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

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
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

建筑垃圾处理技术

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427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

CJJ l34—。自 7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2.1、8.0.3、8 0.1 3、9.0.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年H月j日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

修订汁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Z007]125号)的要求,

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

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收集与运输;5.转运调配;6.再生利用;7.回填;8.填埋;9.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一I'L-;条文的解释.由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蓬议.请寄送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石龙路315弄ll号.邮政编码: 32j。

本规范主编单位: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

本规范参编单位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

公司

江苏中兴建没有限公司

上海市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材料研究所

同济大学

广州市环境卫生研究所

秦峰王雷张雪梅张卫东

黄海冷发光赵由才郭树波

许碧君杨德志李露倪道仁

袁宏伟

豢琏刊

萼隶辱

蓦示喜

陈伟锋

±名术

冯其林

昧嫱讳

王新文

钱光人

陈钧颐

薪著华生

更差

河象青笺

【】冗

目次

1总则……………………………………………………………l

2术语..........................................-............。’’。’’......一2 3基本规定 (3)

4收集与运输 (4)

4.1源头减量、收集 (4)

4.2运输…………………………………………………………‘i

5转运调配 (5)

6再生利用……·………………………………………………’‘7

7回填……………………………………………………………lO

8填埋……………………………………………………………ll

9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一l3

本规范用词说明…………………………………………’……“1 5引用标准名录……………………………………………………l6附:条文说明……………………………………………………l7

6

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城市建筑垃圾处理方案民族大道维修工程 中铁十六局集团 南宁市民族大道人行地道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6年4月12日

一、施工的目标 贯彻执行《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及南宁市相关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实现文明施工,现场达到南宁市相关标准,创建一个建筑垃圾的施工环境。 二、运输路线 本工程土方运输路线:起点为民族大道各施工工地出口,终点高新园艺场长巷坡二队的长巷消纳场。 三、编制依据 《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广西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件》、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南宁市工程渣土管理办法》等,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四、土方外运方法 本工程渣土运输将严格按照南宁市有关渣土运输的有关规定,选用性能良好、车厢封闭较好、证件齐全的车辆,运土车辆严格按照指定的线路行驶。做到运输车辆不超载,车厢上部全部加盖板覆盖,避免运输过程中渣土散落污染市区道路及周边环境。外运的时间段:按整体工程进度计划从2016年4月12日至8月30日,按市环保及城市管理的要求,按只允许夜间挖运,每天挖运时间段:从前一天下午8:00至第二天早晨6:00,每日工作10个小时。土方及石渣外运量=开挖总量-回填总量=57493.3 m3,(详见附表)计划4个月时间完工,每日挖运量约2000m3,如只按上述时间挖运,单车15m3*7趟/天=105m3,需要约20辆车。为防止渣土在运输过

程中的乱倒、乱弃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采用开挖现场与弃土场双向签票的办法,坚决杜绝渣土乱倒、乱弃。保证外运土方运到指定弃土场。 根据南宁市关于防治扬尘的有关规定,为了保证在此次土方外运工作进行的同时,不给周围已形成的环境造成影响,我方将在土方运输过程中作好清扫保洁工作,并由专人负责。为保证车辆运输不对市区环境造成污染,施工现场南边出入口设置洗车槽, 并安排专人进行车辆清洗工作,对每辆运土车须经打扫车轮、将运土车箱上两侧土方拍实,盖好车厢盖后方可放行。在渣土运输的区间段内安排清洁人员,随时对车辆散落下来的土块、泥块进行清扫,安排专人进行巡视、值班、组织路口交通,并成立保洁人员组织及保洁的设备配置计划。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1 总则 1.0.1 为了在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 1.0.3地基处理除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外,尚应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等。 1.0.4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经处理后的地基计算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有关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 地基处理ground treatment 提高地基强度,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2.1.2 复合地基composite foundation 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的由地基土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 2.1.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 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2.1.4 换填垫层cushion 挖去表面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坚硬、较粗粒径的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的垫层。 2.1.5 加筋垫层reinforced cushion 在垫层材料内铺设单层或多层水平向加筋材料形成的垫层。 2.1.6 预压地基preloading foundation 对地基进行堆载预压或真空预压、或联合使用堆载和真空预压,形成的地基土固结压密后的地基。 2.1.7 堆载预压drift preloading 对地基进行堆载使地基土固结压密的地基处理方法。 2.1.8 真空预压vacuum preloading 通过对覆盖于竖井地基表面的不透气薄膜内抽真空排水使地基土固结压密的地基处理方法。 2.1.9 压实地基compacted foundation 利用平碾、振动碾或其它碾压设备将填土分层密实的处理地基。 2.1.10 夯实地基rammed foundation 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密实的处理地基。 2.1.11 挤密地基compaction foundation 利用横向挤压设备成孔或采用振冲器水平振动和高压水共同作用下,将松散土层密实的处理地基。 2.1.12 砂石桩复合地基sand-gravel columns composite foundation 将碎石、砂或砂石挤压入已成的孔中,形成密实砂石增强体的复合地基。 2.1.1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cement fly ash-graval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等混合料加水拌合形成增强体的复合地基。

(完整版)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目录 一、前言 (1) 二、建筑垃圾处置核准 (1) 三、施工现场的主要垃圾 (1) 四、有效的管理措施 (2) 五、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2) 六、建筑垃圾清运 (4) 七、施工现场的收尾工作 (6)

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一、前言 每个行业都会产生各种垃圾,尤其是建筑行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各种建筑垃圾。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建筑垃圾产生的污染相当于汽车排放尾气的两倍!建筑垃圾的带来的危害如此巨大已经得到了各界充分重视。所以,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牵涉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项问题,是个系统工程。 二、工程概况 建筑概况:观山悦小区1#地下车库、3#、4#、5#楼工程位于信阳市羊山新区新六大街东。建筑面积:1#地下车库7430平方米,3#楼地上34330.52平方米,地下365平方米,4#楼地上4326.66平方米,地下365平方米,5#楼地上2776.16平方米,地下703.55平方米。结构形式:3#、4#楼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9层,5#楼地下1层,地上5层,基础形式为柱下筏板基础。本工程建筑场地类别二类,抗震设防烈度6度,建筑安全等级二级,抗震等级三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工程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质量等级:合格。 三、建筑垃圾处置核准 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包括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 四、施工现场的主要垃圾 1. 建筑施工垃圾 在施工现场中,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所产生的建筑施工垃圾各种成分的含量有所不

建筑垃圾处理方案.doc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 修建废物处理计划 工程称号: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施工组织设计(计划)报审表 计划称号: 项目部报审定见: 项目经理:年月日 工程部审阅状况: 审阅人: 年月日 工程部领导批阅定见: 批阅人:年月日 1

JL —A002 施工组织设计(计划)报(复)审表工程称号:编号: 致(监理单位): 现报上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全套、部分),现已我单位上级技能担任人 查看赞同,请予查看和赞同。 附:施工组织设计(计划) 承包单位项目部(公章):项目担任人: 项目技能担任人:年月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查看定见: 1、赞同 2 、不赞同 3 、按以下首要内容修正弥补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总监理工程师查看定见: 1、赞同 2 、不赞同 3 、按以下首要内容修正弥补后 并于月日前报来。 项目监理组织:(公章) 总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一式三份,连同施工组织设计同时送项目监理组织查看。 建造、监理、施工单位各留一份。

2

目录 一、前言 (3) 二、修建废物处置核准 (4) 三、施工现场的首要废物 (5) 四、有用的办理办法 (7) 五、修建废物的归纳运用 (8) 六、修建废物清运 (11) 七、施工现场的收尾作业 (13) 一、前语: 每个职业都会发生各种废物,尤其是修建职业每年都会发生很多的各种修建废物。至 2006 年,据有关部门计算,我国现有修建总面积400 多亿平方米,以 每万平方米修建施工进程中发生修建废渣 500t 至600t 的规范推算,我国现有修建面积至少发生了 20 亿吨修建废物。到 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修建面积约 300 亿平方米,新发生的修建废物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目前我国修建废物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废物总量的 30%~40%,建 筑废物发生的污染适当于轿车排放尾气的两倍!修建废物的带来的危害如此巨大,现已得到了各界充沛注重。所以,推动修建废物归纳利用,完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推动、协调发展,是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强制性条文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 强制性条文13条: 3.0.5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地基处理的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经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2、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造物,应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3、对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受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及构造物,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4.4.2 换填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应分层进行,并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上层。 5.4.2 预压地基竣工验收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排水竖井处理深度范围内和竖井底面一下受压土层,经预压所完成的竖向变形和平均固结度应满足设计要求;2、应对预压的地基土进行原位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 6.2.5 压实地基的施工质量检验应分层进行。每完成一道工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时,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6.3.2 强夯置换处理地基,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6.3.10 当强夯施工所引起的振动和侧向挤压对邻近建构筑物产生不利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或防振措施。 6.3.13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根据静载荷试验、其他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等方法综合确定。强夯置换后的地基竣工验收,除应采用单墩静载荷试验进行承载力检验外,尚应采用动力触探等查明置换墩着底情况及密度随深度的变化情况。 7.1.2 对散体材料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密实度检验;对有粘结强度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强度及桩身完整性检验。 7.1.3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有粘结强度的复合地基增强体尚应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 7.3.2 水泥土搅拌桩用于处理泥炭图、有机质土、pH值小于4的酸性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土,或在腐蚀性环境中以及无工程经验的地区使用时,必须通过现场和室内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7.3.6 水泥土搅拌桩干法施工机械必须配置经国家计量部门确认的具有能瞬时检测并记录出粉体计量装置及搅拌深度自动记录仪。 8.4.4 注浆加固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应进行静载荷试验检验。 10.2.7 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观测,直至沉降达到稳定为止。

建筑垃圾处置方案模板

道路排水工程(含电力管沟工程) 垃 圾 处 理 专 项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施工单位:******* 编制日期:***年**月***日

《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1、事先将垃圾进行分类,工地垃圾: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将废料统一进行堆放,配备专业清运工人进行清运处理。且分类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垃圾可采取露天方式,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应及时覆盖,减少扬尘。 (2)建筑垃圾堆放高度不宜超过3m。 (3)放区应设置明显的分类堆放标志。 2、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必须经当地建筑垃圾管理部门核准,并应满足如下要求: (1)运输车辆应有合法的行驶证,并通过年审; (2)运输单位应具有当地主管部门颁发的准运证或营运证; (3)具有建筑垃圾经营性运输服务资质。 3、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按核准的路线和时间行驶,并到核准的地点处理处置建筑垃圾。具体要求如下: (1)建筑垃圾运输车运行时间安排应避开交通高峰时段,以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2)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运输路线,应由当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门会同交通管理部门规定; (3)运输单位将建筑垃圾倾倒在核准的处理地点后,应取得受纳场地管理单位签发的回执,交送当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门查验。 4、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型式和载重量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

(1)工程渣土运输宜采用载重量大于8t的密封式货车; (2)装修及拆迁垃圾运输宜采用载重量5~15t的密封式货车; (3)工程泥浆运输宜采用载重量大于8t的密封罐车。 5、建筑垃圾运输车厢盖应采用机械密闭装置,开启、关闭时动作应平稳灵活、无卡滞、冲击现象。 (1)厢盖与厢盖、厢盖与车厢侧栏板缝隙不应大于30mm; (2)厢盖与车厢前、后拦板缝隙不应大于50mm; (3)卸料门与车厢栏板、底板结合处缝隙不应大于10mm。 6、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容貌整洁、外观完整、标志齐全。 (1)车辆车窗、挡风玻璃、反光镜、车灯应明亮,无浮尘、无污迹; (2)车辆车牌号应清晰、无明显污渍,距车牌15m处应能清晰分辨车牌上的字迹; (3)车厢厢体、厢盖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的凹陷和变形。车厢外部锈蚀或油漆剥落单块面积不得超过0.01m2,总面积不得超过0.05m2; (4)车辆底盘无大块泥沙等附着物,轻轻敲打时,应无块状泥沙等污渍脱落。 (5)建筑垃圾装载高度应低于车厢栏板高度,装载量不得超过车辆额定载重量。 (6)车辆装载完毕后,厢盖应关闭到位,并检查车厢卸料门锁紧装置,保证锁紧有效、可靠。 (7)车厢液压举升机构及厢盖液压、启闭机构的液压部件各结合面

建筑垃圾处理方案.doc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为体现环保施工的新理念,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展示公司施工现场的新风貌,使工程在施工中和建成后都成为文明工程。我公司将切实承担起总包职责,加强对土建及各专业分包方文明施工的管理,采取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将施工时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一、工程概况 xx春天2#、4#、5#、6#、8#、9#楼工程是建设地址位于信阳市鸡公山大道与羚锐大道交口西南角的高层住宅楼。工程总建筑面积78772m2,本工程为一类高层住宅楼,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桩基承台基础,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本工程由信阳悦合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新建,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勘察,河南创达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监理,河南五建第二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承建,信阳市质监站,安监站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本工程所包含的住宅、商业、地下车库由河南五建第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总承包。目前资金已落实到位,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完善,具备开工条件。 本工程主要建筑垃圾有基础土方开挖的土方、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竹木材、各种包装材料,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80%,其它垃圾成分约占20%。 二、建筑垃圾处置依据

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包括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 其设立依据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十六条“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固体废物”。第十九条“对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固体废物的设施、设备和场所,应当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第四十条“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必须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环境保护和城市环境卫生标准”。 2、《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01号)第二十八条“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生活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理实施监督管理”。 3、《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39号)第七条“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应当向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获得城市建筑垃圾处置后,方可处置”。第十六条“建筑垃圾处置实行收费制度,收费标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第412号令)序号第101“城市建筑垃圾处置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三、建筑垃圾处置措施 1、组织管理

建筑垃圾处理方案范本

建筑垃圾处理方案范本 目录 一、前言 (1) 二、建筑垃圾处置核准 (1) 三、施工现场的主要垃圾 (2) 四、有效的管理措施 (4) 五、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4) 六、建筑垃圾清运 (6) 七、施工现场的收尾工作 (8)

一、前言: 每个行业都会产生各种垃圾,尤其是建筑行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各种建筑垃圾。至2006年,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以每万平方米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废渣500t至600t的标准推算,我国现有建筑面积至少产生了20亿吨建筑垃圾。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建筑垃圾产生的污染相当于汽车排放尾气的两倍!建筑垃圾的带来的危害如此巨大,已经得到了各界充分重视。所以,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牵涉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项问题,是个系统工程。 二、建筑垃圾处置核准: 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包括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 其设立依据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十六条“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固体废物”。第十九条“对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固体废物的设施、设备和场所,应当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第四十条“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必须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环境保护和城市环境卫生标准”。 2、《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01号)第二十八条“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生活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理实施监督管理”。 3、《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39号)第七条“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应当向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获得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后,方可处置”。第十六条“建筑垃圾处置实行收费制度,收费标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1总则 1.0.1为了在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 1.0.3地基处理除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外,尚应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等。 1.0.4建筑工程地基处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经处理后的地基计算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的有关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地基处理ground treatment 提高地基强度,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2.1.2复合地基composite foundation 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的由地基土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 基。 2.1.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 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 值为比例界限值。 2.1.4换填垫层cushion 挖去表面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坚硬、较粗粒径的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的垫 层。 2.1.5加筋垫层reinforced cushion 在垫层材料内铺设单层或多层水平向加筋材料形成的垫层。 2.1.6预压地基preloading foundation 对地基进行堆载预压或真空预压、或联合使用堆载和真空预压,形成的地基土固结压密后 的地基。 2.1.7堆载预压drift preloading 对地基进行堆载使地基土固结压密的地基处理方法。 2.1.8真空预压vacuum preloading 通过对覆盖于竖井地基表面的不透气薄膜内抽真空排水使地基土固结压密的地基处理方 法。

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新乐市公园建设工程郊野(绿洲)公园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编制: 审批: 施工单位:江西双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8年3月15日

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绿洲公园是我市2018年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占地260亩,施工投资1722.54万元,由九易庄宸设计院规划设计。工程内容:绿洲公园总图工程(北入口、园路、健身广场、入口景石、围树凳、渗透塘、铁艺大门、休闲广场、凉亭、茅草亭、小品布置)、绿化工程、廊架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管理房及公共卫生间的土建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主要建筑垃圾为旧建筑的拆除、清表垃圾、施工垃圾及生活垃圾。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01号) 3、《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39号) 三、有效的管理措施 1、加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避免采用混合收集,减小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 2、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建筑垃圾分配现场的施工人员分拣,提高可以回收的资源。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垃圾处理采用填埋、焚烧、分类循环利用等; 4、提高建设工作者的环境意识;宣传垃圾处理的重要性;

5、施工现场配备一名工人专门负责垃圾的管理,将垃圾类别的标志牌尽量做到清晰易识别,项目负责人对其进行不定期检查和监督,争取切实做好施工人员的环境意识和资源合理利用的观念,保护好现场的环境。 四、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1、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减少因施工质量原因造成返工而使建筑材料浪费及垃圾大量产生。在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大多数以民工为主,他们普遍素质不高,施工技术水平偏低,这对现场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现场管理,做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施工质量,将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的产生。在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中,因建筑施工质量返工引起的垃圾量比例较大,而且造成材料浪费。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尽可能的应用总结出来的办法,把施工质量隐患防范于未然。 2、加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在施工现场上的许多建筑垃圾,如果施工人员注意就可以大大减少它的产生量,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浆、混凝土、三分头砖等,在施工中做到工完场清,多余材料及时回收再利用,不仅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减少材料浪费,节约费用。 3、推广新的施工技术,避免建筑材料在运输、储存、安装时的损伤和破坏所导致的建筑垃圾;提高结构的施工精度,避免凿除或修补而产生的垃圾。避免不必要的建筑产品包装。 五、建筑垃圾清运 1、事先将垃圾进行分类,建筑工地垃圾: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

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序言 为体现环保施工的新理念,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展示公司施工现场的新风貌,使工程在施工中和建成后都成为景观工程。我公司将切实承担起总包职责,加强对土建及各专业分包方文明施工的管理,采取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将施工时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一、工程概况 二、环县园丁园住宅小区位于环县环城镇南关小学西侧,工程用地原为农 民耕地,西面为南关小学、北面与环县职中相连,南面为南江路,东 临环江路。由甘肃锦祥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是集住宅商铺为一体的 综合性住宅楼。园丁园住宅小区包括1#、2#、3#、4#、5#、6#楼,其中1#、2#、5#楼设计为六层跃七层住宅楼,一、二层为商铺; 4#楼为十一层跃十二层住宅楼,一层为车库,二层以上为住宅;3#楼设计为六层跃七层住宅楼,一层为车库。6#楼设计为九层,一二层为商铺三层以上为住宅。 二、工程目标 1、工程管理目标 1.1文明管理目标:确保市级文明工地、争创省级文明工地。 1.2安全管理目标: (1)施工安全管理达标创优,

(2)无重大伤亡、机械和火灾事故,死亡事故为零; (3)无扰乱社会安和污染环境事故; (4)一般事故频率控制在0.15%以下; 2、环境管理目标 我们将依据ISO14001:1996环境管理标准,建立环境管理建筑垃圾处理保证体系,配备相应的资源,遵守法则,合理处理,节能减废,力争达到施工与环境的和谐,创建环境保护工作先进达标现场。 本工程中,我们将重点控制的、对大气污染,对水污染、土壤污染、废弃物管理和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等。在制定控制措施时,考虑对环境影响的范围、影响程度、发生频次、社区关注程度、法规符合性、资源消耗、可节约程度等。 3、组织管理 在项目经理部建立建筑垃圾处理保证体系中,明确体系中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并保持一套工作程序,对所有参与体系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现场由项目经理挂帅,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具体协调,下设文明施工管理员专职负责具体协调工作,生产、技术、质量、安全、消防等积极配合,同时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建筑垃圾处理保证体系

建筑垃圾处置方案31927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2.1项目概况 (2) 2.2.编制目的 (2) 3、建筑垃圾定义及分类 (3) 3.1建筑垃圾定义 (3) 3.2建筑垃圾分类 (3) 4、建筑垃圾减量管控措施 (3) 4.1建筑垃圾管理小组 (3) 4.2责任制考核 (5) 4.3建筑垃圾管理措施 (5) 5、建筑垃圾清运 (6) 5.1事先将垃圾进行分类 (6) 5.2建筑垃圾运输审核 (6) 5.3建筑垃圾运输要求 (6) 6、建筑垃圾收尾 (8)

1、编制依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3《河南省环境保护条例》 1.4《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1.5《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6《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1.7《郑州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1.8《郑州市建筑工程施工控制扬尘污染标准》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10《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1.11《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 1.12《城乡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的通告》 1.13《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1.14《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1.15《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1.16《郑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 1.17《郑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 1.18设计文件及图纸。 2、工程概况 2.1项目概况 2.2.编制目的 近年,随着社会和谐发展,人的环境意识、政府的环境标准逐步提高。为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障郑州市市民的身体健康,郑州市政府大力开展扬尘治理整治工作。项目部积极响应政府工作,严格执行6个100%,即施工工地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为有效防治施工现场扬尘污染及建筑垃圾污染,结合本项目的实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四、《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3基本规定 3.0.5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 3.0.6 受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当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时,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4换填垫层法 4.4质量检验 4.4.2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土。 5预压法 5.4质量检验 5.4.2预压法竣工验收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水竖井处理深度范围内和竖井底面以下受压土层,经预压所完成的竖向变形和平均固结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 应对预压的地基土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 6强夯法和强夯换法 6.1一般规定 6.1.2强夯置换法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6.3施工 6.3.5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会产生有害的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或防振措施。 6.4质量检验 6.4.3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强夯置换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除应采用单墩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采用动力触探等有效手段查明置换墩着底情况及承载力与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对饱和粉土地基允许采用单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代替单墩载荷试验。 7振冲法 7.4质量检验 7.4.4振冲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8砂石桩法 8.4质量检验 8.4.4砂石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9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 9.4质量检验

地基处理勘察报告

地基处理勘察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 大型芳烃项目地基处理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中国化学工程第一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2012年6月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御河路28号 邮编 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 大型芳烃项目地基处理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法定代表人:方福选 总工程师:刘文东 审定人:任存义 审核人:王郁恺 项目负责人:王郁恺 技术负责人:陈伟

目录 Ⅰ文字部分 ..................................................................................................... 页码 1.前言 (1) 2.勘察目的及工作手段 (2) 3.场地概况及地层结构 (3) 4.场地地下水 (5) 5.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5) 6.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 (6) 7.地基土处理 (8) 8.结论与建议 (8) 附表: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层统计结果表 Ⅱ图表部分 ................................................................................................. 附录号 1.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001) 2.地质岩性剖面图图例 (002) 3.地质岩性剖面图 ........................................................................... 003~021 4.地质柱状图及静力触探试验成果图 ........................................... 022~109 5.十字板剪力试验成果图 ............................................................... 110~117 6.土工试验分层汇总表 ................................................................... 118~136 7.综合压缩曲线成果图 (137) 附件1:土工试验报告 附件2:水质分析报告

(完整版)环境保护措施及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环境保护措施及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根据施工企业的特点,本项目有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管理因素有:噪音排放、粉尘排放、运输遗洒、固体废弃物排放及雾霾天气等。 一、主要管理措施 建立环保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责任。 项目兼职环保人员负责组织环境管理计划的宣讲。并把每周一的安全教育与环保要求结合起来,对操作者进行环保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 制定有针对性的环保方案,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和避免大气污染。 主要措施如下: 1.为降低施工现场扬尘发生,施工现场应进行封闭围挡。 2.施工现场必须每天清扫,经常撒水降尘。 3.施工现场主要施工道路每天设专人进行清扫。 4.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应及时装入塑料袋内,每天晚上清运出施工现场,避免遗洒;运垃圾的专用车每次装完垃圾后,用苫布盖好,避免途中遗洒和运输过程中造成扬尘。 二、减少噪音措施 1.噪声源范围 地下工程施工阶段:挖机、压路机、振动棒、支拆模板、搭拆支模架、钢模板修理、电锯等。 2.噪声的控制措施 (1)选用的施工机械必须符合环保标准,操作人员必须先经过相应的环保教育且具有一定的相关经验。 (2)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运转,严禁超负荷运转。加强各种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缩短维修保养周期,尽可能降低施工机械噪声的排放。在作业层周围设置隔音屏,减少施工噪声对外扩散。 (3)振捣砼时,避免强振钢筋或钢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尽可能选用低噪声振动棒,振动棒使用完后,及时清理干净并保养好。 (4)模板、支模架支设、拆除及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不得抛扔。

(5)禁止在居民休息时间施工。 三、降低扬尘措施 1.场内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垃圾渣土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定期洒水清扫。2.对于土方工程产生的扬尘控制主要是采取淋水降尘的措施,为避免地运土车辆发生沿路遗洒,应搭设拍土架,专人负责表土拍实,盖苫布,防止遗洒,并在出口处清扫车轮等带土部位。 3.水泥库房应封闭,砂石材料堆放场地应设围档。 4.施工现场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对于裸露场地可进行淋水降尘处理,有条件可进行绿化处理。 5.易散落、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严禁超载运输,对车厢进行覆盖,对于意外原因所产生的遗撒应及时进行处理。易散落、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存放在封闭的库房。 6.施工现场内临时道路要经常洒水,防止过往车辆扬尘,并及时清理路面污染物。 四、降耗节能措施 项目部要尽量节约用水、用电,随时设专人进行监督,杜绝浪费水、电情况发生。 五、雾霾治理专项措施 1、施工现场: 施工前先砌施工区围墙,形成一个封闭的场所,以遮挡外来风沙、尘土,落实到人,施工现场每天派专人洒水降尘。木工加工场地产生的锯末及钢筋加工厂地产生的铁销应及时清理,以防被风吹散,造成空气污染。 2、密目网: 工程采用外脚手架密目网进行封闭,防止施工粉尘外扬,污染环境。 3、建筑垃圾及材料堆放 (1)建筑垃圾集中、分类堆放,及时清运;临时堆放的生活垃圾采用封闭式容器,清理前可以适当洒水,确保无扬尘,日产日清。垃圾清运委托有资格的运输单位,做到不乱卸乱倒。禁止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焚烧垃圾等有毒有害物质。(2)建筑结构内的施工垃圾清运采用封闭式专用垃圾通道或封闭式容器吊运,严禁凌空抛撒。施工现场设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施工

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一、前言 每个行业都会产生各种垃圾,尤其是建筑行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各种建筑垃圾。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建筑垃圾产生的污染相当于汽车排放尾气的两倍!建筑垃圾的带来的危害如此巨大,已经得到了各界充分重视。所以,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牵涉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项问题。 二、建筑垃圾处置核准 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包括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其设立依据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十六条“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固体废物”。第十九条“对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固体废物的设施、设备和场所,应当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第四十条“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必须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环境保护和城市环境卫生标准”。 2、《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01号)第二十八条“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生活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理实施监督管理”。 3、《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39号)第七条“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应当向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获得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后,方可处置”。第十六条“建筑垃圾处置实行收费制度,收费标准 合肥市寿春中学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第412号令)序号第101“城市建筑垃圾处置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三、施工现场的主要垃圾 1. 建筑施工垃圾:在施工现场中,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所产生的建筑施工垃圾各种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但其主要成分一致,主要有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1.doc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第九章深层搅拌桩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9.1.1条深层搅拌法适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量较高且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大于120KPa 的粘性土等地基。当用于处理泥炭土或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宜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冬季施工时应注意负温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第9.1.2条工程地质勘察应查明填土层的厚度和组成,软土层的分布范围、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地下水的侵蚀性质等。 第9.1.3条深层搅拌设计前必须进行室内加固试验,针对现场地基土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固化剂及外掺剂,为设计提供各种配比的强度参数。加固土强度标准值宜取90d龄期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第二节设计 第9.2.1条深层搅拌法处理软土的固化剂可选用水泥,也可选用其它有效的固化材料。固化剂的掺入量宜为被加固土重的7%~15%。外掺剂可根据工程需要选用具有早强、缓凝、减水、节约水泥等性能的材料,但应避免污染环境。 第9.2.2条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

基荷载试验确定,也可按下式计算: f sp,k=m·R kd/A p+ β·(1-m)f s,k(9.2.2-1) 式中 f sp,k——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 m——面积置换率; A p——桩的截面积; f s,k——桩间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 β——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当桩端土为软土时,可取0.5~1.0, 当桩端土为硬土时,可取0.1~0.4,当不考虑桩间土的作用时,可取0; Rkd ——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应通过现场单桩荷载试验确定。 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也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取其中较小值: Rkd =ηfcu,kAp (9.2.2-2) Rkd=qsUpl + αApqp (9.2.2-3) 式中 fcu,k ——与搅拌桩身加固土配比相同的室内加固土试块

建筑垃圾清理工作施工方案设计

山东亚太森博浆纸有限公司 建筑垃圾清理工作 施 工 方 案 日照祥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12年6月6日目录1.编制说明 (3) 2.编制依据 (3) 3.工程概况 (3) 4.工程管理目标 (3) 4.1质量管理目标 (3) 4.2工期目标 (3) 4.3安全生产目标 (3)

4.4文明工地目标 (3) 5.施工方案 (3) 5.1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 (3) 5.2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框图 (4) 5.3拆除工程施工准备 (4) 5.4现场准备 (4) 5.5机械设备、材料及人工的准备 (4) 5.6在工地固定场所设置标牌 (5) 5.7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和有关管线 (5) 6.防尘措施 (5) 7.垃圾清运方法 (5) 8.清运工程安全措施 (5) 9.清运工程文明施工管理 (7) 10.确保工期组织措施 (8) 1.编制说明 经过现场踏勘,综合考虑施工安全、施工进度等要求,结合我公司多年来从事此类工程的施工经验,编制此施工方案。 2.编制依据 2.1甲方提供的山东亚太森博浆纸有限公司建筑垃圾清理工作; 2.2由甲方提供的建筑垃圾的范围示意图; 2.3其它相关专业规范及行业标准。 3.工程概况 3.1项目名称 山东亚太森博浆纸有限公司建筑垃圾清理工作 3.2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山东亚太森博浆纸有限公司西侧,原日照市成家村及八里庄,经征地动迁后,动迁所遗留的建筑垃圾等地表物需要清理外运及表土清理 3.3清理范围

地表建筑垃圾清理外运、建筑物基础清理外运、地表杂草、腐殖土清理外运、灌木和树根挖除外运、原道路混凝土层及路基清理外运、原有排水沟清理回填、废旧电线杆等清理外运。 3.4清理说明 建筑垃圾清理深度为至无建筑垃圾为止,建筑物基础清理至基础底,地表杂草清理自然地表下0.2m,范围为建筑垃圾清理范围以外的场地。拆除的建筑垃圾由施工方负责运到城建、环卫部门允许的垃圾堆放地点。 4.工程管理目标 4.1质量管理目标:合格标准 4.2工期目标:20日历天 4.3安全生产目标:杜绝伤亡事故 4.4文明工地目标:采用湿式作业法,控制扬尘污染,实施封闭式管理,避免垃圾和扬尘四周扩散。 5.施工方案 5.1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针对此工程项目,我公司推选的项目班子一律持证上岗,保证施工进度要求,并且该项目经理部仅负责此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将对工期、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全面负责。各施工管理职能部门在项目经理部的直接指导下做到有计划的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方面达到目标要求。并配备技术负责人、施工主管、安全负责人及其他技术、安全、施工等专业人员组织施工管理。 5.2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框图 5.3拆除工程施工准备 5.3.1技术准备工作 5.3.2施工技术人员要弄清建筑物的结构情况、建筑情况、水电及设备管道情况。 5.3.3在清除作业的四周做好维护,清除作业不得超出此范围,以免对周边建筑物、花草树木、地面等造成损坏,减少对工作环境的影响。大型拆除机械进出要采取措施保护好路面。

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目录 、工程概况 (2) 二、................................................................ 编制依据 2 三、................................................................ 组织机构 2 四、...................................................... 施工现场的主要垃圾 3 五、.................................................. 建筑垃圾减量的管理措施 3 六、.............................................................. 阶段性控制 5 七、............................................................ 建筑垃圾清运 7 八、...................................................... 施工现场的收尾工作 8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淮南市市级老年公寓项目 建设单位:淮南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淮南市民政局 设计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上海市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位置:淮南市山南新区,南经十六路(玉兰大道)西侧、南纬一路(民惠街)北侧、环山路南侧。 本本工程整个工程包括:1#医疗、娱乐等生活配套用房,2#老年公寓,3#老年公寓, 4#老年公寓,5#老年公寓。总建筑面积 27705.63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22816.19m2, 地下建筑面积4889.44m2。 二、编制依据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3、《安徽省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监督管理办法》 2.4、《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2.5、《安徽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 2.6、《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7、《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 GB 6763-2000)》 三、组织机构 本工程建立由建设单位领导、监理单位监督、施工单位工作的管理网络,负责施工现场垃圾清运控制的策划、组织、落实、并从财力、物力、人力上实施战略布置,将本工程的施工垃圾清运控制运溶入到整个管理中。 实施施工现场垃圾清运控制,责任在领导,管理在岗位,关键是班组。因此项目部必须在建立和健全各项扬尘控制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落实各级管理责任,将施工扬尘控制与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