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永远在路上第六集观后感
2020永远在路上第六集心得体会_观永远在路上心得感想.doc

20xx年1月13日,中央纪委公布了对白恩培的立案审查结果:“经查,白恩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白恩培的上述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违法,并涉嫌犯罪。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审议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白恩培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党员干部必须随时保持清醒,警钟长鸣在耳边。因为作风建设是大事,律人律己要加鞭。
观看《永远在路上》,我们可以看出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意志,是中央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是有为国为民谋良策的良苦用心的。要使红色江山永远巩固,风清气正并持之以恒,必须要明白民心向背是关键。制作和播放八节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的根本目的是拒腐防变,是为了让普天之下的党员领导干部都引以为戒、牢记教训、警钟长鸣、遵规守纪保平安。只有政通人和、风清气正才能实现国泰民安。当年黄炎培和毛泽东的著名的“窑洞对”,就指明了“全民监督促清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起“窑洞对”,我们不由得忆起了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诸葛亮关于治国理政方略的著名的《隆中对》和《出师表》,其中关于政治清明、管理官吏、担当责任、发展经济等很多道理至今仍然值得借鉴。
2020永远在路上第六集心得体会_观永远在路上心得感想
永远在路上第6集在10月23日晚上8点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第六集讲的是拍蝇惩贪,看了永远在路上举例的贪污案子,你对永远在路上纪录片有哪些体会呢?今天,为大家推荐20xx永远在路上第六集心得体会。
永远的长征第六集情深意长观后感

永远的长征第六集情深意长观后感
这一集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长征岁月里那些温暖又深沉情感的大门。
咱先说红军和老百姓之间的感情吧。
那可真是比亲人还亲啊。
就像看到红军战士们走到哪儿,老百姓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救星一样对待。
老百姓主动给红军送粮食、送衣物,哪怕自己都不富裕,这可真不是作秀,那是真心实意地觉得红军是为了大家好。
红军呢,也特别爱护老百姓,纪律严明得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这就像一种默契,一种鱼水情深的关系,少了谁都不行。
然后就是红军战士们之间的战友情了。
在长征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他们相互扶持,同生死共患难。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的战士受伤了,其他战士哪怕背着、拖着也要带着他一起走。
这可不像我们现在,有时候和朋友之间可能还会为一点小事闹别扭。
人家那时候可是把战友的命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呢。
这种情谊是在枪林弹雨、翻山越岭中一点点磨砺出来的,纯粹又坚定。
还有啊,少数民族同胞和红军之间的情谊也很感人。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因为各种误解,少数民族同胞对红军有点防备。
但红军用实际行动,尊重他们的习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慢慢地,少数民族同胞就把红军当成了自己的朋友,甚至还为红军带路、提供庇护。
这就像不同民族的兄弟姐妹终于手拉手了,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过上好日子而团结在一起。
永远在路上第六集《拍蝇惩贪》观后感【1】

对于小官小吏的腐败行为,群众有切肤之痛的感受,因为他们的那些腐败行为是完全被群众看在眼里的。
有的基层干部置中央、省委、市委要求于不顾,仍然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有的吃拿卡要、与民争利;有的无视群众利益,不作为乱作为;有的巧立名目,私分滥发;有的利令智昏、小官大贪……俗话说“养虎为患”,现如今是“苍蝇”不除,也成大患。
基层违纪违法行为猛于虎,官位虽小,影响却非常恶劣,极大的损害了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破坏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
因此,严厉打击腐败分子、惩治违纪违法行为势在必行。
自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反腐败一直都是保持着高压的态势和“零容忍”的态度。
按照中央纪委、省纪委部署要求,成都市将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作为正风肃纪、反腐惩贪的重要任务,从7个方面重点解决问题,在打“老虎”的同时,坚决围剿群众身边的“苍蝇”,实现了高压正风反腐层层传递到基层,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满意度持续上升。
“高飞之鸟,亡于贪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作为基层干部,我们须以案为鉴,从小事做起,从点滴抓起,慎初、慎微、慎行,确保忠诚、干净、担当;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筑牢思想防线,恪守法纪底线;严格遵守中央、省市、区各项廉政规定,自觉增强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对贪腐说不,争做“三严三实”好干部。
每次贪官浮出水面,总少不了人们围观。
有人对贪官堕落的原因与环境视而不见,反而津津乐道于贪官的腐朽生活;不痛恨贪官对国家人民造成的危害,却去研究诸如“道德败坏”、“生活腐化”等刺激的词眼;更离谱的是一些人还要过一把“编剧”瘾,非弄出些“宫心计”、“阴谋论”之类的噱头。
看客之所以是看客,归根到底,就是消极心态作祟,缺乏主动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自觉,秉持着为人世故的“经验之谈”——少说多听、少做多看,至于所谓公平正义,与我何干?甚至于,看客中还包括了一种患得患失的心理,对反腐如何惠及普通群众,还没有看到实际利好的焦虑。
永远在路上第六集《拍蝇惩贪》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第六集《拍蝇惩贪》心得体会永远在路上第六集《拍蝇惩贪》心得体会【1】腐坏现象如同侵入党和国家肌体的病毒,决不能掉以轻心。
坚决反对腐坏,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再次强调,“反腐坏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坏。
”十八大以来,中央在惩治腐坏问题上态度坚决,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对于触犯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者,一查到底、绝不手软。
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坏,一批大案要案得以查处,形成了对腐坏分子的高压态势。
事实证明,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我们党言出必行、说到做到,以重拳反腐的实际行动,构筑起惩防腐坏的“高压线”与“防火墙”。
也应看到,尽管反腐坏工作成绩卓著,赢得了群众广泛认可,但滋生腐坏的土壤仍在,反腐坏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不正之风和腐坏问题影响恶劣、亟待解决。
反腐坏斗争有着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是一场持久战,绝不可有松口气的想法。
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强化监督管理,严肃纪律,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
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坏斗争进行到底。
“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些人在腐坏泥坑中越陷越深,一个重要原因是组织在其出现违法违纪苗头之时,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此开一面、法外施恩,表面上“保护”了干部,实质上掩盖了问题,以至于积弊渐深,最终积重难返。
坚持抓早抓小,有病马上治,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处,才是对党的事业真正负责、对党的干部真正爱护。
每一个党员干部也需要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只有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置身改革发展的时代大潮,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尤应心存敬畏而不是心存侥幸,正确对待权力、谨慎使用权力。
《长征》纪录片观后感_长征纪录片观后感(精选20篇)

《长征》纪录片观后感_长征纪录片观后感(精选20篇)《长征》纪录片观后感_长征纪录片观后感篇1看过电影《长征》,我们对长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
在我们以前的脑海里,长征就是强渡大渡河,长征就是飞夺泸定桥,长征就是爬雪山,就是过草地。
虽然在初中和高中我们学习过有关长征的历史背景,但是就对《长征》这件伟大的事迹而言,我们对其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还不够彻底,所以我们认为李老师给我们播放《长征》这部电影让我们学习是非常明智的。
既避免了上课时只讲一些课本上知识的枯燥乏味,又给我们上了一次非常有用的,并且让我们耳目一新的毛概课,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们学习了长征的历史背景,更是通过对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三位伟人形象演绎,使我们认识到伟人在一次伟大的历史事件当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一个正确地指挥与否可以决定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
长征是艰苦的,但是为了救国值得,长征是需要流血牺牲的,但是为了祖国的未来值得,长征是需要勇气的,但是为了改变自己和中国的命运值得长征。
看电影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长征?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长征就是为了让咱们党在当时复杂的环境下生存下去,就是为了养精蓄锐,就是为了保存实力积蓄力量。
.由于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电影《长征》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演的,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知道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给共产党红军以重大打击,在红军的多次反“围剿”中,第五次反“围剿”历经时间最长,红军损失最大,教训最深刻。
总之,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以及湘江之战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中国革命几乎造成灭顶之灾,说是一场“浩劫”。
2016永远在路上第六集《拍蝇惩贪》400字观后感

2016永远在路上第六集《拍蝇惩贪》400字观后感2016永远在路上第六集《拍蝇惩贪》400字观后感10月23日晚,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六集《拍蝇惩贪》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再次引起网友热议。
把责任压实在基层,让监督的“神经末梢”更加敏感,准确地传递人民群众的心声,“苍蝇式腐败”将无处遁形。
2016永远在路上第六集《拍蝇惩贪》400字观后感 1失怙幼女赖以生活的救助金,居然成了民政局主任股市“翻本儿”的筹码;原来“狗都能说着对象”的富裕村,竟被村党委书记掏空成“人都谈不着对象”的贫困村……《拍蝇惩贪》揭开的一幕幕基层贪腐事实令人心痛,发人深省。
低保金、危房改造资金、救灾款、征地补偿、集体资产……“小苍蝇很厉害,就像小蚂蚁一样,它可以搬掉一栋房子。
”专题片中,一位大姐对基层腐败的危害如此形象地描绘。
正如镜头里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微腐败”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而人民的获得感是国家最最宝贵的财富,是真正的执政之基。
蝇贪,把党和国家造福于民的好政策,啃食得面目全非。
惩治基层腐败,成为提升人民获得感的当务之急。
“十个人有十一个讨厌他。
”受访村民质朴的话语道出了百姓的心声:严惩群众身边腐败分子,是民心所指,党心所向。
“一定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回答铿锵有力。
立下军令状,行动见真章。
从中央到地方,从党委到纪委,惩治基层腐败进行得如火如荼。
河北开展“小官巨腐”专项治理仅一年,立案9000多件,查处6000余人;新疆发力基层巡察,查处案件增长近六成;贵州设立1487个民生监督组,主动寻找民生领域隐藏问题……一个个具体的数字,一件件生动的事例表明,拍蝇惩贪是动真格、见真效。
“有变化,变化很大!”“现在出去办事,找领导不会推三推四。
”“救济款都会到手里。
”……“老虎”“苍蝇”一起抓,有腐必惩,换来的是人民群众对党更坚定的信心。
《永远在路上》第六集《拍蝇惩贪》观后感作文8篇(3)

《永远在路上》第六集《拍蝇惩贪》观后感作文8篇(3)推荐文章永远在路上第六集拍蝇惩贪观后感_观看永远在路上第六集有感作文热度:永远在路上第六集拍蝇惩贪观后感热度:七年级上第六单元学习检测题及答案热度: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基础卷热度:永远在路上拍蝇惩贪心得体会热度:永远在路上《拍蝇惩贪》观后感作文篇【5】中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昨晚播出了第二集《以上率下》。
片头首先闪过2012年7月在深圳调研时的车队,无警笛、不封路,与公交、出租车、私家车并行。
不少市民见到了这一幕。
与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践行八项规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些党员领导干部无视作风问题的重要性,甚至在八项规定出台之后依然故我、我行我素,直到最终底线失守。
专题片中,吉林省原副省长谷春立、广州市委原书记____分别“现身说法”,讲述了他们难拒诱惑,违规接受宴请,频繁出入高档会所,最终一步步走向深渊的犯罪事实。
谷春立食堂吃请有洞天“走到今天是我没有想到的,走到今天我也非常痛悔。
”出现在镜头前的谷春立面容消瘦,表情落寞。
谷春立,吉林省原副省长,曾任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委书记、鞍山市委书记等职务。
2015年8月,因涉嫌严重违纪,中央纪委对其立案审查。
经查,谷春立严重违反了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之后仍然不收敛、不收手。
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唐波说,“从2015年到案发这半年的时间内,他多次接受公款宴请,包括出入私人会所大吃大喝,次数就达到了三四十次之多。
大多数都是不对外经营的,都是内部的一些场所。
”谷春立并非不知道这样的吃请应酬违反八项规定精神,但他内心深处,并没有把这真正当回事儿。
他称,“规定是肯定学了,但是有时候氛围整得融洽一些,我也觉得,有时在酒桌上协调点事,能够增进一些感情相互了解,所以协调起来工作比较方便。
”已落马的吉林省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王树森经常为谷春立安排饭局,也一起参加吃喝应酬。
永远的长征第六集观后感

永远的长征第六集观后感这一集里啊,那些画面就像一把钩子,一下子就把我的心给勾住了。
我看到战士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就觉得特别震撼。
他们可不像咱们现在,有点小困难就想打退堂鼓。
比如说,遇到恶劣的天气,那狂风就像要把人吹跑似的,大雪能把人给埋了,可战士们呢,就咬着牙,互相搀扶着继续前进。
我当时就想,这要是我,估计早就在路边哭着喊着要回家找妈妈了。
还有那些战斗场面,虽然我知道结果是红军最终胜利了,可在看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为他们捏把汗。
枪林弹雨里,红军战士就像一个个无畏的超人,但他们又不是超人,超人不会流血受伤,可他们会啊。
他们每前进一步,都可能是用鲜血换来的。
这让我想到,咱们现在的和平生活可真是来之不易,那都是这些先辈们拿命拼出来的。
而且啊,这一集里还体现出了红军战士们的智慧。
在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时,他们总能想出一些奇招。
就好像是在玩一场超级难的战略游戏,可红军战士是游戏里最厉害的玩家,总能巧妙地突破敌人的防线。
这可不是靠运气,而是他们对地形的熟悉,对敌人的了解,还有那无比灵活的战术头脑。
看完这一集,我心里就像燃起了一团火。
我觉得自己不能再整天浑浑噩噩的了,得像那些长征的先辈们一样,有个坚定的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前进。
哪怕路上有再多的“雪山”和“草地”,咱也得咬着牙闯过去。
而且,我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了,这和平、这安稳的日子,那可都是长征精神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啊。
我要是不好好珍惜,都对不起那些在长征路上牺牲的英雄们。
总之呢,这一集看得我是心潮澎湃,感觉自己都像被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想要去做点有意义的事儿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征永远在路上第六集观后感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昨日播出第六集《拍蝇惩贪》,通过剖析山东、广西、安徽、新疆、贵州等省区发生在基层侵害群众利益的6宗典型案例。
本文为长征永远在路上第六集观后感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范文一
以反腐为主题的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播放第六集《拍蝇惩贪》,与往集都有落马省部级高官出镜不同,这一集镜头对准的是基层腐败。
(10月24日搜狐网)
近年来,随着基层腐败案件的曝光,人们才发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
整治“高官巨贪”也好,惩处“小官巨腐”也罢,核心的问题并不在一个官员权力位置的油水厚薄,也不在贪腐官员的胆子大小,而在对于权力的监管机制,是否构成了无处不在的监督。
这也正是《永远在路上》播放第六集《拍蝇惩贪》反映出的问题。
在反腐警示片中,出现的一个个案件让人既感到吃惊,又让人为基层权力监督捏了一把汗,不仅贪腐数额一次次刷新记录,同时也在基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如西安市社区居委会主任于凡利用社区拆迁改造项目为自己牟利,单笔受贿5000万,涉案总金额高达亿元;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原党委书记纪海义受贿9000余万元;海淀区西北旺镇皇后店村
会计陈万寿挪用资金亿元,等等。
这样贪腐亿元的案件不胜枚举,虽然各级纪委的惩治力度一直在不断加强,但基层腐败仍然屡禁不止,这点值得深刻反思。
俗话说的好,“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惠民补贴的增多,使一些基层官员手中的“财权”也在增大,最终导致补偿资金、惠民资金被挪用、骗取、套取、挥霍等渎职犯罪案件频发。
上述这些都构成了“小官”可以“巨贪”的前提条件。
“小官巨贪”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是多方面的。
首先,这直接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群众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其次,导致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承诺难以真正落实到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三是,若基层腐败问题解决不好,甚至长期积累,就有可能由小变大,导致矛盾在一些关键点上凸显出来,造成党和政府工作上的被动,因此绝不容小觑。
通过这些基层贪官的案例可以看出,他们在基层都掌握着一些各种各样的权力,这种权力或是资源审批权,或是统计上报权,都反映出了基层权力严重缺乏监督。
因此,要治愈基层的“小官巨贪”,需要明确官员手中的权力与责任,加强监督,用制度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此外,还需要加强基层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制,切实起到监督好下属的职责。
希望,基层的广大党员干部能够认真观看《永远在路上》播放第六集《拍蝇惩贪》,深刻反思,时刻用里面的案例警醒自己,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干部,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基层群众的认可和肯定。
范文二
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23日播出第六集《拍蝇惩贪》,通过剖析山东、广西、安徽、新疆、贵州等省区发生在基层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6起典型案例,说明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量大面广,“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侵害的是群众切身利益,啃食的是人民的获得感,伤害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根据影片披露,西安市一个社区的居委会主任于凡,利用社区拆迁改造项目为自己牟利,单笔受贿就达5000万,涉案总金额高达亿元;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原党委书记纪海义受贿9000余万元;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皇后店村会计陈万寿挪用资金亿元;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区供水总公司经理马超群,被调查时家中搜出亿现金、68套房产、37公斤黄金。
这些基层干部竟能贪腐如此巨额钱款,一时引发公众热议。
“小官巨腐”案件中,官员职级和涉案金额强烈反差所形成的震动效果,提醒着人们基层腐败问题的严重性。
但其实,“小官巨腐”只是基层腐败的一种类型,还有些案件
虽然涉案金额不大,但它们的恶劣影响,却不能仅仅用金额数字的多少来衡量。
影片披露,新疆和硕县则格德恩呼都格村原党支部书记卡木尔.卡生木,在申报小麦种植面积时,冒领补贴款5万多元。
同时,他还截留自治区政府给贫困牧民发放的扶贫羊,获利4万9千多元。
他在片中这样说,“村里面当这个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都是我一个人兼,当时我也觉得在这个村里面,也就我说了算,可以说是权力最大的,这个时间一长胆子越来越大。
”
片中指出,每一起基层腐败案例的发生,都会让百姓感到受伤和愤怒。
而每当一名腐败分子被查处,得到的是百姓由衷的赞许和拥护。
有百姓在受访时表示,“这两年比以前好多了,救济款那些都会到群众手上,不会被侵占。
有变化,变化很多,希望习总书记一直把反腐败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