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摘要: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高效新型的分离技术,因其分离效率高、能耗低等诸多优点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作了简要介绍,并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香料、天然色素的提取、油脂的提取分离、食品中有害成分的分离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超临界萃取;食品工业;应用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Industry

Abstract: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technology as a clean, efficient separation method,it has attract attention of more and more people because of its feature that the advantages of higher separation efficiency and lower energy consumption. The basic principle,features and impact factors of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technology were briefly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SFE in natural spices and pigment,oil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separation of the harmful ingredients in food were also introduced。

Keywords: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technology;Food industry;Application

超临界萃取技术(SCFE,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殊性进行萃取的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成功应用于工业中,在食品加工业、精细化工业、医药工业、环境领域等,超临界萃取技术作为一种独特、高效、清洁的新型萃取手段,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成为替代传统化学萃取方法的首选。目前,在研究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基础理论、萃取设备和工业应用等方面,世界各国都取得明显进展.在食品、医药及化工领域发展迅速,特别在提取生物资源的活性有效成分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在多个行业成为研究的新热点[1,2].

1超临界萃取技术的概念

1。1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流程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依次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同的成分萃取出来[3,4]。

超临界流体没有明显的气液分界面,既不是气体,也不是液体,是一种气液不分的状态,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具有优异的溶剂性质,粘度低,密度大,有较好的流动、传质、传热和溶解性能.流体处于超临界状态时,其密度接近于液体密度,并且随流体压力和温度的改变发生十分明显的变化,而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随超临界流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超临界流体萃取正是利用这种性质,在较高压力下,将溶质溶解于流体中,然后降低流体溶液的压力或升高流体溶液的温度,使溶解于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质因其密度下降溶解度降低而析出,从而实现特定溶质的萃取[5-8],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工艺流程见图1.

图1.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工艺流程

1.2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特点

操作温度低能较完好地保存萃取物的有效成分,不产生次生化,可在接近常温下完成萃取,热敏性食品以及食品的风味不会发生变化;特别适用于热敏感性强、易氧化分解、易被破坏成分物质的提取和分离。

具有选择性萃取分离天然物质精华时在高压、密闭、惰性环境中具有选择性,在最适工艺条件下萃取率可接近100%,大大提升产品的收率和资源利用率。

萃取工艺较简单、高效且无污染萃取时,原料和超临界流体共同放入萃取釜,原料中的组分被选择性地溶解在超临界流体中,随后溶有萃取物的超临界流体再经过恒温降压或恒压升温过程后进入分离釜,萃取物与超临界流体在分离釜内发生分离,分离后的超临界流体经过精制可循环再用。

2超临界萃取技术萃取剂的选取

萃取剂的选取原则为化学性质和待分离物质的化学性质相近(相似相溶原理);超临界流体的临界温度和操作温度相近。萃取剂应具备以下条件:化学性质稳定,对设备没有腐蚀性,不与萃取物发生反应;临界温度应接近常温或操作温度,不宜太高或太低;操作温度应低于被萃取溶质的分解变质温度;临界压力低,以节省动力费用;对被萃取物的选择性高,容易得到纯产品;纯度高,溶解性能好,以减少溶剂循环用量;货源充足,价格便宜,如果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还应考虑选择无毒的气体。

到目前为止,已研究过作萃取剂使用的流体主要有乙烷、乙烯、丙烷、丙烯、二氧化碳等.目前应用最广范的SCF溶剂是CO2。CO2作为萃取剂具备以下优点:临界温度低(31。1℃),易实现,近常温对食物无破坏;压力为7。4MPa,容易达到;化学性质稳定不燃烧,不爆炸,无腐蚀性;无色、无毒,对于食品和医药行业无污染;具有防氧化和抑制好气性微生物活动的作用,因此在食品分离的过程中不易腐败,对分离过程有利;CO2容易得到纯产品来源方便,价格便宜。

3超临界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虽然在食品工业中仅有30年左右的应用历史,但其发展非常迅速.在日本,通过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特种油脂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在欧美国家,这项技术在食品工业这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现在,我国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已经逐步从研究阶段走向工业化阶段.且该技术主要应用在食品风味与油类物质的提取、食品脱色除臭及灭菌防腐等,如啤酒花、卵磷脂、辣椒红色素的提取以及咖啡碱的脱除等[9-12].

3.1油脂的提取分离

用超临界CO2萃取油脂,回收率高,并可调节萃取条件,对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实现选择性分离。何保江等[13]优化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提取葡萄籽油的工艺。研究表明:压力为40MPa,温度为40℃,静态萃取时间为120min,动态萃取时间为10min时葡萄籽油的萃取率到达12。31%,比起传统的索氏提取法,提取温度低,无溶剂残留,而且提取率高。李跃金等[14]以大豆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得到超临界萃取工艺的最优条件:温度45℃、压力25MPa、颗粒度50目、萃取时间60min.大豆中油的萃取率可高达21.48%。李响等[15]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国产沉香木中的沉香精油,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沉香

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83h,萃取压力28MPa,温度46℃,料液比1∶1。2,萃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沉香精油萃取率为1。89%。刘明石等[16]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沉香叶中挥发油提取的最优工艺进行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萃取温度为30℃、萃取压力为18MPa、萃取时间为2h的条件下,挥发油萃取率1。296%为最高值.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沉香叶挥发油与传统的水蒸气法提取方法相比,萃取效率更高,分离效果更佳明显。

3.2啤酒花有效成分的提取

啤酒花中对酿酒有用的部分是挥发油和软树脂中的律草酮又称α—酸。挥发油赋予啤酒特有的香气,而α—酸在麦芽汁煮沸过程中将异构化为异α—酸,这是造成啤酒苦味的重要物质。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啤酒花,α-酸的萃取率可达95%以上.萃取物为黄绿色的带芳香味的膏状物。艾娜丝[17]等人研究了“青岛大花"啤酒花精油的最适工艺参数,以干制“青岛大花”啤酒花为原料,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实验因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筛选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3个实验因素对“青岛大花”啤酒花精油得油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最适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4×107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青岛大花"啤酒花精油的得油率为5.3%。张侃[18]、黄亚东[19]等对啤酒花的超临界CO2萃取物的组分进行了分析,气相色谱图表明了超临界CO2和液态CO2萃取物的异同;并对超临界CO2萃取物进行酿酒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物不仅增加啤酒香味,还能改善口味。

3。3天然香料的提取

在食品工业中,天然香料由于食用安全与香气纯正而受欢迎。在植物芳香成分的提取过程中,室温操作的超临界CO2萃取就成了传统的提取方法—水汽蒸馏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的理想替代.黎乃维等[20]以云南迷迭香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装置提取迷迭香精油,实验结果表明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0MPa、萃取时间120min、CO2流量25L/h为最优萃取条件。李跃金等[21]以超临界CO2萃取肉桂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为10MPa,温度为50℃,颗粒度为60目,夹带剂(乙醇)的浓度为90%。在此条件下,肉桂精油的产率为17。48%.刘俊民[22]等研究以牡丹鲜花花瓣为原料,采用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技术(SFE—MD)方法制备牡丹鲜花精油,含有95种组分。

3。4 天然色素的提取

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技术可以分离天然色素,如辣椒红色素、蕃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等。宿光平[23]确定了超临界萃取法生产的辣椒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最佳温度40℃,压力为20MPa,CO2流量为0.3m3/h。姜炜[24]介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纯辣椒红色素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工艺流程通过改变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流速等参数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辣椒红色素的色价达150以上,且杂质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张劲[25]等研究了各种工艺参数对超临界萃取番茄红素的影响,发现除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夹带剂等主要影响因素外,预处理也是影响提取率和纯度的关键步骤。孙庆杰[26]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在压力15—25MPa,温度40-50℃,流量20kg/h,萃取时间1—2h,番茄皮中番茄红素萃取率90%以上。用己烷萃取可可色素的萃取率为75-80%,而超临界CO2萃取率达90%。超临界CO2可用于β—胡萝卜素的提取。

3.5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分离和去除

3。5。1杀菌及农残

杀菌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杀菌技术。其处理过程温和、易操作、安全性高.研究表明,超临界CO2不仅可以很好地杀灭病菌,还可较好保持食品原有的营养品质。用超临界CO2等杀菌法来代替热杀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李华[27]等研究了超临界CO2对牛乳中细菌的杀菌效果.当压力35MPa、温度为45℃,杀菌时间140min时,对牛乳中细菌的杀菌率为99。8%,且牛乳的营养成分损失较小.少量CO2的存在还可以延长牛乳的保存期。有关研究发现,亚临界状态CO2也可用于杀菌,可缩短灭菌时间和降低灭菌温度。孙源源[28]研究了超临界CO2对肉馅中细菌的杀菌效果并对超临界条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超临界CO2对细菌的杀灭效果增强。超临界CO2导致细菌死亡的原因尚不清楚,具体的超临界CO2的杀菌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应用超临界技术去除食品中的残留农药也有一些工作。薄尔琳等[29]研究采用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小白菜中残留的敌百虫,获得敌百虫在60℃、压力为35MPa、CO2流量为18mL/min时,小白菜中敌百虫萃取率为95.42%-106.73%。Pensabene[30]以超临界CO2从鸡蛋中萃取残存的除草剂,在8。9MPa、50℃下

可使残存的除草剂去除率达90.4%。

3。5.2去除不良气味

超临界技术还可通过萃取作用去除某些物质来改变食品的风味,如去除羊肉的膻味物质、柑橘汁的苦味物质等。张骊[31]等曾研究利用超临界CO2钝化蒜酶和大蒜SOD保留,取得较好效果。采用较温和的超临界条件:50℃,8MPa,浸提10min,蒜酶失活率96。3%,大蒜SOD保留率96.9%。近来,有关从大蒜中萃取风味物质的研究也屡有报道[32],相关成果对改善大蒜风味的工作有借鉴意义.大豆所特有的不良气味,即豆腥味,目前常用的大豆脱腥的加热法、酸法处理、溶剂法等对脱腥有一定作用,但或作用有限,或易造成蛋白质变性或流失.葛保胜[33]利用超临界CO2脱除大豆分离蛋白异味,研究了不同压力和温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萃取条件27。5MPa和45℃。萃取出的异味物质主要有醇、醛、酮和芳香类物质,经处理后的大豆分离蛋白异味减少,溶解性有所下降,持水性和乳化稳定性增强。

3.5.3脱咖啡因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得到较早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的是天然咖啡豆的脱咖啡因。工业上传统的方法是用二氯乙烷来去除,但二氯乙烷不仅除咖啡因,也除去咖啡中的芳香物质,且不易除净残存的二氯乙烷,降低咖啡质量。用超临界CO2萃取咖啡豆和茶叶,不仅得到了咖啡因,而且保留了咖啡和茶叶的原香、原味。韩佳宾[34]、江和源[35]等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超临界流体脱除茶叶中咖啡因的最佳工艺参数。正交实验中,咖啡因脱除率的影响因子主次顺序为压力〉温度>动态循环时间〉夹带剂用量,而对儿茶素来说,夹带剂的影响较为明显。陈晓珍[36]通过实验研究得知,超临界CO2萃取可脱掉茶叶中大部分的咖啡因,脱除率可达到70%以上,绿茶、普洱茶、铁观音茶、红茶的咖啡因脱除率分别是:77.9%、79。8%、79.2%、77。0%,其中普洱茶的脱咖啡因效果最好,用同一原理处理烟草,能获得低尼古丁含量却又保留原烟草香气的烟草叶。

4展望

目前超临界萃取技术发展和应用日趋成熟,因其分离效率高、能耗低等诸多优点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对化工、食品、医药等相关产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追求高质、高效、清洁和绿色环保的工业发展路线必将成为趋势.超临

界方法作为一种新技术,由于超临界流体的,人们除用于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各种食用和药用材料外,也开始利用超临界技术从多方面改善食品品质,以增加它的营养性、保健性与使用效果。尽管目前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CO2,但随着对超临界流体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新的更有效的超临界流体也许会出现,会更加扩大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总之,未来超临界流体技术必将更大地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丹,沈艾彬。超临界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宁夏农林科技, 2013.54(1): 122-124.

[2]周强,张富新.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5): 49-51.

[3]丁一刚,旭明。超临界流体的技术与应用[J].医药工程设计,2002,23(4):3—6。

[5] 郝常明,黄雪菊。浅谈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应用[J]。医药工程,2003, 24(2):1—4. [6] 廖劲松,郭勇。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技术研究[J].食品科技,2002(12):12—15。[7]万红焱,顾丽莉, 刘文婷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发展现状[J]。化工科技,2013,21(6): 56-59。

[8]S.Sarrade, C.Guizard, G。M。Rios, New applications of supercritical fluids and supercritical fluids processes in sepration。Sep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2003(32): 57-63.

[9]石红旗,刘发义,周兴无。超临界萃取技术精制共轭亚油酸的研究[J]。中国油脂,2003,28(5): 42—43。

[10]Victor Abrahamsson,Irene Rodriguez—Meizoso,Charlotta Turner.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lipids from linseed with on-line 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ion[J]。

Analytica Chimica Acta,2015,853:320—327。

[11] Awni Al—Otoom, Sameer Al—Asheh,Mamdouh Allawzi,et al。Extraction of oil from

uncrushed olives using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method[J]. Journal of Supercritical Fluids,2014, 95:512-518。

[12]Karmelita Anggrianto,Rinaldi Salea,Bambang Veriansyah,et al。Appl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n food processing:black-eyed pea (Vigna unguiculata)and peanut (Arachis hypogaea) [J]. Procedia Chemistry,2014(9):265-272。

[13] 何保江,王玉芳,张文娟,等.超临界流体萃取葡萄籽油工艺优化[J]。食品工业,

2014,35(002):112—115.

[14]李跃金,赵荣芳,李丹。超临界CO2萃取大豆油的工艺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4,35(5):206-208.

[15] 李响,王卫飞,周瑢,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沉香精油的工艺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

2014, 20: 065.

[16] 刘明石,崔玮琪,金元宝,等。超临界CO2萃取沉香叶挥发油工艺条件优化研究[J]。

中国酿造,2014,33(2)

[17]艾娜丝, 蒋玉梅, 毕阳等.啤酒花精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优化及其组成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2011,32(4),232-235

[18] 张侃,刘世斌,郝晓刚等。超临界CO2萃取啤酒花及其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2,33(1):103—105.

[19]黄亚东.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酒花浸膏的研究[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0,16(3)60-62。

[20] 黎乃维,马丽杰,金海珠.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迷迭香中主要挥发性成分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 35(14): 47-49.

[21]李跃金,刘凤菊,李丹。超临界萃取肉桂中主要成分的研究[J]。应用化工, 2013,42(11):1975-1977.

[22]刘俊民, 吴震生,朱宗磊,等。牡丹鲜花精油的工业化提取及挥发性组分的GC—MS 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6):57-60。

[23] 宿光平。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高辣椒红色素品质的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3(3): 148-151。

[24] 姜炜。超临界萃取技术在辣椒红色素中的应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6(1):80-82

[25]张劲,李振山, 黄文等. 超临界萃取番茄红素影响因素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5):159- 162.

[26]孙庆杰.超临界CO2萃取番茄红素的初步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8,24(1):3—6。[27] 李华,冀照君。超临界CO2杀灭牛乳菌中细菌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0,31(9): 118—121.

[28]孙源源. 超临界CO2对肉馅中细菌的杀菌效果及模型分析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9,30 (3) :60—64.

[29]薄尔琳, 于基成,杨宁.超临界CO2萃取蔬菜中敌百虫残留方法的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07,28(5) : 206—210.

[30]Pensabene J W,Fiddler W,Donoghue D J .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atrazine and other triazine herbicides from fortified and incurred eggs [J].J Agric Food, 2000,48 (5):1668—1672.

[31]张骊,向智敏,樊健康。超临界C02用于蒜酶失括和大蒜SOD的保留[J].化学通报,1997,9:58-60。

[32] 杨柳,陶宁萍。超临界CO2萃取大蒜中蒜素工艺参数的优化[J].食品科学,2009,30(16):

137—141.

[33]葛保胜,张立峰。超临界CO2脱除大豆分离蛋白异味的研究[J].西部粮油科技,2001,26(3):39-41。

[34] 韩佳宾,陈静,王静康,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咖啡因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3, 23(3):25-27.

[35]江和源,蒋迎,刘栩。超临界流体技术脱除绿茶中咖啡因和儿茶素的研究[J]。食品科技与技术,2004,5:15.

[36] 陈晓珍。基于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制取脱咖啡因茶工艺及品质研究[D]:华南理工

大学,201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学生姓名:王凯 学号: 指导教师:杨宏志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中国·大庆 2013年12月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摘要: 临界流体的特性,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萃取上艺,尤其是超临界流体CO2 萃取技术在食品上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食品上业;应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是一种新的分离技术。 Hannay 在1897 年就发现了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CF)的独特溶解现象。20 世纪50 年代,美国Todd 从理论上提出将超临界流体用于萃取分离的可能性,但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才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1978 年联邦德国建成了第一个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咖啡豆脱除咖啡因的工厂。近年来,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极为迅速,其应用领域有食品、医药、化妆品、化工等领域,特别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发展尤为迅速,由于其选择性强,特别适用于热敏性、易氧化物质的提取和分离,因此,为天然食品原料的开发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 超临界流体(SCF)的定义和性质 任何一种物质都存在气相、液相、固相三种相态,三相成平衡状态共存的点叫三相点。液、气两相成平衡状态的点叫临界点。不同的物质其临界点所要求的压力和温度各不相同。SCF 是指热力学状态处于临界点(Pc 临界压力,Tc 临界温度)之上的流体。此时流体处于气态与液态之间的一种特殊状态,气液两相性质非常相近,以至无法分别,具有十分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SCF 的粘度虽高于气体但明显低于液体,密度接近于液体,扩散系数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是液体的10~100 倍,兼有气体和液体的优点,既像气体一样容易扩散,又像液体一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因而SCF 具有高扩散性和高溶解性。在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液体的密度在相当程度上反应了它的溶解能力,而超临界流体的密度与压力和温度有关,随着压力的增大,介电常数和密度增大,超临界流体对物质的溶解能力增大。超临界萃取就是利用SCF 在临界点附近体系温度和压力的微小变化,使物质溶解度发生几个数量级的突变的性质来实现其对某些组分的提取和分离的目的。

超临界萃取的原理及应用

超临界萃取的原理及应用 1. 超临界萃取的定义 超临界萃取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是指在临界点以上高于常规状 态的流体)作为溶剂进行物质萃取的过程。超临界萃取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石油、化工等领域。 2. 超临界萃取的原理 超临界萃取的原理基于超临界流体具有较高的溶解能力、低粘度、可调节性和 良好的传质性质。以下是超临界萃取的主要原理: •原理一:溶解能力超临界流体具有高溶解度,对一些常规溶剂不能溶解的物质具有较好的溶解能力。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可以提高产率和提纯度。 •原理二:传质性质超临界流体具有较低的粘度和较高的扩散系数,使得物质的传质速率较快,可以实现较高的传质速度和高效的分离。 •原理三:可调节性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和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力变化较大,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来控制超临界萃取的效果和选择性。 3. 超临界萃取的应用 超临界萃取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应用一:食品工业超临界萃取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食品添加剂的提取和分离。例如,超临界CO2可以用于提取咖啡因、香料、色素等。 •应用二:药物工业超临界萃取被用于药物工业中的药物提取和制备。 超临界CO2被广泛用于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用于制备药物。 •应用三:环境保护超临界萃取可以用于环境保护中的土壤和水体中的有机物的提取和分离。超临界水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染物,具有较低的环境污染风险。 •应用四:石油化工超临界萃取可以用于石油化工中的油品提取和分离。超临界CO2被广泛用于提取石油中的烃类和杂质。 •应用五:化学工业超临界萃取可以用于化学工业中的有机物的制备和分离。超临界CO2可以用于制备聚合物、溶剂和催化剂等。

大学毕业论文-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课程论文 题目: 课程名称: 专业: 学号: 姓名:

摘要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由于其具有操作方便、能耗低、无污染、分散能力高、制品纯度高、无溶剂残留等优点,被称为“绿色分离技术”。超临界CO 萃取技术主要应用于香料、 2 食品和医药工业,对于一些用常规方法难以提取及纯化的物质,该方法更能显示其独特的优势。本论文介绍了超临界CO 萃取技术分离原理、主要优点及发展现状,分析 2 该技术在应用中常遇到的问题,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临界CO 流体萃取;食品工业;应用; 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由于其具有操作方便、能耗低、无污染、分散能力高、制品纯度高、无溶剂残留等优点,被称为“绿色分离技术”。可以作为超临界萃取的介质很多,如二氧化碳、一氧化氮、六氟化硫、已烷、庚烷、氨、二氯二氟甲烷等,其中二氧化碳的超临界温度(Tc = 31.3℃)接近室温,且无色无毒、不燃烧爆炸、对大多数的物质不反应、不昂贵、易制成高纯度的气体,故而常做首选的超临界介质。近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发展很快,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 最早将超临界CO 2萃取技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是美国通用食品公司,之后法、英、德等国也很快将该技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中。9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超临界萃取技术的产业化工作,发展速度很快。实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理论研究、中小水平向大规模产业化的转变,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应用已同国际接轨,在某些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超临界流体萃取已被广泛应用于从石油渣油中回收油品、从咖啡中提取咖啡因、从啤酒花中提取有效成分等工业中。 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概述 1.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概念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指用超临界流体为溶剂,从固体或液体中萃取可溶组分的传质分离操作。 1.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原理 在一定的温度(Tc = 31.3℃)和压强(Pc =7.158MPa )以上时,CO 2将处于超临界状态,这时CO 2的物理性质既不完全与液态相似也不完全与气态相似,表现为:①具有与气态时相当渗透力和低的粘度;②具有与液态相近的密度和优良的溶解能力;③对溶质的溶解能力取决于密度的大 小,压强或温度的微小改变会引起密度发 生明显变化,从而导致溶解度发生变化。超临界CO 2萃取技术的分离原理就是控制操作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和应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和应用 一、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对物质进行分离和提取的技术。所谓超临界流体,是指在高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条件下的流体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超临界流体既具有气体的低粘度和高扩散性,又具有液体的高溶解力和可控性。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使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和溶解力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目标物质的选择性提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主要原理包括溶解度变化原理、扩散速率变化原理和传质机理变化原理。 1. 溶解度变化原理 超临界流体的溶解力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可以使溶解度增大或减小,从而实现对目标物质的选择性提取。当温度和压力适当增大时,超临界流体的溶解力会增大,有助于提高目标物质的萃取效率。 2. 扩散速率变化原理 超临界流体的扩散速率比常规溶剂要快得多。基于扩散速率变化原理,超临界流体可以更快地进入被提取物质的内部,提高物质的提取速率。此外,超临界流体的扩散速率还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可以通过调节参数来控制提取速率。

3. 传质机理变化原理 超临界流体的传质机理与常规溶剂有所不同。超临界流体通过质量传递和热传递来实现物质的提取和分离。传质机理的变化使得超临界流体的提取效率更高,同时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化学、食品、药物和环境等。 1. 化学领域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化学合成、催化反应、分析测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超临界流体可以作为溶剂或反应介质,用于提取和分离化学物质,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减少催化剂的使用量。 2. 食品领域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可以用于提取天然食品成分,如咖啡因、花青素、香料等。相比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方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具有高效、环保、无残留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营养保健等领域。 3. 药物领域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药物研发、制备和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超临界流体可以用于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也可以用于药物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摘要: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作为一种高新的加工分离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许多研究表明:超临界CO2具有价高的扩散性,传质阻力小,因此对于多孔疏松的固态物质和油脂材料中的化合物萃取特别有利:超临界CO2对操作条件(如压力、温度等)的改变特别敏感,这就提供了操作上的灵活性和可调性:超临界CO2具有溶剂的溶解性能,并能实现低温、无毒、无溶剂残留等苛刻要求,特别适合于食品工业中。 关键词:超临界;萃取 1超临界CO2的概述 1.1超临界流体定义 任何一种物质都存在三种相态—气相、液相、固相。三相成平衡态共存的点叫三相点。液、气两相成平衡状态的点叫临界点。在临界点时的温度和压力称为临界压力。不同的物质其临界点所要求的压力和温度各不相同。 目前研究较多的超临界流体是二氧化碳,因其具有无毒、不燃烧、对大部分物质不反应、价廉等有点,最为常用。在临界状态下,CO2流体兼有气液两相的双重特点,既具有与气体相当的高扩散系数和低粘度,又具有与液体相接近的的密度和物质良好的溶解能力。其密度对温度和压力变化十分敏感,且与溶解能力在一定压力范围内成比例,所以可控制温度和压力改变物质的溶解度。 1.2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过程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当气体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成为性质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的单一相态,具有和液体相近的密度,粘度虽高于气体但明显低于液体,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100倍;因此对物料有较好的渗透性和较强的溶解能力,能够将物料中某些成分提取出来。 超临界CO2的溶解能力 超临界状态下,CO2对不同溶质的溶解能力差别很大,这与溶质的极性、沸点和分子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由以下规律:亲脂性、低沸点成分可在低压萃取(104pa),如挥发油、酯类;化合物的极性基团越多就越难萃取;化合物的分子量越高,越难萃取。 因此,CO2特别适合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2超临界CO2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1大豆粉末磷脂的萃取 大豆磷脂以其便宜的价格和多种生理功能而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化妆品及医药等行业。目前,大豆磷脂的生产主要采用有机溶剂法,其中以丙酮溶剂为主。丙酮属于微毒性,其毒性主要对中枢神经起麻醉作用。国家标准规定食用植物油中有机溶剂残留不得高于50mg/kg,因此降低食用大豆磷脂中的丙酮残留量对维护人体的健康经验具有重

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

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 超临界萃取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分离、纯化和提取技术,在化学、材料、医药和 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介绍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原理、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原理 超临界萃取技术是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将目标化合物从复杂混合物中 分离和纯化的一种方法。超临界流体是指在临界点以上,温度和压力高于与其相平衡的液体或气体,呈现出独特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流体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和黏度与液体相接近,同时具有气体的扩散性和可压缩性,因此能够有效地穿透样品固相,并与目标化合物进行高效的质量转移。 在超临界萃取过程中,选用合适的萃取剂对样品进行处理,使得目标化合物在 超临界状态下可溶,且与其他杂质化合物分离。然后通过减压或改变温度等条件使得萃取溶液进一步分离,分离出的物质经过相应处理即可得到高纯度和高价值的化合物。 二、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超临界萃取技术最早起源于1965年美国宇航局为太空食品制备而开发的超临 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但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由于其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等优点,超临界萃取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在化学和化工领域,超临界萃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溶剂脱除、多相 反应等诸多领域。例如,在无机化学中,研究人员利用超临界CO2对含有难以分离、高氯化物的铝垃圾进行萃取,从中提取出高品质的铝锂混合物。在纳米材料制备方面,超临界萃取技术也被用于制备纳米金属颗粒、纳米氧化物和纳米碳材料等。

在医药领域,超临界萃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提取、纯化和制备。例如,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可以从自然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如花青素、黄酮类、生物碱和多糖等,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在食品工业中,超临界萃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精制食用油、提取天然色素、中草药成分和香气等。例如,研究人员通过超临界萃取技术,成功分离出咖啡中的苦味物质和咖啡因,从而得到口感更佳的咖啡粉。 三、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应用现状 超临界萃取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已经成熟了解决了很多难题,得到了业内认可。在农业中,超临界萃取技术在应用中心更多是注重于中草药的提取和分离,但在未来的发展中,它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例如,在水产养殖中,超临界萃取技术可以用于提取鱼肝油、鱼糜等高价值的副产品,其高效、环保和低成本的优势可为水产养殖带来新的发展方向。 四、超临界萃取技术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超临界萃取技术也将不断拓展应用领域。未来,超临界萃取技术将更加注重对新材料的提取与分离,如新能源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功能性材料等,以及对生命科学、环境保护和新药开发等方面的的研究。 此外,未来超临界萃取技术还将注重开发更智能化、自动化的萃取系统,并且更加重视其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的特点,充分发挥超临界萃取技术在高效化学和环保制造等领域的作用。 总结而言,超临界萃取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可持续的分离、纯化和提取技术,在化学、材料、医药和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未来,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摘要: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高效新型的分离技术,因其分离效率高、能耗低等诸多优点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作了简要介绍,并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香料、天然色素的提取、油脂的提取分离、食品中有害成分的分离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超临界萃取;食品工业;应用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Industry Abstract: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technology as a clean, efficient separation method,it has attract attention of more and more people because of its feature that the advantages of higher separation efficiency and lower energy consumption. The basic principle,features and impact factors of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technology were briefly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SFE in natural spices and pigment,oil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separation of the harmful ingredients in food were also introduced。 Keywords: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technology;Food industry;Application 超临界萃取技术(SCFE,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殊性进行萃取的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成功应用于工业中,在食品加工业、精细化工业、医药工业、环境领域等,超临界萃取技术作为一种独特、高效、清洁的新型萃取手段,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成为替代传统化学萃取方法的首选。目前,在研究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基础理论、萃取设备和工业应用等方面,世界各国都取得明显进展.在食品、医药及化工领域发展迅速,特别在提取生物资源的活性有效成分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在多个行业成为研究的新热点[1,2]. 1超临界萃取技术的概念 1。1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流程

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食品中的活性成分

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食品中的活性 成分 食品中的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有效、高效地提取食品中的活性成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提取剂,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效率的特点,成为了食品科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在超临界条件下进行物质分离的方法。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状态,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和溶解能力。它与传统的溶剂相比,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取食品中的活性成分,同时避免了传统溶剂对环境的污染和对食品质量的影响。例如,超临界二氧化碳常用作提取剂,其具有无毒、无味、不可燃的特点,对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没有明显的影响。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首先,它可以有效提取食品中的香气成分。香气是食品吸引消费者的关键之一,而香气成分往往难以从食品中提取出来。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使食品在保持原有风味的同时,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和口感。 其次,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还可以提取食品中的色素成分。色素是食品的一种重要成分,不仅可以改善食品的色彩,还可以增加其视觉吸引力。然而,传统的提取方法往往会对色素成分造成破坏,影响其稳定性和色彩。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利用了超临界流体的溶解性和透明性,能够从食品中高效地提取色素成分,保持其原有的色彩稳定性。 此外,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还可用于提取食品中的营养物质。食品中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而传统的提取方法往往会对营养物质造成损失。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能够在低温、无压力的条件下提取食品中的营养物质,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营养价值。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虽然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首先是设备成本较高,需要较大的投资。其次是技术的操作难度较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此外,超临界流体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同的超临界流体对不同的食品成分有不同的溶解能力和选择性。 总的来说,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食品中的活性成分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它不仅能够高效提取食品中的活性成分,还能够保持食品的原始品质和营养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将在食品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们带来更加健康、安全的食品。

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分析

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黄明婕 来源:《现代食品》 2019年第3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食品加工行业逐渐融入了更多的高新技术,食品加工得到飞速发展。 笔者主要介绍了新时代背景下,食品加工领域常用的高新技术。 1 食品分离技术的应用 食品分离是食品加工的重要工序,在食品分离工序中应用高新技术对保证食品的品质有重要意义。现代食品加工中常用的食品分离技术有3 种:超临界萃取技术、分子蒸馏技术和食品冷冻升华干燥技术。 1.1 超临界萃取技术 食品加工领域重视和强调食品加工的安全、卫生原则,超临界萃取技术凭借卫生、安全的特点,成为食品加工领域常用的食品分离技术之一。超临界萃取技术具有安全、卫生、节约能源的优势,非常受食品加工企业的欢迎。目前,超临界萃取技术在食品加工行业的应用已有近30 年的时间,逐渐趋于成熟。主要应用在食品加工的3 个方面:①提取或脱除食品中的成分。比如从可可豆中提取植物油成分,从乳脂中脱除相对不健康的胆固醇成分。②对食品风味的提取。 简单来说就是提取辛料等食品风味。③提取食物原材料中的色或去除异味[1]。 1.2 分子蒸馏技术 分子蒸馏技术是利用分子的蒸馏分离作用和不同分子的自由程度不同的原理进行分子萃取的高新技术,分子蒸馏技术主要运用2 种蒸馏设备进行分离:离心薄膜式蒸馏设备和转子刮膜式蒸馏设备,这两种分子蒸馏器主要用于保健食品的加工和精制加工蜂蜡等,而且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安全。 1.3 食品冷冻升华干燥技术 冷冻干燥技术可以有效防止食物内的热敏性物质变质,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食物的品质。冷冻干燥技术多用于保健品、饮料、快餐等食品领域,应用这种技术的食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工业相对发达的地区的人群。冷冻干燥技术对我国的食品加工行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推动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进程,有利于我国食品销售市场的扩大。 2 膨化技术的应用 目前膨化方法主要有2 大类,物理类和化学类。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相对广泛的挤压膨化技术。挤压膨化技术利用螺旋挤压机器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主要加工工序有食品的输送、原料混合、原料加热和杀菌等。目前已经研发了各类肉产品、水产品等蛋白、油脂和水分含量较高的食品的挤压加工机器,且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膨化技术作为高新技术中的新型食品加工技术,它的优势非常明显。膨化机器成本不高、占地面积较小、操作工艺相对简单,可以有效保留原材料的营养成分,在食品加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 3 高压技术的应用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引言: 食品工业是一个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为了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食品工业一直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将介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原理、优势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具体应用。 一、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原理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是一种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溶剂进行物质分离的方法。超临界状态是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状态,此时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溶解能力和扩散能力。当二氧化碳的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时,二氧化碳将表现出液体和气体的双重性质,可以溶解各种物质。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这种特性,可以高效地从原料中提取目标物质。 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优势 1. 温和环保: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溶剂,无毒无害,对环境无污染,并且在萃取过程中不会破坏物质的活性成分。 2. 高效节能: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扩散能力强,能够快速均匀地渗透到物料中,提高萃取效率。同时,萃取过程中不需要高温高压,节省能源。 3. 无残留物: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完全蒸发,不会在物料中留下任

何残留物,保证了萃取物的纯度。 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 食用油的萃取: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高效地从植物油中萃取出有益健康的成分,如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相比传统的溶剂萃取方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能够提取更多的营养物质,并且不会在油中留下任何残留物。 2. 食品色素的提取:许多食品色素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存在安全隐患。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从植物中提取天然色素,如花青素、胡萝卜素等,用于食品加工,不仅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还能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 3. 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去除: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去除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可以使食品更加安全健康。 4. 食品中活性成分的提取: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从植物中提取出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成分,如植物酚类、生物碱等。这些活性成分可以应用于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高食品的保健功效。 结论: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可以高效地从原料中提取目标物质,不仅保证了萃取物的纯度,还保留了物质的活性成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不仅在食用油、食品色素、有害物质去除等方面有应用,还可以用于提

新型提取分离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新型提取分离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一、前言 食品工业是一个高速、成熟、关键的行业,为国民经济拉动和 人民生活贡献巨大。但一直以来,保留在食品中的剩余物、杂质、致敏物、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对食品品质和人身健康带来挑战。 如何提高食品质量、食品安全,一直是食品工业重点关注的问题。而新型提取分离技术,由于其高效、精简、可控、可重复性好等 特点,正逐渐走进食品加工领域。本文将对新型提取分离技术在 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做出介绍和分析。 二、新型提取分离技术概述 新型提取分离技术包括超声波提取、微波辅助提取、超临界流 体萃取、固相微萃取、固相萃取、毛细管电泳、气相色谱、液相 色谱、电化学分离等。而其中超声波提取、微波辅助提取、超临 界流体萃取和固相微萃取的应用广泛,对此进行介绍。 2.1 超声波提取技术 超声波提取技术,是采用超声波作用,实现样品的加速收敛, 加快质量转移界面,增大物质间的质量转移系数,减小传质距离,从而加快提取过程。它具有操作简单、操作条件温和、提取速度快、提取效率高等优点。超声波提取技术还可用于分离、萃取和 浸渍,其优点在于提取速度快、操作简便、成本低,并且提取效

率高、重现性好。注意到,在应用时,应注意溶剂种类、超声波 功率和时间、样品比例、恒温加热等参数的规律选择。 2.2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是一种采用微波作用,利用物质与微波共 存时,微波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提高样品的温度及内能的技术,该技术在食品加工中最常用的是微波辅助萃取。与传统萃取方法 相比,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具有提取时间短、溶剂消耗少、不易污染、重现性好等优点,能够提高提取速率和收率。同时,应注意 温度、溶剂种类、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和模式、样品比例等 参数的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2.3 超临界萃取技术 超临界萃取技术是指在超临界流体原则条件下,将在正常温度 和压力下无法熔化的成分与提取剂接触,享受物理稳定性、溶解 力和反应活性的独特性质,通过调节压力、温度、溶剂和流动速 度等参数来提高提取效率。该技术在提取物中某些有机物质中, 超过了溶液和气态化学原料之间的性能。同时,在与传统方法相 比较,其优点在于: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环保组分/溶剂少、萃取剂可回收利用。 2.4 固相微萃取技术

食品加工中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食品加工中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食品加工领域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改进。其中, 超临界流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加工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本文将探讨食品加工中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一、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超临界流体是指在其临界点以上温度和压力下的流体。当物质被加热至临界温 度和临界压力时,会发生相变,成为超临界流体。与常规液体相比,超临界流体具有较高的扩散系数、较低的粘度和较高的溶解度,可作为一种极好的溶剂用于食品加工中。 二、超临界流体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食品加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浸提、分离、杀 菌和改良食品等方面。 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指利用超临界流体对食品中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的方法。超临界流体萃取具有无毒、无污染、高效率、优质的特点。例如,茶叶、咖啡豆等食品原料的提取,采用超临界CO2作为溶剂,可以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提取过程,并且无需后续的脱溶、脱色等处理。 2. 超临界流体结晶技术 超临界流体结晶技术是指利用超临界流体对食品中的物质进行结晶纯化的方法。相比传统的结晶方法,超临界流体结晶技术具有较大的优势。例如,利用超临界 CO2对酒精等物质进行结晶,不仅可以提高纯度,还能避免传统结晶过程中的溶 剂残留问题。

3. 超临界流体杀菌技术 超临界流体杀菌技术是通过将超临界CO2等流体加入食品中,利用高温和高压来杀灭微生物。与传统的杀菌方法相比,超临界流体杀菌技术更加温和,对食品的原味和营养成分的破坏较小。此外,超临界CO2杀菌还具有无毒、易溶和易于去除的特点。 三、超临界流体技术的优势和挑战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食品加工中具有诸多优势,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1. 优势 首先,超临界流体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使其能够渗透到食品的各个角落,更好地实现食品的处理。 其次,超临界流体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使其能够更好地溶解和扩散食品中的有益物质。 此外,超临界流体技术对食品的味道和营养价值的破坏较小,更好地保留了食品原有的品质。 2. 挑战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设备和工艺的高成本,导致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受到限制。 其次,超临界流体技术的操作条件较为苛刻,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流体流速等参数。 最后,超临界流体技术对食品成分的选择性较低,难以区分并提取食品中的多种成分。 四、超临界流体技术的未来前景

超临界流体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超临界流体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超临界流体是指在超过其临界点的温度和压力下,物质失去液态和气态的特性,形成一种介于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状态。超临界流体具有密度小、粘度低、扩散系数大、温度和压力可调、对大部分物质都有溶解能力等特点。这些特性使得超临界流体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超临界流体在提取食品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是指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性对食品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有效 分离和提纯的技术手段。超临界流体提取可以提高提取效率,加速提取过程,减少有害溶剂的使用,同时也可以保留更多的活性成分。超临界二氧化碳和超临界乙醇是较为广泛应用的超临界流体,可用于提取茶叶、咖啡、花粉、保健品等多种食品原料中的有效成分。 二、超临界流体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还可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超临界干燥技术。超 临界干燥是将某种食品样品放入高压的超临界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处理的技术手段。该技术可显著提高食品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并且不会破坏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目前,超临界流体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还主要是针对复杂化学成分高的糖钢、酶解蛋白及大豆异黄酮等食品原料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水果和蔬菜的干燥处理和清洗、杀菌等领域。 三、超临界流体在储藏和保鲜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还可用于食品存储和保鲜过程中。超临界CO2是常用于食品保鲜 领域的气体,其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生长和延缓食品的氧化。超临界流体反渗透分离技术也可以用于储藏和保鲜中。超临界反渗透分离技术是指利用超临界流体对食品中的水和盐分进行有效分离和处理的技术手段。该技术可提高食品储藏期限,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并且对食品中营养成分的破坏极小。

co2超临界萃取的原理及应用

CO2超临界萃取的原理及应用 1. 超临界萃取的概述 超临界萃取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进行提取的技术。超临界流体是在 临界点以上的温度和压力下存在的流体,具有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特性。CO2 是被广泛应用于超临界萃取的超临界流体之一。CO2超临界萃取是一种环保、高效、低毒的提取方法,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 CO2超临界萃取的原理 CO2超临界萃取的原理基于CO2的特殊性质。在超临界状态下,CO2既具有 液体的溶解能力,又具有气体的渗透能力。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可以控制CO2 的溶解度和渗透性,实现对样品中目标组分的选择性萃取。 CO2超临界萃取的主要原理如下: •溶解性原理:在超临界状态下,CO2溶解能力强,可以溶解大部分有机物质。当CO2与待提取物质接触时,由于高温高压的作用,CO2分子与待提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溶解的复合物。随着溶解度的增加,目标组分从固体或液体中溶解到超临界CO2中。 •选择性原理:CO2超临界状态下的溶解度和选择性与温度和压力有关。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可以控制CO2与待提取物质的相互作用力,实现对目标组分的选择性提取。这个过程可以通过调整操作条件来提高纯度和选择性。 •扩散原理:CO2超临界萃取的扩散速率比传统有机溶剂快,这是因为超临界CO2具有较低的粘度和高的扩散系数。高速扩散使得CO2可以迅速渗透样品,实现高效的提取。 3. CO2超临界萃取的应用 CO2超临界萃取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天然植物提取 在制备天然植物提取物时,CO2超临界萃取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其优势在于可 以避免有机溶剂污染、温度过高导致活性物质损失等问题。通过CO2超临界萃取,可以从植物中高效提取出芳香烃、酚类、生物碱等天然产物,并保持其活性和纯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