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项提升专题5-2 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综合提升卷)(含解析)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细胞增殖与受精作用课件

【解析】选C。图中是测得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 四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无法比较,无法确定分裂间期长 短和停留在分裂间期细胞的数目,A、B项错误;细胞 分裂受到温度等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C项正确;细胞 在分裂后期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D项错误。
【知识总结】细胞周期的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不同种类的细胞遗传物质不同,细胞周 期持续的时间不同,间期与分裂期所占的比例也不同。
(2)外部因素:主要有温度、pH、射线、生理和病理状 况等。这些因素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周期。因 为DNA的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能量供给等生理过 程都需要酶的参与。
3.(新题预测)下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分裂周期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尔基体活动旺盛的时期是乙→甲时期 B.甲→乙时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 由组合 C.秋水仙素作用时期是乙→甲时期 D.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是甲→乙时期
①扇形图法:A→B→C→A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②直线图法:a+b或c+d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③坐标图法:a+b+c+d+e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受细胞核控制范围的限制。 3.细胞大小和物质运输的关系: 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物质运输的 效率就越低。
【典例1】(2016·金华三模)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周 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中心体在前期进行复制和分离 B.间期的整个过程DNA均有解旋发生 C.末期发生核仁、核膜及染色体的出现 D.细胞核分裂的完成标志着一个细胞周期的结束
【解题技法】——逐项分析法 1.点睛: 针对四个选项互不联系的题目,逐项分析,判断正误。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5】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作业测评(含答案)

【金版教程】(全国通用)2018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含减数分裂)作业测评1.下列哪一项不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的变化( )A.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C. 外界不利因素可导致染色体变异D. 存在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核DNA分子数目之比为1∶2∶2的时期解析: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都有由细胞两极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外界因素可使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结构或数量发生异常,导致染色体变异;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都存在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
答案:B2.下列有关正常雌果蝇(2N=8)体内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B.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 正常情况下次级卵母细胞中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D.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解析:有丝分裂前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末期核膜、核仁再现;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分别发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与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这两种变异都属于基因重组;正常情况下,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卵母细胞中会出现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不是同源染色体,此时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
答案:B3.[2018·揭阳一模]下图示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几个时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有2个四分体B. 乙图中一定有等位基因存在C. 丙图内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D. 丙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解析:甲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无四分体;乙图处于减Ⅱ中期,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已经分离,故乙图中无等位基因的存在;丙图处于减Ⅰ后期,为初级精母细胞,此时期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
高考生物 二轮复习 专题5 细胞增殖与受精作用

返回
二、“稳中求变”的减数分裂
1 真题回放
12
1.(2013·新课标全国Ⅰ,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赤道板是不存在的结构,C错误;
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
纺锤丝,D正确。
解析
12345
4.下列物质变化示意图中,哪个不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
√
解析
12345
5.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 是( )
A.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B.甲、乙、丙三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答案
3.记准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加倍、减半的时期 (1)DNA数目加倍:有丝分裂间期;减Ⅰ前的间期。 (2)染色体数目加倍: 有丝分裂后期;减Ⅱ后期 。 (3)DNA数目减半:有丝分裂末期;减Ⅰ末期;减Ⅱ末期。 (4)染色体数目减半:有丝分裂末期;减Ⅰ末期;减Ⅱ末期。
答案
4.“三看法”判断细胞图像分裂方式 减Ⅱ
√D.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解析
技法提炼
1.根据染色体变化识别细胞分裂时期
12345
(1)染色质变为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前期,如图1。 (2)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中期,如图2。 (3)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后期,如图3。 (4)细胞一分为二,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末期,如图4。
高考生物二轮冲刺训练(五) 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1

高考生物二轮冲刺训练(五)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1 1.某二倍体生物体内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有丝分裂时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时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有丝分裂时没有同源染色体C.减数分裂产生子细胞的基因型都不同,有丝分裂产生子细胞的基因型都相同D.减数分裂产生子细胞的核DNA数不同,有丝分裂产生子细胞的核DNA数相同2.某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B、b、D和d,其一个性原细胞的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对此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示染色体1与4、2与3互为同源染色体B.该性原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数目变异C.图中基因A/a、B/b、D/d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若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则该性原细胞可产生aBDYY的配子3.某二倍体动物(2N=6)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测得甲、乙、丙细胞中有关数量关系如下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B.乙细胞中有6条染色单体C.丙细胞可能处于减Ⅱ中期D.甲、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4.图1为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细胞周期中RNA相对含量的变化。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两基因发生转录时,模板链都与DNA聚合酶发生结合B.图2中出现两个高峰主要是因为转运氨基酸的RNA增多C.图2中分裂期RNA含量低,原因之一是染色质高度螺旋化D.图1中的核孔是细胞中各种大分子进出以及信息交流的通道5.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突变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图。
下列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组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此时核DNA数目为2NB.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进行DNA复制C.乙组细胞中可能有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D.孟德尔两大定律可能发生在丙组细胞中6.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
第05讲 细胞的增殖与受精作用(讲义)原卷版-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程中,某两个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核 DNA 分子数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时期细胞中可能出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B.乙时期细胞中含有 1 条 X 染色体和 1 条 Y 染色体 C.甲、乙两时期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均为 8 个 D.该初级精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产生的 4 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均不相同
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数学模型的比较 (1)细胞分裂相关的曲线图
(2)牢记相关物质或结构变化的原因: DNA:看“丝”——染色质,有几条,就有几个 DNA。间期复制,逐渐加倍,末期细胞分
裂的时候减半。 染色体:看“点”——着丝点(粒),有几个,就有几条染色体。着丝粒复制的时候(有
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加倍,末期细胞分裂的时候减半。
1.(2023·辽宁·高考真题)下图为眼虫在适宜条件下增殖的示意图(仅显示部分染色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时期,细胞核的变化与高等动物细胞相同
B.③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C.④时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⑤时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与高等植物细胞相同
2.(2023·北京·高考真题)武昌鱼(2n=48)与长江白鱼(2n=48)经人工杂交可得到具有生
(1)根据图中各个时期的特征判断,图中 a 、 b 、 c 分别代表的是
,细胞中不含同源
染色体的时期是
。
(2)在图中分裂过程中,乙→丙过程发生的变化是
,丙→甲发生的变化
是
。
(3)同一双亲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呈现多样性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均有关,两个生理过
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别是
。
题型 02 减数分裂
本考点多以图形、图表等信息为载体,实验数据等途径展开考查,试题多以选择题主 要形式命题,可联系细胞的其他生命历程、生物的遗传变异、遗传规律,甚至是基因工程 等,涉及面广,试题情境多与生产生活相联系,对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分析 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卷(五)(含解析)

专题检测卷(五)一、选择题1.(2019·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右图为单侧光照射下幼苗生长情况及部分细胞放大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①处感受单侧光的刺激B.生长素由①运往②处起作用C.③侧的生长素浓度较④侧低D.③侧的细胞分裂速度较④侧快解析:选D。
由题图可知,幼苗感受单侧光的部位为胚芽鞘的尖端①;生长素由胚芽鞘的尖端①产生,运输到胚芽鞘尖端的下部②处起作用;③侧细胞生长速率小于④侧,这是因为③侧的生长素浓度较④侧低,促进生长的作用弱;③侧细胞较④侧个体小,这不是因为细胞分裂快,而是由细胞生长速率较慢造成的。
故D错误。
2.(2018·浙江6月学考)某12岁男孩因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患呆小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呆小病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B.该男孩补给甲状腺激素,可治愈呆小病C.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不足会使生长受阻D.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不足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受阻答案:B3.下图是膝反射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膝反射的反射弧共由4个神经元组成B.膝反射的中枢是结构④C.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D.电刺激①处,伸肌收缩,但不属于反射解析:选A.膝反射的反射弧涉及4个神经元,但不是由4个神经元组成,A错误;由图像可以看出,神经中枢位于结构④,B正确;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脑和脊髓,图像中显示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C正确;电刺激①处,伸肌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D正确。
4.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点时,K+从细胞膜②侧到①侧移动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Ⅱ有关C.b→c过程中,大量钠离子从细胞膜①侧到②侧D.b点时,细胞膜①侧电位比②侧高解析:选D.根据粘连蛋白可判断②为细胞内侧,①为细胞外侧。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素能演练提升5 专题3 细胞的生命历程 1 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含解析)-人教版

素能演练提升(五)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5某某某某二次质检)下图是某同学总结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联系图,有些联系是错误的,其中全为错误联系的选项是( )A.①⑤⑧B.③④⑥C.②⑦⑧D.⑤⑧解析: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①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②和③都正确;受精作用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汇合,④正确;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不会导致等位基因分离,⑤错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才会导致等位基因分离,⑥正确;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会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⑦正确;受精时同源染色体汇合不会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⑧错误。
因此D项符合题意。
答案:D2.(2015某某日照一模)下图是用某动物精巢为材料制作切片进行观察并绘制的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细胞可称为次级精母细胞B.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一定相同解析:甲细胞中四分体分布在细胞的中央,可称为初级精母细胞;乙细胞无姐妹染色单体,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同一位点上的基因可能是相同基因,也可能是等位基因。
答案:C3.右图表示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核DNA分子数量的变化。
下列各项对本图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b~c的初期,f点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e点染色体数目为n,e~f段发生交叉互换C.d~e段等位基因分离,f~g段着丝点分裂D.基因重组发生在c~e段,d点细胞中染色体和DNA的数目比为1∶2解析:图示减数分裂过程,a~c属于间期,c~e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e~f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5.2 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综合提升卷 1.(2019黑龙江双鸭山模拟)细胞增殖严格有序地进行与细胞内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简称CDK)密切相关,CDK的活性受周期蛋白(简称cyclin)的调节。CDK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一直存在,cyclin的含量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细胞分裂间期积累,分裂期消失。下图表示cyclinB与CDK1活性调节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yclinB在G2期开始合成 B.CDK1可能具有促进染色质凝缩的作用 C.CDK1持续保持较高活性的细胞,细胞周期会缩短 D.CDK1的活性下降是cyclinB在M期不能合成所致 【答案】B 【解析】cyclinB在S期开始合成,A项错误;CDK1活性在S期开始升高,在G2期后达到最大值,此时正是染色质形成染色体的时期,因此CDK1可能具有促进染色质凝缩的作用,B项正确;CDK1持续保持较高活性的细胞,细胞周期可能会一直处于分裂期,C项错误;CDK1活性下降是因为cyclinB在M期含量逐渐减少,D项错误。 2.(2019山东烟台一模)核DNA被32P标记的精子与未被标记的卵细胞受精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连续分裂2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放射性细胞数量与所有细胞数量之比逐代减少 B.放射性DNA分子数与所有细胞总DNA分子数之比逐代减少 C.可以确定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数,因为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均分到两极 D.无法确定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数,因为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答案】B 【解析】由于分裂后期分开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因此在受精卵的前期分裂过程中,带有放射性的细胞比例不一定会逐代减少,A项错误;由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放射性DNA分子数与所有细胞总DNA分子数之比将逐代减少,B项正确;不能确定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数,因为分裂后期分开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C项错误;受精卵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项错误。 3.(2019山东潍坊模拟)一只杂合长翅雄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果蝇杂交,产生一只三体长翅雄果蝇,其基因可能为AAa或Aaa,为确定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不考虑基因突变),让其与残翅雌果蝇测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Aa产生的原因只能为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B.Aaa产生的原因只能为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C.如果后代表现型比例为长翅∶残翅=5∶1,则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a D.如果后代表现型比例为长翅∶残翅=1∶1,则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a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一只杂合长翅雄果蝇(Aa)与一只残翅雌果蝇(aa)杂交,若产生基因型为AAa的三体,a来自母本,则AA来自父本,原因是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A项正确;基因型为Aaa的三体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两种:①Aaa由含有a基因的卵细胞和含有Aa基因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②Aaa由含有aa基因的卵细胞和含有A基因的精子发育而来。①中含有Aa基因的精子产生的原因是父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含有A、a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②中含有aa基因的卵细胞产生的原因是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含a、a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或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B项错误;如果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a,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aa∶Aa∶a=1∶1∶2∶2,与残翅雌果蝇(aa)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aa∶aa=1∶1∶2∶2,则长翅∶残翅=1∶1,C项错误;如果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a,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A∶a∶Aa∶A=1∶1∶2∶2,与残翅雌果蝇(aa)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aa∶Aa=1∶1∶2∶2,则长翅∶残翅=5∶1,D项错误。 4.(2019·五省创优联考)如图是关于细胞周期的示意图(G0期是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反复分裂数次之后处于停止分裂状态的时期、M期为分裂期、G1期为DNA合成前期、S期为DNA合成期、G2期为DNA合成后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为G1→S→G2→M B.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会将处于G0期的记忆细胞激活 C.S期DNA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加倍,为M期的进行提供所需物质 D.处于G1期的细胞数量远多于M期+G2期的 【答案】C 【解析】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M期,A正确; 记忆细胞对抗原保持一定的记忆 能力,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会将处于G0期的记忆细胞激活,B正确; S期主要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M期的进行提供所需物质,但染色体数目不加倍,C错误;根据图示,处于G1期的细胞数量远多于M期+G2期的,D正确。
5.(2019·名校考前仿真)一般情况下,关于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通过DNA复制形成两套完全相同的核基因 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发生一次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消失 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相同,染色体数目变化不相同 D.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相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各不相同 【答案】A 【解析】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故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通过DNA复制形成两套完全相同的核基因,A正确;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故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发生一次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单体消失,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存在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而有丝分裂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特殊行为,C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若不考虑突变,则来自同一个次级性母细胞的两个细胞的基因型一般相同,D错误。 6.(2019·潍坊市二模)对哺乳动物性腺某一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未经复制的DNA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然后在普通培养基上经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4个子细胞带有放射性,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B.若1个子细胞不带有放射性,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中期带有放射性的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一个染色体组中有两条染色体带有放射性 【答案】B 【解析】哺乳动物性腺某一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未经复制的DNA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然后在普通培养基上经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可能是两次连续的有丝分裂,还可能是一次减数分裂。若进行一次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子细胞都带放射性。若进行两次连续的有丝分裂,产生的4个子细胞,可能是4个都带放射性;还可能是2个带放射性,2个不带放射性;还可能是1个不带放射性,3个带放射性,A项错误,B项正确;若进行有丝分裂,则中期带有放射性的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别排列在赤道板上,C项错误;若进行减数分裂,则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一个染色体组中有一条染色体带有放射性,D项错误。 7、(2019·合肥模拟)小鼠有20对染色体,若用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标记小鼠精原细胞的染色体DNA分子,再在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分裂2代。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第一次分裂中期,含有3H的DNA单链有80条 B.在形成的第1代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均含有3H C.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3H的染色体有40条 D.在形成的第2代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均含有3H 【答案】D 【解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DNA单链有80条被3H标记,A正确;在形成的第1代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的一条链被3H标记,B正确;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40条染色体被3H标记,C正确;在形成的第2代子细胞中,有一半染色体的一条链被3H标记,另一半染色体没有被3H标记,D错误。 8、(2019·安徽毛坦厂中学模拟)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B.同源染色体上都有相对应的等位基因 C.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导致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 【答案】ABD 【解析】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不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同源染色体上不一定都有相对应的等位基因,也可能是相同基因,如DD,B错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如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 9、(2019·湖北省十堰市模拟)下图为某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①~④为常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变异来源为易位 B.该细胞可能为雄蜂的体细胞 C.图中①上的DNA分子,其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分别来自于父方与母方 D.若该细胞取自某二倍体动物的卵巢,则其为第一极体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图中等位基因A、a出现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说明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A正确;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可以表示雄蜂的体细胞进行的假性减数分裂,B正确;图中①上的DNA分子,其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来自于同一个亲本,C错误;若该细胞取自某二倍体动物的卵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说明该细胞是第一极体,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