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构建广州市和谐社会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

构建广州市和谐社会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

2 社会 法制 保 障 指数 由 6个 指标 构 成 。( ) . 9 城
测 指标 体 系研究 》 告 , 价 体 系 以“ 报 评 社会 和谐 指 数 ”
为 总 目标 , 向下分 解 为 民 主法 治 、 平 正 义 、 信 友 公 诚 爱、 充满 活力 、 定 有序及 人 与 自然 和谐 6个层 次 的 安 子 目标 , 有 2 共 5个 单 项 指 标 。研 究 报 告 对 2 0 0 0— 20 0 3年 我 国社会 和 谐程 度进 行 了测 算 。 2 北 京 市 统 计 局 将 和 谐 社 会 的 内涵 用 统 计 体 . 系进 行 描述 , 主要 分 3个大 类 : 映社 会 冲突 客 观现 反 状 的指 标 ; 映社 会 主体 主 观诉 求 的指标 ; 映 社会 反 反
目标 值 。 ( ) 定评 价指 标体 系 中指 标 的权重 二 确
个 子 系统 , 1 指标 来 衡量 社会 和 谐度 。 共 5个
6 天津 市统 计局 按 照社 会 进 步全面 发展 3个层 次 构建 和谐 社会 指 标体 系 。 该 体系包 括政 治 、 济 、 化 、 会 四大 领 域 , 6 经 文 社 共 0余
(7 工 业 “ 1) 三废 ” 合 处 理 达 标率 , 1 ) 元 G P综 综 (8 万 D
合 能耗 。
20 20 0 1 0 5年 北京 和谐 总 指数 进行 测 算 。 3 深 圳社 科 院 把 和 谐 社 会 理 念 具 体 化 和 责 任 . 化 , 20 于 0 6年 初 打造 出和 谐指 数 体 系 。该 评 判 体 系 由社会 发展 、 社会 公 平 、 社会 保 障 、 会关 爱 、 会安 社 社
重 ,4 R D经 费 占 G P比重 , 5 城 市 居 民人 均 居 ()& D () 住 面积 ,6 城 乡居 民收 入 增 速 ( () 由城 市 居 民年 人 均 可 支配 收入 增 速 和农村 居 民年 人均 纯收 入增 速加 权

和谐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和谐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关键 词 :城 市 和 谐 社 会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指标体 系 ,采用综合分析 的方法 ,计算并
得 出结 果 , 然后 进 行 一 定 的分 析
I 嚣嚣 言 凳 豢 7 霎
化进 程得到又一次飞 升 ,实践 的
国家 统计 局城 市 调查 总 队对 我 国城 市综合 实力 的评 价 。2 0世纪 9 O年代 ,国 家统计局 先后开 展 了5 0强 、中国投资 环 境 4 佳 、 国地 级城市综 合实 力等研究 。 0 中 该 指标体 系共包 括4 个子 系统 5 项指标 , 1 采用较 为先进 的数 量分 析 方法 进行分 析
志社 、 中国社会科学 院社会学 所对中国城 市社会经济 发展 水平的评价 。从 1 9 8年 9
开始 , 们每年对我 国地级 以上城市的社 他
会发展水平进 行一次综合评价 , 通过选取

套代表性 的评 价指标 , 用综合评分法 运
计 算出各参评城 市的综合得分 , 以综合 并
得分高低排列 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
元素。
中国社会科 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对世 界城市 社会发展 水平 的综合评价 。1 9 7 9 年 ,中国社 会科 学院社会 学所和香港城市 大学联合对世界8 个大城 市社会发展水平 3 进 行了比较评价 ,他们选择了 1 0个反映 7
城 市发 展 社 会 状 况 的有 代 表 性 的指 标 组 成
就 以高度 的 “ 以人 为本 ”理念得到 国内外
的广 泛关注和好评 ,一些在和谐社会建设 中有特色 的城市开始测评 自身 的和谐度及
到城市发展带来人与 自然关系失衡的觉醒 者 之一 ,他敲醒 了反对小汽车和城市无序 蔓延的警钟。从 2 世 纪 7 0 0年代中期开始 , 国际上城市 生态 的研 究和实践蓬 勃发展 , 如 美 国 生 态 学 家 里 查 德 雷 ・吉 斯 特

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构建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原则1.要坚持以人为本。

传统的发展观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物质财富的增加、速度增长等方面,以经济增长为中心。

无疑,经济增长是重要的,但是,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发展是一个无限延续的、连续的过程,发展是多元的,既包括经济增长,又包括社会、科技、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它们互相促进,互相联系。

这是新世纪以人为本的现代发展观。

评价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情况的指标体系,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2.坚持易操作性。

指标的本质在于给具体的事物以明确的规定性。

度量和谐社会的指标体系,应尽量简单明了,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用尽量少的指标反映尽量多的内容,同时便于收集和计算分析。

构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基本目的,就是要把复杂的、模糊的和谐社会变为可以度量、计算、比较的数字,以便为制定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及方针政策提供定量化的依据。

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所选择的评价指标不可能面面俱到,否则会使指标体系十分繁杂,不便操作,甚至操作失灵。

因此,合理地、正确地选择有代表性、可比性、独立性、信息量大的指标是构建高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

3.要具有可比性。

构建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既要符合国情,能反映中国和谐社会发展的实际,也要考虑能进行地区之间的和谐社会水平的比较,既可以纵向测算一个地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又可以横向比较不同地区和谐社会水平的差异。

4.要具有系统性。

和谐社会是一个综合体系。

它包括从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工业,从农村社会过渡到城市社会;从不太完善的民主社会过渡到较发达的民主社会;从传统文明过渡到现代文明。

不仅强调经济因素,也要强调社会转型、民主化进程的提高和文明层次的提升。

因此,和谐社会是一个广泛、综合、系统的范畴。

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评价 。

3 、 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就是要给具体的事
二、 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 系构建 的原则
物以明确的规定性。构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
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相应 要从现实出发, 尽量简单, 容易理解 , 便于操 的原则。深入分析和谐社会的内涵, 掌握和谐 作, 指标少而精, 应用方便。 用最少的指标反映 社会的基本特征, 总结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最多的内容 , 便于 资料搜集和计算分析。 因此 ,
等素质 方面 的增 长 ,最 重要的是人 的全面 提 好地概括了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涵盖了人与 项利益, 是科学发展观 的核心 。
高。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研究, 就是要 人之间,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 建立起具体的评价指标 体系, 对社会的诸多方面进行定量或定性研究
不断满足人民 又要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还要不断满足人们 概括, 即“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 出发 ,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城市不仅要有人 应该是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 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 化需要 , 依靠人 民, 同时让 口、 空间和经济等规模增长, 也要有综合效益 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 很 国家发展成果 由人 民共享 , 切 实保 障人民的各
的 后 人 已在 原 址 复 业 。历 史 故 事 是 厚 重 的, 具有不 可复制性 , 应 深 度 挖 掘 老 字 号 六、 结 语 传 统 技 艺 是 我 们 国 家 的 宝贵 财 富 , 是
【 1 】 陈雨, 黄风 . 中华老字号知 识产权保护
也在不断加快, 城市已经成为国来自经济的主要 年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 的构建指南是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构建贵州省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构建贵州省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城 乡 居 民 人 均 收入 比 3 . 2 社会 和 谐 等5 个 指 标 ;社 会 稳 定选 取 了城 镇 登记 失业 社 会 和 谐包 括社 会 进 步 、社 会 公平 、 个 指 标 :资源 环 境选 社 会 稳 定 3 社会矛 盾呈 现上 升趋 势 ,社会 冲突 日益 显性 率 、每 万人 立 案数 等 5 方 面 的 内 容 。 因此 选 取 了城 镇 化 。构建平 等 、互助 、协 调经 济持 续健 康发 取 了森 林 覆 盖 率 、人 均 水 资 源 量 、 废 水 排 登 记 失 业 率 、城 乡 居 民收 入 比 、城 镇 基 本 展的和 谐社会 一直 是贵 州人 民坚 持不 懈 的追 放 强 度 等 5 个指 标 ; 陈黎 明 等 ( 2 0 0 8 )从 人 养 老 保 险覆 盖 率 、新 型 农 村 合 作 医 疗 覆 盖 求 。因此 ,构 建贵 州省和 谐社 会评 价指 标体 口和谐 度 、经 济 和谐 度 、社 会 和 谐 度 、 环 率 、每 万 人 立案 数5 个 指 标 反映 社会 和 谐 。 系 ,可 以评价 贵州 省和 谐社 会建 设的 实际进 境 和 谐 度 四个 方 面 ,选 取 了 l 8 个 指 标 构 成 3 . 3经 济 和谐 程和 状态 ,为科 学地 规划 和推 进贵 州省 和谐 我 国和 谐社 会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人 口和 谐 度 经 济 和 谐 就 是 生 产 发 展 , 社会 富 裕 , 社会 建设 具有重 要 的意义 选取 了人 口自然增 长 率 、每 万 人 医生 数等 6 人 民生 活水 平 提高 。因此 选 取 了人 均G D P 、 和 谐 社 会 的具 体 含 义 :一 是 个 人 自身 个指 标 ; 经济 和谐 度 选 取 了人 均G D P 、城 镇 城 镇 居 民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农 村 居 民人 均 的和 谐 ,二是 人 与人之 间 的和谐 ,三 是社会 居 民人 均 可 支 配 收入 、第 三 产 业 增 加 值 占 纯 收入 、第 三 产 业 占G D P比重 4 个 指 标 反 映 各 系统 、各阶 层之 间 的和谐 , 四是个人 、社 G D P比重 等 5 个 指 标 ;社 会 和 谐度 选 取 了城 经 济 和 谐 。 亵’贵州省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会与 自然 之 间的和 谐 ,五是 整个 国家 与外部 镇 人 口 比重 、 城 镇 登 记 失业 率 、城 乡居 民 总 目标 一级指标 二缓 指标 世 界 的 和 谐 。 党 的 十 六 大将 “社 会 更加 和 收 入 比等 4 个 指 标 ;环 境和 谐 度选 取 了单 位 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谐 ”确 立为全 面 建设 小康社 会奋 斗 目标的 重 G D P 能耗 、 生活 垃圾 无 害 化 处理 率 、森林 覆 人 口出生率 ( % ) 人 口和谐 人 口预期寿命 ( 岁) 要 内容 ,党 的十 六届 四 中全 会提 出 “ 构建 社 盖 率 3 个指 标 。 城镇人 口比重 ( %) 贵 每万人拥有医护人员救 ( 人/ 万人) 会 主义 和谐 社会 ” 的重要 思想 ,并 明确 阐述 2 . 建 立 贵 州 省 和 谐 社 会 评 价 指标 体 系 州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了建设 和谐 社会 的 目标和 任务 。胡锦 涛总 书 的原则 省 城 乡居 民收入 比

和谐社会建设中和谐度指标体系研究

和谐社会建设中和谐度指标体系研究

10 8
社会安全: ( 1)治安案件发生率 (逆指标 ); ( 2) 刑事案件立案 率 (逆指标 ); ( 3)每万人拥有律师数; ( 4)每 10万人交通事故 死亡人数 (逆指标 ); 社会公平: ( 1)城乡收入水平差别; ( 2)贫 困人口比重; ( 3)基尼系数。社会机制: ( 1)决策监督率; ( 2)廉 政率; ( 3)社会矛盾化解率。
评价指标, 由 22个三级指标构成。这一层次是和谐社会评价指 标体系的基础层次。各指标经过精心挑选, 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和独立性, 同时又较易从现行统计系统取得权威数据。
3 和谐社会建设中和谐度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下列原则: ( 1)科学、 全面性原则。科学是指指标的选取是否科学, 直接关系到评价 结果的合理性。评价指标的选取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客 观如实地反映社会的和谐性。整个指标体系应能充分反应社会
标及权重的确定、指标的数据采集和处 理七个方面, 展现 了 我国和谐社会建设 中和 谐度 评价指 标体 系建立 的全 过程。 这一体系由 3个层次、6个分系 统、22 个具体指 标构成。 这 些信息构成了反映社会和谐状况所需信息的整个系统。 关键词 : 和谐社会 建设; 和谐度; 指标体 系 中图分 类号: B03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01- 490X ( 2011) 1- 108- 02 作 者: 段学芬, 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院长, 教授, 硕士生 导师; 李翠玲, 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硕士生; 天津, 300191 基金项 目: 天津哲 学社会科学 规划基金 重点项目, T JSR 07
2 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设计 任何指标体系的建立都必须先有一个具体指标所赖以附 着的基本框架。这个基本框架实际上就是对应于特定对象而

建立和谐社会区域评价指标体系思考

建立和谐社会区域评价指标体系思考

我们 建立 和谐社 会 区域评 价指 标体 系具 有重 要指 导
意义 。从 我 国 目前 社 会 主 义 市场 经 济 的 实 际 出发 ,
根 本 的就是 人 与人 之 间 的和 谐 , 有 人 与人 之 问 的 没 和睦相 处 、 爱 互 助 , 没 有社 会 的 和谐 。其 次 , 博 就 和
第 7卷第 l 期 0
20 0 8年 l 0月
广 州大 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unl f unzo nvrt Sc l c neE io ) o ra o aghuU i sy( oi i c dtn G ei aSe i
Vo . . 0 17 No 1
0c. 2 8 t 00

个 和谐 的社 会 , 当是 公 民与政 府 良好 合作 的社会 , 应
个政治参与和政 治透 明度较高的社会 , 一个 民主 的社会 , 一个 法 治 的社 会 。构建 社会 主义 和谐 社会 ,

就 是通 过建 立社 会 主 义 民主 与法 治 的制 度框 架 , 实 现公 平 与正 义 , 建人 与人 之 间的诚信 友爱 关 系 , 重 由 此得 到一 个充 满 活力 、 安定 有序 、 人与 自然 和谐 相处 的社 会 。尤其 重 要 的 是 , 构建 社 会 主义 和谐 社 会 不 但需 要完 善 的法 律 , 且 法 律 必 须建 立 在 民主 的基 而

指 标 体 系确 立 的原 则 和框 架 设 计
( ) 和谐社 会 内涵的认 识 一 对 正确 理解 构建 社 会 主 义 和谐 社 会 的 内涵 , 于 对
础上 , 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紧密联系。
3 .人与人 、 与社 会 、 与 自然 的和 谐 , 构建 人 人 是 社会 主 义和谐 社 会 的三 个 层 次 。首先 , 会 和 谐 最 社

浅论和谐消费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浅论和谐消费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00年 6月 第2 6卷 第 2期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浅论和谐消费环境
评价指标体 系 的构 建
◇ 张 俊
摘 要 :“ 建和谐 社会 ” 是 当今社 会 的一个 热点话题 ,和谐社会 的构 建 必然 包括 和 谐 消费 环境 的构 建 。构 构
建 和谐 的消费 环境能 实现企 业 和 消费 者 的双 赢 ,保证 市 场 有 序进 行 。而 消 费 环境 是 否 和谐 ,如何 进 行评 估 ,就要求 我们 建立一 个评 估体 系来 衡量 。笔 者探 讨 了我 国和谐 消 费 环境 构 建 的评 估 体 系 建立 的基 本原
指数 等 。
①污染 减少指 数 。其包 括水 污染 减少 指数 、
1 2—
Ju a f e i oaoa or l in V ct nl n oB jg i
C l g fFi a c d Co o l e o n n e a mme c e n re
J n,0 0 u 2 1
Vo. 6 NO. i2 2
架设计 如 图 1 1所示 : .
是 和谐 消 费环 境 的一 个 组 成 部 分 , 自然 生 态 环 境 若遭 到污 染 和 破 坏 就 会 制 约 人 类 的发 展 和社 会 的

费环境 的构建 。社 会环 境 子指 标 体 系设 计 如 图 22 .
所示 。
进步 。 自然 生 态 环 境 子 指 标 体 系 设 计 如 图 2 1 .
则和 相关 因素 的分析 ,并初 步得 出一个 理论评 估体 系 。 关键 词 :和谐 消 费环境 ;评价 指标 体系 ;我 国 ;基本 原则 中图分类号 :F 1 . 04 5 文 献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7 2 2 ( 0 0 2— 0 2一 4 6 4— 9 3 2 1 )0 0 l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摘要: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够动态地反映社会和谐的程度,构建和谐社会的成效,以及人民群众对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社会经济矛盾的关注。

因此和谐社会的指标体系的各构成指标以及各自相应的权重,要能够随着影响社会和谐因素的变化而进行适应性调整。

关键词: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一、构建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1.综合性与系统性
和谐社会是一个综合体系。

它包括从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工业从农村社会过渡到城市社会;从不太完善的民主社会过渡到较发达的民主社会;从传统文明过渡到现代文明。

不仅强调经济因素,也要强调社会转型、民主化进程的提高和文明层次的提升。

因此,和谐社会是一个广泛、综合、系统的范畴。

它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

和谐社会标准必须体现这种综合性与系统性,各个指标之间,要形成有机、有序的联系,从多方面反映和谐社会建设的进展情况。

2.以人为本
传统的发展观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物质财富的增加、速度增长等方面,以经济增长为中心。

无疑,经济增长是重要的,但是,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发展是一个无限延续的、连续的过程,发展是多元的,既包括经济增长,又包括社会、科技、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它们互相促进,互相
联系。

归根结底,一切发展是为了人,为了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不仅是衣、食、住、行、学、玩等生存生理需要,而且包括生态环境需求和精神心理需求。

这是新世纪以人为本的现代发展观。

评价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情况的指标体系,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3.可操作性
指标的本质在于给具体的事物以明确的规定性。

度量和谐社会的指标体系,应尽量简单明了,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用尽量少的指标反映尽量多的内容,同时便于收集和计算分析。

构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基本目的,就是要把复杂的、模糊的和谐社会变为可以度量、计算、比较的数字,以便为制定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及方针政策提供定量化的依据。

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所选择的评价指标不可能面面俱到,否则会使指标体系十分繁杂,不便操作,甚至操作失灵。

因此,合理地、正确地选择有代表性、可比性、独立性、信息量大的指标是构建高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

4.独立性
反映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情况的指标较多,这些指标间彼此可能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在挑选一组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注意所选指标间的相关性问题,所选择的指标间的独立性要强。

二、和谐社会指标的量化标准与评价方法
1.生活质量指数
(1)恩格尔系数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标准,同时为了与人类生活发展阶段
的划分标准一致起来,这里将恩格尔系数为50%与40%所对应的指数值分别定为60与100,并利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由恩格尔系数转换为所对应指数的计算公式。

(2)平均预期寿命
在通常情况下,平均预期寿命(eo)的提高速度与其水平的高低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当预期寿命较低时,预期寿命提高的潜力较大,提高速度一般较快,也较容易;而当预期寿命提高到一定水平以后,其进一步提高的潜力就大大减小,提高速度放慢,也较为不易。

因此,在利用预期寿命来构造相应的指数时,吸收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于预期寿命指数的构造思想,并对其进行了必要的改进,而在此提出了修正预期寿命指数的概念。

2.社会公平指数
(1)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指数
主要是包括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失业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目前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的对象主要是限于城镇户口的居民,许多进城工作的农村居民没有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之中。

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出发,社会保障的对象应该是城镇常住人口。

因此,这里反映的应该是城镇居民全社会口径。

(2)农村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指数
主要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从理论上讲,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应当覆盖所有应该纳入保障体系的所有农村居民,但考虑与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覆盖的口径的一
致性,这里的保障对象仍然应用常住人口,而非登记户口。

(3)基尼系数指数
基尼系数主要是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公平,越小,收入分配越公平。

虽然,理论上的基尼系数可以达到1,但这在实际社会中是不可能达到的。

除个别地区外,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基尼系数都介于0.2-0.6之间。

鉴于目前世界各国基尼系数的实际状况,将基尼系数的最大值确定为0.60。

(4)贫困发生率指数
和谐社会就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能过上小康富裕的生活。

因此,贫困发生率(或生活小康人口比例)是反映和谐社会建设进展情况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指标。

在盐城市贫困主要是指生存资料相对不足,也即绝对意义上的贫困。

这里,和谐社会的贫困发生率定为不高于5%。

3.生存环境指数
(1)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包括全年环境空气良好天数达标率、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和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2)社会治安综合指数
有没有安全感,关键看社会治安的状况如何,既要看刑事案件的发生率如何,又要看发生的命案能否百分之百的侦破,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到创业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梅松齐心:和谐社会评价标体系的构建[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2]吴诣民罗剑兵:构建和谐社会的指标体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