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9-2018年静安区中考物理二模卷含答案

(完整版)9-2018年静安区中考物理二模卷含答案
(完整版)9-2018年静安区中考物理二模卷含答案

静安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习质量调研 九年级理化试卷 18.04

物 理 部 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的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考生务必按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用2B 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涂所选的选号;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若入射角为0°,则折射角为 A .0°

B .30°

C .60°

D .90°

2.在原子中,绕核高速运转的粒子是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核子 3.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4.如图1所示,分别用力F 1、F 2、F 3匀速提起物体A ,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A .F 1<F 2<F 3

B .F 1=F 2=F 3

C .F 1>F 2>F 3

D . F 2>F 1=F 3

5.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 、N 两点,同时开始沿直线做匀速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分别如图2(a )和(b )所示。若两车运动6秒时相遇,则M 、N 两点的距离

A .一定为2.4米

B .可能为1.8米

C .一定为4.2米

D .可能为0.6米 6.物体置于距凸透镜的焦点1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 .5厘米

B .8厘米

C .10厘米

D .15厘米

6 1 2 3 4 5 0 0.61.2 1.8 2.4 t /秒

甲车

12 2 4 6 8 10 0 0.9

1.8

2.7

3.6 t /秒 乙车

s /米

s /米

(a ) 图2 (b )

F 1

F 2A

图1 F 3

图3 A

B

7.如图3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柱体A 、B 高度相等,其底面积S 的大小关系为S A >S B 。现分别从两柱体的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往下切除部分后,发现 A 、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压强恰好均相等。则关于对切去部分的质量?m A 、?m B 以及底面积?S A 、?S B 的判断,正确的是

A .?S A >?S

B ,?m A =?m B B .?S A >?S B ,?m A >?m B

C .?S A ?m B

D .?S A

8.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现将一个电压表V 接入电路的AB 或CD 两点间。电键S 闭合后,在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R 2滑片P 的过程中,下列数值一定不变的是

A . 电压表V 的示数

B . 电流表A 的示数

C . 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

D . 电压表V 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 示数变化量的比值

二、填空题(共26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我国家庭电路中,电灯正常工作的电压为________(1)伏,电灯与电灯之间是________(2)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家庭电路中用________(3)表计量每月所消耗的电能。

10.乘坐轨道交通已成为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地铁列车在减速进站的过程中,其质量________(4),动能________(5),惯性________(6)。(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1.成语“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这主要描述了乐音三个特征中的________(7);常用“镜花水月”比喻虚幻景象,这实际是光的________(8)现象;“芳香四溢”则是指植物花香分子的________(9)运动。

12.2018年4月京沪高铁再次扩容提速。若某列车以35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0.5小时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10)千米;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列车是________(11)的。高铁车顶在太阳下,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12)的方式改变其内能。

13.若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则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________(13)安,电流做功为________(14)焦。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0伏,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15)欧。

14.重为10牛、体积为6×10-4米3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16)牛,它受到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17)牛,该合力的方向为________(18)。

图4 R 1

R 2 S P

A

A B C D

15.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路出现断路故障,且故障发生在电阻R 1、R 2处。当电键S 从断开到闭合时:

① 若三个电表中仅一个电表指针所在的位置发生改变,则该电表是________(19),电路的故障发生在________(20)处。

② 若三个电表指针所在的位置均没有发生改变,请写出电路的故障情况。________(21)

16.在人类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探索的历程中,有三位科学家提出过相应的认识,如右表所示。

① 请对三位科学家提出认识,按历史时间的先后排序。________(22)(填序号)

② 伽利略是通过理想实验提出观点。伽利略的设想是:如图6所示,小球从第一个斜面AB 上滑下并能滑上第二个斜面BC 的等高处。

该设想能成立的条件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23)。(选填序号)

a 小球的质量足够大;

b 小球的速度足够大;

c 斜面绝对光滑;

d 斜面的倾角α足够大。

③ 上述“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探索过程告诉我们:人类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请你从物理学中再举一例说明。________(24)

三.作图题(共6分)

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 铅笔。

17.重6牛的物体A 静止在水平面上。在图7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A 所受的支持力F 。 18.根据图8中通电螺线管的S 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 极,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四.计算题(共24分)

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9.将质量为5千克的铜加热,铜的温度升高了40℃。求铜吸收的热量Q 吸。 [c 铜=0.39×103焦/(千克·℃)]

图7

A

( ) ( )

电源 S

图8

R 1 A S

R 2

V

A 2

图5

C

B

A

h

α 图6

序号 科学家 提出的认识 a 牛顿 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 b 伽利略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

c

亚里士多德

只有不断用力才能维持物体的运动

20.手推车在5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10秒内,拉力做功300焦,求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P 和物体通过的路程s 。

21.如图9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质量为6千克、深为0.3米的水。

① 求容器中水的体积V 水。

② 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③ 若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3920帕,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力F 容。

22.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伏,滑动变阻器R 1标有“50Ω 2A ”字样。

① 现将变阻器R 1的滑片P 移至右端,闭合电键S ,求电流表的示数。

② 再将阻值为10欧的电阻R 2以某种方式接入图10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 后,滑片P 在变阻器R 1的某两点间移动过程中,观察电流表,得到了三次电流值,如右表所示。

(a )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时,求变阻器R 1接入电路的电阻。

(b )小明同学根据表中的电流,推算出电流表示数可能的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0.15安、2.9安。请你通过计算并说明小明的推算是否正确。

五.实验题(共18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3.在电学实验中,电流表应________(1)联接入待测电路,电压表应________(2)联在待测电路的两端。图11所示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铁块重力,图中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3)牛,该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4)牛。

图9

测力计

单位:N

012345

012345

图11

序号 1 2 3 电流(安)

0.20

0.30

0.40

图10 R 1 S

A

P

方案:在杠杆的两侧挂等量的钩码

图13 O

2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应使所研究物体分别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________(5)状态,并在此时比较该物体所受两个力的________(6)、方向和作用线的关系。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________(7)替代平面镜,并用________(8)的蜡烛来寻找并确认像的位置(选填“点燃”或“未点燃”)。

25.某小组同学在学习力臂概念之后,继续研究学习杠杆。 ① 他们以图12中的扳手拧动螺母为例,讨论“杠杆转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

小明认为,无论拧紧还是拧松螺母,同样大小的力F 作用在扳手的A 点处都要比作用在B 点处方便。由此,小明猜想:杠杆的转动跟作用力F 及其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s 有关。

部分同学不赞同小明的猜想。他们认为,如果作用在扳手的力F 没有力臂,则力F 根本不能去拧紧或拧松螺母。因此,杠杆的转动只跟作用力F 及其力臂l 有关,跟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s 是无关的。

请在图中扳手的A 点处,用力的示意图表示不能使扳手发生转动的力F 。________(9) ② 同学们在认识到杠杆转动的效果跟力、力臂有关后,利用带刻度的均匀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进一步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他们按图13所示的方案实验,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静止,并记录动力F 1、动力臂l 1、阻力F 2、阻力臂l 2在表一中。

该小组同学分析比较表一数据后,发现可以得出多个不同的结论。他们经过思考,认为图13所示的方案存在缺陷,于是调整补充了方案重新实验并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a )你认为图13所示方案的缺陷是:________(10)。

(b )请你在图14中用简图形式调整或补充两个不同的实验方案。________(11)

表一 实验 序号 F 1 (牛) l 1 (厘米) F 2 (牛) l 2 (厘米)

1 2 3 2 3 2 3 4 3 4 3

4

2

4

2

图12

方案一 方案二

图14

26. 小红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电源电压为8伏,待测小灯上只有“0.3A ”(指小灯正常工作电流)字样清晰可见。小红将小灯、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以及电键等串联接入电路后,再将电压表并联在小灯两端。闭合电键后,在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始终没有发生变化,其示数如图15(a )、(b )所示。小红经过思考,重新连接电路并实验,当小灯正常发光时,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5(c )所示。

① 写出小红判断小灯泡正常发光的依据。________(12)

② 根据相关信息,通过计算和说明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变。________(13) ③ 根据相关信息,通过计算和说明求小灯的额定电功率P 额。________(14)

(a ) (b ) (c )

图15

答案要点和评分参考18.04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