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城区地下水动态

合集下载

郑州市地表与地下环境系统及其对城市供水冲击

郑州市地表与地下环境系统及其对城市供水冲击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2008N O .24SC I ENC E &TEC HN OLO GY I NFO RM ATI O N能源与环境郑州市作为河南的省会城市,属于暖温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640m m ,境内主要河流有贾鲁河、东风渠及主要饮用水源地黄河。

随着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重要一个就是城市发展对城市供水的需求及破坏。

城市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提供优质足量的饮用水,另一方面地下水过渡开采对城市供水水源、设施等不断造成冲击;郑州是一个缺水型北方城市,城市生态系统脆弱,人类活动不断破坏已为这座城市形成了许多顽疾:空气污染、河流及土壤污染、城市建筑及生活垃圾未处置堆放等严重的威胁着城市供水的水质。

1地下水过渡开采对郑州市供水环境影响郑州市位于华北平原内部,根据郑州市及其周围钻孔资料可知,新生代地层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变厚。

在郑州市西南部,新第三系(N )底板埋深仅200~300m ;在东北部,新第三系地层底板埋深达到2000多米。

第四系地层的厚度也呈西南薄东北厚的趋势[1]。

同样,地下水埋深在郑州市东南部较大,而东北部埋深浅。

地下水资源按埋藏条件,可划分为浅层地下水,即埋深在60m 以内的孔隙潜水;中深层地下水,即埋深在60~300m 的承压水;深层地下水,即埋深在300~800m 的承压水;超深层地下水,即埋深在800~1200m 的承压水[2~3]。

表层乃至浅层水由于受地表污染严重,基本已不具备开采价值,但陷于条件,农村等仍然将其作为主要供水水源,中深层地下水是市区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开采水源。

地下水通过地下岩土体的过滤,一般属于良好的供水水源,可在非常情况下为城市供水,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但是,地下水的形成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深部地下水,开采量大于补给量,必然会破坏地下水系统的平衡,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郑州城区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研究

郑州城区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研究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下,含水层各要素(如水位、水量、水化学成分、水温等)随时间的变化,称为地下水动态”[1]。

地下水动态是一个复杂的自然过程,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多种因素下地下水均衡的外在表现。

随着郑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开采量也日益增大,地下水大量开采,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表现为区域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郑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供、用、耗、排关系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需求量迅速增加,造成郑州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由于郑州市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区域形成大面积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如郑州市城区浅层、中深层降落漏斗,漏斗面积分别为153.65km 2和72km 2。

而降落漏斗很容易诱发地面沉降。

为防止这一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有必要分析地下水动态规律,明确地下水水位的变化趋势。

1概况1.1自然地理郑州市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河冲积平原。

郑州市地势总体上是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形成高、中、低三个阶梯,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山区、丘陵与平原分界明显。

郑州市总面积7446.2km 2,地理坐标:东径112°42′~114°14′,北纬34°17′~34°58′。

但是本文重点调查研究的范围只是郑州市城区,面积约为352km 2。

1.2气象、水文1.2.1气侯特征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冷暖气团交替频繁,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4.3℃,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差26~27℃,以1月份最低,7月份最高。

1.2.2降水的时空分布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29.63mm,最大降水量发生在1964年为1041.3mm,最小降水量发生在1997年为380.6mm。

(1)降水的年际变化: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和天气系统的多变性,郑州市降水的年际变化较为剧烈,主要表现为最大与最小年降水量的比值(即极值比)较大,年降水量变差系数Cv 较大和年际间丰枯变化频繁等特点。

郑州北郊水源地地下水水位变化分析

郑州北郊水源地地下水水位变化分析
量为 6 2 .2万 m / ,0 3年 平 均 开 采 量 为 7 2 d 20 . 7万 m / ;0 4 d 2 0
1 1 浅 层含水 层组 .
浅层含水层组是该 区的主要含水层 , 傍河地带 含水层底板
埋 深 为 6 7 在 此之 上无 稳 定 隔 水 层 , 水 层 主 要 由 粉 沙 、 o~ 5m, 含

要 : 分 析 郑 州 市 北 郊水 源地 地 下 水 的 变化 情 势 , 用 20 为 采 0 2年 、0 4年 和 2 0 20 05年 的 监 测 资 料 对 水 位 变化 进 行 了分
析 。 郑 州 市北 郊 地 下 水 的 开 采量 逐 年 增 加 , 层 地 下 水 量逐 年减 少 , 下 水位 呈 逐 年 下降 的 趋 势 。其 原 因主 要 是 东 周 水 浅 地
2 地 下水水位变化分析
根 据 20 0 2年 、04年 和 2 0 20 05年 的地 下水 位观 测资料 , 采 用 A c I 软件绘制 20 rG S 02年 6月 、04年 5月和 20 20 05年 5月郑 州北郊水源地地下水 位线及埋 深 图, 以看出 ,0 2 20 可 20 - 0 4年 地下水开采量急剧增加 , 下水位不 断下 降, 深小于 3m 的 地 埋 面积大幅度减少 , 中牟县城孙 庄一带 的地下水埋深下降了 2m, 埋深大于 9m的地下水面积减小 幅度较大 ;04 20 20 - 0 5年小郭
第 3 第 7期 2卷 21 00年 7月




Vo . 2, 1 3 No. 7
YELL0W RI VER
J1,00 u. 2 1
【 资源 】 水
郑 , ; 郊 水 源地 地 下水 水 位变 化 分析 JI +L I

郑州沿黄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郑州沿黄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郑州沿黄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邓晓颖【摘要】为实现郑州沿黄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避免或减少地下水水源地集中开采对区域生态地质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对区内地下水位、水质、开采量等环境地质条件进行了近10年的连续监测.利用实测、遥感解译、水均衡及数值模拟计算等方法,重新计算验证了各项水文地质参数,对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进行了复核性开采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水源地开采不会对黄河大堤稳定性及黄河河道造成大的影响;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造成水源地水位降深增加了1.5 m,但黄河的补给量基本未变;河道北移在800 m以内时对水源地的影响不大.针对水源地范围内存在农渔业用水模式的改变及对地下水的无序开发问题,提出了应加强对水源地的立法保护,采取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和"采补调蓄"措施,是实现沿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生态环境和谐的关键.【期刊名称】《水资源保护》【年(卷),期】2010(026)001【总页数】5页(P44-48)【关键词】地下水开采;动态监测;环境问题;黄河【作者】邓晓颖【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河南,郑州,450053;河南省郑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河南,郑州,45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9由于郑州以下黄河河床高出两岸平原区,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于自流引水的供水方式。

郑州市自1970年开始兴建引黄供水工程,分别于1972年、1978年先后建成邙山提灌站和花园口提灌站,成为郑州市城市用水的主要水源。

然而,黄河下游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多次发生断流,黄河水量的减少趋势和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加之黄河水泥沙含量高,其水质净化工艺复杂,沉淀和清淤费用高。

基于以黄河水作为水源的诸多弊端,地下水供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0世纪90年代初,郑州市开始在郑州市北郊黄河影响带勘探、建设以开采浅层地下水为主的特大型集中供水水源地。

为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减少开采地下水给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及时有效地保护地质和生态环境,维护黄河大堤安全,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开展了郑州市北郊沿黄区地下水动态及环境地质监测工作,监测工作贯穿水源地建设、开采运行的全过程,历时近10年,获得了丰富的实测资料。

郑州市水文条件概况

郑州市水文条件概况

郑州市水文条件概况郑州市水文条件概况自然概况郑州市地形地貌复杂,横跨第二级和第三级地貌台阶。

地形总体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形成高、中、低三个阶梯,山区丘陵与平原分界明显。

全市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1.9%,丘陵区面积占30.3%,平原面积占37.8%。

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3℃,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35.6mm。

全市土壤分为潮土、盐碱土、褐土和棕壤土。

郑州市植物种类繁多,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林木主要有材林、经济林和薪炭林等200多种,截至2000年郑州的林地覆盖率为16.4%。

水系、河流郑州市地跨黄河、淮河两大流域,总面积7446.3km2.全市有大小河流124条,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有29条,其中黄河流域6条,淮河流域23条。

过境河道有黄河、伊洛河,多年平均过境总水量444.1亿m3.水文特性降水郑州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35.6mm,降水水汽来源主要借助于夏季季风。

年降水量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总体上是呈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的趋势,但中部荥阳市、新密市交界处降水量较大。

由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和天气系统的多变性,造成年际之间降水量差别很大。

郑州市的降水量具有较大的变化和年际问丰枯变化频繁等特点。

全市主要雨量站年降水量的极值比一般为2.6~3.6,其中荥阳雨量站的年降水量最大最小倍比值达3.6,而告城站的年降水量最大最小倍比值为2.6.表1展示了郑州市主要雨量站降水量极值比情况。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表现为汛期集中、季节分配不均匀和最大最小月相差悬殊等。

夏季6-8月降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52.3%-54.2%;春季3-5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19%-21%;秋季9-11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21%-23.2%;冬季12-2月降水最少,占年降水量的3.6%-5%。

蒸发是水循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的大小一般用蒸发能力来表示。

蒸发能力是指充分供水条件下的陆面蒸发量,是反映当地蒸发能力的指标,可用E601型蒸发器观测的水面蒸发量近似代替。

郑州市地下水资源动态分析及管理建议

郑州市地下水资源动态分析及管理建议

18EXPERIENCE 区域治理郑州市地下水资源动态分析及管理建议*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汪月月,盛春美,孙梦雲,魏世辰摘要:水是生命之源,而地下水是水资源很重要的一部分,其密切关系到人类生活和经济建设。

地下水是郑州市主要的供水来源,文章通过分析郑州市近些年来地下水的水位、水质等变化情况,对其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和污染问题给出相应的保护建议,以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地下水;动态变化;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TV21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7-0018-0002一、郑州市气候及水资源情况郑州市总面积约为7446.2平方公里,全市水面面积约为11.4平方公里。

但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以及郑州市生态水系工程的开展,郑州市的水域面积将会不断增加。

郑州境内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有29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黄河流域6条,淮河流域23条。

流经郑州段的黄河长约150.4公里,黄河是郑州市主要的生活用水水源地。

郑州市属暖温带-北亚热带过渡型大陆型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

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

根据2019年《郑州市水资源公报》,郑州市地下水资源量为5.2876亿m³,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3.6427亿m³,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2.0988亿m³,平原区与山丘区地下水重复计算量0.4539亿m³。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中,降水入渗补给量1.1605亿m³,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0.8073亿m³,山前侧渗量0.1310亿m³,井灌回归量0.1163亿m³,总补给量为2.2151亿m³;扣除井灌回归量后,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2.0988亿m³。

[1]二、地下水水位变化规律从近十几年的地下水实测资料分析看,地下水的水位变化与开采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开采量少,地下水位埋深下降、开采量增加,则地下水位埋深上升、水位下降。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全省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全省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全省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的通知豫政〔2015〕1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等规定,现将我省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公布如下:一、禁采区范围综合考虑替代水源条件、超采程度、重点基础设施和重要文物保护等因素,划定全省地下水禁采区范围。

(一)深层承压水禁采区。

1.郑州市。

东界至中州大道—东风东路—东风南路—经开区第八大街,南界至南三环,西界至西三环嵩山南路立交桥—西三环—化工路—西四环—莲花街—科学大道—北三环—江山路—三全路,北界至三全路,面积200平方公里。

2.开封市。

东界至劳动路,南界至郑汴路,西界至夷山大街,北界至东京大道,面积33平方公里。

3.商丘市。

东界至睢阳大道,南界至北海路,西界至天瑞大道,北界至建设路,面积40平方公里。

4.永城市。

东界至文化路,南界至沱滨路,西界至芒砀路,北界至欧亚路,面积6平方公里。

(二)重点基础设施和重要文物周边禁采区。

1.高速铁路路基两侧各200米范围。

2.地铁(轻轨)控制保护区范围。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保护范围。

4.河道堤防和护堤地。

5.水库大坝管理和保护范围。

6.重要文物保护区范围。

二、限采区范围综合考虑替代水源条件、超采程度等因素,划定全省深层承压水限采区面积929平方公里。

(一)郑州市。

外边界:薛店镇花庄—龙湖镇小洪沟—马寨村—二砂村—沟赵—毛庄—森林公园—祭城—二郎庙—孟庄镇后宋村,内边界为禁采区边界,面积562平方公里。

(二)商丘市。

外边界:东界至郑庄寨—杨大庄,南界至董庄—北店—苏庄,西界至崔曹庄西—秦小庄,北界至王寨—刘楼;内边界为禁采区边界,面积53平方公里。

(三)永城市。

外边界:东界至杨小庙—闫瓦房,南界至侯岭村—白庄村—刘楼,西界至双桥村—十八里村,北界至李窑—卢庄—高双庙;内边界为禁采区边界,面积314平方公里。

河南公布全省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

河南公布全省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

河南公布全省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等规定,现将河南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公布如下(豫政〔2015〕1号):一、禁采区范围综合考虑替代水源条件、超采程度、重点基础设施和重要文物保护等因素,划定全省地下水禁采区范围。

(一)深层承压水禁采区。

1.郑州市。

东界至中州大道—东风东路—东风南路—经开区第八大街,南界至南三环,西界至西三环嵩山南路立交桥—西三环—化工路—西四环—莲花街—科学大道—北三环—江山路—三全路,北界至三全路,面积200平方公里。

2.开封市。

东界至劳动路,南界至郑汴路,西界至夷山大街,北界至东京大道,面积33平方公里。

3.商丘市。

东界至睢阳大道,南界至北海路,西界至天瑞大道,北界至建设路,面积40平方公里。

4.永城市。

东界至文化路,南界至沱滨路,西界至芒砀路,北界至欧亚路,面积6平方公里。

(二)重点基础设施和重要文物周边禁采区。

1.高速铁路路基两侧各200米范围。

2.地铁(轻轨)控制保护区范围。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保护范围。

4.河道堤防和护堤地。

5.水库大坝管理和保护范围。

6.重要文物保护区范围。

二、限采区范围综合考虑替代水源条件、超采程度等因素,划定全省深层承压水限采区面积929平方公里。

(一)郑州市。

外边界:薛店镇花庄—龙湖镇小洪沟—马寨村—二砂村—沟赵—毛庄—森林公园—祭城—二郎庙—孟庄镇后宋村,内边界为禁采区边界,面积562平方公里。

(二)商丘市。

外边界:东界至郑庄寨—杨大庄,南界至董庄—北店—苏庄,西界至崔曹庄西—秦小庄,北界至王寨—刘楼;内边界为禁采区边界,面积53平方公里。

(三)永城市。

外边界:东界至杨小庙—闫瓦房,南界至侯岭村—白庄村—刘楼,西界至双桥村—十八里村,北界至李窑—卢庄—高双庙;内边界为禁采区边界,面积314平方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是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供水的城市。

近年来地下水开采量一直占总供水量的20%左右,在现有的开采状态下,郑州市区范围内浅层地下水补给资源为18747.51万m3/a,中深层地下水为11174.万m3/a(含潜水层越流补给量9260.415万m3/a在统计时应予以扣除)。

浅层地下水开采资源为8332.56万m3/a,中深层地下水开采资源为11174.77万m3/a。

郑州市中心50km2范围内深层地热矿泉水的可采资源为4315.8万m3/a,超深层地热矿泉水可采资源为130.75万m3/a。

为及时掌握郑州市城市规划区内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自2005年开始,郑州市供水节水办公室委托河南省郑州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对郑州市城区地下水进行了动态监测。

动态监测网点控制范围992.6km2,观测井共111眼,其中长观井56眼,统调井55眼。

长观井的监测频率为1次/月,统调井的监测频率为3月和8月各1次。

本文仅对2008年度城区地下水位动态状况进行浅析概述,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一、地下水动态及漏斗情况
(一)浅层地下水
2008年浅层地下水水位年平均埋深为16.17m,地下水由于超采形成了棉纺厂~五里堡漏斗区。

棉纺厂~五里堡漏斗区存在2个漏斗中心,分别是西部的棉纺厂区和东部的五里堡地区。

8月份,棉纺厂区漏斗中心郑州三棉有限责任公司12号井埋深33.50m,水位75.63m,五里堡漏斗中心埋深31.84m,水位73.62m。

与上年度相比年平均水位下降0.13m。

(二)中深层地下水
2008年中深层地下水水位年平均埋深为69.14m,漏斗中心位于中国电子集团公司第27研究所,8月份埋深102.78m,水位3.92m。

与2007年相比,年平均水位下降3.59m。

本年度中深层开采量为1337.3万m3,与上年的1591.5万m3相比减少16%,因此本年度该层位地下水变化下降趋势较以往相比有所缓解。

(三)深层地下水
2008年深层地下水水位年平均埋深为73.43m,深层地下水由于长期开采形成了覆盖整个中心城区、两个漏斗中心的降落漏斗,北部漏斗中心位于河南省亚龙湾大酒店有限公司,8月份埋深86.80m,水位4.90m,南部漏斗中心位于第七一三研究所,埋深110.10m,水位-4.30m。

由于监测区内深井分布相对集中,补给条件差,导致水位下降的相对较快,漏斗中心水位基本呈下降趋势。

(四)超深层地下水
2008年超深层地下水水位年平均埋深为82.10m,超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位于市区东北部。

8月份漏斗中心位于河南省旅兴亚(国际)酒店有限公司,埋深132.84m,水位-40.34m,与去年相比年平均埋深略有增加,水位平均下降0.94m。

二、地下水水量及水质评价
2008年郑州市区地下水开采量为2235.9万m3。

其中,浅层地下水开采量为440.9万m3,中深层地下水开采量为1337.7万m3,深层地热矿泉水开采量为322.4万m3,超深层地热矿泉水开采量为134.9万m3。

分别占市区地下水开采总量的19.7%、
郑州市城区地下水动态
□穆小玲(河南省郑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江海涛(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
摘要:郑州市是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供水的城市,为及时掌握郑州市城市规划区内地下水的动态变化,郑州市供水节水办公室委托河南省郑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对郑州市城区地下水进行了动态监测,本文仅对2008年度郑州市城区浅层、中深层、深层和超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及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城区地下水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地下水动态;水质;问题与对策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年第5期水文与水资源
59.9%、14.4%和6.0%。

2008年进行的水质采样分析,共取样183组。

其中浅层地下水水样6组,中深层地下水水样108组,深层地下水水样57组,超深层地下水水样12组。

(一)浅层地下水水质
2008年浅层地下水水质监测取样6组,从单项评价结果看,有4眼监测井单项因子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硬度和NO 3-,与上年度相比浅层地下水NO 3-超标率呈增高趋势;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去年相比稍有下降,主要是单井NO 3-超标严重。

在取样的6眼监测井中:水质良好2眼,水质较差的4眼。

郑州市管理浅层地下水井共有133眼,本年度取样监测仅6眼,不足以代表全市浅层地下水水质情况,建议下年度增加取样监测井。

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型水为主。

(二)中深层地下水水质
2008年对108眼中深层地下水井进行了取样监测。

从单项评价结果看,有10眼监测井单项因子超标,主要超标因子有总铁、
SO 42-、NO 3-、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和锌;综合评价结果:在108眼监测井中,水质较差的10个,占总监测井数的9.3%,其余98眼监测井水质均为良好,占总监测井数的90.7%;郑州市中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型水为主。

(三)深层地下水水质
2008年对57眼深层地下水井进行了取样监测。

从单项评价结果看,有13眼监测井单项因子超标,主要超标因子为总铁、NO 3-、总硬度、锌、溶解性总固体和锰;从综合评价结果看,在57眼监测井中,水质较差8个,占总监测井数的14.0%,其余监测井水质均为良好,占总监测井数的86%;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钠型水(HCO 3—Na )为主。

(四)超深层地下水水质
2008年对12眼超深层地下水井进行了取样监测。

从单项评价结果看,有6眼监测井单项因子超标,主要超标因子有总
铁、SO 42-、溶解性总固体;从综合分析来看,超深层地下水水质与上年相比稍差,良好级和较差级各占监测结果的50%;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钠型水(HCO 3—Na )为主。

地下水水质由于取样限制,评价结果仅代表取样井的水质状况。

三、问题与对策
(一)尽快科学论证,划定保护区域
依据郑州市多年动态监测报告的结论,根据供水管网的铺设,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科学划定郑州市地下水开采区,限采取和禁采取,采取定额管理,计划指标考核,严格计量收费,超定额计划实行累进加价制度等行政经济手段,调整供水结构,解决替代水源,逐年减缩地下水开采量。

(二)改善生态环境,增加补给的能力。

在城市建设中,大面积推广透水施工工艺;增加绿地面积,倡导集雨节灌,以有效的增强雨水渗透补给能力,争取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三)调整供水布局,优化开采结构
根据郑州市目前地下水的供水情况来看,地下水供水对象主要是工业,生活用水占的比重较小,因此要求管理部门对供水实行计划开采,一要根据区域超采情况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二要根据用水户的用水性质调整供水结构,如对水质要求不高工业用水可以采用地表水,而水质相对优良的地下水用于居民生活。

(四)加强开采井管理,完善地下水管理体制
加强对都市村庄地下水开采井和区管自备井的管理和控制。

对都市村庄开采井和部分特殊单位的自备井,搞好宣传工作,强化执法力度,依法纳入管理。

农村地区也要逐步实行节约用水、科学用水规划,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收稿日期:2010-02-01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年第5期
水文与水资源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杂志社中标GE F 赠款适应
气候变化理念宣传项目
2010年3月5日,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杂志社中标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利用全球环境基金(GEF )赠款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宣传”项目,双方于2010年4月28日正式签订了咨询服务合同。

利用全球环境基金赠款适应气候变化农业开发项目致力于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引入水资源管理和农业综合开发领域,通过强化意识、宣传、培训等能力建设和示范活动,提高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并率先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项目区形成一整套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系统,为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引入适应气候变化理念提供典型示范、政策建议和行动建议。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杂志社将按照合同的有关约定,认真开展各项宣传工作。

(李乐乐)
信息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