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毕设】基于仿生原理的自行车形态创新设计
16种新奇自行车创意(图文)

水陆两用自行车 这款外观奇特的自行车是专为荷兰海尔蒙德市而设计,是一种水陆两用自行车。因 为海尔蒙德市内有许多运河,而且这些运河就是该市道路系统的一部分,因此这种水陆 两用自行车可以让海尔蒙德人既可以陆上骑车,也可以在运河中前行。这款自行车由 GBO Design 公司设计,它看起来比传统的自行车体积要大得多。这似乎会影响它的应用范围, 但是它的确是实现两栖旅行的一个迷人的解决方案。
9 / 16
10 16 种新奇自行车创意
10. 风能赛(自行)车
风能赛(自行)车 图中这款自行车看起来很奇怪,而且似乎很不实用。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这是一种 由风能提供动力的多座自行车,它实际上应该被称为三轮车更合适。这款自行车是设计 师古斯塔夫-温科勒自儿时以来的理想,现在他将这种理想变成了现实。实现理想令他非 常兴奋,尽管他的创作并没有考虑到对骑车者的保护。
4 / 16
5 16 种新奇自行车创意
5. 宝马概念自行车
宝马概念自行车 毫不奇怪,著名汽车生产商宝马汽车也会设计一些外观超酷的概念自行车。尽管不 清楚这些概念自行车究竟是为谁而设计,但是它们的独特外观、色彩和理念为 21 世纪的 自行车设计提供了不少的灵感。
5 / 16
6 16 种新奇自行车创意
12 / 16
13 16 种新奇自行车创意
13. 网络自行车
网络自行车 这辆名为“网络自行车”的事物虽然不会将你从 A 处带到 B 处,但是它却可以让你更 舒服。一些互联网沉迷者可能有一日会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体形已不 成样子,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总是长期地坐在电脑前不运动的缘故。网络自行车可以让身 体变形的网虫们在浏览网页的同时踩自行车踏板来锻炼身体。自行车与电脑相连,当你 踩踏板踩得慢时,电脑就会限制你上网的带宽。它将根据你的努力程度对你进行有效惩 罚和奖励。8 / 16源自9 16 种新奇自行车创意
自行车设计创新未来科技与时尚的结合

自行车设计在未来科技与时尚的结合方面展现了许多创新的可能性。
以下是一些关于自行车设计创新与未来科技、时尚结合的想法:
1. 智能化技术: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将智能功能融入自行车设计中。
例如,添加智能导航系统,通过连接手机或导航设备,提供实时的导航和路况信息。
还可以集成健康监测传感器,为骑行者提供心率、速度、里程等数据。
2. 可穿戴设备融合:自行车设计可以与可穿戴设备相结合,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
这些设备可以提供个性化的骑行数据和实时反馈,帮助骑行者管理健康、记录骑行历程,并与其他骑行爱好者进行社交互动。
3. 材料创新:未来的自行车设计可以探索新材料的应用。
例如,使用轻质复合材料制造车架,有效降低重量并增强刚性;采用可再生材料或环保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环保和清洁能源:未来的自行车设计可以考虑利用清洁能源作为动力来源,如太阳能或电动助力系统。
这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5. 独特外观和个性化设计:自行车设计也可以与时尚元素相结合,打造独特的外观和个性化的设计。
通过运用创意的图案、颜色和材质,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满足骑行者对个性和时尚的追求。
6. 人机交互体验:未来的自行车设计可以更加注重人机交互体验,通过智能显示屏、语音交互等技术,提供更直观、便捷的用户界面,使骑行过程更加智能化和舒适。
总之,将未来科技与自行车设计结合,可以实现更智能、环保和时尚的骑行体验。
这些创新能够提升自行车的功能性、可持续性,并满足骑行者对个性化和时尚的追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设计的不断演进,我们可以期待未来自行车设计带来更多令人惊喜的创新。
分享 自行车的创新设计

自行车的创新设计作品名称:自行车的创新设计院校名称:哈尔滨理工大学作者姓名:张简一、李鹏飞、高荣娜、鲍常亮、周原冰作品简介:一、研究目的应用TRIZ理论进行自行车创新设计,解决自行车与公交系统的互补与延续。
同时增加自行车新的使用乐趣。
二、基本思路及创新点交通覆盖的空白使得人们在出行时产生不便这是一个典型的管理矛盾,那么现在要将这个管理矛盾转化成技术矛盾,即在减小自行车体积的同时不改变它使用时的基本形态,保证它的强度、稳定性和使用时的可靠性。
查阅TRIZ矛盾矩阵表得到表一:表一:自行车创新设计解决方案矩阵表恶化的参数改善的参数12形状13结构的稳定性14强度27可靠性8静态物体的体积7,2,3534,28,35,409,14,17,152,35,16从这个图表中,可以看到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2、7、14、15、16、17、28、35、40号解决方案中找到方案。
查阅TRIZ理论解决矛盾的40个标准方法,得到:2.抽出:①从物体中抽出产生紊乱的部分或属性;②从物体中抽出必要的部分或属性。
7.套叠法: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然后再嵌入另一物体中。
14.曲线、曲面化法:①将直线、平面变成弯曲的形状,将立方体变成椭圆体;②使用滚筒、球状、螺旋状;③改直线运动为回转运动,使用离心力。
15.动态法:①自动调节物体,使其在各动作阶段的性能最佳;②将物体分割成既可变位又可相互配合的数个构成要素;③使不动的物体可动或相互交换。
16.部分超越法:所期望的效果难以100%实现时,在可以实现的程度上加大动作幅度,使问题简化。
17.多维法:①将做一维直线运动的物体变成二维平面运动;②单层构造的物体变为多层构造;③将物体倾斜或侧向放置。
28.机械系统的替代法:①用光学系统、听觉系统、嗅觉系统取代机械系统;②使用与物体相互作用的电场、磁场、电磁场;③场的取代:a)可变场与恒定场相取代;b)固定场与随时间变化的可动场相取代;c)随机场与恒定场相取代;④把场与强磁粒子组合使用。
机械创新设计—案例-自行车讲解PPT文档17页

机械创新设计—案例-自行车讲解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无链条自行车创新设计及运动仿真

毕业设计说明书(届)题目无链条自行车创新设计及运动仿真姓名:_______________ XXXXXXX ____________学院: ___________ XXXXXXXXXXXX ____________专业:XXXXXXXXXXXXXXXXXXXXXX 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X XXXXX 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 XXXXXXXXX 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XXXXXXXX年X月XX日目录摘要 ............................................................................ I... 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 ................................................... 错... 误!未定义书签。
1.1 无链条自行车的设计意义................................. 错. 误!未定义书签。
1.2 自行车设计的分类及其特点............................... 错. 误!未定义书签。
1.3 国内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错. 误!未定义书签。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错.. 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 错.. 误!未定义书签。
2.1设计要求 ............................................... 错.. 误!未定义书签。
2.2 曲柄摇杆驱动部分的分析与选择........................... 错. 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TRIZ理论的自行车进化过程分析与创新设计

(e)
图2 自行车演化发展
(2)自行车进化的四个阶段
伴随人类需求对产品形式、功能、质量、审美 的不断提高,自行车设计不断创新,人类需求的质 量、数量及对产品形式的不断变化,迫使自行车设 计不得不根据需求变化及实现的可能,增加自行车 的辅助功能,改变其实现形式。从历史的观点看, 自行车处于进化之中。自行车的进化分为如下四个 阶段:
TRIZ 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技术系统进化理论、 40 个发明创造原理、39 项技术特性、冲突矩阵、 物质——场分析、76 个发明问题标准解决方法、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 以及工程效应知识库 等。在产品设计进化过程中,上述各内容都能从不 同方面对设计人员提供创新方案的指导。
代技术,以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处于退出期的产 品,企业利润急剧下降,应尽快淘汰。这些可以为 企业产品规划提供具体的、科学的支持。
图 5 折叠过程
5、 小结
TRIZ中的技术进化理论中的S曲线、技术系统
进化法则、技术系统进化模式与自行车设计过程紧
密结合,将使自行车创新设计更容易实现。技术系
统进化理论不仅能够预测技术的发展,而且还能展
现预测结果实现的产品的可能的结构状态。由于技
术进化模式与法则具有可传递性,对于任意产品创
(a)
(b)
[5] Kim. Y.S, Cochran.D.S. “Reviewing TRIZ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xiomatic design”. J.Eng.Design. 2000,(12):79-94
[6] 檀润华.创新设计:发明问题解决理论[M].北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P74-85.
因此,自行车的功能已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 具,向着便携化、健身化、娱乐化、轻质化形式发 展,呈现出多样化的功能与形式,如图8、图9、图 10、图11所示。自行车车架材质的选用上也趋于轻 质化。镁合金材料是制造高档轻便型自行车及电动 车减重节能的理想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 减震性、机械加工性能和可回收性。
自行车创新设计研究

自行车创新设计研究创新性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是将辅助设计与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和工业设计结合起来,运用抽象、联想、分析、综合等模型,协助人研制开发出含有新概念、新形状、新功能、新技术的产品。
重点研究方向是将信息技术与新技术运用到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去。
理想的产品创新过程需要数据库做有利支撑,除此之外还要求具备不断搜索新数据库的能力,及时将合适的新技术综合到产品中去。
这要求系统具有分解和综合产品的能力,通过分解功能,根据子功能进行联想,用相关技术进行替换;因此,创新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分解与综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充分调用抽象与联想功能寻找各种替换物,实现产品的创新。
潘云鹤院士就特别强调,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重点在于通过对产品概念和功能的分析与综合,形成一种发散性思维,通过联想和类比,将适合的新技术找出来替代原有技术的过程。
现代自行车产品开发越来越注重创新,例如色彩的设计,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的应用以及多功能设计。
本文以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自行车为对象,在研究自行车发展史、结构功能、传动机构、派生形式等多方面资料的基础上,开发自行车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创新软件。
充分利用面向对象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及多媒体仿真技术,提供多种自行车设计方案,准确而生动地模拟出自行车创新设计过程,能够促使人们积极思考、分析、探索,提高创新能力。
同时对提高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增强设计的直观性、形象性,以便集中精力用于创造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论文的宗旨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以自行车为对象的辅助创新设计仿真教学软件,以便他们用此软件进行自行车的方案设计,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设计的能力。
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1创新技术(1)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经历了50年代的分解研究和创立阶段,70年代的系统开发阶段,80年代的综合化、专门化研究阶段。
九十年代以来,以为理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应用,成为国外知名企业在尖端技术领域中解决技术难题、实现创新的有效工具。
自行车结构的创新设计

自行车结构的创新设计车辆结构与原理课程设计题目自行车结构的创新设计(女)专业年级姓名学号同组成员指导老师目录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 (2)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1.2 自行车的发展现状 (2)1.2.1 自行车的发明与演变 (2)1.2.2 自行车交通发展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折叠自行车的优点和前景 (3)1.3.1折叠自行车的优点 (4)1.3.2折叠自行车的市场前景 (4)第二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6)2.1 自行车结构创新来源 (6)2.2 主要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研究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设计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确定设计纲要 (6)2.4.3确定传动机构 (8)第三章折叠自行车结构设计 (9)3.1 结构分析 (9)3.1.1设计中的不同点 (9)3.2 关节机构 (13)3.2.1车头把手机构 (12)3.2.2前身下部结构 (13)3.2.3车身与鞍座结构 (13)3.2.4传动机构 (14)3.3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自行车把手、车座的关系 (15)3.4 受力计算 (16)第四章设计的改进 (19)4.1 车头把手不能折叠 (19)4.2 齿轮箱太大 (19)4.3 脚踏板的位置安排得还不够合理 (19)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20)5.1 总结 (20)5.2 展望 (20)参考文献 (21)任务书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当今社会,由于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的出现,在城市交通车的设计上便捷与环保成为一大趋势,城市出现大量折叠自行车的踪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更加多样化。自行车
从1818年诞生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发展的脚步,现在已经演变为十几类造型、
功能不同的自行车。消费者对自行车的需求也从原来单一的代步功能,发展
到现在集休闲、娱乐、健身、竞技、收藏等各式各样的需求。自行车产业发
展日新月异,技术和设计与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如今自
行车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的个性化。在现代工业设计领域,产品形态仿生设
计是一种重要设计方法。论文从多方搜集了大量信息,对我国自行车行业现
状进行分析,通过研究消费者消费兴趣,在对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以自行车
所具备的娱乐、休闲、时尚的特性为出发点,从自行车的结构、外型及功能
入手,考虑现代生活的需求,运用仿生的造型设计方法,来设计符合现代人
们生活方式和审美惯的,具有现代产品设计的通用设计语言的,体现都市运
动新元素的自行车。
关键词:自行车 仿生设计 形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