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松机的结构设计和关键部位的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要求及主要问题分析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要求及主要问题分析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要求及主要问题分析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农田土壤改良方法,目的是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持土壤湿度,提高作物生长环境。

以下是对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要求及主要问题的分析。

1. 选择合适的深松整地机械:深松整地机械应具备强大的动力和稳定的作业性能,能够在不同土壤条件下进行深松整地作业。

2. 合理设置深度和作业速度:深松整地的深度和作业速度应根据土壤类型、作物需求和前一作物残留物等因素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作业效果。

3. 控制整地质量:作业中应确保整地质量,深松操作应均匀、彻底,确保整地后土壤松软、透气性良好。

4. 注意保护土壤资源:避免机械对土壤的损害,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表结构的破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1. 土壤质量不均匀:部分土壤可能因为耕作历史、土壤类型等原因,质地不均匀,使得深松整地作业效果不佳。

2. 土壤硬化:农田长期的耕作和压实会使土壤硬化,增加了作业难度和机械的磨损,同时降低了作物根系的扩展和通气性。

3. 作业深度和速度不当:如果选用的深松机械不适合或操作不当,作业深度和速度不合理,将导致整地效果差、耗时长或者损坏土壤。

4. 土壤肥力损失:深松整地会使土壤中的养分和有机质流失,尤其是对于轻薄土壤,因此需要在整地后及时补充肥料和有机质。

5. 机械操作困难:在一些地块或者地形复杂的农田,机械操作受限,无法实现深松整地,需要采用其他改良方法,如人工翻晒等。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要求选用合适的机械、合理设置深度和速度、控制整地质量和注意保护土壤资源。

主要问题包括土壤质量不均匀、土壤硬化、作业深度和速度不当、土壤肥力损失以及机械操作困难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详细分析土壤状况和作物需求,选择合适的作业方法和机械,以达到最佳的整地效果。

毕业设计(论文)-深松小麦施肥播种机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深松小麦施肥播种机设计[管理资料]
近几年来,许多发达国家的小麦播种机已经进入高度发展的时代。 除了精密播种机,还有完美的土壤制备,覆盖土壤,镇压和施肥。 新型播种装置采用新的机械运作
原理,包括各种气动式原理和机械式原理,确保精准播种。因此,国外精密播种机械的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
中国大约从70年代便开始研制小麦播种机械。由于种子质量,土地准备条件,机器制造水平和机器价格等因素,中国80年代主要是推动半精度播种机满足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大量生产小型单播播种机。 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开始推进精密播种机的研究,有10多家企业研制了20多种精密播种机。早期的精密播种机分为玉米和大豆精密播种机,粮食(小麦)精密播种机,甜菜种植机,分为小型(),中等( kW)和大型( kW或更多)精密播种机;按照播种机的形式分为机械和气动两种类型的精密播种机;机械式,可分为垂直盘,垂直凹坑,精确播种受高速运行的影响。现有的精密播种机测试结果表明,一般运行速度为5-9公里/小时,精确播种,合格率的植物间距超过79%。当工作速度提高到12-13公里/小时时,厂房间隔合格率降低到70%以下。由此可得,适合高速度的精密播种机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Key words: Chisel deep loose shovel, deep fertilization, wide seedling with sowing,squelch
第一章
播种机的发展对中国农业的进步极其重要。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多少都与播种机的性能有着直接的联系。不断提高播种机的精细化程度是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目标之一。虽然我国的农作物播种已经基本摆脱了生产效率低下的纯人工播种方式,但是目前来说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差距甚远,特别体现在播种机机械化水平上。中国播种机机械化水平落后主要表现在土壤耕作方式落后单一、作物种植模式落后,施肥效率低下导致农作物吸收效果不理想。中国传统的小麦种植模式较为普通,主要是土地经过旋耕以后,然后进行一系列较为粗放的施肥播种工序。由于这种较为粗放的种植模式耗时过多效率低下,再加上天气原因的影响就很有可能延后下一轮作物的播种时间,进而形成恶性循环。近年来由于土地荒漠化的加重导致的北方城市经常爆发恶劣的沙尘暴天气,一种免耕播种的保护性耕作方式越来越得到推广。但是近年来免耕播种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的显现出来。经过专家研究这主要是因为常年的免耕措施造成浅层土层的形成。犁底层既阻碍了水分的深入又增加了作物的扎根难度,使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大大降低。所以多年来推行免耕播种的土地有必要进行深层疏松,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层的结构,提高耕地的质量,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经过多年的试验发现,对土壤进行深层疏松,可以有效地打破土地的犁底层,加深耕作层,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其次是可以提高农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损失;再者通过对土壤深松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近年来,中国的小麦机械化种植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但是中国近年来机械化的技术革新跟不上国际发展的脚步,种植机械的落伍也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表现在土壤结构的变化上,多年的免耕播种导致表层土壤越来越贫瘠,形成了坚硬的犁底层,不利于农作物的深层扎根。播种深度差,播种后出苗率不理想,植株间距不均匀,这些都让农作物高产稳产成为泡影。施肥技术的落后同样需要解决,特别是存在种肥烧种,施肥效率低下,过量施肥等问题。此外,因为不合理的施肥方法的存在,农民为了追求高产便单纯地增加化肥的使用量,不仅产量增加的效果甚微,而且还大大增加农作物的生产成本,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从而形成恶

1DS-3600型深松机的研究设计

1DS-3600型深松机的研究设计

1DS-3600型深松机的研究设计引言深松机是一种用于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通透性的农业机械设备。

在土壤耕作和种植过程中,使用深松机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质地和土壤通气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本文将针对1DS-3600型深松机进行研究设计,分析其结构特点和使用性能,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设备支持。

1. 设计目的1.1 解决目标:1.1.1 分析1DS-3600型深松机的结构特点和性能参数。

1.1.3 提出改进建议,提高1DS-3600型深松机的使用效率。

1.2. 所有者:制造商2. 设计要求2.1 用户需求:2.1.1 必须符合农田作业的需要。

2.1.2 适应不同类型土壤的深松作业。

2.2.1 能够有效地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透性。

2.2.2 操作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

3. 设计方案1DS-3600型深松机主要由传动系统、工作部件和支撑框架组成。

传动系统由电动机、传动装置和液压系统组成,用于驱动深松机的工作部件进行深松作业。

工作部件包括锤头、锤柄和排土板,锤头通过锤柄连接到传动系统,排土板用于排出深松后的土壤。

支撑框架用于支撑整个深松机的结构,保证其稳定运行。

3.2 性能参数:1DS-3600型深松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工作宽度、工作深度、工作速度和耗电量。

工作宽度和工作深度决定了深松机一次作业的覆盖面积和深松范围,工作速度和耗电量则体现了深松机的使用效率和能耗水平。

3.3 使用效果:通过实际试验和使用调查,对1DS-3600型深松机在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作业条件下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改良土壤结构的效果、提高通透性的效果等。

4. 设计步骤4.1 对1DS-3600型深松机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包括传动系统、工作部件和支撑框架的设计及工艺工艺。

4.2 对1DS-3600型深松机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包括工作宽度、工作深度、工作速度和耗电量等。

4.4 提出改进建议,包括使用寿命延长、工作效率提高和能耗水平降低等方面。

深根作物种植苗带螺旋式深松整地机结构设计

深根作物种植苗带螺旋式深松整地机结构设计

深根作物种植苗带螺旋式深松整地机结构设计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保健型蔬菜、药材(山药、黄芪)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苗带深松整地作业是山药等深根茎类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深根茎作物提供满足其生长所需要的土壤深度、宽度,使其具有茎长、无侧根的良好商品形态。

与一般作物的种植相比,深根茎作物种植的整地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且作业季节性强。

现有的整地作业机具结构不够合理、可靠性较差,作业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为更好地发展山药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及广阔市场空间的深根茎类经济作物种植业,研究设计深根茎作物苗带螺旋式深松整地机。

1 深松整地机整体设计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对深根茎作物种植农艺进行研究,借鉴国内外同类产品的设计经验,确定深根茎类作物苗带深松整地机的设计思路和方案。

1Z-2型深根作物苗带深松整地机与36.76 kW以上轮式拖拉机配套,采用后三点全悬挂配置。

其作业行数为2行,作业深度为1000 mm.采用两行螺旋式松土器对苗床土壤进行旋松,不打乱土层,使其形成两条疏松带,有利于山药等深根茎类经济作物向深处无侧根生长,以满足种植质量要求。

该机采用液压式升降机构,配置独立液压源,配套动力可适用于多种型号机车,具有很强的配套性。

为满足苗带深松整地深度要求,提高作业机具运转的可靠性、安全性,将变速箱和螺旋松土器固定在升降架上,松土深度由液压系统控制,用分配器控制调整升降(相对机架做上下移动),从而保证其整地深度。

在动力传递过程中,采用活动的三角连接架(即一端固定在固定架上,另一端固定在升降架上)通过压簧张紧的方式来传递动力,使其不受深松整地深度的影响。

2深松整地机结构参数计算动力传递过程为:拖拉机动力输出轴一万向节一一级变速箱——链轮传动——三角连接架一变速箱——链轮传动——螺旋松土器(2个)。

2.1 一级传动一级变速箱输出轴转速为:n /b=rt动彳锥lA锥2=540×30/30=540(ffmin)。

关于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调研报告范文为充分发挥农机化在粮食高产创建中的重要作用,全面落实好省千亿斤粮食发电能力建设规划,有的放矢完成对症下药今年的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任务,近日,我们成功进行了认真的调研。

一、基本情况保护性耕田技术已在全市推广多年,主要包括应用的是秸秆牛粪还田和免耕播种两个技术环节,且应用面积越来越大点,但缺乏田地深松关键因素作业这个重要环节。

推广应用电子技术土地深松作业技术已势在必行。

根据县域机械化深松技术要求,适合农机深松作业的地块农机主要为基岩、粘土、沙壤土等,且土层较厚,而耕层小于23厘米且耕作层以下为沙石的地块不宜深松作业。

除我市的山区丘陵薄地外,大多土地均可实施土地深松试运转作业,共约240余万亩,应也须主要在春秋季节重点在秋季实施作业。

今年,计划重点在四个区实施土地深松作业项目,计划在全市完成77万亩的深松整地配线。

按照机械作业效率,约需要1150台深松机,而目前全市仅有166台。

由于春季深松面积较多出,完成全市77万亩的工作非常严峻。

根据全市土壤条件,一般性土地可以用75马力以上的两驱拖拉机及65马力以上的四驱拖拉机,土壤粘性较大的地块需80马力以上四驱拖拉机做动力。

而全市8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保有量就达到2100台,完全达到了土地深松整地作业的要求。

二、制约因素目前,制约全市土地深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语汇深耕习惯是影响深松作业的主因。

对土地实施耕翻作业已在我国了几千年。

农民群众已耕种习惯于历史流传下来的传统耕作方式,加之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先进科学知识的认知现代化能力非常有限,间隔深松作业仍还不为大部分农民群众所认可。

2、深松作业机械不足。

现全市仅有土地深松作业机械166台,缺口近1000台,是制约全市土地深松作业最大因素。

3、作业补贴资金仍然不足。

月份我市四个区新增的4000万元国家农资综合补贴资金资金,虽然已落实用于农机土地深松作业2230万元,但依然较少,尚不能满足完成农机深松任务的需求。

1DS-3600型深松机的研究设计

1DS-3600型深松机的研究设计

1DS-3600型深松机的研究设计【摘要】本文围绕1DS-3600型深松机展开研究设计,首先介绍了深松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然后对1DS-3600型深松机的技术参数进行了分析,接着详细探讨了其结构设计以及性能测试结果。

随后提出了1DS-3600型深松机的优化改进方向。

在总结了1DS-3600型深松机研究设计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对未来深松机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将深入了解1DS-3600型深松机的设计特点及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1DS-3600型深松机、研究设计、工作原理、技术参数、结构设计、性能测试、优化改进、价值和意义、未来发展趋势、结论总结。

1. 引言1.1 1DS-3600型深松机的研究设计1DS-3600型深松机是一种用于土壤改良和农田耕作的重要机械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市场需求。

本文将对1DS-3600型深松机的研究设计进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点,分析其技术参数,设计结构,测试性能结果,并提出优化改进方向,以期为深松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结构设计是1DS-3600型深松机性能的关键因素,合理的结构可以提高机器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性能测试结果直接反映了1DS-3600型深松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为改进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通过对1DS-3600型深松机的研究设计,可以深入挖掘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市场需求,为未来深层破碎耕作技术提供更为全面的改进和优化方向。

.2. 正文2.1 深松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深松机是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重要农业机械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机械振动或旋转的方式将刀具插入土壤深层,破碎土壤团粒,打断土壤硬层,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透气性和通透性,从而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深松机的特点包括工作效率高、作业速度快、土壤改良效果显著、操作简便方便、适用范围广泛等。

与传统的耕作方式相比,深松机能够更好地保持土壤结构完整,避免土壤压实和板结,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振动深松机关键部件的设计

振动深松机关键部件的设计

振 动深 松 机 关 键 部 件 的设 计
滕 人 云
( 沈 阳 农 业 大 学 工程 学 院 , 沈阳 1 1 0 8 6 6 )
摘要 : 为减 少 深 松 机 耕 作 阻力 和牵 引阻 力 . 实现 减 阻 节 能 高 效 作业 , 对 振 动 深松 机 的关 键 部件 进 行 优 化 设计 。 阐 述振 动 深 松 机 的 结
2 - 2 深 松 铲 的 设 计
深 松铲 是深松 机 的主要工 作部件 , 由铲头 和铲 柄 两 部分 组成 . 其 中铲 头 又是深 松铲 的关键 部件 。因深 松 铲 常在坚 硬土壤 中工 作 . 故 其应具 有较 强 的松碎 土 壤 能力 和足 够 的强 度 、 刚度 以及耐磨 性 能 。 2 . 2 . 1 铲头 目前 深 松铲 的铲头 有凿 型 、 三角型、 双翼 型、 箭 型等 多种样 式 . 其 形状 有平 面形和 圆脊 形两 种 。 从松 碎土壤 的 能力 、 工 作阻力 、 结构、 强 度与 制作 情况
F i g u r e 1 Di a g r a m o f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v i b r a t i v e s u b s o i l e r
F i g u r e 2 Ec c e n t r i c s h a f t s t r u c t u r e
从动 轴转 动 .从 而 使 主动 轴 和从 动 轴上 的偏 心块 转 动, 带 动机 架上 下振 动 . 则 固定在 机 架上 的深 松铲 也 随其 上下 振动 , 这样 就可 以进行振 动深 松作业 ; 同时 , 拨 草杆相 向或相 背转 动 , 从 而使其 上 的脱草杆 完 成脱
草 工作 : 开沟器 开 出 鼠道 ; 限深轮 调节 深度 ; 机 架 通过 其 上 的悬 挂臂 挂接 在拖拉 机上 。

深松整地机械构造与运用

深松整地机械构造与运用

深松整地机械构造与运用【长春市机械深松整地技术的推广】项目培训教材长春市农机推广站总站编写深松整地机械构造与运用第一章深松技术发展情况深松作业是指拖拉机配挂深松机或带有深松部件的联合整地机等机具,进行行间或全方位深层土壤耕作的机械化整地技术。

应用这种技术是打破坚硬的犁底层,加厚松土层,改善土壤耕层结构,蓄水保墒,增加地温,促进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加速有效养分的积放过程。

深层松土还能防止水土流失,使作物根系得到充分的发育和使作物茎叶茁壮,增强抗风和防倒伏能力,为农作物高产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深松整地技术,是随着旱作农业耕作法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特别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而形成的适合不同类型区域、不同耕作方法和土壤的一种机械化生产作业方式,对于改善土壤耕层结构,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保墒和提高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旱作农业旱作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世界性的问题,旱作农业即旱地农业,是指在有限降水,典型的是在年降水量少于500毫米的地区,不采用灌溉种植作物的农业。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干旱国家之一,旱作农业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52.5%,主要分布在北方16个省、市、自治区,吉林省是典型的旱作(即雨养)农业区。

我国抗旱耕作历史悠久,最早起源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西周时代。

几千年的历史,从成功与失败中发展了不同的抗旱耕作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尤其新中国成立以来,组织了大量人力物力,加强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吸取传统抗旱方法的精华,结合现代理论、技术与工程手段,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抗旱耕作方法与一些机械化旱作体系,适合不同类型区的机械化耕作模式正在形成。

典型的抗旱耕作方法,主要有垄作法、沟播法、沙田法、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等,垄作法是一种在东北地区行之有效并沿用至今的增强抗旱防涝耕作法。

传统的垄作制,垄高20~30厘米,宽45-70厘米,常年保持垄形。

播种方法之一是原垄播种,在垄台上刨作物根茬、开沟播种,另一种方法是换垄播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solidworks深松机的设计【摘要】:为了进一步完善耕作系统,针对国外现有深松机存在的深松度达不到要求、耕作阻力大、易堵塞及能耗高等问题,对深松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了适合在保护性耕作条件下进行深松作业的机械。

通过对深松机工作原理和结构的分析与计算,确定了该机具各部件的总体布局,设计出适合动力配置的能对土壤进行高效松碎的深松部件及其结构参数。

和对关键部件的有限元分析及其仿真。

关键词:深松机有限元分析一深松的背景和好处及其种类(一)深松作业的背景在农业生产上,要想获得粮食丰产丰收,不仅需要有优良的种子,足够的肥料,控制病虫害的方法手段,还需要有先进适用的机械化技术做为支撑。

1、机械深松技术含义:是指用不同的动力机械配套相应的深松机械,来完成农田深松作业的机械化技术。

机械深松的目的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雨水入渗速度和数量,减少径流,减少水份蒸发损失。

由于机械深松是只松土、不翻土,作业后使耕层土壤不乱,动土量小,所以特别适合于黑土层浅、不宜耕翻作业的土壤。

土壤实现机械深松,实际上是一场农业耕种领域的技术革命,它正在变为一种使粮食增产最有效、先进的技术耕作制度而被人们认识和认可。

2、机械深松的背景及必要性:农业生产事实告诉我们,制约粮食增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土壤的质量。

据调查,在过去的30年中,我省大部分土地是以传统耕作方式为主,即小型农机具作业,连年耕作,导致土壤耕层只有12-15厘米左右,土壤板结严重,阻力不断增大,犁底层的土壤变得硬脆,一锹下去就会大块大块地开裂,同时厚硬的犁底层也阻碍着土壤上下水气的贯通和天然降水的贮存,小型农机具的连年作业,也导致了土壤中蚯蚓等生物的大量减少,土壤毛细管的破坏,土壤养分输送能力的破坏,难以维持植株正常生长对水、肥、气、热的需求;另外多年来传统的种植习惯---翻、耙、压,翻动土壤严重,不符合作物生长需求;另一方面机车多次进地,土壤压实,降雨径流现象十分突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明显不足。

据测定,小四轮机械灭茬,耕深6-10cm,多功能复式整地机也只有12-16cm。

由此导致了土壤干旱现象逐年加剧,恶性循环,农作物只能在夹层陕小的空间中生长,根系发展没有空间,养份吸收不上来,造成农作物生长不良,抗风、抗旱、抗病能力不足。

土壤板结,玉米根系不能深扎,应该说耕地质量下降,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障碍因素。

鉴于上述问题,在农业种植技术上,就必须进行改革,大力推广以机械化深松为主导的种植模式,这是在目前现有综合技术条件下,使玉米增产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实行以机械化深松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是迫在眉睫。

(二)深松作业的好处:实施深松作业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1、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土壤经过深松作业后,打破犁地层,增加土壤孔隙度,增加了雨水渗透能力,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较多地吸纳、伏雨和秋冬雨雪,增加土壤含水量。

2、改善土壤理化性能。

深松增加了土壤通透性降低土壤容重,促进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的形成。

3、增加作物的抗旱和抗倒伏能力。

深松改善了作物根系的生长条件,根系粗壮、下扎较深、分布优化,可以充分的吸收土壤的水分和养分,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倒伏能力。

土壤实施深松作业后一般能增产10—15%。

4、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较铧式犁旋耕机相比,作业效率高,铧式犁作业后还需旋耕,填墒沟,一般旋耕机作业两遍,而深松机一遍完成,一般3—4年进行一次,减少了拖拉机进地次数,减少了资源消耗,从整体来看降低了作业成本,是节能减排的一项重大措施;但是必须注意,深松作业的土地播种后,必须及时压水,防止出现去年秋冬突降大雪,冻死青苗的现象。

(三)深松机具的种类和特点1、深松机种类和特点:机械化深松按作业性质可分为局部深松和全面深松两种。

全面深松是用深松犁全面松土,这种方式适用于配合农田基本建设,改造耕层浅的土壤。

局部深松则是用杆齿、凿形铲或铧进行松土与不松土相间隔的局部松土。

由于间隔深松创造了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实践证明,间隔深松优于全面深松,应用较广。

当前,在生产中应用的土壤深松方法主要有间隔深松、垄沟深松、中耕深松、浅耕深松、垄翻深松、全面深松等。

按作业机具结构原理可分为:凿式深松、翼铲式深松、振动深松、鹅掌式深松等。

不同深松机具因结构特点不一,作业性能也有一定差异,适用土壤及耕地类型也有一定的变化。

一般来讲,以松土、打破犁底层作业为目的的常采用全面深松法,以打破犁底层、蓄水为主要目的的常采用局部深松法。

有些种类的机具兼有局部深松和全面深松的特点,如全方位深松机、振动深松机等。

二深松犁的结构设计及其关键部位分析(一)深松犁的结构设计1、深松犁的总体结构模型,如图1.1图 1.12、主要部件模型的建立各部件的简化模型建立零件1的建模:再打开软件后,点击草图开始绘制一个长方形,并绘制一个圆,各尺寸使用智能尺寸进行标注。

退出草图后,使用特征命令,进行拉伸。

在选择左边的一个面,另外创立一个基准面,在该基准面上绘制草图进行拉伸,最后镜像、倒角得到最终零件。

如图2.1图2.1零件2 的建模:点击文件“新建”,进入草图的绘制界面,选择一个基准面,开始草图的绘制,绘制完草图。

退出草图,点击特征命令中的“拉伸”命令得到如图2.2所示的模型。

图2.2点击文件“新建”,进入草图的绘制界面,选择一个基准面,前基准面,点正视该基准面,开始草图的绘制,绘制完草图。

退出草图,点击特征命令中的“拉伸”命令得到该零件的基准模型。

在拉伸面创建一个基准面,绘制一个四边形,对尺寸进行标注,退出草图,拉伸草图,最后倒角,完成模型。

如图2.3图2.3点击文件“新建”,进入草图的绘制界面,选择前视基准面或者左视基准面,开始草图的绘制,绘制完草图。

退出草图,点击特征命令中的“拉伸”命令得到如图2.4所示的模型。

图2.4点击文件“新建”,进入草图的绘制界面,选择前视基准面或者左视基准面,开始草图的绘制,绘制完草图。

退出草图,点击特征命令中的“拉伸”命令得到的模型,如图2.5。

在如图所示的模型的前面,创建一个基准面,绘制圆,编辑尺寸,退出草图。

点击特征命令中的“拉伸切除”,得到孔。

对该模型倒角,完成模型。

图2.5点击文件“新建”,进入草图的绘制界面,选择前视基准面或者左视基准面,开始草图的绘制,绘制如图2.6所示的草图。

退出草图,点击特征命令中的“旋转”命令得到所示的模型。

选取图中零件的左面创建一个基准面,绘制一个圆孔,标注尺寸,退出草图。

选取草图,进行拉伸切除,得到圆孔。

最后对轮子的外观进行编辑,渲染表面,完成模型。

图2.6点击文件“新建”,进入草图的绘制界面,选择前视基准面或者左视基准面,开始草图的绘制,绘制一个u形草图。

退出草图,在如图2.7的右面创建一个基准面,在该基准面上绘制一个长方形的草图,尺寸标注完后退出草图。

在特征模块中的扫描出一个U形的实体,在实体上的左面创建一个基准面,在该基准面上绘制一个圆,拉伸切除一个圆孔。

在该实体上创建基准面4,在该基准面上绘制圆,同样拉伸切除圆孔,完成模型。

图2.7点击文件“新建”,进入草图的绘制界面,选择前视基准面或者左视基准面,开始草图的绘制,绘制完草图。

退出草图,点击特征命令中的“拉伸”命令得到如图2.8所示的模型。

图2.8(二)关键部件的分析1、材料材料属性名称: 普通碳钢模型类型: 线性弹性同向性屈服强度: 2.20594e+008 N/m^2 力强度: 3.99826e+008 N/m^2 弹性模量: 2.1e+011 N/m^2泊松比: 0.28质量密度: 7800 kg/m^3抗剪模量: 7.9e+010 N/m^2热扩系数: 1.3e-005 /Kelvin2、结构的离散化对模型进行结构离散化,就是有限元分析的基础。

结构的离散化也就是网格化,网格化就是将模型分成若干小方块或者三角形单元。

对单元的每个节点进行计算作近似代替,并用位移插值函数算出每个点的相关特征。

离散化的结构模型如图3.1图3.13、载荷的施加表3.1对模型的约束及其施加载荷,载荷的大小垂直于工作面,如图3.2 。

约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模拟约束,添加固定几何约束。

图3.2选择组单位总和 X总和 Y总和 Z合力整个模型N1419.63662.220.159341566.493、算例结果(1)应力的分析图3.3由图3.3的结果可以看出,应力最小2.96374 e+004N/m^2,且最小应力出现最下端,由于此处的扭矩最小,古应力最小。

最大5.5640e+007 N/m^2 ,最大应力出现在最上端,由于最上端离作用点最远,扭矩最大,故出现最大应力。

由结果可知,最大应力远小于材料的屈服应力,故此能达到要求。

图3.4此模型可以看作是一个悬臂梁的受力分析。

由图3.4可以看出,最小位移约0mm,且最小位移出现在最顶端。

由于最顶端为固定几何约束,所以位移此处最小。

最大位移9.272e-002mm,由于此处离约束端最远,悬臂梁的长度最长,故此处出现最大位移。

由于最大位移为最大时,在工程实际问题中的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此模型能够满足工程实际问题的需要。

图3.5此模型可以看作是一个悬臂梁的受力分析。

由图3.5可以看出,最小应变约3.181e-007mm,且最小位移出现在最顶端。

由于最顶端为固定几何约束,所以位移此处最小。

最大应变1.979e-004mm,由于此处离约束端最远,悬臂梁的长度最长,故此处出现最大位移。

由于最大应变为最大,在工程实际问题中的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此模型能够满足工程实际问题的需要。

(4)安全系数的分析图3.6由图3.6可知,此零件在该模拟的情况下的安全系数的情况。

最小的安全系数为3.96,最大系数为7443.10.但是该零件大部分的单元结构的安全系数都在最小值围,故该零件的材料大多数没有浪费,都能够发挥最好的性能。

只有极其少数的一些材料安全系数过大,材料过于浪费。

总体上讲,该零件的材料没有浪费,都发挥到自己的作用。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满足经济性的要求,节约成本。

4、结构的简化设计设计洞察的观测图4.1对于所有工程设计除了满足基本的工程性能问题外,还要满足经济性,简单的说就是要节约成本,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要尽可能的减少成本。

由以上结果得到的零件,虽然能很好的满足工程的需要,也符合成本控制的要求,但是不是最经济的设计结构。

由图4.1可知,蓝色部分的材料可以去除,可以节约材料外,还可以减轻结构的重量,便于搬运。

此外,能满足最大限度的减少成本。

但是,减少材料的同时要考虑结构的需要,不是所有蓝色部分的材料都去除。

三结束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我们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更加符合现代化设计理念,与传统设计相比,设计周期缩短,成本减少,避免材料的浪费,为社会减轻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