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扩建高速公路品质工程方案(策划)

改扩建高速公路品质工程方案(策划)
改扩建高速公路品质工程方案(策划)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1 -

二、编制目的.......................................................................................................... - 1 -

三、工程概况.......................................................................................................... - 1 -

3.1工程简介................................................................................................... - 1 -

3.2技术标准................................................................................................... - 2 -

四、品质工程实施的思路及目标.......................................................................... - 3 -

4.1创建品质工程思路................................................................................... - 3 -

4.2创建目标................................................................................................... - 4 -

4.2.1 全面推进“4化”理念,为打造“品质工程”夯实基础....... - 4 -

4.2.2 全面提升工程实体质量,使“品质工程”质量达到新水平 - 17 -

4.2.3 提升工程安全保障水平,推进工程安全生产有序进行........ - 18 -

4.2.4 提升工程绿色环保水平,打造“三集中”花园式施工现场 - 22 -

4.3组织机构................................................................................................. - 23 -

4.4活动步骤................................................................................................. - 24 -

五、提升工程管理的水平.................................................................................... - 24 -

5.1 推行QHSE管理体系............................................................................ - 24 -

5.2 班组管理规范化.................................................................................. - 26 -

5.3 7S管理................................................................................................. - 26 -

六、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 27 -

6.1智能化系统在施工中的应用................................................................. - 27 -

6.1.1高边坡路堑智能监测预警系统......................................................... - 27 -

6.1.2重点施工环节视频监控..................................................................... - 27 -

6.1.3 安全体验馆建设................................................................................ - 28 -

6.2信息化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 30 -

6.2.1二维码信息技术................................................................................. - 30 -

七、新设备的应用................................................................................................ - 30 -

7.1预制场保温保湿、喷淋养护................................................................. - 30 -

7.2自动绑扎机和数控钢筋切割、车丝一体机的应用............................. - 31 -

八、工艺、工法的提升........................................................................................ - 32 -

8.1环刀法桩头破除工艺应用与改进......................................................... - 32 -

8.2圆管涵养护工艺改进............................................................................. - 34 -

8.3梁板钢筋胎架施工................................................................................. - 35 -

8.4钢筋场集中加工、运输吊装................................................................. - 36 -

九、绿色环保........................................................................................................ - 37 -

9.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 37 -

9.2水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 37 -

9.3水环境保护措施..................................................................................... - 38 -

9.4生产、生活垃圾的管理......................................................................... - 38 -

9.5推进绿色公路建设................................................................................. - 38 -

9.6粉料储存罐除尘系统............................................................................. - 39 -

十、标准化和精细化施工管理........................................................................ - 40 -

10.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 40 -

10.2、质量培训教育................................................................................ - 43 -

10.3、质量工作标准化管理.................................................................... - 43 -

10.4、品质工程质量控制.................................................................... - 43 -

10.4.1路基工程................................................................................... - 45 -

10.4.2桥涵工程................................................................................... - 48 -

10.4.3路面工程................................................................................... - 50 - 十一、品质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 51 -

11.1工程技术交底制度....................................................................... - 51 -

11.2工程质量检查制度............................................................... - 52 -

11.3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 53 - 十二、安全管理体系............................................................................................ - 53 -

12.1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 - 53 -

12.1.1安全生产管理保证组织机构................................................... - 53 -

12.1.2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 - 53 -

12.2保证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 - 1 -

12.2.1 项目安全技术控制要点............................................................ - 1 -

12.2.2 交通安全保证措施.................................................................... - 4 -

12.2.3 施工用电及防汛的安全措施.................................................... - 5 -

12.2.4 异常气候条件下的安全保证措施............................................ - 6 -

12.2.5 特种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 6 - 十三、提升打造品质工程的软实力...................................................................... - 7 -

一、编制依据

(1)xx高速公路水口至白沙段改扩建工程施工合同段T1标段施工招标文件;

(2)xx高速改扩建工程施工合同段T1标段施工招标图纸;

(3)国家、部颁的施工技术(验收)规程、质量标准、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和文件等;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 F050-2011;

(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2015;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9)交通部《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10)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高速公路建设“双标”管理的相关文件;

(11)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创建公路水运品质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粤交基〔2017〕258 号)

二、编制目的

为了更好的贯彻和执行“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下发的《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创建公路水运品质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及广东省“双标管理”(标准化管理、标杆管理)的相关要求,本标段,积极推进品质工程,不断提高项目管理及工程质量水平,高标准、严要求,建设精品优质工程。

通过品质工程的实施,围绕质量一流的总体目标,贯彻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项目的质量创优保障原则,抓好分项工程的品质工程质量,制定完善可行的施工指导意见,将品质工程取得的经验在公司内部进行推广和应用。

三、工程概况

3.1工程简介

xx改扩建高速公路T1标项目起于水口镇,与佛开高速公路终点相接,止于

恩城街道办,依次跨越水口镇、月山镇、翠山湖管委会、沙塘镇、塘口镇、沙湖镇、君塘镇、圣堂镇、良西镇、恩城街道办,共跨越十个镇,合同段桩号起终点k3157+345.250~k3214+952.578(其中k3186+786.5~k3190+377不在本合同段范围内)约54.016km,月山连接线约4.610km,合计路线总长约58.626km。本标段主线桥梁累计长度为6810.66m/129座(含互通桥梁),涵洞175道,其余均为路基。主线全线拼宽,跨径10m以下采用换板拼接方案,标高通过支座及垫石调整。跨径10m以上中小桥利用桥梁结构,通过顶升桥梁、加固和凿除重铺铺装层进行标高调整。

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老项目为双向四车道,路基顶宽28m,通过老路两侧进行加宽,两侧扩宽同时施工,改造成双向八车道,路基顶宽变为42m,本合同段互通共8座(其中改扩建7座,新建互通1座),改扩建梁金山服务区1处,新建圣堂服务区1处。施工过程需确保双向四车道通车(保四),树立“通行第

一、施工第二、大局为重”的理念。

3.2技术标准

xx高速公路采用沿旧路两侧拼接加宽方式将原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扩建为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具体技术标准如下:

①设计速度:120km/h;

②路基宽度:42.0m;

③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④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它桥涵、路基1/100;

⑤地震基本烈度:项目多数地段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1)扩建后路基标准横断面。本合同段路基加宽方式为两侧拼宽,加宽后,八车道整体式路基宽度为42.0m其中:行车道宽2х4х3.75m,硬路肩宽2х3.0m (含右侧路缘带宽2х0.5m),中间带宽4.5m(中央分隔带宽3.0,两侧路缘带宽2х0.75m),土路肩宽2х0.75m。

(2)路面结构设计参数

①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本项目主线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路面设计采用以100KN的单轴一双轮荷载作为标准轴载,沥青砼面层的设计年限15年。

②互通立交及服务区匝道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路面设计采用以100KN 的单轴一双轮荷载作为标准轴载,设计基准期30年。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以龄期28d的弯拉强度标准值(fr=5.0Mpa)为标准。

(3)桥梁技术标准。本项目原桥面宽28m,本合同段采用在旧路两侧拼接加宽的扩建方案,旧桥上部维修加固后与新桥上部拼接,下部分离新建。

四、品质工程实施的思路及目标

4.1创建品质工程思路

打造品质工程,推广“四新”技术。采用全面、系统、科学、经济的工程质量管理理念,贯彻落实“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信息化”的管理要求,在施工中创造和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时间考验。通过积极自主的转变工程质量管理和经营管理观念,推动工程建设行业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提高,实现项目建设品质的全面提升。

全面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实现传统交通向现代交通、可持续发展交通的转变,立足“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努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四个交通”发展要求,深化现代工程管理,以设计、施工、安全标准化为基础,以建设优质工程、平安工程为前提,以“双标管理”为抓手,以“五赛五比”活动为载体,不断推动工程建设协调

发展和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公路工程建设理念、管理水平、技术创新水平、质量安全水平和运营维护服务水平,全力打造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满意、自然和谐为主要特征的“品质工程”。

4.2创建目标

以打造“品质工程”为目标,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深入推进“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工厂化”为内容的现代化工程建设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建设管理工作体系,通过xx高速改扩建工程T1标项目“品质工程”的开展,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实现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制度的创新。体现“迎接挑战、把握机遇、铸品质工程、培优秀人才”的工程实体。

4.2.1 全面推进“4化”理念,为打造“品质工程”夯实基础

1、推进改扩建工程施工标准化

根据本项目工程线路较长的特点,设置3个钢筋场、3个搅拌站、2个大型预制梁场、2个小型预制构件厂。根据施工现场整体布局,把项目驻地、钢筋场、搅拌站、预制梁场、小型预制构件厂建设打造成标准化的工程施工场站。

施工的主体在班组,班组的核心在工人。项目实行班组准入管理与首件认可制度,通过班组的进场报审、岗前体检、教育培训考试、实名登记、首件认可的方式,确保进场班组信誉可靠。在班组作业前,项目部严格进行岗前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实行现场技术员全过程跟班作业,技术员替换传统施工模式带班角色,执行项目部管理制度,对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在班组施工过程中,实施7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和六步走班循环(班前提示、班前检查、班中巡查、班后小结、班后交接、班后清理)的标准化管理方式,实现全员积极参与,保持施工现场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标识一目了然的现场状态。

坚持以质量、安全为核心,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提升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把xx改扩建工程T1标项目打造成标准化、品质化的工程建设。

项目驻地图示

2、推进工程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以规范化为前提,以系统化为保证,以数据化为标准,以信息化为手段,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对管理对象实施精细、准确、完整、快捷的规范与控制。

(1)、设立组织机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副经理

主管部门:质检、工程、经营、安全、物资、试验、测量、专业队

管理小组:专业队队长、工班长

(2)、规范化管理实施

A、配置合理的机械。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配置充足的施工机械,同时进行合理搭配,做到流水作业施工。避免因机械不足造成前后工作脱节,影响工程进展,同时避免因机械过多造成无序作业和不必要的窝工浪费。

B、合理搭配管理人员,抓好进度控制。细化管理人员目标责任,实行计划管理,层层下达施工组织计划,把计划责任分解到每一个分项工程的现场管理人员,做到分工明确,落实到人,责任分明。配备固定的管理人员,管理层具备清晰的工作思路,团队互助协作,做到以人为本。

C、抓好投资控制。加强合同管理,合理使用资金,严格履行财务制度,建立资金使用审签制度,规范资金使用行为。加强计量支付管理,建立计量台账,及时掌握计量进度。

D、依靠科技,提高技术水平。积极推广成熟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工艺,引进新的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增加科技含量;深入开展关键技术研究,解决工程难题,不断提高工程整体质量。

E、抓好安全控制。项目经理是工程安全的第一负责人,分管安全副经理和现场安全员及各施工班组要切实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施工现场设置充足、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在临时便道两侧设置百米桩和减速警示标志牌。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路安全、人和谐。

(3)、保证质量措施

A、加强质量教育。加强对职工进行质量法律法规的教育,增强全员质量责任意识。

B、工程材料控制。材料必须有出厂证、合格证、检验证,进场后按规定抽检,合格后使用。地方材料先调查料源,取样试验,试验合格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料,施工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材料及时清出现场。

C、旁站制度。关键工序实行施工负责人旁站制度,在工程中对施工关键部

位、关键工序和关键环节实行旁站。

总体来说,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就是贯彻落实安全、环保、和谐耐久、节约的建设新理念,在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基础上,建立以合同为依据,涵盖项目管理、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督等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体系。通过精细化管理目标、标准、任务、流程,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打造精品工程。

3、推进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

(1)、信息化总体建设原则

A、以项目管理为主体,公司管理制度为依托,实现自上而下设计,由下往上管理。

B、以制度流程为基础,规范标准为原则,系统根据制度业务流程,做好“三个标准”后设计开发。

C、以合同清单为主线,资金支付为卡口。以BIM建模底层数据作为共享目标,在BIM平台上实现规范项目日常管理工作,在ERP系统上实现成本管控、资金使用,打造多系统集成的集约化管理系统。

(2)、专业队伍中控监控系统应用

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对施工人员数量监控,为施工提供保障

4、互联网+施工技术的应用介绍

互联网+施工:主要目前推的BIM和钢筋(砼)集中加工管理系统。结合项目“线长、点多、交通量大”的特点,增加视频化管理内容。第一、通过视频,全方位的展示现场亮点,给参观和检查人员提供最直观最全面的视觉效果。第二、通过互联网传播,增加影响力。第三、助力现场管理(首件制、技术交底、技术培训、安全教育等),便于各工段各专业队伍全面直观的学习到现场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知识和要求。第四、协助施工管理人员现场管理,借助视频拍摄器材(航拍器)检查,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管理和全天候现场巡查。将所有数据基于互联网+BIM上传云平台,让现场施工真正的透明化。并可通过航拍提供视频素材,助力工程宣传建设。

在项目“三集中”现场安装监控系统,实现全面实时查看工程施工现场,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安全、进度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始终受控。在开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设计阶段,利用BIM软件平台,采用协同工作方式,建立三维信息化设计BIM模型,完成符合工程标准的三维信息模型、二维设计图纸及相关多媒体数据,建立设计阶段BIM应用标准。在施工阶段,建立基于施工BIM模型的施工管控平台,以分项工程为精细化管控对象,以虚拟施工为技术手段,以参见各方协同工作为沟通方式,进行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档案等可视化、集成化、协同化管理。在应运维护阶段,以竣工BIM 模型为基础,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管理、施工、质量、安全等过程进行决策分析。通过大数据平台动态记录信息,通过施工现场监管有效联动,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

4、推进产品生产工厂化。场站建设一般包括搅拌站、钢筋加工场、预制场、小型预制构件场。大力推行建设集约化管理,工厂化生产,实现“三集中”,即混凝土集中拌制,钢筋集中加工,混凝土构件集中预制,充分发挥集中化施工的优势。

(1)、搅拌站场地建设面积、搅拌机组配置及产能应满足生产、施工需求和工程进度要求。场地建设采取全部硬化处理并布局合理,料仓采用全封闭、料罐顶安装除尘器和场地出入口设计洗车池进行防扬尘处理。

料仓全封闭防尘

搅拌站洗车池

(2)、钢筋加工场场地建设面积、机械配置及产能应满足工程施工生产和进度要求,采用通道贯穿式加工场。场地建设采取全部硬化处理并布局合理,按功能不同采用不同颜色地坪漆进行涂刷,人行通道为绿色、车辆行驶道为灰色、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区为青色、作业区为青色+黑色橡胶垫、分割线为黄色,生产过程按流水化设计和功能区域细分。

(3)、预制场场地建设面积、机械配置及产能应满足生产、施工需求和工程进度要求。场地建设采取全部硬化处理并布局合理,钢筋场场内采用地坪漆进行涂刷,生产过程按流水化设计、产梁区和存梁区细分。

预制场采用活动式制梁台座和大块侧模板,根据本项目多种类型的预制梁板,活动式制梁台座体现了场地的多元化施工方式。大块侧模板的使用整体增大了模板的刚度,减少模板的变形。

活动式底模

大块侧模板

分离式人行通道与施工现场

(4)、小型预制构件场地建设面积、机械配置及产能应满足生产、施工需求和工程进度要求。场地建设采取全部硬化处理并布局合理,生产过程按流水化设计、制作区、存放区和样品区细分。

小型预制构件存放

模块展示区

整体装运及存放

5、严格考核奖惩制度,深化平安工地达标创建活动,做好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加强经验学习交流,促进品质工程形成聚合力。

4.2.2 全面提升工程实体质量,使“品质工程”质量达到新水平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实行目标化管理,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科学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2、全面落实执行首件工程合格制,抓好各分项(分部)工程的示范段质量,并严格按照各项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指导后续工程施工。

首件工程通常指的是同类项目中的第一个施工项目,其方案和标准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认定和审判,这样才能将首件工程转化成工程建设的重要样本,才能够有效的延续施工品质。通过首件施工讨论和总结,把首件工程的成功变成可复制、可延续的工程技术,进而应用到全工程,实现工程质量品质化。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微创新”的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微创新”,达到提升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的目标。

首件工程的核心意义在于总结并推广应用,通过以下7个流程进行管理:

A、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批

B、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

C、首件工程施工

D、首件工程验收和总结

E、补充技术交底

F、首件工程总结备案与验收标示

3、全面梳理各工序可能发生的质量通病,例如:

(1)、混凝土外观(气泡、蜂窝、麻面、错台等通病)

处理措施:打磨钢模板,保证模板在浇筑前的整洁性,模板拼装的接缝处连接紧密并顺畅。根据混凝土运输距离调配良好的性能,浇筑混凝土时按规范要求进行振捣作业。

(2)、整体化层混凝土开裂

处理措施:选择合理的浇筑时间,浇筑时二次收面,及时进行土工布覆盖养生。

4、强化过程质量控制,重点抓好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和隐蔽工程的监督检查,把好隐蔽工程验收关、工序质量抽检关、工程实体报验关、工程计量支付关等主要关口,实现质量监督的全覆盖。

5、加强检查与验收,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质量管理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施工期间,拟采购2--3台无人机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采取不定期检查和不打招呼的“飞行”检查的方式对工地现场进行巡查,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生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工程质量隐患,及时处理,限期整改,尽可能将工程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警钟长鸣,长抓不懈。

4.2.3 提升工程安全保障水平,推进工程安全生产有序进行

1、树立本质安全理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安全管理。

2、从“源头”抓起,建立完善的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通过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确保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运行。

3、通过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切实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