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与教育第四章儿童与哲学思维

合集下载

儿童与儿童哲学

儿童与儿童哲学

儿童与儿童哲学儿童与儿童哲学近年来,儿童哲学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一些学者和教育家开始意识到,儿童不仅仅是被动接受成人的教育和思想,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和哲学观念。

因此,儿童哲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儿童是否能够进行哲学思考?首先,让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人类对宇宙、人生、存在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的一种活动。

哲学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如真理、价值、自由、伦理等等。

传统上,人们认为哲学是成人的专属领域,因为它需要复杂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概念的理解。

但是,儿童哲学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富有挑战的观点:儿童也能够进行哲学思考。

儿童哲学的出现并不是为了让儿童成为哲学家,而是为了鼓励儿童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儿童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历了丰富多样的经验,他们会对一些问题产生好奇心,并寻找答案。

儿童哲学正是通过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帮助儿童理解复杂的问题,并解决它们。

儿童哲学的核心理念是启发儿童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环境中,儿童被引导思考问题而不仅仅是接受答案。

儿童哲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鼓励儿童提出问题,并尊重他们的问题。

通过与儿童一起探索问题的各个方面,促使他们思考和理解。

儿童将学会表达他们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

这种对话和交流的方式,将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儿童哲学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儿童的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中,价值观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

儿童哲学通过引导儿童探索和思考道德和伦理问题,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能力。

例如,教育儿童如何分辨对错,如何尊重他人的观点,如何处理冲突等等。

这些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将有助于儿童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的人。

儿童哲学教育并非只是简单地进行一些哲学思考的训练,而是在儿童日常生活中应用哲学的思维方式。

在学校教育中,儿童哲学可以与其他学科融合,如语文、科学、数学等等。

通过追问“为什么”和“如何”,引导儿童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儿童的哲学与哲学教育

儿童的哲学与哲学教育
儿童的哲学与哲学教育
目录
• 儿童的哲学思考 • 儿童哲学教育的意义 • 儿童哲学教育的方法 • 儿童哲学教育的实践案例 • 儿童哲学教育的挑战与展望
01 儿童的哲学思考
儿童对世界的认知
儿童对世界的认知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从最初的直观感知到逐渐形成抽 象思维。
儿童通过观察、触摸、听觉和视觉等方式来认识世界,并逐渐形成对事物的基本概 念和判断。
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驱使他们不断提问和思考,从而加深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儿童对道德的理解
儿童对道德的理解是一个逐渐形 成的过程,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理解并内 化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形成自
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儿童在同伴互动和家庭教育中不 断学习和模仿,逐渐形成对善良、 诚实、尊重和责任等道德价值的
在小学的语文、品德与社会等课程中,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 考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哲学问题。同时,可以通过组织辩论会、
研讨会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小学教师也可以通过阅读分享、写作指导等形式,引导学生阅读哲学类 书籍,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 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和思考社会问题。
认识。
儿童对未来的憧憬
儿童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想象, 他们渴望成长、学习和探索新 事物。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自 我意识和目标感,开始思考自 己的未来和职业规划。
儿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 中不断接受正面的教育和引导, 激发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
02 儿童哲学教育的意义
培养儿童思考能力
培养批判性思维
详细描述
利用游戏的形式,设计具有哲学内涵的游戏环节,让儿童在 游戏中思考哲学问题,体验哲学思想。游戏可以是角色扮演 、辩论、猜谜等形式,关键在于能够引发儿童的思考和讨论 。

幼儿园启迪之旅:儿童哲学思维教育实施方案

幼儿园启迪之旅:儿童哲学思维教育实施方案

幼儿园启迪之旅:儿童哲学思维教育实施方案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儿童哲学思维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于引导和培养儿童哲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幼儿园儿童哲学思维教育的实施方案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幼儿园哲学思维教育的实施方案,并提出一套可行的具体方案。

一、教育目标与理念1.1 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儿童哲学思维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在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趣味性质的活动,激发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自主地进行探索,培养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与兴趣。

1.2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儿童哲学思维教育也旨在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适龄阶段的逻辑思维游戏和课程设置,引导孩子学会辨析真实与虚构、推理与判断,使其在思考问题时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1.3 培养孩子的价值观与情感素养儿童哲学思维教育还应当重视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和情感素养。

在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引导,引导孩子正确看待世界,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情感沟通能力。

二、实施方案2.1 以游戏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儿童天性好玩,游戏是他们的天性,在实施儿童哲学思维教育的方案中,可以采取以游戏为载体的教学模式。

可以设计一系列富有趣味性、富有哲学思辨性的教学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进行哲学思维的训练与探索。

2.2 建立富有互动性的教学氛围引入“社区”概念,建立富有互动性的教学氛围也是儿童哲学思维教育的实施方案之一。

可以设立“哲学角”,引导孩子在其中一同探讨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孩子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精神。

2.3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另外,也可通过开展针对特定主题的教育活动,如“成长”、“友谊”等,引导孩子就主题展开思考与探讨,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使孩子培养出更多的哲学思维。

三、教师团队的培训和支持在教育教学体系中,教师团队的培训和支持是非常关键的。

在实施儿童哲学思维教育的方案中,应当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其具备相应的哲学思维教学能力与理论基础,同时也需给予他们系统的技术支持与教学指导。

幼儿园哲学思维教育方案 幼儿园思维培养

幼儿园哲学思维教育方案 幼儿园思维培养

幼儿园哲学思维教育方案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幼儿园哲学思维教育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哲学思维的定义、意义、现状以及具体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哲学思维的定义哲学思维是指具有哲学意识和哲学精神的思维方式。

它包括对事物的认识、分析和评价,具有超越常规思维的特点。

哲学思维注重逻辑推理、辩证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人们深入思考问题,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哲学思维的意义1. 增强逻辑推理能力哲学思维强调逻辑推理,能够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智力发展。

2. 培养批判性思维哲学思维注重对问题的辩证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够使幼儿学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3. 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哲学思维能够帮助幼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以更加理性和成熟的态度去应对,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三、幼儿园哲学思维教育的现状目前,许多幼儿园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哲学思维的培养。

通过设置一些哲学思维的教学活动和课程,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比如教育内容不够系统、教学方法不够多样等。

四、幼儿园哲学思维教育方案结合以上论述,我们提出了以下幼儿园哲学思维教育方案:1. 制定哲学思维教育课程在日常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哲学思维教育课程,如“哲学绘本故事会”、“哲学思维拓展训练”等,引导幼儿进行思维训练。

2. 促进自主学习鼓励幼儿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情境,激发幼儿的思维潜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3. 注重教育游戏的创设在教育游戏中融入一些哲学思维的元素,如逻辑推理游戏、辩证分析游戏等,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专注力。

4. 借助哲学教育教学工具采用一些适合幼儿的哲学教育教学工具,如玩具积木、挑战游戏等,引导幼儿进行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幼儿园儿童哲学课程方案:哲学思维与品格培养

幼儿园儿童哲学课程方案:哲学思维与品格培养

幼儿园儿童哲学课程方案:哲学思维与品格培养一、引言在当下社会,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幼儿园儿童的哲学思维和品格培养。

在这样一个追求全面素质教育的时代,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儿童的思维品质和道德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设计一套专门针对幼儿园儿童的哲学课程方案,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多个层面来评估和探讨幼儿园儿童哲学课程方案,旨在为该领域的教育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二、课程架构1. 课程目标在设计幼儿园儿童哲学课程方案时,首先要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

在培养儿童哲学思维和品格方面,我们可以设定一些具体目标,比如引导儿童学会发问、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表达、学会尊重他人等。

这些目标要求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引导儿童进行相关活动,以帮助他们逐步培养出具有哲学思维和良好品格的素养。

2. 课程内容针对目标的实现,课程内容方面可以涵盖一些哲学故事、哲学问题提出、哲学思维训练、品格培养活动等。

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儿童介绍一些哲学思想,然后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思考;也可以通过一些寓言故事或道德故事来引导儿童学会做出正确的抉择、培养责任感和公德心等。

3.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倡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除了讲述故事、进行讨论,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游戏、绘画等形式来进行哲学课程的教学,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4. 课程评估课程评估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

对于幼儿园儿童的哲学课程,评估不仅要注重学习成绩的评定,更要注重对儿童思维和品格素质的评估。

在课程方案中应该明确评估的侧重点和方法,注重对儿童整体素质的评价,以及对课程效果的反思和调整。

三、个人观点在我的个人观点看来,幼儿园儿童的哲学课程方案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思辨能力和道德品质。

哲学思维是对世界的探究和思考,是不断追寻真理的过程,培养儿童的哲学思维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品质。

幼儿园哲学思维:儿童哲学教育活动方案

幼儿园哲学思维:儿童哲学教育活动方案

幼儿园哲学思维:儿童哲学教育活动方案在幼儿园教育中,除了注重学习语言、数学和科学知识,培养幼儿的哲学思维同样至关重要。

通过哲学教育活动,幼儿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反思能力。

设计合适的儿童哲学教育活动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可供幼儿园实施的哲学教育活动方案:1. 绘本故事讨论在幼儿园里,可以选择一些涉及道德、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的绘本故事,如《小熊失去的东西》或者《小王子》。

老师可以选择一个主题,比如友谊、勇气或者真相,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道德选择,引导幼儿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2. 自然环境探索儿童哲学教育也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环境来实现。

在户外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观察自然风景、小动物或者植物,并且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想。

在观察一只蚂蚁的行为时,可以问幼儿:“蚂蚁为什么要这样行动?”,借此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伦理道德教育游戏制作一些简单的游戏,旨在教育幼儿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

制作一个“共享游戏”,让幼儿体验共享带来的快乐,同时讨论为什么共享是重要的。

通过这类游戏,幼儿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和讨论,逐渐形成正确的伦理观念。

4. 艺术创作启发艺术创作是培养幼儿哲学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美术材料,让幼儿根据主题自由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作品背后的意义,让他们学会用艺术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以上的儿童哲学教育活动方案,可以帮助幼儿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哲学思维。

这些活动也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能够在玩乐中学习,为幼儿的综合素养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在幼儿园教育中,哲学思维的培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通过有针对性的哲学教育活动方案,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幼儿园关注并实施儿童哲学教育,让孩子们在快乐学习的也能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幼儿园教育探索者:儿童哲学思维教育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育探索者:儿童哲学思维教育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育探索者:儿童哲学思维教育案例分析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而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儿童哲学思维教育备受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教育探索者的角色,结合儿童哲学思维教育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实践指导。

一、什么是儿童哲学思维教育儿童哲学思维教育是指以哲学问题为内容,在儿童环境中进行的思维能力培养活动。

其核心理念是尊重儿童的思考和观点,引导儿童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而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通常扮演着幼儿园教育探索者的角色,引领儿童进行思维探索和交流。

二、幼儿园教育探索者的角色幼儿园教育探索者是指善于发现幼儿学习需求和潜能,能够以开放、平等的态度与幼儿进行对话和互动的教育工作者。

他们注重挖掘幼儿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习。

在儿童哲学思维教育中,幼儿园教育探索者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理解力,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幼儿的思考和疑惑,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思考。

他们也需要具备哲学知识和思维能力,能够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和表达观点。

三、儿童哲学思维教育案例分析以“为什么太阳会升起”为例,幼儿园教育探索者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探讨。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先通过观察和实验引导幼儿发现太阳升起的规律,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太阳会升起?”让幼儿进行思考和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引导幼儿提出各种不同的想法,并带领他们进行逻辑思维和争论。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够认识到太阳升起背后的科学原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

四、总结和回顾幼儿园教育探索者在儿童哲学思维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能够引领幼儿进行思维探索和交流,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儿童哲学思维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幼儿园培养儿童哲学思维课程方案

幼儿园培养儿童哲学思维课程方案

幼儿园培养儿童哲学思维课程方案幼儿园培养儿童哲学思维课程方案在当今社会,教育已经不再只是灌输知识,而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

尤其是在幼儿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性,而幼儿园作为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对于儿童哲学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设计一个科学且全面的幼儿园培养儿童哲学思维的课程方案呢?要考虑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处于认知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是培养哲学思维的最佳时期。

在设计课程时,要注重引导儿童在日常活动和游戏中,通过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发表意见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精神。

要注重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哲学思维主要包括分析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对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

在课程方案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启发性的课堂活动,如让孩子们讨论“身边的事物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天上会有星星”等问题,让他们通过讨论和探究,逐渐形成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要注重引导儿童进行哲学性的讨论和对话。

在课程方案中,可以设置一些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们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观点、学会辩证思考,并逐步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要注重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和人文素养。

哲学思维不仅包括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还包括道德情感和人文素养。

在课程方案中,可以穿插一些寓意深刻的故事、小品或游戏,让孩子们在情感中感悟人生的道理,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和道德修养。

总结回顾,重点强调幼儿园培养儿童哲学思维的重要性。

恰当的幼儿园培养儿童哲学思维课程方案,可以帮助儿童打下扎实的认知基础,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同时也能够提升儿童的道德情感和人文素养,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幼儿园培养儿童哲学思维的课程方案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不仅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儿童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修斯一共出版了三本关于儿童哲学的著作,被 称 为“三部曲”:
• 《哲学与小孩》(Philosophy and the Young Child) • 《与小孩对话》(Dialogues with Children) • 《童年哲学》(The Philosophy of Childhood)
(三)安妮.夏普(Ann Margaret Sharp-2010)
(一)云南昆明南站小学
• 1997年中美哲学家合作, 在云南昆明铁路南站小学 举办第一届国际儿童哲学 培训班,同年,南站小学 开启儿童哲学校本课程实 验,拉开了中国儿童哲学 教学的序幕。
2002年南站小学出版学校特色教材《中国儿 童哲学》一书,这套书分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 共18章,106篇小故事,根据不同年级 分成低、 中、高三个层次,教师用书里面包括主导观念及 讨论计划两部分。
主要贡献
协助李普曼创建IAPC 进行教材设计与实验 修缮李普曼的作品 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李普曼的儿童哲学思想
二、我国儿童哲学课程的发展现状
• 儿童哲学是指一门在教师的协助 下,儿童自由敞现自身的哲学思 想,体验哲学探究过程之乐趣, 并通过相互对话,加深对生活中 哲学问题的理解,以建立自身意 义世界的课程。
4.儿童哲学促进协会建立
• 1974在与教育学教授安·玛格丽特·夏普共同建立 IAPC(Institut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 1975-1977举办了七届儿童哲学师资培训班 • 编写故事文本,时行教育实验,有助于儿童阅读 和写作 • 70年代末80年代中,IAPC工作转移到培养中小 学教师,招聘哲学博士
四、有利于明确价值判断
五、有利于改进教育方式
2006-2010全国小学历年招生人数
2006年:全国小学34.16万所,招生1729.36万人,比上年增加57.61万人.
在校生10711.53万人,比上年减少152.53万人。
2007年:全国小学32.01万所,招生1736.07万人,比上年增加6.71万人; 在校生10564万人,比上年减少147.53万人; 2008: 全国小学招生1695.72万人,比上年减少40.35万人;在校生
2.李普曼对教育提出五点建议:
生活的意义只能由每个儿童自己去独立发现
教育应该教会儿童思考特别是独立思考能力,这 是帮助儿童获得事物意义的最强有力的工具
阅读和思考并行不悖,借助阅读,儿童能获取生 活中的意义
思维活动可有静态和动态之分,前者是个人对自 我对话,后者是一种与他人的对话,讨论是有效地 获得意义的途径 积极引入哲学的常见概念“宇宙、友谊、自由”, 以满足儿童对所学知识之完整性,避免因学科专业 化,使知识支离破碎
10331.51万人,比上年减少232.49万人;
2009: 全国小学招生1637.80万人,比上年减少57.92万人; 在校生
10071.47万人,比上年减少260.04万人;
2010: 全国小学招生1691.70万人,比上年增加53.9 万人;在校生
9940.70万人,比上年减少130.77万人;
第四章 儿童的哲学 与儿童哲学教育
第一节 为什么要对儿童进行哲学教育
一、有利于保护生命好奇 二、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 三、有利于促进沟通交往 四、有利于明确价值判断 五、有利于改进教育方式 六、有利于培养社会公民
一、有利于保护生命好奇
二、有利于进行思维训练
你的生活中有烦恼吗?
三、有利于促进沟通交往
六、有利于培养社会公民
第二节 儿童哲学课程的产生与发展
一、儿童哲学的诞生
(一)马修.李普曼
(二)葛瑞斯.马修斯
(三)安妮.夏普
(一)马修.李普曼(Matthew Lipman 1923-2010)
1.对教育与哲学的反思
他在教授逻辑学时,发现大学生思想僵化 必须依据使教育具有最大限度的内在价值、 意义、合理性及教学法的统一等标准重新设计 教育 对在童年阶段实施哲学教育之可行性的思考
傻瓜和影子
我见过这样一个大傻瓜,一心想把自己的影子抓。 影子,怎能抓住它?他一个劲儿跑步往前跨,他追影 子,影子也追他。有人见他白费劲,出于怜悯规劝他, 不要再跑,快停下:“你想要把影子抓,它在哪?就 在你脚下,只需你停步,一弯腰就能抓住它。” 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到处去把幸福找。曾记得 某人说得好:“你到处去把幸福找,哪知道,正是为 此迷心窍,恰好把幸福失掉。” 且听我好言规劝,准能把幸福找见:不要贪得无 厌,不要东跑西颠,知足者常乐,幸福就在你身边。
在与大学生对话时,发现学生对哲学有误解,希望接近 学生与哲学的距离
搜集小孩子做哲学的案例,并在大学哲学课堂上向学生 表明哲学是一种极自然的活动,说明人生来就可以学哲 学
提出构建童年哲学的话题,把童年哲学视为哲学的一个 分支 并非关注儿童的思维训练,开阅读故事
• 1969年出版《哈里·斯托特 尔迈尔的发现》(Harry Stottlemaire’s Discovery) 被翻译为《聪聪的发现》。 • 他的目标是: 从儿童一入学便 对其思想施加有益 影响,在 校期间自始至终向他们教授 哲学。李普曼接受了教育学 家杰尔姆·布鲁纳的看法。在 50 年前,布鲁纳 曾明确宣 称,只要教法得当,对儿童 可以教授任何学科的基础知 识。
(二)上海市杨浦区六一小学
• 1999年,成立儿童哲学科研室,将儿童哲学 定位为一门以启发智能为最终目标的课程, 致力于训练儿童的多项思考 技能,特别是让 学生初步掌握批判思考、反思性思维的基本 方法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态度,培养儿童的 逻辑与认知能力。 • 2001年学校将儿童哲学课扩展到全校所有班 级,编写教材,探索教学模式建立儿童哲学 乐园网站。 • 2005年学校将儿童哲学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 并向本区域其它学校推广儿童哲学课程。
• 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到高中三年级的一条龙式的 课程体系,编制了教师手册
在美国阅读训练中,作者的意图其实分为三 种,三种组成一个圆圆的馅饼——一个PIE (派)!
(二)葛瑞斯.马修斯(Gareth B. Matthews1929-2011)
1. 对哲学的再思考
1963年发现四岁的女儿能够自己对某些哲学问题进行论 证,开始对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提出质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