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论书法》原文及翻译
黄庭坚《山谷文集》论书

黄庭坚《山谷文集》论书黄庭坚《山谷文集》论书《兰亭叙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
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摹写或失之肥瘦,亦自成研,要各存之以心会其妙处尔。
——《跋兰亭》《兰亭》虽是真行书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画以为准,譬如周公、孔子,不能无小过,过而不害其聪明睿圣,所以为圣人。
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
鲁之闭门者曰:“吾将以吾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
”可以学书矣。
——《跋兰亭》余在黔南末甚觉书字绵弱,及移戎州,见旧书多可憎,大概十字中有三四差可耳。
今方悟古人“沉著痛快”之语,但难为知音尔。
李翘叟出褚遂良临右军书《文赋》,豪劲清润,真天下之奇书也。
——《书右军文赋后》右军尝戏为龙爪书,今不复见。
余观《瘗鹤铭》,势若飞动,岂其遗法耶?欧阳公以鲁公书《宋文贞碑》得《瘗鹤铭》法,详观其用笔意,审如公说。
——《题瘗鹤铭后》余尝论近世三家书云:“王著如小僧缚律,李建中如讲僧参禅,杨凝式如散僧入圣。
当以右军父子书为标准。
”观予此言,乃知远近。
——《跋法帖》大令草法殊迫伯英,淳古少可恨,弥觉成就尔。
所以中间论书者,以右军草人能品,而大令草入神品也。
余尝以右军父子草书比之文章,右军如左氏,大令似庄周也。
由晋以来难得脱然都无风尘气似二王者,惟颜鲁公、杨少师仿佛大令尔。
鲁公书今人随俗多尊尚之,少师书口称善而腹非也。
欲深晓杨氏书,当如九方皋相马,遗其玄黄牝牡乃得之。
——《跋法帖》余尝评书,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
至如右军书,如《涅口经》说“伊字具三眼”也。
此事要须自体会得,不可立论便兴诤也。
——《题绎本法帖》王氏书法以为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盖言锋藏笔中,意在笔前耳。
承学之人更用《兰亭》、“永”字以开字中眼目,能使学家多拘忌,成一种俗气。
要之右军二言,群言之长也。
——《题绎本法帖》钟大理表章致佳,世间盖有数本,肥瘠大小不同,盖后来善临拓本耳。
要自皆有佳处,两晋士大夫类能书,笔法皆成就,右军父子拔其萃耳。
黄庭坚《论书》原文注释与译文

黄庭坚《论书》原文、注释与译文【原文】《兰亭》虽真行书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画为准,譬如周公、孔子不能无小过,过而不害其聪明睿圣,所以为圣人。
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蔽于一曲(1)。
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
鲁之闭门者曰:“吾将以吾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
”(2)可以学书矣。
王氏书法,以为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盖言锋藏笔中,意在笔前耳。
承学之人更用《兰亭》“永”字以开字中眼目,能使学家多拘忌,成一种俗气。
要之右军二言,群言之长也。
【注释】(1)蔽于一曲:蒙蔽于局部。
此语见于《荀子-解蔽第二十一》:“凡人之愚,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一曲”是指一部分,“大理”是指全局性的大道理。
(2)鲁之闭门者:相传鲁国一男子独居一室,一天,一位女子要求投宿,闭门不纳,以绝淫乱。
《诗-小雅-巷伯》毛传云:“鲁有独处室者,邻有嫠妇。
夜暴风雨,室坏,趋而托之。
鲁人闭门曰:“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皆幼,不可纳。
”柳下惠:即展禽,春秋时鲁国人。
居柳下,谥惠。
相传有一次他夜宿郭门,见一女子受冻,便用衣服裹着她,抱着坐了一夜,却未生淫乱之心。
【译文】《兰亭序》虽是行楷书的好范本,但不必一笔一画都作为准则。
正如周公、孔子不能没有过错一样,但小过错不影响他们的圣明,所以能成为圣人。
不善于学习的人,连圣人的过错都学,所以容易固守一隅。
今天学《兰亭序》的人,多是这样。
鲁国那位闭门不纳邻居嫠妇的男子说:“我将用不让妇人进屋的办法,来学习柳下惠坐怀不乱的精神。
”有了这种认识,就可以学习书法了。
王羲之书法,被认为如同以锥画沙、用印印泥一般。
大概说的是他在行笔时中锋藏锋,意在笔先。
师承王氏的人总是以《兰亭序》开头的“永”字作为楷模,这样容易拘泥于法,形成俗气。
重要的是明白王羲之笔法“如锥画沙”、“如印印泥”这两点,这是我们值得师法的。
【原文】东坡先生云:“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
”如《东方朔画像赞》、《乐毅论》、《兰亭禊事诗叙》。
黄庭坚论书法文言文阅读答案

《黄庭坚论书法文言文阅读答案.doc》黄庭坚论书法幼安①弟喜作草②,携笔东西家,动辄龙蛇满壁,草圣之声欲满江西③,来...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huangtingjian/408997.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黄庭坚论书法文言文阅读答案》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联系客服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支付完成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黄庭坚论书法原文、翻译(集锦三篇)

黄庭坚论书法原文、翻译(集锦三篇)黄庭坚论书法原文、翻译(篇1)原文黄庭坚,宋代著名文人,不仅以诗词著称,亦在书法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对书法的见解独到,尤其是他在《论书》一文中的论述,更是被誉为书法理论的经典之作。
以下是黄庭坚在《论书》中的部分原文:“书法者,虽以点画成形,然亦须有魄力以驱使之。
如人坐、如人立、如人行、如人卧,虽其状不同,而精神完具,是为真书。
书者能以一字定其形质,则他字皆然,不可忽也。
”翻译与解读黄庭坚认为,书法虽然是由点画组成的,但这些点画并非随意涂鸦,而是需要有内在的力量和魄力去驾驭。
这种魄力,如同人的坐、立、行、卧,虽然外形各异,但内在的精神和气质必须完备。
这样的书法作品,才能真正称之为“真书”。
进一步地,黄庭坚指出,书法家在创作时,如果能先确定一个字的外形和气质,那么其他字也会自然而然地符合这种风格。
这是因为,书法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书法家内心情感和精神状态的投射。
因此,对于书法家来说,每一个字都应该是深思熟虑、精心构思的结果。
黄庭坚的这种观点,不仅体现了他对书法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艺术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他认为,无论是书法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应该追求内在的精神和气韵,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观。
这种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创作,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黄庭坚论书法原文、翻译(篇2) 黄庭坚,作为宋代的文化巨匠,不仅在诗词上独步一时,他的书法造诣也深受后人赞誉。
他对书法的独到见解,主要体现在其诸多书法论著中,其中《论书》更是被广泛传颂。
本文将对黄庭坚《论书》中的一段原文进行介绍,并给出相应的翻译与解读。
原文:“夫书,无他奇巧也,而自能变化气质、功业、文章,皆由此出。
故书者,亦犹用兵,钤键万变,在乎一心。
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法尽矣。
”翻译与解读:黄庭坚在这段话中指出,书法并无奇特之技,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气质、功业与文章风格。
正如用兵之道,千变万化,皆由一心所控。
黄庭坚论书(选自《山谷文集》)

黄庭坚论书(选自《山谷文集》)周、秦古器铭,皆科斗文字,其文章尔雅,朝夕玩之,可以披剥华伪,自见至情。
虽戏弄翰墨,不为无补。
《石鼓文》笔法如圭璋特达,非后人所能赝作。
熟观此书,可得正书、行草法。
非老夫臆说,盖王右军亦云尔。
章草《千字文》集书家定为汉章帝书,缪矣。
章草言可以通章奏耳,乃周兴嗣取右军帖中所有字,作韵语。
章帝时那得有之?疑只是萧子云之最得意者。
右军尝戏为龙爪书,今不复见。
余观《瘗鹤铭》,势若飞动,岂其遗法邪?欧阳公以鲁公书《宋文贞碑》得《瘗鹤铭》法,详观其用笔意,审如公说。
钟太傅表章致佳,世间盖有数本,肥瘠小大不同,盖后来善临拓本耳,要自皆有佳处。
王侍中学钟繇绝近,真、行皆妙,如此书乃可临学。
谢太傅墨迹,闻都尉李公照有之,不作姿媚态度,惜不见尔。
郗方回书,初不减王氏父子,诚不浪语。
两晋士大夫类能书,右军父子拔其萃耳。
观魏、晋间人论事,皆语少而意密,大都犹有古人风泽,略可想见。
论人物要是韵胜,为尤难得。
蓄书者能以韵观之,当得仿佛。
伯英书小纸,意气极类章书,精神照人,此翰墨妙绝无品者。
右军真、行、章草、藁,无不曲当其妙处,往时书家置论,以为右军真、行皆入神品,藁书乃入能品,不知凭何便作此语?正如今日士大夫论禅师,某优某劣,吾了不解。
古人言:“坐无孔子,焉别颜回”,真知言者。
右军自言见秦篆及汉《石经》正书,书乃大进,故知局促辕下者,不知轮扁斫轮有不传之妙。
王氏来,惟颜鲁公、杨少师得《兰亭》用笔意。
右军笔法如孟子道性善,庄周谈自然,纵说横说,无不如意,非复可以常理拘之。
大令草法,殊迫伯英,淳古少可恨,弥觉成就尔。
所以中间论书者,以右军草入能品,而大令草入神品也。
余尝以右军父子草书比之文章:右军似左氏,大令似庄周也。
由晋以来,难得脱然都无风尘气似二王者,惟颜鲁公、杨少师仿佛大令尔。
鲁公书今人随俗多尊尚之,少师书口称善而腹非也。
欲深晓杨氏书,当如九方皋相马,遗其玄黄牝牡乃得之。
宋、齐间士大夫翰墨颇工,合处便逼右军父子,盖其流风遗俗未远,师友渊源,与今日俗学不同耳。
【备战2014】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专练 黄庭坚论书法

黄庭坚论书法家,动辄龙蛇满壁,草圣之声欲满江西③,来求法于老夫④。
老夫之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无万缘⑤,如蚊蚋⑥聚散,未尝一事横于胸中,故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则已,亦不较工拙与人品藻讥弹⑦,譬如木人⑧舞中节拍,人叹其工,舞罢则又萧然矣。
幼安然吾言乎?(选自宋•黄庭坚《余家弟幼安作草后》)[注释] ①幼安:北宋著名文人黄庭坚的内弟,今江西人。
②草:草书。
⑨草圣之声欲满江西:想让草圣的名声满江西。
草圣是古人对草书大家的敬称。
④老夫:作者黄庭坚自称。
⑤无万缘:意为没有一定的缘分。
⑥蚋(rul):一种吸血的小虫。
⑦品藻讥弹:评论好坏。
⑧木人:木偶人。
[文言知识]“擅长”,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上文“亦不较工拙”与“人叹其工”中两个“工”,均指“好”、“精妙”或“巧妙”。
成语“同工异曲"或“异曲同工”,是指曲调虽不同,但同样美妙,比喻所做的虽然不同,成绩却一样好。
“工书"、“工画",即擅长书法及擅长绘画。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法②已③拙④中2.翻译:①未尝一事横于胸中②幼安然吾言乎?3.理解:“动辄龙蛇满壁”中的“龙蛇",是形容____ _译文20、《黄庭坚论书法》我的弟弟幼安喜欢写草书,拿着笔到别人家里的墙壁上乱写乱画,把人家的墙壁差不多都写满了,因此大家都称他为“草圣”,名声几乎传遍了江西。
他来向我请教写毛笔字的诀窍,但我平常写字本来是没有什么诀窍的。
然而世间的万事虽然纷繁错杂,如同蚊子聚集起来又飞散开去,但我从来不让他们横亘在我的心中以乱了真气,所以我写字是不在乎笔墨的,碰到什么纸都可以写,把纸写完尽兴就可以了,也不在乎是写得好还是写得坏,不在乎别人的品评与讥讽。
就如同木人舞和着节拍,人们都惊叹他的高超的技巧,结束后表演者和观众就又都一切如前。
幼安你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吗?答案20、黄庭坚论书法1.①章程②停③差④符合2.①事前从未在胸中有个计划;②幼安弟(你)认为我的话对吗?3.字写得好。
解读书论——黄庭坚《论书》

解读书论——黄庭坚《论书》黄庭坚的《论书》是从《山谷文集》中摘录的关于书法理论的片段文章,这篇文章深入地探讨和阐述了书法艺术的诸多方面。
黄庭坚的书法思想与苏轼的主张颇为相近,他主张学书不应只是模仿古人,而应着重表现人的性情。
他提出“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的艺术观点,强调在书法创作中应追求个人风格的形成,而非盲目追随前人。
黄庭坚在《论书》中特别强调了书法创作中的禅宗功夫修炼,尤其是对草书的创作,他认为应潜心冥会,先除去俗气,然后向魏晋人书法所具有的逸气逼近,达到超俗绝尘的境地。
这种对书法创作过程的深度理解和修炼,体现了黄庭坚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厚造诣。
此外,黄庭坚在《论书》中还对“书卷气”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他提出,学书者必须胸中有道义,并广泛吸收圣哲之学,这样的书法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他认为,道义是指人品道德、礼义规范,而广泛阅读圣哲之书,可以使这些思想在自身潜移默化中产生影响,使书法达到高雅脱俗的境界。
如果缺乏这些,即使技巧再高超,也只是俗人俗书而已。
黄庭坚的书法风格独特,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极具个性的长画,形成中宫紧收、峻拔英挺的崭新结字方法。
而他的草书更是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具有特殊的魅力。
这种创新的书法风格,正是黄庭坚在《论书》中所倡导的“自成一家”的艺术观点的具体体现。
总的来说,黄庭坚的《论书》是一部深入探讨书法理论、技法与境界的重要文献,其提出的艺术观点和书法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原文:《兰亭叙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
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摹写或失之肥瘦,亦自成研,要各存之以心会其妙处尔。
---《跋兰亭》《兰亭》虽是真行书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画以为准,譬如周公、孔子,不能无小过,过而不害其聪明睿圣,所以为圣人。
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
黄庭坚《小山词序》原文及翻译译文

黄庭坚《小山词序》原文及翻译译文1、黄庭坚《小山词序》原文及翻译译文黄庭坚《小山词序》原文及翻译黄庭坚原文:晏几道,字叔原,临淄公之暮子也。
疏于顾忌,文章翰墨,自立规模,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
诸公虽称爱之,而又以小谨望之,遂陆沉于下位。
平生潜心六艺,玩思百家,持论甚高,未尝以沽世。
余尝怪而问焉。
曰:“我蹒跚勃窣①,犹获罪于诸公,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
”乃独嬉弄于乐府之余,而寓以诗人之句法,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
士大夫传之,以为有临淄之风耳,罕能味其言也。
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
”爱叔原者,皆愠而问其旨。
曰:“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乃共以为然。
虽若此,至其乐府,可谓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其合者《高唐》《洛神》之流,其下者岂减《桃叶》《团扇》哉?余少时,间作乐府,以使酒玩世。
法秀道人独非余以笔墨劝淫,于我法中当下犁舌之狱,特未见叔原之作耶?虽然彼富贵得意室有倩盼慧女而主人好文必当市致千金家求善本曰:“独不得与叔原同时耶!”若乃妙年美士,近知酒色之虞;苦节臞儒②,晚悟裙裾之乐,鼓之舞之,使宴安酰毒而不悔,是则叔原之罪也哉?山谷道人序。
(选自黄庭坚《小山词序》,有删改)译文:晏几道,字叔原,临淄公(晏殊)老来所得的幼子。
晏几道不受世俗约束,生性高傲,无所忌惮,文章自成一体,常想做个气度不凡的人,因而不在乎世俗眼光。
长辈们虽然喜爱他,但又常拿一些细枝小节来要求他,于是就一生怀才不遇,屈居于下位。
平生深入研究六艺内容,赏玩领悟百家学说,主张见解超越别人,未曾因此沽名钓誉于世间。
我曾经好奇地问他。
他说:“我在幼小走路不稳的时候,在各位长辈面前还遭受批评指责,如果我生气地辩驳回击,这是用唾沫吐人脸一样的伤人尊严啊。
”于是只沉浸于乐府(词)等篇章里玩赏自乐,因而用诗人的表达方式来寄托内心思想,或清新或雄壮,或抑扬顿挫,总之是能打动人心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自宋·黄庭坚《余家弟幼安作草后》)
[注释]①幼安:北宋著名文人黄庭坚的内弟,今江西人。②草:草书。⑨草圣之声欲满江西:想让草圣的名声满江西。草圣是古人对草书大家的敬称。④老夫:作者黄庭坚自称。⑤无万缘:意为没有一定的缘分。⑥蚋(rul):一种吸血的小虫。⑦品藻讥弹:评论好坏。⑧木人:木偶人。
译文:
《黄庭坚论书法》原文及翻译
《黄庭坚论书法》
黄庭坚
幼安①弟喜作草②,携笔东西家,动辄龙蛇满壁,草圣之声欲满江西③,来求法于老夫④。老夫之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无万缘⑤,如蚊蚋⑥聚散,未尝一事横于胸中,故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则已,亦不较工拙与人品藻讥弹⑦,譬如木人⑧舞中节拍,人叹其工,舞罢则又萧然矣。幼安然吾言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