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模拟试卷答案(A卷)
儿童发展理论模拟题六

12350《儿童发展理论》全真模拟题(六)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其理论震撼了思维领域,也推动了低级认识过程(如知觉)的研究的心理学家是(B)A、弗洛伊德B、皮亚杰C、维果茨基D、班杜拉2、人的发展的基础是(B)A、认知发展B、社会发展C、科技发展D、心理学发展3、格塞尔认为儿童的情感和性格特征的发展中时好时坏,因而具有的特性是(B)A、冲突性B、周期性C、矛盾性D、方向性4、儿童后期智力的前驱被称为(A)A、应物能B、应人能C、语言能D、动作能5、根据格塞尔发展量表,如果一个还岁的儿童没有达到!1岁儿童的常模,并不意味着(A)A、该儿童发育不正常B、该儿童发育超前C、该儿童发育滞后D、该儿童发育停止6、下列选项中,曾获得美国最高科学奖励“国家科学奖章'的心理学家是(C)A、班杜拉B、埃里克森C、斯金纳D、华生7、班杜拉认为当一个人达到自设的标准时,他会对自己实行(C)A、自我封闭B、自我控制C、自我强化D、自我体验8、班杜拉认为,与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因素是(C)A、教育B、交往C、行为D、个性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各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的心理学家是(C)A、班杜拉B、斯金纳C、劳伦兹D、华生10、弗洛伊德认为,产生神经病焦虑的原因是(A)A、性的节制B、内心的恐惧C、生理疾病D、本能得不到发泄11、人们,尤其是神经症患者对自己的实际行为与他的理想化形象之间的差异视而不见。
这种防御策略属于(A)A、盲点作用B、合理化作用C、分隔作用D、犬儒主义12、承认自己无能,心存恐惧的同时,努力赢得别人的感情,依附最有权势的人或群体,儿童应对外界的这一手段是(C)A、从众B、逆众C、趋众D、离众13、皮亚杰将前运算时期的思维称之为(B)A、非逻辑思维B、半逻辑思维C、表象性思维D、逻辑思维14、皮亚杰认为,动作是思维的(A)A、起点B、反映C、结果D、原因15、下列不属于低级心理机能的是(D)A、不随意注意B、形象记忆C、冲动性意志D、抽象思维16、下列不属于维果茨基理论中概念形成的过程的选项是(D)A、概念含混时期B、复合思维时期C、概念思维时期D、概念完整时期17、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是(B)A、家庭教育B、学校教学C、个人天赋D、家族遗传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吉布森知觉发展机制的是(D)A、抽取B、过滤C、注意的外周机制D、专注19、如果一个婴儿对陌生人表现出了谨慎、警惕、惧怕、回避等行为反应,并伴随明显的“陌生焦虑”,这表示该幼儿已经形成(B)A、依恋行为系统B、警觉一恐惧行为系统C、探究行为系统D、交往行为系统20、如果儿童的依恋行为被抑制,但依恋联结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内部以某种方式体现出来。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阅读测试题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测试题一、选择题1、黑夜是人们最害怕的时候,马科斯让他妈妈每天晚上()。
A、开着走廊的灯B、陪他睡C、房间灯开着答案:A2、弗洛里昂担心有妖怪,无法入睡,他的爸爸拿出玩具()进入到弗洛里昂的想象世界里。
A、宝剑B、斧头C、手枪答案:A3、布莱斯经常受到班级丘名同学用()折磨他,可他没有反抗的勇气。
A、橡皮B、纸团C、粉笔答案:B4、艾玛趴经历无数次失败,造就了最后的成功()。
A、学会游泳B、学会吃饭C、学会走路答案:C5、要想成功一定要经历失败,若阿琪姆约到了()看电影。
A、阿芒B、蓓蕾尼丝C、伊戈尔答案:A6、所有的生物都以其他的生物为生,也就是说靠杀死别的生物来充饥。
这就是()。
A、生死链B、生物链C、环境答案:B7、6岁的马克西姆要搬家了,他会舍不得与他最好的朋友()友谊的生活,于是伤心地哭了很久。
A、吕卡B、德拉菲娜C、伊戈尔答案:A8、人类的劳动不仅使自己得以( ),而且改变了世界。
A、生存B、有饭吃C、有衣穿答案:A9、劳动是让“生命盛开”的工作,它让我们的()渴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开出生命美丽的鲜花,结出了丰硕的劳动成果。
A、学习B、智慧C、能力答案:B10、罗贝尔太太在()丢掉女儿,急的失去理智,当她找到女儿后,又将恐惧转化为愤怒,一股脑儿发泄到女儿身上。
A、超市B、街道C、公园答案:A11、玛丽翁在海里游了一个小时后,遇上了聪明、幽默、有教养()A、梦德B、迪朗C、杰西卡答案:A12、保罗和诺艾透过教室窗户看到树上有()只乌鸦。
A、23B、43C、33答案:B13、娜菲卡遇到一件不开心的事,回家后把自己关进房间里,几分钟后是()倾听她叙述事由。
A、妈妈B、爸爸C、奥比答案:C14、小让娜捡起()往湖边扔,被爸爸阻拦了。
A、鹅卵石B、蜗牛C、青蛙答案:C15、安南在海上疾驰,他是通过()辨别东西南北返回陆地的。
A、星星B、指南针C、太阳答案:B16、当一支军队举起()宣布投降时,敌方军队应该停止射击。
儿童发展理论 模拟试题3(附答案)

儿童发展理论模拟试卷3—、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华生认为,人的行为就是对刺激的反应,其公式表示为A.S-VB.N-ZC.S-RD.O-P2.人的发展的基础是A.认知发展B.社会发展C.科技发展D.心理学发展3.格塞尔认为,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遗传B.成熟C.环境D.训练4.儿童后期智力的前驱被称为A.应物能B.应人能C.语言能D.动作能5.如果父母容许婴儿自己决定吃和睡的时间,婴儿会减少喂乳次数和增加白天觉醒的时间。
这体现了儿童发展原则中的A.相互交织原则B.机能不对称原则C.个体成熟原则D.自我调节原则6.下列选项中,曾获得美国最高科学奖励“国家科学奖章"的心理学家是A.班杜拉B.埃里克森C.斯金纳D.华生7.斯金纳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出了A.成功教学法B.程序教学法C.强化教学法D.累计教学法8.班杜拉认为,与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因素是A.教育B.交往C.行为D.个性9.生命具有趋向死亡的本能,叫做A.性本能B.营养本能C.生本能D.死本能10.弗洛伊德认为,产生神经病焦虑的原因是A.性的节制B.内心的恐惧C.生理疾病D.本能得不到发泄11.“此地无银三百两”,用弗洛伊德防御机制解释属于A.投射B.压抑C.反向作用D.退化12.承认自己无能,心存恐惧的同时,努力赢得别人的感情,依附最有权势的人或群体,儿童应对外界的这一手段是A.从众B.逆众C.趋众D.离众13.儿童思维的核心特点是A.捉摸不定B.自我中心C.极端跳跃D.认知断续14.皮亚杰认为,动作是思维的A.起点B.反映C.结果D.原因15.人的心理的发展所受的制约因素是A.生理发展水平B.所受教育水平C.社会的文化历史发展规律D.遗传16.下列不属于维果茨基理论中概念形成的过程的选项是A.概念含混时期B.复合思维时期C.概念思维时期D.概念完整时期17.老师问:“除了家里的门,还有些什么门?”同学们纷纷说:“人家的门”“铁门”“天安门”“玻璃门”“冰箱门”“脑门”等。
幼儿教师资格:儿童观试卷(题库版)

幼儿教师资格:儿童观试卷(题库版)1、单选对待3岁前幼儿的“口吃”现象,()。
A.这是学话初期常见的正常现象,不必紧张B.应强迫孩子再说一遍C.应反复练习加以矫正D.应进行心理治疗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幼儿3岁前(江南博哥)发生的口吃多属于表达与词汇量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孩子心里想得明白,但是由于掌握的词汇量不够,当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却又不知该怎样去说,所以就发生了“口吃”现象。
这是孩子语言发展的中间过程,不需要过度紧张。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掌握的词汇量越来越多,“口吃”的现象也会逐渐消失。
若为此表现出恐慌、焦虑,甚至加以斥责,或反复给孩子纠正,不许“结巴”,反而给孩子过多的压力,使其对说话过分紧张而加重口吃。
所以当孩子说话出现“口吃”现象时,不要过多地去关注,也不要加以批评,淡化孩子的紧张和不安,同时大人可以心平气和地去复述孩子想要表达的句子,以增加其词汇量,慢慢孩子的“口吃”现象就会消失。
2、单选()是幼儿词汇量增长的活跃期。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儿童的词汇量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
有关研究表明,3—4岁幼儿的词汇量为l730个,4—5岁为2853个,5—6岁为3562个。
由此结果可看出,4—5岁是幼儿词汇量增长的活跃期。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3、单选“幼儿的智力活动依赖于兴趣。
”这是()的观点。
A.桑代克B.苏霍姆林斯基C.陈鹤琴D.奥苏伯尔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幼儿的智力活动依赖于兴趣”,其主张幼儿教育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
4、单选()的儿童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很差,不具备交往技巧,逃避群体,孤僻、沉默,被同伴和成人所忽视。
A.被抛弃型B.受欢迎型C.被忽略型D.被拒绝型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受欢迎型的儿童大都长相端正,身体健康,智力发育好,性格活泼开朗,容易获得伙伴与成人的喜欢,被称为明星型孩子;被忽略型的儿童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很差,不具备交往技巧,逃避群体,孤僻、沉默,被同伴和成人所忽视;被拒绝型的儿童精力充沛,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因为交往技能差而常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不被同伴所接纳。
[0412]《儿童哲学》网上作业题答案
![[0412]《儿童哲学》网上作业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e5cba68bd63186bcebbc81.png)
[0412]《儿童哲学》网上作业题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0412]《儿童哲学》网上作业题答案第一次作业[论述题]一名词解释1、儿童哲学2、游戏3、个体精神成长的有限性4、儿童认识的主客体一体化二简答题1、简述学习儿童哲学的意义2、从人类基因开放性角度谈为什么教育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3、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谈儿童认识的发展历程4、为什么说儿童有自己的哲学三论述题1、论儿童哲学与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联系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儿童哲学儿童哲学是一种理论体系,是一种新的儿童观,它倡导导儿童身上存在着对真、善、美的认识与追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超过了成人。
这种观点不是建立在主观臆测的基础之上,而是有其生物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等方面的依据。
2、游戏游戏是个体自发地对自身潜能的开发活动,是个体处于游离状态的潜在意识的活动的外化。
3、个体精神成长的有限性个人精神成长的有限性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个体精神成长受时空的限制、基因编码程序的开放是有限度的、个体精神成长受神经机能的限制。
4、儿童认识的主客体一体化这是儿童认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儿童最初的世界是完全以他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的,他处于"自我中心主义”的状态,他完全没有意识,作为一个自在的主体而存在。
二简答题1、简述学习儿童哲学的意义儿童哲学倡导一种新的儿童观与新的儿童教育价值观,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第一,对教育实践尤其学前教育实现的意义;第二,推动符合时代要求的学前教育理论的建构。
第三,丰富学前专业的教育理论水平。
2、从人类基因开放性角度谈为什么教育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类基因编码的近乎全开放的性质,使人类个体有可能在后天环境中习得基因信息以外的大量信息,使人类有可能在生物学遗传之外,在非生物学遗传的开放性编码中,构筑起表现为科学,道德,艺术,技术以及其他人类精神的一切创造。
儿童文学模拟试卷答案A卷

《儿童文学》模拟试卷答案(A卷)考试形式:闭卷一、单项选择题(10分)1、C2、B3、D4、B5、A6、D7、C8、C9、A 10、A二、简答题(30分)1、答案一:(1)趣:包括童趣和理趣(1分);(2)美:包括意境美和语言美(1分);(3)情:抒发作者真挚的、儿童认同的感情(1分);(4)叙述方式带有故事性(1分)具体阐述(2分)。
答案二:(1)童心和童趣是儿童散文的灵魂和核心(1分);(2)带有故事性的叙述方式(1分);(3)易于儿童接受的理趣(1分);(4)优美、活泼、朴实、简约的语言特征(12分)具体阐述(2分)。
2、(1)偏于直观感受(1分);(2)易于情感投入(1分);(3)善于模糊解读(1分);(4)拙于辨别评判(1分)。
具体阐述(2分)3、幼儿戏剧的戏剧冲突一般较为单纯、充满幼儿情趣,而且往往在他们生活经验的范畴和符合他们审美期待视野的戏剧情境中展开。
(2分)幼儿戏剧冲突常常产生于角色本身性格的心理冲突。
(2分)不少幼儿戏剧是以幼儿能理解的真假、善恶、美丑之间的矛盾对立作为戏剧冲突。
(2分)4、(1)可视性:这是图画文学塑造形象的外在特征(1分);(2)跳跃性:这是图画文学在文意表达方面的特征(1分);(3)夸饰性:这是图画文学的表现特征(1分);(4)明朗性:这是图画文学在色彩运用方面的特点(1分);(5)简洁性:这是图画文学的语言特征和要求(1分)具体阐述(1分)5、(1)真率明朗的情感性(1分);第1页共15页(2)形象鲜明的叙事性(1分);(3)稚拙活泼的趣味性(1分);(4)流畅简洁的音乐性(1分);具体阐述(2分)三、论述题(18分)1、(1)寓意明确突出(明确的寓意)(2分);(2)比喻形象生动(生动的比喻)(2分);(3)故事简洁短小(精炼的语言)(2分)。
举例(3分)2、具体阐述亲子共读的重大意义(2分)。
亲子阅读应注意的问题:包括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及亲子共读的方法等等(7 分)。
最新1806课程考试(0412)《儿童哲学》限时机考答案资料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3.0分,共30.0分)1.陆游的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瑕疵,岂复须人为。
”契合了康德美学理论中的()。
A.“天才说”B.“自然说”C.“环境说”D.“人物说”2.()的《忏悔录》,全方位披露人性的“第一份参考资料”。
A.杜威B.卢梭C.皮亚杰D.黑格尔3.道德的功能和目的是使个体与个体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高效的有机体,而这种结合有三个层次即()上的、行为上的和意识上的。
A.生理B.心理C.身体D.精神4.对儿童道德认识的著名理论有两派,一是()理论,二是信息加工理论,前者注重道德形式的研究,后者则侧重道德内容的研究。
A.道德形成B.道德认识C.道德发展D.道德认可5.审美层面有三个层次:()的审美、本能行为层面的审美、意识层面的审美。
A.身体层面B.精神层面C.生理层面D.头脑层面6.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公正感的发展方面存在着三个大的时期,第一时期持续到(),第二个时期大致在8至10岁;第三个时期从11、12岁开始。
A.10至11岁B.5至6岁C.7至8岁D.3岁至4岁7.最早系统论述个体与类精神发生一致性的相互观念的人是()。
A.荣格B.黑格尔C.杜威D.康德8.行为层面上的道德是动物的种本能,它同生理层面上的道德一样,完全听命于()选择。
A.自然B.自己C.集体D.环境9.在承认人具有先天知识方面,( )认为人具有先天的“集体无意识”。
A.福禄贝尔B.黑格尔C.杜威D.荣格10.()是就其遗传所得而言,它是不依赖于某个个体的经验的。
A.“天性”B.“自然”C.“天分”D.“先天”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道题2.0分,共30.0分)1.梭罗不是在人类精神生活中发现的动物层面的生命、本能层面的智慧,都能在儿童的精神世界寻找到具体而直观的论据。
()对错2.童年是永恒的,是每个个体共有的,是生命进化地结果,是所有生命痕迹的积淀。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课外阅读和答案

五年级《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测试题一、填空题1.《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作者是(国家)(人名)2.一朵沐浴在阳光和雨水中的鲜花,靠着、和里的养分不断生长开放。
3.生命的世界不仅是的世界,而且也是海藻、花草、树木、苍蝇、老鼠、蛇、狮子和豹的世界。
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极其微小,微小到只有在高倍放大镜下才能看到它们。
人们把这些微小的生命叫作5.分担痛苦是和的组成部分。
6.分享是什么?像分吃蛋糕这样的小事儿、最好的分法是。
7. 就是要制止少数几个任性胡来的人来统指挥其他人。
8. 就是利用武力来获取人们想要的东西。
9.在很早以前人类使用过的一种口语中,工作的意思是10.利用时间去梦想就是在我们的生命中添加了。
二、选择题(可多选)1.黑夜是人们最害怕的时候,马科斯让他妈妈每天晚上()A开着走廊的灯 B陪他睡 C房间灯开着2.弗洛里昂担心有妖怪,无法入睡,他的爸爸拿出玩具()进入到弗洛里昂的想象世界里。
A、宝剑B、斧头C、手枪3.布莱斯经常受到班级丘名同学用()折磨他,可他没有反抗的勇气。
A、橡皮B、纸团C、粉笔4.艾玛趴经历无数次失败,造就了最后的成功()A、学会游泳B、学会吃饭C、学会走路5.要想成功一定要经历失败,若阿琪姆约到了()看电影。
A、阿芒 B 、蓓蕾尼丝 C、伊戈尔6.自豪是胜利的标志,它标志着我们()。
A、敢作敢为 B 、不屈不挠 C、和获得成功7.卡米耶要搬家了,她会舍不得与()友谊的生活,于是整天打不起精神,什么都不想做。
A、马尔戈B、德拉菲娜C、伊戈尔8.人类的劳动不仅使自己得以( ),而且改变了世界。
A、生存 B 、有饭吃 C、有衣穿9.劳动是让“生命盛开”的工作,它让我们的()渴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开出生命美丽的鲜花,结出了丰硕的劳动成果。
A、思想B、智慧C、创造、10.罗贝尔太太在()丢掉女儿,急的失去理智,当她找到女儿后,又将恐惧转化为愤怒,一股脑儿发泄到女儿身上。
A、超市B、街道C、公园11.玛丽翁在海里游了一个小时后,遇上了聪明、幽默、有教养()A、梦德 B 、迪朗 C、杰西卡12.保罗和诺艾透过教室窗户看到树上有()只乌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哲学》模拟试卷答案(A卷)一、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儿童哲学的特点是什么?答案:1、儿童哲学,一方面是以儿童作为主体的认识自身之外的一切客体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世界和人生的态度和观念体系。
2、儿童哲学相对于成人哲学来说是不成熟的,幼稚的,但是却具有极大的价值,因为儿童的视野没有任何的成见,不受成人社会中的各种陈规旧俗的约束,具有原创性。
3、儿童哲学在性质上具有这几个特点:(1)纯朴(2)浪漫幻想(3)易受情绪影响(4)自由创造。
4、儿童哲学是儿童的一种天性。
2.中国古代的儿童教育观有哪些?答案:(1)子子;(2)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成人为本位的,儿童在传统文化中受到蔑视;(3)把儿童看成传宗接代的工具;(4)把子女当作光耀门庭的工具;(5)养子防老:(6)性别歧视。
3. 儿童道德哲学的教育学意义是什么?答案:其一,儿童的道德哲学能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儿童的道德认识;其二,儿童道德教育应注意道德内容道德形式的统一;道德认识传授在儿童早期是必要的;其四,发展儿童智慧,为提高儿童道德水平提供必要条件;其五,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应当采用不同水平的道德教育形式;其六,利用交往、游戏、童话,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其七,帮助儿童构建其道德范畴是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八,与儿童开展对话;其九,建立健康的道德生态环境。
4.儿童哲学教育可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请举例说明?分析型思维/实用型思维/创造型思维5. 如何在儿童哲学教育中,把谈话变成对话?(1)谈话必须以带有争议的话题开始。
(2)谈话必须自我规范、自我修正,参与者必须对别人提出的观点、理由提出质疑,同时又对别人的质疑表明立场。
(3)谈话必须平等,参与者必须同等地尊重自己与别人的观点,无论参与者站在何种立场。
(4)谈话遵循参与者的共同的兴趣,在全体探究中,所有参与者(教师除外)设立程序、规则,决定讨论主题及话题进展情况。
二、划线题:请在作者和其相应的著作之间划线(每题5分,共20分)1.皮亚杰 A.一套“儿童的哲学”思维训练项目2.提德曼 B.儿童的精神3.李普曼 C.儿童的哲学4.普赖尔 D.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1和C, 2和D,3和A,4和B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请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儿童哲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答案:其一,历史的召唤:理解、思考和发现;其二,哲学教育可以执行思维训练的功能;其三,哲学教育可以执行文化陶冶的功能;其四,哲学或哲学教育可以促进人内部精神财富的增益,从而为人获得外部物质财富准备好条件;其五,早期的哲学冲动会影响人的一生。
2.请结合实例,谈谈你将如何进行儿童哲学教育?答案:可从三个方面选择其中一个角度进行阐述。
这三个角度是:其一,作为思维训练的哲学教育,包括:哲学教育可以训练和培养什么样的思维?哲学教育与分析性思维;哲学教育与创造性思维;哲学教育与实用性思维;李普曼的思维训练系列课程;其二,作为智慧探求的哲学教育,包括:儿童智慧的表现;如何帮助儿童探求智慧?其三,作为文化陶冶的哲学教育。
《儿童哲学》模拟试卷答案(B卷)一、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什么是儿童哲学?答案:是一门以哲学为手段,通过“做”哲学来发展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创设群体探究的教育情境,以对话的方法展开教学活动,从而培养有理智的探究者的课程体系。
2.西方儿童观演进的基本线索是什么?答案:原始社会:“小大人”奴隶社会:“未来社会的主人”与“小奴隶”中世纪时期:人性泯灭,黑暗的宗教统治文艺复兴时期:人性、尊严、个性的发现儿童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尊重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廉价劳动力”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小绅士”与“劳动力”3.儿童哲学的特点是什么?答案:1、儿童哲学,一方面是以儿童作为主体的认识自身之外的一切客体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世界和人生的态度和观念体系。
2、儿童哲学相对于成人哲学来说是不成熟的,幼稚的,但是却具有极大的价值,因为儿童的视野没有任何的成见,不受成人社会中的各种陈规旧俗的约束,具有原创性。
3、儿童哲学在性质上具有这几个特点:(1)纯朴(2)浪漫幻想(3)易受情绪影响(4)自由创造。
4、儿童哲学是儿童的一种天性。
4. 儿童哲学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其一,有助于认识哲学发生、发展的面貌;其二,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关心儿童的精神生活;其三,为寻找培养儿童哲学思维的方法开辟了广阔前景;其四,童心可鉴5. 儿童哲学教育可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请举例说明?分析型思维/实用型思维/创造型思维二、划线题(每题5分,共20分)1.洛克 A.哲学与幼童2.杜威 B.爱弥儿3.卢梭 C.民主主义与教育4.马修斯 D.教育漫话1.D 2C 3B 4A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为什么要进行儿童哲学教育?答案:其一,历史的召唤:理解、思考和发现;其二,哲学教育可以执行思维训练的功能;其三,哲学教育可以执行文化陶冶的功能;其四,哲学或哲学教育可以促进人内部精神财富的增益,从而为人获得外部物质财富准备好条件;其五,早期的哲学冲动会影响人的一生。
2.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进行儿童哲学教育?答案:可从三个方面选择其中一个角度进行阐述。
这三个角度是:其一,作为思维训练的哲学教育,包括:哲学教育可以训练和培养什么样的思维?哲学教育与分析性思维;哲学教育与创造性思维;哲学教育与实用性思维;李普曼的思维训练系列课程;其二,作为智慧探求的哲学教育,包括:儿童智慧的表现;如何帮助儿童探求智慧?其三,作为文化陶冶的哲学教育。
儿童哲学模拟试卷C答案一、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儿童哲学的特点是什么?答案:1、儿童哲学,一方面是以儿童作为主体的认识自身之外的一切客体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世界和人生的态度和观念体系。
2、儿童哲学相对于成人哲学来说是不成熟的,幼稚的,但是却具有极大的价值,因为儿童的视野没有任何的成见,不受成人社会中的各种陈规旧俗的约束,具有原创性。
3、儿童哲学在性质上具有这几个特点:(1)纯朴(2)浪漫幻想(3)易受情绪影响(4)自由创造。
4、儿童哲学是儿童的一种天性。
2.中国古代的儿童教育观有哪些?答案:(1)子子;(2)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成人为本位的,儿童在传统文化中受到蔑视;(3)把儿童看成传宗接代的工具;(4)把子女当作光耀门庭的工具;(5)养子防老:(6)性别歧视。
3. 童年的秘密有哪些?答案:(1)内在的生命力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由生理和心理两个胚胎构成的,即儿童不仅是一个肉体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蒙台梭利称之为“精神胚胎”。
这种“精神胚胎”可以理解为儿童与生俱来的天赋,这种天赋,一方面是儿童从先辈们那里继承下来的经验和智慧;另一方面,“精神胚胎”意味着某种能力,某种可塑性,意味着发展变化的无限可能性。
(2)“吸收性心智”“吸收性心智”是一种内在的助力。
蒙台梭利认为,大人在面对一项新的事物时,可以借助经验来学习,而孩子从黑暗的母体中来到这个世界并没有带来任何显在的经验。
但是,孩子随时都有吸收新知识的欲望,并且有一种内在的特殊力量来帮助他从复杂的环境中选择成长所需要的事物。
(3)敏感期蒙台梭利说:“敏感期系指一个生物刚生下来,还在成长的时候,所获得的一种特别的感觉力。
”在敏感期期间,儿童受到一些不可抗拒的内在力量的推动,刺激他对周围环境不同物体产生兴趣。
实际上,这种内在的力量就是对环境的爱。
并不是一种情绪上的刺激,而是一种知性的欲望或爱,促使儿童去看、去听、去发展。
(4)儿童具有自然发展的生命力蒙台梭利认为,从胎儿出生一直到生命结束的全过程,生命是自然而然发展的。
所有儿童都具有自我成长发展的生命力。
这种成长不是随意的,而是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充满着秩序和规律,是一种自然法则。
蒙台梭利从观察中发现,人的生命发展,来自于自己的内部力量,是由自己的不断活动来完成的,而这种自我活动是具有预定计划的。
(5)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记住)第一阶段:从出生到三岁,这是无意识的成长与吸收阶段。
情绪与智力发展的内在结构则由“敏感期”与“吸收性心智”等功能来完成。
这一阶段幼儿表现出无穷的精力与兴趣。
(是开发智力的第一个关键期。
)第二阶段:三岁到六岁阶段,幼儿逐渐有意识地吸收各种知识,是个性形成期阶段。
儿童在内心逐渐形成秩序与服从的观念,并且发展出现实世界的模型,。
第三阶段:六岁到九岁阶段,儿童已可以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知识与艺术上的技能,发展自己的生活文化和能力,是吸收能力的另一个敏感期。
第四阶段:九岁到十二岁阶段,孩子已准备好以开放的心灵去吸收世界的各种知识,此时,他们会拼命地吸收环境中的一切事物。
(11---15岁,是青春期)第五阶段:从十二岁到十八岁阶段,这是深入发展兴趣的阶段,此时的青少年身处巨大变化的时期,对事物和事情有了自己的理解,将选择日后自己一生的努力方向。
十八岁以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和成熟,之后的人生路就主要依靠个人的努力、外在的条件和机遇了。
(6)儿童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适应环境”是儿童具备的基本能力。
蒙台梭利说:“我们的教育方法是由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所确定的。
众所周知,我们的教育学认为环境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把它作为整个体系的中心。
”4.儿童哲学教育可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请举例说明?分析型思维/实用型思维/创造型思维5. 如何在儿童哲学教育中,把谈话变成对话?(1)谈话必须以带有争议的话题开始。
(2)谈话必须自我规范、自我修正,参与者必须对别人提出的观点、理由提出质疑,同时又对别人的质疑表明立场。
(3)谈话必须平等,参与者必须同等地尊重自己与别人的观点,无论参与者站在何种立场。
(4)谈话遵循参与者的共同的兴趣,在全体探究中,所有参与者(教师除外)设立程序、规则,决定讨论主题及话题进展情况。
二、划线题:请在作者和其相应的著作之间划线(每题5分,共20分)1.皮亚杰 A.一套“儿童的哲学”思维训练项目2.提德曼 B.儿童的精神3.李普曼 C.儿童的哲学4.普赖尔 D.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1和C, 2和D,3和A,4和B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请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儿童哲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答案:其一,历史的召唤:理解、思考和发现;其二,哲学教育可以执行思维训练的功能;其三,哲学教育可以执行文化陶冶的功能;其四,哲学或哲学教育可以促进人内部精神财富的增益,从而为人获得外部物质财富准备好条件;其五,早期的哲学冲动会影响人的一生。
2.请结合实例,谈谈你的儿童教育观?答案:首先要认识到儿童是一个独特的“人”,把儿童当儿童看,儿童也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尊重儿童的私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