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幼儿文学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

学前儿童文学【第一讲】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2.认识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及语言特点;3.了解世界及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4.了解儿童文学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掌握主要作家作品。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计划学时]:4学时[第一学时]一、组织教学:1.自我介绍2.对课堂纪律的要求◆不要旷课、迟到、早退◆课堂上不要随便讲话◆在上课时,把手机关掉◆请假要交假条3.讲授方式◆基于教材,有详有略,有补充◆课堂上会注重交流(抽问、讨论)希望大家积极探讨问题;任何问题的答案,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有愿不愿意动脑筋之分,没有动错脑筋和动对脑筋之分。

◆欢迎同学们随时给我反馈意见4.成绩评定本门课程属于考查科目,主要看同学们平时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成绩包括考勤、课堂讨论、课堂朗读等基本功训练的表现,还有完成作业的态度等。

考查范围:(1)创作婴幼儿儿歌或幼儿诗(2)改写或续写适合幼儿听赏的童话故事、故事(3)学习创作故事、图画书、婴幼儿散文(4)学习表演幼儿戏剧(课本剧)二、讲授新课:第一节学前儿童文学概说一、什么是学前儿童文学?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1.必须是“文学”2.必须是“婴幼儿”的文学3.学前儿童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接受的特殊性,把儿童文学划分为三个阶段。

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第二学时]第二节婴幼儿的年龄特征一、婴幼儿的生理特征1.婴儿期生理特点(0——3岁)2.幼儿期生理特点(3——6岁)二、婴幼儿的心理特征1.婴儿心理特点1——3岁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

学会走路,开始说话。

1岁以前是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1——1.5岁是理解语言阶段;2岁左右说话不成句,全总喜欢叽哩咕噜地说话;3岁左右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2.幼儿心理特点3——4岁时,幼儿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迅速发展。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概念和范围一、儿童文学基础理论的探索19世纪40年代别林斯基《新年礼物》《依里涅爷爷的童话》《评儿童故事》等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1932 年法国保罗·亚哲尔《书·小孩·大人》李丽安·史密斯《欢欣岁月》(有名《儿童文学论》)在中国,周作人是全面探索儿童文学理论第一人1912至1913年间,《童话略论》《童话研究》《古童话释义》《儿歌之研究》1932年汇编成《儿童文学小论》上海儿童书局出版社“儿童文学”释意本位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

工具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工具专为论: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包括这样四层意思: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1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作家在现代儿童文学观念的指导和影响下专为儿童创造出来的一种自觉、独立的文学门类,是为适应儿童的文学欣赏特点和审美情感需要而创作的,满足前述的儿童文学概念的文学作品都可属于此类。

2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包括四类作品:一是民间口头文学作品。

如《牛郎织女》、《葫芦兄弟》。

二是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

如元代卢韶的《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的《龙文鞭影》、清代程允升的《幼学琼林》等。

三是经过专门编纂的“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等。

四是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

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李逵杀虎等。

《儿童文学》第一章 基本理论

《儿童文学》第一章 基本理论
二是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如元代卢韶 的《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的《龙文鞭影》、清代程允升的《幼学 琼林》等。
• 三是经过专门编纂的“陶冶性 情”的成人文学作品,如《千家 诗》、《神童诗》等。
• 四是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 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 和接受的作品。如《西游记》中的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水浒传》中 的武松打虎、李逵杀虎等。
年龄 身心特点
幼儿文学
“人之初文学” “认识周围世界 的文学”
0-6岁
知识、经验不足 ;
以游戏为基本活 动
童年文学
“小学生文学” “勇敢浪漫主义
文学”
7-12岁
好幻想、爱探索 、喜新奇
少年文学
“过渡文学” “面向社会的文 学”
12-16岁
半幼稚、半成熟 ;情绪不稳定、 对关注成长,描 绘青春萌动在作 品能产生较强共 鸣
小说、科学文艺、儿童剧剧本等。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他们的心理、生理、的发展各有不同 的特征,因此,他们对文学也就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
儿童文学的读者范围
年龄 身心特点
幼儿文学
“人之初文学”
童年文学
“小学生文学” “勇敢浪漫主义
文学”
少年文学
“过渡文学” “面向社会的文 学”
文学特点
主要体裁
儿童文学的读者范围
小鸭说:“不要怕,我扶你过去。” 忽然,“扑通”,跳出一只青蛙,小鸡吓了一跳,又哭 着喊:“妈妈,妈妈!”小鸭说:“不 要怕,这是只青蛙!” 过了草地,小鸡不好意思地说: “小鸭哥哥,别送啦,让我自己回家吧! 我要像你一样勇敢 !”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
• 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幼儿文学教学大纲

幼儿文学教学大纲

幼儿文学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文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着眼于提高学生分析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训练学生学习编写一般的儿童读物。

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儿歌、幼儿诗歌、童话、寓言、幼儿故事、幼儿散文、幼儿图画故事、幼儿戏剧、影视文学、作品语言表达前的准备,以及作品表达技巧指导和作品表达练习指导。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及创作要求,扩大学生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提高他们的儿童文学修养;重点培养他们分析和鉴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独立分析儿童诗歌、儿童故事、童话、寓言、儿童图画读物和儿童文艺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本方法,能针对作品内容形式的特点,撰写概要评论;初步学会创编儿歌、儿童诗、短小的故事和童话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

(2)明确儿童文学的特点及创作要求,明白儿童文学的审美、认知、娱乐和教育作用。

(3)熟练的掌握幼儿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4)了解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

(5)基本掌握儿童诗歌、童话、儿童故事等各种体裁的特征和种类,并能运用于作品分析。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教学中应特别强调由简单到复杂,逐步由理论上升到实践。

(2)应掌握儿童诗歌、童话、儿童故事等各种体裁的特征和种类熟练的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

二、学时分配表一、课程内容与要求一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教学要求1.了解幼儿文学的基本含义。

2.熟悉幼儿文学的接受主体。

3.掌握幼儿文学的特征。

4.了解幼儿文学的作用。

教学内容(一)幼儿文学的基本含义1.幼儿文学与儿童文学2.幼儿文学的概念(二)幼儿文学的接受主体1.幼儿的年龄特征2.幼儿的认知心理3.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三)幼儿文学的特征1.幼儿文学的本体特征2.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四)幼儿文学的作用1.愉悦身心、丰富情感2.扩大视野、增长知识3.促进想象、增强创造能力4.培养美感、提高审美能力5.冶情操、健全人格二儿歌幼儿诗教学要求1.了解儿歌的概念特征以及形式。

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概述

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概述

(三)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现状
1.建国十七年的儿童文学(主要特征:形式多样) 儿童小说创作:杨朔《雪花飘飘》
叶圣陶《友谊》 童话: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
严文井《下次开船》代表当时长篇童话的最高水平。 儿童诗代表人物:艾青 、贺敬之、金近、袁鹰、 柯岩等 儿童散文:代表作:冰心的《再寄小读者》 儿童戏剧:张天翼《大灰狼》、《蓉生在家里》
第一章 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第二节 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第三节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第四节 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学前儿童文学 的特点; 2.认识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及语言特点; 3.了解世界及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 4.了解儿童文学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掌握 主要作家作品。
一、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
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应具有教育性 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就具有知识性 3.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应浅显易懂 4.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情节应生动有趣 5.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结构应条理清楚
二、学前儿童文学的婴幼儿特点
1.游戏性 2.趣味性 3.直感性 4.幻想性
三、学前儿童文学的审美特点
老舍《宝船》、《青蛙骑手》
2.“文化大革命”十年(惨痛、摧残、荒芜、黯 淡) 3.新时期的儿童文学 小说:老:臧克家、陈伯吹、柯岩等
代表人物称为“热闹派”童话作家:郑渊洁:作品 有《哭鼻子的比赛》、《开直升飞机的老鼠》、 《皮皮鲁全传》 刊物:《婴儿画报》、《小朋友》、《娃娃画报》
一、婴幼儿的生理特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婴儿期生理特点(0——3岁) 2.幼儿期生理特点(3——6岁)
二、婴幼儿的心理特征
1.婴儿心理特点 1——3岁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 学会走路,开始说话。1岁以前是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

《幼儿文学》知识汇总

《幼儿文学》知识汇总

《幼儿文学》知识汇总1、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2、儿童文学主要包括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

3、幼儿文学的基本文体: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图画故事、幼儿散文、幼儿戏剧。

4、幼儿文学的功能: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

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

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提高思维和想象能力。

培养幼儿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5、幼儿心理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语言方面。

6、幼儿的审美心理主要表现为:幼儿的审美是动态的审美。

幼儿的审美是感性的审美。

幼儿审美心理中的“自我中心”思维。

7、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听赏”(主要方式)、“图画”(重要途径)、“感受”(主要特征)8、幼儿文学的文体特点: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

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

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

幼儿文学是培育人文精神的情感文学。

9、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稚拙美、纯真美、质朴美10、幼儿文学的主题:道德性主题、知识性主题、趣味性主题11、创作幼儿文学的语言要注意浅显、音乐性、形象性、动作性12、幼儿文学中最重要、最成熟的一种文体是儿歌(童谣)13、儿歌的功能:增添幼儿生活的乐趣、陶冶幼儿的性情、开启幼儿的心智、培养幼儿的语言14、儿歌的特点:音韵和谐,节奏鲜明。

通俗易懂,篇幅短小。

趣味性、娱乐性强。

15、儿歌分类:来源:民间流行和作家创作的儿歌内容:知识和生活儿歌行数格式:“绝句型”和行数自由的儿歌每行字数的句式: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三三七言、杂言16、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绕口令、颠倒歌、字头歌、谜语歌17、如何写出儿歌的神韵与灵气:植根于幼儿生活,捕捉新颖的题材。

选择新的角度。

展开想象的翅膀。

开掘积极的主题。

儿童文学引论第三版知识点

儿童文学引论第三版知识点

儿童文学引论第三版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儿童文学引论第三版》知识点①基本定义:儿童文学呢,就是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儿童诗、童话、儿童小说等各种形式。

这些作品得适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审美需求还有认知水平,要让儿童读得懂,读得有趣。

②重要程度:在文学领域里,儿童文学可是非常重要的一块。

它对儿童价值观的形成、想象力的发展、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着巨大的作用。

就像给孩子们的心灵播下美好的种子一样。

③前置知识:需要对基本的文学概念有一点了解,比如文学体裁,像诗歌、小说这种分类。

还要懂点儿童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吧,这样就能更好理解为啥儿童文学是这个样子的。

④应用价值:在教育领域用处可大了。

老师可以用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教学,用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语文素养。

像家长在睡前给孩子读童话故事,既增进亲子关系,也有助于孩子入睡。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整个儿童文学学科中,它涵盖从儿童文学的基础理论,到各种体裁的具体创作特点等多方面的内容。

就像是一棵大树,基础理论是树干,不同体裁的相关知识是树枝。

②关联知识:和儿童心理学紧密相连,因为得依据儿童心理创作作品。

跟教育学也有关联,涉及到儿童文学在教育中的使用。

和普通文学理论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毕竟儿童文学也是文学的一部分。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有点难度的地方在于要准确把握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

比如5岁孩子的理解能力和10岁孩子就有区别,要针对不同阶段创作出合适的作品不容易。

- 关键点:真正从儿童视角出发创作,避免成人化或幼稚化,还有掌握不同体裁如童话的幻想性特点这个关键。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中,重要性在于会考查儿童文学的概念、不同体裁的特点等。

考查方式可能是选择题,问某个作品属于什么体裁;也可能是简答题,让分析某部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

三、详细讲解【文学文化类】①背景介绍:不同时期的儿童文学有不同的创作背景。

比如说,早期的儿童文学很多都带有道德教育目的,像安徒生童话,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存在贫富差距大等社会问题,安徒生通过童话一方面描绘美好,一方面也传递积极的道德观念。

高教版《幼儿文学》复习资料(全册)

高教版《幼儿文学》复习资料(全册)

《幼儿文学》资料上篇幼儿文学基础理论第一章幼儿文学的特征一、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指以3——15岁的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为吸引、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力而创作的适应儿童审美需要的文学。

二、儿童文学的特征是什么?1、它是文学;2、它必须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征。

三、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异同是什么?相同:它们都是以语言为材料,通过典型的形象、典型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

不同:幼儿文学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心理年龄特征的需要,使文学作品的深浅程度与儿童感知事物的规律、欣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取得一致。

四、儿童文学分为哪三个层次?儿童文学从广义上分为为三个层次: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

从狭义上讲,儿童文学专指三个层次中的“儿童文学”。

幼儿文学:3—6岁,主要活动为游戏;文学特点是注重趣味性和娱乐性;主要文体是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生活故事、图画故事;儿童文学:6、7岁—11、12岁,主要活动为学习;文学特点是故事性、娱乐性强;童话、儿童小说、儿童诗、科学文艺;少年文学:11、12—15岁,主要活动为学习;文学特点是注重美育引导,创作方法以现实主义为主;主要文体是少年文艺、报告文学、少年诗与散文、寓言五、幼儿文学读者是谁?身心发展的特点是怎样的?幼儿文学读者是幼儿。

身心发展的特点是:1、感知觉:①大轮廓描述人物。

②图画背景不能复杂。

③时间词笼统化。

2、注意:无意注意占优势。

3、记忆:机械注意。

4、思维:形象思维。

5、想象:无意想象。

6、语言:形象、生动、发展快、口语化。

六、幼儿审美意识的特点是什么?1、审美意识中的“自我中心”状态。

幼儿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意识的,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把这个现象叫做“自我中心”状态。

“泛灵观念”:它认为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和人一样有感觉和意识。

2、审美意识仍处于较低层次。

儿童的思维特征是一种极富美感的诗性思维,有以下特征:①具体形象性;②同一性;③生命性。

七、幼儿接受方式的特点是什么?1、幼儿是主要是通过“听”来接受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