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仪器 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气象仪器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气象仪器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实习)报告实验(实习)名称气象仪器实验实验(实习)日期2013—12-11 得分系计软院专业年级班次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认识各类观测仪器;2、了解各观测仪的原理及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1、风的观测测风设备:用于风能资源的测量,可以用于风能资源分析、风场微观选址、风机及风场发电量计算、进行风场风能资源分析,用于对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大气压力、太阳辐射、雨量等要素值进行全天候的监测。

测量风的仪器主要有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EN型系列测风数据处理仪、海岛自动测风站、轻便风向风速表、单翼风向传感器和风杯风速传感器等。

①测风塔组成:包括塔底座、塔柱、横杆、斜杆、风速仪支架、避雷针、拉线等。

主要功能:环境监测,风、气压、湿度等资源数据采集。

为相应的仪器设备的安装做支撑.优点:风荷载系数小,抗风能力强.塔身挡风面积小,利于采集数据准确客观,将实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差距降到最低。

采集塔柱采用外法兰盘连接,螺栓受拉,不易破坏,钢绞线加固。

塔柱正三角型布置,节约钢材,跟开小,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资源,造价低廉(仅为角钢自立塔的1/3或更少),选址便利,塔身自重轻,运输和安装便捷、建设工期短,塔型随风荷载曲线变化设计,线条流畅,遇罕遇风灾不易倒塌,安全系数高,设计符合国家钢结构设计规范和塔桅设计规程,结构安全可靠.②超声风速风向仪简介:超声风速风向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时差法来实现风速的测量。

由于它很好地克服了机械式风速风向仪固有的缺陷,因而能全天候地、长久地正常工作,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使用.它将是机械式风速仪的强有力替代品。

原理:超声波风速风向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时差法来实现风速的测量。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会和风向上的气流速度叠加。

若超声波的传播方向与风向相同,它的速度会加快;反之,若超声波的传播方向若与风向相反,它的速度会变慢.因此,在固定的检测条件下,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可以和风速函数对应。

关于气象实验的实验报告

关于气象实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气象仪器的使用方法。

2. 理解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的观测原理和意义。

3. 分析气象数据,提高对气象现象的认识。

二、实验仪器1. 普通温度表2. 气压计3. 湿度计4. 电接风向风速仪5. 云量计6. 地面气象观测场三、实验内容1. 气温观测实验步骤:(1)将普通温度表垂直悬挂在蔽阴背风处。

(2)等待温度表稳定后,读取温度值。

实验结果:某日气温为25.5℃。

2. 气压观测实验步骤:(1)将空盒气压表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

(2)读取气压值。

实验结果:某日气压为1013.2hPa。

3. 湿度观测实验步骤:(1)将湿度计放置在室内。

(2)等待湿度计稳定后,读取湿度值。

实验结果:某日室内湿度为60%。

4. 风向风速观测实验步骤:(1)打开电接风向风速仪。

(2)读取风向和风速值。

实验结果:某日风向为东北风,风速为3.5m/s。

5. 云量观测实验步骤:(1)观察天空云量分布。

(2)根据云量分布情况,记录云量。

实验结果:某日云量为5成。

6. 地面气象观测场观测实验步骤:(1)观察地面气象观测场设备。

(2)了解设备工作原理和用途。

(3)实地观测云量、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

实验结果:某日云量为5成,气温25.5℃,气压1013.2hPa,室内湿度60%,风向东北风,风速3.5m/s。

四、实验数据分析通过对气象数据的观测和记录,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1. 气温与气压呈负相关关系,即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2. 湿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即气温升高,湿度增加。

3. 风向和风速的变化与气压场、地转偏向力等因素有关。

五、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气象实验,我们掌握了气象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了气象要素的观测原理和意义。

2. 通过对气象数据的分析,我们对气象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六、实验心得1. 气象观测是一项严谨的科学活动,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个观测环节。

气象观察实验报告

气象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气象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气象仪器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际观测,提高对气象现象的识别和记录能力。

4. 分析气象数据,了解气象变化规律。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气象观测站四、实验器材1. 气象观测仪:包括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风速计、风向计、雨量计等。

2. 记录本、笔、尺子、望远镜等。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检查仪器是否完好,确保各项功能正常。

(2)准备好记录本、笔等记录工具。

(3)了解观测站的环境和观测区域的分布。

2. 观测过程(1)温度观测:使用温度计,分别在观测站附近的不同位置进行观测,记录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等数据。

(2)湿度观测:使用湿度计,分别在观测站附近的不同位置进行观测,记录相对湿度、绝对湿度等数据。

(3)气压观测:使用气压计,分别在观测站附近的不同位置进行观测,记录海平面气压、地面气压等数据。

(4)风速和风向观测:使用风速计和风向计,分别在观测站附近的不同位置进行观测,记录风速、风向等数据。

(5)雨量观测:使用雨量计,分别在观测站附近的不同位置进行观测,记录降水量、降水时间等数据。

(6)云量观测:使用望远镜,观察天空云量变化,记录云量、云层高度、云状等数据。

3. 数据记录将观测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详细记录在记录本上,包括观测时间、观测地点、观测数据等。

4. 数据分析根据观测数据,分析气象变化规律,如温度变化趋势、湿度变化规律、气压变化规律、风速和风向变化规律、降水量变化规律、云量变化规律等。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变化规律:根据观测数据,分析温度变化趋势,如日变化、季节变化等。

2. 湿度变化规律:根据观测数据,分析湿度变化趋势,如日变化、季节变化等。

3. 气压变化规律:根据观测数据,分析气压变化趋势,如日变化、季节变化等。

4. 风速和风向变化规律:根据观测数据,分析风速和风向变化趋势,如日变化、季节变化等。

气象仪器实验报告

气象仪器实验报告

气象仪器实验报告气象仪器实验报告一、引言气象仪器是气象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测量和记录大气中的各种参数,从而更好地了解天气变化和气候模式。

本实验旨在探究几种常见的气象仪器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

二、温度计的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使用温度计来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准确性。

2. 实验步骤首先,将温度计放置在室温下,记录室温的温度。

然后,分别将温度计放置在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记录温度计显示的数值。

最后,将温度计放置在自己的手心中,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3.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室温下温度计显示的数值为25摄氏度,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数值为0摄氏度,沸水中显示的数值为100摄氏度。

当将温度计放置在手心中时,温度计的数值逐渐上升。

4. 实验分析温度计是通过测量物体的热胀冷缩来确定温度的。

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中的液体会膨胀,导致液柱上升;反之,当温度降低时,液体会收缩,液柱下降。

温度计的准确性取决于其刻度的精细度和材料的特性。

在本实验中,温度计显示的数值与实际温度相符,说明温度计的准确性较高。

三、气压计的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使用气压计来测量不同地点的气压,了解气压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 实验步骤首先,将气压计放置在室内,记录室内的气压。

然后,将气压计带到户外,记录户外的气压。

最后,将气压计放置在不同高度的地方,记录不同高度的气压。

3.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室内的气压为1013毫巴,户外的气压为1008毫巴。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逐渐降低。

4. 实验分析气压计是通过测量大气压力来确定气压的。

它利用了大气压力对液体的压力传导作用,通过测量液面的高度差来确定气压的大小。

在本实验中,气压计显示的数值与实际气压相符,说明气压计的准确性较高。

四、湿度计的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使用湿度计来测量不同环境的湿度,了解湿度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 实验步骤首先,将湿度计放置在室内,记录室内的湿度。

气象仪器实验报告

气象仪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气象仪器的种类、构造及原理。

2. 掌握气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观测气象要素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气象观测站四、实验仪器1. 普通温度表2. 最高温度表3. 最低温度表4. 自计温度计5. 动槽式水银气压表6. 定槽式水银气压表7. 空盒气压表8. 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9. EN型系列气象仪器10. TBQ-2天空辐射表11. TBB-1净辐射表12. 太阳辐射电流表13. ZDS-10F系列多探头自动换档数字式照度计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 气温观测(1)将普通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自计温度计等仪器悬挂在蔽阴背风处。

(2)观察仪器指针的稳定情况,记录观测时间。

(3)读取各温度表上的温度值,并进行对比分析。

2. 气压观测(1)将动槽式水银气压表、定槽式水银气压表、空盒气压表等仪器放置在观测站内。

(2)观察仪器指针的稳定情况,记录观测时间。

(3)读取各气压表上的气压值,并进行对比分析。

3. 风向风速观测(1)将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和EN型系列气象仪器放置在观测站内。

(2)观察仪器指针的稳定情况,记录观测时间。

(3)读取风向风速仪上的风向和风速值,并进行对比分析。

4. 辐射观测(1)将TBQ-2天空辐射表、TBB-1净辐射表、太阳辐射电流表、ZDS-10F系列多探头自动换档数字式照度计等仪器放置在观测站内。

(2)观察仪器指针的稳定情况,记录观测时间。

(3)读取各辐射表上的辐射值,并进行对比分析。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气温观测结果:本次实验中,普通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自计温度计等仪器观测到的气温值较为接近,说明仪器性能稳定。

2. 气压观测结果:本次实验中,动槽式水银气压表、定槽式水银气压表、空盒气压表等仪器观测到的气压值较为接近,说明仪器性能稳定。

3. 风向风速观测结果:本次实验中,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和EN型系列气象仪器观测到的风向和风速值较为接近,说明仪器性能稳定。

气象仪器实验报告

气象仪器实验报告

气象仪器实验报告引言:气象仪器是进行气象观测和数据记录的关键工具。

通过使用气象仪器,我们可以收集和分析各种气象要素,例如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和降水量等。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在实验室中使用的一些常见气象仪器,并对其原理、使用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详细描述。

一、温度计温度计是测量空气温度的常用气象仪器。

我们使用的温度计是水银温度计,其原理基于水银的膨胀和收缩。

在实验中,我们将温度计放置在气象箱内,等待几分钟让温度稳定,然后读取温度刻度。

我们还比较了几个不同位置的温度,发现温度在不同高度位置的变化是不同的,这与大气温度分布的特点相吻合。

二、湿度计湿度计用于测量空气中的湿度。

我们使用的湿度计是湿度电阻式传感器。

它通过测量空气中湿度对传感器电阻值的影响来确定湿度。

在实验中,我们将湿度计放置在不同环境下的气象箱中,并记录湿度值。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环境中的湿度值有所不同,这与我们预期的一致。

三、气压计气压计用于测量大气压力,这对于气象预测和天气观测非常重要。

我们使用的气压计是水银气压计。

它基于水银在竖直管中的高度变化来测量压力。

在实验中,我们记录了气压计的读数,并观察了它随时间的变化。

我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压的变化是正常的,这与天气的变化有关。

四、风速仪风速仪用于测量风的速度和方向。

我们使用的风速仪是机械旋转式风速仪。

它通过风力对风车的旋转来测量风速。

我们将风速仪放置在露天场地,并记录了时间段内的风速和风向。

实验结果显示,风向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风速则相对稳定,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风向和风力。

五、降水量记录仪。

气象观测实验报告

气象观测实验报告

气象观测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气象观测是指对大气环境中的气象要素进行测量、观测和记录,以获取准确的气象数据,用于天气预报、气候研究以及农业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气象观测仪器的使用,记录和分析不同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加深对气象的认识。

二、实验装置和方法1. 实验装置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包括:1. 温度计:用于测量空气温度,其工作原理是热胀冷缩;2. 湿度计:用于测量空气湿度,根据湿度与水分蒸发的关系来工作;3. 气压计:用于测量大气压力,常用的有水银柱气压计和无水银气压计两种;4. 风向仪:用于测量风的来向,通常由一个风向旗和一个游标组成;5. 风速仪:用于测量风的速度,通常采用旋转杆或超声波来测量。

2. 实验方法1. 温度测量:使用温度计把温度计放在避光处的气温测定罩内,等待温度计指针稳定后读取温度;2. 湿度测量:将湿度计放在避光处,待湿度计读数稳定后即可记录湿度值;3. 气压测量:使用气压计,在避光处将气压计中的水银柱或无水银柱调至平衡位置,读取气压计刻度;4. 风向测量:通过观察风向仪上的旗帜,确定风的来向,并在记录表上标明风向;5. 风速测量:使用风速仪,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测量,记录风速值。

三、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1. 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方法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日期时间温度() 湿度(%) 气压(hPa) 风向风速(m/s)3/1 8:00 25 70 1015 N 33/1 12:00 30 60 1010 NE 43/1 16:00 28 65 1008 NE 32.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温度变化:在实验所记录的时间段内,温度呈上升趋势。

早上8:00 的温度为25,中午12:00 上升到30,下午16:00 又稍稍下降到28。

说明这一天整体上是比较热的一天。

2. 湿度变化:湿度值在70% 到65% 之间波动。

相对湿度的变化与温度变化趋势相反,即温度上升时湿度下降,温度下降时湿度上升。

最新气象仪器实验报告

最新气象仪器实验报告

最新气象仪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评估最新气象仪器的性能和准确性,通过对比传统气象观
测方法和新仪器的观测数据,验证其在实际气象监测中的有效性。

实验设备:
1. 最新气象仪器一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计、风向标、气压计和降水量计。

2. 传统气象观测设备一套,作为对比参照。

3. 数据记录器和分析软件。

实验方法:
1. 在同一开放场地设置最新气象仪器和传统观测设备,确保两者的观
测环境相同。

2. 同时开启两套设备,进行连续24小时的气象数据采集。

3. 每小时记录一次数据,并使用数据记录器存储。

4. 使用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比较分析。

实验结果:
1. 温度和湿度方面,最新气象仪器显示出与传统设备相近的测量结果,但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新仪器的读数更为稳定。

2. 风速和风向的测量中,新仪器提供了更精确的数据,尤其在风速变
化较大的情况下,新仪器能够更快地响应和记录。

3. 气压测量结果显示,新仪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尤其是在
气压变化迅速时。

4. 降水量计的性能比较中,新仪器能够提供更细致的降水数据,包括
降水强度和降水类型。

结论:
最新气象仪器在各项气象参数的测量上均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新仪器的性能优势更为明显。

此外,新仪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也显著优于传统设备,有助于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因此,推荐在气象监测和预报工作中广泛使用该最新气象仪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风的测量1、测风的仪器有:1)、风杯:测量风的大小。

由3个互成120°固定在支架上的抛物锥空杯组成感应部分,空杯的凹面都顺向一个方向。

整个感应部分安装在一根垂直旋转轴上,在风力的作用下,风杯绕轴以正比于风速的转速旋转。

原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天气预报风的大小为多个测量值的平均值。

旋转式风速仪的感应部分是一个固定在转轴上的感应风的组件。

常见的有风杯式风速计、螺旋桨式风速计。

前普遍采用的测定风速的仪器是风杯式风速计,它的感应部分是由三个或四个圆锥形或半球形的空杯组成。

2)、风塔:测量不同高度的风的大小和方向结构设计:常见的测风塔结构形式有自立式和拉线式两种。

自立式测风塔塔体下部较宽,塔架材料用量相对较大,对基础要求也较高;拉线式测风塔受力较为合理,可靠性高,塔体截面小,塔架材料用量小,但拉线基础数量多,施工工艺复杂。

测风塔塔架可采用单根钢管、三角形桁架及四边形桁架等结构形式。

单根钢管结构形式所需钢管直径大,迎风面积亦大,材料量大;三角形桁架结构形式较为稳定,塔架受风荷载作用较小,最为经济;四边形桁架结构形式较为稳定,一般情况下当三角形桁架不能满足受力及变形要求或不经济时,塔架可选用四边形桁架结构形式。

主要功能:环境监测,风、气压、湿度等资源数据采集。

为相应的仪器设备的安装做支撑。

适用单位:发电厂前期规划、海岛测风、气象数据采集、环境监测等部门。

误差来源:风杯和风向标在运功的过程中会收到摩擦力,阻力等多种因素影响。

2、高空测风的方法:气球、风筝、飞机3、超声波测速仪该仪器为目前测量风速较为先进的仪器,测量的风为三维,一般仪器测的风为二位。

利用的原理:超声波测速适合作流动物质中含有较多杂质的流体的流速测量,超声多谱勒法只是其中一种,还有频差法和时差法等等。

根据声学多普勒效应,当向移动物体发射频率为F的连续超声波时,被移动物体反射的超声波频率为f,f与F服从多普勒关系。

如果超声发射方向和移动物体的夹角已知,就可以通过多普勒关系的v,f,F,c表达式得出物体移动速度v优点:测量误差小。

4、其他先进测量仪器二、雨的测量1、降雨测量参数雨量:一定时间内,降水总量。

雨强:单位时间内,降水量。

测量标准:降水雨mm为单位(或kg/m2),取一位小数。

日降水量应读到0.2mm,最好读到0.1mm.周或月降水量应精确到1mm,日降水量的测量应定时进行。

降水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松等。

气象学中常有年、月、日、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

液态降水量称为雨量,有时两者也作为同义词。

单位时间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常用mm/h或mm/min为单位。

单位时间的雨量称为雨强。

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

例如,北京的平均年雨量是644.2毫米,上海的平均年雨量是1123.7毫米。

各等基降雪量的标准:零星小雪是指有量降雪量但小于0.1毫米;小雪:大于等于0.1毫米,小于1.0毫米;中雪:大于等于1.0毫米,小于3.0毫米;大雪: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5.0毫米;暴雪:降雪量大于等于5.0毫米。

降雪量是指将雪转化成等量的水的深度,与积雪厚度可按照1:15的比例换算。

如此计算,97.7毫米降雪量约为1.5米厚的积雪。

2、测量降水的仪器主要有雨量器,虹吸式雨量器、翻斗式雨量器、双阀容栅式雨量器,此外还有光学雨量器,带有虹吸结构的翻斗式雨量器等3、虹吸式雨量器4、翻斗式雨量器翻斗式雨量计是可连续记录降水量随时间变化和测量累积降水量的有线遥测仪器。

分感应器和记录器两部分,其间用电缆连接。

感应器用翻斗测量,它是用中间隔板间开的两个完全对称的三角形容器,中隔板可绕水平轴转动,从而使两侧容器轮流接水,当一侧容器装满一定量雨水时(0.1或0.2毫米),由于重心外移而翻转,将水倒出,随着降雨持续,将使翻斗左右翻转,接触开关将翻斗翻转次数变成电信号,送到记录器,在累积计数器和自记钟上读出降水资料。

结构:本仪器由承雨器部件和计量部件等组成。

承雨口采用国际标准口径Φ200mm。

计量组件是一个翻斗式机械双稳态秤重机构,其功能是将以mm计的降雨深度转换为开关量信号输出。

用途: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是用来测量自然界降雨量,同时将降雨量转换为以开关量形式表示的数字信息量输出,以满足信息传输、处理、记录和显示等的需要。

翻斗式雨量传感器适用于气象台(站)、水文站、农林、国防等有关部门用来遥测液体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起止时间。

用于防洪、供水调度、电站水库水情管理为目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自动野外测报站,为降水测量传感器。

弊端:如果雨量大,则雨水会溢出,测量结果不准确;如果雨量小,雨水下不到里面去,也会带来很大的误差。

5、光学雨量器原理:利用光的反射,折射测量雨的大小,强度。

6、新型雨量器:称重式雨量器原理:利用下面带有的传感器测量雨的重量,得到雨的大小等。

弊端:冬季结冰,误差大。

7、其他雨量器三、蒸发蒸发传感器通过测量水面高度来获取蒸发量的多少。

液位传感器:测量水面的高度原理:超声波测距原理。

通常将超声波传感器放置在百叶箱中,原因是其容易受光照,温度等影响。

特点·数字化传感器无温漂、时漂,性能长期稳定;·高分辨力、高精度;·在风浪和降雨气候条件下也能正常观测,不失准确度;·抗电磁干扰,即使停电后再通电,输出数据依然正确;·能与蒸发桶、水圈、自动加水装置、采集记录装置配套使用,实现蒸发过程自动监控。

功能、使用范围:·与自动补水控制装置配合使用,组成简易型自动遥测蒸发站;·与蒸发数据记录器配套组成数字记录式蒸发器,实现蒸发过程的自动记录;·与JFZ-01型数字式雨量计、数字式溢流量计配套,组成全自动蒸发雨量测站,装备基本蒸发站网,实现蒸发、降雨过程的自动观测、记录和远传。

它的量测精度、稳定性远优于超声波型及其它类型的水面蒸发传感器,又能够实时远传,适于装备各地区、各种类型的蒸发站、气象站。

四、辐射测量辐射测量可以用于测量发光光源,比如太阳或者灯源,也可以用于测量反射光,比如地面或者水面的反射光。

在太阳能行业中,可以应用于测量太阳能模拟器的光谱分布,配合专业的软件,可以测定是否符合AM1.5标准。

五、地温传感器地温(ground temprature)是指地表面和以下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的统称。

指一定口径的蒸发器中的水因蒸发而降低的深度。

单位为摄氏度(℃)。

地温为掌握下曲和入窑的温度,参考酿酒车间通风干燥处接触地面设置的温度计的温度。

地温是气象观测项目之一,更是十分有用的气候资源。

浅层地温能是指在地球浅表层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中所蕴藏的低温热能,广泛存在于浅表地层的恒温带中,受四季气候的影响较小,土壤温度相对恒定。

与深层地热相比,浅层地温能分布广泛,储量巨大,再生迅速,开发利用投资少且价值大,符合循环经济发展需求。

地温的利用主要是采用地能热泵技术将水或土壤中的低温热能提取出来加以利用。

地能热泵技术就是利用浅层地表温度与气温之间存在的温差,通过提取和释放地层中的能量,实现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

地能热泵技术包括水源热泵技术和地源热泵技术,若地质条件较好,浅层地下水丰富且易回灌时通常采用水源热泵;若地质条件不好时可采用地源热泵。

六、天空成像仪测量云的覆盖量。

云高仪:测量运动过来的云的云底高度。

目前,还很难测量云的厚度。

七、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

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

温度传感器是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某种特性来间接测量的。

温度传感器随温度而引起物理参数变化的有:膨胀、电阻、电容、而电动势、磁性能、频率、光学特性及热噪声等等。

选用注意:1、被测对象的温度是否需记录、报警和自动控制,是否需要远距离测量和传送;2、测温范围的大小和精度要求;3、测温元件大小是否适当;4、在被测对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场合,测温元件的滞后能否适应测温要求;5、被测对象的环境条件对测温元件是否有损害;6、价格如保,使用是否方便。

主要用途: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一个很重要而普遍的测量参数。

温度的测量及控制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生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温度测量的普遍性,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在各种传感器中居首位,约占50%。

温度传感器是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某种特性来间接测量的。

不少材料、元件的特性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能作温度传感器的材料相当多。

温度传感器随温度而引起物理参数变化的有:膨胀、电阻、电容、而电动势、磁性能、频率、光学特性及热噪声等等。

随着生产的发展,新型温度传感器还会不断涌现。

由于工农业生产中温度测量的范围极宽,从零下几百度到零上几千度,而各种材料做成的温度传感器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八、实验感想通过实验,我了解到了各式各样的气象测量仪器,以及各个仪器的结构、原理、用途等信息,丰富了我的知识面,对气象测量领域有了更多的认识与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对于平常校内见到的却不了解的仪器,有了基本的了解,弥补了之前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缺,对我来说,这样的实验有很大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