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附答案)

2016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附答案)
2016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4分)

1、65 =18:( )=( ):20=( )25

=( )÷40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0.4分米,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3、把73米铁丝平均分成3份,每份长( )米,第二份占全长的(

())

。 4、一条公路长10千米,第一次修了14 ,第二次又修了14

千米,两次共修了( )千米,还剩( )千米。 5、5吨的13 和( )的12 相等;比6千米的13 还多13

千米是( )千米。 6、直径为10分米的半圆,周长是( )分米。

7、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2:3:5,最小的内角是( )度,最大的内角是( )度,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8、汽车4小时行了全程的25

,每小时行45千米,全程长( )千米,行完全程需( )小时。 9、 80%的倒数是( ),13

2的倒数是( )。 10、 在100克水中加入25克盐,那么盐水的含盐率是( )。

11. 一个圆的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这个圆的直径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12. 一个圆的半径扩大了3倍,它的周长扩大了( )倍,面积扩大了( )倍。 13. 一个半圆形的养鱼池,直径14米,它的周长是( )米,占地面积是( )平方米。

二、你会判断吗?正确的在( )里打“√”,错误的打“×”(7分)

1、自然数的倒数都比它本身小。( )

2、在1千克水中加入40克糖,这时糖占糖水的125

。( ) 3、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商一定比原来的数大。 ( )

4、定价100元的商品,先提价20%,再降价20%,还是原价。 ( )

5、甲数加上它的17 ,正好是乙数,关系式是:甲数×(1+17

)=乙数。( ) 班级:

姓名:

6. 一个圆的面积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 ( )

7.圆的周长就是圆的3.14倍。 (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1、一个圆的半径扩大4倍,面积扩大( )倍。

A 、4

B 、8

C 、16

D 、 2

2、一根长2米的绳子,先用去31,再用去31米,还剩下( )米。 A 、131 B 、3

4 C 、1 D 、 23 3、一个数的38 是35

,求这个数的算式是。( ) ①38 ×35 ②35 ÷38 ③ 38 ÷35 ④35 ×38

4、一根绳子剪去14 后,剩下的部分和34 米比较( ) ①剩下的长; ②一样长; ③剩下的短; ④不能确定。

5、六(2)班有男生40人,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0:9,全班有( )人。 ①70 ②74 ③76 ④78

6. 右图中的两个小圆的周长的和和大圆的周长比较,( )。

A 一样长

B 大圆的周长长

C 大圆的周长短

7. 圆的半径由3厘米增加到4厘米,圆的面积增加了( )平方

厘米。

A 3.14

B 12.56

C 21.98

8. 推导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公式时,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

长方形的周长是( )。

A πr

B 2πr

C πr+r

D 2πr+2r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4分)

73÷7= 31×9×32

= 5

8 ×23 = 56 ×(18+625

)= 16 ×12= 29 ÷35 = (318 +79 )×0= 12 +712

=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0分)

813 ÷7+17 ×613 12 ×25 + 910 ÷920 (12 +23 +34

)×24 713 ÷[114 ÷(423 -12 )] 29 +12 ÷45 +38

3、解方程。(6分)

35 x -17 = 1 (45 +3.2)x =23

4、列式计算。(9分)

(1)从38 的倒数里减去14 的23 ,差是多少? (2)23 和14 的差等于一个数的56

,这个数是多少? (3)甲数是5的15 ,乙数的15

是5,两数相差多少? 五、计算。

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6分)

(1)r =3厘米 (2)d =8分米 (3)C =12.56米

2、求下面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4分)

3、画出一个直径是4厘

米的圆,并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2

分) 六、解决问题。

1、看图列式,不解答。(4分)

2、实验小学五年级有3个班,一班有42人,二班的人数是一班的56 ,三班的人数比二班的2倍少16人,五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3分)

3、吴山农场去年种小麦150公顷,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5

,今年种小麦多少公顷?(3分) 4、某繁华街道上,停着小轿车、小客车、公共汽车共200辆,这三种车的辆数比是2:3:5,每种车各有多少辆?(4分)

5、一堆煤,先用去总数的25 ,又用去总数的49

,这时用去的比剩下的多31吨,这堆煤共有多少吨?(4分) 6、打一份文稿,单独打小明要15小时,小刚要12小时,如果两人合打,几小时后可以完成这份文稿?(4分)

7、一块草地的形状如下图的阴影部分,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4分)

4500只 母鸡 公鸡 算式: 方程: ?只

多14

8、公园里有一个直径为16米的圆形花圃,在它的周围环绕着一条2米宽的走道。现将走道也改成花圃,现在花圃的面积是多少?(4分)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答案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1、65 =18:( 15 )=(24 ):20=25

30=(48)÷40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0.4分米,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3:2 ),比值是( 2

3 )。 3、把73米铁丝平均分成3份,每份长(71)米,第二份占全长的(3

1)。 4、一条公路长10千米,第一次修了14 ,第二次又修了14 千米,两次共修了( 411 )千米,还剩(4

29 )千米。

5、5吨的13 和(310吨)的12 相等;比6千米的13 还多13 千米是(23

1 )千米。 6、直径为10分米的半圆,周长是(25.7)分米。

7、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2:3:5,最小的内角是( 36)度,最大的内角是( 90 )度,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8、汽车4小时行了全程的25

,每小时行45千米,全程长(450)千米,行完全程需(10)小时。 9、 80%的倒数是(45),132的倒数是(5

3)。 10、 在100克水中加入25克盐,那么盐水的含盐率是( 20% )。

二、你会判断吗?正确的在( )里打“√”,错误的打“×”(5分)

1、自然数的倒数都比它本身小。( × )

2、在1千克水中加入40克糖,这时糖占糖水的125

。( × )

3、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商一定比原来的数大。 ( × )

4、定价100元的商品,先提价20%,再降价20%,还是原价。 ( × )

5、甲数加上它的17 ,正好是乙数,关系式是:甲数×(1+17

)=乙数。( √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一个圆的半径扩大4倍,面积扩大( C )倍。

A 、4

B 、8

C 、16

D 、 2

2、一根长2米的绳子,先用去

31,再用去31米,还剩下( C )米。 A 、131 B 、3

4 C 、1 D 、 23 3、一个数的38 是35

,求这个数的算式是。(②) ①38 ×35 ②35 ÷38 ③ 38 ÷35 ④35 ×38

4、一根绳子剪去14 后,剩下的部分和34

米比较( ④ ) ①剩下的长; ②一样长; ③剩下的短; ④不能确定。

5、六(2)班有男生40人,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0:9,全班有(③)人。

①70 ②74 ③76 ④78

四、计算题。(31分)

18分) 73÷7=493 31×9×32=2 58 ×23

=125 56 ×(18+625 )=155

1 16 ×12=

2 29 ÷35 =2710 (318 +79 )×0=0 12 +712 =12 210分)

813 ÷7+17 ×613 =13

2 12 ×25 + 910 ÷920 =215 (12 +2

3 +3

4 )×24=46 713 ÷[114 ÷(423 -12 )]= 9

220 29 +12 ÷45 +38 =129 3、解方程。(6分)

35 x -17 = 1 (45 +3.2)x =23

x=2140 x=6

1

4、列式计算。(9分)

(1)从38 的倒数里减去14 的23

,差是多少? 3

8 - 14 × 23 =25 (2)23 和14 的差等于一个数的56

,这个数是多少? (23 - 14 )÷56 = 12

(3)甲数是5的15 ,乙数的15

是5,两数相差多少? 5÷15 -5×15

= 24 五、解决问题。(35分)

1、看图列式,不解答。(5分)

2、实验小学五年级有3个班,一班有42人,二班的人数是一班的5 ,三班的人数比二班的2倍少16人,五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6分) 42+42×56 +(42×56

×2-16)= 131(人) 3、吴山农场去年种小麦150公顷,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5 ,今年种小麦多少公顷?(6分) 150×(1+15

)= 180 (公顷) 4、某繁华街道上,停着小轿车、小客车、公共汽车共200辆,这三种车的辆数比是2:3:5,每种车各有多少辆?(6分)

200÷(2+3+5)= 20(辆) 轿车:20×2=40(辆) 小客车:20×3=60(辆) 公共汽车:20×5=100(辆)

5、一堆煤,先用去总数的25 ,又用去总数的49

,这时用去的比剩下的多31吨,这堆煤共有多少吨?(6分) 31÷[25 + 49 -(1- 25 - 49

)]=45(吨) 6、打一份文稿,单独打小明要15小时,小刚要12小时,如果两人合打,几小时后可以完成这份文稿?(6分) 1÷(151+121)=320(小时) 4500只

母鸡 公鸡 算式: 4500÷(1+41) 方程:(1+41)x=4500 ?只

多14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位置 1.找位置要先列后行,写位置先定第几列,再写第几行,格式为:(列,行)。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 (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 (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几 。 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八年级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数 学 教 案 第十三章:轴对称 2016年10月-11月 教师:李治民 第11章三角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角形及有关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3、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 等于1800 ,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质。4、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会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问题。5、理解平面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公式,镶嵌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 的证明,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及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是难点 11.1.1三角形的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 2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会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重点难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符号表示,三角形三边间的不等关系是重点;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三角形是一种最常见的几何图形, [投影1-6]如古埃及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交通标志,等等,处处都有三角形的形象。 那么什么叫做三角形呢? 二、三角形及有关概念 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注意:三条线段必须①不在一条直线上,②首尾顺次相接。 a b c (1) C B A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单元分数乘法 第1课时分数乘法的意义(1)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导学过程】 【情景导入】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预设:(1)(个);(2)(个);(3) (个);(4)3个就是6个就是,再约分得到(个)。(根据学生发言依次板书) 3.比较分析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 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 生2:3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 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测试题

百度文库出品 第十六章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二次根式2-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D ) A .x >2 B .x <2 C .x ≥2 D .x ≤2 2.(2016·自贡)下列根式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B ) A.10 B.8 C. 6 D. 2 3.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D ) A.3+4=7 B .35-5=3 C.2×5=10 D.18÷2=3 4.如果a +a 2 -6a +9=3成立,那么实数ɑ的取值范围是( B ) A .a ≤0 B .a ≤3 C .a ≥-3 D .a ≥3 5.估计32×12+20的运算结果应在( C ) A .6到7之间 B .7到8之间 C .8到9之间 D .9到10之间 6.12x 4x +6x x 9-4x x 的值一定是( B ) A .正数 B .非正数 C .非负数 D .负数 7.化简9x 2-6x +1-(3x -5)2,结果是( D ) A .6x -6 B .-6x +6 C .-4 D .4 8.若k ,m ,n 都是整数,且135=k 15,450=15m ,180=6n ,则下列关于k ,m ,n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D ) A .k <m =n B .m =n >k C .m <n <k D .m <k <n 9.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C ) A.3-2的倒数是3+ 2 B.x 2-x 一定是非负数 C .若x <2,则(x -1)2=1-x D .当x <0时,-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0.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1和3,若A 点关于B 点的对称点为点C ,则点C 所对应的实数为( A ) A .23-1 B .1+ 3 C .2+ 3 D .23+1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果两个最简二次根式3a -1与2a +3能合并,那么a =__4__. 12.计算:(1)(2016·潍坊)3(3+27)=__12__; (2)(2016·天津)(5+3)(5-3)=__2__.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个人整理资料)

第一单元 位置 1、 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如(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 (从左往右看) (从前往后看) 2、 平移时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述。 3、 图形左、右平移: 行不变 图形上、下平移: 列不变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98×5表示求5个9 8 的和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98×4 3表示求 98的4 3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 (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 (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几 几 。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 相当于 “×” “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 三、倒数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 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因为1×1=1;0乘任何数都得0, 1 (分母不能为0) 4、 对于任意数(0)a a ≠,它的倒数为 1a ;非零整数 a 的倒数为 1a ;分数 b a 的倒数是 a b ; 5、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一、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乘法: 因数 × 因数 = 积 除法: 积 ÷ 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 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 (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 (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 “ []”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 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 1、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2、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 (1)方程: 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 ,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 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 = 单位“1”的量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 一个数÷另一个数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 或:

最新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课时分数乘法的意义(1)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 (二)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 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预设:(1)(个);(2)(个);(3) (个);(4)3个就是6个就是,再约分得到(个)。(根据学生发言依次板书) 3.比较分析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 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 生2:3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相加是多少”。 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 4.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呈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一共吃了多少个?”,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经历独立思考、自主计算并验证、小组交流等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地呈现个性化的方法,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习状态。采用因势利导的方式,通过比较分析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加深了对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 (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不同方法呈现和比较 师:刚才的第(4)种方法用语言描述得出计算结果的过程,结合自己的解题方 法回顾一下,的计算过程用式子该如何表示?预设: 生1:按照加法计算=(个)。 生2:(个)。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同吗?它们的相同点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处又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打上方框)这里的2+2+2和2×3都 是在求什么?预设:有多少个。 2.归纳算法 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简单?那么这种方法是怎样计算的呢? 引导说出: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3.先约分再计算的教学 师:刚才我看到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计算的。与这里的第二种算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一种算法是先计算再约分,另一种是先约分再计算。 师: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简单?为什么? 小结:“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使参与计算的数字比原来小,便于计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约得的数与原数上下对齐。

2016年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归纳

2016年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知识回顾】 1.二次根式:式子a (a ≥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 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1)(a )2=a (a ≥0); (2)==a a 2 5.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 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 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 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 根号里面.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 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 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适当选择介于两个数之间的媒介值,利用传递性 a (a > a -(a <0

进行比较。 例6、比较73+与873-的大小。 (7)、作差比较法 在对两数比较大小时,经常运用如下性质: ①0a b a b ->?>;②0a b a b -0,b>0时,则: ①1a a b b >?>; ②1a a b b

2015-2016年新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11章三角形 教材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有关线段、角,多边形及内角和,镶嵌等。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有内角、外角。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从而得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接着由推广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介绍了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利用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研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这些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既是学习特殊三角形的基础,也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最后结合实例研究了镶嵌的有关问题,体现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角形及有关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3、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4、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会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问题。 5、理解平面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公式,镶嵌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证明,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及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是难点。 课时分配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2课时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2课时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2课时 本章小结………………………………………………………… 2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各组代数式中,①a﹣b与b﹣a;②a+b与﹣a﹣b;③a+1与1﹣a;④﹣a+b与﹣a﹣b;互为相反数的个数有() A.1组B.2组C.3组D.4组 2 .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A.B. C.D. 3 . 若,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A.B. C. D. 4 . 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A.钟表的指针转动 B.观光电梯上人的升降 C.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行驶 D.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 5 . 如图,直线a与直线b交于点A,与直线c交于点B,∠1=120°,∠2=45°,若使直线b与直线c平行,则可将直线b绕点A逆时针旋转()

A.10°B.15°C.20°D.25° 6 . 刘强同学为了调查全市初中生人数,他对自己所在城区人口和城区初中生人数进行了调查.城区人口约3万,初中生人数约1200.全市人口约300万,因此他推断全市初中生人数约12万,但市教育局提供的全市初中生人数约8万,与估计的数据有很大偏差.请你用所学的统计知识,找出其中的原因() A.样本不能估计总体B.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广泛性、随机性 C.市教委提供的数据有误D.推断时计算错误 7 . 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也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则的值是() A.2B.1C.0 D. 8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2x和y=﹣x的图象分别为直线l1,l2,过点(1,0)作x轴的垂线交l1于点A1…过点A1作y轴的垂线交L2于点A2,过点A2作x轴的垂线交于点A3,过点A3作y轴的垂线交L2于点A4,依次进行下去,则点A2018的坐标为() A.(﹣21009,21009)B.(﹣21009,﹣21010) C.(﹣1009,1009)D.(﹣1009,﹣2018) 9 . 若将三个数-,,表示在数轴上,其中能被如图所示的墨迹覆盖的数是()

2016--2017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6--2017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___________一、填空(共20分,其中第1题、第2题各2分,其它每空1分) 1、31 2 吨=()吨()千克 70分=()小时。 2、()∶()=40 ( )=80%=()÷40 3、()吨是30吨的1 3,50米比40米多()%。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5、0.8:0.2的比值是(),最简整数比是() 6、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人,女生()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8、王师傅的月工资为2000元。按照国家的新税法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王师傅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元。 9、小红1 5 小时行 3 8 千米,她每小时行()千米,行1千米要 用()小时。 10、用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面积是()。 11、在一块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2、请你根据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图形名称。圆、()、()、长方形。 二、判断(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7米的1 8 与8米的 1 7 一样长。…………………………………………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3、1 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4、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得简便运算。 例如:5 12×6,表示:6个 5 12 相加是多少,还表示 5 12 的6倍是多少。 2、一个数(小数、分数、整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相同,是表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6× 5 12 ,表示:6的 5 12 是多少。 2 7× 5 12 ,表示: 2 7 的 5 12 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整数和分数相乘:整数和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和分数相乘: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再乘,得数必须是最简分数。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分数大小的比较: 1、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2、如果几个不为0的数与不同分数相乘的积相等,那么与大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小,与小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大。 (四)解决实际问题。 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行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 (3)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 (4)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2、乘法应用题有关注意概念。 (1)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比”后的规则。当句子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把原来的量看做单位“1”。 (3)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多的数占乙的几分之几,甲比乙少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少数占乙的几分之几。 (4)在应用题中如:小湖村去年水稻的亩产量是750千克,今年水稻的亩产量是800千克,增产几分之几?题目中的“增产”是多的意思,那么谁比谁多,应该是“多比少多”,“多”的是指800千克,“少”的是指750千克,即800千克比750千克多几分之几,结合应用题的表达方式,可以补充为“今年水稻的亩产量比去年水稻的亩产量多几分之几?” (5)“增加”、“提高”、“增产”等蕴含“多”的意思,“减少”、“下降”、“裁员” 等蕴含“少”的意思,“相当于”、“占”、“是”、“等于”意思相近。 (6)当关键句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要把关键句补充完整,补充成“谁是谁的几分之几”或“甲比乙多几分之几”、“甲比乙少几分之几”的形式。 (7)乘法应用题中,单位“1”是已知的。 (8)单位“1”不同的两个分率不能相加减,加减属相差比,始终遵循“凡是比较,单位一致”的规则。 (9)找到单位“1”后,分析问题,已知单位“1”用乘法,未知单位“1”用除法(注意:求单位“1”是最后一步用除法,其余计算应在前)。单位“1”×分率=比较量;比较量÷分率=单位“1” (10)单位“1”不同的两个分率不能相加减,解应用题时应把题中的不变量做为单位“1”,统一分率的单位“1”,然后再相加减。 (11)单位“1”的特点:①单位“1”为分母;②单位“1”为不变量。 (12)分率与量要对应。 ①多的对应量对多的分率; ②少的对应量对少的分率;

云南省昆明市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新人教版)

云南省昆明市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八年级数学 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面有4个汽车标致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 B .24±= C .532a a a =? D . 3.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 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 用的几何原理是( ) A .三角形的稳定性 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 .垂线段最短 4.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2)1(3222++=++x x x B.2 2))((y x y x y x -=-+ C. x 2 -xy +y 2 =(x -y)2 D. )(222y x y x -=- 5. 等腰三角形一边长等于5,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A .14 B .23 C .19 D .19或23 6.三角形内有一点到三角形三顶点的距离相等,则这点一定是三角形的( ) A 、三条中线的交点; B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 、三条高的交战; D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7. 如图,△ABC ≌△A ’B ’C ,∠ACB=90°,∠A ’C B=20°, 则∠BCB ’的度数为( ) A .20° B .40° C .70° D .90 8、如果把分式xy y x 2+中的x 和y 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不变 B .扩大2倍 C .扩大4倍 D .缩小2倍 9.如图,△ABC 中,∠C=90°,AC=BC ,AD 平分∠CAB 交BC 于D ,DE⊥AB 于E ,且AB=6cm ,则△DEB 的周长是( ) A 、6cm B 、4cm C 、10cm D 、以上都不对 10.如果2592 ++kx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 的值是( ) A 、30 B 、±30 C 、15 D ±15 A C D B E 第9题图 A' B' C B A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 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 5 3×7表示: 求7个53的和是多少? 或表示:53 的7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 (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例如: 53×61表示: 求53的6 1 是多少? 9 × 61表示: 求9的61 是多少? A × 61表示: 求a 的6 1 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 (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 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 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 ×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 ×b=c,当b <1时,c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教学内容: 1、分数的乘法 2、分数混合运算 3、用分数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就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就是学习分数除法与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与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与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授课时数:10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课题: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法与学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 教学内容: 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3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就是多少? 9个11就是多少? 8个6就是多少? (3)计算: =++636261 =++10 3103103

2016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羊字象征吉祥和美好,下图的图案与羊有关,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 A.1个 B.4个 C.3个 D.2个 2.下列式子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x-1)(x-2)=x2-3x+2 B、x2-3x+2=(x-1)(x-2) C、x2+4x+4=x(x一4)+4 D、x2+y2=(x+y)(x—y) 3. 已知点P(3,-1),那么点P关于y轴对称的P'的坐标是() A. P'(-3,-1) B . P'(3,-1) C. P'(-3,1) D. P'(3,1) 4.下列各式:①a0=1 ②2﹣2= ﹣③a2?a3=a5 ④(a2b)3=a2·b3 ⑤x2+x2=2x2 其中计算正确的序号是() 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33 55 x x y y - -= -B. a b a b c c +-+ -= C. a b a b c c --- = -D. a a b a a b -= -- 6.化简的结果是( ) 7.王师傅用4根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如图.要使这个木架不变形,他至少还要再钉上()几根木条 第7题图第8题图 第11题图 8α+∠β等于() A.180°B.220°C.240°D.300° 9.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的形状为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答案都不对 10.A、B、C三个村庄连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某地区决定在这个三角形区域内修建一个集贸市b场,要使集贸市场到三个村庄的距离相等,则这个集贸市场应建在(). A.在AC、BC两边高线的交点处B.在AC、BC两边中线的交点处 C.在∠A、∠B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处D.在AC、BC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 11.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BAC=90°,在BC上截取BD=BA,作∠ABC的平分线与AD相交于点P,连结PC,若△ABC的面积为2 2cm,则△BPC的面积为(). C B A 第 B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姓名__________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 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65×5表示求5个65的和是多少?1/3×5表示求5个 1/3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3×4/7表示求1/3的4/7是多少。 4×3/8表示求4的3/8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 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 积做分母。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 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尽量约分,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常考的质因数有11×11=121;13× 13=169;17×17=289;19×19=361) 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 成小数再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

(三)乘法中比较大小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 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b=b ×a 乘法结合律:(a×b)×c=a ×(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即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先画单位 一的量,注意两条线段的左边要对齐。(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在“占、”“是、”“比“相”当于”的后面。 3、写数量关系式的技巧: (1)“的”相当于“×”,“占、”“相当于“”是”、“比”是“=” (2)分率前是“的”字:用单位“1”的量×分率=具体量 例如:甲数是20,甲数的1/3是多少?列式是:20×1/3 4、看分率前有没有多或少的问题;分率前是“多或少”的关系 式: (比少):单位“1”的量×(1-分率)=具体量; 第2页共24页

2016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配套练习册

2016 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册数学配套练习册 判断题 1.规定前照灯远近光水平偏移不做检验要求,而垂直偏移对部分车型需要检测。() 2、路试检验车辆的驻车制动性能是在空载状态下,车辆在坡道为20%(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车辆为15%)、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的坡道上正反两个方向使用驻车制动装置5min以上保持固定不动。() 3、GB21861-2014规定在用机动车检验时保存车辆识别代码照片,而不用保存拓印膜。 () 4、机动车同一轴上的轮胎型号和花纹应相同,转向轮不得装用翻新的轮胎。() 5、对于非营运小型、微型载客汽车GB21861-2014规定不再检验驻车制动。() 6、用台试检验车辆制动性能后对其制动性能有质疑时,可用路试检验进行复试。() 7、用滚筒反力式制动台检验汽车制动力与非测试车轮的制动性能有关。() 8、对于使用年限在10年以内的非营运小型、微型载客汽车但发生过造成人员伤亡交通事故,在送检时要增加底盘动态检验和车辆底盘部件检查等项目。() 9、校车和2011年9月1日起出厂的公路客车、旅游客车的前风窗玻璃以及外玻璃用于驾驶 人视区部位的可见光透射比应大于70%,其他车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小于50%()10、乘用车自行加装的前后防撞装置及货运机动车自行加装的防风罩、水箱、工具箱、备胎架,应不影响安全。()二、选择题 1、在空载状态下,某汽车前轴重1000kg,后轴重2000kg,允许的最大载质量为3000kg。现采用路试法对其驻车制动性能进行检验,那么该车驻车制动装置应能保证车辆在坡度为道 上正反两个方向上固定5min不动方为合格。() A、8% B、15% C、20% D、24% 2、某汽车最高设计车速为160km/h,其转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的允许值为()。 A、35° B、15° C、20° D、25° 3、转向节及臂。转向横直拉杆及球销在进行修理时,()。 A、可以拼焊,球销不得过松。 B、不得拼焊,球销可以稍松。 C、不得拼焊,球销不得松旷。 D、可以拼焊,球销不得松旷。 4、在进行汽车前照灯检测时,汽车应处于:() A、电源系统处于充电状态。 B、发动机处于熄火状态。 C、电源系统处于放电状态。 D、任一种状态都可以。 5、使用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检测,对皇冠V63.0ATRoyal进行路试制动性能检验,制动时初速度应为:() A、20km/h B、30km/h C、50km/h D、40km/h 6、按GB21861-2014标准,对前照灯检验项目中,下列项目属于不检项( )。 A、远光灯发光强度 B、远近光灯垂直偏移 C、远近光灯水平偏移 D、以上都是 7、用平板检验台检测悬架特性时,驾驶员将车辆对正平板台,以()速度驶上平板。 A.3~5km/h B.5~7km/h C.5~10km/h D.低于10 km/h 8、某汽车车轮滚动半径为245mm,更换轮胎时由于轮胎规格不同,滚动半径变为248mm,车速表指示的数值将()。 A、变快 B、变慢 C、不变 D、时快时慢 9、汽车整备质量不包含:() A、冷却液 B、燃料 C、货物 D、随车工具 10、机动车转向轮的胎冠花纹深度应大于等于();其余轮胎胎冠花纹深度应大于等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