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套种油茶·一地两用促发展

合集下载

茶林套种树木品种

茶林套种树木品种

茶林套种树木品种有多种选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品种:
1. 山桐子:山桐子是一种高大乔木,根系发达,固水性好,叶片肥大遮荫效果好,水分蒸腾量较大。

与茶园套种可以有效降低茶园温度,减弱茶园光照强度,提高茶园湿度,减少土壤水分流失,延长茶叶采摘期,提高茶叶品质等。

2. 油莎豆:油莎豆适应性极强,我国南北各地的沙滩、丘陵、岗地、林间等地均可种植。

它是高产油料作物,经北京、河北、湖南、山东、四川等地试种,一般亩产750\~1000千克。

此外,茶林还可以套种杉、桑、松、油桐、柑橘、梨桃、核桃、栗柿、绿化树种等多年生植物以及当年生的粮食、蔬菜、牧草、绿肥等。

具体选择什么品种的树木进行套种,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决定。

油茶种植方法

油茶种植方法

油茶种植方法油茶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油茶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油茶种植方法1、土壤耕作土壤耕作是油茶增产的基本措施,它应该包括垦复、中耕、除草和水土保持等内容。

其作用在于:清除杂草、灌木,改良土壤,增强抗旱能力,改变林地环境,增加光能利用,减少病虫害,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油茶产量。

所以,对林相整齐、生长健壮的油茶林来说,加强耕作,可以做到“当年垦复、头年得利、两年增产、三年丰收”。

土壤管理能使油茶林增产的主要原因是调节了土壤水分、空气和温度,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分解,显著地改善了土壤的水肥条件。

经过垦复,土壤含水量提高了,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比未垦复的提高了1倍以上,土壤孔隙度提高了,从而促进了油茶地上地下部分的生长发育,油茶的根系发达了,新叶增加了、新梢增加了,花芽数增加了,产量提高了。

油茶林大面积增产,垦复是重要手段。

根据各地积累的经验,就是因地、因时、因树制宜进行垦复。

在地势平坦、坡度15以下可搞林粮间作或荒芜的成林可用全垦。

根据地形情况隔一定距离,沿水平环山作梯带,外高内低,外缘作土埂,内开竹节沟,达到保水、保肥、保土。

对于坡度15-30度和不搞间作的油茶林,用带垦或穴垦。

油茶垦复中耕,一般冬春进行,但深度应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做到:冬春稍深,夏秋稍浅;荒山稍深、熟山稍浅;成林稍深、幼林稍浅;平地稍深、坡地稍浅;冠外稍深、冠内稍浅。

一般深挖20-25cm,浅锄10-15cm,三年一深挖,一年一浅锄。

但是,在生产实践中,深挖和浅锄应根据林地杂草和树势的情况灵活掌握,既要保证抚育管理及时,又要考虑节省用工投资,更要注意保持水土。

2、间作施肥油茶成林的间作、施肥,是促进油茶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

(1)间作间作就是在油茶林内因地、因时制宜间种适宜的作物。

油茶林地间作,以种代管,保证了油茶林经常性的抚育管理,是达到一地多用,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熟化土壤,提高肥力,增加收入,促进油茶生长发育的好办法。

三门江岸油茶香——三门江林场一体化发展油茶产业纪实

三门江岸油茶香——三门江林场一体化发展油茶产业纪实

本刊特稿三门江岸油茶香——三门江林场一体化发展油茶产业纪实文/广西林业记者 刘宗才 特约撰稿人 蔡 肖自治区直属国有三门江林场从育苗开始,到种植再到榨油,一体化高标准地发展油茶产业的消息,虽早有耳闻,但始终未能亲眼一见,这成为记者心中难忘的遗憾和不灭的冀盼。

今年春节过后,一个细雨霏霏,寒气袭人的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柳州北郊的国有三门江林场采访,马不停蹄地入苗圃、登山头、进车间,虽是走马观花,但一路收获颇多,真有百闻不如一见的感慨。

在隐藏于密林中的三门江林场场部办公室,林场党委书记张树安告诉记者,三门江林场发展油茶产业,并非始自今日,其历史可上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前。

上世纪20年代,林场的林地属于民国时期广西总银行行长黄维所有,那时他办了六合、裕成两个垦殖公司,他们除了在山上种植大量的松树和杉树外,还种植了1万多亩油茶。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六合、裕成两个公司垦殖的所有林地,开办了国有林场,这万亩油茶林就保留了下来。

但是,由于社会动荡,林子缺乏护理,林内荆棘杂草丛生,甚至草比树高,正值盛产期的油茶林却产量很低。

接管后,林场工人对老油茶林进行了技术改造和精心管护,使老树长出新枝嫩芽,一派生机盎然。

同时加大了油茶新品种的培育力度,扩大了油茶的种植面积。

数年后,使新老油茶林郁郁葱葱,每年果实累累,年产油茶果均在百万公斤以上,1957年林场被评为广西“油茶丰产模范林场”。

1968年油茶产量又创新高,达213万公斤,创建场以来油茶产量的最高记录,其中一块1.36亩的高产油茶试验林产果达1032公斤。

从1950年至1990年的40年间,林场总计产油茶果3508万公斤,油茶成为林场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而且,那时国家物资匮乏,食用油供应十分紧张,三门江林场油茶的连年丰收,对国家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

然而,到了上世纪末,油茶树的老化和病虫的侵害,使万亩油茶林走上了衰亡,林场迫不得已砍掉油茶树而改种其他林木。

2009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广西三门江生态油茶有限责任公司全貌。

油茶栽培管理技术

油茶栽培管理技术

油茶栽培管理技术油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可作为食用油和工业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

然而,油茶种植和管理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是确保油茶产业稳定发展的关键。

一、油茶种植前期准备1. 基地选择油茶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光照充足、土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壤土或石灰性土壤。

选地时应尽量避开坡地和积水湿润的地方。

2. 土壤营养调整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性质,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和磷、钾、钙、镁、硫等多种微量元素,保证所选地基地出现盲区。

同时注重土壤的深松和耕翻,有利于根系生长和透气排水。

3. 种苗培育选择健康良好、无病虫害的种子,并在播种前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种子发生病害。

种子苗必须按照“一籽两苗”,即在播种后进行一次移栽,使种苗的根系更加健壮。

二、油茶园建设技术1. 排列布局在平地建油茶园时,油茶之间的株距应保持在10米左右,行距间隔为8米左右;在山坡地上建油茶园时,应根据地形适当调整株距和行距,以利于防风保护和施肥管理。

2. 土壤改良在建园之前,必须进行土壤改良,由于油茶根系比较发达,管理比较复杂,所以在园地栽种前,应将园地进行深松和休闲,保证土壤充分透气排水。

同时,进行有机肥料配合施用,有利于有益微生物和有机介质的生长。

3. 建园年限管理油茶从种植到开始结果需要三年时间。

建议将油茶园定期进行更新,每十年左右进行重新培植,以避免产量下降和疾病频发。

三、油茶栽培技术1. 避孕芽摘除油茶为一年生落叶乔木,在一年生枝条上有一个叫做避孕芽的结构,其发育会挤占芽位,不利于枝条和树体的长势和雌花发育。

因此,在5-6月份,要将避孕芽摘除,使树体分枝和花量充足。

2. 适当修剪保持油茶树冠形状均匀、通风、光照等要素,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和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

因此,在年初和年末进行一定程度的修剪是必要的,不过要注意不要造成过度修剪,以避免对树体生长的不利影响。

3. 施肥技术施肥对于油茶的生长和产量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以有机肥和化肥结合,可以使油茶快速生长,增加产量。

山区茶园套种落叶果树好处多

山区茶园套种落叶果树好处多

山区茶园套种落叶果树好处多作者:暂无来源:《农家科技》 2018年第11期多年来,山区茶园以纯种为主。

除茶树幼龄时期,在行间套种部分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外,茶树封园后一般不再套种。

但近年来调查研究发现,在茶园套种部分落叶果树(茶、果套种),与大面积单一种茶相比有许多优势。

现将其优点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一、山区茶园套种落叶果树的优点1.可以改善茶园小气候。

茶树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尤其是名优茶对温、湿度以及光照等条件要求更高。

茶园套种果树后,一是光照发生变化,直射光被削弱,散射光明显增强。

二是温度相对稳定,每当盛夏高温季节,果树高大浓密的树冠可以为低矮的茶树提供遮阴,减轻高温强光对茶树的伤害:冬季低温时,果树树体可遮挡寒风,其落叶覆盖在茶棚或地表,可减少温度散失,增强茶树的抗寒能力,防止茶园受冻。

三是空气相对湿度有所提高。

这些均对提高茶叶品质十分有利。

2.可以提高茶园的生物多样性。

单一种茶,茶园生物种类单一,容易导致病虫暴发成灾。

为控制病虫害,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会使茶园生物多样性遭到进一步破坏,还会影响到茶叶的品质与饮用安全。

套种果树后,可吸引雀鸟及其他有益生物,增加茶园害虫天敌的种类与数量,丰富茶园生物多样性,改善茶园生态平衡,进而减轻茶园病虫危害。

3.可以改良培肥茶园土壤。

茶树树形低矮、根系分布较浅,果树树形高大、根系分布较深,两者互补性较强。

果树可以吸收茶树无法利用的土壤深层养分,然后通过落叶回归到地表。

落叶腐烂后,可以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疏松、改良、培肥茶园土壤。

另外,雀鸟在果树上栖息,其粪便也是天然的肥料。

4.可以美化茶园环境。

在基础良好、交通便利的地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对茶园环境进行适当改造,提升茶园的观赏性,吸引城市居民前往观光旅游、采摘体验,实现茶旅结合、融合发展,是近年来茶叶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提高茶农收益的有效措施。

在茶园套种部分果树,春季繁花似锦,秋季果实累累,既可美化茶园环境,还可增添采摘体验的内容,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延长游客滞留时间。

柳州市柳江区“油茶+N”模式下油茶与桉树混交造林技术

柳州市柳江区“油茶+N”模式下油茶与桉树混交造林技术

为扩大油茶种植面积,完成油茶造林任务,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于2022年印发《“油茶+N ”复合经营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在全区大力推广“油茶+N ”复合经营技术,实现一地多用,破解油茶造林用地难题。

柳江区是广西柳州市的油茶适宜种植区之一,但近年来面临油茶造林用地不足、油茶种植产业发展后继乏力的困境。

因此,推广“油茶+N ”复合经营模式,开展油茶与桉树大径材林复合经营,对于摆脱柳江区油茶造林用地困境,实现油茶与速生桉产业共同发展,推动油茶“双千”计划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现状柳江区位于广西中部、柳州市西南部,油茶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林树种。

柳江区自然资源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10月,全区林木面积78622.73hm 2,其中松树面积3251.87hm 2、速生桉面积52091.46hm 2、油茶面积480.6hm 2。

柳江区油茶种植发展主要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是2013年以前,零星分布、少量留存;第2阶段是2013—2014年,实施油茶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共造林210.2hm 2,现保存面积67.3hm 2;第3阶段是2015—2019年,林农在村旁、路旁零星种植油茶,基本不成林;第4阶段是2020年开展油茶“双千”计划至2022年,共造林286.7hm 2。

2023年,柳江区油茶新造林任务目前已经完成126.7hm 2。

柳江区油茶主栽品种为岑软2号、岑软3号,还有部分油茶林为湘林27号、岑软24号、香花油茶。

2实施“油茶+N ”模式的必要性自实施油茶“双千”计划以来,柳江区逐步加大油茶种植力度,扩大油茶种植规模。

2023年,广西实施《广西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下达给柳江区2023—2025年的油茶新造林任务分别为400hm 2、400hm 2、533hm 2[1]。

柳江区进一步发展油茶种植产业,绕不开林地面积的限制问题。

目前,柳江区有宜林荒山荒地面积不足133hm 2,需要更新改造的有林地面积较少,且当前宜林荒山荒地已经难以满足螺蛳粉(竹笋)基地建设任务的需求,可供发展油茶种植产业的林地资源严重不足。

油茶的种植技术

油茶的种植技术
油茶的种植技术
汇报人:
2023-11-22
目录
油茶种植概述油茶种植技术要点油茶种植的土壤管理油茶种植的品种选择与优化油茶种植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油茶种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01
CHAPTER
油茶种植概述
油茶的背景
油茶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属于山茶科,是我国传统的特产油料树种。其分布范围广泛,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耐寒性强,适合在丘陵、山地和平原地区种植。
采摘方法
03
CHAPTER
油茶种植的土壤管理
通过施用有机肥、客土改良等方式,改善土壤质地,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土壤质地改善
根据油茶生长所需的酸碱度,适当调节土壤酸碱度,以利于油茶的生长。
土壤酸碱度调整
采取措施如定期翻耕、添加有机质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土壤结构优化
施肥时间与方式
油茶是一种常绿、耐旱、耐贫瘠的植物,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保持水土,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
改善生态环境
油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有益于人体健康,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促进健康消费
油茶是我国传统的食用油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种植油茶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技术推广与培训是实现油茶种植技术创新与应用的重要途径。
总结词
通过技术推广与培训,可以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和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从而更好地应用技术创新成果,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这也有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详细描述
06
CHAPTER
油茶种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油茶的价值
油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种子可以榨取油脂,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保健功能。同时,油茶还可以用于制作茶叶、化妆品、食品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油茶种植管理技术

油茶种植管理技术

油茶种植管理技术油茶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其种植管理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介绍一些油茶种植管理技术,帮助农民朋友更好地种植油茶。

一、土壤选择和改良油茶对土壤要求较高,宜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指标,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改良。

通常可以添加有机肥和石灰等,改善土壤质地和肥力。

二、栽培品种的选择栽培品种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在选择品种时,应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特点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常见的油茶品种有福建油茶、广东油茶等,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品种。

三、适时的播种和移栽油茶的播种时间应选择在合适的季节,一般为春季或秋季。

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如浸泡、消毒等,以提高萌发率。

移栽时要注意保护好幼苗的根系,避免损伤。

四、科学施肥油茶对养分的需求较高,施肥要科学合理。

肥料的种类和用量应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油茶生长期的需要来确定。

一般可分为基肥和追肥,基肥主要用于提供苗木萌发和初期生长所需的养分,追肥则是在生长季节适时补充养分。

五、合理的灌溉管理油茶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也不能过度浇水。

在幼苗期,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

成树后,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进行合理的灌溉,避免出现干旱或积水的情况。

六、病虫害防治油茶生长过程中会遭受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白粉病、红蜘蛛等。

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定期巡视油茶林,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修剪枝叶等。

七、修剪和整形油茶树的修剪和整形对于促进分枝和增加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修剪可以促进油茶树的分枝,增加叶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整形则可以使油茶树的冠形更加美观,便于管理和采摘。

八、采摘和储存油茶的采摘时间一般在秋季,当果实成熟时。

采摘时要注意不要损伤果实,采摘后应及时进行果实的储存和加工,以保持其新鲜度和质量。

以上就是关于油茶种植管理技术的一些介绍。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帮助农民朋友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园套种油茶·一地两用促发展
2011级生物科学陈婷婷既种茶,又在茶园中套种油茶,一块土地,两重效益,这是观化乡在发展茶产业时摸索出来的新技术,它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油茶种植户的积极性,加快了观化乡油茶产业的发展速度。

我们本次的实践目的就是大力宣传茶园套种油茶的一种技术手段,选的地点是观化乡的观化村和麻柳村,在观化,我们团队对他们现有的种植情况做了一个调查,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宣传资料,宣传内容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

1、调查当地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情况
2、宣传茶园套种油茶的技术手段
3、举例说明茶园套种油茶在全世界的应用给当地人带来的经济效益
4、介绍茶园套种油茶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益。

在前期,我们也调查过观化乡的油茶种植情况,观化乡地处雅安市雨城区比较偏远的山区地带,因为有很多的山,他们的土地大都是山上开发的地,土壤比较湿润,非常适合油茶的种植,同时观化乡的交通还是比较发达的,国道108和G5京昆高速横穿观化,这也可以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当然在调查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很多的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当他们听了我们的宣传后,对茶园套种油茶有种植的愿望,但是就针对油茶的种子和树苗的来源,还有就是油茶种植后的收购问题,如果观化乡不来公司进行油茶果实的收购,那该怎么办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希望通过此新闻稿使相关的机构能够重视,并解决这些问题。

陈婷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