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详细版.doc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一点认识《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上说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个从教20多年的专业数学教师,我认为数学素养的培养应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下面我就谈谈对初中教学中数学素养培养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教育的目标可分为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两大内容,而核心素养属于隐性目标。在执行新课程改革标准时,初中数学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包括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以外,更要促使学生形成数学逻辑思想,运用合理的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是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通常是在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人们所遇到的问题可以是数学问题,也可能不是明显的和直接的数学问题,而具备数学素养可以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一个具备了核心素养的人,必然善于以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已成为当代学生进入社会的必备本领。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培养好数学

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1、在课堂中,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要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教师不能再用传统的老模式,采用“满堂灌”“满堂问”“磨时间”等一些旧的思想观念。应该追求一些新的教学意识,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勤奋学习,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现在的教师应该教授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该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能够不在教师教授的情况下就能做到自主学习。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做法是采用探究式的教学策略的小组合作式的学习形式。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性质》时,我提出“平行四边形边的大小和位置,角的大小和位置,对角线之间上有什么特点?你能说明为什么吗?”我将这个问题交给学生去研究,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互相补充,最后总结概括出结论。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任务,又有了完成任务的机会,自然会精诚团结,互相帮助,共度难关。课堂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我定,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你想的课堂定位使原本被动、沉闷的课堂大为改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的深刻性、探究的精神均得到了培养,这节课采用的“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遵循了“创

设问题、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索规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思路来组织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改变过去那种“接受式”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2、从数学习题入手,培养多个数学素养

第一开放题的设计多样化

所谓开放题是指解题思路不同、答案不唯一的题目类型,它的条件、解题方法及最终答案都有开放性的特征,所以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同时,数学开放题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多与初中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有关,其中蕴含经济、社会、历史、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提升学生能力水平。在开放题教学过程中,所编制的题目必须围绕教学内容,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将课堂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教师只需在课前做好教学准备,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探索,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学习。因此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教师要注重设计多样化的数学开放题。

比如:条件开放。即没有确定、统一的条件,让学生通过问题的结论进行条件的补充。这样一种类型,不但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现有一梯形ABCD,给出条件为两条边平行,即AB//CD,问:该添加怎样的条件,才能使该梯形变为等腰梯形?这道题就满足了一定的结论,但条件不统一的问题。再比如:结论开放。即在已知条件下,探索出不同程度的结论,这种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已知ABC为等腰三角形,

过ABC顶点的一条直线,将其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试问,该ABC各个角度为多少?

第二数学习题的内容要创新

以往数学习题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不注重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及课堂参与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初中数学属于基础学科,习题难度相对较小。作为教师要在大纲范畴内,对该学科及习题教授过程予以把控,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自主思考,使其思维更加灵活,让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养成数学思考思维,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比如初中数学考试中常见的几何问题——求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这类题目,教师可以在讲解过程中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通过拆分法、拼接法、替换法、重组法等不同方式对题目进行解答,而非遵循标准答案中的定式。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与班级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掘问题的新解法,而这有利于变通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帮助他们将这些解法运用到其他问题的解决过程总,以此充实他们的数学思维,丰富他们的数学解题思路。。

3、注重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基于这个原则,中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这就要求我们上好数学实践课。

例如,到足球场看球赛,进场票价为:大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24元,10人团体票200元。有5名教师和53名学生看球赛,请你设计几种购票方案,怎样买票最便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先设计好不同的买票方案,通过比较才能得到最佳方案,其中就有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实践能力锻炼。

又如,让学生查找资料:“中央电视台电视塔有多高?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有多高?他们的高度相当于几层教室的高度,他们的高度相当于多少个学生手拉手的长度,还有什么办法可形象地描述电视塔的高度?”查资料的方法有很多:问大人、查书籍、打电话查询、还可以利用电脑上网查询等,描述电视塔的高度的办法更多。这样的设计不正体现了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了实处。

像这种数学实践课程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探究交流,充分运用归纳、总结、推理、猜想等各种数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做既锻炼数学逻辑思维,了解数学常规方法的应用原则,同时接触其他学科、其他行业中有关数学知识的信息,以此增强初中生的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

4、更新数学评价方法

一直以来,数学教学评价局限于课后作业与考试两种形式,但是考虑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技能水平、知识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