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之温度观测实验报告doc
农业气象学之温度观测实验报告

农业气象学之温度观测实验报告篇一: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XX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班级:,姓名:,第组,学号: ,实验日期实验一太阳辐射强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二、原理和方法三、实验步骤四、实验数据测定—分析空旷地面上和同高度果树下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测定时段、天气状况等)①空旷地面上、同高度果树下的平均照度;②空旷地面上、同高度果树下照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③平均透光率、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透光率是否稳定等。
五、探索性学习:选择株型不同的两株果树,设计观测方案,测定不同方位、不同高度、树冠内外光照强度的分布特征,并作初步分析。
实验二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的测定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二、原理和方法三、实验步骤四、实验数据测定1、空气温度的测定3、草坪地温观测五、实验数据分析①分析当天观测场地温、草坪地温和空气温度的差异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②以土壤温度为横坐标、土壤深度为纵坐标,画图分析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实验三空气湿度的测定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二、原理和方法三、实验步骤四、实验数据测定和结果分析1、观测百叶箱内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当时的大气压力,查算出空气的水汽压和相对湿度。
篇二: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专业:植保10-1姓名:学号:实验时间:XX年9月24日实验一、日照时数和光照强度的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使用天空辐射表的使用,正确观测太阳直接辐射、闪射辐射和净辐射。
2.掌握照度计的使用,测量光照强度。
3.计算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
实验原理:辐射表通过对光照强度的感应产生热效应,再转化为电动势,带动电流表指针偏转,显示在表盘上。
实验器材:天空辐射表、净辐射表、紫外线照度计实验步骤:1. 用天空辐射表测量总辐射值。
2. 用净辐射表测量净辐射值。
3. 用照度计测量光照强度。
4. 用紫外线照度计测量紫外线强度。
5. 计算日照时数和光照百分率。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分析:1. 下午随时间推移,净辐射、总辐射、直接辐射、紫外强度都逐步降低。
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二)2024

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二)引言概述: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二)旨在通过实验和观测,研究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从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气象因素、气象因素对病虫害的影响、气象因素对灌溉管理的影响、气象因素对施肥管理的影响以及气象监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等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通过对这些关键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气象因素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正文:一、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气象因素:1.1 温度的影响1.2 光照的影响1.3 降水的影响1.4 相对湿度的影响1.5 风速的影响二、气象因素对病虫害的影响:2.1 温度对病虫害的影响2.2 光照对病虫害的影响2.3 降水对病虫害的影响2.4 相对湿度对病虫害的影响2.5 风速对病虫害的影响三、气象因素对灌溉管理的影响:3.1 降水条件下的灌溉管理3.2 干旱条件下的灌溉管理3.3 高温条件下的灌溉管理3.4 风速对灌溉管理的影响3.5 相对湿度对灌溉管理的影响四、气象因素对施肥管理的影响:4.1 温度对施肥效果的影响4.2 降水对施肥效果的影响4.3 光照对施肥效果的影响4.4 风速对施肥效果的影响4.5 相对湿度对施肥效果的影响五、气象监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5.1 气象监测仪器的选择5.2 气象数据的获取和分析5.3 气象预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5.4 气象监测对灾害防范的作用5.5 气象监测技术在精细化农业管理中的应用总结:通过实验和观测,我们可以发现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温度、光照、降水、相对湿度和风速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合理的灌溉管理和施肥管理也需要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
因此,借助气象监测技术对气象因素进行实时监测与预报,对于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和提高农田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从本次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合理利用和应用气象因素能够帮助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农业气象学之温度观测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农业气象学之温度观测实验报告篇一:气象学实验指导1,2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农业气象学》实验指导实验一:太阳辐射与风、气压的观测(4学时)实验目的:1.学会用便携式辐射计观测太阳总辐射、太阳直接辐射和天空散射辐射;用暗筒式日照计观测日照时数;用照度计观测光照度的方法。
2.印证朗伯定律和可见光在太阳直接辐射、天空散射辐射和总辐射中比率的变化规律。
3.使学生了解并学会气压计,动槽式气压表的使用方法及目测风向风速的方法,了解三杯和电接风向风速计的原理与使用方法,掌握热球式微风仪的测风方法。
实验准备:便携式辐射计,暗筒式日照计,照度计,日照自记纸(一张是有纪录的),气压计,动槽式气压表,三杯风向风速表,热球式微风仪,电接风向风速计,计算器,计算纸,直尺,铅笔,记录板。
实验内容:1.介绍实验原理:①由于“朗伯定律”只适用于平行辐射线,又在总辐射中太阳直接辐射占主要地位,所以观测结果应该是:sm?sm?sinh;Q???Q?sinh;D在各个方向上的差异较小。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sinh=sinφ?sinδ+cosφ?cosδ?cosωφ=39°42′;δ由查表获得;ω=(t-12)×15°/h②由于可见光在散射辐射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所以观测结果应该是:若设sd、s和sb分别为Rsd、Rs和Rsb的光照度,则:sdssb??。
RsdRsRsb③日照百分率=日照时数/可照时间×100%可照时间n=2?0;cosω0=-tgφ·tgδ0?115?h2.介绍便携式辐射计,日照计,照度计、气压计,动槽式气压表等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及目测风向风速的方法,简介三杯风向风速表、热球式微风仪、电接风向风速计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3.学生熟悉各种仪器的构造和观测方法。
4.实地观测太阳辐射和日照,印证上述实验原理。
地点选在励慧园草坪。
实验步骤:室内---熟悉各种仪器的构造原理和观测方法室外---太阳辐射和日照的观测:在开阔地草坪上按下述顺序进行辐照度和光照度的往返平行观测,共往返两次,每个往返用9分钟,中间休息2分钟,共用20分钟。
农业气象学之温度观测实验报告

农业气象学之温度观测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农业气象学中的温度观测一、引言农业气象学是应用气象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农作物生长发育、气象灾害和农业生产的学科。
而温度是农业气象学中极为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温度观测对于研究和预测作物生长发育、病虫害发生和农业灾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实验方法和进行观测,探讨农业气象学中温度的观测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目的1.了解温度观测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温度观测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3.进行温度的定量观测和记录。
4.分析温度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温度计:常用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两种。
本次实验使用水银温度计。
2.记录表格和笔。
四、实验步骤1.在待观测的位置选择好固定点,确保环境条件相对稳定。
2.将温度计放置在固定点,避免阳光直射和其他外界干扰。
3.用温度计读取当前环境的温度,记录在记录表格中。
4.对于连续观测的实验,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如每10分钟)重复步骤3,将各次温度观测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5.观测结束后,整理并分析观测数据。
五、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得到的观测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通过曲线图可以直观地看到温度的变化规律。
进一步分析温度的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比如对于不同作物来说,适宜的生长温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作物有何影响等。
同时,根据观测数据还可以计算得到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等指标,帮助我们了解环境中温度的统计特征,对于农业生产的规划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六、实验注意事项1.温度计要垂直放置,不可受到外界干扰。
2.避免太阳直射和其他外界因素对温度计的影响。
3.在连续观测的实验中,确保每次观测的时间间隔一致,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
4.注意记录好观测数据,以便后期整理和分析。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农业气象学中温度观测的原理、方法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中的观测数据为我们研究农业生产和气象灾害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气象学实验报告

气象学实验报告年级、专业小组成员姓名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科学技术系2009.9实验二温度的测定日期成绩指导老师谢利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二、实验仪器三、实验内容1、对照仪器,认识各种温度表(计)的用途及构造特征;2、对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进行规范的观测,做好记录并进行器差订正。
四、实验作业1、最高温度表测定最高温度的原理是什么?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最低温度表测定最低温度的原理是什么?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百叶箱的作用是什么?4、为什么测定气温的温度表要安置在百叶箱内,而测定地面温度的温度表却放置在露天?5、根据下面两个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自记温度计的时间订正和记录订正。
并分析其特点。
50实验三大气水分的测定日期成绩指导老师谢利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二、实验仪器三、实验内容1、观测百叶箱干湿表和通风干湿表,并进行器差订正;2、根据所测数据分别计算水汽压、露点温度、饱和差和相对湿度等空气湿度要素;3、用《湿度查算表》查算空气湿度要素值;4、降水量的观测,降水强度的计算;5、蒸发量的实时观测。
四、实验作业1、利用“干湿球法”测定空气湿度的原理是什么?基本公式如何表达?式中各项的含义是什么?2、用“干湿球法”如何得到水汽压、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和饱和差等空气湿度要素值。
3、观测记录百叶箱干湿表和通风干湿表温度,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各空气湿度要素值。
3,其降水量是多少mm314.0cm ? 用普通量杯量得直径6、20cm 的雨量器收集的降水体积为9、根据虹吸雨量计观测记录结果绘制24h降水量曲线,并计算24h降水强度。
降水强度:降水等级:109876)mm(5量水降43210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时间(h)小时降水量曲线24 1 图实验四风、云、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的观测日期成绩指导老师谢利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风向和风力等级的目测方法;2、了解云量、云状的观测识别方法,掌握常见云的识别;3、了解常见天气现象的观测记录方法;4、记录一次冷空气活动过程。
温度的观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温度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普通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等测温仪器的使用。
3. 通过实验,提高对气温、气压等气象要素的认识。
二、实验器材1. 普通温度表2. 最高温度表3. 最低温度表4. 自计温度计5. 动槽式(福丁式)水银气压表6. 定槽式(寇乌式)水银气压表7. 空盒气压表8. 热电偶9. 烧杯10. 冷水、热水适量三、实验原理1. 温度观测:利用普通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等仪器,通过测量温度感应球内的水银液体膨胀或收缩,从而得到气温值。
2. 气压观测:利用水银气压表或空盒气压表,通过测量大气压力,得到气压值。
3. 热电偶测温: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连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着点t和t0之间存在温差时,就在回路中产生电动势EAB(t,t0),从而得到温度值。
四、实验步骤1. 温度观测:(1)将普通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等仪器放置在蔽阴背风处。
(2)观察并记录温度表内的水银液体膨胀或收缩情况,得到气温值。
2. 气压观测:(1)将动槽式(福丁式)水银气压表或定槽式(寇乌式)水银气压表放置在水平位置。
(2)观察并记录水银柱高度,得到气压值。
(3)使用空盒气压表,观察并记录气压表指针位置,得到气压值。
3. 热电偶测温:(1)将热电偶的感温端插入冷水中,观察并记录冷端温度。
(2)将热电偶的感温端插入热水中,观察并记录热端温度。
(3)根据热电偶回路热电势的分布理论,计算热电势,得到温度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观测: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气温值,与实际气温值基本相符。
2. 气压观测: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气压值,与实际气压值基本相符。
3. 热电偶测温: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冷端和热端的温度值,与实际温度值基本相符。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温度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我们了解了普通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等测温仪器的使用。
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

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引言:农业气象学是研究气象与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了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生长和发展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测和分析气象要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农作物生长情况,从而加深对农业气象学的理解。
实验一:温度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两种常见的农作物,小麦和玉米。
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首先,我们将小麦和玉米分别种植在两个温室中,一个温室保持常温,另一个温室则提高了温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在常温条件下,小麦和玉米的生长速度较慢,植株矮小,叶片颜色较浅。
而在提高温度的温室中,小麦和玉米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植株高大茂盛,叶片呈深绿色。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温度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宜的温度有助于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则会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实验二:光照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探讨光照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我们选择了两种常见的农作物,番茄和黄瓜,来观察它们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我们将番茄和黄瓜分别种植在两个温室中,一个温室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照,另一个温室则限制了光照。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在充足光照的条件下,番茄和黄瓜的生长状况良好,植株茂盛,果实饱满。
而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番茄和黄瓜的生长速度减慢,植株瘦弱,果实数量和质量明显下降。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照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充足的光照有助于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实验三:降水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研究降水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我们选择了水稻和大豆作为研究对象,来观察它们在不同降水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我们将水稻和大豆分别种植在两个温室中,一个温室保持常规浇水,另一个温室则限制了水量。
农业气象学实习报告

农业气象学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2年7月1日-2022年7月31日实习单位:XX省农业气象中心实习目的:通过此次实习,了解和掌握农业气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农业气象观测工具的使用和数据分析,探索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高自己在农业气象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习内容:1. 农业气象观测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农业气象观测工作,包括气温、降水、光照、土壤湿度等气象因素的观测。
我熟悉了各种气象观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如温度计、湿度计、风速计、降水量计等,并学会了如何记录和整理观测数据。
2. 农业气象数据整理与分析在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我学习了如何进行农业气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我掌握了Excel、Python等软件在农业气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学会了制作气象数据报表和图表,进一步了解了气象数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与评估通过实习,我了解了农业气象灾害(如干旱、洪涝、冰雹等)的预警和评估方法。
我学习了如何根据气象数据预测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概率,并了解了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4. 农业气象服务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农业气象服务活动,包括为农民提供农业气象咨询、发布农业气象预警信息等。
我学会了如何将气象数据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建议,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实习收获:1. 知识与技能的提升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农业气象学的原理和方法,掌握了气象观测设备的使用和数据分析,提高了自己在农业气象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实习期间,我与同事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
3. 服务意识的增强通过参与农业气象服务活动,我了解了农业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增强了为农民服务的意识,提高了自己的服务意识。
实习总结:通过此次实习,我对农业气象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服务意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气象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气象学之温度观测实验报告
篇一: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XX
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第组,学号: ,实验日期实验一太阳辐射强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二、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数据测定—分析空旷地面上和同高度果树下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
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测定时段、天气状况等)①空旷地面上、同高度果树下的平均照度;
②空旷地面上、同高度果树下照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③平均透光率、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透光率是否稳定等。
五、探索性学习:选择株型不同的两株果树,设计观测方案,测定不同方位、
不同高度、树冠内外光照强度的分布特征,并作初步分析。
实验二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的测定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二、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数据测定
1、空气温度的测定
3、草坪地温观测
五、实验数据分析
①分析当天观测场地温、草坪地温和空气温度的差异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②以土壤温度为横坐标、土壤深度为纵坐标,画图分析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实验三空气湿度的测定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二、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数据测定和结果分析
1、观测百叶箱内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当时的大气压力,查算出空气的水汽压和相对湿度。
篇二: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
《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
专业:植保10-1姓名:学号:实验时间:XX年9月24日
实验一、日照时数和光照强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
1.了解使用天空辐射表的使用,正确观测太阳直接辐射、闪射辐射和净辐射。
2.掌握照度计的使用,测量光照强度。
3.计算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
实验原理:
辐射表通过对光照强度的感应产生热效应,再转化为电动势,带动电流表指针偏转,显示在表盘上。
实验器材:天空辐射表、净辐射表、紫外线照度计实验步骤:
1. 用天空辐射表测量总辐射值。
2. 用净辐射表测量净辐射值。
3. 用照度计测量光照强度。
4. 用紫外线照度计测量紫外线强度。
5. 计算日照时数和光照百分率。
实验
结果:
实验结果分析:
1. 下午随时间推移,净辐射、总辐射、直接辐射、紫外强度都逐步降低。
总辐射和直接辐射在之后显著降低。
2. 光照强度与总辐射、净辐射成正比。
3. 紫外线强度与总辐射和净辐射成正比。
4. 云层的阻挡是影响各指标的直接原因。
5. 太阳辐射是地面获得热量的最主要方式。
6. 数据中有部分出现了净辐射大于总辐射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仪器的误差。
实验二、土壤温度、气温的测定
实验目的:
1. 掌握干球温度及、湿球温度计和最高、最低温度计的原理。
2. 掌握干球温度及、湿球温度计和最高、最低温度计的读数。
3. 掌握差算空气温度的方法。
实验原理:农业气象学中的温度计分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及和最低温度计之分。
(1)最高温度及的构造特点是在球部和毛细管相连的地方有一个狭窄的通道。
当感应球部放入被测介质中,温度升高,液体膨胀通过狭窄的通道。
当被测介质温度又下降时,温度计中的液体收缩,液体在狭窄通道处被截断。
下部分液体继续收缩,而毛细管中的液体因与下部分液体分离而停留不下降。
即使温度再次上高,甚至超过前面的最高温度,原理类似,最高温度计始终保留最高温度示数。
为了测得下一次测试的准确度,必须用力将毛细管中的液柱甩回感应球中。
(2)最低温度计用于测定一段时间内的最低温度。
最低温度计所用的液体为酒精,毛细管较一般的温度计粗。
在毛细管中有一哑铃状游标,用于记录指示最低温度示数。
当温度下降后,毛细管中的液柱从哑铃状游标处断开,游标随下降的液面下降并记录最低温度。
特别应当注意的是,最低温度计必须水平放置使用。
(3)干球温度计是测定空气温度的干温表,需配合湿球温度计使用。
湿球温度计不同于干球温度计的地方在于感应球被包上了润湿的纱布。
当空气的水汽未达到饱和时,纱
布上的水分就不断蒸发,从而带走热量,同时从流经温度计表面的空气吸收热量。
当耗散的热量和吸收的热量达到平衡时,温度计就不在变化。
空气湿度越小,蒸发越快,湿球温度计下降得越快,与干球温度计的差值越大。
实验器材:
通风按时表、地面温度计、最低温度计实验步骤:
1. 空气温度测定。
2. 空气相对湿度、水汽压、饱和水汽压、露点温度查算。
3. 地面温度、最低温度观测。
实验结果:结果分析:
1. 由数据可得,下午14:54到15:24土壤温度最高下降,随后保持稳定。
因
此可知,太阳辐射是地面温度的直接来源。
2. 日出后,地面开始吸收辐射热量,直至下午13:00后开始逐步散失,温
度下降。
3. 注意将温度计感应球接触地面。
4. 读书过程中不要将手接触温度计,以防误差。
5. 切忌将最低温度计拿起来读数。
空气湿度是表示空气潮湿程度的物理量。
一般采用几种不同的参数量。
(1)水汽压:空气中由于水汽重力产生的压力称为水汽压,单位用Pa或
者hPa表示。
(2)饱和水汽压:空气中水汽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达到某一特定值称为饱
和水汽压,用E表示。
(3)饱和差:一定温度条件下,空气实际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差值叫饱
和差。
(4)露点温度: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的条件下,当空气降低
到水汽达到饱和水汽压时称为露点温度。
实验三、风速、风向、气压额测定
实验目的:
了解认识测量风速、风向、气压的仪器及工作原理。
实验原理:
1. 观测气压表并记录气压。
2. 用便携式测试仪测试风速和风向。
实验器材:
风向、风速仪、空盒式气压表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分析:
(1)一天中气压的变化在同一地点不明显。
(2)同一地点短时间内的风向、风速具有不确定性。
(3)空盒式气压表与水银气压表相比精确度不够高,但有方便携带的优点。
实验四、降水及蒸发额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掌握雨量器、虹吸式雨量计、蒸发器的使用及其原理。
实验原理:
虹吸式雨量计是一种自动记录,适用于长时间将于观测的雨量计。
当雨水进入铜质容器后,附表在浮力的作用下随水面上升而升高。
随水量的记录纸自动划线记录。
当雨量积满后通过虹吸作用吸出雨水再重复集水,直至降雨结束。
通过记录纸观测降雨时间及降雨量。
实验器材:
雨量计、量雨杯、蒸发器实验结果:
降雨量:11.3mm
蒸发量:蒸发前18.65mL 降雨后18.45mL 蒸发率:(18.65-18.45)/(18.65*10*10*3.14)=0.01% 实验结果分析:
由于提起条件限制,降雨量只有通过观察以前测好的记录纸进行试验。
篇三:气象学实验报告
气象学实验报告
年级、专业小组成员姓名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科学技术系
XX.9
实验二温度的测定
日期成绩指导老师谢利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内容
1、对照仪器,认识各种温度表(计)的用途及构造特征;
2、对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进行规范的观测,做好记录并进行器差订正。
四、实验作业
1、最高温度表测定最高温度的原理是什么?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最低温度表测定最低温度的原理是什么?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百叶箱的作用是什么?
4、为什么测定气温的温度表要安置在百叶箱内,而测定地面温度的温度表却放置在露天?
5、根据下面两个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自记温度计的时间订正和记录订正。
表1 温度计的时间订正
表2
温度计的记录订正
6、记录空气、地面和浅层土壤温度,根据所测数据绘
制土壤温度的垂直廓线图,并分析其特点。
表3 温度观测记录(单位:℃)
实验三大气水分的测定
日期成绩指导老师谢利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内容
1、观测百叶箱干湿表和通风干湿表,并进行器差订正;
2、根据所测数据分别计算水汽压、露点温度、饱和差和相对湿度等空气湿度要素;
3、用《湿度查算表》查算空气湿度要素值;
4、降水量的观测,降水强度的计算;
5、蒸发量的实时观测。
四、实验作业
1、利用“干湿球法”测定空气湿度的原理是什么?基本公式如何表达?式中各项的含义是什么?
2、用“干湿球法”如何得到水汽压、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和饱和差等空气湿度要素值。
3、观测记录百叶箱干湿表和通风干湿表温度,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各空气湿度要素值。
表1百叶箱干湿表和通风干湿表干湿球温度
4、根据《湿度查算表》查算下列空气湿度要素值。
5、降水量计为0.1、0.0各代表什么意义?空白又代
表什么意义?
6、用普通量杯量得直径20cm的雨量器收集的降水体积为314.0cm3,其降水量是多少mm?
7、按下表所给数据进行计算,将结果填入空格。
(单位:mm)
8、观测记录24h的蒸发量和降水量。
9、根据虹吸雨量计观测记录结果绘制24h降水量曲线,并计算24h降水强度。
降水强度:降水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