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在鉴别胎儿永存动脉干与主动脉及肺动脉闭锁中的应用研究

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在鉴别胎儿永存动脉干与主动脉及肺动脉闭锁中的应用研究
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在鉴别胎儿永存动脉干与主动脉及肺动脉闭锁中的应用研究

产前超声检查分级

(一)一般产前超声检查(Ⅰ级) 适应证适合所有孕妇,主要适合于有以下适应证的孕妇: 估测孕周、评估胎儿大小、确定胎方位、怀疑异位妊娠、胎动消失、怀疑羊水量异常、胎头倒转术前、胎膜早破、胎盘位置及胎盘成熟度评估。 检查内容 (1)胎儿数目。 (2)胎方位。 (3)观察并测量胎心率。 (4)胎儿生物学测量: 双顶径、头围、股骨xx、腹围。 (5)胎儿附属物: ①胎盘: 观察胎盘位置、测量厚度、评估胎盘成熟度;②羊水量: 测量羊水最大xx。 建议存留以下超声图像丘脑水平横切面、上腹部横切面(腹围测量切面)、股骨长轴切面、测量胎心率图(多普勒或M 型)。 注意事项 (1)一般产前超声检查(Ⅰ级)主要进行胎儿主要生长参数的检查,不进行胎儿解剖结构的检查,不进行胎儿畸形的筛查。 (2)若检查医师发现胎儿异常,超声报告需做出具体说明,并转诊或建议系统产前超声检查(Ⅲ级)。 (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Ⅱ级)

按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卫基妇发[2002]307号)规定,初步筛查六大类畸形: 无脑儿、严重脑膨出、严重开放性脊柱裂、严重胸腹壁缺损伴内脏外翻、单腔心、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 适应证适合所有孕妇,除一般产前超声检查(Ⅰ级)适应证以外,还适用于有以下适应证: 孕妇阴道出血、孕妇下腹痛等。 检查内容 (1)胎儿数目。 (2)胎方位。 (3)观察并测量胎心率。 (4)胎儿生物学测量: 双顶径、头围、股骨xx、腹围。 (5)胎儿解剖结构检查: ①胎儿头颅: 观察颅骨强回声环,观察颅内重要结构,包括大脑半球、脑中线、侧脑室、颅后窝池;②胎儿心脏: 显示并观察四腔心切面,怀疑胎儿心脏畸形者应建议进行系统产前超声检查(Ⅲ级)或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Ⅳ级);③胎儿脊柱: 通过脊柱矢状切面观察脊柱,必要时可加做脊柱冠状切面及横切面扫查; ④胎儿腹部: 观察腹壁、肝、胃、双肾、膀胱、脐带腹壁入口;⑤胎儿四肢: 显示一侧股骨并测量股骨xx。

胎儿超声检查常用切面及检查方法(购买的)

双顶径标准切面: 测量双顶径、头围的标准切面,也称丘脑平面。 国内外文献,包括超声教材、专著,对于双顶径的测量标准,多是这样规定的:在头颅横向切面,从近场颅骨外缘至远场颅骨内缘的距离。 吴乃森、接连立、范斯萍主编的《胎儿畸形超声诊断图谱》中双顶径的测量标准:“测量颅骨外缘到对侧颅骨外缘的距离即为双顶径,胎头软组织不包括在内”。 测量双顶径,尽量避免颅内中线结构和探头声束平行(入盆后),容易因侧壁声影影响测量结果。 该切面通过侧脑室前角、测脑室后角、透明隔、丘脑。 从前到后的结构:侧脑室前角靠近中线,成八字形无回声区;透明隔成长条状无回声区,边缘在中线两侧成平行条状高回声;丘脑靠近中线,成放倒的“吊钟”样或“蘑菇”低回声;后角远离中线分开,可看到脉络丛高回声。 两侧透明隔之间的腔隙即为透明隔腔,正常时不超过10mm。 有必要把脑室率这个概念在这里阐述一下,因为这个测量有重要意义,并且可能容易发生测量错误(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9510041325.html,/bbs/actions/archive/post/6135091_1.html ): 脑室率是在双顶径切面略向上平行移动的切面(测量侧脑室的标准平面),脑中线至侧脑室侧壁距离/脑中线至颅骨内缘距离。 妊20周以后,脑室率大于1/3区可考虑脑积水。但这个标准诊断脑积水容易有假阳性,可以“提示”或“注意”但不应该“诊断”脑积水。还应该参考胎头双顶径明显大于胎龄、脑中线移位及漂浮、头围明显大于腹围等情况。个人认为,采用脑室率大于50%比较可靠,被多数的超声医生沿用。可以简单地用目测估计:两侧侧脑室外缘的距离超过双顶径的一半就应该考虑有脑积水了。

胎儿标准测量切面讲解

附件3:标准胎儿切面及测量 早孕 ●头臀长 测量切面:胎儿正中矢状切面,胎体自然屈曲,头顶及骶尾部清晰显示,躯干部显示脊柱矢状面全长。 放大倍数:放大至胎儿躯体占据屏幕的2/3~3/4。 测量方法:光标置于胎儿头顶皮肤外缘至骶尾部皮肤外缘 测量次数:2次测量需全部完成 注意事项:入组胎儿首先测量头臀长,如头臀长<45mm,其它项均不需再测量或观察,同时应根据头臀长所对应的超声孕周预约11+0~13+6周的超声检查。如第一次检查时头臀长>84mm,该病例不入组。 ………………………………………………………………………………………………………●颈项透明层(NT) 测量切面:胎儿正中矢状切面,胎体自然屈曲。胎儿面向探头时应显示胎儿鼻骨回声。声束应垂直于颈背部皮肤,使颈后部显示皮下组织、皮肤、羊膜形成的三条强回声带。 放大倍数:放大至胎头及胎胸占据屏幕的2/3~3/4。 测量方法:光标置于胎儿颈部或上胸部皮肤层内缘及皮下组织层外缘,测量其间无回声带的最宽处。 测量次数:2次 注意事项:在胎儿头臀长45~84mm时进行测量。胎儿若面向探头,最好选择胎动之后测量,以便分清羊膜和胎儿皮肤层。光标放置应严格遵守下图所示的方法。应避免在胎儿过度仰伸

或屈曲时测量。 ……………………………………………………………………………………………………… ●颅脑横断面 标准切面:在不同水平胎儿颅脑横切面上,正常时显示完整的颅骨光环、完整的脑中线、蝴蝶形脉络丛、双侧丘脑和小脑。检查时应放大至胎儿头部占屏幕的1/3以上。 ………………………………………………………………………………………………………●颜面正中矢状切面 标准切面:胎儿正中矢状切面,胎儿面向探头,正常时应显示胎儿前额、鼻尖、鼻骨及鼻部皮肤、上下颌等结构。检查时应放大至胎头及胎胸占据屏幕的1/2以上。

四腔心切面和三血管切面在胎儿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应用

四腔心切面和三血管切面在胎儿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11-08T16:31:41.13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作者:蔡石川谢合敏屈幸[导读] 探究四腔心切面和三血管切面在胎儿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应用。 (武胜县中医医院功能科;四川广安638400)【摘要】目的:探究四腔心切面和三血管切面在胎儿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00例孕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通过三血管及四腔心对胎儿心脏结构进行观察,对检测出胎心异常的14例患者的三血管切面、四腔心切面声像进行分析。结果:在胎心畸形的14例产妇中,三血管切面异常者5例,占总异常数的35.7%;四腔心切面异常者8例,占总例数的57.1%,有1例患者在其三血管切面及四腔心切面均发现有显著的异常声像。结论:将三血管切面及四腔心切面用在胎儿心脏畸形筛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关键词】:四腔心切面;三血管切面;胎儿心脏畸形随着当前超声诊断技术的逐步发展,对胎儿的心脏检查工作已经在当前有了较大发展。其中高分辨率的多普勒彩色超声技术是对胎儿心脏畸形进行检查的首要方式,通常胎儿畸形的出现率是0.6%-1.0%[1]。由于病情过于复杂且难以治疗,因此会给患儿家属造成较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对胎儿心脏状态异常的提前探析就显得格外重要,本研究对三血管切面及四腔心切面在胎儿心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并将研究过程做以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接收的400例孕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本研究确保是在研究对象知情条件下实施,且所有研究对象皆签订知情同意书。孕妇在产前3VT与4C超声检查中,对胎儿进行快速扫描并保证仪器设置符合胎儿检查标准,对胎儿心脏检测时应使用心脏检测模式。孕妇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30.5±1.8)岁。孕龄20-35周,平均孕龄(29.6±1.2)周。 1.2方法 使用GEVOSONS8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保证在3.6-5.0MHz,探头的检测深度是10-15mm。对胎儿实施心脏检查时应将仪器调整至胎儿心脏检查的模式,并使功率最高在100cm Wcm-1。孕妇取侧卧位、仰卧位皆可,并将探头放置在孕妇腹壁位置。对孕妇进行常规产科检查后,可沿胎儿脊柱进行纵切扫查。现将探头旋转至90°。之后对胎儿胸部进行横切,直到获得四腔及心脏的清晰切面,并将探头进行转动使声束方向能够改变。在三血管切面显示后,应使其中情况异常者进行主动脉弓切面、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动脉导管弓切面等展开观察,并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其中是否有异常血流。 对发现有三血管切面、四腔心切面的胎儿展开心脏检查。发现其中有14例胎心异常者,其余继续妊娠的孕妇应每4周就实施超声复查,直到胎儿分娩。对发现有异常中部分引产的病例,予以尸体解剖。 1.3观察指标 对检测出胎心异常的14例患者的三血管切面、四腔心切面声像进行分析。 2.结果 在发现的14例胎儿心脏畸形孕妇中,有5例高危因素的产妇,高危因素包含年龄>35岁的高龄产妇;家族有先天性心脏病史;或是有不正常妊娠史者。产妇合并有其他器官畸形者6例,其中包含有肢体畸形、神经管畸形、肾脏畸形。 检测出可能有胎儿心脏异常或畸形者14例,其中10例已经上级医院的胎心超声图核实。其中4例在出生后被核实。胎心异常类型有:房间隔缺损1例、心内膜垫缺损3例、室间隔缺损2例、右室双出口1例、法乐氏四联症2例、单心室2例、左室发育不良1例、右室发育不良1例、右位主动脉弓1例。 在胎心检测结果畸形的14例中,由三血管切面检测出异常者5例,占总异常数例数的35.7%;由其四腔心切面观察检测异常者8例,占总例数的57.1%,有1例患者在其三血管切面及四腔心切面均发现有显著的异常声像。 3.讨论 随着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技术的逐步发展,对多数产前心脏病的诊断都可通过无创B超检测技术诊断出来,因此对于减少新生儿的出生缺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在当前我国实施优生优育水平的过程中也十分有效。对胎儿心脏采用的超声检查切面主要包含:左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四腔心切面等[3]。 四腔心切面主要应用于:判定心脏位置、左右心腔位置、房室连接关系,观察双房、双室比例;二、三尖瓣瓣叶及其附着位置有无异常;室间隔有无缺损;左心房壁肺静脉开口。检测二、三尖瓣血流等。心脏畸形的疾病检查,如房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右心室、左心室等发育不良的情况,二尖瓣、三尖瓣闭锁、三尖瓣下移畸形、单心室、单心房、胎儿心脏肿瘤等都会在四腔心切面中有较为明显的显示。 三血管切面异常包括:血管内径异常、血管空间位置异常、血管排列顺序异常、血管数量异常、血流的异常。如血管内径异常,为三血管中一条或多条内径扩张或变窄,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大动脉发育不良的畸形中,如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法洛氏四联征等。血管空间位置异常,表现为三条血管不在一根直线上,多数情况会伴有血管内径异常,如对位不良的室间隔缺损。血管排列顺序异常:表现为三条血管不按照正常顺序从左到右排列,这种异常可发生于大动脉转位、心室双出口等。血管数量异常:表现为血管数量增加或减少,如永存动脉干、永存左上腔静脉等。血流的异常:肺动脉瓣闭锁或主动脉瓣闭锁时,升主动脉与肺动脉内的血流方向相反。 本研究中采用的四腔心切面,属于其中最为基础也最常用的,能够对心脏展开更加全面的评估。研究表明,正常胎儿在大血管和心脏各房腔中都是对称的,但若是胎儿患有心脏结构异常及畸形的症状,心脏中就会有异常的分流血液[4]。会由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影响到影响的房室,造成四腔心切面不对称。因此胎儿的四腔心切面不对称时,往往是其心脏畸形的征兆。同样,三血管切面能够对胎儿大血管畸形的情况提前发现。若是胎儿出现一些复杂性疾病,如单心室、心室发育不良、心内膜垫等合并有大动脉移动的胎儿,也可以通过三血管切面、四腔心切面检测出异常。所以,通过四腔心切面及三血管切面进行胎心监测,能够尽早探知胎儿的心脏畸形症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参考文献

胎儿超声心动图切面扫查技巧

胎儿超声心动图切面扫查技巧 (一) 目前,胎儿先心病超声筛查在国内正处于普及发展阶段,超声无创、直观的评价心脏结构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是诊断胎儿先心病唯一含金量较高的技术;无创、无痛、价廉能被孕妇所接受;能为临床提供可靠信息;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十余万先心病患儿出生;全球活产儿中先心病发病率为8‰;胎儿期筛查出复杂先心病是超声医学者对人类的贡献 一、胎儿心脏超声筛查指征 1.年龄大于30岁的高龄初产妇 2.有流产、胚胎停止发育、过期流产及胎死宫内的妊娠史 3.糖尿病、结缔组织病、苯丙酮尿病、感染性疾病、免疫性溶血性疾病 4.孕期接受某些药物治疗者 5.慢性酒精中毒者 6.孕妇本身有畸形 7.畸形家族史 胎儿超声心动图切面扫查技巧 (二) 二、胎儿心脏超声筛查最佳时间 14xx至23xx可以进行心脏筛查。 24xx至28xx筛查与诊断的最佳时间。 29周至35周胎位适宜下可进行筛查与诊断。 36xx至40xx检测胎心难度加大。

三、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的最佳体位 常见的胎位归纳: ?仰卧头位仰卧臀位 ?俯卧头位俯卧臀位 ?xx头位xx臀位 ?右卧头位右卧臀位 ?仰卧头位胎盘位于子宫后壁,羊水适量,为显示各切面的最佳体位。?仰卧臀位与小儿体表心脏检测体位一致,也是最佳体位。 l俯卧头位、俯卧臀位较以上二种体位切面显示效果差 胎儿超声心动图切面扫查技巧 (3) 四、胎儿心脏超声筛查七步法 1)胎心位置形态 (2)左右房室的定位 (3)静脉与心房的连接 (4)动脉与心室的连接 (5)瓣膜的定位和特征 (6)心室流入道及流出道的血流 (7)动脉导管血流等情况。 l心脏外形近似前后略扁倒立的圆锥体 l心底部朝向右后上方,由出入心脏的大血管和左、右心房构成

胎儿超声标准切面

双顶径标准切面:? 测量双顶径、头围得标准切面,也称丘脑平面。 国内外文献,包括超声教材、专著,对于双顶径得测量标准,多就是这样规定得:在头颅横向切面,从近场颅骨外缘至远场颅骨内缘得距离、 吴乃森、接连立、范斯萍主编得《胎儿畸形超声诊断图谱》中双顶径得测量标准:“测量颅骨外缘到对侧颅骨外缘得距离即为双顶径,胎头软组织不包括在内"。 ?测量双顶径,尽量避免颅内中线结构与探头声束平行(入盆后),容易因侧壁声影影响测量结果。?该切面通过侧脑室前角、测脑室后角、透明隔、丘脑。 ?从前到后得结构:侧脑室前角靠近中线,成八字形无回声区;透明隔成长条状无回声区,边缘在中线两侧成平行条状高回声;丘脑靠近中线,成放倒得“吊钟"样或“蘑菇"低回声;后角远离中线分开,可瞧到脉络丛高回声。 两侧透明隔之间得腔隙即为透明隔腔,正常时不超过10mm。??有必要把脑室率这个概念在这里阐述一下,因为这个测量有重要意义,并且可能容易发生测量错误(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9510041325.html,/bbs/actions/archive/post/6135091_1。html ): 脑室率就是在双顶径切面略向上平行移动得切面(测量侧脑室得标准平面),脑中线至侧脑室侧壁距离/脑中线至颅骨内缘距离。 妊20周以后,脑室率大于1/3区可考虑脑积水。但这个标准诊断脑积水容易有假阳性,可以“提示”或“注意”但不应该“诊断”脑积水。还应该参考胎头双顶径明显大于胎龄、脑中线移位及漂浮、头围明显大于腹围等情况。个人认为,采用脑室率大于50%比较可靠,被多数得超声医生沿用。可以简单地用目测估计:两侧侧脑室外缘得距离超过双顶径得一半就应该考虑有脑积水了、

超声三血管切面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15例

·短篇论著·超声三血管切面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15例 李丽芳吕苹赵世怡钟晓红张君谢小键 一、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行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孕妇47835例。其中经超声三血管切面诊断为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persista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15例,孕妇年龄21 37岁,平均(27.5?4.3)岁;孕龄24 38周,平均(27.6?4.4)周。 使用百胜Mylab90、西门子Acuson Sequoia512、GE Voluson73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4.0 6.0MHz。对产前检查的孕妇先行产科常规超声检查,然后取胎儿心脏常规切面,即胎儿上腹部胃泡水平横切面、四腔心切面、三血管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心底短轴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观察心脏各心房心室腔和大血管情况;观察三血管切面肺动脉左侧是否有异常血管存在,并追踪其走向;观察左心室流出道或四腔心切面有无冠状静脉窦扩张。对引产胎儿进行尸检,分析产前超声诊断胎儿PLSVC符合情况。 二、结果 47835例孕妇中产前经超声三血管切面诊断胎儿PLSVC15例(0.03%,15/47835),其中8例胎儿为单纯性PLSVC;7例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合并法洛四联症3例,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肌部缺损及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肺动脉发育不良1例,肺动脉瓣狭窄、狭窄后扩张1例),均在胎儿引产后尸检证实为PLSVC。 8例单纯性PLSVC胎儿产前超声表现:三血管切面观均显示肺动脉左侧有1条血管存在,即4条血管。6例心脏四腔心切面左心房与心室交界处紧贴二尖瓣后叶根部显示一圆形无回声区即冠状静脉窦扩张(最大内径9.0mm,最小内径4.4mm)。产后超声随访,8例新生儿均未发现其他先天性心脏病。 7例PLSVC合并其他心脏畸形胎儿三血管切面超声异常表现:(1)1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狭窄后扩张畸形,其三血管切面观异常除血管数目异常(4血管)外,还有血管大小异常:肺动脉主干扩张(图1)。(2)1例合并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及肺动脉发育不良畸形,其三血管切面观的异常除血管数目异常(4血管)外,还有血管排列异常(3支血管的左右顺序发生显著改变,其升主动脉位于主肺动脉的右前方)和血管大小异常(肺动脉主干狭窄,图2)。(3)3例合并法洛四联症,其三血管切面观异常除血管数目异常(4血管)外,还有血管大小异常(肺动脉主 DOI: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1.08.037 基金项目: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资助项目(2009-CXB-65) 作者单位:361003福建省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

胎儿超声断层解剖模式图设计与应用_胎儿三血管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异常表现

临床研究 胎儿超声断层解剖模式图设计与应用: 胎儿三血管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异常表现 李胜利 文华轩 摘要! 目的 研究胎儿三血管切面(3VV)及三血管气管切面(3VT)的各种异常超声表现并绘制成模式图,提高超声医生对异常3VV及3VT的识别能力。方法 将本院9年多的胎儿心脏超声检出的、并经病理解剖或产后手术证实的各种心脏异常的典型病例,用模式图的形式绘制出其在3VV及3VT上的典型特征,直观地展现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特征。结果 共绘制出26组76种3VV及3VT的异常表现模式图。结论 3VV及3VT异常模式图的绘制对提高胎儿心脏畸形的认识有帮助,为诊断更为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胎儿;心脏畸形;产前超声检查;三血管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 D esign and appli cati on of ultrasound section dra w i ngs:abnor m al fi ndi ngs i n fe tal three vessels vie w and/or three vessels and trachea vie w L I Sheng li,WEN H ua xuan.D e part m en t of Ultrasound,ShenzhenM aternit y&Chil d H ealt hcareH osp it al Aff iliated to Southern M e d ical Uni versit y,Shenzhen518028,China Abstract! Objecti ve The secti on dra w i n gs of abnor m al u ltrasonograph i c fi ndi ngs i n feta l three vesse l s vie w(3VV)and/or t hree vessels and trachea vie w (3VT)w ere presen ted to deter m i ne t he features of cardiac abnor m aliti es revea l ed i n such secti ons i n prenata l d i agnosis.M ethods The records of fet uses w ith prenatal di agnosi s of vari ous typ i ca l cardiac m alfor m ati ons i n our i n stituti on bet w een2000and 2009were collected.The d i agnosi s was confir m ed by post partu m surgery or autopsy. The ultrasonographic characteristi cs as we ll as t he key po i nts of diagnosi s and d ifferen ti a l diagnosi s of cardiac m alfor m ati ons were exh i b ited i n3VV and/or3VT i n t he sec ti on dra w i ngs.Results The features of cardiac m alfor m ati on i n3VV and/or3VT were sho w ed i n76types of26groups.Concl usion The secti on dra w i ngs of the ab nor m al3VV and/or3VT are hel p f ul for i dentifi cati on of t he abnor m a l feta l heart and di agnosis of t he m ore co m plicated congen ital cardi ac m alfor m ati ons. K ey words! Fet us;H eart abnor m aliti es;Prenata l u ltrasonography;Three ves sels v i e w;Three vessels and trachea vie w DO I:10.3877/c m a..j i ssn.1672 6448.2010.06.0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67104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 I05A04) 作者单位:518028 深圳,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

产科超声检查标准与指南

产科超声检查标准与指南 第一节正常妊娠 一、适应证: 1、诊断早、中、晚孕 2、筛查胎儿解剖结构异常、确定胎位 3、引导进行羊水穿刺或绒毛膜活检 4、产前判断孕龄,以综合制定处理方案 5、分娩过程中判断胎位和胎先露 二、检查内容: 1、早孕: (1)孕囊的位置、大小,孕囊内有无胚胎,以及胎芽的长度或胚胎的头臀长。 胎龄判断:孕龄(d)=孕囊平均直径MSD(d)+30。之后判断在孕囊内有无胚胎,如果有,应测量胎芽的长度或胚胎的头臀长,头臀长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孕龄,孕龄(d)=CRL(mm)+42。如果在孕囊内没有见到胚胎,则应注意孕囊内有无卵黄囊,以帮助判断是否为真孕囊。(2)胎心搏动: 经腹部超声检查胎芽长>9mm时(经阴道超声胎芽长>5mm)应该观察到胎心胎动,如果没有观察到,应复查以了解胚胎是否存活。 (3)胚胎的数目: (4)子宫、附件区和陶氏腔: 子解子宫有无肌瘤和附件区肿物,及其位置、大小;陶氏腔有无积液,如果有积液,应同时检查有无腹腔积液。有时,早孕时区分正常和异常妊娠是非常困难的,常需要结合血HCG的结果综合考虑。 2、中、晚孕: (1)胚胎的数目、胚胎是否存活、胎位和胎先露 (2)测量BPD、FL、HC、AC (3)筛查胎儿畸形:侧脑室、后颅凹(包括小脑半球和小脑延髓池)、唇、四腔心(包括与胸腔的相对位置)、脊柱、胃泡、肾脏、膀胱、脐带腹壁入口处、前腹壁完整性。 (4)羊水量: 测量方法:孕妇平卧,探头尽量垂直于水平面,垂直测量羊水的深度。测量时探头不能加压,并避开脐带和胎儿肢体。 最大深度:4—8cm

羊水指数AFI:8—18cm (5)胎盘的位置、形态、与宫颈内口的关系;脐带 孕妇膀胱过度充盈或子宫下段收缩可能造成胎盘前置的假象。 (6)子宫、附件区结构 了解有无子宫肌瘤和附件区肿物,及其位置、大小;中晚孕时孕妇的卵巢往往不易显示。胎儿头位时经腹可能看不清宫颈,经会阴检查可能判断胎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 第二节异常妊娠 一、适应征: 1、妊娠期间阴道出血 2、疑有滋养细胞肿瘤 3、宫高、腹围与停经时间不符 4、评价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5、既往有胎儿先天畸形妊娠史或家族性遗传疾病史 6、血清筛查指标异常(AFP升高、风疹等病毒抗体滴度升高等) 7、发现胎儿解剖结构异常后随访 8、疑有胎盘早剥 9、疑有死胎 10、疑有羊水过多或过少 11、多胎妊娠 二、检查内容: 标准检查与针对性检查:在正常妊娠时,产科超声的目的是判断胎儿的数目、孕龄、胎儿生长情况、胎盘的位置、羊水量、筛查胎儿主要的显著的解剖结构异常,称为标准检查。在高危妊娠时,要对胎儿进行详细的检查,称为针对性检查。 ●时间窗的重要性: 三、常见疾病: (一)早期流产: 阴道出血是早孕期间的常见症状。常见病因有:(1)受精卵着床时底蜕膜出血:阴道出血常常短暂,而且是自限性的。超声检查结果正常。(2)早期流产。(3)异位妊娠。(4)滋养细胞疾病。 1、临床表现: 先兆流产:子宫颈口未开,妊娠物未排出,仍有可能继续妊娠。难免流产:阴道流血增多,腹痛加重,宫颈口已扩张,临床诊断并无困难,超声检查的目的:是了解妊娠物是否排出完全。胚胎停育指胚胎已死亡但

超声胎儿标准切面

超声胎儿标准切面图文详解 妊娠中期对于胎儿的超声检查最突出的问题是检查的内容多、耗时长、风险大,所以能够掌握好胎儿的标准切面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超声检查,成为避免漏诊的关键。 1 双顶径标准切面 测量双顶径、头围的标准切面,也称丘脑平面。测量颅骨外缘到对侧颅骨外缘的距离即为双顶径,胎头软组织不包括在内。 该切面通过侧脑室前角、侧脑室后角、透明隔、丘脑。 ●从前到后的结构:侧脑室前角靠近中线,成八字形无回声区;透明隔成长条状无回声区,边缘在中线两侧成平行条状高回声;丘脑靠近中线,成放倒的“吊钟”样或“蘑菇”低回声;后角远离中线分开,可看到脉络丛高回声。 两侧透明隔之间的腔隙即为透明隔腔,正常时不超过10mm。 ●脑室率:在双顶径切面略向上平行移动的切面(测量侧脑室的标准平面),脑中线至侧脑室侧壁距离/脑中线至颅骨内缘距离。 妊20周以后,脑室率大于1/3区可考虑脑积水。但这个标准诊断脑积水容易有假阳性,可以“提示”或“注意”但不应该“诊断”脑积水。还应该参考胎头双顶径明显大于胎龄、脑中线移位及漂浮、头围明显大于腹围等情况。个人认为,采用脑室率大于50%比较可靠,被多数的超声医生沿用。 可以简单地用目测估计:两侧侧脑室外缘的距离超过双顶径的一半就应该考虑有脑积水了。

2 胎儿嘴唇的检查方法 首先显示胎儿双顶径标准切面,探头略向足侧平移,显示胎儿双侧眼球,以双眼球连线为轴,十字交叉后及显示胎儿面部冠状面。略调整探头位置及方向,浅面可显示胎儿鼻尖、双侧鼻孔、胎儿上唇、下唇。深面也可显示眼眶、鼻中隔、颏部、舌尖。 妊娠20周后胎儿面部多可显示,正常上唇呈弓形,嘴唇的前缘强回声边缘线完整、连续,人中沟、唇结节可显示。鼻中隔居中。 面部显示受下列因素影响显示不满意 ●胎儿俯卧位。 ●颏先露 ●羊水少 ●胎儿肢体遮挡 ●颜面部贴近羊膜面或胎盘。 左半图为面部正中矢状面,可显示前额、鼻子、上唇、下唇;眼眶横径与内眦间距大致相等。右半图为双眶横切面,可显示眼眶及晶状体回声。这个位置是观察泪囊膨出、眼球病变的最佳位置。 3 膈肌 左半图,左侧膈肌;右半图,右侧膈肌。

胎儿标准测量切面讲解

附件 3:标准胎儿切面及测量 早孕 头臀长 测量切面: 胎儿正中矢状切面, 胎体自然屈曲,头顶及骶尾部清晰显示,躯干部显示脊柱矢 状面全长。 放大倍数:放大至胎儿躯体占据屏幕的 2/3 ~3/4 。 测量方法:光标置于胎儿头顶皮肤外缘至骶尾部皮肤外缘 测量次数: 2 次测量需全部完成 注意事项:入组胎儿首先测量头臀长,如头臀长 <45mm ,其它项均不需再测量或观察,同 时应根据头臀长所对应的超声孕周预约 11+0~ 13+6 周的超声检查。如第一次检查时头臀 长>84mm ,该病例不入组。 颈项透明层( NT ) 测量切面: 胎儿正中矢状切面, 胎体自然屈曲。胎儿面向探头时应显示胎儿鼻骨回声。 声束 应垂直于颈背部皮肤,使颈后部显示皮下组织、皮肤、羊膜形成的三条强回声带。 放大倍数:放大至胎头及胎胸占据屏幕的 2/3 ~3/4 。 测量方法: 光标置于胎儿颈部或上胸部皮肤层内缘及皮下组织层外缘, 测量其间无回声带的 最宽处。 测量次数: 2 次 注意事项: 在胎儿头臀长 45~ 84mm 时进行测量。 胎儿若面向探头, 以便分清羊膜和胎儿皮肤层。 光标放置应严格遵守下图所示的 方法。 最好选择胎动之后测量, 应避免在胎儿过度仰伸

或屈曲时测量。 颅脑横断面 标准切面:在不同水平胎儿颅脑横切面上,正常时显示完整的颅骨光环、完整的脑中线、蝴蝶形脉络丛、双侧丘脑和小脑。检查时应放大至胎儿头部占屏幕的1/3 以上。 颜面正中矢状切面 标准切面:胎儿正中矢状切面,胎儿面向探头,正常时应显示胎儿前额、鼻尖、鼻骨及鼻部皮肤、上下颌等结构。检查时应放大至胎头及胎胸占据屏幕的1/2 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