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书

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书
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书

常州工学院

单片机

课程设计指导书

庄志红范力旻编制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3年5月

目录

一、课程设计意义 (1)

二、课程设计目的 (1)

三、课程设计选题 (2)

三、课程设计要求 (3)

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4)

五、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4)

六、设计说明书组成及装订顺序 (5)

七、设计说明书[正文]部分构成 (5)

八、其它说明 (8)

附录1:目录参考样式 (9)

附录2:相关附件参考样式 (10)

一、课程设计意义

单片机技术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实用性应用技术,主流机型有:51、PIC、MSP430、ST、AVR、DSP、ARM等几十种,各机型各有其优势和适用场合。选择其中一种作为入门机型,通过理论学习和大量实践,掌握单片机技术的一般学习方法和应用技巧,为从事项目开发和掌握其它机型的应用打下扎实基础。

《单片机课程设计》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后续课程,是在学习和掌握单片机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基于“项目案例”式设计,期望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另一方面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积累项目开发经验,培养工程设计理念,提高创新精神。

二、课程设计目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任务书的指标,通过参与“资料收集和消化、方案论证和拟定、硬件设计和绘制、器件选择和采购、线路板焊接和调试、资源分配和定义、程序流程图绘制和软件编写调试、系统联调和优化、设计说明书的规划和撰写”等整个过程,熟悉和熟练掌握各环节的要求,分析和解决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在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合作和创新精神,积累硬件和软件开发经验,为今后毕业设计或就业打下扎实基本功。具体目标、能力要求如下:

1.提高收集和消化资料的能力,学会如何利用网站、论坛、馆藏图书等,收集相关资料和方案,并加以吸收和运用的能力;

2.熟练掌握相关工具软件的使用:编程工具KeilC、绘图工具Protel、仿真工具Proteus、烧写工具ISP、流程图工具Visio等;

3.熟悉元器件的采购流程,参与供货商的选择、器件价格的商定、物流运输、验货入库等交易环节;

4.掌握元器件布局、设计工艺等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焊接技术水平;结合硬件制作和调试过程中的各种现象,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会“系统资源分配和功能预定义、由粗到细进行系统规划、先流程图后编程、先虚拟仿真后在线运行、调试先模块再联调”等理念,掌握典型模块的编程方法,熟练运用各种调试技巧,积累软件开发经验;

6.学会资料整理、归纳,严守规范要求,撰写具体的设计说明书;

7.培养设计过程的团队合作、共同提高精神,树立做事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克服毛糙、想当然等毛病,提高遇事有恒心、有毅力的素质;

8.树立正确的设计追求思想,提高“技术、能力属于自己”的追求理念,摒弃“要做而做、纯粹对付”的观念。

三、课程设计选题

根据专业和自身的实际水平,从以下类别中选择相关课题,并结合任务书所给的A、B或C类指标要求,进行具体内容的设计和创新。

编号类别题目

1

LED显示类1迷彩流水灯设计

22创意LED灯设计

33过道开关

44汽车灯光控制器设计

55十字路交通灯控制器设计

6

信号类1简易信号发生器

72数字信号发生器

83PWM信号发生器

94带显示信号发生器105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

11

时钟类1延时开关设计

122简易秒表设计133简易电子表设计144钟控器

155电子表设计

166打铃器设计

177作息时钟设计188电子万年历设计

19

显示类1双机通信设计

202点阵LED字符显示器设计213动态LED点阵显示器设计224显示屏设计

235简易示波器

24

音乐类1电子节拍器设计

252音乐盒设计

263简易电子琴设计274音乐播放器设计28控制类1交通信号灯控制器

292简易抢答器

303简易温度控制器

314简易直流电机控制器设计325简易步进电机控制器设计336步进电机驱动器设计

347直流电机驱动器设计

358语音播放器

36

测量类1遥控开关

372计数器

383速度表

394频率计

405数字温度计416温度计

427电压表

438电流表

449电阻表4510光强仪

46

系统类1电子抢答器

472多功能家用电子定时器设计

483电子密码锁

494电梯楼层指示器

505温控系统

516智能水塔水位控制器设计

527单片机红外遥控发射器设计

538单片机红外遥控器解码器设计

549自行车里程计/速度计的设计

5510出租车计费器

5611超声波测距仪设计

5712汽车倒车雷达设计

5813无线数传系统设计

5914模拟智能传送装置

6015智能小车控制系统

三、课程设计要求

1.一人一题,或同题名但采用不同方案或指标,独立完成;

2.课题内容分为“基本要求”和“创新”,“基本要求”是指完成任务书所规定的指标,“创新”是指从实用角度出发,进行相关方案、功能、效果等等创新,并实现其功能。“基本要求”是各课题必须实现的功能、完成的任务;“创新”不作强行规定,由作者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拓展思维、自由发挥;

3.实物作品:设计一件完整的、能独立运行的实物作品,实现相关具体功能,并能进行演示和说明;

4.设计说明书:完整表达“设计要求、系统结构、硬件设计(器件工作原理、作用、功能等)、软件设计(资源分配、功能定义、流程图[主程序和重要子程序]、程序设计说明等)、系统调试(硬件和软件)、设计小结”等内容,文字、图、表等规范;

5.电子稿:所有材料电子稿压缩文件,其中原理图、程序要源文件(即DDB 或SCH、DSN、C 等)。

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1

天:下达任务书、课题需求分析,收集和消化相关资料;

第2-3天:方案论证、比较和拟定,具体方案设计,元器件采购;第4-5天:硬件原理图绘制、实物制作和调试;第6-7天:软件流程图绘制、程序编制和调试;第8天:系统联调和优化;第9

天:撰写设计说明书;

10天:作品演示、答辩。

五、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成绩=平时20%+答辩30%+报告50%,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档。根据任务书中的“指标类型”(注:“指标类型”相当于课题的难易程度),起评分按:A 及格、B 中等、C 良好评价(综合优秀提高一档,整体不佳降低一档),主要立足“实际能力、作品效果、报告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具体标准如下表所示,若创新效果佳,成绩可提高一档次。

成绩评定指标、标准

序号指标标准

分值归类1到课情况准时参加设计,不迟到、早退

10平时

2设计态度积极参与设计,按时完成任务,主动性好103动手能力硬、软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10答辩4焊接水平布局、直线合理,焊接可靠105实物作品实现相关功能、演示成功106

答辩情况

回答正确、介绍完整

10

7上交资料齐全、规范

5报告

8硬件成本成本合理、选用适当,有工程理念59软件设计数量及质量恰当、可维护性佳

1010报告质量图、表、流程图规范,过程介绍具体,条理清楚,表达清晰3011

创新状况

功能实现、合理且实用

+10

六、设计说明书组成及装订顺序

1.封面

2.目录

3.正文

4.附录

①元器件清单②原理图③程序清单④实物图5.任务书

注:“目录”中“页码”用Ⅰ,Ⅱ…编码(“页码”在目录“页脚”居中);

“正文”中“页码”用1,2…编码(“页码”在正文“页脚”居中);其它均无页码

七、设计说明书[正文]部分构成

1、设计内容和要求

2、系统总体结构

3、硬件设计

4、软件设计

5、系统调试

6、设计小结

7、参考文献

正文有关事项说明:

论文打印用A4纸(210mm×297mm),页边距为上25.4mm,下25.4mm,左31.7mm,右31.7mm。页码在页面底端居中放置;页眉为“单片机课程设计说书”、居中放置。正文用小四宋体,1.5倍行距。

①“设计内容和要求”说明:

详细介绍本课题设计的意义、目的,要实现的功能、要达到的性能指标、希望实现的创新功能、所采用的技术方法等。

②“系统总体结构”说明:

要求画出系统的总体结构框图,详细介绍各框

图要实现的功能、相互间关系等。

③“硬件设计”说明:

主要围绕“输入”、“输出”、“CPU”,具体画出

硬件各部分原理图,详细描述元器件参数的计算、

功能、作用等。比如:“键盘”,各键起何功能?操作过程等;“显示”:显示什么内容?“电源”:如何得到5V工作电源?(注:禁用USB作为电源!)“测量电路”、“控制电路”等等。

④“软件设计”说明:

主要包含:资源分配、功能定义、流程图、程序设计说明等,要求详细描述具体设计过程。流程图要求给出主程序和重要子程序流程图(注:主循环是while(1)结构、子程序最后必须“返回”)。比如:

⑤“系统调试”说明:

主要包含:硬件调试、软件调试,要求表述调试过程中各种故障、存在现象,分析具体原因,所采用的相关解决办法,调试技巧等。

⑥“设计小结”说明:

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设想,结论、设计心得体会、致谢等

⑦“参考文献”说明: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例如:

[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如:[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⑧“公式”说明:

公式原则上应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空两格写,公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附录2中的第一个公式为(2-1)等。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⑨“表格”说明:

表格不加左、右边线。每个表格均应有表题(由表序和表名组成)。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表题置于表上,居中排写,要求用五号字。比如:

表1同步策略(五号宋体)

数据库B数据库A

新增删除更新已同步新增C C C C 更新C C C B

已同步C D A=

⑩“插图”说明:

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选图要力求精练。每个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图的图号为“图1-1”等。图题置于图下,用中文文字居中书写,用五号字。

插图之前,文中必须有关于本插图的提示,如“见图1-1”、“如图1-1所示”等。

八、其它说明

1.所有连线均将放置在线路板背面(原则上禁用杜邦跳线、适当使用排线可以!)

2.说明书中有关最小系统(单片机的性能和引脚、复位电路、振荡电路)介绍限一页。

3.说明书不是资料集,不建议过多介绍芯片资料,要介绍芯片在本系统中具体如何使用。

附录1:目录参考样式

(空2行)

目录(4号黑体,居中)

1、设计内容和要求(作为正文第1章,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1)

2、系统总体结构(正文第2章) (2)

2.1××××××(正文第2章第1条) (2)

2.2××××××(正文第2章第2条) (5)

2.3××××××(正文第2章第X条) (6)

3、××××××(正文第3章) (10)

....................................................................................(略)X××××××(正文第X章) (20)

7、参考文献 (30)

附录1××××

附录2××××

注:目录中的内容一般列出“章”、“条”二级标题即可。

附录2:相关附件参考样式

附件1.元器件清单

序号名称型号、参数备注价格数量1CPU STC89C52DIP40封装1 2管座DIP-401 3晶振11.0592MHz49S型1 4整流桥2W102A圆桥1 5稳压IC LM7805TO-2201 6元片电容30pf2 7电解电容1000uf/16V1 8电解电容470uf/16V1 9电解电容10uf/16V1 10独石电容0.47uf2 11按钮6*6按钮-4P6mm×6mm1 12自锁开关8*8自锁开关-6P8mm×8mm1 13接线端子XH2.54-4P 2.54mm1 14电阻10K/0.25W金属膜1/4W1 15排阻A10-103或A09-103直插1 16单排排针直针1*40 2.54mm1 17双排排针直针2*40 2.54mm1 18短路子跳线帽 2.54mm若干19

20

成本总价元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设计说明书

项目名称:

二级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10电卓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庄志红职称:副教授

起止时间:20年月日—20年月日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级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班级:10电卓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庄志红职称:副教授

项目名称电子万年历设计

起止时间2013年5月27日—2013年6月7日指标类型C

课题内容及其目标(指标)要求

电子万年历是应用广泛的民用电子设备,其原理是:在单片机控制下,通过读取时钟芯片中的时间数据,利用数码管显示具体的时间信息;时间不准确时,可利用按键进行修改。具体指标要求是:

指标1:利用四只数码管,采用分组显示方法,分别显示:年、月、日、星期、时、分、秒等时间信息;利用“按”键选择显示方法,按一下显示一组;指标2:采用三键调时方法,其中一键选择功能,另两键分别代表+—功能。本系统设计在“节能”方面进行创新,其功能是:

创新1:连续1分钟中无键操作,暂时熄灭,直到有任意键按下;

创新2:声控显示功能,当周围有声音时显示时间,否则熄灭。

进程安排

第1天:下达任务书、课题需求分析,收集和消化相关资料;

第2-3天:方案论证、比较和拟定,具体方案设计,元器件采购;

第4-5天:硬件原理图绘制、实物制作和调试;

第6-7天:软件流程图绘制、程序编制和调试;

第8天:系统联调和优化;

第9天:撰写设计报告;

第10天:作品演示、答辩。

设计地点秋白楼五楼

注:限一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 1.设计要求及功能分析 (1) 1.1 设计要求 (1) 1.2 基本功能 (2) 2.设计方案 (2) 2.1 硬件部分设计方案 (2) 2.1.1 单片机部分 (2) 2.1.2 按键部分 (2) 2.1.3 显示部分 (2) 2.2 软件部分设计方案 (2) 3.系统的硬件总体设计 (4) 3.1 系统的总体硬件设计 (4) 3.2 键盘连接电路 (4) 3.3 显示屏连接电路 (5) 3.4 单片机芯片AT89C51 (6) 3.5 外接电路 (7) 4.系统的软件总体设计 (8) 4.1 键盘识别程序设计 (8) 4.2 显示程序 (11) 4.3 运算程序 (11) 5.元器件清单及程序清单 (12) 5.1 元器件清单 (12) 5.2 程序清单 (12) 6.软件仿真 (18) 6.1 仿真验证 (18) 6.2 性能分析 (20) 6.3 出现故障及其原因 (20) 6.4 解决方法 (20)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1) 附录PCB图 (22)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学生:李飞马鹏超舒宏超 指导老师:王孝俭 摘要:单片机是指一个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完整计算机系统。尽管他的大部分功能集成在一块小芯片上,但是它具有一个完整计算机所需要的大部分部件:CPU、内存、内部和外部总线系统,目前大部分还会具有外存。同时集成诸如通讯接口、定时器,实时时钟等外围设备。而现在最强大的单片机系统甚至可以将声音、图像、网络、复杂的输入输出系统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单片机内部也用和电脑功能类似的模块,比如CPU,内存,并行总线,还有和硬盘作用相同的存储器件,不同的是它的这些部件性能都相对我们的家用电脑弱很多,不过价钱也是低的,一般不超过10元即可,用它来做一些控制电器一类不是很复杂的工作足矣了。我们现在用的全自动滚筒洗衣机、排烟罩、VCD等等的家电里面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主要是作为控制部分的核心部件。它是一种在线式实时控制计算机,在线式就是现场控制,需要的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低的成本,这也是和离线式计算机的(比如家用PC)的主要区别。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最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应用。事实上单片机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计算机。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电子和机械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手机、电话、计算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掌上电脑以及鼠标等电脑配件中都配有1-2部单片机。而个人电脑中也会有为数不少的单片机在工作。汽车上一般配备40多部单片机,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上甚至可能有数百台单片机在同时工作!单片机的数量不仅远超过PC机和其他计算的综合,甚至比人类的数量还要多。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控制电路、仿真。 绪论 设计要求掌握数码管移位动态扫描显示的编程方法,掌握矩阵扫描的编程方法,掌握数据在内部运算的编程方法。设计任务实现最大8位正整数加、减、乘、除,具备清零、等于功能,16个按键功能依次为:数字0、数字1、数字2、数字3、数字4、数字5、数字6、数字7、数字8、数字9、清零、等于、加、减、乘、除。 1.设计要求及功能分析 1.1设计要求: 本次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做的是利用C51单片机为主体的计算器,实现了简单的加、减、乘、除功能。采取的是键盘输入和液晶显示屏的输出结果显示。主要硬件构成部分由四个,一个AT89C51单片机芯片,一个液晶显示屏,一个4*4键盘和一个排阻(10K)做P0口的上拉电阻,可以实现16位的数值操作计算。 1.2基本功能: 首先,计算器可现实8位数字,开机运行时,只有数码管最低位显示为“0”,其他位全部不显示;

河南理工大学精密机械课程设计-百分表的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精密机械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百分表的设计 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 专业班级:测控08-4班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李长有 河南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系 2011-07-01

目录 一、绪论 (3) 1、课程设计的目的 (3) 2、百分表的简介 (4) 3、百分表的读数方法 (4) 4、百分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5) 1) 百分表的使用方法 (5) 2) 百分表使用的注意事项 (9) 5、百分表的设计意义 (10) 二、设计方案的确定 (11) 1、百分表的结构原理 (11) 2、百分表的工作原理 (12) 3、百分表的设计条件 (12) 4、百分表的设计要求 (13) 1) 设计要求 (13) 2) 提交的材料 (13) 三、百分表的总体设计和及主要部件的设计 (14) 1、百分表的总体功能设计 (14) 1) 模数及齿数的设计 (14) 2) 传动与显示原理 (15) 2、百分表主要部件的设计 (16) 1) 传动导杆和齿轮2的设计 (16) 2) 游丝的设计 (17) 3) 弹簧的设计 (19) 四、结果的分析和注意事项 (21) 1) 影响百分表测量准确度的因素 (21) 2) 表零位不得用千分尺代替标准样圈调整内径百分 (21) 3) 内径百分表的表头不能随意更换 (22) 五、设计总结 (23) 六、参考文献 (24)

百分表设计 一、绪论 1、课程设计的目的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作为实践环节对于整个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不仅是完成一项指定任务,更重要的是实际走过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应该定位为设计者。设计者要进行方案筛选论证,要考虑装配关系,考虑结构工艺性,考虑选材。整个设计采用AutoCAD和Solid works完成,从3D 建模到2D 图纸。我们要求每人拿出至少一张可用于加工的图纸,这样的图纸,仅仅图形表达正确是远远不够的。图纸的尺寸标注要合理,要有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正确选择材料,要有技术要求。总之,通过课程设计要使学生知道,设计过程包括那些步骤,能够投放生产的加工图纸是什么样子。其目的是: (1)具体应用、巩固加深和扩大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生产知识,了解精密机械设计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为以后进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2)掌握正确的设计思想。 通过课程设计使同学掌握仪表的设计思路。机械产品设计,一般其主要过程为:(接受)设计任务-(拟定)设计方案-设计计算-绘制装配图-绘制零件图。 设计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内容: 1)满足使用要求(功能、可靠性及精度要求) 2)注意工艺性(结构合理、简单,经济性,外观要求) 3)熟悉有关规范、标准、手册 设计中涉及到的零件材料、结构等,均需按照有关标准选择;零件的尺寸、公差等亦应符合相关标准;制图也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求同学学习、掌握查阅标准及使用手册的能力。

基于-89C51单片机的秒表课程设计汇本

《单片机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MCU-51单片机的秒表设计班级: 学号: 姓名: 同组人员: 指导教师:王瑞瑛、汪淳 2014年6月17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 (3) 2 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3) 2.1实验题目 (4) 2.2设计指标 (4) 2.3设计要求 (4) 2.4增加功能 (4) 2.5课程设计的难点 (4) 2.6课程设计容提要 (4) 3 课程设计报告容 (5) 3.1设计思路 (5) 3.2设计过程 (6) 3.3 程序流程及实验效果 (7) 3.4 实验效果 (16) 4 心得体会 (17)

基于MCS-51单片机的秒表设计 摘要:单片机控制秒表是集于单片机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技术为一体的机电一体化高科技产品,具有功耗低,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等优点。本次设计容为以8051 单片机为核心的秒表,它采用键盘输入,单片机技术控制。设计容以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和PCB 板制作三部分来设计。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的原理,用集成电路芯片、LED 数码管以及按键来设计计时器。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拥有正确的计时、暂停、清零、并同时可以用数码管显示,在现实生中应用广泛。 关键词:秒表;8051;定时器;计数器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单片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又一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配合本课程的教学和平时实验,以达到巩固消化课程的容,进一步加强综合应用能力及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和设计能力的训练,启发创新思维,使之具有独立单片机产品和科研的基本技能,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是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能力转化为工程素质的重要阶段。 2 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单片机课程设计计算器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四位数加法计算器的设计学院名称: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时间:至

格式说明(打印版格式,手写版不做要求) (1)任务书三项的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倍行距。 (2)目录(黑体,四号,居中,中间空四格),内容自动生成,宋体小四号。 (3)章的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居中排)。 (4)章以下的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顶格排)。 (5)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倍行距;段落两端对齐,每个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 (6)图和表中文字用五号宋体,图名和表名分别置于图的下方和表的上方,用五号宋体(居中排)。(7)页眉中的文字采用五号宋体,居中排。页眉统一为:武汉工程大学本科课程设计。 (8)页码:封面、扉页不占页码;目录采用希腊字母Ⅰ、Ⅱ、Ⅲ…排列,正文采用阿拉伯数字1、2、3…排列;页码位于页脚,居中位置。 (9)标题编号应统一,如:第一章,1,,……;论文中的表、图和公式按章编号,如:表、表……;图、图……;公式()、公式()。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一)设计任务(从“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汇总文档中任选1题,根 据所选课题的具体设计要求来填写此栏) 1. 系统通过4x4的矩阵键盘输入数字及运算符。 2. 可以进行4位十进制数以内的加法运算,如果计算结果超过4位十进制数,则屏幕显示E。 3. 可以进行加法以外的计算(乘、除、减)。 4. 创新部分:使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进行显示,有开机欢迎界面,计算数据与结果分两行显示,支持小数运算。 (二)基本要求 1.有硬件结构图、电路图及文字说明; 2.有程序设计的分析、思路说明; 3.有程序流程框图、程序代码及注释说明; 4.完成系统调试(硬件系统可以借助实验装置实现,也可在Proteus 软件中仿真模拟); 5.有程序运行结果的截屏图片。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题目 1.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秒表 本设计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采用常用电子器件设计,一个电源开关,两个按键,三位数码管显示,打开电源开关后显示8,每秒循环左移一位,即□□8—>□8□—>8□□—>□□8—>…,按A键开始计时,实时显示所经历的时间,按B键停止计时并显示从开始到当前时刻的时间,要求精确到0.1秒,量程为0~99.9秒。 要求按键输入采用中断方式,按键A接INT0,按键B接INT1。 2.智能电动百叶窗 本设计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采用常用电子器件设计,一个电源开关,用一台直流电机控制百叶窗叶片的旋转(正转/反转),用一个光敏电阻传感器测量室内光强度,并用两位数码管显示测量结果,设置三个按键:手动/自动切换、手动正转和手动反转,用一个发光二极管显示手动/自动状态,自动状态时二极管亮。 设置两个极限位置保护行程开关,用于保护百叶窗叶片:当正转到极限位置压下行程开关时,电机停止正转,但还可以反转;当反转到极限位置压下行程开关时,电机停止反转,但还可以正转。 按键输入采用中断方式,按键中断请求信号接INT0. 单片机根据设定光强S1和S2(S2 > S1)和实测光强P控制电机M的动作:当P<=S1时,控制M正转以增加进光量; 当P>S2时,控制M反转以减少进光量; 当S1S+1时,控制R断开电加热回路; 当S-1

基于51单片机课程设计

基于51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电子通信工程 团组:电子设计大赛1组 姓名: 指导老师:

目录 一、摘要 (3) 二、系统方案的设计 (3) 三、硬件资源 (5) 四、硬件总体电路搭建 (13) 五、程序流程图 (14) 六、设计感想 (14) 七、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附录 1 程序代码 (17)

一、摘要 本设计以STC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温度信号由温度芯片DS18B20采集,并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送给单片机。文中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控制电路。单片机通过对信号进行相应处理,从而实现温度控制的目的。文中还着重介绍了软件设计部分,在这里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模块有:数码管显示程序、键盘扫描及按键处理程序、温度信号处理程序、led控制程序、超温报警程序。 关键词:STC89C51单片机 DS18B20温度芯片温度控制 ,LED报警提示. 二、系统方案的设计 1、设计要求 基本功能: 不加热时实时显示时间,并可手动设置时间; 设定加热水温功能。人工设定热水器烧水的温度,范围在20~70度之间,打开开关后,根据设定温度与水温确定是否加热,及何时停止加热,可实时显示温度; 设定加热时间功能。限定烧水时间,加热时间内超过温度上限或低于温度下限报警,并可实时显示温度。 2、系统设计的框架

本课题设计的是一种以STC89C51单片机为主控制单元,以DS18B20为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可以实时存储相关的温度数据并记录当前的时间。其主要包括:电源模块、温度测量及调理电路、键盘、数码管显示、指示灯、报警、继电器及单片机最小系统。 图1 系统设计框架 3 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 DS18B20 从设备环境的不同位置采集温度,单片机STC8951获取采集的温度值,经处理后得到当前环境中一个比较稳定的温度值,再根据当前设定的温度上下限值,通过加热和降温对当前温度进行调整。当采集的温度经处理后超过设定温度的上限时,单片机通过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开启降温设备(压缩制冷器) ,当采集的温度经处理后低于设定温度的下时 , 单片机通过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开启升温设备 (加热器) ,这里采用通过LED1和LED2取代!!! 当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太剧烈或由于加热或降温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温度传感头出现故障导致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将环境温度调整到规定的温度限内的时候,单片机通过三极管驱动扬声器发出警笛声,这里采用HLLED提示。

AT89C51单片机C实现简易计算器

AT89C51单片机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一、总体设计 根据功能和指标要求,本系统选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控机。通过扩展必要的外围接口电路,实现对计算器的设计。具体设计如下:(1)由于要设计的是简单的计算器,可以进行四则运算,为了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采用LCD 显示数据和结果。 (2)另外键盘包括数字键(0~9)、符号键(+、-、×、÷)、清除键和等号键,故只需要16 个按键即可,设计中采用集成的计算键盘。 (3)执行过程:开机显示零,等待键入数值,当键入数字,通过LCD显示出来,当键入+、-、*、/运算符,计算器在内部执行数值转换和存储,并等待再次键入数值,当再键入数值后将显示键入的数值,按等号就会在LCD上输出运算结果。 (4)错误提示:当计算器执行过程中有错误时,会在LCD上显示相应的提示,如:当输入的数值或计算得到的结果大于计算器的表示范围时,计算器会在LCD上提示溢出;当除数为0时,计算器会在LCD 上提示错误。 系统模块图:

二、硬件设计 (一)、总体硬件设计 本设计选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控单元。显示部分:采用LCD 静态显示。按键部分:采用4*4键盘;利用MM74C922为4*4的键盘扫描IC,读取输入的键值。 总体设计效果如下图:

(二)、键盘接口电路 计算器输入数字和其他功能按键要用到很多按键,如果采用独立按键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编程会很简单,但是会占用大量的I/O 口资源,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都不采用这种方式,而是采用矩阵键盘的方案。矩阵键盘采用四条I/O 线作为行线,四条I/O 线作为列线组成键盘,在行线和列线的每个交叉点上设置一个按键。这样键盘上按键的个数就为4×4个。这种行列式键盘结构能有效地提高单片机系统中I/O 口的利用率。 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 计算器的键盘布局如图2所示:一般有16个键组成,在单片机中正好可以用一个P口实现16个按键功能,这种形式在单片机系统中也最常用。 图 2 矩阵键盘布局图 矩阵键盘内部电路图如图3所示:

哈尔滨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模板2017

基于GPS的智能公交报站系统 摘要 [单击此处输入中文摘要] 关键词电机;电动机;磁场;故障分析

[Click here and input title in English] Abstract [Click here and input abstract in English] Keywords Electric machine, motor, magnetic field, fault analysis 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1章绪论 (4) 1.1 课题背景 (4) 1.1.1 研究意义 (4)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4) 1.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4) 第2章[单击此处输入标题] (5) 2.1 基本结构 (5) 2.2 本章小结 (5) 第3章[单击此处输入标题] (6) 3.1 方案对比研究 (6) 3.1.1 方案一 (6) 3.2 本章小结 (6) 第4章[单击此处输入标题] (7) 4.1 结果分析 (7) 4.1.1 方案一 (7) 4.2 本章小结 (7) 结论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A (11) 附录B (12) 附录C (14) 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在目录上点右键“更新域”,然后“更新整个目录”。打印前,不要忘记把上面“Abstract”这一行后加一空行

单片机课程设计——基于C51简易计算器

单片机双字节十六进制减法实验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双字节十六进制减法设计,可以完成计 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3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运算,并在LED上相应的显示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AT89C51单片机,输入采用5个键盘。显示采用3位7段共阴极LED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算法特别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现,最终选用KEIL公司的μVision3软件,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us 仿真。 引言 十六进制减法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十进制加法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AT89C51芯片、汇编语言、数码管、加减

目录 摘要 (01) 引言 (01)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1 设计要求 1、2 性能指标 1、3 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单片机简要原理............................. 2、1 AT89C51的介绍 2、2 单片机最小系统 2、3 七段共阴极数码管 三、硬件设计................................... 3、1 键盘电路的设计 3、2 显示电路的设计 四、软件设计................................... 4、1 系统设计 4、2 显示电路的设计 五、调试与仿真................................. 5、1 Keil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 5、2 proteus的操作 六、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1 系统硬件电路图............................ 附录2 程序清单..................................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百分表设计书

百分表的设计 测控技术与仪器 摘要百分表的工作原理,是将被测尺寸引起的测杆微小直线移动,经过齿轮传动放大,变为指计在刻度盘上的转动,从而读出被测尺寸的大小。构造主要包括示数装置、传动系统、消除空回装置、产生测力装置、导轨、支承、限动器和联接等。本文则是针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计算,试验测试,设计出一款性能良好的百分表。 主题词百分表设计传动系统齿轮模数导杆 1设计任务 设计一种钟表式百分表,在分析样图和参考图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包括示数装置、传动系统、消除空回装置、产生测力装置、导轨、支承、限动器和联接等。然后进行总体布局、设计计算,绘制草图和正式图,编写说明书。 具体要求如下: 1)设计一个满足使用要求(功能、可靠性及精度)的百分表。 2)注意百分表的加工工艺、安装工艺性(结构合理、简单,经济性,外观要求) 3)熟悉有关规范、标准、手册。 设计中涉及到的零件材料、结构等,均需按照有关标准选择;零件的尺寸、公差等亦应符合相关标准;制图也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求学习、掌握查阅标准及使用手册的能力。

2 结构设计 百分表是利用齿条齿轮或杠杆齿轮传动,将测杆的直线位移变为指针的角位移的计量器具。主要用于测量制件的尺寸和形状、位置误差等。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为0-3、0-5、0-10、0-20、0-50mm。这里设计的百分表是利用齿轮齿条的传动来实现测微的,测量范围为0—20mm。 百分比的最主要设计部件是齿轮齿条,根据所要求设计百分表的尺寸大小和百分表的精度要求,首先选择齿轮的模数大小,综合考虑齿轮的直径,确定各个齿轮的齿数。同时还要根据齿轮加工不发生切齿的最小齿数要求来决定是否对每个齿轮进行变位。 其次,要对游丝进行精心的设计。百分表的游丝是用来保持齿轮传动的有效解除,防止齿轮啮合时不发生空回,从而保证测量的准确度。 另外,也需要对弹簧进行优化设计。弹簧为拉伸弹簧,在测量时保证导杆与被测工件的紧密接触,因此弹簧安装时要有一定的初始拉力。 百分表的构造主要由3个部件组成:表体部分、传动系统、读数装置。总体大小为:表盘直径6cm,表体高度12cm。

51单片机课程设计源程序

TIME0_DOWN EQU F0 ;将F0设置为定时器0定时到标志 FINISH_ID EQU 30H ;学号发送标志 KEY_FLAG BIT 00H ;有键按下标志 KEY_LONG BIT 01H ;键长按 KEY_D EQU 31H ;键值存放地址 ADC0809_AD EQU 8000H ;设置ADC0809地址 DAC0832_AD EQU 0000H ;设置DAC0832地址 ADC_FLAG BIT 02H ;设置ADC0809读数据标志 ADC_DATE EQU 32H ;设置ADC0809数据地址 ADC_0 EQU 33H ;ADC0809转化为BCD码后个位存放地址 ADC_1 EQU 34H ;十分位存放地址 ADC_2 EQU 35H ;百分位存放地址 ADC_3 EQU 36H ;千分位存放地址 ORG 0000H ;程序开始,跳转至主程序 0000 020030 LJMP MAIN ORG 0003H ;外部中断0入口0003 020141 LJMP INT0_IN ORG 000BH ;设置定时器0中断入口地址 000B 020132 LJMP TIME0 ORG 0013H ;外部中断1入口0013 020151 LJMP INT1_IN ORG 0030H ;主程序开始地址 0030 758169 MAIN: MOV SP,#69H ;初始化堆栈指针 0033 C292 CLR P1.2 ;显示器清零 0035 D292 SETB P1.2 0037 753000 MOV FINISH_ID,#0 ;将标志位清零 003A C2D5 C LR TIME0_DOWN 003C C200 CLR KEY_FLAG 003E C201 CLR KEY_LONG 0040 753100 MOV KEY_D,#0 0043 C202 CLR ADC_FLAG 0045 753200 MOV ADC_DATE,#0 0048 753300 MOV ADC_0,#0 004B 753400 MOV ADC_1,#0 004E 753500 MOV ADC_2,#0 0051 753600 MOV ADC_3,#0 0054 C291 CLR P1.1 ;初始化键盘,行线置零,有键按下触发中断 0056 C293 CLR P1.3

51单片机红绿灯课程设计

1 电源提供方案 为使模块稳定工作,须有可靠电源。因此考虑了两种电源方案:方案一:采用独立的稳压电源。此方案的优点是稳定可靠,且有各种成熟电路可供选用;缺点是各模块都采用独立电源,会使系统复杂,且可能影响电路电平。 方案二:采用单片机控制模块提供电源。改方案的优点是系统简明扼要,节约成本;缺点是输出功率不高。综上所述,选择方案二。 2 显示界面方案 该系统要求完成倒计时功能。基于上述原因,我考虑了二种方案:方案一:采用数码管显示。这种方案只显示有限的符号和数码字符,简单,方便。方案二:采用点阵式LED 显示。这种方案虽然功能强大,并可方便的显示各种英文字符,汉字,图形等,但实现复杂,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选择方案一。 3 输入方案: 设计要求系统能调节灯亮时间,并可处理紧急情况,我研究了两种方案:方案一:采用8155扩展I/O 口及键盘,显示等。 该方案的优点是:使用灵活可编程,并且有RAM,及计数器。若用该方案,可提供较多I/O 口,但操作起来稍显复杂。 方案二:直接在I/O口线上接上按键开关。 由于该系统对于交通灯及数码管的控制,只用单片机本身的I/O 口就可实现,且本身的计数器及RAM已经够用。

综上所述,选择方案二。 3.1单片机交通控制系统的通行方案设计 设在十字路口,分为东西向和南北向,在任一时刻只有一个方向通行,另一方向禁行,持续一定时间,经过短暂的过渡时间,将通行禁行方向对换。其具体状态如下图所示。说明:黑色表示亮,白色表示灭。交通状态从状态1开始变换,直至状态6然后循环至状态1,周而复始,即如图2.1所示: 图1 交通状态 本系统采用MSC-51系列单片机AT89C51作为中心器件来设计交通灯控制器。实现以下功能:

单片机课程设计——基于C51简易计算器

单片机十进制加法计算器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 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3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四则运算,并在LED上相应的显示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AT89C51单片机,输入采用4×4矩阵键盘。显示采用3位7段共阴极LED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 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算法特别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现,最终选用全球编译效率最高的KEIL公司的μVision3软件,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us仿真。 引言 十进制加法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十进制加法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AT89C51芯片、汇编语言、数码管、加减乘除

目录 摘要 (01) 引言 (01)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1 设计要求 1、2 性能指标 1、3 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单片机简要原理............................. 2、1 AT89C51的介绍 2、2 单片机最小系统 2、3 七段共阳极数码管 三、硬件设计................................... 3、1 键盘电路的设计 3、2 显示电路的设计 四、软件设计................................... 4、1 系统设计 4、2 显示电路的设计 五、调试与仿真................................. 5、1 Keil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 5、2 proteus的操作 六、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1 系统硬件电路图............................ 附录2 程序清单..................................

哈理工大二下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及报告模板

哈尔滨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09-5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数字电路指导教师:何召兰 张立彬 成绩: 20110718 评阅意见: 评阅教师:日期:

电子技术设计报告 一. 设计要求 彩灯控制电路 (1).控制16个不同颜色的彩灯依次点亮,不断地循环下去。 (2).每路以发光二极管为负载。 (3).可实现控制要求:电路控制。 窗口电压音响显示电路 (1).要求当输入电压为4v-5v时,扬声器发出声音,示波器显示方波。(2).当输入电压超过这个范围,则输出为0. 设计的作用、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加强对电子技术电路的理解,掌握电子线路设计的基础方法和一般过程,能灵活运用已学过或者类似的集成块构成电路实现上述功能,能用仿真软件对电子线路进行仿真设计,还能够学会查询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及制作调试环节,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的具体实现 1.系统概述 方案A: 根据设计要求,本系统由控制电路,编码发生电路等组成。其彩灯控制器的总设计思想如下: 1.编码发生器 编码发生器根据流水要求,按节拍送出信号。74L161具有异步置 数同步置零的功能,控制方便灵活。 2.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为编码器提供所需的节拍和驱动信号,控制整个系统工 作。控制电路功能有两个:一是按需要产生节拍脉冲。 采用电容和电阻谐振产生脉冲来输入时钟信号,简单易操作。 方案B: 采用555定时器输出脉冲,高频通过计数器控制电路和译码电路。这种方案非常好,计时准确,方便。但这种方案比较复杂,而且成本较高,所以最后放

弃这种方案。 2.单元电路设计(或仿真)与分析 详细介绍各单元电路的选择、设计及工作原理分析、仿真,并介绍有关参数的计算及元器件参数的选择等。 本电路采用电阻与电容串联且74LS14D与电阻串联产生时钟信号,电阻为390欧姆,电容则选择了一个比较小的1uF电容,这样流水灯能够快速闪烁。 时序逻辑电路则由74LS161D控制,选择它的原因很简单,便宜并且为十六进制,正好是我们想要的,不用添加其他元件就能够控制两个74LS138译码器,使整个电路变得清晰,简单,易懂,可读性高。负载则由16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发光二级光有很多优点,电流小,易驱动,不用额外的驱动电路。这样,一个彩灯原理图就画好了。 软件仿真结果如下:

基于51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题:基于51单片机的交通灯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 指导教师:邵添 设计日期:2017/12/18 成绩: 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电气学院 基于51单片机数字温度计设计报告

一、设计目的作用 本设计是一款简单实用的小型数字温度计,所采用的主要元件有传感器DS18B20,单片机AT89C52,,四位共阴极数码管一个,电容电阻若干。DS18B20支持“一线总线”接口,测量温度围-55°C~+125°C。在-10~+85°C围,精度为±0.5°C。18B20的精度较差,为±2°C 。现场温度直接以“一线总线”的数字方式传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适合于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量,如:环境控制、设备或过程控制、测温类消费电子产品等。 本次数字温度计的设计共分为五部分,主控制器,LED显示部分,传感器部分,复位部分,按键设置部分,时钟电路。主控制器即单片机部分,用于存储程序和控制电路;LED显示部分是指四位共阴极数码管,用来显示温度;传感器部分,即温度传感器,用来采集温度,进行温度转换;复位部分,即复位电路,按键部分用来设置上下限报警温度。测量的总过程是,传感器采集到外部环境的温度,并进行转换后传到单片机,经过单片机处理判断后将温度传递到数码管显示。 二、设计要求 (1).利用DS18B20传感器实时检测温度并显示。 (2).利用数码管实时显示温度。 (3).当温度超过或者低于设定值时蜂鸣器报警,LED闪烁指示。 (4).能够手动设置上限和下限报警温度。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1、系统概述 方案一: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 方案设计框图如下:

51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 140405 20141329 李延琦 胡黄水
2016 年 12 月 26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 题目
酒精测试仪
起止日期
2016 年 12 月 26 日— 2017 年 1 月 6 日
设计地点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 院单片机实验室 3409
设计任务及日程安排: 设计任务:分两部分: (一)、设计实现类:进行软、硬件设计,并上机编程、联线、调试、 实现; 1.电子钟的设计 2.交通灯的设计 3.温度计的设计 4.点阵显示 5.电机调速 6.电子音乐发声(自己选曲) 7.键盘液晶显示系统 (二)、应用系统设计类:不须上机,查资料完成软、硬件设计画图。 查资料选定题目。 说明:第 1--7 题任选其二即可。(二)里题目自拟。 日程安排: 本次设计共二周时间,日程安排如下: 第 1 天:查阅资料,确定题目。 第 2--4 天:进实验室做实验,连接硬件并编写程序作相关的模块实验。 第 5--7 天:编写程序,并调试通过。观察及总结硬件实验现象和结果。 第 8--9 天:整理资料,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准备答辩。 第 10 天:上交课程设计报告,答辩。 设计报告要求:
1. 设计报告里有两个内容,自选题目内容+附录(实验内容),每 位同学独立完成。 2. 自选题目不须上机实现,要求能正确完成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 设计。内容包括: 1) 设计题目、任务与要求 2)硬件框图与电路图 3) 软件及流程图 (a)主要模块流程图 (b)源程序清单与注释 4) 总结 5) 参考资料 6)附录 实验上机调试内容
注:此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前填写,发给学生做为本门课程设计 的依据。

单片机4X4键盘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书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教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时间: 地点: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 单片机课程设计 二、设计目的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习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始为期两周的单片机课程设计。通过实训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具有初步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应用能力。 三、设计容 设计基于51单片机的简易计算器系统电路,并以该电路为基础进行编程,要求能够实现0-99之间的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功能。 四、设计要求 1、设计简易计算器,要求能对0-99之间的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2、用4×4的键盘作为输入设备。 3、用LED或LCD进行显示。 4、编写无符号数加、减、乘、除运算、输入和显示的程序。 5、对系统的进行综合和调试,使其具有对0-99之间的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功能。 6、编写课程设计的总结

六、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的基本容至少包括封面、正文、附录三部分。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统一格式,字体工整规。 1、封面 封面包括“《单片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班级、、学号以及完成日期等。 2、正文 正文是实践设计报告的主体,具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课程设计题目; (2)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3)设计过程(包括设计方案、设计原理、创新点以及采用的新技术等); (4)方案的比较与论证; (5)硬件电路设计,各个模块的设计与器件的选择; (6)软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 (7)课程设计总结(包括自己的收获与体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技术实现技巧和创新点;作品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设想等); 3.附录 附录1:系统设计原理图 附录2:系统硬件元器件清单 附录3:系统的程序 七、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及格(60分~69分)、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完整word版)51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51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51单片机课程设计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任务:制作并调试51单片机学习板 2.要求: (1)了解并能识别学习板上的各种元器件,会读元器件标示; (2)会看电路原理图; (3)制作51单片机学习板; (4)学会使用Keil C软件下载调试程序; 用调试程序将51单片机学习板调试成功。 二、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1.总原理图 2.元件清单 三、模块电路分析 1. 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分为振荡电路和复位电路, 振荡电路选用12MHz 高精度晶振, 振荡电容选用22p和30p 独石电容;

图 1 图 2 复位电路使用RC 电路,使用普通的电解电容与金属膜电阻即可; 图 3 当单片机上电瞬间由于电容电压不能突变会使电容两边的电位相同,此时RST 为高电平,之后随着时间推移电源负极通过电阻对电容放电,放完电时RST 为低电平。正常工作为低电平,高电平复位。 2. 显示模块: 分析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 图 4 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分析:它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常简写为

LED。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图中一共有五个发光二极管其中一个为电源指示灯,当学习板通电时会发光以指示状态。其余四个为功能状态指示灯,实际作用与学习板有关 分析数码管显示电路 图 5 数码管显示电路分析:数码管按段数分为七段数码管和八段数码管,图中所用为八段数码管(比七段管多了一个小数点显示位),按发光二极管单元连接方式分为共阳极数码管和共阴极数码管。共阳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阳极(COM)的数码管.共阴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阴极(COM)的数码管。数码管主要用来显示经电路板处理后的程序的运行结果。图中使用了八个八段数码管,可以显示八个0-15的数字。使用数码管可以直观的得到程序运行所显示的结果.也可以显示预置在学习板上的程序,主要通过16个开关来控制。 四、硬件调试 1、是否短路 用万用表检查P2两端是短路。电阻为0,则短路,电阻为一适值,电路正常。 2、焊接顺序 焊接的顺序很重要,按功能划分的器件进行焊接,顺序是功能部件的焊接--调试--另一功能部件的焊接,这样容易找到问题的所在。 3、器件功能 1)检查原理图连接是否正确 2)检查原理图与PCB图是否一致 3)检查原理图与器件的DATASHEET上引脚是否一致 4)用万用表检查是否有虚焊,引脚短路现象 5)查询器件的DATASHEET,分析一下时序是否一致,同时分析一下命令字是否正确 6)通过示波器对芯片各个引脚进行检查,检查地址线是否有信号的 7)飞线。用别的的口线进行控制,看看能不能对其进行正常操作,多试验,才能找到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1、详细描述硬件安装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现象,并作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六、软件调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