动(2 分)(5) 当滴入最后一滴Na 2S 2O 3 溶液,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再恢复蓝色(2 分)0.01 mol·L −1(2 分) 28.(14 分)(1)2NO(g)+2CO(g) N 2(g)+2CO 2(g) ΔH =−744.85 kJ·mol −1(2 分)(2)①>(1 分)正向(1 分)不(1 分)p 2 (CO)②25% (2 分)③ p (CO ) (1 分) 5.28p 总(2 分)(3)<(2 分) <(2 分)29.(9 分,除标明外,每空 1 分)(1)对照作用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缺一不可)(2)T3 组的变化量大于T1 组的变化量无法判断总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而题中并不知道呼吸速率的大小(2 分)学科@网(3)负相关(4)可对花期的枣树叶面喷施适量氨基酸肥与磷、钾、硼混合配剂(2 分)31.(12 分,除标明外,每空2 分)(1)非同源(1 分)(2)白色(1 分)白色∶黑白花色∶黑色=1∶2∶1 1/4(3)CX b、Y、Y(4)如图所示(4 分)32.(9 分,除标明外,每空2 分)(1)垂体(1 分)抗利尿(1 分)(2)激素能够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3)偏高(1 分)(4)②A 组饲喂正常饲料,B 组饲喂含有甲状腺激素的食物③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抽取A、B 两组大白鼠血液检测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33.(15 分)(1)ADE(5 分)。

2018年5月2018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理综卷(考试版)

2018年5月2018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理综卷(考试版)

○___ 线_ _____________ ○_ ____:号考___ 订_ _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 装_ __:名姓_____ ○_ ________:校学外○绝密★ 启用前2018 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理科综合(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线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订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14 O16 Na 23第Ⅰ卷一、选择题:此题共 13 个小题,每题 6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1.2017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与三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P 发现”。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遇到日夜节律控制的特别蛋白蛋白的水平存在 24 小时的周期性起伏,与日夜节律相一致。

随后,种蛋白质—— TIM 蛋白,进而揭露出细胞内部控制生物钟的内在体制装A . PER 蛋白和 TIM 蛋白从根本上决定了生物的正常日夜节律B . PER 蛋白和 TIM 蛋白经过胞吞的形式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C.“生物钟”的研究能够表现蛋白质对生命活动拥有调理作用○D .仅控制 PER 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不会打破正常的日夜节律2.如图是某基因型为 AA 的二倍体动物不一样细胞分裂期间表示图,以内A .甲和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一样,核DNA 含量相同○B .甲、乙和丙细胞中每个染色体组中均含 2 条染色体理科综合试题第 1 页(共 1C .依据乙细胞可判断该细胞取自雄性动物D .丙细胞中基因A 和 a 形成的原由是基因突变3.以下有关DNA 分子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在环状 DNA 分子和链状 DNA 分子构造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两个磷酸相连B .某 DNA 分子的碱基对数等于该 DNA 分子上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C . DNA 分子复制和转录时, DNA 聚合酶、 RNA 聚合酶的联合位点分别位于 DNA 、 RNA 上D .双链均含 15 14 环境中复制 3 次,子代含 15 14N 的DNA 在 N N 的 DNA 分子与含 N 的 DNA 分子数目之比为 l ∶ 44.当前我国很多地方有计划地接种“甲型流感疫苗 ”,对于预防流感病毒惹起的流行性感冒拥有重要的 意义。

全国大联考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数学(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全国大联考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数学(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全国名校大联考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联考数 学(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202,9,A x x B x x x z =≤≤=<∈,则AB =.A. {0,1,2} B .[0,1] C. {0, 2} D. {0,1} 2.数字2.5和6.4的等比中项是A .16B .16± C. 4 D. 4±3.不等式2(5)2log 0(0)xx x --≥>的解集为A .(一2,3]B .(-∞,一2]C .[3,+∞)D .(-∞,一2] [3,+∞)4.设sin 33,cos55,tan 35a b c ︒︒︒===,则A .a >b >c B. c >b >a C .a >c >b D .c >a >b5.已知数列{}n a ,“{}n a 为等差数列”是“,32n n N a n *∀∈=+”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允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若a <b <0.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不成立的是 A .11a b < B> C. a b >- D .11a b b>- 7.曲线1x y xe-=在点(1,1) 处的切线方程为A .21y x =+B .21y x =-C .2y x =+D .2y x =-8.若数列{}n a 满足221112,2()n n n n a a a a a n N *++=+=⋅∈,则数列{}n a 的前32项和为A .64B .32C .16D .1289.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2602600x y x y y +-≥⎧⎪+-≤⎨⎪≥⎩,则目标函数z x y =+取最小值时的最优解是A .(6,0)B .(3,0)C .(0,6)D .(2,2)10.已知{}n a 是等差数列41220,12a a ==-,记数列{}n a 的第n 项到第n +3项的和为n T ,则 n T 取得最小值时的n 的值为A .6B . 8C .6或7D .7或811.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2)f x f x =+,当[3,5]x ∈时,4()(4)f x x =-,则A .1()sin26f π= B .1()sin23f π= C .1()sin23f π< D .1()sin26f π>12.设函数()f x 是定义在(0,)+∞上的单调函数,且对于任意正数x ,y 有()()()f xy f x f y =+,已知1()12f =-,若一个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n a 满足()()(1)1()n n n f S f a f a n N *=++-∈,其中n S 是数列的前n 项和,则数列{}n a 中第18项18a =A .136B .9C . 18D .3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

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理科综合·化学(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Cu 64 I 12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天工开物》中记载丝织品的处理:“凡帛织就犹是生丝,煮练方熟。

练用稻稿灰入水煮。

以猪胰脂陈宿一晚,入汤浣之,宝色烨然。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稻稿灰含有碳酸钾,其入水后溶液呈碱性C.该过程实际就是生丝的除杂过程D.生丝煮练之后变为熟丝,熟丝的成分是氨基酸8.已知CO的测定和消除可以利用反应5CO(g)+I2O5(s)5CO2(g)+I2(s)进行,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22.4 L 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B.生成127 g碘单质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0N AC.28 g CO完全反应时,形成的I―I键的数目为0.2N A D.44 g CO2中共用电子对数为2N A 9.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6H10O4的有机物属于二元羧酸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B.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乙酸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前者多C.CH3CH(C2H5)CH(CH3)CH2CH3的名称为3,4−二甲基己烷D.乙烷与氯气在光照下的反应类型与苯的硝化的反应类型相同10.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11.SO2和NO x是主要大气污染物,利用下图装置可同时吸收SO2和NO。

[推荐学习]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11月)试题(含解析)

[推荐学习]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11月)试题(含解析)

荆州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双周考化学试题1. 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可行的是()A. 为加快漂白精的漂白速率,使用时可滴加几滴醋酸B. 为防止海鲜腐烂,可将海鲜产品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C. 为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可在口服硫酸亚铁片时同服维生素CD. 为使水果保鲜,可在水果箱内放入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过的硅藻土【答案】B..................2. 下列有关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B. 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C.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如何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无毒无害的治理D. 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主要是由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的氧化物SO2、SO3和氮的氧化物NO2等,正确;B.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SO2、NO2等机固体小颗粒,正确;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如何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物的产生,实现原子利用率达到100%,错误;D.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主要是有含氮、磷的污水任意排放使水中植物疯狂生长造成的,正确。

考点:考查有关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叙述正误判断的知识。

3.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①无色溶液中:K+、Cu2+、Na+、H2PO4-、PO43-、SO42-②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S2-、SO32-③水电离的H +浓度为10-12mol·L -1的溶液中:Cl -、NO 3-、NH 4+、S 2O 32-④加入Mg 能放出H 2的溶液中:Mg 2+、NH 4+、Cl -、K +、SO 42- 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Fe 3+、MnO 4-、NO 3-、Na +、SO 42- ⑥酸性溶液中:Fe 2+、Al 3+、NO 3-、I -、Cl -、S 2-A. ②④⑤B. ①③⑥C. ①②⑤D. ②④⑥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①无色溶液中不可以存在有色离子,K +、Cu 2+、Na +、H 2PO 4-、PO 43-、SO 42-中,Cu 2+为蓝色,Cu 2+和PO 43-要双水解,①错误;②pH=11的溶液中,存在OH -离子:CO 32-、Na+、AlO 2-、NO 3-、S 2-、SO 32-能够共存,②正确;③水电离的H +浓度为10-12mol·L -1的溶液中,可能大量的存在有H +,也可能是OH -,Cl -、NO 3-、NH 4+、S 2O 32-中,NH 4+在碱性溶液中不可以共存,S 2O 32-在酸性溶液中不可以共存,③错误;④加入Mg 能放出H 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 +,Mg 2+、NH 4+、Cl -、K +、SO 42-能共存,④正确;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存在H +, Fe 3+、MnO 4-、NO 3-、Na +、SO 42-能够大量共存,⑤错误;⑥酸性溶液中,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混合具有氧化性,还原性离子Fe 2+、I -、Cl -、S 2-不能共存,⑥错误,答案选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大联考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化 学 试 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I-127 第 I卷(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在毎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乙醇的还原性以及Cr3+、Cr2O72-的颜色差异来检验是否酒后驾车 B.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微米的颗粒物,是产生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 C.成分为盐酸的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易中毒 D.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后变为清洁能源。这是煤的综合利用的方法 2、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NH3的电子式: B.NaClO的电子式: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3、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溶于水:Cl+H2O==2H++Cl-+ClO- B.过量HI溶液加入到Fe(NO3)3 溶液中:2Fe3++2I-==2Fe2++I2 C.酸性溶液中KbrO3与KBr 反应生成Br2:BrO3-+Br-+6H+== Br2+3H2O D.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3-+ Ba2++OH-==BaCO3↓+ H2O 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mol C3H8分子中含共用电子对数为10NA B.1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C.Na2S和Na2O2 固体混合物7.8 克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3 NA D.1mol NaHSO4晶体中含H+数为1NA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C4H9Cl有3 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6.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原因 结论 A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苯分子和乙烯分子含有相同的碳碳双键 B 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 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C 纤维素和淀粉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 ) 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D 乙酸乙酯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反应 二者属于同一反应类型 7、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A.滴有酚酞的Na2CO3 溶液呈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是因为温度升高,Na2CO3水解程度增加,溶液碱性增强 B.钠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煤油不与钠发生反应。钠比煤油密度大,煤油可以使钠隔绝空气和水蒸气 C.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2CO3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说明CO、H2O与Na2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Na2CO3,原因是钠与氧气反应生成的Na2O2再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8、下列实验装置、选用的试剂或实验操作中都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装置甲制取氨气 B.用装置乙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C.用装置丙稀释浓硫酸 D.用装置丁除去CO2中的HCl 9、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和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IBr+H2O==HBr+HIO。下列有关IBr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IBr 的电子式: B.IBr 和Zn 的反应化学方程式2IBr+2Zn==ZnI2 +ZnBr2

C.IBr 和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Br 和NaIO D.IBr和水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0、已知:W 是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且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正化合价:Z>X=W>Y B.原子半径:Y >X>W >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D.最高价含氧酸的钠盐溶液能与CO2反应的元素:X、Y、Z、W 11、已知甲、乙、丙、X是4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甲和X不可能是

A.甲为C,X为O2 B.甲为SO2,X 为NaOH溶液 C.甲为Fe,X 为Cl2 D.甲为AlCl3溶液,X为NaOH溶液 12、已知A、B、C、D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 为Fe,D 为氢气,则B一定为酸 B.若A、D为化合物,B为水,则C一定是气体单质 C.若A、B、C、D均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D.若A、B、C、D均为10电子微粒,且C 是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D在常温下一定呈液态 13、南海争端、南海仲裁案一直牵动国人的心。南海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等杂质,加入药品的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第②步的关键要低温小火烘干 C.氯碱工业的阴极产物是Cl2 D.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为了富集溴元素 14、某固体混合物是由Al、(NH4)2SO4、MgCl2、FeCl2、AlCl3中的两种或几种组成,现对该混合物做如下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所示(气体体积数据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固体中一定没有FeCl2,可能含有AlCl3 B.该固体中含有2.70g Al C.该固体中含有6.60g(NH4)2SO4 D.该固体中含有4.75g MgCl2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8分) 15、(9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d的一种氢化物为常见溶剂,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2)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钠盐液中通入少量a的最高价氧化物会发生反应,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Y为同周期元素,它们简单离子的电子层与d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Y离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简单离子半径中最小,X、Y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 (4)与Y同周期的W元素,其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小的。工业上制取Y和W的无水化合物方法如下:Y的氧化物与a、W的单质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每消耗6kg a的单质,过程中转移1×103mol电子,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8分)六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R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R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____,中子数为8的X元素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用原子组成符号表示)。 (2)上述六种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W和Y形成一种二元化合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4,且Y的质量分数约为30%。则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甲在摩擦时会发生猛烈爆炸,分解为一种W的单质和一种Y的单质,其中W的单质与Y的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64∶7。写出化合物甲爆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1分)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从海带灼烧后的海带灰中提取碘单质的流程: (1)溶解海带灰时要加热煮沸2~3min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操作a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 (2)向酸化的溶液I中加入H2O2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I2与40%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过滤得到的I2需要进行洗涤和干燥,下列洗涤剂中最应该选用的是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热水 B.乙醇 C.冷水 D.二硫化碳 (5)用Na2S2O3的标准溶液测定产品的纯度,发生反应:I2+2Na2S2O3=Na2S4O6+2NaI。取5.0g产品,配制成100ml溶液。取10.00ml溶液,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浓度为0.050mol·L-1Na2S2O3

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编号 1 2 3 溶液的体积/mL 10.00 10.00 10.00 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mL 19.95 17.10 20.05 滴定时,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碘单质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且保留1位小数)。 18、(12分)某研究件学习小组对铝热反应实验展开研究。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Al Al2O3 Fe Fe2O3 熔点/℃ 660 2054 1535 1462 沸点/℃ 2467 2980 2750 -- (1)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答: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下列试剂中最好的是______(填序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