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美术鉴赏必要性
高中美术鉴赏发挥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研究

高中美术鉴赏发挥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研究摘要:美术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审美观念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高中学科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如今的社会发展,更多的是需要全方面发展的人才,而美术教学,在培养的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
因此,如何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更有效的促进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为了一众教师不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美术作品;价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革新,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对鉴赏审美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这也对一线教师和现代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
在鉴赏课中,教师通过对美术作品价值与意义的引入,让学生在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价值的基础上,进行美术作品的鉴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美术作品的精髓和内涵,通过对这些美术作品价值的感受,能使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心得与体会,对创新性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究。
一、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一)艺术思想艺术品的所谓价值,很大程度上是对艺术思想价值的一种解释。
换句话说,即是作者绘画的意图,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并在具体的展示上,以艺术的形式来进行更高和更深层次的表达。
例如,米勒的《晚钟》一画,在这幅画的展现中,从表面上只是为大家描绘了两个勤劳的农民,从他们的衣着上看,他们并没有值得人们非常在意的,但是为什么这一幅作品,最后能出名并成为一件有价值的艺术品?原因就是在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具有珍贵性和巨大的影响力。
在农民的脸上,洋溢的是对平凡生活的热爱,这种情感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精髓,同时也是这幅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二)作品风格在作品风格上独树一帜,并且成为其画作意义与价值体现的最为明显的,就是毕加索的作品。
例如《格尔尼卡》,这幅画的绘画风格,与传统的绘画风格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颠覆,在吸收传统绘画风格优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的一种创新发展。
【课件】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与历史文化、审美观 念的关系
01 美术鉴赏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美术鉴赏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不 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
02 美术鉴赏与审美观念的关系
美术鉴赏是审美观念的重要体现,反映了人们对 美的追求和认知。
美 影术 响鉴 与赏 价活 值动
的
美术鉴赏活动对思想行为的影响
美术鉴赏影响思想行为
美术鉴赏活动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和培养高尚情操。
美术鉴赏的消极影响
美术鉴赏活动也可能导致审美疲劳和审美疲 劳,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美术鉴赏的价值
美术鉴赏活动关注人类自身的情感、思想和价 值观,反映了人类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和认知。
美术鉴赏关注人 类命运
美术鉴赏活动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反 映了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美 实术 践鉴 与赏 应活 用动
的
01 美术鉴赏活动的实践方法
02 美术鉴赏活动的实践意义
美术鉴赏活动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画廊、艺术展览等 方式进行实践。
美术鉴赏活动的实践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和培养高 尚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美术鉴赏教育应用
美术鉴赏活动可以应用于美术教育领域,提高学 生的美术学科素养和审美能力。
美素 术养 鉴与 赏情 的操 意 义
——
目录
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 与关系
美术鉴赏活动的影响 与价值
美术鉴赏
本
美术鉴赏的基 本概念
美术鉴赏的定义
美术鉴赏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评价和研究,旨在提高 审美素养和培养高尚情操。
美术鉴赏与日常生活
美术鉴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丰富人们的 精神文化生活。
新课标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有效性探究

新课标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有效性探究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美术鉴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然而,如何提高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课标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要求新课标强调,美术课程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在美术鉴赏方面,要求学生学会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审美价值。
同时,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二、当前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学方法单一在一些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往往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佳。
2、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部分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过于依赖教材,未能及时补充具有时代特色的美术作品和艺术资讯。
这样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3、学生参与度不高由于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问题,学生在美术鉴赏课中的参与度普遍不高。
许多学生只是应付了事,没有真正投入到鉴赏活动中,缺乏对美术作品的深入思考和探究。
4、评价方式不完善当前的高中美术鉴赏课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忽视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创新能力。
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无法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提高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1、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讲解一幅美术作品时,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此外,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
谈对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几点看法

谈对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几点看法高中美术鉴赏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还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谈一谈对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几点看法。
首先,我认为高中美术鉴赏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表达,而学生只有通过观察和分析作品中的细节和技巧,才能真正理解艺术家的用心和意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线条表达等方面的特点。
其次,高中美术鉴赏课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艺术作品是有感染力的,它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观,并对作品进行批判性分析。
学生不仅要学会欣赏作品中的美,还要学会评价作品的优劣和价值。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也能增强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审美意识。
第三,高中美术鉴赏课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艺术是有其内在规律和理论的,而学生只有在系统学习了艺术理论知识后,才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向学生传授艺术史、艺术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不仅要学会欣赏和评价作品,还要了解作品所处的艺术流派、艺术家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品的时代价值。
第四,高中美术鉴赏课应该注重实践和创作。
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和创作,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艺术技巧和表达方式,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进行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实践活动,并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艺术的魅力,又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作能力。
最后,高中美术鉴赏课应该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艺术作品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它可以反映社会现实、传递情感、表达观点。
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艺术理论和技巧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鼓励他们从生活中发现美的瞬间,并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
浅谈美术鉴赏在高中美术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高中美术新课程共分为5个内容系列和9个学习模块:美术鉴赏、绘画与雕塑、设计与工艺、书法与篆刻、现代媒体艺术系列。
每一系列都具有鲜明的主题和相对完整的学习内容,并具有较强的探究性与灵活多样性。
每一模块都以一个特定的主题为核心,学生在模块课程中所获得的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美术知识点,而是在一种美术门类统摄之下的结构化的知识框架。
高中课堂一改过去以美术技法教育为主的模式,增加了实际操作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妙趣横生。
《美术鉴赏》更是给学生们打开了艺术的大门,纵观历史,放眼世界。
一、加深对民族艺术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拥有非常丰富的优秀文化遗产的国家,美术有着完整的体系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几千年来,国人创造了绚丽夺目的艺术作品已自傲于世界艺术之林。
然而当问起学生所了解的艺术作品,大部分说的都是国外的艺术作品,对国内的艺术作品了解甚少。
《美术鉴赏》这本书在内容的选择上,突出了我国古代美术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成就,它们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叔子教授曾语重心长地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
”徐悲鸿画的马是大家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以淋漓的水墨写意手法表现了飞奔而来的骏马疾驰的速度和力量。
他的马生动传神,气势恢宏,不仅仅因为画家深谙马的解剖结构和习性,更是由于他的许多画马的作品绘与抗日战争时期,作品抒发了艺术家的爱国情怀。
“遥看群息动,伫立待奔雷”、“相期效死得长征”之类的题跋,借助马的昂扬奔驰寄寓对祖国强盛、民族振兴的热望,令观者无不热血沸腾,群情激昂。
二、增加对国外美术的了解世界文明,奇葩朵朵,绝不仅仅只是学生们知道的极个别艺术家或者艺术作品,它们自成体系,各有特点。
埃及的文明围绕死亡展开,印度的文明充满宗教色彩,希腊文明对人体美的崇尚,文艺复兴时期的文明处处闪烁着人性光辉等等,需要学生们较为系统的学习,才能见世界文明的冰山一角。
【教案】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章节名称《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学时一学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概念与美术鉴赏的方法,分清美术鉴赏和美术欣赏的区别,明确美术鉴赏学习的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了解美术的基本分类、掌握基本的美术鉴赏方法并且运用,培养认识美、鉴赏美的能力,不断积累审美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优秀美术作品的审美内涵,体会美术鉴赏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养,在美术鉴赏中坚定文化自信以及对世界多元美术的包容欣赏心态。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美术鉴赏的概念,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的价值和意义。
难点:如何结合实例理解美术作品的美、掌握优秀美术作品的对比总结以及掌握美术鉴赏的概念和方法。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展示作品《捣练图》,启发学生:我想来听一听同学对这幅作品有哪些具体的感想呢?又能从它美丽的表面看出多少内在含义呢?【学生活动】学生认真思考,感受作品,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利用问题,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情境。
环节二:新授活动1:为何要专门学习美术鉴赏分辨美术鉴赏和美术欣赏的区别,明确美术鉴赏的含义和运用。
问题:美术鉴赏和美术欣赏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思考和讨论。
【设计意图】运用问题导向,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2:美术鉴赏活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展示有关当地风俗的美术活动图片。
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当地的文化风俗,想一想在生活中都见过那些美术鉴赏活动?【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积极与同学讨论并回答。
【设计意图】结合当地风俗风情和学生生活,有助于学生产生联想,激发兴趣,帮助学习。
活动3、美术鉴赏活动对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有哪些益处举例说明和分析美术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及审美功能。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与讨论。
【设计意图】例举具体的画作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问题:学习美术鉴赏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具体的用处呢?明确的掌握知识。
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43张PPT)

南宋 李唐《采薇图》
8/31/2024
活动五:学习评价 按照下表要求比较李唐和高更的作品, 将你的评价与同学分享,并展开辨析和互评。
内容 《采薇图》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时代 背景
画家 经历
创作 意图
8/31/2024
南宋 李唐《采薇图》赏析
《采薇图》是一幅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 以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
8/31/2024
活动一:欣赏作品小组探讨后回答问题
1、这幅画是以什么形式展开的?题材是什么?画了 几个场景?这些人物分别在做什么? 2、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头发、服饰、体态、动态神 态)各有什么特点?哪些细节最让你有感受? 3、你从这幅作品中还读出了哪些信息?
8/31/2024
作品局部细节分析
作品《捣练图》是唐代画家张萱的代表作,画面以横幅长卷展开, 描绘了盛唐时期宫廷贵族妇女劳动的场景。
中间一个正在伸手采摘果子的青年,代表生命的成长和 成熟。
画面的最左端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代表着生命的死 亡和终结。画上的人物以各自的方式向我们诉说着生命的过 程和状态。
此画反映了高更完整的人生观,表现了人类从出生到死 亡的过程。
8/31/2024
审美判断:四川省安岳县石窟佛像被油漆彩绘事件
8/31/2024
8/31/20Βιβλιοθήκη 4从这幅作品中,同学们读出了那么多信
息,这是否就是在进行美术鉴赏了呢?
8/31/2024
知识点一:美术欣赏和美术鉴赏的区别
欣赏:注重领略作品的视觉(形式)美感与趣味。 鉴赏:就是甄别、归类、分析、判断。
首先,就是要直观的鉴别,要弄明白一件美术 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材料、手段(方法)、语 言形式和内容等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教师活动:
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 基的《即兴之31》
提出问题:1、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 2、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 3、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
学生活动:
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
4、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
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 意义。
二、教法:本课涉及的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演示法。
三、学法:观察、讨论、思考、记录、理解、记忆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美术 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理 由: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 概念,比单纯由老师来讲述要直观和具有乐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什么是美术鉴赏?
3、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 教师活动:
让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美术作品有哪些种类,生活中接触过哪些; 对美术作品分类知识进行讲解,并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联系刚刚所 学到的知识,回答这些美术作品是属于什么种类。 学生活动: 以自己所知道了解到的知识,踊跃回答,谈谈自己知道的美术种类; 通过对分类知识的学习,尝试对教师展示的图片进行分类。 教师点评: 总结学生所提到的美术种类,给于肯定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我们所 提到的这些种类又是怎样来分类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美术作品它是怎样分 门别类的。 刚刚我们对美术作品的分类作了初步了解。这些分类并不是绝对的, 有的美术作品可以同时包含在两个或者几个种类之中,我们所提到的分类只 是我们理解美术的归纳和参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中美术鉴赏的必要性
【摘要】高中阶段开设美术鉴赏课程,不单单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更重要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健全学生的人格,使学生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有所认知。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高中美术鉴赏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欣赏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a)-0222-01
在新课标中,教育部强调,美术课程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美术鉴赏课程可以教会学生欣赏、鉴别、评价,正确引导学生艺术审美观,对于学生的人格、品德、认知甚至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1 高中美术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对高中生来说,美术鉴赏是一种基于审美兴趣的、积极的审美活动。
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会潜移默化地被感染,陶醉在视觉盛宴之中,精神上得到陶冶和升华。
高中阶段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年龄阶段,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颇为关键。
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身心由不成熟慢慢向成熟转变,思想上和心理上有着较强的可塑性。
高中生还没有养成审美习惯,审美指向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审美情
趣也不够深刻,需要学习美术鉴赏课程进行适当引导和启发,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提高欣赏水平,健全精神人格,使学生受用终生。
比如,郑板桥的《墨竹图》,包含了郑板桥的“四种竹子”,分别是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以及手中之竹。
郑板桥从新颖独特的视角切入,另辟蹊径,让人耳目一新。
其所绘竹子取材自日常生活所见的竹子,并非机械式的刻意表达,而是一种直抒真意的审美表达。
郑板桥认为:“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花日影露气,皆浮动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发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郑板桥在创作手法上,有机地融合了主观与客观、真实与艺术、现象与想象,缔造了师承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境界。
通过对《墨竹图》的鉴赏,学生们会慢慢认识到艺术家的审美表达源于现实生活与内心感受的“二次挖掘”,领悟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谛,从而培养起良好的审美能力,提高欣赏水平。
2 高中美术鉴赏可以使学生尊重世界文化的差异性,树立民族自豪感
高中阶段设置美术鉴赏课程的实际指导作用,在于使学生通过广泛地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画作,打开艺术鉴赏视野,认识多元文化,特别是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尊重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同时深入了解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加强民族自豪感。
比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真实反映了作者的创作心理变化,
在现实情景的描绘中,挣扎的公牛象征着法西斯的残暴和黑暗,受伤的马匹象征着受苦受难的西班牙人民,灯火象征一切罪恶与黑暗将归于光明,还有无助哭泣的妇女、张臂倒地的士兵,皆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法西斯的凶狠残暴,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法西斯暴行的强烈谴责和抗议,与此同时,又流露出正义力量终将战胜邪恶暴戾的信心与勇气。
画作中丰富的象征意义,来源于真实的历史,学生们只有认识到世界文化的差异性,立足当时的历史背景,才能真正读懂这些优秀画作的内涵。
再如,高中美术鉴赏课中介绍到我国传统的玉器艺术,一方面学生从中可以掌握到“玉器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萌芽的早期表现形式”的概念,以及玉器物质材料的形状、质感和色彩等外在规律;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第一个最完整地
掌握玉石艺术的民族,北京奥运会的奖牌就用了“金镶玉”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古老的艺术形式和伟大的民族智慧。
诸如陶瓷、青铜器、篆刻、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国建筑、民间美术等等内容,都可以让学生们认识到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身为中国人为此感到骄傲自豪。
3 高中美术鉴赏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
社会不断发展前进,我国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了更新的要求。
高素质人才除了要拥有出色的知识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拥有纯良的心灵和美好的品质。
在高中阶段开设美术鉴赏课,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让高中生在欣赏名家名作时,学会欣赏美、感受美、
认识美,从而形成美,达到美术教育的根本要求。
所谓“艺道以人品为先”,欣赏名师佳作,往往能窥见作者其人的品格,“人如其画”就是这个道理。
高中阶段开设美术鉴赏课程,一方面是让学生欣赏名家名作,最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美术作品传递出画家高尚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在沉浸于美的享受的同时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
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家对自己的事业都是无比热爱的。
十九世纪俄罗斯画家列宾在谈到对事业的热诚时,毫不掩饰地说:“我热爱美术甚于自己的生命”,足可见热爱事业,具有无比敬业的品格,才能成就画家们的伟绩。
而我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齐白石,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恐吓,在画作《水墨螃蟹》上奋笔疾书“处处草泥乡,行到何处好,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正直的大师与泯灭人性的日本鬼子高下立见。
齐白石在得到国家授予的多项荣誉后,仍不骄不躁,时常告诫自己是“鲁班门下”,大师谦谦君子之风令人钦佩,其崇高的理想、正直的人格和追求艺术的热情,都值得学生们深入思考和学习。
4 小结
当前我国推行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以及学校的高度重视。
通过学习高中美术鉴赏,可以使学生增进艺术修养,提高欣赏水平,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促进学生培养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接受美的感染,形成健全的人生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格。
参考文献
[1] 崔建萍.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体会[j].新课程学习·下,2012(5):120.
[2] 盛全德.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新体会[j].美术教育研究,2012(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